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視野下藝術價值思考
哲學與藝術分屬于不同的領域,無論在內容、形式還是實現手段上都呈現出鮮明的差異。
摘要:
哲學與藝術自產生以來便相伴而生。前者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是藝術內涵的先導;而藝術也蘊含著藝術家理理性的思考,由此在二者之間產生一種有機的、動態的辯證統一關系;诖,筆者從傳統哲學的角度,一方面論述了哲學與藝術之間的聯系以及此種聯系的根源;另一方面分析了藝術價值的內涵與呈現方式,從而對藝術和哲學之間的關系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
關鍵詞:
哲學;藝術價值;辯證關系
一、哲學與藝術的內涵概述
從西方哲學發展史的角度來說,蘇格拉底的出現使人們從對“自然”的關注轉變為對“人”的關注,由此實現了西方哲學革命性的進步。中國的哲學雖然同樣具有悠久的歷史、深邃的學說,但卻不具有西方哲學系統化的特征,尤其是與現實政治保持千絲萬縷的聯系,散發出濃厚的倫理道德的韻味。但二者的共通之處就在于強調哲學是對人生、社會、自然之間關系的思考,也即是一種思維式的或者是辯證式的智慧和樂趣,包括人為何而生存、人的價值、人的本性、人的幸福等諸多問題。正如西方學者將哲學定義為“愛智慧”,強調哲學不是藝術,但卻能給人以美感;不是宗教,但卻給人以信仰;不是科學,但卻給人以啟迪;不是道德,但卻能引入向善。這便是哲學的內涵。那么,藝術是什么呢?宗白華曾經說過:“藝術是人類通過情感和想象的手段來認識和反映世界,表達人與世界之間關系的一種獨特方式。”也即是說,藝術是人的經驗、知識、情感、思想、審美在特定物象中的再現,表達語言、文字所難以陳述的主觀感受,由此產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詩意效果。在本質上,藝術創造屬于一種文化娛樂活動,主要是慰藉人的主觀缺憾,滿足人的情感器官的需求。因此,藝術的呈現既要迎合人在現實社會中的主觀需求;同時又必須塑造甚至是改變人的觀念形態。正是這一特性使得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一種珍貴的存在。
二、哲學視野下的藝術價值研究
哲學是人類理性思考的結果,思辨著人類自身及其與社會、自然、宇宙之間的本質問題,從而介于科學與神學之間的“模糊地帶”。而藝術是人們從經驗、情感、思想、審美或者是價值的角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生存空間以及不同的文化氛圍中,書寫著迥異的情感思想。因此,哲學與藝術分屬于不同的領域,無論在內容、形式還是實現手段上都呈現出鮮明的差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藝術植根于人們經驗的豐富和思維的進化,是一種創作行為,自人類自由思考以來,便依賴于人們對自然、社會、人生和生活的各種理解。而人們的此種理解則蘊含著深厚的哲學基礎。它決定著整個社會的審美趣味、思維意象、情感表達、價值追求等等,從而也決定著人們所能接受的藝術形式和藝術理念。
一般來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體現在思想的過程和行動的過程兩個方面。哲學雖然建構在人類思辨的基礎之上,但卻是通過語言、文字呈現出來的,使其思想被客觀化和固定化。藝術與哲學的區別遠遠小于同科學的區別。它們之間不是思維方式的不同,而是表達中介的差異。哲學追求所表達觀點的準確性、明確性、系統性等特征,使情感轉變成思想,使感性思維凝固為理性結構,因此,需要靈活應用語言文字符號,否則會導致模糊或者是松散的表達效果,使人不知所以然。但藝術卻恰恰相反。它不僅擁有詩歌、繪畫、舞蹈、音樂等諸多表達方式;而且追求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內涵,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從而極大地增強了藝術品的審美價值,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以及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虛、空的藝術手法等等,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藝術的審美特征。哲學是藝術的核心思維基礎,由此決定了藝術家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追求方向;而藝術比哲學擁有更豐富的表現手段和更自由的表達內容,因此,反過來又通過不斷的價值創新推動了哲學的發展。
三、哲學方法論對于藝術研究的價值
二十世紀,在此思想的指導下,藝術理論研究活動也開始廣泛使用認識論研究方法,因此,關于藝術價值的研究和探索也開始被放在認識論的哲學基礎之上,尤其是在前蘇聯的美學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目前,部分藝術理論研究活動仍然沿用了哲學領域認識論的研究方法。黃海澄曾這樣描述認識論指導下的前蘇聯美學研究活動:“文學藝術作為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認識形式,把藝術研究、藝術創作、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都單純地納入哲學認識論的研究范疇。理論認識和藝術認識之間的區別僅僅在于一個采取抽象的形式,一個采取形象的形式,除此之外,便沒有其它的任何區別。這是以哲學認識論為基礎的文學藝術觀念,或者是從哲學認識論中推演出來的文學藝術觀念和方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以及前蘇聯認識論美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國近現代諸多藝術家都將藝術價值的本質問題納入哲學認識論的研究領域。比如著名藝術家凌繼堯在《藝術美學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中提出:“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便是對認識論的探索。藝術也是建立在對現實認識的基礎之上,呈現出明確的審美意識,雖然不同于哲學的認識,但雙方存在緊密聯系。”
由此看出,凌繼堯先生也并沒有擺脫前蘇聯藝術研究的庸俗認識論法,審美認識論在現當代社會甚至是傳統社會中的藝術發展史上根深蒂固?傮w來說,哲學從非生命的運動軌跡中感受生活的活力,從生命的多舛中體味非生命的幻變,由此深入探索人與自然、社會、宇宙的真實存在;藝術則是努力追求生命的本質意義,并通過物質性的深刻印跡使之長存。哲學和藝術自產生以來,便相依相存。前者為后者提供思想、精神、理念上的指導,深化其價值內涵,使藝術創作顯得更加意義深刻;而后者則通過多樣化的創作手段和自由化的創作理念,豐富哲學理論,推動哲學研究的發展。因此,藝術家既要具備嫻熟的藝術創作技巧和豐富的藝術理論知識;同時還必須具有哲學的視野和內涵,由此才能創作出引人深思的藝術品。
參考文獻
[1](法)丹娜.《藝術哲學》[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2]朱志榮.《中藝術哲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3](美)諾埃爾•卡洛爾.《大眾藝術哲學綱領》[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
[4]宮寒冬.《人的心靈的文化形式:宗教、藝術與哲學》[J].《學術交流》.2006(9).45-47頁
[5]阿瑟•丹托.《藝術過去的形態:東方和西方的比較》[J].《藝術百家》.2011(3).79-81頁
[6]葛俊偉.《哲學與藝術的茍合》[J].《西江月》.2012(5).65-67頁
【哲學視野下藝術價值思考】相關文章:
新課標視野下中學美術教育的思考11-23
科學哲學實踐視野中的學科交叉11-22
淺析我國管理哲學的哲學思考論文10-07
提升哲學素養的思考03-13
試論哲學視野中的課程與教學思想述評11-16
緊急避險的法哲學思考11-15
哲學教育創新的思考論文10-09
語言哲學視野中的言語行為理論發展11-15
儺蠟文化視野下的關索戲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