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問題解決型教學法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的應用論文
作者:韋忠恒,浦澗,馬燕飛,韋邦寧,汪建初,潘小炎
【關鍵詞】 學生,醫科;外科學;臨床實習;教學方法
在我國,大學醫學專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基礎課與臨床各科分別講授,以理論講授為主,缺乏討論的機會。醫學生是在學完全部基礎課程后,才開始臨床專業理論的學習。由于學習基礎理論時完全未接觸臨床,對學習的意義和目的不明確,所以學習時經常抓不住要點,而到學習臨床課程時,卻無法將其聯系起來。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臨床實踐過程中,這種現象尤為突出。臨床實習是醫學本科生由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最重要過程,是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過程,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和升華,是醫學教學的關鍵階段。因此針對目前我院普通外科臨床實習存在的問題,我教研室于2005年5月~11月對2002級在我院實習畢業生通過以小組討論為主的“問題解決型”教學改革與創新,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強化基本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提高畢業生的整體素質等方面,教學成果已得到初步顯示,F總結如下:
1 存在問題
我院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受畢業分配、考研的影響,加上對臨床實習的重要性、目的性認識不足,部分學生忙于看書,找工作,實習時間少,主動提問和觀察病情少。部分教師忙于手術,帶教準備不充分,教學查房和講座時未能將涉及疾病的發生、發展、診療進展作縱深講解;同時未能常抓不懈、隨意性大。教學方法單調,督導學習壓力不足;考試模式滯后,仍只強調理論知識的考核,故實習效果不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對病人缺乏人文關懷,與病人及家屬溝通不暢,醫患關系處理技巧欠佳。②采集病史不全,主次不清,重點不突出;查體手法不到位,遺漏陽性體征;病歷書寫不規范,醫學術語不準確。③師生交流少,病例討論時發言少,表達能力不足,未能有效地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④外科操作技能不熟練,無菌觀念不強。⑤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防范知識是個盲點。
2 教改措施
2.1 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 首先對參與教學的教師進行統一的教改培訓,包括該教學改革的目的、方法、技巧、標準以及教學查房、講座、病例討論、基本技能操作、出科考試等的培訓;組織教師編寫標準病例、問題大綱等教材。
2.2 研究對象 將2005在右醫附院實習生分別納入教改組26人(單月入科)和對照組28人(雙月入科),對照組按既往方案進行實習。兩組定期均接受考試和問卷調查表。
2.3 研究方法 對教改組實施教改方案,實習小組入科后首先教改宣教,預先將教材發給入科實習生,讓他們做好準備,保證教學的高效性。除正常的實習外,我們將根據病區的具體病例或按教材的標準病例、問題大綱,要求學生針對病例,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小組集中討論→教師總結→專題講座(多媒體)。同時加強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防范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嚴格出科考試,改變既往的重理論輕能力的考核方式,做到量化標準,考核內容包括以下幾項:①接診病人、采集病史、體檢(15分);②書寫病歷(20分);③分析和處理能力(15分);④外科操作技能、無菌術(20分);⑤理論考試(30分);最后設計教改效果調查表,評價教改質量。內容包括:①提高臨床實踐能力;②提高自學能力;③增進對基礎理論和臨床知識的掌握;④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⑤學習效率;⑥有助于提高表達能力。分好、中、差三級評定。
3 結果
3.1 各組出科考試成績分布 見表1。
表1 兩組出科考試成績比較(略)
2=6.61,P<0.05
2.2 兩組對教改質量評價的調查結果 見表2。
表2 兩組對教改質量評價的調查結果(略)
4 討論
4.1 “問題解決型”教學法內容及實施 臨床實習是醫學本科生由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最重要過程,是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與臨床技能相結合的過程,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和升華,是醫學教學的關鍵階段。目前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逐漸在我國得到了較為普遍的認同,與傳統的授課相比,PBL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激發好奇心,學生認識到目前所學的知識對將來作醫生的重要性[1]。PBL包含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①獲取基本知識體系;②有效運用知識處理病人的能力;③獲取新知識,拓展知識外延,解決新問題的能力[2,3]!皢栴}解決型”教學方式以病例為中心(CBL)是基于PBL的原理設計的適應我國國情的教學改革方案。改變以往以理論講授為主,缺乏討論的機會。采用提出問題→查找學習文獻資料→集中討論總結→專題講座→出科考試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臨床→再基礎→再臨床不斷深入的目的。同時,在臨床實踐中,鼓勵學生觀摩感興趣的手術和臨床診療技術,從而消除學生對手術的神秘感。這一教學改革克服了傳統教學方式的“重理論、輕實踐”的痼疾,也改變了“灌輸式”的枯燥、無趣的教學局面。
本教改方法采用以小組討論為主的“問題解決型”教學改革與創新,其關鍵是“圍繞病例,提出并解決問題”。將基礎、臨床與實習三個階段綜合考慮,實行“一體化”教學,即基礎階段就引入臨床內容,拓展和加強基礎階段的學習,臨床階段融入基礎課內容,實習期間將基礎課和臨床課內容融合貫通,相輔相成,有機印證,趣味橫生,從而加強基礎與臨床的銜接和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覺性。
4.2 加強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知識 從調查結果看,教改組學生在提高臨床實踐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增進對基礎和臨床知識的掌握、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提高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防范能力等方面比對照組有明顯的進步,對該教學方法感到滿意的達到92%,而對照組的滿意度僅為75%。同時,教改組在出科考試成績優秀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問題解決型”教學方式在目前的普通外科臨床實習應用是可行有效的。
作為少數民族醫學高等院校,我們立足廣西,面向西南,我院培養醫學生的目標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醫學人才。本次教學改革緊緊圍繞我院培養醫學生的目標,改革以往基礎與臨床的脫節、教學水平和效果欠佳的不良局面,注重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舉一反三,讓學生知道“所以然”,解決醫學生理論知識的弱項;同時加強訓練學生接診病人、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外科操作技能和內科五大穿刺技能,讓學生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面對廣大病人的工作環境。正因為教改組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的提高,將有助于他們通過執業醫師資格的考試。據追蹤了解,教改組26名同學中有25名已通過了2007年執業醫師資格的考試,是個不錯的成績。
4.3 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醫療糾紛也呈增加趨勢,這嚴重影響和干擾了醫院的正常工作,是當前衛生改革的一個突出問題。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的能力,是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需要特別注重培養,處理醫患關系的技巧和信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醫學生的業務水平。為此,我們在教改中強化醫德醫風教育,增加醫學生醫患溝通相關知識、技巧的學習,提高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防范能力,在這方面教改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為他們在醫療實踐中正確、合理、恰當、有效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減少醫療糾紛,減少學習、工作的阻力和壓力,有助于業務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我們針對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的特點和要求,采用以小組討論為主的“問題解決型”教學改革與創新,注重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并補充新形勢下急需的知識,如增加了醫學生醫患溝通相關知識、技巧的學習,教改效果好,提高了畢業生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湯豐林.基于問題的學習與我國的教育現實[J].比較教育研究,2005(1):73-77.
。2] 李澤生,冼利青.麥克瑪斯特大學“問題學習法”[J].復旦教育論壇,2003(3):85-88.
。3] 劉柳.淺談PBL中問題的設置[J].高教論壇,2006,1(4):39-41.
【問題解決型教學法在普通外科臨床實習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問題教學法應用的點滴體會的論文06-04
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的新應用的論文04-15
辦好應用型大學教育的問題認識論文05-05
探析歷史學專業問題解決式教學法05-20
淺析中職學校《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行為引導型教學法的應用05-02
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養分析論文04-16
高校英語暗示教學法探究論文05-26
關于校應用寫作教學法摭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