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談建筑審美與建筑裝飾的關聯性
摘要:“審美信息”這個概念是由信息論美學的創始人莫爾斯首先提出的,他認為息有兩種:語義型信息和審美性信息。前者是以消息內容的意義為主的,而后者則是具有審美價值的信息。“審美信息”是疊加在物質信息基礎上的較高層次的信息,也被認做是一種“特殊的物質—— 精神信息”。與建筑的精神功能相對應的是建筑審美信息。建筑的物質構成作為信息的載體,它提供了包括物質性和精神性(文化、歷史、情感精神等意義的“審美信息”)的多方面、多層次的含義,并以視覺的方式作為傳播的主要渠道,從而成為人與建筑交流的重要的媒介。建筑裝飾是除建筑造型、空間序列等最主要的物質構成部分,它借色彩、材質以及裝飾形式、紋樣等的視覺要素表達出時代文化沉淀在建筑中的精神,在建筑審美信息的傳播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l、裝飾與建筑審美信息及其傳播
建筑的文化性包含有兩重意思:其一,建筑自身是一種文化:其二,建筑作為各種文化所用,任何一種文化幾乎都能在建筑空間中實現,因此建筑又是各種文化的容器,也反映著各種文化。建筑裝飾— — 它不僅是建筑表面為美觀而設之物。建筑裝飾是一種建筑的視覺對象,不但有美觀的目的,同時還有民族、地域、宗教、倫理、習俗、心態及情態意象等等許多功能,它的語意是多層次的。
因此從建筑文化的意義上來講,建筑裝飾可以作為一種“全息”對象來看待。而文章上述部分也提到,建筑審美信息是與建筑精神文化相對應的,由此可見,建筑文化以建筑審美信息的方式暗含建筑裝飾中,而建筑裝飾又以視覺符號形式成為我們了解翻譯這些信息從中感受文化精神而去解讀的對象。當我們欣賞或研究某一時期的某一建筑時,通過對建筑裝飾的研究,也即對審美信息的處理,我們能夠得到此建筑設計者所傳達出的反映此時期設計、文化、審美經驗等的信息要素,然后再通過識別、理解、解讀這些信息,也即譯碼過程,我們便能領略到建筑帶給我們的文化精神,獲得審美愉悅。至此,通過建筑裝飾我們完成了建筑審美信息的傳播。
2、裝飾在建筑審美中的表現方式
建筑審美信息是以視覺的渠道傳播的,而建筑裝飾也同樣是以視覺的方式反映出來的,因而對于建筑裝飾的考察就不能不涉及到視覺所能觸及的色彩、材質、形式等方面,而這些造型形式也為豐富建筑藝術的表現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1色彩色彩不僅是建筑裝飾表現的重要方面,更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同時色彩的使用也能傳達出建筑審美信息的諸多內容,映射出人們精神上的審美需求。例如我國的古代建筑裝飾色彩所具有的倫理性和民俗性。據《禮記》中所記:“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黃主。”這是先秦時的說法,后來的建筑基本都是黃色琉璃瓦屋頂,以象征皇權:而北京天壇的祈年殿和黃穹宇,其屋頂用的是藍色琉璃瓦,因為它們都代表天,藍色象征天。
2.2材質利用材質的對比形成的藝術美感是人們從古至今不肯放棄的嗜好,粗面石工在文藝復興時期就已漸成時尚,與米開朗基羅同時期的建筑師塞里奧在他的《建筑四書》中就對粗石加工和派料形式做過研究,認為:粗石表面上的粗糲、厚重和質樸使得它帶有了人的勞動痕,而這也被認為藝術中最寶貴的東西“人的情感、生命跡象” 的象征。不同材質的使用還可以突出某一時代的建筑藝術特征。例如后現代主義的建筑擅于將歷史的文化主題與現代材質相結合,將歷史的隱喻放在括號之中。菲利普·約翰遜在匹茲堡市的玻璃大樓,就是將哥特式建筑的許多高塔作為強化高度感的象征元素,使歷史在新的語境中得到表達,還可以從諸如此類的后現代作品中感受到歷史的分量,它們以新的力量昭示著歷史的存在。
2.3形式(紋樣)建筑裝飾形式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類是非功能性裝飾,即以一些圖案、紋飾構成的裝飾,多用于古典建筑中,如廟宇、教堂、陵墓等紀念性建筑中,這類裝飾主要以浮雕和繪畫的形式來塑造裝飾主題,從本質上講這類裝飾并不以審美為主,而是帶有宣傳教義和起到教育作用的:另一類是對建筑部件本身的美化,這是建筑與裝飾的統一。例如中國古建筑中的門的裝飾,門的上部用來采光,但也要有一定的私密性和擋風作用,所以需糊上透光的紙,而又為了堅固起見,便做成細小的方格,但平鋪直敘又不夠美,因此就做出各式的圖案,如做成如意形、雙錢形等,且都具有一定的吉祥、財富的寓意。第三類是建筑構件本身形成裝飾,這類裝飾我們可以從哥特式建筑或者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柱、梁、枋、檐、脊、吻、斗拱等構件裝飾中得到深刻的體會。而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一些構件雖已失去了承擔結構力的作用,但卻成為了某一建筑風格的標志象征,如勞倫齊阿納圖書館立面中的柱式。
3、建筑裝飾的功能作用
在一般意義上討論裝飾的功能包括建筑裝飾時,首要的在于它的美化功能,提供視覺和心靈上的美感和愉悅:其次在于它的對歷史和文化的象征和隱喻,成為某一種歷史、文化主題的標志。而當把建筑裝飾作為這種精神和人文象征的信息代碼放在傳播系統中來探討時,更加有助于我們從審美的主、客體—— 即人和建筑本身兩方面來細致深入地分析它的價值所在,從而為我們在現代意義的語境下審視建筑裝飾,并更好地應用建筑裝飾打下理論基礎。
3.1對審美客體— — 建筑文化、精神的表達審美客體即建筑作品本身,是審美的關鍵一環,是創作者與欣賞者的中介。只有當建筑的視覺符號機制所傳達出來審美信息與欣賞者的心理機制相互協調,達到默契時,才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建筑裝飾的視覺符號功能,也是它對建筑的表達方式—— 象征和隱喻。人們之所以把建筑稱為用石頭和鋼鐵鑄就的歷史,就在于建筑中的裝飾不僅僅是裝飾,而是在“傳遞意義”,是以裝飾構件這種物化形式表達非物質的精神含義。這些抽象化、變形、簡化、重新組合的歷史性、地方性的慣用語匯被有意識地安排在建筑裝飾中,人們通過它可以閱讀到一個時代的全部信息,因此裝飾也就成為一種視覺性的圖形符號而起到象征的意義。例如,在東西方的宗教建筑中,蓮花和佛像是佛教的象征,玫瑰和十字架是基督的象征。這些裝飾的形式和主題構成了特定的文化語境,增進人們對宗教世界的認識,凈化人們的心靈,它無疑對加深了人們對這種建筑主題的認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3.2對審美主體—— 欣賞者的精神功能裝飾在建筑中作為視覺藝術帶給人在視覺上的美的享受,從而引起人精神上的愉悅,這已是無可厚非的事實,因為人類從誕生的一剎那對裝飾產生的美的追求就未曾停止過。而我們這里所提及的精神性更多地包含了裝飾審美信息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價值。
人類研究歷史的價值在于了解與人類文明的發生發展相關聯的一切物質和意識形態,從而認識人類生存發展的意義,并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建筑作為人類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其裝飾的意義與人們精神上的審美需要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對于某一建筑裝飾的欣賞與理解,不可能單一地在此建筑的環境中去解析,而要將它放在與此相關的體系中去解讀,那么這些相關聯的體系就是“關聯域”,也即我們所說的“文脈”。只有縷清這些“文脈”信息,理解它的價值,并傳承它的精神,以此來獲得作為人的精神上的滿足。例如中國古代分別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等的圖案以及寺廟中表示生命不止的“法輪” 圖案,如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化隱喻,也就無從享受到這種裝飾給予的精神意義。
4、結束語
建筑是人類的棲居之所,它不單單是遮風擋雨的庇護地,而是人們精神意識的家園。設計者必須創造能滿足人的情感和物質需要、并能激發人的精神增長的物理環境,要認識到建筑裝飾對文化的表達和對人們人文精神的滿足功能。
【簡談建筑審美與建筑裝飾的關聯性】相關文章:
淺析建筑藝術審美04-12
簡談超高層的建筑結構設計05-04
談關于建筑設計與建筑節能08-20
簡析智能建筑與建筑設備監控系統06-10
談建筑電氣節能探討08-14
談建筑創作思維的培養08-05
談太陽能建筑的應用與前景06-13
談動態過程地看待建筑理論08-05
談中國民間美術的現代審美08-13
談建筑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對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