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目前狀況與深思
[摘要] 結合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歷史與目前狀況,從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研究、現代漢語詩歌文本語言研究、現代漢語詩歌虛詞研究三個方面評析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近二十年來的成績及其存在的理由,希冀為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提供參照。
[關鍵詞] 現代漢語;詩歌語言;虛詞;詩性
伴隨著中國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深入,較系統地考察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目前狀況,探究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成就與理由,對現代漢語詩歌理論的建構與新詩創作實踐都具有一定啟發作用。本文擬從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研究、現代漢語詩歌文本語言研究、現代漢語詩歌虛詞研究三個方面梳理與論析近二十年來的現代漢語詩歌研究。
一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研究
受傳統語言工具觀的影響,詩歌語言多在形式、技巧與風格等層面上被描述,相關理論研究囿于表現論和創作論的范疇,不能有效拓寬其路徑。新時期以來,在西方“語言學轉向”的影響下,現代漢語詩歌研究逐漸將語言提升到“本體”的位置,在語言學、語言哲學、語言美學、語言理論和語言翻譯等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取得了一定成就。
20世紀西方“語言學轉向”首先發生在哲學、語言學領域,“語言”突破了表達思想、再現事物本質的工具理性地位。這種語言理論給中國現代漢語詩歌研究帶來了新的契機。耿占春是國內較早接受胡塞爾、海德格爾等人現象學-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學者之一。他打破了傳統語言修辭學和風格學的閾限,將語言理由上升到本體的高度,在《隱喻》中重新深思詩、思、人、語言與世界的關系:“詩和世界都是從語言中被創造出來”,“詩依靠語言建立一個世界,一個永恒的世界,一個完美的形式與原始生命力的統一體的世界。”[1]耿占春結合詩學、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的思想,論述詩這種“獨特的語言形式”,此處可以窺見海德格爾的詩與思、語言與存在等觀點的影響。他后來在《失去象征的世界——詩歌、經驗與修辭》[2]中延伸了語言的論題,將形式主義與社會學批評相糅合,從文本內部與外部的關系進行詩學研究,在后現代語境下重新厘定“象征”的詩學作用,為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打開了新的向度。鄭敏的《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將語言哲學與生命詩學及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結合,強調詩歌語言本身的生命力,認為當寫下的文字不只是作為傳達工具之后,它才能作為語言而誕生,指出“德里達和海德格爾對僵化的符號的反抗,對語言的活力、生命力的強調應當看作是對西方文化的挽救,以期它能跳出偽科學為它布下的羅網。”[3]高玉承認語言的思想性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作用,他的《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4]將西方的語言哲學應用于現代文學語言研究,拓展了對詩歌語言理由的認知。可見,中國學者對西方“語言學轉向”從來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融入個人體驗,從存在詩學、象征詩學、生命詩學和文學研究等層面加深了對漢語詩歌語言本體的認識。
現代漢語詩歌研究從語言本體角度打開視域的同時,也在漢語詩性、符號美學、修辭論詩學等方面,展開了對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美學的自覺探討。鄭敏在1993年第3期《文學評論》上發表《世紀末的回顧:漢語語言變革與中國新詩創作》時就尖銳表達了對新詩語言狀態的不滿,認為五四白話文運動以“白話”代替“文言”的過激策略失之偏頗。她多次援引德里達對漢語的贊揚,肯定漢語的詩性特點,指出新詩“語言的阻塞與困乏”的理由在于接受西方歐化語的同時,扔掉了古詩語言的獨特魅力,認為漢語文化之根能夠給予新詩語言豐富的營養。“字思維”與中國現代詩學的討論更是激發了人們對漢語詩性本身的深思。“字思維”源于《文論報》1996年2月1日發表的當代畫家石虎《論“字思維”》一文,其對漢字之美及漢詩詩意的強調,引發了語言學界、文學理論界及詩歌界對漢語思想、漢語形象、漢字人文性等方面的廣泛探討
如1996年11月和2002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字思維”與中國現代詩學研討會;《詩探索》自1996年起開辟的“字思維”與中國現代詩學討論專欄,等。。這些討論豐富了現代詩學關于詩性理由的認識,啟發了漢語詩歌美學的建構。周曉風的《現代詩歌符號美學》[5]更多借助西方符號學美學的路徑,如謝冕在該書序中所說,“這是國內第一部以符號美學思想策略系統研究現代詩歌藝術的詩歌美學專著”,也為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的建構打開了視域。近些年來,陳超試圖建立“歷史—修辭學的綜合批評”,“在對詩歌語言修辭的分析中,引入歷史話語分析的維度,開啟新的批評視野”[6]。這是一種連接修辭學與歷史話語批評的有效方式,突破了符號學和修辭學的閾限,將語言延伸到社會歷史的動態層面,為漢語詩歌語言美學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自“語言學轉向”以來,語言理由波及到文藝學領域。現代漢語詩歌理論研究受到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與后結構主義等西方詩學理論的影響,結合漢語詩歌的實際發展境遇和存活目前狀況,有著自覺的理論探究。特別是具體詩學語言理由的探討,如林庚的《新詩格律與語言的詩化》[7]對新詩格律理由格外關注。陳仲義在《現代詩:語言張力論》中借助西方新批評和結構主義的策略,探索現代詩的張力屬性。他從現代詩的“在場”實踐出發,試圖“提供多一些母語滋養下的詩語范式”[8]。朱恒的《現代漢語與現代漢詩關系研究》綜合語言學、文學的研究視角,從白話、歐化、文言、口語層面考辨了現代漢語與現代漢詩的關系,指出現代漢詩的理由,“要從現代漢語本身出發”[9]。這些詩學理由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路徑。此外,五四白話文運動的重新深思、現代詩學語言觀念的梳理、詩歌文體的劃界、語言技巧和策略論的探究等理由也有相應進展。代表性的論文有解志熙的《漢詩現代革命的理念是為何與如何確立的》、張向東的《“人的發現”和五四白話詩的語言觀》、肖學周的《試論聞一多的詩學語言觀念及其發展軌跡》、李瑋的《從“詩文合一”到“詩文劃界”》、陳本益的《漢語詩歌句式的構成和演變的規律》、鮑昌寶的《建構現代漢語的詩意空間》等,結合現代漢詩的發生、發展及歷史經驗,審視其與漢語要素的復雜關聯,推動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的建構。詩歌語言理論的研究中還有對詩歌語言發展脈絡的全面考察。駱寒超、陳玉蘭的《中國詩學·第一部形式論》[10]中的語言卷,就是從詩學研究的角度探究舊詩到新詩的語言轉變、現代漢語詩歌中的語言策略及未來的語言建設,從整體上綜合梳理了詩歌語言的發展歷程。在中西詩歌語言的比較與翻譯研究中關注現代漢語自身的存活狀態。美國語言學家愛德華·薩丕爾曾說過:“用一種語言的形式和質料形成的文學,總帶著它的模子的色彩和線條。”[11]這種模子性質在語言比較與翻譯研究中尤為突出。葉維廉的《中國詩學》[12]結合古典詩歌語言理論的模子及英美現代詩的語言經驗,比較了中西詩歌語言、文言與白話、詩歌翻譯中文言轉化為英文和文言轉化為白話的差別。他關注現代詩語言在中西詩歌夾縫中存活的艱難狀況,提出將白話加以提煉的步驟,體現出關于中國文化的危機意識。中西詩歌語言的比較與翻譯研究一方面重視漢語的“模子”性質(特別是古代漢語)及詩性特征,另一方面也關注現代漢語的生成要素和現代漢詩所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中國現代詩人的翻譯研究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焦點。熊輝的《兩支筆的戀語:中國現代詩人的譯與作》[13]不僅從理論上闡述了現代詩人的翻譯與中國新詩的語言范式,而且具體分析了翻譯中形式、語言和精神上對中國新詩的影響。近年來,王家新結合中國新詩及翻譯歷程,指出翻譯“成為推動語言不斷變革和成熟的不可替代的力量”[14]。中國新詩史上的優秀詩人翻譯家在經歷“自身語言降生的陣痛”中,切身感受到翻譯語言的異質力量,催發了現代漢語的詩性表現力。此外,詩歌翻譯語言的“異化”與“歸化”、詩歌翻譯的互文性與模糊美等理由也引發了學界關注,推動了現代漢語詩歌翻譯的語言研究。其中,袁進根據基督教詩歌的漢譯史料及其語言特點,得出近代西方傳教士譯詩“是漢詩歐化的最早嘗試”[15]的結論。如果有足夠的證據支撐西方傳教士譯詩對“五四”一代新文學作家的影響,那么新詩的發生研究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寫。
建立系統的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有待更為細致、全面的探索。如何將詩歌語言理論同語言哲學、語言文化學,同語言史、語言修辭、語料相結合等理由,還需要深入探究。
二現代漢語詩歌文本的語言研究
詩歌語言理論研究離不開對相關具體詩歌文本的語言闡釋。特別是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整體研究,注重從文學史作用上總結詩歌語言的規律及演變特征。陳愛中的《中國現代新詩語言研究》[16]不僅探討了新詩語言的生成、架構、形態、特征,還關注新詩語言與現代時間觀念、實證思維的關系,結合具體的詩歌現象和現代“闡釋”體系進行詩歌語言的綜合研究。從話語角度研究詩歌語言的著作比較重視語言和歷史語境的關系,張桃洲《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新詩話語研究》據此思路介入新詩研究,旨在“對漢語言和中國詩歌語境之變遷的考察,并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對新詩歷史和現象的探究”[17],涉及語言資源、格律聲音、語言精神等方面的理論探討,且結合具體的詩歌現象和歷史語境進行詩歌文本的分析。李志元的《當代詩歌話語形態研究》[18]從話語形態角度研究中國當代詩歌史,提出詩歌話語分析的六個單位:語境、主體、詩意、意象、讀者和文本形式,分析了包括詩歌文本在內的詩歌現象和話語演變譜系,更多具有史論的性質。
關注歷史階段性特征的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比較重視“五四”時期詩歌語言的轉型理由,從源頭上梳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發生。王曉生的《語言之維:1917-1923年新詩理由研究》[19]研究了五四時期詩歌語言的特征、變化及對詩歌文體的影響,涉及新詩對舊詩的“觀念性秩序”的挑戰。榮光啟的博士學位論文《現代漢詩的發生:晚清至“五四”》從知識分子對新的漢語言說方式的追求和具體詩歌創作情況兩個方面,考察了現代漢詩發生的語言脈絡和形式依據。這些研究需要熟知新詩轉型的大量史實和文本靜態語言的分析,較具挑戰性。其它時期的詩歌語言研究也比較多見,如胡峰、張玉芹的《六七十年代詩歌語言的歐化特征探析》、董秀麗的《“詞語與激情共舞”——后新時期女性詩歌語言書寫的自覺》等期刊論文,關注的是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歷史階段性特征與文學史作用。這一類相關研究成果還存在一些理由,一方面是學界對1949年之前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的關注還不夠充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基本觀點和視角的偏差,如《中國新詩韻律與語言存在形態目前狀況研究》、《掙脫文字夢魘后的舞蹈與歌唱》等幾篇博士學位論文,研究雖聚焦于現代詩歌,卻以古典詩歌的視角和標準來評判現代漢語詩歌。我們在總體把握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發展的歷史潮流時,要看到現代漢語詩歌語言形態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以及區別于古典詩歌和西方詩歌的特殊性,既不能以偏狹的視角來鎖定新詩,也不能將詩歌語言過于敞開,應將語言放在多元的動態過程中來考察。
隨著詩歌語言理由研究的不斷推進,部分博士學位論文開始關注現代漢語詩歌語言本體研究。劉景蘭的《徐志摩詩歌語言研究》從語言觀、語言資源、語言實踐、語言影響等方面研究徐志摩的詩歌語言,推進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個案研究。葉瓊瓊的《論穆旦詩歌語言》從語言形態、隱喻性和反諷藝術三個方面,闡釋了穆旦詩歌語言的現代性特征。自“五四”以來至今的詩人如胡適、徐志摩、李金發、戴望舒、卞之琳、穆旦、艾青、于堅、黃芳、馮杰、陳先發等,以及“新月派”、“九葉詩人”、“七月詩派”、“西南聯大詩人群”、“朦朧詩派”、“朦朧后詩派”等詩歌流派的語言理由,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學界從對詩歌語言風格、特色的探索擴展到歐化、反諷、口語化、音樂性、隱喻性、現代性等理由的研究。較有代表性的論文有文貴良的《李金發:詞的夢想者——新詩白話的詩學實踐》、張巖泉的《論九葉詩人的語言藝術》、廖玉萍的《論徐志摩詩歌語言的音樂性特征》等。
同時,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不斷出現新的專題視角。顏同林的專著《方言與中國現代新詩》[20] ,陳亮的博士學位論文《新詩“口語”理由研究》都是從某個具體角度來研究現代新詩語言,關于“方言入詩”、“口語寫作”的探討頗具新意。從特定角度進行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深入到語言某些具體理由的內部,避開對詩歌語言的泛泛而談。關于詩歌語言的比較研究也有重要價值。劉永紅的《詩筑的遠離——中俄象征主義詩歌語言比較研究》[21]研究李金發、戴望舒及九葉詩派等詩歌中的象征主義詩歌語言,并與俄國的象征詩語相比較,使現代漢語詩歌語言探究有了對比參照。運用語言學的策略研究詩歌語言已形成一種趨勢。王維的《朦朧詩的語言特質》將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運用于詩歌語言性質和功能的研究,強調“朦朧詩語符在不同語境中所具有的多義性”[22]。孫川梅的學位論文《現代漢語詩歌的藝術語言分析》采用藝術語言學的策略分析詩歌的現代轉型,從詞義的變異、語言的超常搭配、篇章結構策略三個層面考察現代漢詩的語言特點,也體現了語言學研究策略對文學研究的`逐漸滲透。同時,多種策略論的綜合使用,能夠在詩歌語言的研究上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如程國君、朱衛國的《沉思性·議論化·隱喻化——論“西南聯大詩人群”的詩語言探索與詩美追求》[23]將文本的美學闡釋與語言學的研究策略結合得較為縝密。當然,在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時,我們仍需注意詩歌語言研究的單一化、平面化現象。各種研究策略的綜合運用還有待加強。如語言學策略的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多局限于技術性的剖析,語言哲學、語言美學的研究又容易陷入玄學的窠臼,純粹文學性的研究也經常顯示出敘述力度的匱乏。詩歌語言的比較研究,如同時代詩人作品語言的比較,詩人前后期的語言變化,與西方詩歌、古典詩歌語言的比較等都還不夠充分。涉及到詩歌語言的文本分析時,也有以語言特征的普遍性遮蔽文本特殊性的傾向。從史論方面研究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變化發展,還需要以現代的眼光和立場進行更全面細致的辨析、評價。三現代漢語詩歌虛詞研究
目前,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研究相對來說,還處于比較零散、單一的狀態,缺乏更為系統、透徹的整體探究。詩歌語言因涉及句法、修辭、語境、文化、歷史等因素,仍有許多尚未挖掘的領域。像 “虛詞”這一特殊的詞類,作為現代漢語轉型的顯著標志,對新詩語言的“現代性”轉型就具有重要作用。
新詩語言的“現代性”轉型離不開文化運動、學校教育、翻譯活動等外部力量對新詩內容和形式選擇的推動作用,與詩歌語言自身的發生、變化也有密切關系。以往的研究常常將語言材料作為文學變革和審美闡釋的注腳,對靜態語言學的分析稍顯不足。實際上,近代以來的語言變革更多關涉語音、語匯、語法等層面,如果能將新詩語言的外部研究同語言學技術層面有效的結合,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了解新詩的語言建構。學界也普遍出現將古代漢語向現代漢語轉變的語言規律應用于現代漢語詩歌語言轉型研究的趨勢。如古代漢語單音節結構至現代漢語雙音節、多音節為主的變化,虛詞成分的激增,從超語法超邏輯特性趨向接受語義邏輯的支配,以及增加人稱代詞、連詞和一些表示關系性、分析性的文字等,這些觀點已成為共識。反映在新詩語言上,主要表現為虛詞成分的激增所帶來的語言形態和語義邏輯的變化,對古典詩歌語言結構、韻律節奏的突破,以及與以口語為中心、“言文一致”新詩觀念的互為影響。王澤龍的《“新詩散文化”的詩學內蘊與作用》[24]從詩學作用上強調了虛詞的激增與西方語法的融合生成關系,認為現代漢語的語法結構功能,對新詩散文化的自由體形式選擇具有重要作用。漢語詩歌句式的變化,也沖擊了古典詩歌的格式。葛兆光的《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從詩歌發展史的角度論述古典詩歌語言中的虛詞運用、宋詩到白話詩的演變及20世紀初詩體革命中的虛詞特征,指出:“詩歌的真正大變局還是在‘白話詩’徹底地瓦解了古詩的句法之后,而瓦解古詩句法的一個極重要方面就是句式的任意安排和虛字的任意使用,當白話詩以日常語言里常有的句式、常有的虛字大量用在詩歌里的時候,詩歌大變局的時代才會真正的來臨。”[25]以虛詞為視角研究新詩的發生、發展,將不僅涉及文學與語言學,與語言美學等多種學科的交叉研究,而且能夠為現代漢語詩歌研究提供新的途徑與策略論啟迪。
虛詞帶來了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結構、文體、形式、韻律、節奏等方面的變化,影響了現代漢語詩歌的形式建構與理論探索。許霆在《旋轉飛升的陀螺——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史論》中認為:“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多,虛詞運用頻繁,詞序固定”[26],進而將中國現代詩體形式進行分類。陳仲義則以為新詩難以定型,“大量跨行,是現代詩外形式與早期白話詩的主要區別之一。為突出句子某一效果,不少字詞(虛詞、量詞、賓語成分等)獨立出來,做成跨行的‘牽頭’,制造了大量的‘拋詞法’和‘留詞法’,從而產生搖曳多姿的‘斷句’,這一搖曳,庶幾斷送了穩定和諧的節奏‘前程’。”[27]在陳仲義看來,現代詩的分行形式使詩歌節奏不再固定化、格式化,新的語法變化是實現詩歌生命更為靈動的可能。他們分別從詩歌形式的固定性和特殊性的角度,注意到虛詞帶來的新詩形式變化。但虛詞究竟是如何影響詩歌語言結構、體式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虛詞對現代漢語詩歌節奏與韻律也有一定影響,如卞之琳的音節劃分、押韻研究涉及虛詞使用,林庚的詞組劃分、“半逗律”節奏和何其芳的頓詩主張也與虛詞相關。王雪松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國現代詩歌節奏原理與形態研究》指出中國現代詩歌中大量虛詞的增加和使用,反映了歐式語法的滲透,帶來句子成分、形態、功能以及語流中輕重感知的變化,并重點論述了虛詞對現代詩歌節奏單元劃分、現代詩歌語音節奏和語意節奏的影響。然而,虛詞詩學理論的研究相對來說還很薄弱,虛詞的進入是如何逐漸打破古典詩歌既定的形式結構,如何帶來句子成分、形態、功能、語流、語勢以及張力的變化,如何影響經驗、情感、哲思的呈現方式等等,這些理由都還缺乏更深入的深思。進一步建構和完善現代虛詞詩學,能夠彌補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理論的薄弱環節,推動現代漢語詩歌形式本體的研究。
對中國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虛詞特征與功能的總結,還需要結合具體的詩歌文本來分析虛詞的使用,梳理虛詞所帶來的詩歌語言的形態變化、審美特征及其他理由。譬如虛詞與新詩語言的“現代性”轉型研究。李金濤的《“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對考察中國近代詩歌轉型的作用》[28]通過解讀胡適的《蝴蝶》和《他》兩首詩歌,談及大量虛詞對傳統詩歌格律形式束縛的突破。王光明認為郭沫若的新詩在“語法上受西方邏輯化修辭的影響,單復數、代詞、虛詞、因果詞、時態詞,以及形容詞加主語的修辭格大量進入了詩歌,即加劇了詩歌的散文化傾向。”[29]關于虛詞與詩歌節奏、韻律的關系研究,胡適詩歌虛詞與節奏的關聯,聞一多詩歌虛詞對結構、情思的作用,戴望舒語助詞對詩歌節奏的影響、以及《雨巷》的虛詞音節與輕重音等理由也皆有論者關注,但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不多。富治平的《論女神中的虛詞》[30]便詳細論證了虛詞,特別是部分助詞與嘆詞,對郭沫若詩歌創作的積極作用,分析了虛詞對詩歌節奏、韻律及新詩發展的影響。該文從真正作用上將虛詞納入了詩歌專題,對郭沫若詩歌的研究大有裨益。此外,虛詞對詩歌思維、詩歌形式和詩歌美學趣味的新構型也有重要作用。李怡指出:“我們看到,大量抽象的書面語匯涌動在穆旦的詩歌文本中,連詞、介詞、副詞,修飾與被修飾,限定與被限定,虛記號的廣泛使用連同詞匯作用的抽象化一起,將我們帶入到一重思辨的空間,從而真正地顯示了屬于現代漢語的書面語的詩學力量。”[31]具有議論性、思辨性、哲理性的詩歌借助虛詞的合理使用,可以增強各種語言邏輯和事物關系,擴展詩歌的知性內涵。劉士杰的《沖破嚴冬陰霾的春燕——論朦朧詩》[32]就談及舒婷詩歌中的虛詞和句式有助于表達曲折的情感。進行系統的虛詞功能與審美研究將能夠有效地推進現代漢語詩歌研究,為詩歌實踐提供多元參照。
當然,部分學者對詩歌虛詞的使用仍存有一定偏見,認為新詩、舊詩都應該“盡可能地剔除或避開過多的虛詞”。的確,虛詞如果使用不當,會影響詩歌的審美表達,如語言組合、搭配的平淡無奇,語言的板滯、詩味的寡淡等。學界也普遍認為李金發詩歌中的文言虛詞使用半文不白,與歐化句式扭結,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藝術性和審美性。然而,虛詞的運用取決于其使用效果,并非可以簡單地一言以否定。其實,早在1980年,孫紹振就已經注意到虛詞在詩歌建構中的作用,強調西歐詩歌不可忽視的優點:“那就是有比較大的思想容量和生活容量。這是因為它不回避詩句間的邏輯關系,不省略對于邏輯推理來說是不可少的介詞和復合連接虛詞。”[33]這對理解虛詞與現代漢語詩歌的關系不乏啟迪作用。虛詞使用與否、如何使用、效果如何等理由也還需要聯系詩歌的其他要素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中國現代詩歌史和詩學研究中的諸多語言理由還沒有被系統而深入的論及。如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詩性、語象、隱喻等理由,詩歌語言包含的語體、句法、語意、語感、語境等理由,以及現代漢語詩歌語言的發生、比較、翻譯等等理由,都還是我們必須深入探究的詩學理論或詩歌形式理由。
[參考文獻]
[1]耿占春. 隱喻[M].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3. 213.
[2]耿占春. 失去象征的世界詩歌、經驗與修辭[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3]鄭敏. 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204.
[4]高玉. 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5]周曉風. 現代詩歌符號美學[M]. 成都: 成都出版社, 1995.
[6]陳超. 近年詩歌批評的處境與可能前景以探求“歷史-修辭學的綜合批評”為中心[J].文藝研究, 2012, (12): 5.
[7]林庚. 新詩格律與語言的詩化[M]. 北京: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00.
[8]陳仲義. 現代詩:語言張力論[M]. 武漢: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2. 9.
[9]朱恒. 現代漢語與現代漢詩關系研究[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 259.
[10]駱寒超,陳玉蘭. 中國詩學·第一部形式論[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11][美]愛德華·薩丕爾. 語言論[M]. 陸卓元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85. 199.
[12][美]葉維廉. 中國詩學[M].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2.
[13]熊輝. 兩支筆的戀語:中國現代詩人的譯與作[M]. 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14]王家新. 翻譯與中國新詩的語言理由[J]. 文藝研究, 2011, (10): 24-34.
[15]袁進. 從新教傳教士的譯詩看新詩形式的發端[J]. 復旦學報, 2011, (4): 26-33.
[16]陳愛中. 中國現代新詩語言研究[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17]張桃洲. 現代漢語的詩性空間新詩話語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6.
[18]李志元. 當代詩歌話語形態研究[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
[19]王曉生. 語言之維:1917-1923年新詩理由研究[M].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2010.
[20]顏同林. 方言與中國現代新詩[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8.
[21]劉永紅. 詩筑的遠離中俄象征主義詩歌語言比較研究[M]. 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2]王維. 朦朧詩的語言特質[J]. 湖北社會科學, 2008,(8):109-112.
[23]程國君,朱衛國. 沉思性·議論化·隱喻化論“西南聯大詩人群”的詩語言探索與詩美追求[J].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 2012,(5):26-34.
[24]王澤龍. “新詩散文化”的詩學內蘊與作用[J]. 中國社會科學, 2007,(5):171-180.
[25]葛兆光. 漢字的魔方: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學札記[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71-172.
[26]許霆. 旋轉飛升的陀螺百年中國現代詩體流變史論[M].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248.
[27]陳仲義. 新詩難以定型的內在深層理由[A]. 中國前沿詩歌聚焦[C].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 412.
[28]李金濤. “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對考察中國近代詩歌轉型的作用[J]. 文學評論, 2005, (6): 114-118.
[29]王光明. 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M].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102.
[30]富治平. 論《女神》中的虛詞[J]. 郭沫若學刊,2004,(4):59-64.
[31]李怡. 論穆旦與中國新詩的現代特征[J].文學評論,1997,(5):148-157.
[32]劉士杰. 沖破嚴冬陰霾的春燕論朦朧詩[J].海南師院學報, 1998,(1):29-36.
[33]孫紹振. 論新詩的民族傳統和外來影響新詩基礎論之二[J].福建師大學報, 1980,(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