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時間:2022-05-29 19:09:03 論文提綱 我要投稿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通用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通用10篇)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1

          古希臘神話是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塊瑰寶,其藝術特征、審美取向以及所表現出的精神風格都深深的影響了它后期的文學、藝術發展,它所蘊含的“人”的思想觀念和張揚個性、放縱原欲的思想內涵,也對希臘民族性格特征的養成奠定了基礎。在幾年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過程中,個人對于外國文學史 部分中,古希臘神話部分較為感興趣,其后若干年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古希臘神話文學的影響和其中的精髓貫穿了整個西方文學史的發展歷程,因而,開始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進行研究論述。本文所有的內容論述是建立在2007年版 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古希臘的傳說和神話》基礎之上,結合其他歷史資料進行補充說明。

          論文基本觀點

          本文從古希臘神話的起源開始進行闡述,結合其本身的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傳統性來分析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參含的文化傳統,通覽整部著作,我們能清晰的感受到這其中“神、人同形同性”這一明顯的特征,神的族譜、神的階層、神的欲望、神的階變 等等,這其中,它所蘊含的思想性、故事性、文化性等特征,影響了西方文學史的發展脈絡。最著名的就是西方文學史中的主題母胎!豆防滋亍分械膽倌盖榻Y,已被弗洛伊德考證、如《羅密歐與朱麗葉》般糾結輾轉的命運主題,更是屢見不鮮。“悲劇意識”,“悲劇情思”更是影響了三大著名戲劇家家的創作。埃斯庫羅斯、索?寺逅埂W里庇得斯的不朽名作《俄瑞斯忒亞》、《俄狄浦斯王》 《美狄亞》,精簡的故事內容,嚴謹的故事結構,至今被奉為經典。

          論文的結構

          論文分為引言、希臘神話及其藝術特征、對西方文化精神的影響、尾篇等四部分。

          一、引言

          1.1 神話的起源

          二、希臘神話及其藝術特征

          2.1 希臘神話概況

          2.1.1 人物及其相互關系

          2.1.2 神的故事

          2.1.3英雄傳說

          2.2 希臘神話特征

          2.2.1思想特征

          2.2.2藝術特征

          2.2.3文化特征

          三、對西方文化精神的影響

          3.1 希臘神話與古羅馬神話

          3.2 西方文學作品主題的母胎

          3.2.1 母題

          3.2.2 命運母題

          3.3 對后世文學作品的影響

          3.4 對西方其他藝術門類的影響

          四、尾篇

          主要參考文獻

          《古希臘的傳說和神話 HA庫恩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7年版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論希臘神話的人本主義思想》 潘勇 著 來自互聯網

          《外國文學史(上)》 鄭克魯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淺議希臘神話永久性魅力》 張金玲 著 來自互聯網

          《歷史中的英雄》 威爾杜蘭特著 中信出版社 321頁 2005年版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2

          一、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亦舒是當代著名的言情家,她與倪匡、金庸被并稱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跡”。亦舒的作品,深受讀者喜愛,二十多年經久不衰,一度出現過這樣的說法“臺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然而,亦舒充滿強烈的現代都市氣息的作品,以洞察世情的目光,簡潔優美的筆調,穿梭于傳統與現代之中,其鮮明的女性形象塑造與藝術感染力使其自成一家。雖然亦舒主攻言情小說,但寫的卻是當代香港女性的于情感上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女性意識的覺醒。本文在香港的歷史性與現代性的基礎上研究發現,解讀亦舒小說女性形象的鑰匙既不是性格,也不是性別,而是人物的文化身份。通過剖析她們悲劇性生存體驗背后的心態,論文發現了她們價值觀系統與文化身份的特殊結構:她們顯在的價值立場是現代的、商業化的;潛在的價值立場卻是傳統性的,F代價值觀以理性方式存在,傳統價值觀以無意識、非理性方式存在。從而通過亦舒筆下女性無法沖破的傳統回歸和現代的叛逆來探究香港都市女性的心理和生存狀況,以及她們如何適應時代變遷的,從而表達作家對這一女性的真切關懷。

          二、概述國內外研究成果

          國內關于亦舒小說研究,主要概括為:

          1、研究香港文學的專著:目前出版的幾部香港文學史、小說史,如劉登翰主編的《香港文學史》、王劍叢的《香港文學史》等,都有研究亦舒的章節。

          2、直接研究亦舒的論文:從統計的《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索引》中提及的文章,再查閱九十年代以來幾篇專門研究亦舒小說的論文,如張秋蕙的《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李莘的《超脫入世言情寓理》等。

          3、研究港臺相關女性作家的論文,如鐘曉毅的《論香港女作家筆下的愛情模式》等。此外就是研究亦舒小說的主題還停留在少數所謂“代表作品”解讀階段,且多單由先驗視角(如女性主義)和先驗命題(現代人寂寞)出發,把亦舒小說簡單化,狹窄化,由此得出的對亦舒小說總體特征的描述不可能準確。

          而對于亦舒的愛情觀,研究者有相左的意見,主要分歧在于愛情觀是偏于現代還是偏于傳統。在我看來,亦舒的愛情觀是比較矛盾的,這主要來自于她所接受的文化影響,一方面亦舒深受傳統文化和道德影響,另一方面又有極強的現代意識,分析亦舒的小說,這種矛盾性可以從不同階段,不同的情感故事中把握。如王劍叢認為:“她的愛情觀是悲觀主義的,對愛情持懷疑和害怕的態度!盵1]錢虹分析了亦舒對獨身、同居等現象的態度,認為亦舒的愛情觀是比較現代和開放的[2];張秋蕙則認為“亦舒的愛情觀反映的仍是女性‘尋找男人’的主題,在精明能干的表面,甘愿為愛情犧牲的女性美的,仍是她們性格的主宰!

          學者們分析亦舒小說的女性意識時,見解也有分歧。主要在于:她是不是一個自覺的女性主義者。鐘曉毅在《亦舒傳奇》里認為亦舒是個女性主義者,“她在作品中描述了獨到的、真實地女性經驗,將女性的命運,她們的心理和生理的……真實而自然地反映出來!盵4]林芳玫認為亦舒不具有女性主義意識,“因為社會結構與社會制度對整體女性的影響并不在她的討論范圍內!盵5]

          綜觀近二十年國內的亦舒研究,亦舒作為香港文學的獨特性得到了一定重視,這些研究文章在總體上都肯定亦舒小說有一定的意義。例如作者們從小說的女性形象、愛情觀、思想主題和語言等方面進行研究,由此得出比較一致的結論:亦舒的小說擁有極香港和極都市的味道;重視女性的思想、智慧、獨立人格和自我價值;愛情觀浪漫而不脫離實際,敢于直面現實人生;孤獨和寂寞是小說中突出的情節主調;小說常常以悲劇結局,揭示了人性深層的悲劇;語言則簡潔凝練、潑辣直率,富于藝術性。

          三、本人的預期突破創新

          女性作家關懷女性問題,無疑在藝術背景上,還是歷史情景中,都是合理選擇。亦舒的小說,著力描寫女性,關懷的是女性命運和女性意識,所以她筆下的女性,或傳統,或現代。對亦舒小說女性形象的研究,我想從傳統與現代性的綜合上來解讀。而解讀這兩者的聯系,首先,我是從趙稀方的《小說香港》分析亦舒小說中的女性如何傳統性與現代性的!皩ο愀畚幕矸莸奶接懪c分析是《小說香港》最具理論個性與閱讀吸引力的部分之一。作者的研究思路得益于從新歷史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理論中受到的啟發,關注“歷史的文本性”與“文本的歷史性”之間的關系,強調從新的歷史意識出發去辨識復雜的歷史問題。”[6]從新歷史主義探討的是亦舒小說中香港女性無法擺脫的傳統束縛,主要是對歸屬感和身份認同的尋找,這決定女性無法沖破女性他者的姿態與男性站在同一水平線上。而后殖民主義對香港的影響,主要是在價值觀和文化上,這種影響帶來一股極強的現代意識。亦舒小說中女性生活在殖民性帶來的西方女權意識、商業競爭和道德淪陷的香港都市,其現代性主要表現在金錢觀、愛情觀和事業觀上。其次,本文也想通過亦舒的生命體驗,而不是單從文本出發來研究其筆下女性的傳統與現代。最后,就是從新時代知識女性的心理來探討亦舒筆下女性傳統與現代性的表現與意義。總之,本文想通過這三方面的分析,來挖掘香港現代都市女性真實地生存狀態和生活圖景,也體現亦舒對現代女性矛盾性的真切關懷。

          四、研究思路和論文主要內容

          本文主要從傳統和現代性兩方面來研究亦舒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她筆下的女性產生。

          這兩種特性的原因和意義。論文采取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方式來解讀亦舒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傳統回歸和現代叛逆。

          首先,從趙稀方的《小說香港》和香港的特殊性來挖掘亦舒小說中女性的傳統回歸。趙稀方的《小說香港》從新歷史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理論出發,認為香港人一直在尋找一種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正因為香港的歷史性,有著濃厚的中國文化與道德傳統,使亦舒的小說創作無法擺脫這一特殊地域和文化與道德的沿襲,其作品中的女性也不得不為找尋歸屬和身份認同而回歸傳統,因此小說仍以“女性尋找男性”為主題,其中女性的自我覺醒,人生價值的規定,還是有一個先在的尺度——男性標準,所以,現代女性骨子里依然有傳統文化的束縛,體現在女性的溫柔多情,性格的依附妥協,以及對傳統文化的留戀和家庭的回歸。另外,以趙稀方的觀點來看,香港也曾深受殖民文化的浸染,殖民主義帶來的西方思想,使香港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發生巨變,香港由此成為最具現代氣息的大都市,F代的香港社會分工更細,適合女性的崗位更多,女性參與社會能力更強,但殘酷的商業競爭和道德淪喪,加上男性不會以平等的眼光正視女性,社會對女性的歧視沒變,女性所受的強大經濟壓力沒變。在這種現代意識濃厚的氛圍中,女性極力爭取獨立自主,但卻無法擺脫傳統意識和男性世界帶來的壓力,這使得女性內心十分矛盾,而亦舒小說中的女性就是在這種矛盾與糾結中掙扎。由此看來,亦舒筆下的女性受到香港的歷史的傳統性和殖民的現代性雙重壓力,盡管她們是事業上的“女強人”,個性鮮明,女性意識強烈。外表越堅強的她們,內心就越脆弱,并且她們的脆弱來自于始終不敢背離愛人與家庭太遠,她們害怕孤獨、寂寞,害怕被拋棄,而喧囂和繁雜的都市社會讓她們更加找不到自我,所以這些女性不得不做“新潮女性嚴重庸俗平凡的女人”——尋找理想男性和回歸家庭,以此獲得另一種生活方式。

          其次,從香港的現代性造就了知識女性和都市女性要求個性解放和人格獨立中,我們發現亦舒筆下的女性不再是傳統范疇的依附性,而是掌握了經濟獨立的職場精英。此外,亦舒也投入了自己的生命體驗,將時代女性的獨特經驗、群體感受、生存困境、矛盾心理以非常感性而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凸現的女性意識成為貫穿于她小說的靈魂。而且她把女性意識探索的目光由婚姻家庭投向了外部的世界,把追求事業、實現人生價值、創造生命輝煌作為其內在需求的核心,把女性意識升華到以女性的社會參與、人性自由和精神建樹來實現女性解放的更高層次。這種獨特的女性書寫,賦予了現代女性一種叛逆意識,她們不羈于傳統的束縛,不斷為實現女性人格的自我完善,張揚時代女性的獨立自主奮斗,足以表現在她們對金錢、愛情、事業的看法。對待金錢,亦舒小說中的女性表現的更加實際和超然;對待愛情,她們持懷疑態度,并用客觀而冷峻的眼光視之,她們清醒的知道愛情既美好也易逝,兩性之間的情感必須以經濟獨立為保障,以平等的兩性關系為前提;同樣在事業上,亦舒筆下的女性也是巾幗不讓須眉,工作對于這些新女性,不僅僅只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展現自我價值的舞臺。這就是亦舒小說中女性區別于傳統的現代性。

          最后,亦舒小說女性形象的亦舒魅力,就在于她們的傳統與現代性,盡管她們生活在現實的矛盾中,但卻展現了香港女性真實的生存狀態和生活圖景,也體現了亦舒對現代女性的真切關懷。

          五、研究方法

          本論文擬用一下幾種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查找研究香港文學和亦舒小說的專著和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及相關文獻書籍等,對亦舒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傳統與現代性的研究。

          2、瀏覽法:瀏覽各個網站(如中國知網等),亦舒論壇等查找研究亦舒筆下女性形象的相關資料。

          3、比較研究法:通過查閱研究亦舒及其作品的相關資料,依據一定的標準,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以此來分析女性形象。

          六、參考文獻

          [1]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m],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2] 錢虹《香港女作家婚戀小說選》[m],中國友誼出版社,1990年1版一印。

          [3] 張秋蕙《徘徊在現代與傳統之間》[n],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4] 鐘曉毅《亦舒傳奇》[m],廣東人民出版社,xx年1月版。

          [5] 林芳玫《權力與美麗》[ol],維基百科:

          [6] 轉引自趙稀方:《小說香港》[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xx年5月。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3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學術論文的寫作需要一定的規范,可當規矩變成一種僵化的模式,成為不得不去努力套用的公式,就需要我們打破這種枷鎖,以便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文學作品本就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達,因此撰寫研究文學作品的文學類學術論文更應較之講求數據、邏輯推理嚴密的理科論文享有更多表達方式上的自由。本文將通過與理科論文撰寫依據的對照、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討文學類學術論文“文學化”寫作的可能性。

          一、關于文學類學術論文的題目

          俗話說:“看報看題,看書看皮!币粋好的題目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使文章加分。這一規律適用于一切創作,文學作品如此,文學類學術論文亦是如此。

          然而,目前筆者看到的現狀是:文學類論文的題目與理科論文一樣,被要求遵循著一種公式化的擬定標準。既無文彩,又缺乏新意。千篇一律都是《論……》等格式。即使有很多沒有使用“論”這個標準字眼的,也都擺出著一副準備擺事實講道理的說教的面孔,不敢使用任何個性化的、包含個人感情色彩的字眼。仿佛論文的題目一旦帶上了一點點文學性,就會顯得不太“專業”,不符合自己研究者的身份。

          誠然,學術論文之所以具有權威性、評判性,就在于它的嚴謹、理性、講求根據?扇缛粢黄撐挠幸粋文學化的名字,它就一定不嚴謹、非理性、無根據了嗎?筆者認為二者是沒有什么必然聯系的。理科論文之所以無法擬定一個文學性的、個性化的名字,更多是受到它自身研究對象的限定。而文學類論文研究的本就是作家個性化的、充滿個人感情色彩的創作成果,自然不應與理科論文遵守相同的標準。文學性的題目能給人詩情畫意、耳目一新的獨特感受,它應能體現出研究者對其研究對象的獨特見解和深厚感情。而讀者看到一個新穎的名字,也會產生強烈的去了解和讀下去的好奇心和欲望。甚至經過很長時間之后,論文作者當初想要表達的觀點行將在讀者的腦海中淡去,然而想到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讀者也可能會忽然想起了當初作者巧妙的切入點,從而回憶起論文的內容和觀點。文學化的論文題目不應成為寫作時的禁忌,反而應當成為使文章增色的方式,成為文學類的學術論文獨有的特色。

          當然,這里提到的題目的“文學化”處理并不是絕對的、沒有標準的。不應脫離研究內容去擬定題目,只追求題目的引人眼球、而導致讀者讀完整篇論文也不知其與標題有何聯系的“標題黨”行為是不可取的。這里所說的文學化的題目,應是能夠代表所研究內容特色的、緊扣文章主旨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題目的“文學化”要有一個“度”。

          論文題目的“文學化”也可能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只看題目,讀者會不知其內容所欲言為何物。關于這點,筆者認為這并不應該成為禁止論文題目“文學化”的理由。在這里,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副標題的作用。點出論文題目想要論及的對象。例如陳思和老師的論文《我們的抽屜》,后綴副標題《試論當代文學史(1949-1976)的“潛在寫作”》;郜元寶先生的《撤去絲絨帷幕之后》,后綴副標題《讀安妮寶貝長篇新作<春宴>》等,都是很成功的案例。讀罷我們很容易記住了陳思和老師將當代政治高壓時期不允許發表的真正不朽的文學作品比作“抽屜文學”的創意,也記住了它的鮮明論點:我們的“抽屜”不是空的。而郜元寶先生將深讀《春宴》一書較之淺讀之的區別比喻為“撤去了一層華麗的絲絨帷幕”,并通過論述自己“撤去絲絨帷幕之后”的所見,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副標題,論文摘要、關鍵詞等的結構設置,也同樣為“文學化”題目所帶來的“不知所云”的弊端和論文檢索時的不便掃清了障礙。

          特別要提到的是,文學類論文題目缺乏文學性、無新意、較公式化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在中文領域,外語類文學論文同樣存在這方面問題,甚至更加嚴重。例如日語類的“名詞+動詞+名詞”的格式,就刻板至極。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各國文學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二、關于文學類學術論文的正文

          關于文學類學術論文的正文,在其語言風格與文章結構上,都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首先來論述語言風格。作為一名專業學習語言的學生,筆者對于“語言即工具”這樣的說法并不感到陌生。語言的最大功用就是溝通,能讓對方理解自己的觀點和表意,語言就已經成功地完成了自身的使命。

          語言即工具,但又不應僅僅是工具那么簡單。在創作領域,語言更應成為一種藝術。同樣一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帶給人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偉大的文學大師們能夠用優美精妙的語言去表現普通人所習以為常的生活,而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既然語言是一種工具,意在表達思想,論文亦是由語言組成的,也是為了表達作者的觀點?梢哉f,論文也是工具的一種。那么,只要表達出了作者的意思,讀者看了也覺得明白,用什么樣的風格來寫作,可以說完全是作者的自由,并不應過多苛求。

          但文學類論文因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又不應僅僅淪為工具的一種。與理科論文不同,文學類論文研究的便是充滿了感情、思想、具有其自身個性化的文學作品。它本身就是充滿藝術氣質的。試問,面對這樣優美、靈動、具有無限復雜性和豐富內涵的研究對象,我們卻只能依照所謂“論文應有之語言風格”,用干巴巴的、甚至顯得枯燥的論證性語言去闡釋它,仿佛哪怕僅僅只用了一句優美的、文學性的、藝術性的語言,就會顯得自己的論文情大于理,不夠嚴肅,不夠專業,不“像”論文,這樣的論文做起來怎么會不辛苦?文學類的論文既是作者向讀者表達自己觀點的工具,更應成為具有自己個人風格的藝術作品。文學化的表達應該成為文學類論文的特色,使人讀之不僅了解了新的觀點,增長了知識和見解,更受到了藝術與美的洗禮,心情愉悅,賞心悅目。這是單純地傳遞數據、提供科研成果的理科論文永遠也無法擁有的一個優勢。

          而改進正文結構方面,主要涉及外語類文學論文。中文論文在正文結構方面是相對比較自由的,可以根據作者的需要劃定部分。而外語類論文就稍顯死板,如日語類嚴格遵守的“はめに”、“正文”、“終わりに”的中間大、兩頭小的結構,英語類正文結構必須大于等于3 部分的規定等,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作者的發揮,應予以改革。

          三、關于文學類學術論文引用理論

          引用理論,本來是增加文章說服力的一種手段。它使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顯得有理有據,本來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墒窃谖膶W類學術論文的創作上,理論引用出現了一些本末倒置的狀況。

          理科論文大多是科研性質的,本身需要大量的數據、參數、公式等作為理論支撐。在推理論證上,有其自身的一套程序和規范。在理論引用上,理科論文是必須的,沒有數據和理論支撐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可是,這一套體系是否也同樣適用于文學類的學術論文呢?筆者認為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今文學類學術論文的撰寫流行著引用理論特別是西方理論的風氣。諸如《從精神分析角度看……》、《用女權主義方法分析……》之類的文章數不勝數。仿佛一旦論文中應用了文學理論,就會顯得很有根據,并且十分“高端上檔次”;而沒有使用理論的文章就是毫無根據的,是作者一家之言的信口開河。因此,文學類學術論文的撰寫出現了許多生搬硬套文學理論的現象,作者在撰寫之前就已制定好一個理論的模具,為了依據這個模具取得成品,去肢解作品,將可以與該理論掛鉤的部分一條一條提取出來,失去了撰寫論文本來的研究意義。文學理論不再是輔助研究的工具,反而使研究本身成為了使用該工具來“炫技”的形式,買櫝還珠,得不償失。

          文學類論文的撰寫初衷僅僅是研究者將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觀點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給讀者。它形成的最重要步驟是人大腦的思考和體悟,而不是理科論文的大量的科學實驗?茖W實驗是刻板的,需要理論支撐的。人的大腦思考和體悟的過程則是靈動的,無規律可循的,很多時候它依賴于靈感火花的一刻閃現。我們不必非追求理論的運用與嚴密的推理,通過細讀,引用作品本身,能明白曉暢地講出自己的觀點,僅此足矣。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4

          一、撰寫畢業論文的目的與作用

          本專業畢業論文的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學生在本科階段在法語讀寫方面的學習成果,包括:

          1)法語筆語表達能力:用法語分析、歸納、陳述、論述所選專題內容。

          2)查閱法文文獻、分析歸納原文資料的調研能力。

          撰寫論文本身是一個為將來做科研工作進行學習和訓練的過程。

          二、國際合作辦學(貿易方向)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要求

          本專業對國際合作辦學3+1項目(貿易方向)畢業論文的要求不同于單一語言文學方向論文的要求,根據培養法語本科+專業方向的復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參照法國商學院對商科學生實踐性寫作一般規范,本專業規定3+1項目(貿易方向)畢業論文要求用法文撰寫,論文應包括以下兩個部分:

          1、一篇在法國企業實習的實習報告,撰寫要求以法方學校要求為準;

          2、一篇小論文或評論,對有關國際貿易專題或法國商科教學方面的選題進行分析、思考和評論。小論文的撰寫要求如下:

          篇幅為A4紙4號字單倍行距打印稿不少于8頁。

          要求對選定專題進行分析、歸納和論證,提出個人的見解。

          要求有標題、引言、正文(至少3個部分)和結論。

          要求用中文和法文各寫一篇150字的摘要,并列出關鍵詞。

          要求列出參考文獻:至少列出3篇正式出版物。

          (論文的具體格式詳見電子版范例。)

          三、導師

          導師主要由法方教師擔任,具體安排由法方學校負責。我系教師負責論文的最后評閱和評審。

          四、關于對文獻的合法使用的要求

          1)引用文獻資料原文必須加注釋(Notes),注明原文作者和出處。凡是不加注釋地引用或翻譯文獻將一律被視同抄襲或非法引用,將嚴重影響論文評價(見評審標準);

          2)引用必須合理,符合論證邏輯,但一般不應長篇引用文獻;

          3)對資料中的事實或觀點,可以根據論文論證的需要,在說明來源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但所有參考資料均應列入文后的“參考文獻”中。

          五、畢業論文的統一提交格式

          論文要求交稿一式二份,并用3.5寸軟盤上交Word格式電子版。

          每份論文必須包括下列各頁:

          1)封面(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年級、導師姓名、日期等);

          2)提綱或目錄(包括各部分的頁碼);

          3)正文,如有必要可為各部分加小標題,部分之間空2行,自然段間空1行,各邊適當留出空白,左邊留出裝訂空白;

          4)參考文獻,要求至少列出2份參考文獻,包括:作者、題目、版本、日期等;

          5)Notes(注釋);

          6)如有必要可加Annexe(附件)。

          六、畢業論文的成績考核

          1.畢業論文的評閱工作

          論文首先由法語系教授和正副系主任組成的論文評審委員會進行初評。程序是:導師給出初評分數,評審委員會成員進行評閱和復審,確定初評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答辯。

          論文初評的評審標準如下:

          1)格式達到要求10分

          2)分析論證的邏輯性與合理性25分

          3)法語表達的正確與通順程度50分

          4)文獻引用的合法性與合理性15分

          (注:嚴重抄襲者上述2)、3)、4)項均將大幅扣分)。

          論文初評滿分為100分,60分以上為“合格”,60以下為“不合格”。

          2.畢業論文的答辯工作

          論文初評后,論文評審委員會召開畢業論文答辯會。要求論文作者用法語口頭介紹論文的主題、主要論點和結論(5分鐘),并用法語回答評委的提問(8分鐘)。

          評委根據答辯人表述內容的邏輯性與合理性、法語口語表達的正確與流暢程度打分,然后經評審委員會綜合給出答辯評分。答辯的滿分為100分。

          3.畢業論文最終成績的評定

          論文的最終成績由初評分占60%和答辯分占40%的比例計算評定。

          評審委員會根據最終成績對論文給出以下評語:

          90分以上者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中等”,60-69分為及格,60以下為“不及格”。

          4.被評為優秀論文者須提交以下文稿:

          1)論文的中文摘要一篇;

          2)論文的精彩片斷3—4段,原文+中文譯文A4打印稿,合計2頁左右。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5

          【摘要】

          本文在分析漢語言文學課程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培養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了目前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優化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加強教學內容的篩選;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

          【關鍵詞】

          高校;漢語言文學;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優化策略

          漢語言文學教學不僅僅是文學知識點的學習與掌握,更多的是對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內涵與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綜合素質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的經濟建設、文化繁榮。本文就以漢語言文學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為基礎展開了討論。

          一、重視高校漢語言文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校漢語言文學課程的開設,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扎實的理論基礎,而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新時期大學生文學素養與人文情懷。在大學生日益增多,畢業生就業形勢與壓力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求人才的標準已不僅僅是要求理論知識的掌握,文學知識點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綜合素質的要求,尤其是實際操作能力,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漢語文學的課堂上,積極發言、表達自己內心的思考與意見,培養自己良好的口才與人文素養;撰寫優秀的文章予以發表,鍛煉自己堅實的文字功底;在參與辯論賽、模擬招聘會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充分準備,不斷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做好充分的準備。

          2、有利于人文情懷的培養,情操的陶冶

          較高的審美能力、高尚的道德與人文情懷,是一個人高雅情操、優質生活品質的重要體現。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更替與興衰,在滾滾歷史長河中諸多英雄人物為了民族的興旺、國家的強盛死而后已,在燦爛的文化里永垂不朽。還有一些感人的文學作品,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況。高尚的人文情懷有利于培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鼓勵人們用愛、用心、用熱情去生活與工作。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應該在漢語言文學教育過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因為理工科學生的專業往往偏重于技術性與專業性,具有容易枯燥、難度大等特點。除了漢語言文學課堂的時間,課外很少去了解、閱讀文學作品。導致了部分理工院校學生的情商較低,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往往只顧自己的感受,不能換位思考去理解他人的心情與想法。

          二、漢語言文學教育中人文素質培養存在的問題

          1、部分大學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后,由于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逐漸產生了攀比、奢華的心理。還有些同學由于自律意識較弱,自制力不強,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交友、網絡商城等各種虛擬的環境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有些大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不愿與別人溝通交流,迷失了自己進入大學校園的遠大理想與信念。有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種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觸犯了法律,從而誤入了人生歧途,這些都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存在問題的重要體現。

          2、重理論知識,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在新時期的今天,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與內容。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方式仍然體現出了只重視理論知識、課本知識,缺乏課堂互動與實踐性不強等特點,忽視了人文素質的培養。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漢語言思維習慣由于受到多媒體的影響,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改變。在網路時代的今天,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漢語言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加強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效果,注重新時期大學生正確漢語言文學思維方式與習慣的形成與培養。同時,培養學生系統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能力的培養,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從而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

          3、知識結構更新速度不適應市場需求

          一是課程的設置方面。如今大部分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然沿用傳統的單一模式,未將豐富的漢語言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機的融合,單純的漢語言知識不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制約了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二是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的不足。實踐能力是大學生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是指較強的文字功底與公文寫作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良好的與人溝通與表達的能力,也是人文素養,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然而,實踐中所培養出的大學生只重視文學常識的記憶,理論知識的掌握,工作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因此,漢語言文學有必要完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設置,優化學科建設,不斷提升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

          三、漢語言文學教育中優化人文素質培養策略

          1、加強教學內容的篩選

          教學內容是教學目標的主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合理篩選,將能夠確保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際作用,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漢語言文學是大學語言文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漢語言文學范圍較廣,涵蓋內容較為全面,為保證實際教學效果,必須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篩選和增添。首先,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應該盡量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求,按照學生興趣和愛好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目前大學生人格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起到一定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制定,為學生培養健全的人格。為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可以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比如演講比賽、詩詞比賽以及場景教學等等,讓學生主動去開展相關交流活動,在學習和知識鞏固的過程中去交流和溝通,消除學生不良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3、創建良好的人文環境

          學校是大熔爐,學生能不能成為一塊好鋼,環境很重要。漢語言文學的教育不應該只是在課堂中,還應該在課堂外。要鼓勵和支持學生自發地成立學生社團、漢語言文學組織、詩歌文學社等方式,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探討和運用。還可以組織一些詩歌朗誦、文學創造比賽等方式,讓學生愛上漢語言文學的魅力。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利于提升漢語言文學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其應有的人生與社會價值。漢語言文學的畢業生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與挑戰,首先自己要認識到自身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抓住一切鍛煉的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其次,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授課體系,加強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個性培養、人文情懷的提升,在高校漢語言教學過程中,展開人文素質教育的實效性的引導。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6

          摘要:方言不僅是承載信息的工具,而且還是負載情感文化的紐帶。文章首先對我國語言學界關于“語言習得”理論的爭議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對于語言習得的影響,并提出幾點建議。筆者認為,只有重視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才能實現真正的跨際文化交流。

          關鍵詞:方言 語言習得 影響

          語言是用聲音來表現人們相互之間的思維、情感和行為動作的。人類語言既有其共同的規律,又根據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語言的親緣性極其強烈,任何民族、地區、國家的語言對自身而言可稱為主體語言或母語;反之,則稱為客體語言或外語。一般情況下,人類對母語的掌握是習得而來的,也就是說在母語的自然環境中無意識地學成的,而對外語來說則是學來的,即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中有意識地學成的。

          方言是一種交際功能受到地區限制、其發展未達到標準化的語言變體。 它通常與地域密切相關,例如居住在中國東南部的人們操著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則操著帶有兒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數情況下,相鄰地區的地域方言較為相近。方言對語言習得到底會產生哪些影響呢?鑒于語言學界對“語言習得”理論的爭論頗多,所以筆者認為深入解析語言習得對研究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語言習得

          按照《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2000年版)的定義,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個人語言的`學習和發展。母語或第一語言的學習稱為“第一語言習得”,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稱為“第二語言習得”!傲暤谩边@一術語通常比學習更為可取,因為后一術語有時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連在一起。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和應用語言學家研究語言習得,是為了了解語言學習所運用的方法,指出發展過程中的階段并更好地了解語言的本質。采用的方法包括對語言學習者的縱貫研究及實驗方法,并著重研究音位、語法、詞匯及交際能力的發展。

          從以上的定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語言習得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學習和掌握語言。換句話說,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實際上可以視為同義語。那么,為什么我國語言學界,尤其是中小學外語教學界,關于這個問題卻要區分“習得”和“學習”,并為此而爭論呢?筆者以為,這主要是由于我國中小學關于語言習得的討論,幾乎全部集中在Krashen關于“習得”與“學習”的理論上。那么,我們就先從Krashen的理論談起。

          可以說,Krashen的理論主要是建立在區分“習得”與“學習”之上。Krashen認為:習得是無意識的過程,如同第一語言掌握的過程。當習得發生時,習得者不一定總能意識到這個過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識到這個過程的結果。他同時認為,學習是掌握有意識的知識,是“知道這種語言”(know about the language)。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并沒有認為課堂教學只是學習,而沒有習得。由此可見,Krashen自己的主張是“習得”加“學習”。在這里還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認為,僅靠學習不能使得學習者達到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在他看來,只有“習得”,而不存在“學得”。換句話說,按照他的觀點,僅靠知識的傳授和記憶,而沒有聽與讀的語言實踐過程,人們無法達到運用語言的程度。因為按照他的觀點,僅依靠“學”,是學不“得”的。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作為一個通用的概念,在國外的文獻中,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基本上是可以置換的。關于“習得”與“學習”的區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比如,有“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之父”美譽的Ellis,就曾明確地在關于語言習得的專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語言習得的概念等同于語言學習(learning)。

          至此,筆者希望說明的問題是:習得與學習的概念,對國外大多數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來說,是不加以區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論,才會特別討論這個問題。因此,當我們看到國際上有關研究文章中提到“語言習得”這個用語時,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實際上是指一個人學習和掌握語言。而本文所指的語言習得正是指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二、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前面已提到語言包括主體語言或母語,以及客體語言或外語,方言對這兩種語言的習得都有一定影響,現分析如下:

          (一)方言對母語習得的影響

          誠然,語言不僅是承載信息的工具,而且還是負載情感文化的紐帶。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常通過對方言的喜愛表現出來。鄉音作為個人歸屬的最明顯的標志,帶有濃重感情色彩,標志某人是某一群體的成員。從文化歷史的層面上看,方言作為當地民俗文化的載體,承載著較為豐富的地方歷史文化財富,方言是保存這些歷史文化財富的重要途徑。人們往往通過方言來反映本民族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反過來又通過體現本民族、本地區歷史文化的一些文藝作品來顯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樹立自己語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語的習得從方言開始。但是,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言繁雜,有著自己的特征,人們在交際中用不規范語言交談極不方便。而普通話是我國規范的現代民族共同語,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作為人類思維、交際的工具,具有基礎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推進語言的規范化、標準化,這是是保證社會協調運轉的必要條件。

          方言對于人們學習普通話大致有三大影響:

          1、普通話辨音與發音能力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的聽覺器官、發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語的過程中形成了某種定勢,兒童時代所具有的語音感知能力、發音能力已經朝著方言的方向發揮了。他們成年后對方言母語的語音知覺就很敏感,對標準普通話的語音知覺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話的正確發音,普通話辨音能力受到影響。成熟后的發音器官的活動也已經形成了習慣性定勢,有時即使感知到普通話的正確發音,也難以改變方言母語發音的習慣性定勢,普通話語音發出能力也受到了影響。

          2、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的普通話如果存在發音錯誤或缺陷,往往給人口齒不清、說話含混的感覺,影響語言表達和交際。普通話有而方言沒有的詞語和句型方言區人往往不熟悉,只能聽懂卻不能積極地表達出來,方言有而普通話沒有的詞語和句型又不便翻譯,只好放棄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話和方言共有的詞語和句型,以致詞匯貧乏、句型單調,語言表達能力大受影響。以方言為內部語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話的語感,運用普通話交際時,還要經過一個內外部語言的轉換過程。由于多了一道翻譯的手續,他們理解和表達普通話的敏捷度必然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運用普通話交際時就沒有運用方言交際那樣流利自如,因而顯得有些笨嘴拙舌。

          3、心理上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對于方言母語有著難以割舍的認同心理,學習普通話時,心理上會發生碰撞,暫時不適應時,會對學習普通話產生抵觸情緒,對普通話缺乏歸附動機。另外,從語言學習心理角度來看,成年人已過了最佳語言學習年齡,學習標準普通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容易產生畏難心理。由于這些潛在的心理障礙,使得很多人只滿足于勉強應付低水平交際的地方普通話,不愿意努力學習標準的普通話。

          (二)方言對外語習得的影響

          1、緩解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

          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事務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學習者初次接觸一種語言,產生文化緊張心理是很正常的。而方言能夠盡快幫助學生熟悉并了解自己當前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以及當地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對緩解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2、縮短學習者的文化適應過程

          文化具有排他性。一個從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環境中突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中的人,其對新文化的適應往往需要一個過程,而方言能夠幫助他們縮短這種文化適應的過程。

          3、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每一種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圍和特定的使用人群。而方言能夠使學習者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這個最有利于激發并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最終提高他們外語習得的速度和成效。

          4、容易對標準外語的學習產生誤導

          方言可以緩解外語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縮短其適應過程,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但是,方言對外語習得的“弊”還是顯然易見的,例如剛開始若是跟著方言學會了不標準的發音,那么以后很難改正。

          學習外語的目的是便于各種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認,載承著一方水土風情的方言對這種文化的交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利用及應對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研究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或是為了利用好的影響,或是克服壞的影響,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習得語言,加強各際的文化交流。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利用或克服方言對學研習得的影響呢?筆者提出如下幾點意見,以供學者或語言教學者參考:

          (一)重視及加強普通話的學習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按罅ν茝V和積極普及普通話”是我國長期以來堅持的基本語言政策,推廣普通話、講好普通話是一個公民的責任。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的。有不少人錯誤地認為:普通話二方言+聲調。其實不然,因為方言在聲母、韻母、聲調等諸方面與普通話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區域的語言有著自身的特點,即或是同為北方方言,或在同一區域,也有各自的特征,這就是我國語言的特點。因此各方言區的人要講好普通話,必須了解其方言與普通話在聲、韻、調、詞匯、語法等方面的不同點,然后進行改正,這樣才能講好普通話。

          (二)建立一種“方言+標準語”的互補式語言習得模式

          筆者認為,在促使學生選擇學習外語的眾多因素之中,語言背后所隱藏的文化內涵才是其學習的根本原因?蓮哪壳拔覀儗φZ言習得環境的綜合利用上來看,重課上學習而輕語言實踐習得的現象大量存在,這是對語言習得資源的嚴重浪費。對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或跨文化交際意識不強、只喜歡跟自己統一語種的人“扎堆”的語言學習者來說,良好有利的語言習得環境實際上僅限于課上環境,課外環境根本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可惜。

          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重點研究課方言開發和利用,并努力建立一種“方言+標準語”的互補式語言習得模式。標準語僅是語言交流、溝通的工具,而真正促進更深入的文化交流的是方言,我們必須重視方言的文化交流作用。

          四、結論

          美國人類學家霍爾曾將世界文化分為“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認為東方文化屬于高語境文化,其特點是在交際過程中注重依賴語境。 漢文化無疑屬于典型的“高語境”文化,留學生在漢語習得或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必須熟悉他所處的文化語境才能順利進行交際,否則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交際障礙。地方文化語境是來華留學生最先直接接觸的具體語境,他們在華期間的一切生活和學習活動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相對固定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所以,研究地方文化語境對漢語習得的影響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方言是地方文化語境的重要構成要素,我們要清楚認識到其對語言習得的影響,并加以“揚長避短”。如此,才能真正的加強跨文化的交際,才不會出現那種僅會講語言,但不懂文化的現象。只有重視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才能實現真正的跨際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陳松岑:《社會語言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頁。

          龔亞夫:《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的幾個概念》,《英語教師》2008年第1期。

          許菊:《文化適應模式理論述評》,《外語教學》2000年第3期。

          張崇富:《語言環境與第二語言獲得》,《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第3期。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7

          摘要:

          本文主要就古代 文學中意與境的三種交融方式:情隨境生,移情入境,意境混一,做簡要的探析。

          關鍵詞:

          古代文學;意境;境界

          意境,是文學作品中自然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主觀的意,與客觀的境相結合的的 藝術境界,具有極為廣泛的范疇。文學作品中,不能缺少意,缺少意,就會出現“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空洞。意境的統一和結合,交融和創造出的渾然一體的境界,則形成了呈現于世人的文學作品。

          古代文學中意與境,主要有三種交融方式:情隨境生,移情入境,意境混一。

          一、 情隨境生

          文人自己本身,并沒有自覺的某些情感,只是在生活之中,遇到了某些事物或者某些 環境,忽然之間有所感悟,于是將自己的心境,借著事物或者環境表現出來。

          最明顯的情隨境生的例子,就是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少婦原本并沒有惆悵的心情,只是高興地打扮好,登上翠樓,去觀望外面的春景,可是,突然看到春日楊柳冒出的新綠,使得自己想起夫婿已離別多日。這樣的感情,少婦原本并沒有自己覺察到,卻在看到陌頭楊柳,突然被激發了出來。隨之,意與境想融合。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

          暮雨、霜風、江流描繪了秋江雨景,以關河、夕陽、殘照展現驟雨后蕭瑟、峻肅的悲秋氣韻。由此,作者想到了自身的羈旅在外,相思難耐。也是由境,入情。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當時滯留在密州,當中秋之時,當空望月,由此景,產生了對自己身世的感慨,進而引發了一系列的感嘆。月,是圓滿的代表,是團圓的代表,而中秋,也恰恰本該是家人團聚的時刻,然而蘇軾此時,卻與胞弟相隔千里,不能相見。這樣的月色,此情此景,勾起了深藏于蘇軾內心原本深藏的情感。

          二、移情入境

          這是文人自身,原本就有極強的某種情感,他們帶著這種情感去看待周圍的環境和物體,則“萬物皆有我之的色彩”。作者將感情融入借著周圍的物抒發出來,形成一篇文章。

          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保瑢⒂讶穗x別的不舍和對離開的故人的情感,融入到蕭蕭的班馬(離群的馬)的嘶鳴中,借此來抒發內心的感受,

          《紅樓夢》中,有:“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球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讀者很容易就能 體會到作者內心的凄涼感受,其秋花的慘淡,秋天草的枯萎,甚至秋夜的漫長,甚至風雨,都是凄涼的化身。然而,秋季并非是凄涼的景象,只是作者有此心境,進而視周圍的物體皆有此情感。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比,如果不看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我們也仍然覺得,這些景物,給予我們一種羈旅漂泊人的流浪和寂寥。

          同樣是寫枯木,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卻借用枯木前頭的萬木爭春,來鼓勵友人振奮精神,表現出自己樂觀豁達的心態。

          鄭燮的七言絕句《竹石》,也是移情入境的體現。全文沒有描寫自己的情感,而是通篇在寫竹石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表明上,這是一首詠物詩,竹石扎根結實,歷經磨難仍然堅韌挺拔的作風,是一種良好的美德。而實際上,卻是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三、 意境混一

          意境混一,是指作者認為,物體本身就有情感,作者長期與某物或者某種環境接觸,體驗到物的感情。其實,這也與作者本身的感情有關,但是,又不完全相關,所以,本文將此種方法單獨寫出。而意境混一,還包括一種情況,就是作者將某物賦予其特殊的靈魂,從中尋找到人生的某一哲理。

          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里的王謝堂前的燕子,本沒有情感,可是,其生長的地位的與眾不同,作者給予了其獨特的意,隨后引出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這其中,作者本身并沒有特殊的感情,只是在生活中,領悟到某些思想,而恰好這種思想與王謝堂前的燕子相應,暗含了詩人對榮枯興衰的體驗。

          歐陽修的《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買花載酒長安市,又爭似家山見桃李?不枉東風吹客淚,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边@首是一首傷春的懷鄉詞,詩人在賞花和傷春的時候,聯想到自己心愛的妻子的紅顏憔悴,想起兩個人不能在一起,自己立刻產生了對家鄉愛妻的思念。詩詞最后,詩人表示,現在只有歸返家鄉最好,趁著自己和親人還都正處中年,能享受團圓美滿,以慰藉孤獨、寂寞,流露出對仕途遷延的厭倦。這里,詩人并沒有責備春風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樸厚、坦誠地講:“相思難表,夢魂無據”。作者認為,事物本身,并沒有錯,因此無需去怨恨,只是這些場景,讓作者有了無限的感慨而已。

          四、小結

          王昌齡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逼鋵⒖陀^事物與主觀感情,很好地描述給讀者。

          但凡詩句,必然都會涉及意境,而領會其中的特定情感,正是我們欣賞作品的關鍵。但是,由于我們自身的思想情感不同,對每一部文學作品,也會有自己的理解。這,也是意境交融的體現。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8

          電視經濟節目從選題到播出,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就象一個生產流水線一樣,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最后的傳播效果。選題之后的策劃則是節目成功不可忽視的一環。

          電視節目的傳播離不開策劃,一個新欄目的推出,也同樣需要精心設計。隨著電視領域競爭的日益激烈,一個欄目是否能穩住受眾,一個節目是否能抓住人心,事先的策劃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JNTV經濟部自成立至今,優秀欄目不斷涌現,精品節目好戲連臺,這與由精兵強將組成的“智囊團”進行的背后策劃是分不開的。

          一、凡事預則立

          行事一貫講究謀劃的華夏祖先很早就提出“策劃”二字,后漢書《隗囂傳》里就有“是以功名修申策劃復得”之說。策劃也作“籌劃”、“謀劃”,含有計劃、打算之意,它有決策緊密相關,其含義深邃,寓意廣泛。

          所謂電視節目策劃可以這樣理解:它是電視工作者通過對社會、公眾進行系統分析,利用已經掌握的信息,對節目報道的整體結構和傳播目標的遠籌規劃。它不是具體的報道活動,而是報道方案或模式設置決策的形成過程。策劃具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微觀的,即報道方式的策劃;一種是宏觀的,即大型專題片的策劃或欄目設置模式的策劃。

          “凡事預則立,不予則廢”,如今的欄目競爭,比的不僅是制作水平,拍攝技巧,主持人的發揮好壞,更主要是比創意,比智慧的競賽,策劃有時成了欄目間的激烈競爭致勝的關鍵。一個欄目如果沒有好的創意,好的策劃做支撐,早晚都要被淘汰。同時,一個好的經濟節目,更不能欠缺章法,過于專業或過于平庸都不可能獲得傳播效果的最優化。“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是經濟類節目所追求的風格,這種風格離開了策劃一環就更加難以把握。

          二、把握受眾需求的脈搏。

          大家都知道,設計一項新產品時,必須考慮消費者需求。與需求脫節,必然無法生產出暢銷的產品。策劃電視經濟節目與此同出一轍,策劃者應該首先了解和掌握受眾的需求。

          1.“三解”理論。

          張錦力在《解密中國電視》中,將百姓對媒體的主流需求總結為“三解”,即90年代初期,百姓對媒體的主流需求是解悶(因此有了晚會熱、綜藝熱、周末熱);90年代中期則變為解氣(因此有了新聞熱、焦點熱、曝光熱);而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百姓對媒體的主流需求應該是解惑。近幾年來,經濟生活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福利分房取消、下崗職工增多,國有企業改革,教育實行產業化……人們心頭上都有種困惑:貨幣化購房,錢到哪兒籌去?下崗職工出路在哪里?“泥飯碗”也捧不住了,以后吃什么?孩子將來念書的錢怎么辦?這些疑問就象石頭一樣壓在心頭,人們急于尋求答案。電視經濟類節目要想獲得受眾的支持,就要調整自己的方向,推出一些深度報道類的節目,為受眾答疑、解難,真正走進人們的心里。

          經濟部近兩年來,在節目的“深”、“活”、“精”、“新”上狠下功夫,相繼推出了《3.15專題》、《向貪困宣戰》、《兩本管理的啟示》、《資產重組1+1〉2》等一系列有深度的片子,緊扣受眾心弦,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2.“十秒論”

          有人曾做過統計與調查:一個電視節目如果在十秒內不能吸引觀眾的話,觀眾就會用手里的搖控器換臺。今天,隨著電視頻道的增加,節目的豐富,競爭的加劇,觀眾擁有了隨時隨地對頻道節目進行選擇的權利,一旦節目的內容讓他們失去了興趣,他們會立即換臺。過去,編導、記者常常是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展順序的線狀邏輯來構思報道內容的,今天則應首先考慮用一個怎樣的精彩點開篇,每個段落埋伏進什么樣的激變、情緒點、觸發點,通過點來制造起伏和節奏,讓觀念在低點與高潮的跌蕩多姿之間體會快感和愉悅。

          經濟部一直力求經濟報道的專業性,與大眾傳媒的通俗性相結合,用新思維創造出經濟節目的新形式,在經濟部成立之初,他們就提出了經濟節目要好看的“十字”方針,即:“刁鉆、到位、故事、深度、節奏”,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3.參與需求:

          參與需求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思想參與,即人們希望從電視節目中獲得一種主動思考的權力,參與到電視節目中。說教式的評論已經越來越令受眾反感。被動地接受記者的觀點,只能讓他們產生一種“局外人”的感覺,不利于節目貼近百姓,更不利節目走進人們心中;另一種是行為參與。越來越多的采訪鏡頭對準了受眾,受眾渴望在話筒前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經濟部一直十分重視受眾的參與需求,在許多深度報道的節目中,注意留給觀眾思想喘息的空間,讓他們由被動教育到主動思考。在許多版塊里,事件往往被切到平常百姓身上。

          三、欄目與版塊的定位

          策劃工作首先是對欄目的定位。定位,顧名思義即找到準確的位置。節目定位的意義在于以明確的方向、目標給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形象。

          開一家服裝店與辦一個欄目,十分相似。首先這個服裝店要有合適的“地角”,保證人群的絕對流量。而一個電視欄目的“地角”就是它在整套節目的位置。是中午還是晚上,是黃金時段還是普通時段,這個"地角"的設制非常關鍵。如經濟部的《經濟焦點》時間設在8:20,有意地避開中央電視臺7:40的“焦點訪談”,以免“撞車”。其次是要有固定的消費群,這與服裝店的商品種類有直接的關系,也就是說,所銷商品可以是女裝,可以是男裝,也可以是童裝等等。如果一個小門頭里面的服裝男女老少的都有,恐怕消費者要么沒有耐性看完,要么難有一件滿意。一個欄目要想辦好也必須有針對性,以獲得固定的受眾群。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的今天,欄目的細化也是必然走勢。最后,服裝的設計要滿足消費的需求,既不前衛,也不過時,有風格、品味。欄目的設計也必須符合時代的要求,符合大眾口味,板塊的設置與銜接等等都要精雕細琢。

          經濟部欄目化讓其受益匪淺,它貼近生活自身的節奏和需求,為觀眾傳授知識、提供服務、梳理情感。為了能“鎖”住一些觀眾,他們在欄目與板塊的定位上狠下了一番功夫。

          四、找準“賣點”

          所謂電視節目的賣點,就是“這一點,節目自身具備,又能符合觀眾需要,而且其它節目存在空白;或者其它節目即使具備,也沒有較強競爭力;或者其它節目即使同樣具備,但還未能顯現出來,成為一個突出特點!贝騻比方:目前,海信綠色環保電視何以在彩電價格大戰中,樹立了一面“不降價”的旗幟,就是因為亮出了“有益健康”的賣點,成為市場上灸手可熱的商品。在洗發水的市場爭奪戰中,“滋潤頭發”和“去頭屑”成為潘婷和海飛絲各自的賣點,從而在市場上各爭奪了一塊領地。

          有人就電視節目的賣點歸納為:它是該節目最具吸引力的個性化品質特征。它是電視策劃的靈魂。

          經濟部自成立以來,一直向“開放式辦節目”和“欄目專業化”方向努力,制作了許多跨市、跨省甚至跨國界的好節目。濟南電視臺二套已初步形成經濟節目廣度和深度結合、專業與服務相襯,既有地方特征、又有全國報道特色的經濟頻道雛形。

          實踐證明,精心策劃出重頭戲報道是提高節目質量,擴大欄目影響力與知名度,正確引導輿論的有效形式。

          1、抓精品工程,創名優欄目。

          經濟部成立之初,部主任帶領制片人和幾名業務骨干數次進京到中央電視臺經濟部取經,參加了大量的座談會、策劃會,發現中央臺經濟節目之所以成功,主要憑藉的是策劃之力。

          1996年秋,中央臺《企業家》欄目改版,制片人就該系列節目出臺前后寫了一篇文章《從策劃到播出》──先是社會上呼吁“企業家學者”的剪報送到制片人那里,然后是招集文章作者開座談會,把選題定為對“學者型企業家”進行報道,一支“學者型記者”隊伍也應運為生。接著是選取第一批報道對象,尋找內容與形式的共性,營造良好的拍攝環境。大量的策劃工作成為整個制作過程的“重頭戲”。節目一經播出,引來社會各界的齊聲喝彩。

          濟南電視臺經濟部在初創一個電視欄目時,巧妙地對中央臺一些名牌欄目的賣點進行跟進(俗稱“借勢”),而且注意尋求“超越點”。在設置欄目時首先考慮與中央臺經濟部欄目的對應,并利用向上發稿的機會爭取合拍,承擔中央臺選題任務。這樣,就避開了地方臺的短處,走出省市做節目,并提高了威信。

          在經濟部已播出的重點節目中,很多獲獎作品、有影響的節目都源于有好的策劃。一旦題目選定,便臨時組成專門小組打攻堅戰,并實行開放式節目制作機制,邀請專家、政府領導、學者、同行業務尖子、多媒體電腦工作站形成合力。如《兩本管理的啟示》是市經委領導,部分理論專家和我們的制片人、編導共同策劃出來的,此片在中央臺播出后受到了中央臺編委會的通報表彰!蹲ゴ蠓判〉膯⑹尽肥97年經濟部的一部精品工程,為保證節目質量,該選題先后經歷了部門策劃、中央臺節目組審查、專家評審三個環節。在分鏡頭腳本中,畫面、景制技巧、音樂及特技等都有詳細的策劃,其中解說詞與同期聲要求必須具體、原味。直到每個細節都經過潤色之后,才付諸拍攝。

          2、經濟服務類節目定位于“服務”和“幫忙”。

          電視作為現代化的媒體,應當充分發揮它在經濟建設,經濟生活中的作用,成為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橋梁,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向導,有利于百姓消費的參謀,成為培育經濟增長點的活性因子。因此,電視經濟節目不應只滿足于動態和表層的掃描和信息化一般傳播,而應當直接介入經濟領域,參與經濟中供求雙方的行為,為企業和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做些事情。

          由于經濟服務類節目貼近市場,貼近百姓生活,使得《經濟大觀》等欄目的收視率始終居高不下,這也是把準受眾脈搏的成功例子。五、電視節目要扮演“實驗田”角色,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電視人都有同樣一個感覺,就是:觀眾的需求變得太快。一個新欄目初創,無論事先經過如何周密的策劃和對觀眾細致地把脈,播出后都難保證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于是就有了欄目定位的調整,板塊的重新設置。等到欄目日益走向成熟和規范時,觀眾的口味卻已悄然發生了變化,欄目便面臨著改版重整甚至“下馬”的危機。

          令電視人同樣頭疼的還有同行競爭的激烈,往往是同樣一個事件,多家媒體競相報道,同樣一種模式的欄目,各電視臺紛紛“上馬”,電視人若不時時保持獨特的構思與周密的策劃就會“流俗”,并被受眾冷落。

          因此,我們提出“沒有永遠的名牌與精品”,節目要時時扮演“實驗田”角色。一塊地“重茬”就得減產,要不斷變換品種才能有好收成。當然提到制作節目,并不是頻繁地改版、更換形式,盲目圖“新”來吸引觀眾,而是要根據受眾口味和社會化形式的變化作出及時調整。把節目當成“實驗田”來經營,不易產生僵化模式,一些富有創意的策劃與設想會逐步得到實現。與時代同呼吸,與受眾脈膊一齊跳動,才能保持一個電視欄目的永久的生命力。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9

          一、選題的理論、實際意義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自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以田園詩蜚聲文壇,《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尤為人所稱道。所以人們常常將范成大歸為田園詩人,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其愛國題材的詩也頗值一提。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他出使金國時所寫的72首“使金詩”。使金詩是范成大詩歌創作的有機組成部分, 帶有其一貫的特點。作為范成大出使金國這一特殊經歷的出色見證, 這組作品從頭到尾讀下來又有其鮮明的個性。

          二、研究動態、見解

          關于范成大研究的論著方面有以下一些:

          于北山先生和孔凡禮先生各著有《范成大年譜》;

          傅漩瓊先生匯編的《楊萬里范成大資料匯編》;

          孔凡禮先生著有《范成大佚著輯存》;

          周汝昌先生點校的《范石湖集》,后又訂成《范成大詩選》;

          顧志興先生攜余冠英先生、俞平伯先生等編寫了《范成大詩歌賞析集》。

          有關范成大研究的論文已發表數十篇。

          其中,大部分都是研究范成大的田園詩。比如謝桂華的《范成大憫農詩及其創作緣由探論》、曾玉章的《本色的田園詩人一一詩中解讀范成大》、張坷的《挑花源里可耕田?一一淺論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高紅梅《讀石湖田園詩心解》、張福勛《生命的自然詩化與哲學詩化》、錢桂蘭《田園風光好宜堪入畫圖一一談范石湖田園雜興的風景畫面》等。

          也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者注意到了“不論從內容講或從藝術講,都可成為杰作”的使金紀事詩。如姜逸波的《范成大“使金”詩的愛國思想》、景宏業的《范成大出使金國所作詩藝術》、徐新國的《論范成大的愛國詩》等等都以愛國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談到了范成大使金詩。錢鐘書先生在《宋詩選注》里選取了七首使金詩作分析,他中肯而言簡意賅的分析基本成了使金詩的定論。

          本文擬從分析范成大的72首使金詩的藝術特色入手,初步探討詩人的思想,并從詩中感受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分析詩歌的意義和價值。

          三、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分析并論證觀點

          一、使金詩中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使金詩中記錄的北方女真民族的風俗文化。

          三、使金詩反映的女真文化和漢族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第三部分: 結論

          研究方法:

          資料分析法;歸納整理法。

          四、總體安排、進度計劃

          此次論文寫作按“資料收集——開題報告——完成初稿——論文修改——論文定稿”順序進行:

          20xx年12月15日——20xx年1月10日 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11日——20xx年1月30日 歸納、整理、分析資料

          20xx年02月01日——20xx年3月12日 撰寫初稿

          20xx年03月12日——20xx年3月25日 論文修改

          20xx年4月5日前: 論文定稿

          五、主要參考文獻

          [1]范成大.范石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呂慧娟 劉波 盧這.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M]:第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 9 8 4.

          [3]韓愈.韓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胡傳志.論南宋使金文人的創作[J].文學遺產.2003(5).

          [5]馬克思 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 篇10

          在整個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學習和閱讀貫穿于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當中,兒童文學也滲透在小學教育的多種活動中。有效開展并指導兒童文學閱讀,是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育與兒童文學的現狀

          兒童文學教學一直是中小學語文課程建設和語文教學中的核心話題。兒童文學又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是現行小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中約有80%是兒童文學作品,如有童話《小馬過河》《小公雞和小鴨子》《凡卡》等,有寓言《我要的是葫蘆》等,有兒童散文《秋天》《北京》等,有兒童故事《爺爺和小樹》《蘭蘭過橋》等,有兒童詩《植物媽媽有辦法》《四季的腳步》等。今年,甘肅省教科所和省小語會組織了兒童文學閱讀教學現場課競賽活動,開展此項教學活動,是為了引導教師從兒童文學角度透視小學語文教材和課外兒童文學作品,根據課內外不同兒童文學作品的文本特征,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從課堂教學中,兒童文學對孩子的影響并不樂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對兒童文學的理解不深,大多限于對其結構、段落大意、主題、字詞的理解分析,沒有理解其背后的歷史背景、故事的真正含義(包括外延書籍)。

          2、教師的文學素養缺乏,忙于應試,不能靜下心來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

          3、社會上普遍的快餐文化也直接影響兒童文學的創作和質量。高質量的兒童文學作品的數量、種類遠遠不能滿足中小學生之需求,浮躁與功利也體現在一些作品中。

          4、有些兒童讀物過多地強調對少年兒童的快樂教育,忽視了兒童對貧窮苦難挫折之認識、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韌之影響,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成年后走向社會不能很快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

          二、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育階段,更強調的是“育”,重點是為兒童向少年成長過程中人格健全、價值取向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語文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相當程度來自于文學的熏陶,小學生年齡6~11歲,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所接受教育的程度,適合這一年齡段兒童閱讀理解的文學多為兒童文學,優秀的兒童文學因其語言淺近生動、主題單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兒童喜歡,兒童文學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識字習文的基礎教學,還應加強精神層面、良好習慣、知識和興趣、綜合素質等諸方面的引導和培養。

          1、精神層面之引導

          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對兒童精神層面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將人類普遍的價值觀、美學觀通過讀物以涓涓細流的方式流進在兒童心田滋潤發芽。真正做到將語文教學中兒童文學作為“育”的重點。此類經典作品如高爾基的《童年》《在人間》,魯迅的《一件小事》,當代曹文軒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等,秦文君的《男生賈里》《女生賈梅》,丁阿虎的《今夜月兒明》,韋伶的《尋找的女孩》《神秘信物》等。同時也要選擇描述苦難挫折、愈挫愈勇的兒童讀物,如講述貧困農村孩子成長歷程的報告文學、短篇小說、散文等,培養孩子人文情懷和敢于面對艱難、困苦、挫折、煩惱的勇氣,給小讀者以道義之力量和智慧之啟迪。在美育的同時為其人格和價值觀的形成打下精神層面的基礎。

          2、良好習慣之養成

          少年兒童階段是其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社會公德形成的黃金時間,兒童行為習慣的培養直接影響兒童的性格和人格的塑造。培養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是素質教育的終極目標。學生通過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和欣賞,會不由自主地被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所感染,認識到什么是真正美的事物,從而得到心靈的陶冶。我們欣喜地發現,現在少年兒童在遵守社會公德和社會秩序上要遠好于他們的父輩,這就是教育的力量。當下《大耳朵圖圖》《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電視劇都是頗受兒童喜愛的作品。將現代生活需遵循的社會公德和秩序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作品的一大特點,使學生懂得不僅要在學校守秩序、有公德、講禮貌,而且回到家庭還要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自己周圍的人。

          3、知識和興趣之萌芽

          現在知識類、科幻類的兒童讀物非常多,既有國內作品也有國外作品,涉及自然科學和技術基礎常識的方方面面,甚至還有邏輯思維類的作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選擇不同讀本,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和技術的興趣和好奇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這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限于語言文字的教學,還要廣泛閱讀學習中外兒童文學作品和日新月異的新科技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對學生的興趣萌芽培養有重要作用。

          4、綜合素質之培養

          全社會都在講素質教育,現在教育的主要問題是重視知識的教育,忽視“人”的培養。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因此,從語文課本中的兒童讀物到課外閱讀的選擇,教師要有自己的眼光,因人施教、有教無類,只要教師“走心”,就一定會有成效。

        【文學類論文提綱怎么寫(通用10篇)】相關文章:

        論文提綱怎么寫?08-14

        論文怎么寫提綱08-10

        日語論文提綱怎么寫08-11

        sci論文提綱怎么寫08-03

        論文提綱模板怎么寫11-12

        學士論文提綱怎么寫11-11

        怎么寫論文提綱 論文提綱寫作全過程11-11

        學年的論文提綱怎么寫08-03

        論文答辯提綱怎么寫11-1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