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生的三種境界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每天想著只要把課上好,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的知識,甚至能考上高一級學校,就是教書的最高境界。歲月飛逝,時光流轉。不知何時起,這種思想境界變得越來越模糊。看到一位專家說過,當教師有三種境界,做校長的必須明白。
第一種是職業境界,在這個層次上,追求報酬,追求待遇。
第二種境界是專業境界,就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追求成就,希望得到社會的認同,要榮譽,要證書。
第三種境界是事業境界,即把教育當成為社會為人類謀福利的一項事業,講奉獻,不怕多干,無所求,無所欲,這是教育人生的最高境界。
其實,在現實當中,我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每個教育人的人生境界。
從年齡和成長過程來看,年輕時每個人在創業階段,要成家、要立業,必然要關心報酬的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想的成熟以及職稱評聘等方面的要求,要使自己的專業水平達到一定層次,并被社會認可,追求榮譽,追求證書,無可厚非。而真正進入事業境界的人生,就在四十歲以上,或是事業有成,或懂得了舍得。達到這種境界的教育人似乎并不多。有些人干到老了,也還為柴米油鹽斤斤計較。但還是有一部分老師達到了這種境界,不為報酬而嘮叨,不計名利而奔波,能夠恬淡從容地生活,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
從性格和思維方式來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人都要經歷這三個階段的遞進,還是有一部分年輕的老師在工作中從不計較或很少計較個人的得失,在工作中勤于動腦、樂于奉獻,干多干少毫無怨言,天天能見到他們快樂的樣子,這是一種修養,是一種高尚的境界。天長日久,在這種平凡的勞動中,見證了他們的不平凡,成績終歸會有。人生的得與失,全在心念之中,物質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留給后來人的念想,方可長久。
教育者的人生,無論老與少,當我們有一天真正能夠平靜地去研究學生的一生、把握他們的心靈脈動、把握學生成長的方向性的時候,那就算達到一個教育家的境界。現在有一種說法,提倡教育家辦教育,這個說法很好,因為每個孩子影響著一個家庭,孩子的人生走偏了,不可能再回來,一個家庭的希望破滅了,等于一個社會細胞的衰竭,所以教育者的人生終歸要成為教育家,能否成為教育家,那就要看你在做什么,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書的層面上,認為學生的行為思想教育只是政教處的事,與自己無關,就永遠成不了教育家。
因此,成功的教育者,不在于干什么或在什么地方干,關鍵看你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境界,毀掉或者成就了多少學生。
【教育人生的三種境界】相關文章:
教育學論文:論比較教育研究的四重境界11-27
正確處理高中生課外練筆三種關系的教育論文03-02
三種學位論文的區別06-12
畢業論文的三種格式12-07
教學論文的三種類型09-06
論析三種價值論的交集12-04
論文的三種類型及其寫作方法12-11
教學論文的三種類型及其寫作方法12-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