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新生人際消費心理分析范文
此文是由廣東應屆生求職網www.gdyjs.com收集,為了讓廣大學生能寫好畢業論文,下面相關推薦一篇《大學新生人際消費心理分析范文》供大家參考。
怎樣與周圍的同學進行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是大學新生所面臨的問題之一,而如何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人際消費觀,通過合理消費來建立和發展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就成了一個重要和嚴肅的現實問題。
一、大學新生人際消費的心理分析
近年來,大學新生人際消費呈現上升勢頭,盡管因其形式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而難以統計,但不可回避的事實是已有相當一部分的大學新生卷入了人際消費的怪圈。大學新生人際消費固然有其社會和環境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心理因素:
一是交往心理的閉鎖性向開放性過渡! 倓傋叱龈咧行@而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仿佛一下子從緊張的學習生活中解脫出來,學習壓力減輕了,與同齡人交往的需求變得強烈了。于是在業余時間,以各種名義(如過生日、老鄉會、過節日、慶祝會、周末聚等)與室友、老鄉或朋友相聚,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結交朋友,增進友誼。這種交往的主動性明顯增強,交往的頻率明顯增加,用于人際的消費也隨之提高。
二是盡快融入團隊的愿望明顯增強。
在一個新的團隊形成前,受人的歸屬感所趨,總會有它的組成個體,通過人際交往等手段去促使這個團體形成一個團隊。大學新生恰恰處在這個階段,這在心理層面上決定了他們要以人際消費的形式,去為這個團隊的形成做出努力,同時也鍛煉了自身人際交往的能力。
三是人際消費的從眾意識受到強化。
因個人的文化背景、家庭條件、自身性格、興趣志向等各異,大學新生總有部分并不主動進行人際交往,然而他們卻常常去模仿周圍人,也不惜花錢來進行人際消費,以順大流,防止被周圍的人說小氣、另類之類的話。人際交往本來就是相互的,所謂禮尚往來,這在客觀上也更加強化了大學新生的從眾意識,導致人際消費的泛化性。
四是渴望贏得信任和友誼的心理傾向加劇。大學新生遠離父母,自我意識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成人感越發強烈了,交友的動機隨之增強。在一個新的環境和群體面前,他們需要盡快適應新的環境,他們渴望贏得周圍人的信任,渴望建立真摯的同學友誼,這種心理驅使他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相對廣泛的人際交往活動去達成這個愿望,為此而發生的人際消費也自然被認為是合乎情理和理所當然的。
二、大學新生人際消費的利弊權衡
人際交往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也是個體健康成長的條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既要看到利的一面,又不能忽視弊的一端。大學新生如果能合情合理地進行人際消費,無疑對其成長具有積極意義,這是利。但超出其經濟承受能力,盲目地人際消費就不可取了,且會滋生許多負面效應,這是弊。其主要表現在:
一是加重經濟負擔。大學新生人際消費主要有三種形式,即人際交往通訊網絡消費,同學、老鄉、朋友間人情消費,戀愛消費等。這些消費,通常每年少者要數百元,多者則上千元,甚至更多,這無疑增加了并不富裕的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常常使其父母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精神壓力。經濟負擔加重了,隨之而來的便是精神壓力。一方面學生對花父母的血汗錢感到內疚, 一方面有迫于人情網消費。一方面熱衷于朋友間相聚, 一方面由常常捉襟見肘。這雙重精神壓力和矛盾心理,使部分大學新生惆悵滿懷, 萎靡不振。
三是影響正常學業。健康的人際交往是相互受益的,可以取得增進情感和促進學業的雙重效果。但如果一味地強調人際交往,花錢不量力而行,就必然會影響學習。條件寬裕的學生,會因浪費大量的時間—在客觀上影響; 條件不好的, 會因經濟負擔加重—在心理上影響, 這卻是更可怕的影響。
四是滋生負面效應。在大學校園里,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款哥”會經常在各種場合當中,去炫耀自己所謂的人際圈,夸自己有多少朋友或“哥們兒”,給周圍一些學生造成一種錯覺:即認為只要舍得花錢,就能贏得朋友或哥們兒;如果囊中羞澀,就很難甚至不能進行人際交往。這種負面效應,無疑使大學新生對于人際交往產生一種茫然和恐懼。
三、大學新生人際消費的思治對策
引導和教育大學新生樹立正確的人際消費觀,對于構建大學校園健康和諧人際,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注重新生入學教育,強化正面引導。新生一入學,就適時地進行人際消費觀教育,可以采取開設專題講座、召開新老生座談會、主題班會、團體咨詢等形式,把知識講授、問題解答與案例分析有機結合起來,使新生對人際消費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際消費觀,從而在人際交往實踐中自覺做到合理消費。
二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營造氛圍。校園文化具有產生凝聚力和榮譽感的功能,它會使校園生活變得更加和諧輕松、活躍高雅,有利于使大學生的愛好、個性和才能得以充分發展。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將加強人際消費觀教育納入其中,通過輿論宣傳和引導,積極營造健康和諧人際交往、合情合理人際消費的濃郁氛圍,對大學新生正確人際消費觀的樹立會起到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是加強日常行為管理,注重養成教育。大學新生初入校園,環境和身份都發生了變化,自由支配消費的主動權和靈活性增加了,人際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難以確定,現有的規章制度又很難來對他們的交往行為進行約束,因此要從加強日常行為管理入手,將其日常人際交往行為納入日常行為考核和評定之中。注重加大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監督檢查力度,對不遵守管理制度的行為,諸如外出飲酒、夜不歸宿、朋友、癡網迷網、尋釁滋事等,必須堅決予以批評、制止和處理。
四是舉辦多種文體活動,倡導和諧人際。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不僅可以陶情勵志,更有利于建立一種健康的人際交往環境。同學之間許多的情誼,往往都是通過參加文體活動,在比賽和競技中結下的。特別是舉辦一些體現時代精神和青年特點的集體活動,不僅有利于打造團隊精神,更有利于使其中的每個成員之間結下深深的友誼。因此,通過舉辦多種健康向上、喜聞樂見、充滿時代感的文體活動,無疑為大學新生的人際交往搭建一個廣闊的平臺,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將為大學新生日后建立健康和諧的人際交往,邁入合理的人際消費軌道奠定堅實的基礎。
【大學新生人際消費心理分析】相關文章:
大學城消費市場分析探究06-09
談當代大學生消費行為和心理08-14
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論文05-14
關于大學新生新學習生活的心理調適法研究08-08
從心理學角度看大學新生的適應問題論文04-14
男性消費心理學的論文06-03
關于女大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分析與疏導策略08-27
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應對路徑分析論文05-03
新生兒窒息原因分析及新生兒復蘇論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