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欣賞心理機制研究
任何一種藝術欣賞活動都是一種審美再創造的活動,這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并非簡單的審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機制。以下是yjbys小編為您搜集整理的影視欣賞心理機制研究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摘要:審美欣賞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體驗、評判和再創造的心理過程。它是通過直覺進行分析、判斷、體驗、聯想、想象,從而在情感上達到主客體的融合一致。審美欣賞作為一種人類獨有的精神活動,可以讓欣賞者的精神境界得以升華,讓人的審美能力得以提高,而影視藝術作為集中的美的體現,它的審美過程就是審美主體欣賞與領悟的過程。本文試從審美欣賞的心理機制和審美欣賞的過程兩方面來探討影視藝術審美這一活動。
關鍵詞:影視;藝術;審美;心理;過程
藝術反映的是現實社會生活,是對現實生活的提煉,是藝術家們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愿望的匯聚,是心與物、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并且它正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對藝術的欣賞早就成為人類日常生活活動的一部分。在對藝術進行欣賞的審美活動中,我們總會不斷地進行追問和認知,也不斷地在審美欣賞中進行著創造。我們先單就審美欣賞本身來說,它就是一種精神活動,并且專為人類所獨有,它本就是審美主體對審美活動中的審美對象的一種認識,一種創造,更是一種價值體現。而對于藝術的審美欣賞而言,我們知道,任何一門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手段,進行藝術創作的物質媒介都是獨特的,也因此使得這門藝術具有自己獨具的美學特征,我們對藝術的欣賞實際上就是要通過這種物質媒介去挖掘藝術作品中的美。綜觀那眾多藝術類型,影視藝術對于一般觀眾的思想影響超過其他任何藝術,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藝術,但它又具有獨自的藝術特征。影視藝術具有其他各種藝術的特征,但是它的蒙太奇式的組接技巧又極具藝術性,超越了其他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然而,大多數的人并不是內行的電影電視作品的鑒賞家,審美欣賞也不是審美鑒賞般去討論研究這種藝術類型中的具體理論表現,那么我們只能從電影電視藝術的規律中去了解關于它們的一般概念,從而更好地指導我們去欣賞每一部影視作品,以此方式使觀賞者的審美欣賞能力提高,從而促使欣賞主體自身的人格更加完整更加完美,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
影視欣賞的心理機制
任何一種藝術欣賞活動都是一種審美再創造的活動,這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并非簡單的審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機制。在鏡像文化愈發發展的今天,我們會問電影電視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魅力來吸引千千萬萬的觀眾,要解開這一謎團,首先要了解欣賞過程中的若干因素,了解影視欣賞中的審美心理結構。彭吉象先生在《藝術學概論》中曾把藝術鑒賞的審美心理活動分為注意、感知、聯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基本要素,我們這里暫且來討論注意與想象這兩個占有特別重要位置的要素。
(一)注意
關于“注意”這一因素,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感知、聯想、想象、情感、理解這些因素的基礎,如果沒有“注意”的開始,那么后面的因素也自然成了空話,它是影視欣賞活動的最初階段和基本階段。
“注意”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的關注一個人、一件事,而更應該從審美的層面上去理解,它是一種特殊的審美注意或者說是審美期待狀態,是要把主體對象從實用中脫離出來,轉為審美的。英國心理學家布洛曾提出“距離說”,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審美距離”,具體到觀賞影視作品上來講,就是首先要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觸對象的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等,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卻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感。朱光潛先生在《文藝心理學》中就舉過一個例子:一位英國老太婆觀賞《哈姆雷特》最后一幕時,就大聲警告“王子”當心毒劍。這就是距離太近,讓局部的幻象將熒屏中的世界搬到現實生活中來;而有的人在觀賞影片時距離又過遠,導致無法產生審美快感。
可見,“注意”在影視欣賞中尤為重要,保持適當的“距離感”更能夠有助于我們觀賞影片,從而得到審美愉悅。
(二)想象
我們剛才談到藝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審美再創造的活動,那么審美主體也就是欣賞主體絕不是消極、被動的接受,而是通過想象去對影視藝術形象進一步再加工再創造。由此可見,想象在這欣賞活動中的重要性也是非同一般的。清代畫家沈宗騫說過,“學畫者必須臨摹舊跡,猶學文之必揣摩傳作,能于精神意象之間,如我意之欲出,方為學之有獲。”雖然沈先生講的是畫,但其意味仍可通影視藝術。然而,要進入這創作主體之中,就必須先得借助想象,并且將這想象與自己的生活、情感、知識修養等結合,從而去領會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審美意蘊,可以說,沒有想象,也就沒有對影視的真正層面上的欣賞。
前蘇聯著名導演羅姆的影片《十三人》中,描寫主人公疲憊不堪地在大沙漠中去尋找援軍的鏡頭,就不是硬生生地通過主人公的臉部來表現,而是在鏡頭里展現了一組畫面,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一排馬蹄印,隨后變為人的腳印,再之后人的腳印變得愈來愈零亂,路上丟棄的諸如背包、水壺之類的隨身必備物品愈來愈多……這樣的鏡頭展現完全可以使觀眾想象得到主人公這一路上的艱辛,這就比直接去捕捉主人公疲憊的面部表情來得更加深刻,更容易抓住人的心弦。
另外,在文學作品、繪畫作品中,我們常常見到表現殘缺不全的語言空白點和繪畫空白點,這些空白并非作者無意留下,而是有意為之,似乎就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的具體體現,這些空白之處具有濃郁的美學意味,比如老詩人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首詩短短幾句,卻給人留下遐想的空間,任讀者發揮。那么,在我們的電影作品中是否也有這樣空白的懸念?答案是肯定的,空白是藝術作品共有的一種特性,英國美學家克萊夫?貝爾就認為沒有這種簡化的空白,那么就不再存在藝術家們傾力創造的“有意味的形式”,具體到我們的電影藝術中,空白看似一種“缺失”,實則為觀賞者留下更豐富的想象空間,作品的意蘊留給觀賞者自己去挖掘,同時作品本身的意蘊的天地也將大大拓寬,從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有話好好說》中當張秋生追砍欺侮他的廚房師傅時,臉色發青,眼睛暴出如牛鈴,右手高舉的菜刀馬上就要向勸阻他的趙小帥砍下去的時候,鏡頭突然是停留約15秒的全黑畫面,正在緊張的關鍵時刻,觀賞者注意力全集中在那把刀上面,突然的黑色畫面,讓觀賞者一時不適應,但緊張情緒仍在,究竟那把刀是否砍下,砍傷到什么程度,劇情該如何收場等疑問全留在了那15秒的全黑畫面中,同時也為影片后半場不斷積累起來的張力提供緩解。
影視欣賞的過程
任何藝術的欣賞都是一個完整的動態的過程,影視欣賞也不例外,都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層次性,我們這里暫且借用彭吉象先生對藝術鑒賞的審美過程的一個分析,他把這個過程分為了三個階段,分別為審美直覺、審美體驗、審美升華。
(一) 審美直覺
在《紅樓夢》中,黛玉初見寶玉,便覺之前所聽關于寶玉“呆傻”“瘋癲”等傳言純屬子虛烏有,只此一面,她便覺得是似曾相識的知己,這就是一種直覺,在我們對影視作品進行欣賞的過程中,首先便是一眼看去,就在那一瞬間,這部作品是否能吸引你,是否能被你所感染,這些都有了答案,盡管我們還沒來得及去了解它的內容甚至所要表達的意蘊,在這第一感覺中,欣賞者不必經過嚴密的推理、思維的抽象,都可以直接領會了超感性的內在意義。
然而,怎樣才能夠產生審美直覺,我們如果把審美觀照分為“以我觀物”和“以物觀物”的話,那么,在影視欣賞的過程中,也就要以“以物觀物”為首要條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忘我”,具體來講,我們在欣賞一部影視作品的時候,我們要不受現實因素的束縛,甚至不受常識中的是否判斷、善惡標準的束縛,單一地、純粹地去感受影視藝術作品本身,另外,欣賞影視作品應首先重視“畫面”,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畫面、色彩等的直接的視覺刺激,影視藝術本身就是視聽藝術,有形、有色、有聲,無需任何媒介中轉,欣賞者就能直接地感覺到畫面所呈現的藝術形象,比如《黃土地》中就以黃色來顯示農民的淳厚,而《紅高粱》卻恰恰以極其鮮艷的紅色來展現生命力的頑強,在電視劇《三國演義》“火燒赤壁”的那場戲中,大火燃燒戰船、交響樂曲、戰馬嘶鳴的聲響等構筑成了一個完整的火燒場面,給人強烈的觀場感。
(二)審美體驗
在我們對影視作品欣賞的過程中,作為第二個階段的審美體驗尤為主要,它是從外在形式進入到內在形式,是對影視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是從對象世界中體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紅樓夢》中有一段是描述黛玉聽《牡丹亭》時那種難以自拔的強烈感覺,就是因為聽時產生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而不得”的憂傷情感,達到了感同身受的強烈共鳴。
影視欣賞中的審美體驗這個階段是與影視作品相對應的,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它需要欣賞者一個鏡頭一個鏡頭逐步去欣賞,配合作品內容、畫面色彩以及聲音等各種拍攝手法去進一步體會影視作品本身深層次的意蘊從而達到一種深刻的情感體驗。相對審美直覺這個階段,審美體驗更能夠體現出審美再創造的特點,審美主體用自己全部的人生經驗以及知識儲備來體會影視形象,從而獲得相比直接感受更為豐富的審美享受和快感。
在《有話好好說》中,鏡頭一開始就帶領觀眾跟在主角身邊,與他們一同在都市里擁擠地生活,隨后二人騎單車奔馳在街頭,鏡頭也跟著他們搖搖晃晃地“奔馳”著,似乎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男女主人公從一開始便不對勁,讓人暈眩。
《紅高粱》中更多的是那一望無際的空曠的黃土高原,在整個畫面中,有顛轎的狂舞,有高粱地的野合,有粗獷的民歌,也有奔放的樂曲,這些畫面雖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卻是叫人難以忘記的片段。問其原因,就是因為它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蓬勃旺盛的人的生命力。
(三)審美升華
如果你認為在審美體驗中我們已經觸摸到了影視作品的靈魂,已經完成了對作品的欣賞,那么你將大錯特錯,真正的欣賞活動的最高境界是通過審美再創造的活動,在影視作品和影視形象中直觀自身,實現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宗白華先生認為,只有達到了最高的藝術境界,才能“既使心靈和宇宙凈化,又使心靈和宇宙深化,是人在超脫的胸襟里體味到宇宙的深邃”。審美升華的階段是在審美直覺和審美體驗兩個階段的基礎之上的更高階段,是更高層次的審美創造。
總之,影視欣賞活動可以讓欣賞者精神境界得以升華,它陶冶了人的心靈,提高了人的道德情操。通過對影視作品的欣賞,進而激發了欣賞者更高的人文追求,也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宗白華.美學與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85.
[2]彭吉象.影視美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00.
[3]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15.
[4]沈國芳.論影視藝術鑒賞的審美特征[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3).
【影視欣賞心理機制研究】相關文章:
試論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12-02
影視產業研究論文提綱模板03-21
淺談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研究12-01
金融危機的信用機制研究提綱12-02
高職語文有效教學的評價機制研究11-26
股東訴訟機制作用與現狀研究12-11
證券公司激勵機制研究03-28
發電企業激勵機制研究論文提綱11-28
林權在線競價信任機制研究提綱11-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