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論文(通用18篇)
現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
【摘 要】在《護理心理學》課上,我了解了有關情緒的一些內容。姜老師為我們講述了情緒的涵義、特征、功能、分類、表現、理論等。愚生在這篇論文中主要就情緒與臨床護理展開討論。在此文中,我主要講述了情緒情感定義及區別聯系、情緒的生理機制、護士高尚情操的培養及與患者之間交流感情等。文中有些是我在心理學中學到的,也有我看書學到的,還有一些我的體會。若有不當之處,敬請姜老師指正。
【關鍵詞】情緒 情感 生理機制 心理健康
喜、怒、哀、樂是一個人或高級動物的情緒表現,而思鄉愛國情結表達著一個人的情感。一次微笑洋溢著陽光,一個眼神充滿著信任,一次主動的行為象征著一個積極向上的心理。本文就情緒在臨床護理,情緒和情感的生理機制,患者情緒活動的變化,怎樣培養積極的情緒等方面展開論述。
1情緒和情感的定義,情緒情感的區別聯系;
1. 1情緒和情感的定義,
情緒和情感世人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在內產生的體驗,使人的需要是否滿足的體驗。它們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形式。
1. 2情緒情感的區別和聯系,
1.2.1情緒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的社會性。即:情緒是原始的,是任何
動物共有的,而情感是后天培養的。比如饑餓時,有食物就高興。這是一種情緒反應變化過程,而不能說他熱愛這食物。也許他對某種是無情有獨鐘,這種情況是他長期與這種食物接觸的過程,最后他與這食物產生了情感。再比如,一個人愛國,愛民族都是他長期受到該民族的熏陶,以至對民族國家產生了情感?梢姡呵榫w具有先天性的,而情感帶有社會性的。
1.2.2就人類而言,情緒發展在先,而情感體驗在后。情緒產生較早,三月乳兒就有表現。情感產生較晚,在社會交往中產生。
1.2.3與情感相比,情緒不穩定。情緒是反應性活動性的過程,會隨著情境的改變以及需要滿足情況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情感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對事物態度的反映,是構成個性心理品質中穩定的成分。
1.2.4情緒表現的外線性和情感表現的內在性。情緒是情感的.基礎,情感的表達又離不開情緒。首先,情感是在情緒的穩定固著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其次,情感是通過情緒形式表達出來的。
對人類而言,情緒離不開情感,是情感的具體表現。情感的深度決定著情緒的強度,情感也同時決定著情緒的表現形式。即什么樣的情緒暗含著什么樣的情感。
2情緒的生理機制(情緒狀態下集體的內部變化);
個體作出情緒反應時,呼吸心率、血壓、血管容積、皮膚電反應、腦電反應及內外分泌腺反應均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可以作為描述情緒反應特性和強度的客觀指標。通過這些指標,大家可以調適自己的情緒,以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2﹒1呼吸:不同情緒狀態下,呼吸次數、呼吸質量是不同的。張家曾做過這樣調查:人在平靜時,每分鐘一般呼吸20次;憤怒時每分鐘呼吸40~50次;突然驚懼時,人的呼吸會臨時中斷;狂喜或悲痛時,會有呼吸痙攣產生;笑時,呼氣快兒媳期滿,呼吸的比率低到0.30。因此,大家在平時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有必要的,否則會造成呼吸問題。
2﹒2血液循環:先打個比方,人在大怒時,臉會脹得通紅。這是因為血液循環加快的原因。眾所周知,血壓、心率、血管容積決定著血液循環。比如人在吃驚和恐懼情況下,心率比平時增加20次,血壓也會升高,血管容積會降低。
2﹒3皮膚電反應:首先,我先介紹一下皮膚電反應。皮膚電反應時皮膚的電阻變化。皮膚的導電性是波動或任何外來的刺激都能和引起波動的變化。皮膚電的變化使皮膚血管收縮和汗腺分泌的變化引起的,是反映情緒變化的客觀指標之一。比如運動員在進行比賽前,皮膚電阻降低;過度疲勞時,皮膚電阻增大。
2﹒4腦電反應:腦電活動的變化也是情緒的生理反應。當人處于松弛狀態時,腦電活動表現為每秒波動10次的腦電α波。隨著情緒活動強度增加,這種節律消失,即產生波阻抑。人在緊張和憂慮時,腦電波波幅降低,撥動頻率增大,呈低幅快波稱β波。個體在病理性情緒障礙時,則會出現β振幅漫波α波。電波各部分的電波活動記錄著情緒的變化。
2﹒5內外分泌腺反應:情緒狀態不同會引起各種腺體分泌的變化。悲痛或過于高興時,使人落淚;焦距或恐懼時會出汗;緊張時,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受到抑制,人會感到口干,食欲減退。所以在重要的演講前,演講者有可能會不斷的喝水。內分泌腺在情緒狀態中的反應較明顯的是緊張和焦慮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多。
3護士高尚情操的培養,不良情緒的調適;
高尚情操是推動人事業成功的動力,而不良情緒是一個品行不端的開端。護士的服務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性命,印次他們在臨床護理中的情緒至關重要。
3﹒1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樹立良好的情緒,才可能培養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這樣會對學習和工作才有滿腔的熱情。像林菊英、王秀英的護理老前輩都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留給病人,它們是崇高的。
3﹒2通過多種途徑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我們學生要提高護理思想意識,多接觸臨床實踐。在實踐中,將自己的認識情感體驗結合一起。也要使健康的情緒體驗不斷鞏固,不斷表現,讓愛成為自己魅力的象征。
3﹒3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有針對性進行不良情緒的調試:
良好的護患關系有促于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也有促于疾病的恢復。護理人員要用大學學習的溝通技巧,與患者搞好關系。尊重、體貼、真誠、有責任心,學會傾聽,善于交談,常運用非語言技巧等等。護士也要移情的體會患者的感情,以便作出最佳對策。
調試情緒紛擾,根除消極情感。首先校正護理學生的不良情緒,護士被譽為天使。學生不應有護理沒有出頭之地的想法,更不要有女生才適合護理專業的想法。我們男生也愿全身致力于護理專業,也有為全國護理事業奮斗的意愿。其次,護理學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有義務該正護士在人們心中的意識,抬高護理的地位。
總之,護士應達到身體、智力、情緒十分調和;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的標準。
4患者的情緒變化:
人敢進入患者角色后,普遍會發生心理變化。主要表現為:心境不佳,情緒不穩定,對角色迷茫。有些患者常為一些小事大怒或痛哭,常給周圍人一些不知所措的疑慮。隨著病情加重,病程加長,患者的異常情緒會更加明顯。這種情緒會讓人誤解,造成人際關系緊張時人們對他們敬而遠之。對疾病恢復不利,少數患者會出現情緒反應減弱現象,表現對多數刺激無動于衷。這就意味著患者病情嚴重或有心理障礙。
5護理人員怎樣調試患者的不良情緒:
鋸凱農等學者報道,任何易致焦慮、憂郁、恐懼、憤怒等情緒狀態的因素,都可能對個體身心健康造成干擾。大量臨床報告,患者常帶有這樣或那樣的負性情緒狀態。所以,醫護人員在進行臨床治療過程中,給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是必要的。
5.1護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護士面對的是一個生命,不應把自己的消極情緒灑在患者身上。護士的情緒變化對患者及患者家屬都有直接感染作用。舉個繩老師舉過的例子:協和醫院的一名護士晚上在家里生了氣。第二體內早上在對病人進行護理前對患者說:“很對不起,我今天情緒調節的不大好,若做出不好之處,敬請諒解。也請您放心,我會盡全力對您做出護理!边@名護士的做法不僅消除了病人的疑慮,而且得到了患者的贊揚。
5.2學會移情,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護士應成為善解人意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首先護士要學會神入式傾聽,以博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其次從談話中別把握患者需求所在,合理的評價他們的想法,弄清楚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背景。最后,運用經驗做出合理方案,從心理上滿足患者的需求。在解決問題時,應關注患者情緒改變,調動患者的能動性,不要讓病人有忽略的感覺。
綜上使我對情緒的理解,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參考文獻:
1《護理心理學》韓繼明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P117第四段;
2《心理學(公共課)》程正明、高玉祥、鄭日昌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三版 P157;
3《普通心理學》修訂2版葉奕乾、何存道、梁寧建主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五次 P245;
4《護理心理學》劉曉虹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P187第一段.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2
【摘要】目的觀察言語康復訓練方法對腦卒中致語言障礙的療效。方法對72例腦卒中致語言障礙病人進行系統訓練,在治療前后運用改良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法(BDAE)評估其語言功能,評估標準提高2度者定為明顯好轉,評估標準提高1度者為好轉,并進行比較。結果運動性失語的Ⅱ度以上病人經過3~4周訓練后,明顯好轉31例,好轉7例;感覺性失語的23例病人經6周訓練后明顯好轉17例,好轉6例,總有效率均達到100%。但完全性失語的病人,康復治療效果較差,其中仍有4例經康復訓練后并無明顯改善。結論開展語言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語言功能的恢復有積極療效。
【關鍵詞】腦卒中;失語;康復訓練
腦卒中致殘病人出現失語癥的比率高達20%~30%[1]。失語癥病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聽理解障礙、口語表達障礙、閱讀、計算、寫字能力下降。因此,嚴重影響與他人的交流。自2004年以來,筆者對經頭顱CT、核磁掃描證實為腦卒中后致言語障礙的病人,進行了語言訓練,病人語言功能康復明顯,F將訓練方法及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住院病人72例,男50例,女22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41歲,平均68歲。其中腦出血26例,腦梗死46例,均經CT或MRI確診。病前均智力正常,言語流利,閱讀、書寫能力正常。按失語癥分類診斷為運動性失語38例,感覺性失語23例,完全性失語11例。失語程度采用改良波士頓診斷性失語癥檢查法(BDAE)檢查。言語障礙的評估標準:0度,不能用言語進行實際的思想交流或言語不能使人理解;Ⅰ度,能說極少量詞匯及短語;Ⅱ度,能說單詞或短句,對日常用語可理解,表達中存在語法上錯誤;Ⅲ度,對日常熟悉的事物或經歷能較快地領悟或表達,對不熟悉的事物或經歷則表達困難;Ⅳ度,多數情況下無言語障礙,但有時有理解障礙,言語欠流暢;Ⅴ度,言語障礙極輕,不易被他人察覺,僅病人自己有所體會[2]。根據評估標準,其中0度的有11例,Ⅰ度的有28例,Ⅱ度的有21例,Ⅲ度的有12例。筆者把經康復護理后評估標準提高2度者定為明顯好轉(如由Ⅰ度提高到Ⅲ度),評估標準提高Ⅰ度者為好轉。
1.2方法
1.2.1運動性失語的康復訓練運動性失語以語音訓練為主。先做好心理行為干預,運動性失語病人最初多表現為抑郁、煩躁、易怒等,此時護士應給予耐心開導,并與家屬一起制定訓練計劃。
(1)發音訓練:先要進行舌肌、面肌、軟腭和聲帶運動的訓練,以使語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復。
。2)詞、句單音訓練:發音訓練1周后逐步訓練病人說出單詞-詞組-短句。從簡單的單詞開始,逐漸加大難度。0~Ⅰ度病人以單詞訓練為主,Ⅱ~Ⅲ度的病人以詞組、短句為主。
。3)閱讀訓練:將適合病人發音的生活用語錄制成磁帶,讓病人跟讀,反復進行語言刺激。
1.2.2感覺性失語的康復訓練感覺性失語以提高理解能力訓練為主。
。1)聽覺訓練:護士與病人采取一對一的形式,通過病人以往所熟悉的聲音,如平常最喜歡的音樂等,刺激病人的聽覺,強化應答能力,刺激思維,增加語言的理解力。
。2)手勢訓練:通過病人較熟悉的手勢激發其理解能力。如梳頭,護士做梳頭動作,讓病人模仿、重復。
(3)實物刺激:讓病人說出所看到的實物的名字,護士可適當提醒,反復練習
。4)圖片刺激:護士用圖片邊讀邊示意,并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讓病人思考后回答,以鍛煉病人對問題的理解能力。
1.2.3完全性失語的康復訓練完全性失語康復訓練時不應該過于著急,一般選用適當的難度,使病人基本能完成為宜。因部分病人的情緒常不穩定,連續生硬的語言可使病人失去信心而不能配合治療?烧埐∪吮M可能多地進行自我介紹,家庭成員介紹和自己的病史述說等,訓練病人的表達能力,同時指導病人家屬配合訓練,可以互相促進效果?祻陀柧殤蛉硕悾梢椎诫y、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2結果
本組病人采用BDAE檢查法評價效果。在總共38例運動性失語的病人中,Ⅱ度以上病人或經過3~4周時間訓練,掌握一般的詞組、短句即能接受跟讀或閱讀短文的訓練。有31例由Ⅰ度恢復到Ⅲ度,屬明顯好轉,另有7例語言能力提高1度,總有效率達到100%。經康復鍛煉后,感覺性失語的23例病人經6周訓練有6例病人的恢復不穩定,只提高了1度,而其他17例病人效果較為明顯,由Ⅰ度恢復到了Ⅲ度,不但對常用的語句能夠理解,對日常熟悉的事物也能較快地表達,對于感覺性失語,康復療效也滿意,總有效率達到100%。但完全性失語的病人,經過語言康復治療7周后,效果均沒有運動性失語和感覺性失語恢復得好,有7例由0度恢復到Ⅲ度,仍有4例經康復后并無明顯改善。見表1。
3討論
病人一旦確診為失語,應立即進行語言訓練,可加快代償活動,幫助病人盡早恢復語言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護理人員要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科學地評估失語的類型和程度,根據其類型和程度采取相應的訓練方法,充分調動病人語言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進行語言訓練,大多數病人是可以恢復語言功能的。為取得好的訓練效果,在訓練過程中要教會家屬語言訓練的方法,使家屬能夠主動協助醫護人員對病人實施康復訓練。實踐證明,家屬的支持幫助是病人語言功能恢復的重要保證。
良好的心理準備是語言康復訓練成功的基礎和保障。運動性失語病人能理解別人的語言,但不能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常表現煩躁、易怒、情緒抑郁。而語言康復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因此,幫助病人建立和鞏固語言康復的信心和決心非常重要。完全性失語癥較難治愈,對于此類病人來說進行系統的、頻繁的語言康復治療才能得出最好的療效。而對于運動性失語癥和感覺性失語癥病人來說進行系統的、頻繁的語言康復訓練是肯定有效的,通過詞匯的反復再現和再積累使病人重新能夠與他人交流,使之回歸社會、回歸家庭、降低致殘率。病人家屬的積極配合可使病人達到語言恢復最好程度的必要條件。要根據病人不同時期的進步和表現改變訓練計劃,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并根據病人的職業和興趣愛好,及時調整訓練內容,使病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語言訓練,以改善交流能力,充分發揮殘存功能,才能使失語癥病人語言能力的康復達到最佳水平。
【參考文獻】
1羅少麗.不同類型失語癥的康復訓練技術.中國臨床康復,2003,15(7):58.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3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壽命普遍延長,人口老齡化日益明顯。進入21世紀年以來,我國老齡人口逐漸增多。到如今,全國早已經進入老齡化社。而老齡化的社會必將帶來一系列的新問題。因為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逐漸衰老,出現食欲減退、記憶力和認識功能減退、失眠、視力下降、兩耳失聰、免疫功能低下等。隨著健康狀態和社會環境的改變,老年人的心理也會或多或少地產生一些變化,出現一些心理健康問題,如失落感、孤獨感、恐懼感、抑郁、健忘等。與此同時,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齡也逐年增高,要使老年患者能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健復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護理人員掌握一定的老年心理護理技巧顯得緊迫起來。
關鍵詞:老年人口 心理護理挑戰
我國的社會和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這就導致了大量老年人生命長度大大增加,這是社會發展的可喜表現。但是與此同時,大量老年人也給我們護理心理行業帶來了一些挑戰,這要求我們要時刻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也是如今心理護理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心理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能,通過護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極影響,幫助患者擁有最佳的身心狀態。心理護理的形式分為有意識心理護理和無意識心理護理。前者是指護士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通過設計的語言和行為實現患者心理調控、心理支持或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后者是指在護理過程每個環節中,護理人員的一切言談舉止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的影響。較理想的護理目的是指幫助患者在其自身的條件下,保持最佳身心狀態。即在護理過程中護士能運用護理手段,控制影響患者消極的因素,幫助在各種狀態下的患者都能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
從老年人的身體狀態和心理來看,他們在這方面的確有巨大的需求。在我看來,這種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并不比普通護理工作難度低,反而是老年人的現實狀況更需要我們的這種心理護理。那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該如何去做呢?
下面是我對如何進行老年心理護理的看法。
1、我們應定期開展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講座 首先我們要了解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的客觀現實。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組織器官 生理功能衰退,導致機體調節功能不良,新陳代謝發生紊亂, 保持機體內環境穩定性的能力降低,抗病能力減退,因而有更多患慢性疾病的機會。如聽力下降、反應遲鈍、近期記憶減退,牙齒松動、咀嚼困難所致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蠕動減弱,因骨質疏松易發生骨折等。因此,我們護理心理工作者應該有針對性地向老年人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以此幫助老年人正確認識疾病。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顧的能力。最好定期開展有關老年人的心理教育講座,幫助老年人要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要求他們適當參加社交活動,充實精神生活,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諧,從而取得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支持。使他們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以達到消除或減少老年人各種心理問題的目的。
2、我們應該盡力幫助老年人調整情緒 眾所周知,老年人易產生情緒、性格、與人交往改變,智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表現為悲觀、苦惱、訴苦、自我為中心、軀體不適、易怒、依賴性強、判斷力差、多疑、過于敏感、情緒古怪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護士要多給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顧和熱情的關懷來減少老年人的精神刺激! 幫助其積極面對疾病和生活中的問題!向老年人講述和示范各種情緒調節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動轉移法,溝通調節法,環境調節法和適當發泄法等。我們護理心理工作者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鍛煉。當然,除了語言交流外,護士還可以增加一些非語言的`交流,如輕撫老人和攙扶老人走路等。我們還可以幫助老人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來調節他們的情緒。如果老年人的社會身份有較大變化,他們所出現的情緒也會有較大的變動。這就要求我們做好他們的情緒疏導。
3、我們應該了解老年人的就診心態和護理需求
老年人到醫院就診有著比年輕人更加緊迫的心理,少數老年患者還會對醫院對護士有著抵觸心理,這往往是多次就醫無效的結果。有很多突然發病、初診的老年患者,他們平時身體比較健康,對突然發病心理承受不了,普遍存在著“早就診,早治療”的迫切心理,急切希望得到醫術高明的醫生為他耐心細致的進行全面檢查、診治。希望得到醫務人員的關注、安慰和交流,祈求得到照顧的心理,而且對醫護人員的態度十分敏感,此時護士應熱情接診,合理疏導患者的情緒,有針對性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發展的原因、治療方法和預防保健知識,使之獲得自我保健和疾病轉化的信息。還有一些多次復診、診斷仍未明確的患者,表現為焦慮、緊張、煩躁,常常表現為坐臥不安或來回走動,不斷詢問與自己疾病相類似的患者,急于想知道診斷治療過程、醫生 醫術是否高明等情況。各種化驗或儀器檢查使他們加重了緊張感。此種患者期望得到同情、關心、幫助和尊重。護士應主動迎接和引導,耐心解釋,協助出診醫生使患者盡早明確診斷和受到醫療保護,滿足患者的基本的需求,給予心理安慰,使之產生安全感和信賴感。營造溫馨和諧的就診環境。
4、我們要想辦法增強老年人的治病信心
從醫學上講人有了信心才能激發拼搏精神,從而產生頑強的意志。只有保持坦然的心境和樂觀的態度才能產生自身抗病的潛在能力,從而配合醫生治療疾病。
老年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加,身心問題及社會環境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日益突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有待提高。 事實上,有很多老年人對治病已經失去了信心,他們大多數是來回復診或者是得了一些疑難雜癥的患者。他們對治好病不抱有希望,甚至是不再遵循醫囑。因此,護士在老年人的心理護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護士必須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來幫助老年人改變這些不良的心理行為和生活方式。更多的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及時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幫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存質量和自身健康的群體水平,主要是增強他們對治愈自身疾病的信心,使他們盡量不受外界的干擾。從而有利于疾病的救治。
5、我們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護患關系
在護理工作中,護士的儀表、舉止和態度都會留給病人深刻的印象。護士的言行對病人具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對老年人更要注意禮貌和尊重,并有同情心,幫助病人排憂解難以減輕病人痛苦,使其身心處于接受檢查治療和護理的最佳狀態。然后我們的各種操作要準確、嫻熟。門診護士應具有精湛的技術操作水平,做好治療前的解釋工作,講解治療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操作過程中要做到嚴格執行各種操作制度、準確到位,使患者消除恐懼和疑慮,得到患者心理上的信任和行為上 的配合,從而達到最佳的診治效果。其次呢我們要重視語言藝術和溝通技巧舊。一般來說老年患者非常重視情感流,護士在施治的過程中應講究語言技巧,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病情、不同心態進行誠摯的交談,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狀態。最后呢我們要時刻保持儀表端莊、語言和藹、熱情接診、親切自然。視患者如親人,給予患者溫馨的照顧,以愉快、積極、樂觀的情緒 感染患者及家屬,尊重患者、引導患者、服務患者,消除其緊張和恐懼等心理,取得老年患者的信賴與合作。這樣我們才能夠建立一個和諧的護患關系。
小結:
老年人由于身體的虛弱、家庭的變故、離開工作崗位等多種因素,容易出現各種不同的心理問題,如憂慮、悲觀、孤獨、對疾病的恐懼等。因此,要鼓勵老年人堅持鍛煉身體及用腦,保持家庭和睦,保持心境開朗。在護理工作中應根據老年人的心理狀況,進行適當的心理護理,尊重、關心老年人,引導老年人的心理向積極的向改變。要提高老年病人的治療效果,醫護人員應重視對他們的心理護理,這樣可以排除老年病人的緊張心情和孤獨寂寞感,抓住病人的不同心理狀態,因人施護,護理效果常是顯著的,同時也可以調整他們的情緒,增進護患間的關系和信任度,使老年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利恢復健康。 總之,針對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護理人員在對老年病人進行護理過程中除了提供功能性護理外,還必須了解和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狀況及特點,取得病人的配合,充分保障病人的康復,提高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龔世珍.對老年患者心理護理的體會. 實用護理雜志, 1994, (10):35-36.
2:周建英,郝原英,胡亞靜,&邢海華.老年人的健康與心理護理. 護理研究, 17
3:楊衛平.(2011).: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與護理. 中國健康月刊:a(2), 129-129.
4:張文艷. (2012). 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護理.中國醫藥指南, 322-324
5:蘇士云. (2008).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 吉林醫學, 1171-1171. 10(10), 29(14)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4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就診的50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33~75歲,平均(52.42±15.84)歲;眼壓6.68~8.28kPa,平均(7.54±1.41)kPa;文化程度:小學4例,初中13例,高中6例,大專及以上2例。對照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33~75歲,平均(52.38±15.25)歲;眼壓6.68~8.28kPa,平均(7.62±1.36)kPa;文化程度:小學3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專及以上4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眼壓、文化程度等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眼科圍術期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循證問題
在以護士長為組長的EBN小組集體討論下,確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焦慮”“抑郁”和“睡眠質量”等作為本研究的循證問題。
1.2.2循證支持
在萬方數據資源、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等數據庫中輸入上述循證問題,查閱近5年內國內研究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閱外文資料,尋找文獻支持。
1.2.3循證評價
小組成員仔細研讀文獻資料,外文資料請本科室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幫助審閱,指導小組成員評價國外研究實證,總結國內外最佳研究資料,并結合科室護理實踐經驗,客觀評價實證的可靠性、真實性、科學性,優選最佳護理實證。
1.2.4循證應用
根據最佳實證,結合護理經驗和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①病情護理:術前遵醫囑給予降眼壓藥物治療,術后嚴密觀察眼濾過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況,每天測量眼壓,給予糖皮質激素和高滲液脫水,促使前房形成。術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瞼表面向眼球間斷施壓,或在上瞼交替按壓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護理:真誠、微笑、熱情地接待入科患者,減輕患者對陌生環境的緊張、焦慮、恐懼等。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病情等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認知水平等,告知手術、麻醉的簡要過程,緩解圍術期緊張、焦慮、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組織康復病友現身說法,打消患者心理顧慮,鼓勵家屬給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護理:強化基礎護理,給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術前不喝咖啡、濃茶,保持心情平靜、放松,聽舒緩音樂,溫熱水泡腳,睡前飲杯熱牛奶。夜晚護理巡視或治療,避免聲響過大,燈光盡量柔和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2組護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變化,記錄2組改良睡眠狀況自評量表(SRSS)評分變化,總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礙,睡眠質量與評分成反比。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
2結果
2.1心理健康
SAS、SDS評分護理前2組均較高,但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降低較對照組顯著(P<0.05)。
2.2睡眠質量
SRSS評分觀察組護理前為(26.56±1.87)分,護理后(19.12±2.32)分;對照組護理前為(26.04±1.77)分,護理后為(20.32±1.75)分。SRSS評分2組護理后均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5)。
3討論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網被虹膜堵塞,發生粘連導致房水循環受阻,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產生相應臨床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致盲。文獻表明,患者神經質傾向的性格與疾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睡眠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生理需求,不僅恢復精力,而且亦能提高免疫力,促進術后康復。循證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的`延伸,其通過批判性思維探尋最佳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我們針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焦慮”“抑郁”和“睡眠質量”等循證問題查閱文獻資料,EBN小組集體討論、總結最佳護理實證,結合科室護理實踐經驗,并充分考慮患者的心理、精神、社會、病情等綜合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表現為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客觀上有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同時采取個性化的睡眠指導,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
4結語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能顯著改善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睡眠質量。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5
傳統的護理心理學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 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就是教師合理地為學生創設情境,并讓學生無意識地融入到護理心理學教學情境中,有意識地進行學習。情境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方法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情境教學法注重學生的情感變化,打破了傳統教學方法中的條例,在教學中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人們的右腦用來分析形象事物,左腦用于分析抽象事物,情境教學法就是在心理學以及生理學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情境感受展開想象,增強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樣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情境會和學生的情感交融,進而提高護理心理學課堂教學效率。情境教學法的教學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故事化是最主要的情境教學方法。
2 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2.1 情境導入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過于注重護理心理學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護理心理學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相關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較差。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動手的機會,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必須做好教學準備,好的開端十分重要,在一節課程開始時,如果教師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其中。護理心理學教師可以設置新穎的標題,激起學生想要探索的興趣。
案例:教師在講解“現場急救”知識之前,首先為大家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14年某國家舉辦動物表演活動,一頭獅子在表演中被馴獸師激怒,隨后咬傷馴獸師并沖出表演柵欄,咬傷了幾位觀眾,最后逃走。如果你們當時正在觀看表演,在120未到現場之前,你們能為傷者做些什么呢?”這個小故事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引入了教學內容,教師隨后又提出問題:“在急救護理中應該先保護傷者哪個部位,為什么?”通過再次提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心中存在疑問,希望能在課堂中找到答案。在情境教學法下,學生不僅可以學到教材內基礎性的知識,還可以開拓眼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2.2 創設情境
護理心理學教師要在課程開展之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合理地進行情境設計,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在情境教學法下,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教師要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學生無法參與到教學中,教學效率低下。情境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參與到護理心理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把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性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二是教師要合理地插入案例,創造情境。在護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講解臨床病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臨床病例均來源于實際生活,是人們經常遇到的現象,這就把課堂知識和生活緊密連接在一起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地舉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復習學習過的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實際表演,并在表演過程中分析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了解學生的情感變化。
2.3 調動積極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先聽講,然后練習,這樣不僅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時間被動的學習,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情境教學模式下,護理心理學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搜集教學所需要的材料,設計情境臺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等途徑查找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開拓眼界。情境教學法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意識,進而增強班級凝聚力。護理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而相關專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理論教學無法和實踐教學結合在一起。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舉例子等方法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4 教學總結
在護理心理學課程結束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思維模式將教學內容繪制成完整的思路圖,如果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就可以記住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在教師總結的過程中跟著教師的思路復習所學過的內容。比如:在教師講解完“微循環病理”知識以后,可以繪制以下思路圖,持續缺氧-乳酸增多-血管擴張,血管依舊保持收縮狀態。通過以上改變患者的表現體現為以下幾點:一是活血量在逐漸減少。二是器官內部供血量逐漸減少。三是器官功能降低。在總結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個人進行分析總結,教師要合理地提出問題,并讓學生分析,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2.5 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護理心理學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教學效率有很大影響。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加強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加大教師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教師培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派遣教師外出學習;另一種是邀請專業人士來院舉辦座談會,教師可以相互交流經驗,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養。高職院校還必須在教師內部設置獎勵機制,對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表現不佳的教師進行適當地懲罰。
3 結語
如今,護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相對較多,高職院校又是為社會輸出人才的重要場所。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護理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該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教學中進行角色扮演,親身感受,小組合作也可以增強學生直接的交流,增強班級凝聚力。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學生是學習的主導,教師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教師要適當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護理心理學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6
【摘要】婦產科護理學是護理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診斷和處理婦女特有的、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并為婦女健康提供服務的一門臨床學科。年輕的父母毫無經驗,所以需要婦產科護士在嬰兒呱呱墜地之時,就擔負對嬰兒的護理工作。同時也應注意心理護理,因為這個時候無論是嬰兒,還是產婦都需要心理的撫慰。
【關鍵詞】心理護理;產婦;新生兒;護理安全
1心理護理
1.1嬰兒的心理護理
剛出生的嬰兒是最軟弱的,因而對成人的依賴也最強。嬰兒這時的反射活動和運動動作受大腦皮層的控制以求得生理需要的滿足。父母溫和的語言、親切的笑容常會使安的新生兒安定下來。
嬰兒如果得到愛撫和悉心的照料,生理需要得到滿足,就會對環境產生信任感。對新生兒應結合日常生活護理進行心理護理,盡早建立起母嬰之間的依戀關系,這對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尤其是以后小兒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1.2孕婦的心理護理
人性化的服務,首先要了解產婦的需求與心理,任何時候不能打無準備之戰。
產前一方面我們要事先進行溝通了解,產后不要急于告訴產婦嬰兒的性別,這個時候產婦過喜或過悲都不利于產婦。如果新生兒的性別與產婦期望的相反而精神受打擊,這個時候著重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共同幫助產婦解除思想顧慮。向孕婦提供相關信息,如操作過程、預期結果、配合手段,并適時將真實情況告知。人在不確定未來風險的情況下會產生焦慮,當把實際情況告知家屬的時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焦慮。
使其順利渡過生理、心理不適期,減少不良因素對產婦心理健康的影響,促進產婦的康復,達到護理目標。人性化的護理的基礎是熟悉并精湛的護理技術,在此基礎上了解母嬰的心理,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1]。
2產后主要安全問題
2.1產婦方面
產道血腫是因為醫師的縫合技術不夠精湛,止血不夠徹底、縫合時留有無效腔或未超過傷口頂端而容易引起陰道血腫,妊高征由于全身小動脈痙攣、宮腔狹窄、血液濃縮和高凝導致組織缺氧、微血管病變及血管脆性增加,分娩時組織損傷易產生血腫。肝功能損害凝血因子含量不高、貧血患者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減少易產生產道血腫。
通常產道血腫在檢查軟產道或產后2h內發現,有些深部血腫尤其是表面無裂口的血腫不易發現。紗布遺留產后進行陰道或會陰傷口縫合時,為了更好的暴露傷口,助產士常將紗塊填塞陰道內,縫合完畢取出。有些助產士工作粗心、責任心不強,放置前后未認真清點紗塊,縫合完畢將紗塊遺留陰道內,產婦發生尿潴留、惡露不暢或出現感染癥狀時才被發現。暈厥由于產婦分娩時失血過多、過度用力、疲勞及進食較少,產后未能得到及時充分休息和進食,易在下床或蹲下時出現暈厥。另外,因告知行為不規范也是引起暈厥的重要因素。如產婦產后易發生尿潴留,護士為了讓產婦及早解小便,在語言上采取一些過激的話語,如不解小便可引起產后大出血或留置尿管等,使產婦不顧身體虛弱起床小便,活動過多而增加暈厥的機會。
轉運過程中墜床產后從產房回病房時一般采用平車轉運,在轉運過程中可因方法不正確或安全措施不當而導致產婦碰傷、墜床等危險。觀察病情不認真,對產婦主訴不重視病情觀察不仔細易發生尿潴留,產后出血。如1例產婦產后第l天主訴下腹痛、腹脹,產后自解小便2次,護士認為產婦子宮收縮痛及分娩過程中大喊大叫而致腹脹,未給予處理,后經B超檢查發現膀胱極度充盈,尿液達到2000mL,導致產婦留置尿管1個月[2]。
2.2新生兒方面
窒息新生兒由于胃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喂奶后易發生溢奶。喂奶時機不當,如沐浴前小時內喂奶;喂奶后處理不當,如喂奶后讓新生兒平臥。
另外,一些產婦躺著喂奶,如冬天睡在被子里喂奶,不少產婦在喂奶過程中熟睡,而充盈的乳房易堵住新生兒口鼻而引起窒息。墜床基層醫院多數產婦安全意識薄弱,雖然為新生兒配備了嬰兒床,一些產婦仍喜歡將新生兒放在身旁,產婦在翻身時稍不注意而引起墜床。手圈束縛過緊系手圈的目的是識別新生兒及進行治療時核對的依據,為防止手圈脫落,助產士往往系的較緊,而護理人員觀察時一般重視其面色、哭聲、呼吸、吃奶及大小便情況,而對末梢循環的觀察容易忽略,使新生兒前臂、手部局部缺血,甚至壞死。燙傷新生兒燙傷多發生于沐浴過程中,護士未嚴格遵守操作規范,洗澡前未試水溫導致新生兒燙傷。另外,在復溫臺進行保暖或臍部處理時,溫度調節過高也易燙傷。
臍部出血或感染新生兒臍部處理是護理工作重點,如剪臍技巧不當、臍帶未干枯、血管未完全閉塞時進行剪臍易引起臍部出血。臍部是一個易感染的部位,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門戶,如結扎不善剪臍后留有較多殘端、局部潮濕或護理不當等均易造成感染[3]。
3討論
產科護理工作繁忙瑣碎而責任重大,要時刻把母嬰安全放在首位,加強工作責任心,增強工作主動性和預見性,為產婦提供一個安全、舒適、具有良好人文關懷的住院環境,通過實施安全管理使護理人員對護理安全意識得到提高,增強了法制觀念和工作責任心,加強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護理專業技術操作的訓練,認真履行護士的職責。
參考文獻
[1]龔政楓,錢培芬.臨床婦產科護理手冊一現代醫學常備系列[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5:55.
[2]陳寶麗.婦產科護理體會[J].中國護理雜志,2002,8(2):63.
[3]龍玲,譚睦玲.婦科臨床觀察與護理[J].重慶醫學,2002,31(7):589-590.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7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心理學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和應用措施。方法,選擇我院門診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心理問題。管理者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比較護理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前后心理狀態評估得分情況,以及門診工作質量。結果,應用護理心理學對護理人員進行積極心理干預后,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評估分數和門診工作質量顯著提高(P<0.05)。結論,護理心理學應用于門診護理人員中能夠減輕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提高了門診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并進一步優化了護患關系,值得全院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學
護理心理學是以普通心理學的一般原理為基礎,以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個體心理、心理護理、以及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修養為研究重點。因此運用護理心理學,能夠維護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促進護士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增強醫療服務各項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護理隊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門診護理工作實行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主任、科室護士長二級管理體制。搞好護理工作對于提高醫療質量、實施分級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學科的發展,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要從社會、家庭環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對患者實施全面的身心護理。醫院應積極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心理學、管理學、倫理學、社會學等邊緣學科的知識,將心理護理、護理管理中的理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工作的管理水平,從而能有效地促進醫院的發展和建設。具體做法如下。
1激勵護理人員樹立自尊自重
克服自卑心理部分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缺乏正確的全面的認識,認為護理工作每天給患者打針、發藥、三班輪轉、工作單調乏味,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導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臟又累,社會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著自卑心理。根據現代管理的基本原理,護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須根據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不同層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質、精神、信息等動力,不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樹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勵對于人的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內心要爭取實現較好條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產生的一種動力[2]。在門診護理工作中對護理人員運用的最重要的心理護理理論就是激勵理論。激勵理論就是運用這種內心狀態及職工心理需求,激發職工工作動機的一條現代化管理原則。目前管理心理學中的激勵理論主要有需要層次論、雙因素理論、期望理論及公平理論。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1.1加強醫德醫風教育通過舉行一年一度的慶!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如會議、演講、巡回醫療、觀看錄像等各種形式,積極宣傳黨對護理工作的重視,職工家屬對搞好護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認識護理工作在醫療衛生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強光榮感、責任感。
1.2開展向先進模范人物學習的`活動大力宣傳醫療衛生事業中的先進人物、事跡,用白求恩、趙雪芳精神激勵同行,同時樹立本院護理人員中的先進典型人物,認識到護理工作中的真正價值,增加自信心。
1.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現象出現,教育護士長和護理人員,時刻樹立“在其位要謀其政,在其崗要負其責”“、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觀念,真正做到“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務患者”,使全體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普遍增加。
1.4講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對待自己的下屬,防止用簡單、粗暴、訓斥的方法去處理工作中的矛盾,在開展批評或指出對方存在問題的同時,也要注意尊重對方,肯定其成績,贊揚其長處,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對批評的改進意見容易接受,不易產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逐月進行護理質量考核
消除僥幸心理護理規章制度是構筑護理文化的重要內容,是護理人員價值觀、道德行為規范、行為準則、科學管理的重要內容,它以規則和制度的形式,對某一文化加以肯定或否定,明確禁則和允則,它是全體護理人員共同遵守的辦事準則和行為規則,是關系到護理工作正常運行的保證性文化和支柱性文化[3]。因此醫院要完善護理部門的各項規章制度,才能使護理工作管理有的放矢。另外醫院護理部可結合醫院的具體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質量標準,并不斷修訂、補充,量化后逐月進行百分制考核;定期組織晨間護理檢查和夜間查房;充分發揮院護理質量委員會的作用,每季度對全院的護理質量進行一次大檢查,檢查結果通報全院并和科室資金掛鉤。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集體榮譽感,誰也不愿意因為自己僥幸的不執行標準影響科室,從而消除了僥幸心理。
3定期組織培訓學習
促進求知好學心理鼓勵科室護理人員積極繼續醫學教育,定期舉行科內護理知識考試、技術考核、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者給予批評和再培訓。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8
1心理護理發展現狀
1·1心理護理視野正在拓寬
心理護理目標已不局限在病人和疾病本身,而是擴大到病人家屬、社區、預防保健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等多方面。例如劉蓉華等[2]在護理燒傷患兒的同時,關注患兒母親的應激狀態,進行準確的評估并恰當干預,保證患兒母親的健康心態,共同促進患兒康復。李樂之等[3]研究表明腹部手術病人術前焦慮與社會支持呈顯著負相關。護士應盡可能支持、理解病人,并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幫助其優化社會支持網絡,加強與家庭的聯系,提高手術耐受力。方逸等[4]對雙胎妊娠圍生期心理健康狀況采用SCL-90問卷調查分析,以便針對性進行雙胎妊娠孕婦的心理健康保健。朱樹香等[5]對122例嬰兒智力發展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旨在促進和保障嬰幼兒智力發展。
1.2心理護理的方法更趨科學化
心理護理從宣教式的經驗之談過渡到注重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發揮和運用。護理工作者開始關注不同病情、不同病人的個體差異,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理念,拓展心理護理的深度。例如音樂療法已廣泛地應用于重癥顱腦損傷、癌癥、心身疾病、圍手術期和終末病人,取得了理想效果。蘇曉茵、林征等成功地運用了生物反饋訓練矯正腫瘤病人和慢性便秘病人不良的身心反應。放松療法用于冠心病和哮喘病人的輔助治療取得了顯著效果。黃秀英、郝天羽等[15,16]通過正性暗示和常規心理護理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積極暗示法明顯優于一般的心理護理。王延文采用Ellis理性情緒療法、Meichenbaum自我指導訓練和Beck認知治療理論成功地對1例意外眼球破裂合并面部毀容病人進行心理干預。董冰等研究表明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方法對緩解術前焦慮、加速術后康復的效果優于一般心理護理。
1.3應用量表評價的論文明顯上升
本調研顯示,1997年應用心理評定量表的論文僅占9.3%,而2002年16月已達56.6%。準確的心理評估是心理護理的.前提,胡軍等[19]研究發現主、客觀兩種評估方法差異非常顯著。若使心理護理具備科學性和可信度,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科學的心理評估方法,科學地測定病人的心理狀況,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護理,真正使病人受益。
2心理護理的展望
2·1心理護理深入開展是護理成為自主性專業的必要條件
護理要想成為自主性專業,擺脫依賴和束縛,必須有獨到的理念和能力。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之所以不盡人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欠缺心理護理的技巧和能力,相當程度上還停留在機械操作狀態,阻礙整體化護理的完善和進展。護士與病人有著密切的接觸,能及時發現病人的心理問題。解決病人的心理困擾,這是不該忽視的護理范疇。
2·2心理護理科研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本調查結果看,論文多數傾向于調查分析、調查報告,對心理護理具體方法和措施的論述仍然較少。有的只是理論上提及,可操作性不強。心理護理科研的重點應立足于為臨床護理服務,而不要停留在調查的表面。心理護理和心理干預的具體措施和策略乃是心理護理科研的重點,應該抓緊、抓實。同時應該抓好心理護理科研的連續性和跟蹤性研究,逐漸形成完善的心理護理科學體系。另外,護士所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尚不充分,應用時呆板、機械,這就要求護士不斷加強心理學的學習,把所學知識創造性地運用于護理工作中。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9
摘要:通過調查,發現護生是否學過護理心理學對其在操作中的成功率有很大影響,所以學習護理心理學對護生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護生 護理心理學 靜脈穿刺成功率 重要性
自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創立第一所護理學校后,人們就把‘擔負保護人類健康的職責,以及護理病人而使之處于最佳狀態看成是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變及護理學的發展,護理制度由過去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制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把人看成是一個身心統一的整體,護理工作就是要給病人以護理支援,關心病人的心理,提高自我護理能力,促進病人早日康復。護理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是與護理工作的不斷進步分不開的。隨著護士教育的發展與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訓練水平的提高,使一向被認為一門技藝的護理工作逐步形成一門科學,工作的內容也由單純的生活照料發展為既有專科護理又重視心理咨詢,使之成為醫療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護生是否學過護理心理學對其在操作中的成功率有很大影響。為了了解護生這種狀況發生的情況及原因,筆者以靜脈穿刺為例,對護理專業學生進行了調查。
1、對象
以我院醫藥系護理專業110名已學過和沒學過護理心理學的護生為對象,其中高職60名,中職50名;女生98名,男生12名。
是否學過護理學心理學對靜脈穿刺成功率的影響
2、結果
如表所示,護生們對護理心理學的知識還是相當缺乏的,這也是為什么在進行操作時成功率會受很大的影響。
3、討論
職業教育中護生的心理素質本來就要差一些,心理承受力也要差一些,這些不良心理因素直接影響到護生對有關操作的練習和掌握,影響到護生對有關課程的學習信心,甚至影響到護生今后專業工作的.開展。
主要原因如下:
、怒h境因素 環境中存在大量可以干擾人的信息,如喧嘩、圍觀者、開關門窗及腳步聲,還有室內燈光、空氣對護生的感官和情緒造成不利的影響。
、苽體差異 由于人們的年齡、性別、胖瘦和所患疾病不同,因此靜脈的深淺、軟硬、彎直也各有特點。
、莻性特征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它包括興趣與愛好、能力與素質、氣質與性格等,個性的積極水平和傾向性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性的心理活動及其行為。
、刃睦硭刭| 它包括了認知、情緒、身體素質及職業素質等,心理素質的好與壞直接關心著操作的成功與失敗。
綜上所述,筆者以靜脈穿刺成功率的調查來闡述了護生學習護理心理學的重要性。通過學習護理心理學,使護生能夠掌握護理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學基礎知識,促進護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學會全面、系統地分析解決臨床護理中病人出現的心理問題,以維護和促進病人的心身健康。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0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上的重大創新,與傳統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和研究重點存在差異。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體現護理教學的積極方面,培養護生的人文精神和積極心理素質。基于此,首先對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護理心理學的概念和發展概況進行闡述,進而對積極心理學理念在臨床護理中、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討論,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念;護理心理學教學;應用
積極心理學是一項心理學領域上的革命,為我們揭示了與傳統心理學不一樣的心理狀態,是利用心理學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類道德和力量的積極心理學思潮[1—2]。護理心理學是以護理情境及個體相關作用為主要出發點,對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的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應用到護理心理學教學中,可從積極的心理角度進行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
1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護理心理學
1.1積極心理學理念
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的產生以2000年一篇題為《積極心理學導論》的論文為標志[3—4],在傳統心理學的基礎上,開辟了新的積極的研究方向,是一場心理學革命。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幸福感進行研究,以積極的角度研究人類的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心理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積極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不僅吸取了傳統主流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時,融入人本主義中的經驗分析法和現象學方法,這使積極心理學在產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學界的廣泛關注。此外,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實證的應用,但這并不代表積極心理學排斥非實證的研究方法。綜合來看,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實驗法、調查法、實證法、經驗分析法、訪談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為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涵蓋多方面,主要包括積極主觀體驗研究、積極人格特質研究、積極社會環境研究。首先,積極心理學關注的重點在于改善個體對待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態度,使個體在各時期的態度趨向積極的發展方向。針對過去,主要研究對過去生活或過往的積極體驗;針對現在,主要研究對現在生活幸福指數和快樂指數的積極體驗;針對未來,主要研究對未來生活樂觀、希冀的積極體驗。其次,積極的人格特質需要以積極心理學為主要基礎,究其根本原因,積極心理學的前提理論假設為個體的自我管理性、導向性和適應性。此種人格特質是通過個體對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的激化,當激化的能力演變成為一種特定的工作方式后,隨之則形成了積極的人格特質。最后,良好的、積極的學校環境、家庭環境對于個體一生的發展極其重要,可幫助個體實現健康成長和自我目標。而周圍環境充滿消極因素,將會導致個體出現不健康的情感成長方式和行為模式,影響個體心理的長期發展。積極心理學不僅繼承了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心理學的核心價值觀,更是對心理學上不足和缺陷的彌補。積極心理學不僅僅提供信息,更多的是對信息進行轉變,覆蓋的信息少一些,揭示你的內心就多一些。傳統心理學研究心理上的負面情緒,向人類展示了人類個體的缺點、病癥以及個體存在的內在缺陷,但卻很少對人類的潛能和優點進行解釋。在傳統心理學的影響下,人類似乎將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動范圍中的黑暗、卑劣區域。而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對人性的積極方面進行研究,更加強調對人性的價值和優點進行研究,兼顧社會個體和社會等多個層面,在積極心理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2護理心理學
護理心理學是以護理情境及個體間的相互作用為主要出發點,對特定護理情境下社會個體心理活動的發展和變化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護理心理學是護理工作中的主要分支,不僅包括對患者的心理活動規律進行研究,同時也需要對護理人員的心理活動規律進行研究。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護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帶動了護理工作的進步和發展,護理工作內容也逐漸從單純的生活護理逐漸發展成重視?谱o理和心理咨詢的護理體系。
2積極心理學理念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2.1護理人員中應用積極心理學
臨床護理是一項繁雜的工作,部分護理人員在職業生涯中易出現職業倦怠,甚至會在心理上出現離職的傾向,使其自身處于不利的職業處境。而從另一層面來看,護理人員對自身職業形成正確的認知,并從職業自身所得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為出發點,可讓護理人員更加珍惜護士這份職業,緩解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有研究顯示,引導護理人員在職業生涯中,了解職業更多的益處,得到職業獲益感,則可逐漸增強護理人員與職業間的情感,激發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使護理人員的留職意向更為明確。積極心理學家還發現,樂觀的心態也同樣可以習得,通過學習并掌握樂觀的心態,可有效避免護理人員在繁重工作壓力下產生的抑郁、悲觀情緒,大大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健康水平和職業幸福感。由此可見,對護理人員實施積極的心理干預和暗示,對護理人員的心理狀態及職業素養均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護理人員若能在工作中注重對職業心理健康和心理狀況的評價,則可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改善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問題。
2.2心理護理中應用積極心理學
隨著人們對心理因素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和廣泛關注,心理護理也逐漸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且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傳統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單一地修補問題已難以滿足人類個體對幸福的'獲得和謀取。在積極心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心理學指出,緩解痛苦和建立幸福感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但兩者充分結合、相輔相成則視為完整的心理學,即,既可緩解痛苦,又可增進幸福感。在臨床心理護理評估中,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對患者的消極體驗進行收集,更要對積極的、充滿幸福感的體驗進行搜集并用于評估。護理人員需以真誠的態度、真實的方式對患者的創傷和痛苦進行評價和探討。應用積極心理學進行評價后,可從患者主觀上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緒,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恐懼、不安等負面情緒,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護理人員需從患者積極心理品質的缺失部分來認知患者的心理問題,并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方法和心理護理計劃。通過在臨床上對患者實施積極心理學干預,可起到緩解患者痛苦、增強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3積極心理學理念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3.1培養護生的職業情感和職業品質
對于護生而言,護理教師的言談舉止、人格魅力均會影響護生對護理工作的態度和專業想法,更是對護生日后從事護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榜樣性作用和示范性作用。因此,護理教師需要擁有良好的、科學的、積極的工作價值觀,以穩定護生或臨床實習護生的職業價值導向。對于護理這一職業而言,職業態度與年資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而護生的職業態度將會影響護理事業的穩定和發展。作為護理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可采用情感教學法充分調動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護生對護理工作的熱愛程度,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護生隊伍不僅僅包括女性護生[5—6],同時,也擴充了大量的男性護生。相對于女性護生而言,男性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均存在差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護理教師要加強與男性護生的交流和溝通,了解男性護生的思想動態,并以欣賞的目光看待男性護生。同時,護理教師還可將自身的護理工作經驗介紹給護生,讓護生真切地感受到身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心理素養。通過多樣化教學,護理教師要讓護生明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不僅需要準確掌握專業知識和護理常識,更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將精湛醫術與積極的心理素養充分結合,方可延長護理職業生涯。此外,護理教師還可用社會上的積極典型為教學案例,通過教學,讓護生更加了解心理護理的重要價值,增加護生的職業認同感、自豪感和歸屬感,從而形成更加穩定、牢固、積極的職業心理和職業態度。
3.2體現護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對于護生而言,護生對護理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感興趣,但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觀點和理論相對較為抽象、枯燥、乏味,且現階段的教學模式仍處于單方面灌輸的狀態,忽略了將護理心理學理論與臨床護理實踐相結合。在護理心理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培養護生積極的情緒和心理,在日常交往中更加注重保持樂觀心態、主觀幸福感等,避免護生對周圍事件和環境的被動體驗,極大改善了護生的應激反應,加強護生的健康心理管理,更加注重體現護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重要作用。此外,在課程教學中,應綜合危機干預的相關知識點,對護生進行生命安全教育,鼓勵護生對生命的意義進行積極探索。同時,也指導護生如何應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突發事件,切實保障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3.3強調社會服務和人文關懷
隨著醫療技術和醫療理念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學中人文關懷精神和社會服務功能愈發重視。積極心理學在護理心理學中的應用目標之一就是尋求人類個體的人文關懷和終極關懷,但目前護理教學中仍然忽略了對人文關懷和終極關懷的教學,單純重視醫學技術的教育。在此種情況下,護生對護理工作的認知則成為重視對疾病的護理和治療,忽略對患者的護理以及護患間的溝通和交流[7—8]。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下,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缺乏人文知識,增加了護患矛盾發生率。針對此種情況,護理教師在教學中更應重視對護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關懷教育,充分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原則和人文關懷理念,并將人文關懷應用到護理估計、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具體的護理實施及評價過程中,體現積極心理學的重要價值。
4結語
綜上所述,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引入積極心理學,不僅實現了護理學和心理學理論的相互對應,同時也符合培養護理人員的各項目標和人文關懷精神?傊,在護理心理學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對提升護生的職業技能、專業素質、心理素質和主觀積極性均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可促進護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嵩,李英.積極心理學在現代護理及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1):46—47.
。2]高明.積極心理學理念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3):111—112.
。3]劉振興,潘書波.積極心理學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18):108—109.
。4]齊越,秦杰,方偉,等.積極心理學干預對提高消化道潰瘍患者主觀幸福感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3,11(12):32—35.
[5]呂薇,孟麗娟,王慧捷.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的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課程體系的構建———以護理專業為例[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13,10(1):22—25,39.
。6]雷美英,李紅政,王創,等.積極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在部隊心理服務中的應用[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3,27(4):287—289.
。7]吳靜,劉薇群,沙莎,等.心理學積極力量測評工具在護理領域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4):34—37.
[8]張芳,陳劍蘋,何林麗.積極心理溝通模式教育對中專護理實習生社交回避及苦惱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5):592—594.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1
一.了解和學會應用護理心理評估的一般過程
心理評估是應用觀察法、訪談法和心理學測驗等多種心理學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對個體某一心理學現象做全面、系統和深入的客觀描述,將來要成為護士的我們首先要確定病人目前首要的問題是什么,然后確定評估目的。評估病人有無心理障礙,或是有無異常行為比如自殺、自傷行為。要了解被評估病人的一般情況,病人就醫的主訴、現病史、家族史及是否一有心理問題,是否需要心理方面的幫助。要對重點發現問題、特殊問題進行詳細深入的了解和評估,在掌握一般情況的基礎上,對有心理問題的病人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和評估,可借助各種方法,如焦點問題訪談或心理測驗,以及“作品”分析等方法。還要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分析,寫出評估報告,得出初步結論,并對病人或家屬及有關人員進行解釋,以確定進一步問題處理的方案。
二.理解心理評估的實施原則及注意事項
實施原則包括動態實施原則和綜合靈活原則,動態實施原則是病人心理活動隨著環境、疾病進展等因素不斷發生變化,因此,心理評估是個動態的過程,評估者需動態實時評估病人的心理狀態及其變化。綜合靈活原則是對于已獲得的病人資料要綜合考慮,靈活分析。了解各種心理評估方法的局限性,不宜將評估結果絕對化,需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并結合其他評估方法綜合判斷分析。注意事項
1.心理評估人員的要求 ;
第一、評估者對待病人應熱情、耐心、細致、尊重病人,同時必須采取嚴肅認真和審慎的工作態度。
第二、評估者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經過心理評估心理測驗學方面的專門訓練,熟悉各種評估方法的功能、適用范圍及優缺點。
第三、評估者還應具備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包括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病理心理學、心理測量學以及心理評估學等,熟悉一般疾病特別是精神疾病的現象和診斷要點,以便于鑒別正常與異常的心理現象。
2.應用心理評估方法的注意事項;心理評估可以為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設計、治療效果評價以及行為發展方向提供客觀的指標,因此,心理評估對于臨床心理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評估者首先需掌握各類各類心理評估方法的優缺點、適用范圍以及該方法是否適合自己準備評估的對象;其次,要熟練運用各種心理評估的方法及各種分析評估結果的方法,并對影響評估的因素有充分的認識;最后,要正確看待評價結果,聯系實際情況客觀解釋結果。
三.理解臨床護理心理評估基本方法
行為觀察法:
。ㄒ唬┤说男睦硎峭ㄟ^行為表現出來的,因此,對于個體行為的客觀觀察是心理評估的重要方法之一。行為觀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的條件下,對個體可觀察行為的過程或者結果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記錄。其目的是描述臨床行為表現、評估心理活動、監測行為變化,提供客觀依據。
(二)行為觀察的設計
觀察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觀察的結果,為確保觀察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設計一個觀察方案時,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情境 對行為進行觀察既可以在完全自然環境下進行,可以在實驗室情境下進行,也可以在特殊環境下進行,在醫院中對病人的密切觀察大多屬于特殊情境下的觀察。在不同觀察情境下,同一觀察都可能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例如,領導者即使病得很嚴重,在工作單位的自然情境下仍然可以游刃有余地處理工作事宜,而當進入醫院在客人的陪同下見到醫生就有可能退行到任何事都需依賴別人。因此評價觀察結果時,就充分考慮觀察情境對于結果的影響。
2.觀察目標行為 在心理評估中,觀察內容包括很多,例如,儀表、言談舉止、注意力、興趣、各種情境下的應對行為等。而在實際觀察中,必須根據評估目的明確觀察目標行為,對準備觀察的目標行為要給予明確的操作性定義,以便準確地觀察和記錄。
3.觀察時間 包括直接觀察時間、觀察次數、間隔時間及觀察持續時間。直接觀察的時間一般每次持續10~30分鐘,避免因觀察者疲勞對觀察結果有影響;觀察次數一般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一天內進行多次觀察,則應分布在不同時段,以便較全面觀察病人在不同時段、不同情境的行為表現及規律;如觀察期跨越若干天,則每天數次觀察的時間應保持一致。
4.觀察資料記錄
。1)敘述性記錄:可采用錄音、錄像、筆記或聯合使用的方法進行客觀記錄,也可按觀察時間順序做簡單記錄表,記錄重要觀察指標。
。2)評定性記錄:根據評定量表的要求進行觀察記錄,例如,記錄“疼痛等級3,焦慮等級2”
(3)間隔性記錄:也稱為時間間隔樣本,指在觀察中有規律地每隔同樣長短時間便觀察和記錄一次,這種記錄方法能夠準確反映目標行為隨時間變化的特征,間隔時間根據研究需要和目標行為性質而定。
(4)事件記錄:也稱事件樣本,記錄在一次觀察期間,目標行為或事件的發生頻率,這種記錄方法常和時間間隔記錄結合使用,較多在條件控制較好的觀察和實驗研究中應用。
。5)特殊事件記錄:觀察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特殊事件,對于那些不同程度干擾目標行為的事件,觀察者應詳細記錄這些特殊事件,并分析這些特殊事件對目標行為產生的影響。
。ㄈ┬袨橛^察法的注意事項
為了使行為觀察結果具有良好的客觀性、準確性和科學性,許多研究者提出了在進行行為觀察時觀察者就注意事項:
1.觀察者就盡可能客觀、系統、全面而準確地觀察目標行為,并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角色,做到“客觀”,分清是客觀的描述還是自己的感覺、反應。
2.觀察都應認識到自己對被觀察者的整體印象,評價自己的主觀判斷是否對觀察結果產生影響。
3.觀察者需控制自己,不對那些與目標行為關系不大的特殊行為和突發事件發生興趣。
4.對于與自己年齡、文化背景或價值觀相差懸殊的人,觀察者在分析結果時應盡可能從被觀察者的角度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行為。
5.觀察者結果盡量采用描述性方式記錄目標行為,避免使用解釋方式;對觀察行為的產生原因需進行合理探索和解釋。
。ㄋ模┬袨橛^察法與其他心理評估方法相比,具有自身的優勢和局限性。
優點:直觀、真實、簡便易行。
缺點:單一、不客觀。
臨床訪談法:
訪談,是訪談者(臨床工作者)與來訪者(病人或來訪者)之間所進行的有目的的會晤,是訪談者收集信息、診斷評估和治療干預的基本溝通手段。作為臨床溝通的專門技術,臨床訪談與日常交談有本質的區別。訪談的目的很明確,內容及方法都是圍繞目標組織設計的。
一般而言,訪談者需要通過訪談了解來訪者的一般情況、來訪目的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更需通過訪談來建立初步的人際關系。最重要的是,通過訪談現來訪者建立起協調的關系,以保證心理測驗及隨后的心理咨詢與治療順利開展。
。ㄒ唬┰L談的內容
1.一般性資料訪談的內容 訪談初期的目標是獲得一般性資料,即來訪者的一般人口學信息及基本病情資料。訪談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設計一個半定式的訪談檢查表,按照規律逐一訪談。
2.心理評估資料訪談的內容 在一般問題和病史訪談后,常常要進一步對其心理狀況進行檢查,這是更加特殊的專業化的心理診斷性訪談。心理診斷性訪談主要圍繞病史采集和精神狀況檢查的內容及診斷需要的資料進行。在進行心理護理前,我們也必須進行心理心理診斷,雖然不像精神科工程師和臨床心理學家那樣必須詳細地對來訪者的精神狀態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價,但也有必要對其主要精神狀況作粗略的檢查。在一般問題和病史訪談后,根據需要可進行心理(精神)精神狀況檢查,主要包括感知階段思維障礙、智力、定向、注意和記憶、情緒表現、行為方式和儀表、自知力等。
(二)訪談的策略和技巧
1.建立良好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訪談者的目的是創造一個可接受且溫暖的氛圍,使來訪者感到安全、被人理解且不擔心受到評判。訪談的成功主要取決于訪談者與被訪談者之間能否建立良好的關系。以下方面有助于良好關系的建立:
。1)訪談者保持自然、放松和積極關注的姿勢。
。2)用友好的接納的方式交談,維持適當的目光接觸。
。3)說話的聲調平靜、溫和、富有感染力。
(4)努力使訪談成為雙方都積極參與的活動,不輕易中斷來訪者的談話,對于來訪者的言語和非言語的行為都做出適當的反應。
。5)及時發現來訪者由于擔心而產生的焦慮情緒,鼓勵、安慰他們,打消來訪者的顧慮。
2.注意傾聽的技巧 耐心、專注、誠懇地傾聽來訪者的表述是訪談取得成效的關鍵。傾聽時就把握四個要點:距離、姿態、舉止和應答。適宜的角度和距離、身體稍前傾的姿勢、適當的點頭微笑、注視,適度贊許和肯定性語言等,由此體現訪談者對來訪者的接納、肯定、關注、鼓勵等感情。優秀的傾聽者不但在訪談中注意到來訪者說了“什么”,而且還通過他們的聲音、表情和姿勢注意到來訪者“如何”說,通過來訪者所講出來的內容察覺到他們尚未說出的感覺和問題。訪談中訪談者要不斷反省自己,調整思維、感覺和行為,使訪談過程輕松融洽。
良好的傾聽要求訪談者不僅要注意來訪者,而且也要注意自己.當訪談展開時,訪談者要時刻反省自己的需要/價值和標準是如何影響自己的訪談技術以及所形成的對來訪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2
心絞痛疾病是一種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疾病,而臨床發現一些精神障礙如焦慮、憤怒、驚恐等負面情緒會加重和誘發心絞痛疾病的發生,有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這就對臨床的護理治療提出要求,在一般的常規治療基礎上,心理治療也顯得尤為重要。此試驗著重探討心理綜合護理對急性心絞痛疾病患者治療療效觀察,F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心絞痛疾病患者100例,男69例,女31例,年齡40~92歲,平均60歲。將10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50例。試驗組患者在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心理護理治療,對照組患者只接受常規藥物治療,治療4個月后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實驗實施法案
綜合護理治療觀察療效。
1.2.1心理護理治療:
通過調查問卷和臨床接觸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評級,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心理治療方案。密切聯系家屬,做好患者家屬思想工作,給患者鼓勵打氣,使患者在治療期間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使患者對疾病的治療充滿信心。在臨床工作過程中,要詳細給患者介紹治療期間應該注意的有關問題,及時聯系家屬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心理問題要及時溝通解決。
1.2.2生活指導:
強調飲食問題,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的患者,為了避免加重心臟負擔,要吃一些低鹽、清淡易消化、低脂肪的食物,禁止遲過冷過熱的食物,進食要慢,不能吃的過飽。禁止喝酒和濃咖啡和濃茶,避免吸煙。可適當吃些新鮮的水果,保持大小便通暢。
1.2.3放松練習:
所謂的放松練習就是一種心身放松的練習方法,包括肌肉放松和心理放松。要求患者靜坐或平躺,保持從頭到腳的肌肉放松狀態,在練習期間要保持一種若有若無的狀態,每次鍛煉25min,1次/d。
1.2.4良好的臨床護理:
給患者舒適干凈的病房環境,使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使患者達到心理舒適的狀態。
1.3療效評定
對于心絞痛疾病完全緩解、心電圖ST-T恢復正常、壓低的ST段回升0.1mV以上的情況認為完全顯效;對于心絞痛疾病發作減少、ST-T有所好轉、壓低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倒置T波變淺的患者,認為治療室有效;否則,認為治療無效。
2結果
2.1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預后情況比較:見表1?梢钥闯鲈囼灲M對高膽固醇、高血壓和心電的改變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試驗組治療優于對照組。
3小結
危害心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這些危險因素大多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相關因素有關,對于心理和生活方面的干預治療是現在疾病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心理緊張和情緒激動會導致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導致機體內的兒茶酚胺增加,使心跳加速。導致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致使心肌缺氧,會加重冠心病心絞痛疾病患者的病情。通過干預治療如心理治療、生活指導、放松訓練以及舒適的護理,能夠改變神經的興奮性,能夠很好地調節內臟和血管的各項生理,是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1-2]。
通過上述干預治療后發現,試驗組患者預后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好,患者的癥狀、血壓血脂、心電圖顯示情況明顯比對照組好,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得到提高。臨床護理證實綜合護理治療明顯優于一般護理治療。因此本試驗很好地為臨床工作提出一定的指導,對于急性心絞痛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現心理疾病,綜合護理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疾病情況。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3
近年來隨著醫療矛盾的日益凸顯,護患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為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首先要求從護理專業的培訓課程中增設以人為本的護理新模式—護理心理學。護士不僅僅需要掌握臨床護理技能,更需要學習相關心理學知識。護理心理學主要探究在醫療護理情景下,護士和患者兩方面的心理活動發展規律。護生通過學習護理心理學,既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又能協助患者緩解不適情緒,最終建立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如今護理心理學被列入護理高等教育課程中,逐漸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由于課時有限,傳統教育模式很難保證教學良好效果和應用性的延伸。目前僅有限的研究對護理心理學的教學效果與護患關系改善程度進行過探究。研究以護患關系為導向,旨在探究護生在《護理心理學》學習后評價護患關系的改善情況,進而為護理心理學教改內容和方法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6 級護理大專護生 45 名,女 42名,男 3 名,年齡 19±0.3 歲。2016 年 3 月-6 月常規進行護理心理學的課程學習。
1.2 護理心理學課程內容及設置 課程內容是《護理心理學》2008 年北京出版社,主編胡佩誠,共26 學時。心理現象與實質(2 學時)記憶、思維與想象(2 學時)情緒情感、記憶實驗(2 學時)感覺知覺、意志和注意(3 學時),人格(3 學時)心理障礙(2 學時)心身疾病(2 學時)心理評估(2 學時)+實驗課(1學時),心理治療(2 學時)+實驗課(1 學時),病人心理問題(2 學時),醫患關系與心理護理(2 學時)。
1.3 考評方法 采用卷面答題方式進行學習考評。卷面總成績為 100 分,題型為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和病例解析。45 名護生參加考試,均為有效成績。采用護患關系評價量表:通過總結既往護患關系的相關文獻,自編量表內容主要包括認知和技巧兩個方面。量表共為 8 個條目,掌握程度分為三個等級:不了解(0 分)、了解(1 分)、掌握(2 分)。發放問卷 45 份, 回收 45 份, 有效回收率 100 %。
1.4 統計方法 采用 SPSS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均數和百分比描述性分析學習成績和護患關系評價量表分數。比較對學習前后護患關系量表評分進行的差異采用配對 t 檢驗。如果連續變量符合正態分布,采用 Pearson 相關,否則采用Spearman 相關。
2 結果
2.1 學習成績 護生護理心理學考核成績為 87.6±10.5 分。優秀(85~100 分)33 人,良好(70~85 分)9人,及格(60~70 分) 2 人,不及格(60 分以下)1 人。2.2 護患關系量表 學習后護患關系量表中調節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評分最高,為 1.844±0.366、促進相關知識技能評分最低,為 0.489±0.878。其中識別患者異常的心理狀態、運用溝通技巧、改善自身不良性格成分、調節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完善自身心理素質較學習前評分存在顯著性差異, P<0.001。促進相關知識技能和糾正患者不良認知和行為較學習前評分差異不顯著,詳見表 1。結果顯示學習成績與護患關系量表總分評分存在線性相關, r =0.8,P<0.001。
3 討論
3.1 護理心理學的核心內容是改善護患關系 護患關系[7]是指在醫療環境中護士與患者之間形成的一種特殊人際關系。護患關系的好壞不僅可以影響患者疾病的轉歸,還可以影響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心身健康水平。護患關系是護理心理學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護理工作仍以疾病為中心的生物醫學模式,經驗式處理臨床問題,缺乏對患者心理需求的關注,這就極易導致護患關系緊張。護理心理學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要求護士在護理工作上不再是患者的治療者和照顧者,而是患者疾病康復中的心理健康督導者,學會換位思考,實踐人性化護理服務行為和規范,以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為中心,最終促使疾病康復。
3.2 更新理念和改善認知促進護患關系 與既往的研究結果相似,護生通過護理心理學可以更新護理理念,提高心理素質,完善性格。護理工作是具有高風險和高壓力特點的一種職業,要求護士個性相對穩定。有研究提示護士性格與工作效率及質量存在顯著性相關。良好性格是護理人員認真對待疾患和努力鉆研的保證,更是作為挖掘內在動力的源泉。存在不健全性格的'護士常常由于緊張工作和家庭壓力容易產生焦慮抑郁情緒,這往往成為護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護理心理學內容設有普通心理學知識內容,使學生充分了解不同性格特征和情緒特點。有文獻顯示護理工作者具有低敏感性格有利于提高內在修養,將本職工作升華。
護患矛盾中老護士容易產生遷就心理,新護士容易產生焦慮壓抑情緒。護理心理學教授自我調整心態的方法,如:自我疏導,宣泄情緒,釋放壓力等。護生借此可以調節不良情緒反應。
3.3 掌握溝通技巧和心理技術促進護患關系
傳統醫學認為護士工作就是服藥、打針、測血壓等,其實不然,護理工作中重要部分在于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颊咴诩膊顟B下適應能力下降,極度渴望康復,極易造成心理失衡。針對患者的常見心理問題或疾病的不同階段心理特點,護士可以識別并通過護理心理技巧服務于患者,進而形成和諧的護患關系。處理護患矛盾是一門藝術。護理心理學強調護士掌握溝通技巧、 學會傾聽,通過表情、眼神、姿勢等非言語溝通進行與患者共情、無條件積極關注。護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構架完整的知識體系,從實踐中不斷提高護患關系的處理能力。本研究提示護生對糾正不良認知及其它相關技能不能充分掌握。盡管本課程內容也盡量采用多媒體、體驗式等教學方法,但是由于課時有限,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護生對該課程的實操部分評價較低。這些應用能力也可能與護生閱歷不足,缺少臨床護理經驗,無法體會患者有關心理。
3.4 研究不足與展望
解決護患關系緊張需要多學科共同努力,護理心理學不但可以增進護生的人文素養和醫療理念,更多可以使護生掌握如何處理護患矛盾的技巧。護理心理學是一門實踐性科學。如何在護理心理學的課堂上有效教授護生的實操能力應當是護理心理學教改的重點和難點。本研究僅為描述性分析,在護理心理學教學中對護患關系改善程度進行初步探索。今后有待于深入探究,進一步驗證護理心理學的教學效果,為開發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改善護患關系提供理論依據。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4
隨著醫學模式向生物G心理G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護理模式向整體護理模式的轉變,病人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目前的臨床心理護理還遠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原因之一是護理心理學的教學方法大多采用傳統的理論授課方式,學生不能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到以后的臨床工作中。而情景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有效地理論聯系實踐,已成為護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目前情景教學法大多是教師為主體組織案例,學生課堂演練,教師點評,在某種意義上學生仍然屬于被動接受者,是教師直接“工作經驗”的灌輸。為了更好地體現情景教學法的效果,本文在護理心理學教學過程中采用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教學對象
選擇我校2011級護理本科生100名為實驗組,男12名,女88名;2010級護理本科生104名為對照組,男11名,女93名。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教學內容
護理心理學教學共46學時,教材選用楊艷杰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護理心理學本研究選擇與病人心理護理有關的知識體系共18學時的內容進行試驗。兩組學生在教學學時數、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方面完全相同,并且由同一老師授課。
1.3 教學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即以講授為主、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方法。
1.3.2 實驗組 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方法。
①分組:本研究的授課內容主要包括臨床常見9大類型病人的心理護理,根據授課內容將學生分為9個小組,每組10~12人,每組學生分別參與一種類型病人的心理護理的情景教學,給每組學生發放相關疾病的臨床專業知識資料,讓學生做好收集資料前的準備工作。
、谑占Y料,確定主題:針對每一種類型病人的心理護理,在每次上課前4周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文獻檢索、臨床見習、觀看視頻資料,收集相關疾病病人心理護理的資料。
③整合素材,完成完整案例:學生將自己收集的資料整理并加工成完整案例,在課前1周上交給老師,老師和學生討論修改,最終形成完整的案例。
、苷n堂情景模擬演練:學生根據自己收集整理的案例準備好所需要的道具,如血壓計、體溫計、輸液器等,自行安排扮演案例中的不同角色,如病人、醫生、責任護士、治療護士、病人家屬等。情景模擬演練的'案例包括孕產婦、兒童病人、臨終病人、慢性病病人、圍手術期病人、急危重癥病人、惡性腫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和危機事件后創傷病人的心理護理。演練前組長簡要介紹案例及小組成員的角色分配,然后開始情景模擬演練。課堂演練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
、莘纸M討論:針對課堂演練內容,全班同學分組進行討論,老師進行總結點評。分組討論時間一般控制在30min左右。
1.4 教學效果評價
1.4.1 學生評價 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方法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護患溝通能力等,采用匿名形式,在課堂教學結束后發放給學生,20min后當場收回,回收率為100%。
1.4.2 考試成績 實驗組學生期末考試采用B卷試題,對照組學生采用A 卷試題。A 卷和B卷試題由授課教師在相同時間統一命題。兩套試題均為百分制,題型和分值分布情況相同,試題的難易程度無差別。本研究所選用的教學內容在A 卷、B卷試題中所占的分值均為20分,包括1個案例分析題和1個簡答題。抽取這20分的試題對兩個年級的學生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對總成績進行比較。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結果以x ±s 表示,兩組數據比較采用t 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 果
2.1 實驗組學生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效果的評價
實驗組60%以上的學生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持肯定態度。
2.2 兩組考試成績比較
實驗組改革教學方法部分內容的成績和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719、2.106,P<0.05)
3 討 論
3.1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護理心理學是一門概念抽象、理論性強的學科,目前大多數院校采用的是傳統的理論授課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在大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決定學生的學習強度,有助于維持學習活動的力度。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行為的實施者,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人才的先決條件。本研究結果顯示,77%的學生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激發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在該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學生以主體形式參與教學活動的內容較多,例如,學生要根據任務尋找資料、確定主題,同時還要反復修改、整合素材,形成完整案例。保持興趣的一種方法是不斷地提問題。學生完成案例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生在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穩定的學習興趣。但是也有11%的學生認為該教學方法沒有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12%的學生持無所謂態度,這可能與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同有關。
3.2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團隊協作能力是當今社會人才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發展的生力軍,其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本研究實驗組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材料、組織案例、進行課堂表演,每個學生在小組內分工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目標。對于這樣的團隊工作而言,每個成員的個人能力固然重要,而團隊不同成員之間相互信任、協調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通過課堂演練和小組討論,教師發現大多數小組組織有序,每個學生分工明確,能夠把理論知識和案例密切結合起來。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有79%的學生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能提高自己的團隊協作能力。但是,實驗組也有9%的學生對此持否定態度,12%的學生持無所謂態度。這可能與個別同學參與性較差有關,如有學生在課前還不知自己在案例中扮演什么角色,經詢問,她很少和班級同學溝通交流,在收集材料、整理案例的過程中參與也很少。
3.3 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學生深入掌握知識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改革教學方法部分內容的成績和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護理心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夠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景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但是,在一般的情景教學中,教師編制案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而以學生為主體情景教學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絕對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實驗組學生必須掌握不同類型病人的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然后分析心理護理措施的重點,并且進行課堂演練。這一過程實際上是學生進一步主動強化理論知識的過程。同時,學生還要通過角色扮演來實際運用所學心理護理的知識和技能為“病人”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并觀察實施護理措施后“病人”心理問題的變化情況。這個過程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引發學生主動思考,提出了很多理論課不曾涉及的問題。例如乳癌術后病人出院后不愿逛街,不愿見同事,如何對其進行開導? 腎病綜合征的青年女性,擔心自己以后的懷孕問題,如何對其進行解釋? 這些問題都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只選取了護理心理學的第三大主題的內容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結果顯示,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法適用于這部分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此部分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今后我們將對其他內容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探討適用于護理心理學教學的多種方法。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5
摘要:目的:通過對兒科護理心理護理的應用體會和總結,提高護理過程中的效率和質量。方法:配合醫生治療小兒疾病的同時,考慮小兒的心理需求,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結果:良好的心理護理,對患者的身心康復有明顯的效果。結論:在兒科護理中,堅持做好心理護理,是醫學模式轉變、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需要,也是促進醫學發展的保證。
關鍵詞:兒科;心理;護理
心理狀態的改變常常為機體的功能改變提供早期信息,有經驗的母親常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軀體疾病的初期,往往表現為情緒煩躁、好哭、不安等。事實上,許多軀體疾病都可以伴隨著心理狀態的變化。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既要配合醫生治療小兒疾病又要考慮小兒的心理要求,并要顧及家長的情感需求,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護士要成功地完成一項護理措施,必須懂得心理護理的原理與有關知識,具有必要的動手能力。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堅持做好心理護理,不僅是醫學模式轉變、豐富整體護理內涵的需求,也是樹立良好形象、促進醫院發展的保證。本人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淺談一下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體會。
1、兒科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恐懼不安。幼兒期的孩子生病住院,離開了熟悉、溫馨、備受呵護的家庭環境,被迫與家庭成員分離,對患兒心理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疾病、檢查、治療帶給患兒軀體的不良刺激,以及生疏的環境、飲食的`不適應等多種因素,都會使患兒產生恐懼不安的心理。
1.2 愛的需要增強。幼兒在生病時,對愛的需要更加強烈。他們依賴母親,希望母親陪伴,如果得不到滿足,會引起患兒食欲不振、沉默少言、精神萎靡,失眠多夢,甚至行為異常。
1.3 依賴性增強,情緒自控能力差。目前的兒科患者,大多是獨生子女,日常在父母和家庭成員的百般呵護下成長,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生病后住進醫院,離開父母,離開家庭,精神上受到打擊,加上疾病的折磨,自理能力進一步減低,而依賴性加強。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腦神經發育還不成熟,表現為耐受力低,尤其是生病后,感情更加脆弱,稍有不適,既表現出焦慮不安、哭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表揚藝術,有效的實施心理護理,影響和轉化患兒的消極情緒,激發和調動其積極情緒,促進疾病早日康復。
2、了解患兒及家屬心理活動,用言語技巧滿足心理需要
患兒從溫馨的家庭生活環境到陌生的醫院,由于受到家長的寵愛和嬌生慣養在無形中養成了任性、霸道、自私等不良習慣,加之生病后家長對其的同情、遷就,使其變得更任性,不愿意接受治療、講條件等。對此,護理人員必須用自身的職業素質去滿足患兒的心理需求,絕不能有責備或用不良的行為懲罰患兒,要以高尚的護理情感去接觸、親近患兒,做好說服工作。在治療前努力用語言技巧去解除他們的緊張恐懼心理,千方百計使患兒從情感上接受并信任護理人員,同時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協作,因為家長的行為情緒、言語對患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應使其以積極的心理支持給患兒增加信心和勇氣,起到良好的心理傳導作用,從而誘導患兒在不愿意的前提下同意治療。
3、巧妙語言和嫻熟技術是順利完成患兒治療的保證
在兒科治療護理中,藥物治療是疾病康復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也是造成患兒痛苦、恐懼的主要原因。如輸液、注射等均可給患兒造成精神上的緊張恐懼和肉體上的痛苦,導致患兒產生反抗行為。對此,在治療護理中要抓住患兒的心理特點,在治療前盡量使用巧妙的語言排除他們的恐懼心理,消除見醫生就哭、談針色變的惡性刺激,主動誘導和鼓勵并爭取他們患兒的合作,千萬不能因他們年齡小就忽視他們的感情,用嚇唬或強迫的行為來完成治療任務。在做各種治療時應用嫻熟的治療技術,穩、準、輕、快地完成操作過程,把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同時向患兒保證許諾,使患兒從心理上確認許諾是真的,從感情上依賴護理人員,完成從不愿接受治療到主動配合治療的心理過渡。
4、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
由于現在多為獨生子女,兒童患病后家長會產生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家長的心理狀態對患兒有著直接的影響,父母的情緒傾向可以轉化為患兒的情緒傾向,這會直接影響醫患配合和患兒自身的康復。作為醫護人員應充分理解患兒家長的心情,對患兒的不恭言語和家長的抱怨都忍讓在先。適時地向家長介紹情況,做好安慰解釋工作,告訴他們穩定情緒,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有利于患兒的配合,減輕患兒的痛苦,并利于疾病的康復。
5、對恐懼和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護理
入院后護士應針對患兒的疾病,以客觀、理解、關心的態度向家長講解和說明該疾病可能發生的各種事項,讓他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來面對即將發生的所有問題。進行各種檢查和治療操作前應向家長說明檢查步驟、方法以及檢查目的,求得家長的配合。靜脈輸液治療時,要告知家長頭皮輸液和其他部位是一樣的,并且頭皮靜脈穿刺更易于固定和觀察,一旦出現滲漏,可以立即發現。進行護理操作時一定要有自信心,特別是新護士不要慌慌張張,避免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比如“我試一試”。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和家長交談,告訴他們“我們將會最大程度地減輕孩子的痛苦”。努力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兒靜脈穿刺爭取一次成功,這樣可以減輕家長的恐懼感。
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和加強,使患兒及家屬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不但提高了醫患合作的效果、增強了醫患關系,而且對完善兒科整體護理、促進患兒早日康復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姜乾金.醫學心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2] 戴曉陽,佟術艷.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3] 楊秀麗,劉前,孫莉莉.老年癡呆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15(1):78
[4] 苗秀芳.首接負責制在臨床中的應用與效果[J].家庭護士,2007,5(7):72
[5] 黃永健,黃永軍.兒科整體護理中對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7,5(14):2961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6
【摘要】隨著心理護理在全國各大城市廣泛開展,它作為整體護理的核心成份貫穿整體護理的始終。很多相關研究顯示:心理護理在衛生、康復、保健等健領域中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并已成為疾病的重要影響因素足以讓人深醒。
【關鍵詞】心理護理;研究;概述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代護理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由“生物醫學”模式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整體護理模式,尤其突出了心理因素。整體護理,作為新興的護理工作模式,要求護理人員除了加強對病人自身的關注外,還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處的環境、心理狀態、物理因素等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上。心理護理則是整體護理中核心部分,它是心靈的鑰匙,如何做好心理護理,使病人具有良好的心境,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更便于整體護理的具體實施。所以,研究心理護理在整體護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從整體護理中的心理護理涵義出發,針對目前整體護理中的心理護理的影響情況進行概述,為整體護理今后的具體實施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
由現代護理模式發展來看,整體護理的特色主要是通過心理護理體現的,其中心理護理是關鍵,其貫穿于整體護理的始終。護理專業的本質是對人類的關懷和照顧!瓣P懷”是離不開心理活動的,也就是說護理專業是對人類的關懷,包括軀體、心理、社會的全方位照顧,因此,心理護理既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有其特殊的規律和要求,F代整體護理要求護理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了解病人,觀察和診斷病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國外學者Lo等人認為,整體護理包括相互聯系的4個維度:軀體護理、心理護理、社會護理、精神護理。目前研究者們已經把心理護理作為整體護理的核心成分之一,它存在于所有的護理活動中,與其他3個維度不可分割。Pegram認為心理護理是使軀體護理的方法得以順利實施,并以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為核心的方法、措施和過程。國內學者陸斐認為心理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人際交往,以行為來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促進其康復的方法和手段。杜召云認為心理護理是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與患者密切交往,以良好的語言、情緒和行為去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在信念上由悲觀變為有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變為堅強;在情緒上由消極變為積極;在心理控制上由盲目變為自覺;在接受治療上由被動變為主動,以達到促進患者心身早日康復的目的。
雖然國內外學者對心理護理的理解不同,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們都一致認為心理護理是指護士與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一種相互關系,二者通過語言與非語言行為的信息交互,從而實現患者積極適應,主動配合治療的策略和過程。它是護理常規工作之一,在嚴重疾病或傷害時,護士為患者提供的直接幫助和持續支持,要求護士在為病人主動參與配合護理活動;要求護士深入接觸病人,主動自覺地發現病人的問題,從而提供確切可行的護理與服務。這就要求護士必須掌握心理護理相關知識,只有掌握好心理護理相關知識,才能很好地在整體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使病人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
2、心理護理是實施臨床護理前提與關鍵
病程中,心理護理的基本任務在于觀察病人的情況和需要內容,不同科室的病人,病人的不同階段,其需求也各不相同。護理人員應當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因時而異做好心理護理工作,才能使臨床護理順利進行。
2.1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
兒科中的患者都是非常特殊的群體,生理和心理都還不健全。整體護理中,就需要醫護人員不僅要對患兒的心理表現進行心理護理,同時也要對家長的不同心理表現進行護理。高平市人民醫院周曉琴對468例患兒,年齡均在14歲以下,包括小兒腎病綜合癥38例,小兒肺炎300例,腹瀉19例,新生兒78例,其他33例。全部病例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護理過程中均恰當的實施了心理護理——創造良好第一印象、培養語言溝通技巧、掌握患兒的心理發展規律等等,結果表明:護理人員準確觀察患兒的心理特點,不斷滿足患兒及家長的心理要求,細致入微的心理護理,促進患兒的早日康復,完善兒科的整體護理水平。
2.2心理護理在外科中的應用
外科手術操作較多,風險性大,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許多人面對手術,總存在不安,恐懼的心理;手術后,患者又由于手術的刺激、出血、疼痛而精神高度緊張。由此可見,心理護理在外科護理中就顯得十分重要。
解放軍第89醫院骨科創傷中心對2002年3月—2004年7月21例外傷性截肢患者施行心理護理,這些患者的平均年齡37.8歲,截肢部位:上肢5例,下肢14例,雙下肢2例。通過評估患者的心理反應、確立護理問題、實施護理措施及其評價,最終得出:在治療中對患者適時運用心理護理,其實質就是從心理、社會因素著手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況,從而促進康復。截肢患者適當的心理護理及正確的指導其功能康復訓練,可緩沖他們的緊張情緒,使他們走出自身的誤區,走出孤獨、恐懼、焦慮不安的境地,正視疾病、無畏殘疾、心情舒暢,對未來生活繼續充滿信心和勇氣,與正常人的生活融為—體。
2.3心理護理在內科中的應用
內科慢性病患者居多,慢性病人一開始大都有僥幸心理,一旦明確診斷,又易產生急躁情緒。病人隨著病情變化,有時高興、有時悲傷、有時滿意、有時失望;緊張、焦慮、憂愁、憤懣、急躁、煩悶等消極情緒也經常出現。有些病人,由于飽受長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發生變化,常常有動作遲緩、情感脆弱、謹小慎微、被動依賴、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現。他們過分關注機體感受,過分計較病情變化,一旦受到消極暗示,就迅速出現抑郁心境,有時還可產生悲觀厭世之感。因此,對慢性病人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
據寧波市北侖區柴橋醫院統計分析,通過在內科病房整體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應用,內科病房中,具有疑慮心理的患者從70%減少到1%—2%,具有抗藥心理從35%降至5%。通過心理護理,對病人進行有針對的開導,及時消除不利于治療的心態,把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治療效果有顯著的提高。
2.4心理護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
婦產科里,患者都是女性,女性的性格特點較男性更為柔弱,顧慮心較重,對周圍環境的改變、疾病的.帶來痛苦、周圍人員的言語舉止都較為敏感,入院后,患者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產生害怕、恐懼、憂慮、多疑,煩躁不安,多愁善感等心理。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婦產科護理中應用心理護理,可以明顯減輕上述癥狀,使患者早日康復。
茌平縣人民醫院周四清研究表明,剖宮產術中,針對2003年1月—12月的596例剖宮產患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實施了整體護理,通過良好的心理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不僅增加了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還將母嬰的危險減小到最低,有效降低了傷殘兒的出生。
2.5心理護理在臨終護理中的應用
臨終護理,是指病人處于疾病末期,癌癥晚期,治療不再生效、死亡即將來臨之際,使他們在有生的日子里過的舒適和有意義.并幫助家屬解除抑郁和悲痛所提供的全面、周到的護理。隨著我國整體護理模式的形成與發展,臨終護理范圍擴大,護理對象不僅包括住院的重;颊,也包括昏迷、失去交談能力、存活不到24h的重危患者及其親屬。
臨終階段,以醫療為主轉變為對癥護理為主,以治療疾病轉變為關懷病人。因此,心理護理扮演主要角色。臨終階段的病人多數都是神志清楚,思維正常,周到的護理,可讓他們從容地、莊嚴地接受死亡的來臨。這就需要護士們高標準的服務,使臨終者得到最大關懷、安慰、鼓勵、照頤,以最佳的護理減少患者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滿足患者身心需要,維護其尊嚴,并動員家屬共同做好護理工作,讓病人平靜、舒適地度過一生最后的時刻,安詳離去。
綜上所述,從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的應用情況來看,心理護理具有廣泛性、情境性和個體性。它是整體護理的核心成分貫穿整體護理的始終。廣泛性體現在它在醫療過程中無處不在,小至病程的整個過程,大到由醫院到社區和家庭;情境性性體現在病程的不同時期都需要恰當的心理護理參與;個體性表現在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患者,心理護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從在臨床護理的應用情況來看,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可以順利實施的奠基石。如果沒有心理護理,整體護理中的各個環節就會脫節,就失去了“以病人為中心”這個最根本的目標。從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和社區護理的應用情況來看,心理護理的實施,明顯改善了醫護關系,大大降低了醫療費用和勞務負擔,的確讓許多患者遠離了疾病,走向了健康。
(一)兩種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的區別
通過對上述兩種試驗的過程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動物膠重量法的試驗步驟較為繁瑣和復雜,且試驗過程較長,不利于掌握?偨Y后發現,在本文中采用動物膠重量法進行試驗的過程中共涉及了十五種試劑,經歷了八個試驗步驟,總耗時約為八至十個小時,其中結果顯現時間為兩個小時左右,而硅鉬藍光度法則僅用了八種試劑,經歷了三個試驗步驟,總時長為兩到三個小時,結果顯現階段僅需十分鐘,對比結果顯示硅鉬藍光度法試驗具有試驗步驟相對簡化,操作過程簡單,試驗耗時短等特點,這樣采用硅鉬藍光度法對巖石和礦物中的低含量硅進行測定,不僅有利于技術員的學習和操作,也一定程度上試驗的效率和準確率的提高。
(二)兩種試驗的最終試驗結果差異
動物膠重量法的硅含量的檢測結果并不能直接得出,需要通過一定的公式計算得出試驗后的二氧化硅的含量,然后根據化學元素中的質量比推算出式樣中的硅含量,這種試驗結果的表達形式不僅不夠直觀,而且誤差還比較大,并且在試驗中我們看到,經動物膠重量法測定的硅含量的是存在一定的允許誤差的,因為試驗原理中我們已經了解到硅酸膠體過濾時會穿過濾紙,使低含量硅的測定結果偏低,所以這種允差是對濾紙上遺留的硅酸含量的補充,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試驗結果的形成是不夠科學的。
而硅鉬藍光度法則不同,其試驗結果快速準確,試驗中的步驟并沒有導致硅的不正當流失,并經檢驗結果中存在的誤差都在國際允差范圍內。所以,通過對兩種試驗方法的最終試驗結果的對比,硅鉬藍光度法還是遠遠優于動物膠重量法的。
綜上所述,通過采用動物重量法和硅鉬藍光度法兩種不同的方法對巖石礦物中的低含量硅進行試驗分析,我們看到這兩種試驗無論是從原理、步驟還是結果上都是有著較大的差異的,而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硅鉬藍光度法都要優于傳統的動物重量法,具體表現為試驗的操作更加簡便易行,試驗結果的準確程度也較高,并且其試驗中剩余的試劑還可以進行其他化學元素的檢驗。所以,通過對比分析,我們認為硅鉬藍光度法是一種更加適合的硅含量的檢測方法,尤其適用于低含量的巖石礦物中的硅檢測,必將在日后得到很好的推廣和應用,以上僅為筆者拙見,諸多不足,還望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盧映飛.淺談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及其分析方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5)
[2]熊翀.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綜述[J].山西建筑,2010(15)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7
摘要:醫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高新技術隨之出現并得到了廣泛應用。新的技術在給傳統醫學專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護理學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醫學模式下,不僅要繼承傳統醫學內在的理念、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等,同時也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改變[1],才能更好的得到發展和拓展。傳統的護理內容以查看病情、預防保健及按醫囑從事等為主。然而,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護理要求的改變,傳統的方法顯然不能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對護理人員有新的'要求,要求其在掌握傳統護理技術的同時,也要掌握現代化醫療技術及方法,除了了解新型設備的性能及藥物的作用外,還要洞悉產婦及家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才能更好的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減輕產婦心理壓力,保證順利分娩。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從入院的孕婦中選取110名孕婦,進行心理護理觀察。選擇產婦年齡24歲~40歲,其平均年齡為28.1歲,均為正常妊娠與分娩產婦,排除有妊娠合并癥及其它重大疾病者。
1.2 治療方法。我院對110名產婦進行產前檢查,了解胎兒在宮內狀況,了解孕婦病癥,降低高危妊娠母嬰圍期發病率及病死率,采用這種技術的時間最好是在妊娠16~21周[2]。
1.3 護理方法。護理人員應該配合醫生及時觀察胎心變化、檢測孕婦血壓、脈搏以及血氧飽和度。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孕婦術后身體狀況和醫生的囑咐按時用藥,避免感染或抑制宮后收縮。護理人員定時觀察其生命體征以及胎心、胎動及宮縮狀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2、討論
2.1 產婦心理狀態。一般情況下,產婦在待產的過程中,常會有焦慮或是過分不安的心理狀態,常會擔心自己能否順利分娩或是在分娩過程中會不會有意外發生。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就可能影響產婦分娩狀況的,甚至會給分娩帶來一定安全隱患[3]。一般情況下,這種恐懼、害怕心理源于傳統的觀念的影響,特別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如果是女嬰,會不會使丈夫家人不高興。即便一些產婦不擔心男嬰、女嬰問題,也做了一些指標檢查,但是仍然擔心自己的新生兒是否是畸形的,是否健康的問題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孕婦會更加焦慮不安,同時也不利于其順利分娩[4]。
2.2 產婦護理。對于待產的產婦心理反映來看,待產產婦害怕分娩,感覺那是痛苦的,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素,使產婦在分娩前更加緊張、恐懼、憂郁或是焦慮。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該采用必要的心理護理技術,首先要為待產產婦創造一個可以和諧可以自然分娩的環境,必須保證其溫馨、舒適并創造一個和諧氛圍,醫護人員必須有良好的態度,讓待產產婦感覺到親切自然,要多與產婦進行交流并適當的進行鼓勵,以獲取產婦的信任。同時應該加強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使產婦認識到產痛是必然的,要做到的是如何減輕產痛。
2.3 產前心理調整。由于產婦癥狀不同,其心理狀態也不一樣。護理人員應該結合自己的護理知識及產婦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并指導。產婦詢問相應問題的時候,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解答,告訴產婦臨產前會有各種特征發生和發展,告訴產婦出現的相應問題都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要使產婦感覺到這些指導對其是有好處的,以爭取產婦的信任。對那些精神緊張或是有吵鬧行為的產婦,護理人員要更細心的對其進行指導和安慰并告訴其分娩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指導其在分娩過程中要相應的呼吸。同時適當的幫助產婦進行腹部或是腰骶部按摩,盡量減輕產婦病癥,為了避免產婦過度的體力消耗,讓其在宮縮的時候,盡量休息并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或是適當的飲水,以保證其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進行分娩。在分娩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將產程進展狀況告知產婦,并給產婦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不斷的幫助其補充水分或是擦汗護理,給產婦一種安全感,使其更好的配合。要聽產婦自述,如有頭昏眼花現象,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護理,以保證產婦安全和胎兒順利出生[5]。
參考文獻
[1] 高揚.淺談婦產科護理技術及心理護理的必要性[J].中國中醫藥資訊,2011,2(3):35-36
[2] 孫桂君.關于婦產科護理技術的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0,18(19):156-157
[3] 劉金環,陳殿紅,趙文杰,等.骨盆傾斜度異常產婦分娩體位于預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22(5):21-22
[4] 曹雅新,劉杰.婦產科門診患者心理狀態研究及護理特點[J].中國醫學文摘(計劃生育和婦產科學),2007,26(2):112
[5] 郭翠英.婦產科門診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J].實用護理雜志,2005(9):45
護理心理學論文 篇18
【摘要】 本文作者通過多年的護理工作實踐,認識到只有使產婦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消除或減少其不良心理活動,才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手段,才能有效解決產婦的心理問題,促使她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順利通過分娩這個非常時期,保證母嬰安全。
【關鍵詞】 產婦;心理護理;整體護理
隨著現代生物、心理和社會醫學模式的建立和不斷完善,護理管理中越來越強調系統化的整理護理,體現人文精神,重視心理護理,已經成為現代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是有意識的高級動物,是身心的統一體,醫心對于醫病,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著醫療效果。本文就產婦的心理護理談一點體會。
1、臨床中產婦的心理表現
臨床中由于產婦的社會地位、文化程度、個性意志特點的不同,相應地會有不同的心理表現:
1.1 緊張與恐懼感:大多數產婦入院都很緊張,尤其是存在異常情況(如胎位不正,胎膜早破,過期妊娠等)提前入院待產的產婦更是如此。她們往往顧慮情緒重,擔心自身和胎兒的安全,不能很好地休息與睡眠,很多造成人為的難產。
1.2 陌生感與孤獨感:多數產婦入院后,感覺環境陌生,面對陌生的人群,心理中較易產生孤獨無助感,主要表現在進入待產室及分娩室的產婦,她們暫時離開愛人和親人,加上產痛的侵襲,會讓她們感覺無所適從,感覺很痛苦和孤獨,宮縮疼痛時會喊叫躁狂。
1.3 急躁、憂慮心理:住院時間較長、產和進展較慢的產婦表現更為突出,她們對自然分娩容易失去信心,總感覺自己做不到,強調自身條件,要求剖宮產,并拒絕自然分娩。
2、產婦不良心理的后果分析
產婦的上述不良心理狀態,極易造成難產與并發癥的發生。這是因為:
2.1 嚴重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會造成人體內分泌失調,引發產婦不協調宮縮,導致滯產和產后出血過多。
2.2 不良心理狀態可影響臨床產婦的.休息與飲食,致使消耗過多、過早,使中樞神經受抑制,導致產婦宮縮無力,使產程延長,易發生胎兒在宮內窘迫窒息甚至死亡,也易使產婦發生并發癥。
2.3 產中不良心理狀態,可造成產婦產后宮縮恢復不良,造成產后大出血,直接危及產婦生命。
3、產婦心理護理要點:
通過對入院產婦施以積極和心理護理,可以有效消除或減輕產婦不良心理,進而減少難產和并發癥的發生。臨床中要針對不同心理狀態的產婦,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一般說來,具體的產婦心理護理措施如下:
3.1 向產婦講解分娩過程的規律,闡明緊張恐懼心理可能給自身和胎兒造成的危害,指導產婦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消除恐懼與緊張心理,以實現順利自然分娩。
3.2 產婦入院后,尤其是進入待產室和分娩室后,醫護人員及助產士要熱情接待,態度誠懇,語言和善,體貼與關心她們,用較多的時間陪在產婦身邊,通過觸摸腹部宮縮、喂水喂飯等動作顯示對產婦的親昵與關心,使產婦猶如在家中生產的感受,消除其孤獨與陌生感。
3.3 對待急躁、憂慮情緒較重的產婦,要真誠指出其自身的優勢:如胎兒不是太大,會陰條件較好,你能順利自然分娩,列舉以往成功產婦事例等,鼓舞產婦信心,從而促進她們自然順利分娩。
在產科多年的護理工作實踐中,使我深深感到,只有使產婦保持良好心理狀態,消除或減少其不良心理活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護理人員應當是產婦心理護理環節中最積極和活躍的因素,只具有必要的醫學知識和操作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良好的自身修養。只有這樣,才能針對不同產婦的不同心理狀態,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手段,才能有效解決產婦的心理問題,促使她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順利通過分娩這個非常時期,保證母嬰安全。
【護理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09-29
mba論文的寫作時間論文10-08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8篇11-06
科技論文畢業論文提綱11-23
論文論文提綱寫作步驟12-02
新能源汽車論文發表論文12-05
畢業論文提綱 --科技論文11-24
醫學論文的寫作格式論文11-27
關于法學研究論文發表論文10-0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