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與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之比較探析
論文摘要:新加坡能夠在三十年間創造驚人奇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青少年道德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中國與新加坡在種族和文化淵源等方面具有高度相似之處,在面對東西方文化的沖擊之時,吸納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精華則顯得尤為重要。本文立足中國與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趨同與差異,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特色,力求在道德教育途徑上,借鑒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益經驗,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體系。
論文關鍵詞: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
中國與新加坡國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同時,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和沖擊,也都有忽視道德教育的經歷。新加坡能在較短時期內迅速崛起,成為一個政局穩定、社會秩序良好且經濟發達的國家,在其成功的諸多因素中,對道德教育一以貫之的重視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分析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吸收和借鑒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經驗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新兩國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共性與差異分析
(一)共性分析
在青少年德育途徑上,中新兩國存在著共性,兩國學校德育都是圍繞社會需要的人才規格,遵循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來廣泛開展道德教育活動的。
1、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系統灌輸核心價值觀
中新兩國進行道德教育都注重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通過課堂教學灌輸各自倡導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中國,思想品德課是向學生比較系統地直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它著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和判斷能力,培養道德情感,以指導他們的行為,使他們成為“四有”新人,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接班人。在新加坡,核心價值觀念就是培養有“共同價值觀”的新加坡人。為實現此目標,新加坡開展了系統灌輸式的教育活動,而課堂教學則直接承擔著向青少年正面傳授公民道德知識、行為規范,提高其道德認知水平的重要任務,它是學校進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2、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
中新兩國都十分注重校園文化生活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除了正規的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學外,學校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包括共青團工作、學生會工作、各種科技活動、文娛晚會、體育活動等。這些實踐活動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質和生活情趣方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新加坡則通過三個方面來滲透德育意識,包括社團活動、校園文藝及體育活動,全校性的活動。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以達到使其將課堂理論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身體力行結合起來,實現知行統一。
。ǘ┎町惐容^
1、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特色
在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強調系統的教育、理論的灌輸,注重道德知識的傳授,使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統一性和規范性的特點。實際上,“我講你聽”式的正面“灌輸”教育方法在中國沿襲了幾十年,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實施基本上屬于德目主義的模式。學校以開設獨立而系統的道德課,編制學生應該學習的“德目”,引導學生認知和理解其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論“灌輸”為主渠道。
2、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特色
(1)分階段重層次循序漸進的道德教育途徑
新加坡將道德教育對象按不同年齡階段,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層次,在各個階段層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授予不同的教育內容,以達到不同的教育目標。小學階段,新加坡認為這一時期是培養自信、形成品格和價值觀的基礎階段。因此,教師則依據小學生的特點采用直接教學,采用講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教學等方式。中學階段是培養良好品德以及道德判斷力,發展個人潛力的時期,教師則有針對性地采用價值澄清法、討論、問答等方法。大學階段,教師則為培養學生的東方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采用傳授以及學生自我反思等方法。講解德目時,教師把道德規范作為知識、作為技能進行傳授,按:個人——家庭——學!鐣獓业膶哟芜M行,使每一個德目都能貼近實際生活,實實在在。從整體來看,新加坡青年道德教育方式與其相應的內容一環扣一環,緊密連接,層層遞進,形成良性循環。
。2)重啟發,重參與的生活化實踐養成途徑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途徑較為多樣化,非常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注重教學的啟發性。如在新加坡,對低年級的學生較多采用講述、角色表演、討論、唱歌、游戲、參觀、訪問等方式進行教學。新加坡的中小學生每天早晨要參加升旗儀式,唱國歌;另外,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忠誠周”、“敬老周”等各項活動。據新加坡國會交通與新聞委員會黃海博士的統計,新加坡每年開展的全國性運動有20多個。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禮貌運動”,該項活動自1979年開展以來年年舉行,從未間斷。正是這種務實的作風,使新加坡國民的基本道德素質和文明禮貌程度得到極大的提高。
。3)以學校道德教育為基點,強化社會性道德教育
學校是道德教育的主戰場,可是青年學生是生活在社會上的人,必然受到社會的影響。社會性道德教育即是對學校道德教育的延伸,更是對之的強化。新加坡不僅在學校開設公民教育課、生活與成長課、宗教道德教育課,而且還鼓勵學生到社會中去做調查,參與社區課外活動中心的活動及社會運動。將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的道德教育相結合,使道德教育的小氣候與大氣候協調一致,從而形成教育合力,這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的顯著特點。
。4)將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政策性引導教育
新加坡非常重視以法治校和以德育人結合。新加坡的法庭聞名遐邇,世界評級機構也給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打了高分。在1990年,瑞士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年報》的“社會人士對司法公正的信心”一欄中,把新加坡列為亞洲之首;1997年至1998年,新加坡名列同一欄目的全球十大排名榜,領先美國、日本和大部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只有在強調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同時對其進行嚴格的法紀訓練,才能將社會中多數人認同的風俗、習慣、法律等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意識,使其在每一次行動之前,都用內心的這把“尺”自覺地衡量一下。在這層認識之下,新加坡各學校都制定了與新加坡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相一致的校規,同時推行真實教育。長期的嚴格法治生活鞏固了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造就了新加坡井然的秩序。
二、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對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啟示
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可貴的經驗。但是在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沖擊下,中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出現了諸多問題,亟需完善。對比中新兩國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差異,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的特色,無疑會給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帶來一些有益啟示!八街,可以攻玉”,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借鑒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經驗,對加強和改進中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ㄒ唬┲匾晫嵺`性、滲透性的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養
在西方道德領域中,流行一種說法,“道德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新加坡學校很注重孩子們美好道德情操的培養,在種族和諧日時,學校提倡師生都穿著其他種族同胞的服裝,并通過輕松喜悅的形式,讓種族和諧的觀念根植在每個人心里。與新加坡相比,中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對學生的內心和情感重視不夠。長期以來,中國的道德教育注重“灌輸”的理論,道德教育的“內化”還是不夠,對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道德情感激發和道德情感體驗重視不夠,留給學生消化、吸收、討論、思考的空間不多,沒有將高尚的道德情感滲透到實踐活動中去。因此,在現代德育進程中,為拓寬道德教育的時空,應采用混合教育方式,將灌輸與滲透有效結合起來,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判知能力。
。ǘ┨岢[性德育課程,全方位地對青少年實施道德影響
新加坡的教育學家認為,學生的道德行為不是從書本中學到的,而是在實際生活中養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非常注重隱性課程,即“潛課程”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豐富自身的道德情感體驗。在中國,由于舊有的課程文化所造成的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礙和陳規陋習,課程改革迫在眉睫。華東師大課程所所長鐘啟全教授在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世界課程大會上,做了《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問題與行動》的演講。他指出,中國內地正在開展從“控權”到“賦權”,從“大一統”到“多元化”的新型課程文化的創造。青少年德育課程要突破舊的“課程”和“學科”的局限,將理論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除了重視德育課程的德育功能外,也要注重把德育貫穿到所有課程中。只有這樣,才能突破目前學校德育課程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德育教學的渠道,構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學網絡,全方位塑造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注重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合格道德教育教師的榜樣示范作用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者一個極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喚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銳性、注意力和感覺上的精細”。這句話是對教師尤其是德育工作者的一個真實寫照,同時也突出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68年上半年召開的“教師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長指出:教師的角色過去是單純向學生“傳播現成知識的中間人”,而現在應該逐步轉變成為“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欲求,使學生掌握獲取新知識的藝術與技能”的啟發者。這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在這一階段對教師社會角色的認識。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是振興國家的唯一正確的道路。目前德育教師基本上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有一定的公民道德意識和教育技能。但是,德育教師還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保證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質量,教師本身也是一個道德楷模和榜樣,對學生的教育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構建四位一體高度整合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道德教育合力
在1982年元宵盛會上,李光耀指出:“在學校里灌輸儒家倫理道德將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因為這不僅僅是教科書的事,還得靠師長的典范、家長的影響、社會的提倡,從而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猶如把枝干放入水中,水分慢慢滲透到葉子一樣。”新加坡道德教育從空間結構上劃分,涉及到新加坡社會的各個層面,包括學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會性道德教育、規范的社區服務活動。這四個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的形成縱橫聯系四位一體高度整合的社會化思想道德教育網絡體系。在我國,學校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家庭、社會和社區教育沒有與之形成教育網絡,青少年道德教育效果不佳。為鞏固學校的德育效果,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和諧的成長環境,這就要求學校采用灌輸與引導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要求家長注重與學校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共同監管、督促學生的健康成長;要求政府引導開展全國性的道德教育活動;要求社區為道德實踐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供有利場所。
上一頁 [1] [2]
【對于中國與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徑之比較探析】相關文章: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01-18
談當代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01-17
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01-17
營造良好企業組織氛圍途徑探析03-30
創新企業物資供應體系途徑探析11-30
高職生命教育有效途徑的探析11-26
和諧社會構建中的青少年道德教育11-21
淺談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現狀及對策12-09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途徑及對策分析11-1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