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歷史教學方式改革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
【論文摘要】素質教育要求對目前的中小學教學進行反思,為適應當代教育形勢的發展,作為中學歷史教學,必須革新。僅從教學方式來講,我們很有必要從教育觀念、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些觀點,對目前的中學歷史教學有著一定的借鑒作用。
在素質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小學教改已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隨之,中學歷史教學也被推向了教改的前沿。中學歷史教學應如何去改?改些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這些都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為此,筆者根據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就中學歷史教學方式的改革問題談幾點認識。筆者認為,所謂歷史教學方式,應是在一定的歷史教學觀念指導下,經過長期積淀形成的歷史教學程序、形式、方法、習慣和藝術等的有機結合。中學歷史教學方式的改革應充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更新教育觀念,給歷史教學以新的認識
作為中學歷史教師,“不僅要認識到歷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讓學生了解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歷程和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又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學會學習歷史,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從而為學生人格、個性的健康發展和學習潛力的發掘提供堅實的基礎。”[1]歷史教師應該樹立一種什么樣的教育觀念,王增科先生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發。就歷史學習應該達到的目標而言,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掌握基本知識,二是訓練基本能力,三是培養情感及歷史思維的意識。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前一點,忽視第二點,特別容易忽視第三點,教學中以灌輸為主,不但不能盡達歷史教育之目的,而且使歷史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構建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
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中有一個基本觀點是教育的民主化,其中的核心之一則是提倡一種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素質教育的觀念認為,在課堂中學生應是主體,而教師則應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種教育資源。中學歷史課堂要充分體現師生平等參與、多元交流、機會均等的教學原則。托爾斯泰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币晃桓挥薪涷灥臍v史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學生在積極體驗中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傳授知識不是歷史教學的全部,一節成功的歷史課,其關鍵應是激發學生的活力與潛能,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筆者曾在開始教改時,選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個別章節進行試驗,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由學生分組相互提問、相互回答,先總結一個時期的文化成就,再就文化成就中的某一方面縱向歸納線索。在整個課堂上,主角由學生來唱,教師雖然只有三言兩句,起一個組織與導向的作用,但卻收到了極好的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訓練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協作精神的同時,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有關歷史知識。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掌握的知識更牢固,教師教給學生的也會更多、更有用。 3注意教學內容的選擇,樹立開放的教學意識
中小學課程改革過程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要求教師要有“課程意識”。所謂“課程意識”,亦即“教什么”的意識,其不僅牽扯到課程的設置,也涉及到教材內容的選擇。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教師應將教材中的內容作為自己施教的一種材料,對教材的處理要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例如,作為炎帝故里的寶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筆者在講“中國文化的開端”一節時,針對陜西寶雞籍的學生,加進了炎帝在寶雞的有關傳說以及北首嶺彩陶文化的一些內容,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在講中國古代史中“發達的科學技術”一節時,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圍繞“科技發達的中國為何在近代落后”問題進行了討論。在中國近代史講完后,以“中國為何沒有走資本主義”為題讓學生試寫小論文。筆者認為,教學并不等同于“教書”!霸跉v史教學中,教師如果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教科書的框框內,不準他們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于一種‘休眠’狀態,結果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盵3]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善于調整、刪減教材內容,而且要敢于大膽引進教材以外的內容;不僅要講通史,也可以講一些地方史;不僅要解決教材中的顯性問題,而且要解決教材中的隱性問題,甚至于可以引進史學界還在爭論的一些問題,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掌握一些知識,訓練一些能力,培養一種情感,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意識,在了解、理解、運用歷史的過程中,重新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更新思維習慣,完善自身人格。
4注意教學策略,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方式的核心內容。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改變教師為主,一講到底的“一言堂”式的教學策略,堅決摒棄陳舊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著力進行教學方法的革新。好的教學方法雖然各種各樣,不一而同,但其中必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作為歷史教師,在改革教學方法時,應充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角色定位上要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诮虒W內容的選擇上不局限于教材,應具有開放性。
、蹜炎⒁饬闹R傳授轉移到能力培養上來,從注意知識傳授轉移到能力培養上來,從注意學習結果轉移到學習過程上來。
④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從已知到新知,改變或提高其認識能力,而且要注意發展其非認識因素,如情感、意志等,“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的情感會促使學生去學習、去探索!盵2]
、菀朴趯⒔虝c活動相結合。知識與活動是能力及非知識因素形成的兩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要想讓學生全面發展,必須讓其多練習、多活動、多實踐、多探索。
、迋鹘y手段與現代手段相結合。除利用錄像、幻燈等傳統的電教手段外,還要更多地利用電腦網絡技術?傊,就教學方法而言,從目前的歷史教學來看,除提倡問題教學法、談話法、討論法等方法外,應大力開發活動課,利用表演歷史劇、搜集歷史文獻資料、故事會、調查、講座、參觀、寫小論文等方式,構建一個生動活潑的全新的歷史課堂。
歷史是人類的過去,是陳跡,但它不是死的,是鮮活的。教歷史不只是介紹過去。歷史的內涵非常豐富,留給歷史教師及學習者挖掘的空間尤其廣闊。中學歷史教改的過程,既是歷史教師樹立新的歷史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式、形成新的教學風格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形成歷史的思維意識和完善的人格的過程,它必然會帶動一場歷史教學新的革命,從而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目前,中學歷史教改不但有很多有利的條件,而且有較為廣闊的有待發掘的空間,僅就歷史教學方式的改革而言,從理論的研討到實踐的探索,需要我們做的工作確實很多。有感于此,筆者談以上幾點粗淺的認識。以期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王增科。新課程的關鍵:學生學習方法的變革[J]。歷史教學,2003
[2]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3]唐仁蘭。歷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習方法報,2003—9—13
【淺談中學歷史教學方式改革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03-03
聲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探討的論文02-26
英語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02-28
推進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01-01
聲樂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探討論文02-26
任務型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1-20
物理概念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03-04
住宅給排水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論文03-0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