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學生雙重人格的形成
常?吹竭@樣的現象:以為在校的“三好學生”到校外乘車時,照樣搶座位;一位在老師面前手腳勤快的學生,回到家又是一個好吃懶做的小公主、小少爺。這種“雙重人格”的現象,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始料不及的,但同時又說明了我們學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具有表面化和虛偽性等特點。道德教育的要求無法變成他心里的自覺行動,道德教育知識沒有內化為學生的道德意識。這些使我們重新考慮到思想教育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學生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以下幾種不良教育方式是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一、統一包辦式
多年來,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教師對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準則進行“語文”教學式的講解。這便是常見的灌輸式道德教育方法。我們習慣于將學生的心靈當成一張可以任意書寫的“白紙”,教師如同“保姆”一樣將學生的道德判斷,道德分析等“統統包辦”代替了,形成了單一固定的教育模式——講一個故事,學習一個道理,樹立一個榜樣,再說一說如何去做。這種統一簡單化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存在。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勢必要求教育方法的不拘一格和多樣性。
二、立竿見影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人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然而,在校園道德教育中,常?吹浇處熂庇谇蟪,想立竿見影地使學生產生整齊劃一的道德教育效果的思想還存在著。獎懲式的道德教育使學生在教師面前盡可能地表現出教師所希望看到的道德行為,以期得到獎勵,避免懲罰。這種“短平快”的教育最終導致了學生的“雙重人格”。
三、空中樓閣式
任何教育都是立足于現實生活實際的。
我們往往看到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內容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距離學生學習、生活較遠,造成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脫節,這樣就難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無法使他們自覺形成道德意識,道德教育效果落空。鑒于以上原因,筆者認為為避免學生“雙重人格”的形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經說過:“沒有一種學科,它本身自然地或者不顧及學習者的發展階段,就具有固有的教育價值!币虼,作為更為細致的思想道德教育,更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須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識。那么,就必須“投其所好”,使他們被道德教育的內容所吸引,被道德教育方式所迷住。因此,選擇道德教育內容要與兒童的心里發展水平相匹配,然后再采用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使教學具有新鮮感,喚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這種新鮮感,積極性的產生,必然要通過研究學習者的心理得來。
2.尊重學生道德發展的過程
任何事物的形成必須有一個發生發展循序漸進甚至反反復復的過程。同樣,學生道德認識的形成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正常情況是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其中任何人的干預、拔苗助長的行為都將是影響到學生道德意識的形成,而道德意識的形成過程可能是會很慢,會有反復,但它一旦形成了學生的道德認識,便會具有持久性和自律的特點。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這個發展過程,服從這個規律。教師在思想教育過程中,始終是一位幫助學生發現問題的參與者,而不是真理代言人。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一個又一個具有啟發性的設問引導和討論,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形成自己的道德認識。
3.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固然重要,但學生生活現實卻是最好的教師。只有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使教學內容為學生所熟悉,進而感到親切,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尋找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觸動。由于課堂上評說的,討論的都是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容易對他們的生活產生積極作用。思想道德教育更為直接地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直至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警惕學生雙重人格的形成】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障礙原因形成及對策探析03-08
問題學生的形成及轉化工作分析論文02-24
學校體育促進學生社會技能形成和發展11-22
外語的習得與語感的形成12-11
全球變暖形成原因探析01-18
淺議幼兒弱視形成與防護論文03-01
論文提綱的形成及格式結構03-15
淺談北京語言的特點及形成的原因06-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