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精選)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學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醫學論文1
甘油磷酸膽堿(Glycerophosphatidylcholine,GPC,alpha.GPC)是脂磷脂酰膽堿(PC)分子上的兩個脂肪酰基完全被水解掉的產物。藥物代謝動力學表明:PC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在各器官,它也是人體內分泌代謝的水溶性小分子物質,能通過血腦屏障,為重要的神經傳遞質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的生物合成前體。根據“膽堿能損傷假說”,老年癡呆癥的發病機制(記憶力、認知障礙等)與神經遞質乙酰膽堿水平降低密切相關,如果提高腦內乙酰膽堿水平,可以顯著改善老年癡呆患者認識功能損傷的癥狀。有專利報道了甘油磷酸膽堿和茴拉西坦同時服用,可以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臨床研究表明:GPC治療腦缺血性中風、阿爾茨海默氏癥、多發性腦梗死型癡呆療效顯著。臨床用于改善中毒性肝損傷等保肝作用 ;同時,GPC還具有顯著的防衰老、降血脂、健腦等多種功效,作為保健品及藥物制劑的研究與應用正越來越受到重視。GPC已經在意大利、波蘭、韓國、俄羅斯、希臘、智利、巴西等國家上市,可在我國,還處于研發階段。本試驗,采用三氧化二鋁脫色法 和硅膠柱層析法 相結合的工藝對甘油磷酸膽堿進行分離純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在強光照射、高溫、高濕等條件下的穩定性進行研究,從而為其生產、包裝、貯存、制劑研發等提供科學依據。
1 儀器與試藥
1.1 主要儀器上海民橋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SL202N型電子天平;長沙湘儀離心機有限公司TGI6一WS臺式高速離心機;江蘇金壇晶玻實驗儀器廠HH一2型恒溫水浴鍋;美國ALLTECH20xx蒸發光散射檢測器,配備單島津液相LC一10ATVP輸液泵,六通閥手動進樣,浙江大學N20xx色譜工作站。
1.2 主要試藥GPC粗品由合肥工業大學醫學工程學院實驗室酶法生產;GPC對照品從意大利Euti.cals S.pA公司購買;GPC產品(批號為100301,100302,100303)由本實驗室分離純化制得。無水乙醇、甲醇、二氯甲烷均為天津四友公司生產的分析純試劑,乙腈為天津四友公司生產的色譜純試劑,所用水為超純水機制備的去離子水;三氧化二鋁和硅膠粉均為100—200目,由國藥集團生產。
2 方法與結果
2.1 甘油磷酸膽堿的層析純化
2.1.1 三氧化二鋁和硅膠粉的預處理 三氧化二鋁的預處理:將三氧化二鋁平鋪在容器中,于25O℃的烘箱中烘烤4 h待用;硅膠粉的預處理:將硅膠粉平鋪在容器中,于105℃的烘箱中烘烤30 min待用。
2.1.2 三氧化二鋁對甘油磷酸膽堿粗品脫色 選擇甘油磷酸膽堿與三氧化二鋁的質量比為1:10。
在燒杯中稱取實驗室制備的甘油磷酸膽堿約10 g,加入無水乙醇約100 mL,置于50℃的恒溫水浴鍋中保溫,攪拌,使得甘油磷酸膽堿完全溶解后,加入約100 g經過預處理的三氧化二鋁,攪拌脫色2 h,離心分離,除去下層三氧化二鋁。將上層溶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得到塑黃色的甘油磷酸膽堿4.2 g。
2.1.3 硅膠柱層析法進一步純化甘油磷酸膽堿稱取約210 g經過預處理的硅膠粉,用甲醇溶脹24h后,濕法裝柱。將經過三氧化二鋁脫色的4.2 g甘油磷酸膽堿產品溶于少量乙醇中,小心的加入層析柱內。緩慢的加入洗脫劑(甲醇:乙醇:氯仿=60:35:15)進行洗脫,分段收集柱下端流出的洗脫液,檢測,合并含有甘油磷酸膽堿的洗脫液,蒸發濃縮除去溶劑,得到甘油磷酸膽堿產品。
2.2 甘油磷酸膽堿的含量測定及穩定性研究
2.2.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意大利Euti.cals S.pA公司的GPC對照品適量,用流動相溶解后,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約10 g·L的儲備液,冰箱保存備用。
2.2.2 色譜條件浙江大學N20xx工作站,色譜柱為GraceSmart RP 8柱(250 mm×4.6 Bin,5I,zm),流動相為60% 乙腈一水溶液,流速為0.7mL·min~,柱溫為(25-4-1)qC。檢測器為美國All—tech 20xx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漂移管溫度為109% ,載氣為空氣,氣體流速為3.5 mL·min,進樣量為20 L。
2.2.3 標準曲線的測定分別精密吸取GPC對照品儲備液1、2、3、5、10、2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后,搖勻。精密量取20 L進樣,記錄色譜峰面積。對進樣濃度(mg·L )和峰面積分別取對數,然后以濃度的對數lnC對甘油磷酸膽堿峰面積的對數y進行線性回歸,求得標準曲線方程為:Y=0.538 1lnC一8.722,R =0.999,線性范圍為100—2 000 mg·L~。實驗結果見圖1。
通過圖1可以看出,硅膠柱層析后GPC在圖譜上表現為單峰。無論是從外觀上還是從HPLC譜圖上分析,都可以得出結論:通過硅膠柱層析能夠得到GPC純品。
2.2.4 樣品含量測定方法 精密稱取經過分離純化的GPC適量,用流動相溶解后,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得到約10 g·L 的溶液。精密量取該溶液5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20 L進樣,記錄色譜峰面積,并采用外標兩點對數法計算樣品含量。
2.2.5 回收率試驗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儲備液3、10 mL,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定容后,搖勻,作為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分離純化的GPC(批號100301)適量,用流動相溶解,分別制成約含GPC 0.4、0.5、0.6 g·L 的溶液各3份。精密量取20 L進樣,記錄色譜峰面積。采用外標兩點對數法計算含量,并求得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為99.81% ;RSD=0.85%(n=9)。
2.2.6 精密度試驗對照品溶液取“2.2.5”項下的對照品溶液。精密稱取分離純化的GPC產品(批號100301)適量,用流動相溶解,制成約含GPC 0.5g·L 的溶液。精密量取20 L進樣,進樣6次,記錄色譜峰面積。采用外標兩點對數法計算樣品含量,并計算相對標準偏差。結果測得GPC的含量分另0為:99.02% 、99.67% 、100.14% 、100.18% 、99.28% 、99.95% ,平均含量為99.7l% ,RSD =0.48% (n=6)。
2.2.7 強光照射試驗 取分離純化的GPC(批號100301)3份,編號為100301—1、100301—2、100301—3,分別平鋪在培養皿中,使其厚度≤5mm,置于澄明度測定儀下(光線強度為4 500 LX)10 d,于第5、10天取樣,與第0天的含量比較,考察其含量變化。平均含量為99.51%;RSD=0.40%(凡=9),結果表明含量無明顯變化,即GPC對光比較穩定。
2.2.8 高溫試驗 取分離純化的GPC(批號100301)3份,編號為100301—1、100301—2、100301— 3,分別平鋪在培養皿中,使其厚度≤5 mm,在60℃下放置10 d,于第5、1O天取樣,與第0天的含量比較,考察其含量變化。計算平均含量為99.65% ,RSD為0.42%(n=9),結果說明含量無明顯變化,表明GPC原料藥對熱比較穩定。
2.2.9 高濕試驗取分離純化的GPC(批號100301)三份,編號為100301—1、100301—2、100301—3,分別平鋪在培養皿中,使其厚度≤5mm,在25℃于相對濕度75% 條件下放置10 d,于第5、l0天取樣,與第0天的含量比較,考察其含量變化。試驗結果:平均含量為99.30% ,RSD為0.47%(n=9),表明GPC對濕比較穩定。
2.2.1O 加速試驗分別取GPC(批號為100301、100302、100303)各一份,在密閉器皿中于40~C、相對濕度75% 的條件下放置6個月,于第1、2、3、6個月月末取樣,與第0個月的含量比較,考察其含量的變化。計算含量平均值為99.6l%,RSD 為0.57%(n=15),結果含量無明顯變化,表明GPC比較穩定。試驗結果見表5。
2.2.11 長期試驗分別取GPC(批號為100301、100302、100303)各一份,在密閉器皿中于25℃ ,相對濕度60%的條件下放置12個月,于第3、6、9、12個月月末取樣,與第0個月的'含量比較,考察其含量的變化。平均含量為99.12% ,RSD為0.50%(t= 15),即含量無明顯變化,表明GPC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比較穩定。試驗結果見表6。
2.2.12 重復性試驗取配制5份濃度為0.5 g·L 的GPC供試品溶液,按“2.2.4”項下色譜條件進行測定,按照上述含量測定方法,測得5份GPC供試品的含量分別為99.83% 、100.11% 、99.92% 、98.57% 、99.98% ,計算RSD為0.63% 。結果表明本法測定的重復性良好。
3 討論試驗結果表明,通過三氧化二鋁脫色法和硅膠柱層析法相結合的工藝對甘油磷酸膽堿進行分離純化,能夠得到含量達99.5% 以上的產品。該分離純化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
采用美國Alltech20xx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研究甘油磷酸膽堿的穩定性,根據檢測結果,GPC色譜峰的理論塔板數均在3000以上。
該方法靈敏、準確、重現性好。通過影響因素試驗、加速試驗和長期試驗考察后,甘油磷酸膽堿的性狀沒有發生明顯改變,且產品的各項指標均符合中國藥典20xx版的規定,產品的穩定性良好。
實事上,甘油磷酸膽堿在意大利LPB公司上市,臨床應用多年,I臨床效果顯著。流行病學調查n ,我國老年癡呆患者約600萬左右,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研發治療相關疾病新藥是當務之急。根據國家FDA新藥標準,甘油磷酸膽堿可以做為“只要該活性成分未被批準上市”新藥研究開發。有關研究表明,新化學實體研發失敗的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3個方面: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本實驗室對以大豆磷脂為原料制備甘油磷酸膽堿進行了深入研究,采用非水相生物催化制備甘油磷酸膽堿,生物催化反應所用試劑毒性小,且有高度專一性,且不改變卵磷脂的天然結構,反應條件溫和,該工藝經濟、安全、環保,適合工業化生產。
進一步對甘油磷酸膽堿的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進行了探索,采用化學鑒別法、薄層色譜鑒別法、HPLC鑒別法和紅外色譜圖鑒別法,能夠簡便、可靠、真實、有效地對甘油磷酸膽堿進行鑒別。所采用的HPLC—ELSD含量檢測法,專屬性強、重現性高,可作為三類新藥GPC的含量標準控制。
綜上所述,本實驗室以大豆磷脂為原料,采用科學、先進的酶法制備和純化GPC的工藝,使產品質量達到申報國家新藥的質量標準。在強光照射、高溫、高濕等條件下的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甘油磷酸膽堿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從而為其生產、包裝、貯存、制劑研發等提供了科學依據。
醫學論文2
摘要:介紹轉化醫學的概念、產生背景及研究內容等并結合中醫學自身的特色,分析轉化醫學在中醫學發展中的應用模式,針對中醫學的發展規律和優勢,提出應該盡快將中醫研究納入轉化醫學的軌道上來,以適應國際醫學進步的大環境。
關鍵詞:轉化醫學;中醫學;應用前景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為當今世界醫學研究的新潮流,是從1992年美國《Science》上首先出現B—to—B的概念后,在1996年英國《Lancet》上正式提出Translational Medicine這一名詞的。由于其理念符合當前醫學以“患者為中心”的研究思路,迅速激起了醫學界的共鳴,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
中醫學是我國醫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轉化醫學時代到來之際,盡快融入到其中,對中醫學未來的發展具有戰略性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和特點,這就決定了制定適用中醫學特點,充分發揮其優勢的轉化醫學研究思路至關重要。
1、轉化醫學的基本概念
轉化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或稱醫學的轉化科學(translational science in medicine)是20xx年由美國EA。Zerhouni在Science上發表的NIH路線圖計劃中提出并確定的[1]。NIH將轉化醫學定義為:在實驗室體外發現和動物體內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人體試驗,強化臨床研究,驗證其效果及安全性,并在臨床實踐中加以推廣應用。轉化醫學就是從實驗臺到病床,再從病床到實驗臺連續反復,不斷完善的過程。
2、轉化醫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轉化醫學的產生具有深刻的時代背景,隨著基礎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及分工越來越細,對從事基礎醫學研究人員的專業化程度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基礎研究漸漸與臨床工作分離,導致兩者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脫節,因此客觀上也迫切需要在兩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促進其進一步健康發展。
而且,當前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依賴于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使用,但由于臨床醫生知識的局限性,對于基礎研究的方法和過程并不了解,所以很難深入到分子、細胞及基因水平深層次地認識臨床中遇到的問題,致使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效率大大受到限制。同時基礎研究、藥物開發與臨床工作之間缺乏快速轉化的有效機制,使得這種固有的屏障更加阻礙了研究成果轉化的速度。因此,通過多學科優勢互補、聯合攻關,推動醫學進一步向前發展是大勢所趨,轉化醫學正是順應了國際醫學科學發展的新形勢,才迅速發展起來。可以預見,轉化醫學研究模式必將引領世界醫學開創新紀元。
3、轉化醫學的研究內容
轉化醫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醫學研究模式,是由包括分子生物學、臨床醫學、生物信息學、化學以及材料科學等眾多領域參與并共同組成的團隊,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在以“病人為中心”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技術,針對臨床中提出的實際問題,進行深入的基礎研究,并通過往復式的交互溝通,迅速獲得可以用于臨床的新技術和方法,以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加快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的效率和速度。
4、轉化醫學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4。1 充分體現中醫學特色和優勢 中醫學是我國醫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發展之始就體現了轉化醫學的基本理念,即從臨床到基礎理論再到臨床的發展過程,但是由于其與現代醫學研究方法存在很大差異,所以在中醫學中建立轉化醫學研究模式必須在遵循其自身發展規律和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充分體現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的特色和優勢,針對證候的辨證分類、治則治法、方藥運用、證候傳變、療效評價等關鍵環節,從臨床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廣泛吸收和應用多學科交叉知識,合理運用現代科技研究成果,開展不同層面的.癥候發生、發展、分類、治法方藥和療效評價相關聯的敏感性生物標志物群的篩選,并給予其臟腑和四診信息定位等的中醫內涵及其臨床應用研究[2]。
4。2 在中醫學中全方位推進轉化醫學體系建設 轉化醫學的興起和發展給中醫學的發展帶來了可喜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其建設將為進一步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轉化,為中醫學走上國際醫學之林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所以全面推進中醫學中轉化醫學體系建設將開創中醫藥輝煌發展的新紀元。
首先,應該重視中醫界轉化醫學人才培養。當前中醫藥基礎研究的人才隊伍建設還比較薄弱,整體科研水平相對較低,知識結構也比較單一,學科滲透和交叉能力欠缺,對國際醫學進展和前沿動態信息了解遲緩,創新動力不足,因此在中醫教育,特別是高層次的研究生階段,培養中醫基礎理論及臨床技能扎實又具有良好的現代醫學研究知識和技能的中醫復合型人才,是決定轉化醫學在中醫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必須從頂層設計和制定中醫學轉化醫學研究體制。中醫學轉化醫學研究的過程涉及諸多學科、眾多部門,包括基礎研究、臨床工作、新藥研發、市場營銷、患者需求及其他多個邊緣學科,目前各個環節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只有在頂層及政府部門設計和制定行之有效的體制,才能將各部門、各學科緊密結合起來,形成新的研究團隊,從而為建立體現中醫學特色的轉化醫學體系奠定基礎,僅靠一般的研究和醫療機構是無法完成的。
最后,還要積極探索適合中醫學發展的轉化醫學運行機制。中醫學積極開展轉化醫學研究,緊跟國際醫學發展的潮流,將促進中醫藥為人類健康做出更大的貢獻,但中醫與西醫存在諸多不同,其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獨立的理論體系,所以必須探索適合中醫學發展的轉化醫學運行機制,比如雖然中醫學具有先進的防治疾病的理念,但其技術手段仍比較落后,存在嚴重的創新不足,在基礎研究方面還很難規范化和標準化,而且中醫臨床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尚不完善,因此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困難還很多。所以,轉化醫學的興起對中醫學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給以臨床為基礎的中醫藥研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也為中醫藥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5、討論與展望
目前,國內轉化醫學整體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全國各地也逐漸建立了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召開轉化醫學高峰論壇,傳播其方法和理念,而且其已經被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將其納入了《健康中國20xx》科技支撐戰略,加強了政策的導向作用,在轉化醫學研究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但是盡管如此還是應該認識到,我國的轉化醫學研究水平與國外比較尚有較大差距,特別是中醫學的轉化醫學還處于初級階段,在以后的中醫學研究中重視轉化醫學研究模式的應用和體現,加快中醫轉化醫學體系建設,是中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挑戰和機遇。
參考文獻:
[1] Zerhouni 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xx,302:63—72
[2] 蔡紅兵,楊明會,孫學剛,等。中醫中藥應盡快納入轉化醫學的軌道[J]。新中醫,20xx,5(43):8—9
醫學論文3
關鍵詞:論文
醫學論文的寫作是反映當代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學術論文的專門學問;又是技術職稱、醫院評級的依據。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開拓,如何寫好醫學論文,就成為年輕醫務人員共同關心的課題。
醫學論文盡管內容千差萬別,但寫作仍有一定程式,多年來已形成了適用模式,一篇完整的醫學論文的主體項目應包括:
(1)文題;
(2)作者署名;
(3)摘要;
(4)關鍵詞;
(5)引言(由此起才進入論文正文);
(6)材料和方法(或改為臨床資料分析);
(7)結果;
(8)討論;
(9)參考文獻。論著、綜述、講座等一般不宜超過5000字。
1、投稿
寫論文的目的當然是希望將論文付梓發表,以獲得廣大讀者的認可、共鳴、爭論、加深對論點的共識。文章能否刊出固然主要看質量,但也不可忽視投稿這一重要環節。
稿約是各種醫學雜志編輯部為使來稿符合該刊的性質、任務、內容的編排格式而制定的帶有“法規”性質的文件,它的直接要求對象是作者,不同的醫學期刊其稿約亦不盡相同,或者說大同小異。
稿約(又稱投稿須知)通?窃诿磕甑谝黄诘哪┪,要求投稿者務必參照此規定寫稿。
e.jhuth(《annalsofinternalmedicine》美國內科學記事編輯)1982年在其編寫的《如何寫作和發表醫學論文》一書中將寫作和發表歸納為二十步,可供大家參考。
1)所寫論文能否用一簡單句子說明信息,其實亦即初步的主題。
(2)是否值得寫?以前有無類似的報道,這樣一方面可避免重復,另一方面又可從以往作者的報道中有所借鑒,如表格的設計等。
(3)論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論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論點或實踐經驗,供爭論或參考。
(4)根據所投雜志,寫作時宜限定讀者對象。
(5)仔細瀏覽擬投稿雜志內容,了解該雜志性質,是否國外發行。
(6)檢索文獻,通常從近5年開始,如資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滿意為止。
(7)考慮參與本論文寫作的作者名單。
(8)分頭收集、整理原始資料。
9)仔細閱讀稿約,這是動手寫作前的重要步驟,務必符合其規則,所謂投其所好。
(10)論文基本結構,是屬論著、病歷報告抑或綜述。
(11)列出原始草稿提綱。
(12)寫出草稿原文。
(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滿意為止。
(14)用準確、簡練和流暢的文體書寫。
(15)應符合科學性要求。
(16)選用適當的圖表。
(17)重修底稿以達到刊出要求。
(18)復印留底,論文附介紹信寄編輯部。
(19)答復編輯部來函的有關問題,修正后迅速寄出。
(20)對將刊出的稿樣細心、認真、逐字校對后(所謂校紅)寄回編輯部,靜候佳音。
當然退稿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有的雜志不錄取也不退稿),就中華牌系列雜志而言,中稿率在15%-20%之間。一般退稿有如下原因:
(1)科學性差;
(2)不符合該雜志宗旨;
(3)近期已有類似文章發表,本文又無新意。
作者接到退稿后要仔細尋找原因,是否修改后投另一家雜志編輯部?傊,不應把退稿看作失敗而灰心,應看成是一次寫作練習,只要鍥而不舍,繼續努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2 、論著類文章的結構
多年來中外文期刊對論著文章的結構已形成了通用模式,正文內容主要由引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結果(result)和(and)討論(discussion)等部分組成,英文簡稱為imrad。此模式并非一成不變,可根據其具體情況改動,如臨床研究時可將“材料和方法”改為“臨床資料”,F分別介紹如下:
2.1 文題
讀者在決定是否閱讀此文時,首先要看文題。因此文題應該具有吸引力,能準確概括論文內容,提綱要領,點明主題,做到文題與內容相符。
總的要求是簡明、醒目、有吸引力、緊扣文章內容。文題在15個漢字以內為宜。因為標題太長,記起來費勁,念起來吃力。如果標題實在太長而又不能省略,可通過副標題方式處理。但標題簡短也要適度,太短而令人費解同樣是不可取。
此外,要避免題目空洞和籠統,如“計算和檢索”的`標題就太大,令人摸不著邊際。當前的趨勢是,文題不加冗長套語,如“初步探討”、“……的觀察”,“一些想法”等一類詞完全可以省略。學術性研究論文中應少用疑問性標題,如“有無……”、“何時……”、“如何……”等。
文題只是文章的標簽,并非具體內容,因而一般不需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語、謂語、賓語、狀語等句子成分。文題多用名詞、名詞詞組或動名詞表達,如“藥物依賴的治療及預防”。文題中避免使用非標準化縮略語。
2.2 作者署名
論文作者對內容負責,又作為文獻檢索中的作者索引供讀者查詢和聯系。
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資料分析和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3)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有貢獻者可以列入文章最后的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國人,應征得本人同意。人名后一般不注明學銜職稱。
作者單位地址書寫格式通常由小到大。并注明郵編,例(內蒙古精神衛生中心,呼和浩特,010010)
2.3 摘要
論文摘要是論文的縮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濃縮,使讀者和編輯審稿人一目了然,從而大大節省了他們的閱讀時間,能在最短時間內讓讀者決定是否值得進一步詳讀全文;對審稿人來說,這是取舍該稿、是否錄用的第一步。
在50年代以前的科技文章中尚無摘要的內容,由于其后科學突飛猛進,期刊激增,人們形容為“信息量爆炸”,各類期刊全世界以每10年25%的速度遞增,每年出版的科技論文在400萬篇以上,為了大大節省編輯部和讀者的寶貴時間,60年代國外首先提出科技論文應附摘要,《中華醫學雜志》(cmj)英文版1972年也提出要求附摘要。80年代加拿大溫哥華一個研究小組進一步提出結構式摘要,即要求有摘要的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求摘要寫法分成四部分,分別冠以要素的標題,使讀者無需查閱正文即可基本了解實質性內容。
論文摘要又稱文摘,必須提綱挈領,言簡意賅,字數在250個漢字左右。摘要又分報道性(informative)和陳述性(indicative)兩種。前者又稱資料性(信息性)摘要,它具備四要素,能指明文章的實質內容。后者又稱指示性摘要,指明文獻主題范圍,多用于實驗性或技術性較強的論文,著眼于“目的”要素,摘要應概括論文的主要論點、分析過程和結論。
總之,文摘是全文的精華,不可加進解釋和評論。用詞精煉,結構嚴謹,采用第三人稱寫法,避免使用非通用的縮略語,不用疑問句和感嘆句。沒有圖表中內容,不能出現文中的角號。
醫學論文4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xx年10月在該地區選取藥房和B藥房兩家藥房作為研究對象,對這兩個藥房的硝苯地平緩釋片、左氧氟沙星片和格列苯脲每月的銷售量進行統計,三種藥物平均每月銷量如下:藥房硝苯地平緩釋片3712.2盒,左氧氟沙星片301.4盒,格列苯脲1629.7盒;B藥房硝苯地平緩釋片3979.3盒,左氧氟沙星片299.9盒,格列苯脲1503.2盒。在進行研究前1年,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412.3人,B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387.5人。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藥房給予常規治理辦法,B藥房應用循證醫學原理進行經營,兩個藥房采納同樣的方式對藥物進行儲藏。1年后,對兩家藥房的硝苯地平緩釋片、左氧氟沙星片、格列苯脲的銷量以及客流量進行統計,計算兩家藥房3種藥物的月平均銷量、月平均客流量以及客流量的增長率,并對兩家藥房的平均月客流量、藥物的銷量以及客戶的中意程度進行統計學比較?蛻舻闹幸獬潭韧ㄟ^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統計。
1.3治理方法
常規治理辦法:工作人員直接根據顧客的要求銷售藥物。循證醫學原理下的治理方法:首先,藥房需建立藥劑科,在此基礎上做好治理的原始記錄,詳細內容如下:①詳細記錄常用的處方,并進行分析;②詳細記錄顧客對藥物進行咨詢的情況,并做出獨立的表格;③對顧客進行中意程度調查;④相似藥物區別的分析,并做詳細的記錄;⑤對退藥的患者病情進行分析,并做出記錄;⑥對顧客進行合理用藥的調查;⑦若出現不規范的處方,須進行分析和記錄。此外,工作人員需要有相應的醫學和藥學知識,根據最有效的醫學證據,向顧客推舉藥物。
1.4評定標準
對兩家藥房的藥物銷售量與客流量進行統計時,若增加,用“+”表示,說明該項為正增長;若減少,則用“-”表示,說明該項為負增長,F場發放自行設計的'中意度調查表200份,每個藥房100份,回收率100%。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年后兩家藥房3種藥物的月平均銷售量的情況:藥房硝苯地平緩釋片3309.5盒,左氧氟沙星片270.3盒,格列苯脲1289.6盒;B藥房硝苯地平緩釋片5433.8盒,左氧氟沙星片375.2盒,格列苯脲2316.7盒。兩家藥房客流量的情況:1年前,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412.3人,B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387.5人;1年后,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142.7人,B藥房的月平均客流量為2877.9人。兩家藥房顧客中意程度情況:藥房100分調查問卷中非常中意481 均客流量為2877.9人。兩家藥房顧客中意程度情況:藥房100分調查問卷中非常中意48例(48%),基本中意30例(30%),不中意22例(22%),總中意率為78%;B藥房100分調查問卷中非常中意84例(84%),基本中意12例(12%),不中意4例(4%),總中意率為96%。
3討論
傳統藥房治理中存在的問題:①藥師的服務意識差:患者在藥房進行自主買藥時,藥師需要根據患者具體癥狀推舉藥物,所以藥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藥學知識,及良好的服務態度,以確保為患者提供最優質指導,才能勝任藥房內復雜、繁瑣的工作。②對藥物的治理力度不夠:治理藥物的法律法規不完善,以及對藥物使用的監管力度差,所以,很多患者在藥房亂買藥,造成了亂用藥物的現象。③藥品信息更新不及時:在不斷引進新藥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將藥品信息輸入電腦,造成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循證醫學原理應用于藥房治理中的意義:①使藥房治理更加科學化、制度化:應用循證醫學原理對有關的數據進行詳細的記錄、整理和分析,不僅能很好的幸免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盲目性,而且能發現問題,對應制定出一些合理化的規程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對藥房的工作進行指導。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藥師的業務水平:應用循證醫學原理對藥房進行治理后,不僅提高了藥師各個方面的業務水平,而且豐富了藥師的專業知識,使藥師的工作態度更加嚴謹的同時,也提高了服務水平。③提升了藥1 房的形象:應用循證醫學原理后,使藥房的服務從直接銷售藥品轉變為給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按照患者的實際需求指導用藥,大大提升了藥房的整體形象。本次研究中,B藥房采納循證醫學原理對藥房進行治理后,該藥房的硝苯地平緩釋片、左氧氟沙星片和格列苯脲的銷量均增加,客流量也增多了,而藥房三種藥物的銷售量均減少,客流量也減少。顧客自主買藥最看重的就是療效,而顧客大多對藥物的了解并不多,B藥房進行循證醫學的治理后,工作人員會從顧客的實際情況出發推舉藥物,服用后效果好的話,便會提高藥房的形象。因此,藥房的銷售量和客流量均明顯增加,患者對藥房的中意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了。
醫學論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20xx年1月~20xx年6月收治的35例踝關節骨折患者,其中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齡為16~60歲,平均年齡為38歲。致傷原因:23例患者為交通事故傷,7例患者為高處墜落傷,該35例患者均屬于新鮮骨折。
1.2治療方法
對該35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偏前弧形進行內踝切口,采用腓骨正中縱行口進行外踝切口;按照外踝、內踝、后踝和下脛腓聯合的次序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采用1/3管形鋼板或窄重建鋼板對外踝骨折進行固定;對于內踝骨折患者,采用張力帶鋼絲對其較小的骨片進行固定或交叉克氏針,在使用交叉克氏針時,需要注意垂直壓縮骨折應恢復踝關節表面的平整,塌陷關節面應撬起,采用半螺紋空心拉力螺釘對較大骨片進行固定;采用韌帶縫合修復對下脛腓關節進行分離,方法為在踝關節2~3cm處使用1枚皮質骨螺釘從腓骨正中自后向前穿過單層脛骨皮質進行固定。需要先透視,待到內、外、后踝及下脛腓聯合解剖復位確定以后,然后再閉合切口,并使用石膏對小腿中立位進行固定。
1.3判定標準
優:踝關節功能完全恢復正常,沒有出現腫痛畸形,經查X線發現骨折愈合,踝穴正常。良:踝關節功能恢復尚佳,但是若長時間行走,則會出現輕度酸痛,經查X線發現骨折愈合,踝穴正常。可:踝關節功能恢復尚佳,雖然行走時仍有疼痛出現,但是在可忍受范圍,經查X線發現骨折愈合。差:踝關節活動功能受限,關節部位存在腫痛,跛行,經查X線發現骨折畸形愈合。
2結果
對本組35例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進行6~24個月的隨訪,26例患者判定為優,6例患者判定為良,2例判定為可,1例判定為差,優良率為91.43%,療效滿意。
3討論
作為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的踝關節,其缺乏軟組織的保護,是由內側結構(內踝,三角韌帶,距骨內側面),外側結構(腓骨遠端,外側韌帶復合體,距骨外側面)以及下脛腓聯合(下脛腓韌帶)對其進行穩定。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對內、外踝解剖復位固定及下脛腓聯合復位固定特別注意。在對踝關節復位固定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對腓骨的復位固定。
3.1踝關節骨折手術治療原則
若踝關節骨折有移位或不穩定情況,在對進行切開復位及堅強內固定時,應當對踝關節解剖結構恢復情況、關節面平整情況以及關節的穩定性進行注意,這樣對于踝關節功能的早期恢復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可以對創傷性關節炎并發癥的發生得到減輕和避免。
3.2手術時機
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條件下,通常在傷后12h內是對開放性骨折脫位進行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期;而在明顯腫脹之前采取急診手術或在其腫脹高峰期后采取手術時對閉合性踝關節骨折脫位進行手術選擇的依據。在本組資料中,該35例患者均屬于開放性骨折,并均在12h內進行手術,術后患者恢復情況均良好。
3.3手術適應癥
由于踝關節具有復雜的`結構及特殊的生理構造,導致其非常容易受傷,并可能對相關組織造成受傷,因此如果在其發生骨折時若沒有進行妥善處理,則可能造成踝關節功能障礙。在對其進行處理時需要按照關節內骨折進行,必須完全達到解剖復位問。同時修復韌帶受傷也是同等重要,如果修復韌帶不完善,則容易引發骨折復位后移位以及踝穴不穩,最終導致距關節接觸面減少,使單位面積負荷加大,從而造成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踝關節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對不穩定的雙踝骨折或有移位、下脛腓聯合分離、外踝及距骨向外移位>2mm、內踝與距骨間的間隙>4mm、后踝骨折片超過關節面25%者,均應給予手術治療。
醫學論文6
醫學屬于實踐科學,以生命為其研究目的,中醫學也不例外。中醫學通過解剖了解人體的基本結構之后,并沒有沿著“解剖”的路線發展出與其相對應的生理學,而是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尤其是在戰國時期“方士”的影響下,與古代“天人哲學”相結合,形成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以“氣化學說”為學術特點的理論體系。中醫學界曾對中醫生理學的學科構建作出努力,但最終因無法對解剖形體作出合理解釋而失敗,以至民國時期,中醫界人士也開始懷疑和批判中醫“生理學”的合理性。通過了解中醫“生理學”的學術沿革,有助于準確把握中醫學解剖形體與氣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建設和完善中醫生理學的理論體系。
1中醫學術特點的衍變
目前,有關中醫學理論起源的問題,大多認為可遠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建立。戰國至秦漢,國家完成了統一,“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漸融并,促進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成熟與完善!饵S帝內經》便是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成書的,后世醫家的學術思想,都是在該書基礎上發展建立的。因此,《黃帝內經》一直被看做中醫基礎理論建立的標志。
1.1中醫生理學的內容
生理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功能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1]!饵S帝內經》中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內容,多散見于各個篇章,不成系統,但涉及面非常廣泛,內容大體包括:①人體生、長、壯、老、已的變化機制,如以“天癸”為中心的男女七八節律;②人體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特點及其機制,如根據氣血的盛衰和形體的變化總結出以“十歲”為基數的“好走”“好趨”“好步”“好臥”等生理特點(《靈樞天年》);③飲食的消化吸收、物質代謝及呼吸機制;④人體氣血運行的日節律(營衛的循行)、月節律(氣血與月之陰晴圓缺的關系)、季節律(五臟主時規律)及精神活動與形氣盛衰的關系、形體與氣化的關系等有關人體生理的多方面內容。因此,有人把《黃帝內經》看作中醫生理學的古典巨著[2]。雖然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在民國至建國前后作出了嘗試,但由于中醫界自唐宋以來對解剖形體的忽視,始終沒能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醫生理學理論體系;而中醫藏象學和中醫基礎理論都沒有對臟腑實質等形體問題作出合理解釋,因此均不能取代中醫生理學的意義。
1.2中醫生理學的理論特點
《黃帝內經》有關人體生理學內容的特點為注重“氣化”,即人體生命活動是在“氣化”作用下完成的!皻饣钡慕Y果,通過顏色、氣味、功能、形體變化等形式在“形體”上表現出來,重視“形神并重”或“形氣并重”。魏晉隋唐時期的文化,保留了漢代遺風,在醫學上仍有《黃帝內經》的學術特點,只不過對生理基礎的態度,已不能與漢代同日而語。首先,人們對形體解剖的認識逐漸淡化;其次,方劑學的發展也導致對醫學理論的.探討從生理轉向了病理和臨床。受各種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及《傷寒雜病論》的廣泛流傳,宋代以后醫家出現了“重病理”和“重氣化,輕形跡”的醫學觀念!秱摗肥菤v代醫家推崇的中醫臨床著作,其重要內容正如惲鐵樵所說:“《傷寒論》第一重要之處為六經,第一難解之處亦為六經!笨梢哉f“六經”是打開《傷寒論》理、法、方、藥一體性的鑰匙。晉唐以來,研究《傷寒論》的醫家,多從運氣、病理、方法論等角度立論,從人體生理學角度解讀六經的少之又少。試看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一書所參考的書籍———《素問》《九卷》《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所研討的內容———五運臟腑、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等,可以推知張仲景掌握的醫學內容涉及了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診療等多方面;而其所講的六經,不會限于多數醫家所認為的諸如經絡、六氣甚或辨證方法等。如果站在人體生理的角度看六經,可以說三陰三陽理論是在“形體”與“氣化”基礎上,對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即“藏象系統是由五臟結構性器官按六經臟腑經絡三級陰陽規律組成,內合臟腑,外應五行陰陽,六氣標本是其屬性”[3]。宋代以后中醫學的變革,除了唐代方書盛行引發“不重辨證”的時代影響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發展和理學的興起。宋明理學對中醫生理學最為明顯的影響就是“命門學說”。以儒家為中心,旁采佛、道兩家融會而成的宋明理學,針對宇宙的本原問題,產生了“理”與“氣”的爭論;而“命門學說”即是明代醫家對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結果。但是與理學家一樣,主張“命門為人身之大主”的醫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糾纏,一直沒有進入“無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黃帝內經》建立起的中醫生理系統,并沒有因為“命門學說”有所動搖。此外,北宋張元素的《醫學啟源》,把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以五臟為單位劃為五大系統,開啟了后世部分醫家著書立說的基本模式。近現代“中醫藏象學”“中醫基礎理論”及部分醫家的“中醫生理學”等教科書,大都為此模式。但張元素并非首創,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可以看作該模式的雛形。嚴格說來,這種模式是以“氣化”為中心的中醫“解剖學”,仍然沒有建立起完整的中醫生理學系統,并且忽略了臟腑實質和解剖形體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所處的地位等問題。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論”、朱震亨的“相火論”及其他醫家對脾腎關系的論說等,基本都屬于對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某個部分或個別單位的功能的發揮。綜上所述,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關系密切,其學術特點也因不同歷史時期文化的差異而有所衍變。中醫生理學作為中醫學的基礎理論,包含了“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對生命的全過程及生命活動的具體機制都有詳細的描述,但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唐宋以后,眾醫家分別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充實了中醫生理學的內容,但對“形體”認識的不足,影響了后世對中醫理論的準確理解。直到今天,中醫的“形體”仍是阻礙中醫學發展的首要問題。
2中醫“生理學”的淵源
清代的考據之學的興起,影響了醫學界對經典的回顧[4]。部分醫家并不滿足于僅對理論進行解讀,更在日常生活中認真體察陰陽的變化,感悟醫學的真諦,對人體的生理基礎進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軒岐救正論》中總結了中醫學“氣化”特點。清代以張志聰為代表的“錢塘醫派”,不僅發展了中醫學的“氣化論”,同時對陰陽的變化、氣血的生成與運行之道、經絡對“形體”與“氣化”的溝通等生理基礎性問題均進行了深入思考和實踐;此后陳修園、唐宗海等多尊崇該學派的“氣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間黃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視為以“氣化為中心”的生理學內容。此后,西醫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影響了中醫界對中醫基礎理論的反思。尤其是甲午戰爭以后,西醫“生理學”書籍由日本傳入中國,更加促進了中醫生理學的學科建設。
2.1生理學的概念
“生理”一詞,中國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備醫學意義。醫學上的“生理”在光緒年間已經出現,如康有為的《日本書目志》(1896年)載有“生理門”,嚴復在1898年題為“西學門徑功用”的演講中提到“生理之學”,1907年出現了中國人自己編著的人體生理學著作《生理學課本》。該時期“生理學”實由日本傳入,“齋田氏、高橋氏之《生理學》流傳坊肆”。在此之前,“歐美新說東漸,通行之生理學為全體新論、全體闡微、全體通考等”[5]。此后,“生理學”作為學科名稱逐漸在中國醫學界確立,中醫界相關著作也相繼問世。西醫入華之前,中醫學界多用“醫理”“理”“道”“醫道”等概念來概括包括養生、生理、病理、診療、處方、用藥等有關人體生命活動的全部內容,與現代醫學生理學意義相近的名詞是“內景”,但其內容主要介紹各臟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稱及飲食的代謝過程,是人體生理的小部分內容。實際上,中醫學對中醫生理學的認識,受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影響。
2.2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醫生理學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完善,與中國文化有密切關系。秦漢是諸子思想相互融合與各家學說逐漸統一的時期,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在此背景下日漸完善,《黃帝內經》是其代表作。中國文化向來被認為源于“伏羲畫卦”,至黃帝時期進入“初期集成”,中國原始科學文化也在此時建立。堯舜時期,不僅繼承了早期的“科學”,同時發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觀念,便是“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產物,并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成熟[6]。因此,屬于實踐科學范疇的中醫學,具備人文哲學屬性也就不足為奇了。中醫學屬于生命科學,從考古發現和現有資料記載來看,在其理論建立之初,已經對形體解剖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7];而中醫學之所以沒有發展出現代醫學意義上的“解剖學”,除了中醫學對“形體”的認識與現代醫學不同之外,與其帶有人文特點的“氣化”思想有關,這并不代表中醫學輕視“解剖”。后世醫家對“形體”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結果。也就是說,中醫學的理論包含形體與氣化兩部分內容,而氣化理論則與形體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體的附庸。因此,“形氣并重”成為秦漢之前中醫學最大的理論特點,這也是中醫生理學的重要內容。該時期中醫生理學最主要的任務是為養生修煉和臨床診療作理論指導,與后世醫界只重臨床有很大差別。清末匯通醫家,都“主張以中醫理論為本位參合中西醫學,達到形理或形氣兼備的理想目標”[8]。這與中醫生理學“形氣并重”的特點不無關系。建國以后,伴隨中西醫結合的發展,中西醫基礎理論,即中西醫生理學的結合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基礎目標[9]。
。蹍⒖嘉墨I]
[1]袁媛.近代生理學在中國: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xx:136.
[2]閃增郁,張智,陳燕萍,等.《內經》奠定了中醫脈學的生理學基礎[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xx,12(12):888.
。3]許濟澤.六經藏象系統揭秘[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xx:2-3.
。4]李經緯,張志斌.中醫學思想史[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574.
。5]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學講義[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xx:2.
[6]南懷瑾.南懷瑾選集第四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xx:145-154.
[7]廖育群.重構秦漢醫學圖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xx:244.
[8]張如青,黃瑛.近代國醫名家珍藏傳薪講稿:生理補正[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xx:18.
。9]陳孟勤.評《現代中醫生理學基礎》[J].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1(11):689.
醫學論文7
1資料和方法
1.1檢測的方法
我院所使用的檢測器材主要是采用由南京雙位實業集團公司所生產、制造的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過濾器。在經過了嚴格的無菌消毒操作之后,采用南京雙位實業集團公司生產的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過濾器,血液過濾器后,密封熱封,標簽用于臨床輸血。接著,分別在保存了7d、14d、21d的紅細胞的懸浮液中加入U,之后使用無菌接管器將每袋以及紅細胞的懸浮液分別和一付白細胞過濾器相連接起來,即可在無菌的條件室溫下對血液進行過濾。取出過濾前后的血液作為檢測的標本,然后再對其血液的各項指標進行相關的檢測。通常情況下,測定器血細胞數的主要是采用自動過濾血液細胞計數對過濾前后的血細胞數進行測定,對過濾之后的血液所殘余下來的白細胞白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經過濾前后的血液樣本在4c以3000r/rain的速度進行離心,時間維持在15-25min之后,進離心之后,血液上層出現一層血漿,將血漿吸出之后,采用生化分析儀器對血漿進行測定。
1.2診斷的標準
根據相關的文獻,若是出現了體溫上升1℃,明顯的表現出發冷現象;通過眼觀可見到皮疹;血壓也出現明顯的下降;還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短、胸悶、惡心、嘔吐以及過敏性休克等異常等癥狀,這可確診為輸血反應。
1.3血液檢測
我院為了要研究細胞過濾器的過濾情況和本組所檢測60份血液在經過過濾之前和過濾之后的質量變化情況,我院主要是采用2ml過濾前后的血液樣本作為血小板、血紅蛋白、白(紅)細胞等進行計數分析。
1.4統計學的方法
我院在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時,主要是采用t檢驗進行,并且還要采用直線回歸對相關的資料、數據等進行詳細的分析。
2對白細胞濾器的研究進展
在臨床上,對血液中白細胞的去除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是包括洗滌法、離心去白膜層法、血細胞分離機制取法、白細胞濾器過濾法等。不過,在目前在整個國際上最常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白細胞濾器過濾法,因為該方法的成本較低、效率較高。到目前為止,該方法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清除白細胞的機率大大的提升,有效率可高達99.9999%(6Log10)之上,血液中所殘留的白細胞數始終低于104/U,因而,該方法的濾除效果是非?捎^的。
在以往所采用的白細胞濾器在制造上只是考慮到了應用濾膜的機械性過濾的作用原理,也就是說對能夠通過有效孔徑的只是針對體積較小的血小板、容易變形的紅細胞,而體積較大的白細胞則不能通過孔徑而被截留住。我們國家在1995年時,自行研究并制作了一臺白細胞濾器(超細玻璃纖維膜白細胞濾器),清楚白細胞率高于99.0%,紅細胞的回收率也達到90.0%.
然而,隨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化,第三代白細胞過濾器的濾膜開始選用聚酯纖維無紡布,因為在纖維中加入了比較特殊的高分子聚合材料。第四代白細胞濾器在濾膜的制作上采用了特殊的物理、化學處理,促使其纖維表面的靜電特征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一定程度的增加了濾膜的臨界表面張力。由于這些特性發生的改變促使過濾器濾膜的性能(浸潤性)愈來愈好,血液很容易就通過,對白細胞的吸附性也是很大。除此之外,濾器濾膜對血小板的的激活作用以及血漿蛋白介導的黏附力也是對清除白細胞有積極的作用。
在臨床應用中,白細胞濾器的也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對血小板的激活作用、血液中的氧化、呼吸爆發等一些生化過程的激發作用,還有對紅細胞的回收率、細胞的損傷等。除此之外,在白細胞濾器的材質中的某些微量化學物質等對血液所產生的有害、有益的影響等也都受到了研究人員的特別注意。
根據目前濾器的臨床使用來講,清楚白細胞率已經比較高了,在研發下一代新的白細胞濾器也已由以往的提升白細胞的清除率逐漸轉變為以降低該濾器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和增強濾器的功能為主。例如:為了要增強血液的抗氧化作用采用相關的化學物質對濾膜進行修飾,為了要降低對血小板的激活作用改變了濾膜制作的材料等。隨著白細胞濾器不良反應的降低、清除率的提升、相關功能的增強等,去白細胞輸血在臨床安全輸血方面有一定的保障,也在輸血方面開闊了廣泛的使用前景。
3討論
根據相關的文獻報道,要增加對紅細胞懸浮液中白細胞的清除率,定要適度的降低溫度、有效的延長血液的存儲時間。發熱性輸血反應的發生率免疫白細胞的去除率是有關的,經過臨床實驗、檢測之后得出:白細胞的去除率越高,所發生的輸血反應就越低,或者是當血液中白細胞的除去率高達98%以上之后,所出現的免疫性發熱輸血反應就不易出現。在實驗中,筆者也嘗試使用離心清洗,去掉白血細胞,然而,在實驗中發現,離心去除白血球不高,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并有一些紅血細胞的損失,清洗,以消除白血細胞雖然比離心細胞更好,但低的紅血細胞的恢復,容易操作,無法實現臨床輸血要求。由于白細胞過濾器性能的改善,提高工作效率[1],白血細胞白細胞輸血擴大應用范圍。結果提示,濾除白細胞輸血可大大降低了輸血反應。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升,在臨床治療中,輸血現象以及成分輸血治療的范圍已經是日益廣泛起來,患者及其家屬也越來越加強對血液質量、輸血治療的效果以及輸血過程中是否會出現異,F象、是否安全等引起了足夠的重視。針對臨床中所出現的非溶性輸血發硬現象,引起該現象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供血者的血液中含有一定的白細胞(存在于血液中的白細胞是某些病毒和病變物質的附著體),這就可能引起某些傳染病等疾病的交叉感染等。除此之外,去除白細胞輸血在臨床治療中對某些疾病還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比如神經系統的疾病、自身免疫性的疾病等都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4結語
總而言之,在臨床輸血治療中,血液及成分中去除白細胞可達到預防非溶性輸血發熱反應、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止部分輸血相關病毒的傳染及預防HLA同種異體免疫反應等,也可對臨床治療一些疾病有重要作用。我過近年來也十分重視白細胞去除,并大力提倡白細胞去除輸血法。臨床應用實踐證實白細胞去除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同時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值得推廣應用。
醫學論文8
【摘要】在新的醫療改革背景下,醫學護理以及醫學護理的原則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人們更為的關注的不止是醫學護理短期的效果,還注重與醫學護理對于患者在恢復過程中以及未來的正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影響,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對于不同的醫學患者,在當下的醫學護理工作中有著不同的醫學護理方法以及醫學護理原則,而關于醫學護理原則的完善也是許多醫學工作者潛心研究的一大領域,在這樣的行業社會背景下,本文基于當下的醫學護理方法以及原則,結合未來的醫學護理原則的發展方向進行一番探究。
【關鍵詞】醫學護理 原則 重要性 對比分析 發展展望
前言
眾所皆知,在醫院中,醫學護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關系到患者治療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醫學護理成為了醫院日常工作中普通但無法忽視的一環,從而隨著人們對其重要性的認識,出現了醫學護理原則以及醫學護理相關的研究。醫學護理,顧名思義可知:其為在醫學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的治療看護管理內容,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隨著醫療器械的進步和醫療水平的發展,醫學護理已然成為了一個包含著豐富內容的工作,也在許多醫學工作者的研究和突破下日益完善,而在醫學護理中,醫學護理原則成為了這一切發展的基石,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選擇從醫學護理這個話題入手,就醫學護理原則在醫學救治中的重要性、不同情況下醫學護理原則的對比分析和未來醫學護理原則的發展展望等方面對醫學護理原則進行一番探討,為我國的醫學護理事業的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醫學護理原則在醫學救治中的重要性
醫學護理原則在醫學護理中有著什么樣的地位呢?第一,醫學護理遠著對醫學救治有著指導性的意義,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在醫學護理的過程中,醫學工作者根據什么來進行護理的呢?首先一條就是醫學護理原則。他們通過觀察患者病人的臨床表現以及癥狀,結合醫學護理原則的相關內容,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保證患者能夠在治療或者康復的過程中安全健康有一個保障。其次,醫學護理原則能夠讓醫療工作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放心的、正確的進行判斷,同時還患者一個安心,在出現緊急的狀況下,醫療工作者可以根據醫學護理原則的相關內容,在客觀資料信息的基礎上,結合主觀判斷,對護理個體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根據護理個體不同的病證制訂出各種不同的護理法則。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醫學護理原則在醫療救治以及醫學護理中發揮著其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醫學護理的過程中,我們的醫療工作者是無法離開醫學護理原則的。
二、不同情況下醫學護理原則的對比分析
在不同的醫患情況下,醫學護理有著不同的醫學護理原則。就拿我們老祖中留下的中醫護理來說,其和西醫的醫學護理原則就可以說是大不一樣。在中醫護理中,中醫護理的原則主要以以整體觀和辨證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以四診所收集的主觀、客觀資料為依據,從而制定合理有效的護理原則和方法。中醫在治療上講究的是相輔相成,根據“逆者正治”、“從者反治”的治療原則來進行的',這一原則直接決定了其在治療中的方法和措施,而在護理上也有著相通的地方,與之相對應的有“扶正祛邪”、“正護”、“反護”、“急則護標”、“緩則護本”、“同病異護”、“異病同護”、“三因制宜”、及“預防為主”等護理原則。而西醫則完全不一樣,西醫講究的是“治標”,針對不同的病況病情,用最為直接的辦法進行治理,可謂是“粗暴簡單”,在護理的過程中則也是如此。舉例來說,西醫在治療過程中常常采用手術、靜脈注射、以及給藥治理,在護理中則以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檢測檢查等為主,常常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為依據,確定患者的護理級別,并根據患者的情況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三、未來醫學護理原則的發展展望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醫學護理原則的發展會更為的完善,人們可以根據醫療器械的具體情況來調整醫學護理的方法和原則;我們也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某一天里面,在醫學護理原則不斷完善的歷程中,醫學護理一定能夠做到在一切為了患者、一切利于患者的原則的基礎上,醫學工作者可以在完善的醫學護理原則的指導之下,使得醫學護理變得更為的簡單方便,這中簡單不單單指的是讓醫療護理步驟變得簡化,更多的是讓患者在醫學護理的過程中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痛苦,能夠在精心的護理中快速的康復,而相關的護理工作者則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根據具體的醫學護理原則做出最為有利的護理措施,給患者帶來安全和安心?偠灾磥淼尼t學護理原則一定能夠給患者和病人帶來更大的便利和放心。
結語
通過上文從醫學護理原則在醫學救治中的重要性、不同情況下醫學護理原則的對比分析和未來醫學護理原則的發展展望等方面對醫學護理原則的論述,我們可以預見:醫學護理在發展的歷程中還有著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隨著科學技術和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醫學護理的方法和原則一定能夠日益豐富完善,給醫學護理工作帶來更大的光明。
參考文獻
[1] 論護理學在救援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 李宗浩 — 中華護理雜志, 20xx [2] 循證護理促進護理學科發展[J] 龐書勤, 陳錦秀 —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 20xx[3] 淺析心理護理原則及不同年齡患者心理護理特點[J] 宗瑛 — 西南軍醫, 20xx
[4] 從新的醫院評審標準看現代護理質量管理理念[J] 王群 — 中華護理雜志, 20xx
[5] 傳統中醫護理在現代臨床護理中的探索與應用[J] 王麗娟, 李美娜, 何濱, 徐芳云 — 吉林醫學, 20xx
醫學論文9
【摘要】本文介紹了醫院數字化與信息化建設直接推動著臨床醫學工程的發展與壯大。闡述了醫學工程發展中的新思維、新理念、新技術,揭示了當前科學發展觀在新形勢下對臨床醫學工程變革與發展的強大指導作用。醫學工程的變革必須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更新醫務工作者知識結構,明確醫學工程師地位與職責已是當務之急。不斷開發新產品、研發新設備以及進一步加強醫院的醫、教、研科學水平都體現出臨床工程的新的需要。臨床醫學工程的進步不僅推動了人類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而且使人類醫學資源共享,資源整合,為提升人類衛生健康狀況和數字化醫學工程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臨床醫學工程 變革 發展臨床醫學工程(ClinicalEngineering)學科是應用工程理論、技術、醫工結合的方法研究和解決醫院中有關儀器設備、醫療器械、應用軟件和醫用耗材的技術管理與應用、工程技術支持、安全、有效和質量保證、與臨床共同開展應用研究等方面的新興的交叉學科。臨床醫學工程已經與醫療、護理、臨床藥學并列為現代醫院的四大支柱,是醫療質量、安全和效率的必要技術保障。
1、醫院現代化建設推動醫學工程的變革與發展1.1 數字化醫院數字化醫院是我國現代醫療發展的新趨勢,數字化醫院系統是醫院業務軟件、數字化醫療設備、網絡平臺所組成的`三位一體的綜合信息系統,數字化醫院工程有助于醫院實現資源整合、流程優化,降低運行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數字化醫院簡單講就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病人的診療信息、衛生經濟信息與醫院管理信息等進行最有效的收集、儲存、傳輸與整合,并納入整個社會醫療保健數據庫的醫院,使醫院的服務對象由“有病求醫”的患者擴展到整個社會;颊咴谑澜缟先魏我粋地方,只要通過網絡接入,就可輕松查詢個人健康檔案、向醫生進行健康咨詢等;需要到醫院就醫時,可以在家中掛號或預約醫生。狹義數字化醫院指利用計算機和數字通信網絡等信息技術,實現語音、圖像、文字、數據、圖表等信息的數字化采集、存儲、閱讀、復制、處理、檢索和傳輸。即數字化和醫療設備、醫院信息系統(HIS)、醫學影像和通信系統【2】 (PAC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其特征:無紙化、無膠片化、無線網絡化。廣義數字化醫院是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應用計算機、通訊、多媒體、網絡等其他信息技術,突破傳統醫學模式的時空限制,實現疾病的預防、保健、診療、護理等業務管理和行政管理自動化數字化運作。實現全面的數字化、即聯機業務處理系統 (OLTP)、醫院信息系統(HIS)、臨床信息系統(CIS)、聯機分析處理系統(OLAP)互聯網系統(Intranet/Internet)、遠程醫學系統(Tele medicine)、智能樓宇管理系統。其特征:全網絡(多系統全面高性能網絡化)、全方位(醫教研諸方面)、全關聯(醫院、社會、銀行、社區、家庭全面關聯)。
數字化醫院并不是像有些人講的離我們還很遙遠,其實數字化醫院是可以實現的,而且在美國、歐洲或亞洲的一些國家,數字化醫院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國內的數字化醫院也正在開展,如“軍字一號”工程的推廣應用。有專家預測今后的5~10年是數字化醫院的長足發展時期。
1.2 醫院信息化建設人類跨入21世紀,社會正在由工業化向信息化過渡,信息化的應用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醫院信息化建設正是適應時代潮流,促使醫療活動和服務活動從形式到內容上發生結構性的變化,競爭態勢、市場結構、醫療行業結構、醫院結構、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等也隨之發生革命性的變革。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無止境,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也不存在終極目標。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是過程,數字化醫院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和結果。醫院數字化實施是全方位的,每個醫院將根據自身需要抓重點、分層次、分階段的推進醫院數字化,提高信息技術的利用率。
我國數字化醫院的基礎建設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多數醫院建成高速網絡;建立了有相當數據處理能力的網絡系統醫院信息系統實現了掛號、收費、藥劑、住院結算、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實驗室信息系統(LIS)、放射信息系統(RIS);建立了Internet網站,檢索醫學文獻;遠程會診及遠程教育開展應用建立了地區級的醫療保險網絡系統。
1.3醫院數字化儀器和裝備在醫院放射、放療、核醫學科和生化測量室等多學科廣泛使用的數字化儀器和裝備已經被定義為醫院的核心裝備,其中包括這些儀器裝備本身的大量嵌入式醫學軟件在內構成高技術產業群。從發展趨勢看,現代數字醫療核心裝備中軟件所占的價值比例已經超過硬件,充分體現了信息革命給產業結構帶來的變化【3】。把醫院內對病人采集的影像信息、生化信息、電子病歷等信息源,和醫院的收費管理系統,質量保證體系一起,與患者進入醫院之后醫生為他們設計的流程捆綁,建立起醫患之間信息及時溝通的渠道是醫院現代化、建立以人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標志。
1.4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并不是簡單地將傳統的紙張病歷進行電子化,而是反映了患者整個的醫療過程,儲存了患者全部的醫療信息,包括病史、各種檢驗檢查結果和影像資料,是對個人醫療信息及其相關處理過程綜合化的體現。它的發展方向是實現患者一生的全電子病歷,這需要全社會各醫療機構間的信息互連。
由于醫療數據的特殊性,參照國外的立法,要使電子病歷完全取代紙張病歷,電子病歷系統必須符合3個原則【4】,即真實性、可讀性和保存性。真實性是指必須明確電子病歷制作人的責任,防止任何故意或過失地對病歷進行錄入、修改、替換、刪除的行為;可讀性是必須使電子病歷能在任何環境下可用肉眼閱讀,既能在各種計算機終端上顯示,也可以進行紙張打;保存性是指在法令規定的期限內,必須有效地保存數據,即使在地震、火災等自然災難情況下都能進行數據復原。在國內,法律上尚沒有明文規定病歷電子化的合法性,電子病歷系統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目前國內電子病歷系統的結構化錄入很不完善,有待進一步加強。電子病歷的結構化非常重要,它不僅是海量病歷數據查詢和知識挖掘的必要條件,還是進行醫療智能決策的前提。如在醫囑錄入時自動進行藥物沖突及合理性判斷,可以有效避免醫療過失的產生。
1.5應用空間通過在醫療機構之間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醫療資源交互數據系統,可以實現城市和農村之間、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醫院和社區醫院資源共享,改善衛生資源配置效率。通過搭建公共健康監測和指揮平臺,可實現重大疾病預防控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對大范圍人群健康狀態的評估與監控。通過建設公共健康教育資訊服務中心,可以利用網絡與信息技術開展廣覆蓋的全民健康教育,這將有助于增進居民健康知識,選擇健康生活方式。
綜上所述臨床醫學工程的變革與發展推動著醫院現代化、管理自動化、臨床數字化、診療信息化的進程,使疾病診斷與治療、康復理療與保健向人工智能化方向發展。臨床醫學工程的進步不僅推動了人類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而且使人類醫學資源共享,資源整合,為提升人類衛生健康狀況和數字化醫學工程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發揮重要作用。
醫學論文10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xx年3月~20xx年1月我院肝膽外科收治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80人,隨機分為傳統治療護理組(對照組)和臨床路徑模式組(實驗組)。兩組間在年齡、性別、病種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臨床路徑的制定
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專科醫生和責任護士共同組成臨床路徑管理小組,通過查閱文獻借鑒國內外臨床路徑模式的經驗,結合診療常規和以往的治療經驗初步擬定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最佳可行的治療護理計劃和進度流程。
1.2.2臨床路徑的實施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醫療方法,實驗組采用臨床路徑,患者自入院第一天即按照路徑的流程實施每一項診療護理計劃。從入院前到術后第3天制定詳細的臨床路徑流程。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各組間計數資料比較用2檢驗。各均數用t檢驗。
2結果
兩組患者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比較。臨床路徑是coffey等在1992年首先提出來的',是集醫護人員為一體,為患者制定的一套綜合性的醫療服務計劃。20xx年3月~20xx年1月我院對肝膽外科收治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設計并實施了臨床路徑,探討臨床路徑是否對患者有促進恢復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路徑組的住院天數、住院總費用、西藥費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臨床路徑的實施能夠促進患者恢復,有臨床推廣價值。
醫學論文11
1方法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章節授課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考核,并且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查看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反饋情況,對照組同學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反饋情況。
2統計學處理
所有統計分析均由SPSS17.0軟件完成,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針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章節授課后的考核成績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針對教學方法的問卷調查的描述性分析(很感興趣、感興趣、不感興趣)使用卡方檢驗,所有假設檢驗的檢驗水準均為ɑ=0.05。
3結果
通過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章節進行PBL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授課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學進行了測試,實驗組同學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實驗組學生對該部分內容和此種教學方法很感興趣、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比例分別為65%、30%及5%,而對照組學生對傳統教學方法很感興趣、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比例分別為32%、31%及3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章節的課程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實踐性的課程,但是由于心律失常疾病臨床表現繁多,心電圖表現不易理解,當面對難以理解的心電圖時,學生有時會產生畏懼的心理,這會給臨床診斷及治療帶來困難,若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只需要接受教師所灌輸的教學大綱的內容,卻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會嚴重影響將來的臨床工作,也不利于學生今后的自身發展。PBL教學法是將理論聯系臨床實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PBL教學給學生們營造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氛圍輕松、活躍,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提出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言論,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理念。通過這種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同學們在學習中、臨床工作中尋找問題的積極性,更能夠使他們擴充知識內容,擴寬知識范圍,理論聯系實際,使所學知識更加牢固,更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臨床當中。這種學習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更加鍛煉了他們邏輯分析、綜合理解、總結歸納的能力,不僅使學生的問題得以解答,更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是以教師作為課堂的主角,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PBL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十分嚴格,教師不但要熟悉本專業的知識內容,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還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及教學技巧有很高的要求。此外,教師要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幫助學生引導問題,激勵學生發言,善于控制課堂節奏,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5結語
總之,P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國外的教學改革中,已經顯示出了卓越的成效,但是我國的教學水平和國外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進入我國留學,我們對本國學生及留學生的教育應該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完善,不斷地探索與總結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方法,不斷地調整與創新,不斷地提高我國的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隨著醫學領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臨床教學作為培養優秀人才能力和創新的載體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更應該把PBL教學運用到臨床醫學教育中,并且不斷地探索出適合臨床學生的教育方法,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醫學論文12
有機化學又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制備方法與應用的科學,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有機化學與醫學的關系吧。
摘 要:有機化學是醫學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發展,使醫學有機化學的教學面臨不少困境,如理論課時的減少,學生人數的擴增,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等。對此,本文作者分別提出了具體解決方法,并在實踐中進行了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有機化學論文
有機化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和系統性為一體的學科。醫學有機化學是醫學、藥學以及生命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它銜接無機化學,并為后續的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藥物化學、藥理學和醫學檢驗等課程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醫學有機化學的內容雖與化學、化工、生物工程等專業的有機化學課程大致相同,但教學的側重點、教學的方法須有所差異,對任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從以下4個方面談醫學有機化學教學實踐中。
一、了解學生化學基礎
筆者所在學校的醫學專業面向全國招生,而現階段各省或地區的高考政策不盡相同,部分新生參加了化學學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較為系統的中學化學知識結構,同時對基本的元素、物質以及化學反應有一定的認識,這類學生具備較好的學習醫學有機化學的基礎;另有部分考生,未參加化學學科的高考,在高中階段學業水平測試之后便停止了化學的繼續學習,這部分新生的中學化學基礎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對元素、官能團的認知不清以及對化學反應幾乎一無所知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這部分學生學習困難,課堂參與度低,進一步導致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喪失,最終難以順利完成該課程的學習任務。
針對不同生源的中學化學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我們不僅需要在合班上課時考慮班級合理編排,更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照顧到基礎薄弱的學生,同時滿足基礎較好的學生更高的學習需求。另外,我們嘗試適當安排時間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單獨進行中學化學的重要知識點的回顧和講解,將有利于這部分學生跟上該課程的課堂教學進度,也有助于他們對后續課程的學習。
二、引導學生系統建立有機化學知識結構
多數有機化學教材,包括該校使用的醫學有機化學教材均按照化合物類型(如烷烴、烯烴、炔烴、芳烴、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質……)進行章節編排,雖利于學生依據化合物類型建立知識結構,但各章節內容仍稍顯分散,知識點較為繁雜,學生掌握不易。為了學生能夠從最基本的有機化學概念、原理出發建立完善的有機化學知識體系,我們有意識地加強了緒論部分尤其是關于有機結構和有機反應的基本理論的闡述。
比如:緒論中我們介紹有機化學反應包含兩個基本的組成:反應物共價鍵的斷裂以及產物共價鍵的生成。共價鍵的斷裂方式只有兩種:異裂和均裂。前者產生自由基,后者產生離子對,兩者均為有機反應的'活性中間體,大多數有機反應與這兩種活性中間體的生成及參與有關,從而派生出有機反應的三個基本類型:自由基反應、離子型反應(親核或親電反應)以及協同反應。
在后續章節的講解中,我們將具體反應歸屬到上述基本反應類型進行講解。比如:講解烯烴的化學性質時,引導學生關注碳正離子如何形成、如何穩定以及如何參與化學反應;講解羥醛縮合時,引導學生關注碳負離子如何形成、如何穩定以及如何參與親核反應。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理解反應,并且能夠圍繞基本反應的類型及活性中間體,將內容龐雜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并逐步建立相應的知識體系。
三、注重有機化學與醫學的學科交叉
有機化學之所以成為醫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不僅因為有機分子是構成動物、植物體的基本單位,體內的物質轉換及能量傳遞也均與有機化學反應息息相關。在醫學有機化學的教學中,我們有意識地引入相關的醫學知識,在強化對知識點理解的同時,闡釋相關的生物學或醫學現象,從而提升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在講解立體化學這一章節時,我們開篇即以“反應!(沙利度胺)事件為例,讓學生認識到確定化合物立體構型的重要性。在20世紀50~60年代,“反應!痹谂R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婦的妊娠反應,但隨之而來的大量“海豹畸形嬰兒”的出生使該藥物被禁止使用。后來的研究表明,當時使用的藥物“反應!睂嶋H為一對對映體混合物,即安全的R構型及致畸的S構型的混合物。通過這一實例,學生自然意識到立體化學對于有機化合物結構的重要性,課堂專注度也顯著提高。
在具體章節的講解中,我們還嘗試以常見藥物分子為例來闡釋相關的官能團或者分子片段,做到醫學、藥學知識與有機化學知識點的融合。比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講解中,我們以青霉素等為例向學生介紹了含特殊結構片段――“β-內酰胺”的一類抗生素,使學生對酰胺的理解得以強化。同時,我們還對青霉素的發現、發展和臨床應用背景進行了介紹,從而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醫學研究的興趣。如圖1
四、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
有機化學雖然是一門經典的理論學科,但是課程講授中也需要表達有如電子軌道、分子軌道、化合物空間結構以及反應機理、反應歷程等較為具象化的內容,因而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相關內容、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中,內容的呈現方法還應做到多樣而豐富,比如:我們課堂上利用Flash動畫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反應歷程、反應現象以及部分實驗的操作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學中仍然需要板書課堂內容的提綱和要點,以便于學生課堂記錄并迅速把握重要的知識點。
醫學論文1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我院急救中心住院部20xx年7月~20xx年1月間的232例患心血管病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86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61.4歲。在232例心血管病患者中,含有不穩定型心絞痛15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2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56例。
1.2方法
1.2.1分組和服藥的方法
將232例患者分為兩組,一組110例,單獨服用阿司匹林,每次服用劑量為100mg,每日1次,連續服用14天;二組122例,聯合用藥,除了跟第一組同樣的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劑量外,每天加服氯毗格雷75mg,連續服用14天。
1.2.2血小板聚集率的檢測
嚴格要求病人按上述服藥方法服藥,連續口服14天后,服用最后1劑藥劑后2~3個小時內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7ml,用凝血抗凝瓶留取,輕輕顛倒混勻,立刻送檢,按照要求操作,保證在3小時內完成檢驗。
1.3評價標準
阿司匹林抵抗即用0.5mmol/L花生四烯酸為誘導劑檢測的電阻抗結果>0Ω,阿司匹林有反應即檢測結果大于0Ω。氯吡格雷抵抗即用10mol/L二磷酸腺苷為誘導劑檢測電阻抗結果大于10Ω,氯吡格雷有反應即檢測結果小于或等于10Ω。
1.4統計方法
在檢測數據的統計上,運用SPSS11.5軟件包處理,兩個組建的分析比較采用t檢驗。
2結果
在花生四烯酸作為誘導劑檢測的232例心血管病患者中,僅有12例患者的電阻抗結果大于0Ω(4.5±2.8),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其余220例患者均對阿司匹林敏感,最終得到阿司匹林的抵抗發生率為5.1%。
3討論
由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在所有患者的臨床運用效果上并不一致,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療的.患者中,仍然會有缺血性時間發生,也就是阿司匹林抵抗。近年來,大多數學者提倡采用光學法測定血小板聚集率的方法對阿司匹林抵抗進行診斷,但是此方法的操作較為復雜,重復性差,容易發生血小板體外激活。
因此,本文闡述了一種全新的,全血電阻抗法測定血小板聚集的方法。為了了解阿司匹林抵抗的發生情況以及臨床特征,本研究觀察了阿司匹林抵抗發生的情況,發生率為5.1%。
阿司匹林抵抗現象不僅僅存在于健康的人群,同樣也存在于各種基本患者之中,這些與阿司匹林抵抗原定義產生分析的結果,可能是因為各地對阿司匹林抵抗定義的不同,以及在試驗中對血小板功能測定的具體操作差異。在具體的臨床工作中,如果病患在已經接受了阿司匹林治療后,仍發生了缺血性心血管病狀,臨床醫生應該首先懷疑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
同時,對那些具備阿司匹林抵抗特征的高危患者應該注意檢測患者是否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對于存在有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可以采用二磷酸腺苷受體拮抗劑。
醫學論文14
1 爭取時間,提高出車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時間效率,當接到呼叫電話時必須認真做好記錄:接電話的時間、詳細地址、電話號碼、患者主要表現及癥狀、意識是否清醒、出車時間、到達時間、搶救時間、回院時間等。必要時電話指導現場人員在救護車到達之前采取一些簡單有效的救治措施,為搶救贏得時間,避免盲目、隨意的處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喪失搶救時機。立即通知司機、醫生、護士、擔架員,在2~3 min內出車。
2 現場評估
。1)護士到達現場后應配合醫生迅速對患者判斷有無威脅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現場應按照以下順序及時檢查與優先處理以下存在的危險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難,反常呼吸,骨折。(2)在轉運途中進一步檢查,在轉運途中可進行病史采集,通過詢問護送人員,事故目擊者了解受傷機制,以發現一些隱蔽部位的傷情,進一步處理,減輕患者傷情,進一步為患者贏得搶救時機。(3)轉運途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瞳孔、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出血情況,以及加壓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環情況等,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做出相應的處理。
3 急救與護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暢,保障氧氣順利輸入 嚴重多發創傷患者大多合并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暢在搶救過程中非常重要,檢查呼吸頻率、深度及規則性,若病人沒有呼吸或呼吸緩慢時(<6次/min),護士應立即開放氣道,對口、鼻腔內有分泌物、嘔吐物及血凝塊或其他異物者應迅速給予清除,平臥,解除束縛,并將頭偏向一側,防止胃內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對舌后墜患者應側臥,并將舌體暫時拉出固定,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給予氧氣吸入,準備氣管插管用物、車載呼吸機以及除顫監護儀,監測血氧飽和度,護士應熟練掌握氣管插管術,緊急情況下能夠獨立進行操作。要提防頻繁的.嘔吐或胃內容物反流引起氣道阻塞。
3.2 妥善處理出血創口,防止創面二次損傷 嚴重多發創傷患者大多有開放性傷口,應密切觀察出血情況。迅速處理活動性出血,較淺血管破裂出血可直接鉗夾結扎止血,創面廣泛出血者可用無菌紗布覆蓋或填塞后繃帶加壓包扎止血。對于四肢開放性骨折大動脈損傷、皮膚撕脫傷者,可用大拇指壓迫出血傷口或肢體近端的主要血管,及時加厚敷料加壓包扎傷口或上止血帶加壓止血,上止血帶之前用紗布、毛巾等軟墊保護受傷皮膚,止血部位上肢在上臂上三分之一處,下肢在大腿中上三分之一處,以防損傷神經,并標明包扎時間,每小時放松一次,并用簡易夾板妥善固定骨折肢體。對單純頭皮出血可加壓包扎止血,開放性顱腦損傷可用明膠海綿貼敷,外加無菌紗布覆蓋臨時包扎,若病情許可宜將頭部抬高以減少出血量。對于腹腔臟器外露者,先無菌敷料覆蓋,再用盆扣上,外用繃帶固定。
4 搶救小組的溝通
現場急救另一重要原因是搶救小組間的默契配合與溝通,護士應及時向醫生匯報患者的病情變化、生命體征,醫生也要及時將體查情況反映給護士,與護士共同進行搶救;擔架員應配合醫護人員,在醫護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可施行一些急救措施。
醫學論文15
[1]程牛亮.生物化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99-311.]
[2]毛羽揚.食鹽在烹飪調味中的作用[J].中國調味品,1999,5.
[3]巖瀨榮一.鹽及其化學[M].北京:輕工業出版社,1960:10-36.
[4]蘇敬.新修本草[M].群聯出版社,1955.
[5]金明宮.竹鹽的烤熔熏制法[J].中小企業科技,20xx,7:019.
[6]潘進富,張成霞.化學教育[M].1999,20 (6):3-4.
[7]李衛平.功能性保健食鹽的開發研究[J].海湖鹽科技資料,20xx(8):1-6.
[8]王琦.王琦方藥應用31論[M].20xx:250-267.
[9]陳敏章,邵丙楊.中華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2477-2481.
[10]高欽穎.韓國仁山竹鹽治療胃病15例[J].陜西中醫,1994,15(7):298.
[11]美國NKF-K/DOQI工作組.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1).
[12]郭義敏,劉穎,陳歷明.近端腎小管碳酸氫根重吸收的分子機制及代謝性酸中毒[J].生理學報,20xx,66(4): 398~414.
[13]Moon, et al. The Intrinsic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Bamboo Salt against Salmonella enteritidis[J]. Molecular and Cellular Toxicology, 20xx,6(1): 109-109.
【醫學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論文05-16
醫學論文寫法12-04
護士醫學論文11-29
醫學論文提綱03-27
醫學論文的寫作12-06
醫學論文寫作要點02-22
醫學論文寫作與發表03-24
醫學論文寫作指南03-27
如何撰寫醫學論文03-31
醫學論文15篇[精選]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