關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構關系
[論文摘要]本文基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源于理論與實踐關系的觀點,論述了在教學體系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對等和映射關系,即同構關系:在共時性表現為“互釋”和“互融”,在歷時性表現為“互動”、“互補”和“同步”。
[論文關鍵詞]理論教學 實踐教學 同構關系
一、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關系的存在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源于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又是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實踐對理論起決定作用;理論必須與實踐緊密結合,接受實踐的檢驗,為實踐服務,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既要有用社會實踐指導的理論功底,又要有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理論知識的能力。因此,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同組成高等教育的教學體系,實現不同的教育功能。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一個整體中的兩個方面。系統論認為任何系統都具有其組成分子所不具有的新的綜合質,這種綜合質就是系統的整體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同組成教學體系的整體,是教學體系不可分割的兩個組分,在一個服務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大系統內,彼此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保持相互開放、信息互動。教學體系本身不是封閉系統,是一種面向社會的開放系統,以適應社會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是開放性子系統。開放性系統的外部特征是存在輸入和輸出,不斷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內部特點是不斷破壞自身舊的組分和不斷組建新的組分,這兩個方面互為條件。在功能的意義上,教學體系與社會經濟系統相互聯系,實踐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體系相互聯系,使體系內部組分變化與信息的輸入、輸出統一起來;在結構的意義上,開放性是在有保障的基礎上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加強的體系,真正實現分工協作。
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協調、互動發展。教學體系是隨著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條件的改變,呈現動態性變化,即要隨人才培養需求、社會經濟環境和技術環境變化進行動態性調整,在不斷變化中整體優化和持續發展。同時,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服從整體教學體系目標,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實現互動發展。而且,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信息交換是對等的和映射的,其有效運作和有序運行源于內部多個因素的協調互動及整合,用同構一詞能夠貼切地說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共時性同構和歷時性同構。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時性同構
在教學實踐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無時無刻不保持彼此間的信息交換——共時性同構。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時性同構首先表現為“互釋”。實踐驗證理論。實踐教學通過實驗驗證所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知識和應用所學理論,體現為實踐可以解釋理論。但是,并不是所有理論都要通過實踐教學驗證或解釋,只有那些不能清晰解釋或有必要感性體驗的理論知識,才需要實驗教學驗證,以提升教學效率。
實踐解釋理論,同時理論也解釋實踐。首先,實踐教學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在實踐之前,需用相關理論加以審視,檢驗是否科學、合理、可行。其次,與理論教學比,實踐教學活動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在實踐活動之間,需要用相關理論對其進行權衡或評價,以確定實踐教學中的實踐活動是可行的、合理的。最后,對于實踐教學的結果和成果,即是否達到了實踐目的、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結論等,需要以理論教學進行審視和解釋。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時性同構還表現為“互融”。理論教學中必然存在實踐教學因素,而實踐教學中必然存在理論教學因素,它們在教學中表現為“互融”的關系,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容比較貼切。
在內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是相互融通的。首先,從內容上看,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一定有對實踐或現實情況的闡述,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到理論背景的描述。其次,從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看,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既需要理論聯系實際,不可避免地利用演示、觀察或體驗等教學手段,又需要學生通過操作、作業等實踐環節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實踐教學中,實驗前實驗規程、方法等要依據理論來擬定,實驗中學生要依據相關理論處理遇到的問題,實驗后學生要用所學理論知識解釋實驗結果,這一系列實踐環節都離不開理論教學的指導。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歷時性同構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共時性同構,表現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時點”意義上的映射關系,即“互釋、互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具有內在的相關性。還表現在“時段”意義上的映射關系——歷時性同構。
1.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歷時性同構首先表現為“互動”。教學體系應遵循黑格爾所說的螺旋上升的永續循環發展的原則,是社會與教學互動發展的結果。在這種互動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發展表現為歷時性同構,即表現為教學實踐中意義關系、權重關系和規則關系。意義關系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共同基礎和最終指向——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分享時間和空間資源,因此需要合理分配其內容比例和權重關系;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決定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不可分裂的,這就需要一種規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任何關系都不是強加的,而是在一種統一的互為基礎的規則上建立起來的。這三個關系決定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相輔相成、“互動”發展的關系。
2.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歷時性同構還表現為“互補”。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補”是由他們有共同指向、功能部分交叉的性質決定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服務于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在完成總體目標的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現各自的功能,但功能不是通過排他性方式實現的,而是在實施過程中通過交叉互補的方式實現的。首先,理論教學需要通過實踐教學驗證來強化對理論知識的有效掌握,其中有些是理論教學能夠自身解決的,也有些是些理論教學本身做不到的,所以理論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實踐教學的補充;實踐教學本身就是“認識一實踐一再認識”的過程,實踐過程需要理論進行補充,也需要通過再認識的過程去補充理論教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補”是以“互釋”作為前提的,“互補”與“互釋”都要遵循經濟原則——成本效益原則,在教學功能交叉的部分中合理取舍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合理配備比例,充分利用教學的空間和時間資源。
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歷時性同構也表現為“同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互釋”、“互融”和“互補”的關系,決定他們歷時需要“同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都具有內容、層次和進度屬性,這三個方面在實施或變化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需要同步和相互依賴。修改理論教學內容的同時要修訂實踐教學內容。改變理論教學層次的同時也要改變實踐、實驗的層次,理論教學進度決定實踐教學進度,反之亦然。否則,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學的驗證、融合和補充,理論知識容易成為脫離實際的“教條”,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實踐教學亦是如此。
四、在教學實踐中的指導意義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都具有整體性、開放性和動態性特征,兩者構成高等教育完整的教學體系。他們具有同構關系,這種同構關系決定了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尤其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過程中要有整體觀、組合觀和經濟觀。
整體觀是指不能孤立看待和處理實踐教學或理論教學,在教學改革中,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發生變化,都是相互影響的,孤立地看待和處理各自的問題,會破壞教學體系的整體性,使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受到影響。例如,理論教學計劃的修訂,應該同時修訂實踐教學計劃。
組合觀是指在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過程中,追求期望的教學效果和效率。在設計教學計劃,建設師資隊伍,編寫大綱、教材和編制實驗項目等工作中,要有一攬子組合方案,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整合,充分發揮各種優勢,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理論課教師要同時兼任“互釋性”實驗課程實驗教師;教學計劃安排時。考慮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的“同步”對應關系等。事實上,不能單獨評價和分析理論教學或實踐教學,因為教學效果是一種綜合體。
經濟觀是指配置理論教學的比例或權重考慮成本效益原則,追求效果和效率時考慮合理配置時間和空間資源。首先,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中學時和學分是有限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是一種排他性安排,又由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具有交叉互補性,在課程安排時要有一定的取舍,不能為了強調實踐教學而加大學生的學時和學分的總量,避免內容重復。另外,實驗課程需要實驗條件和實驗室資源,而且實驗手段多種多樣,實驗室也有各種類型,如分為模擬實驗室和場景實驗室等等。進行現實場景的模擬一般要有較大的投入,所以要避免形式上的教學改革和創新,使實驗室建設真正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追求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當前在教育部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過程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仍是一個突出的問題,只有在整體觀、組合觀和經濟觀的思想指導下,才能真正建立與理論教學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上一頁 [1] [2]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同構關系】相關文章: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系分析01-16
《課程理論》的教學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文獻12-07
法學理論和實踐的關系11-15
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之我見論文03-17
聲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處理論文12-12
高職實踐教學的基礎理論探討12-1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