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將課前預習落到實處
長期的應試教育、激烈的分數競爭,使大部分中學生對學習失去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了依賴心理,學習能力差,聽課比較盲目,抓不住重點、難點。許多英語教師緊握“講練結合”的法寶,批閱如山,學生成績卻不盡如人意;老師孜孜以求課堂教學的精彩生動,不遺余力,學生仍是云里霧里,一片茫然!缎抡n標》下的英語教學不僅是簡單的詞匯、語法等知識的教授,更是一種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是教師將學習、探求知識的方法交與學生的過程。在《新課標》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學、教研實踐中,我發現通過科學設計英語課前預習,能夠較好地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下面,我就如何科學設計英語課前預習方面談談個人的幾點認識。一、 預習習慣養成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也就成了負擔。”只有認真預習,帶著問題上課,目標明確了,主體地位才可以得到確認,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得到發揮。如何培養良好的預習習慣?1. 適應期:其任務是把學生從“老師抱著走”過渡到“老師扶著走”。預習前,教師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釋疑。2. 半自主期: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預習能力的基礎上,圍繞著教材師生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討論、釋疑。3. 自主期:“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學生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測試預習效果。貫穿著三個階段的是自測,即設立學生題庫。學生根據所預習的內容,以組為單位各出一份試卷,進行互測互檢,教師將這些試題匯編就是他們單元復習的資料。
二、 預習方法指導
葉圣陶指出:“預習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預習是一種有目的的求知活動。教師對學生應重視探求知識的方法的指導,鍛煉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若方法不到位,那么預習的效果就不大。
1. 設計要求
任何事物和人的發展都是不平衡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果我們采用統一標準、單一的目標要求全體學生,必然使一部分學生因目標過高而可望不可即,最后逐漸喪失學習的信心和動力。因此,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要有一定的層次性。筆者依據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緩進生;第二層:發展生;第三層:快進生。尊重學生意愿,讓學生自主選擇層次,對每各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預習任務。要求第一層次的學生讀和抄寫新課的單詞及習慣用語,第二層次的學生能流利地朗讀對話及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知識點,第三層次的能背誦新課中的對話,縮寫課文、利用新課中的重要單詞及詞組造句。布置了預習任務后,教師還要進行檢查。
2. 促進預習
(1)課前檢查: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項目就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對預習的評價也是項目之一。課前要求每個學生自備一本預習本,每天從態度、時間、效果等方面對自己的預習情況進行自評,各組組長互相檢查小組成員預習情況,教師課前隨機抽查,對于預習特別認真的學生額外加分。通過檢查與加分來促進學生的預習。當然,適當的時候也可給學生一定的物質獎勵,使學生更有興趣和積極性去參與預習工作中去。
(2)課堂教學: 除了學生自己及學生互相檢查預習情況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一些能促使學生自覺預習的教學方法。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A. 在進行單詞教學、用詞造句時,對能運用本課句型的學生給予加分。B. 在進行新課導入時讓學生聽錄音模仿語言或根據錄音判斷正誤。C. 在講新課時,讓學生對新課中已學重要知識互相問答,新知識點也由學生提出并自行解說,只要問答或解說較好的,都予表揚。課堂教學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以學生自我答疑,教師點撥、啟發、糾正的方式進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3. 重點突出
我總結出英語預習的五個基本步驟:“讀、劃、查、寫、聽”。按照這五個步驟來進行預習,能夠使預習的效果事半功倍。
讀——粗讀教材一遍,領會教材大意,然后細讀。
劃——教材中的生詞、短語、新概念、難點等處,凡是不明白之處,都作出標記。
查——查詞典、查書后的注解,找出課文句型、重點、難點,找出疑難點,初步了解所要學的內容。
寫——寫預習中的收獲和不解之處,寫下你的發言提問準備。
聽——聽錄音模仿朗讀、跟讀對話和閱讀短文。由于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教材的篇幅及教學目標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應根據所教年級在這五個方面有所側重。
(1)初一年級學生的英語預習主要側重于模仿練習,首先可采用“聽力訓練法”來指導。學生通過聽課文錄音大致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語感。其次,還可采用“朗讀識記法”來指導。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反復拼讀記住所學的句型和課文,并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
(2)初二年級學生可用“發現問題法”與“小組討論法”來預習!鞍l現問題法”是教師把新課中要求學生自己掌握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可通過做預習題來發現問題,并為上新課做好準備。“小組討論法”也是預習的一種好形式,它能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在討論中大家互相幫助。
(3)隨著英語學習的深入,學生英語知識水平得到提高,教師可采用“閱讀理解法”、“系統歸納法”培養初三學生的預習能力。初三的學生已經進入了較長課文的學習和理解階段,不過這種理解一般只注重課文本身包含的具體材料,教師自己可適當加編一些,以擴大詞匯量和鍛煉其閱讀能力。
4. 分期預習
根據預習的時間和內容,可以把預習劃分為學期預習、階段預習和課前預習。學期預習,首先要看目錄,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然后通讀教材,了解教材的結構和知識的內在聯系,通讀要用瀏覽的方法,不必精讀朗讀;階段預習,要通讀本單元各篇課文,特別要注意本單元讀寫訓練的要求,在通讀的過程中,應能初步看出各篇文章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個性來,以略讀為宜。課前預習,是預習的重點,要花較多時間和較大氣力。
5. 精設問題
課前,貼“安民告示”,把下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重點告訴學生,使學生心中有數。要精心設計預習問題。如語法、語言復習中設計用表格總結代詞的用法。詞匯、課文中語言點的復習:可采用試題法。一可熟悉題型,掌握解題方法,二可分析總結詞匯及語言點的用法,查缺補漏。
三、 預習效果檢查
做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教師應注重對預習效果的檢查,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課堂結構,因材施教。充分發揮預習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作用,通過與課文有直接聯系的語篇來夯實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并通過進一步挖掘文章內涵,引發學生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理解及推理判斷能力。
由于學生的預習很多都是在課外進行的,為了使家長能積極配合英語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檢查學生預習效果的時候,可叫家長進行配合。教師應設計好一份反饋表,讓家長填寫,內容可包括如:貴子女在家預習英語的情況是經常性的;家長是否會查看子女的英語預習本;家長對子女本周學習英語的態度滿不滿意以及家長對子女如何學好英語、教師應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寶貴意見等等。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需要教師長期細致的努力。只有多方面、多形式地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進行科學的課前預習,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更好地為英語學習服務。
【淺談如何將課前預習落到實處】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語文課前預習六步法05-28
如何將自己的文章上升到理論的層次論文12-07
如何將德育工作進行得更有效05-06
在聽力教學中如何將分層教學進行到底12-04
淺談《易經》與管理06-19
淺談自首的成立03-30
淺談溝通管理11-30
淺談網絡教學12-02
關于如何將C++程序轉換為C程序的探討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