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原則
冬季氣候寒冷,人們很少出汗,體內損失鹽分少。此時進補,應以清淡為主。因此,“雪花鹽”為煲湯用鹽的上選。大家都知道,海水的成分與人體體液相似,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季進補原則,歡迎大家分享。
冬季進補什么時候開始?
冬天是指農歷立冬之后的3個月,這個時候除了氣溫低之外,人體代謝也會下降,中醫師所說的精氣等物質是屬於比較收斂的時候,所以當然是進補的最好時機。
冬令進補有三種說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醫生認為,冬令進補時間的選擇因人而異。
絕大部分中醫都會認為,一年一度的進補季節,在冬至前后開始為佳。中國傳統文化里的另一本《易經》中就有“冬至陽生”一說,意思就是在冬至這一天,陽氣上升,人們運化食物營養的能力會明顯上升,因此在這一天開始進補,效果會比較好。
不過這個時間也不是一刀切,對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長期陽虛的人,完全可以加長進補時間,從立冬就開始進補,一直補到立春結束。
體質一般而不需大補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進補。正如民間早就有夏補三伏、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后進補為較佳。
冬季進補要得法
中醫并不意味著一個方子就適合所有的體質。為了讓冬季進補能更好地達到預期效果,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和食物的屬性進補。中醫按食物的性味分為平補、溫補、清補等類,進補要根據人的不同體質和食物的屬性進行辨證施補。即使身體虛,也不能盲目亂補,否則不僅無益于身體,反而會帶來副作用。
因此,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不同的補益方法和補益藥物是極為重要的。中醫對虛證的補法常有以下幾種:
1、清補法:
是補而兼清的一種方法,多適用于外感溫熱病后,陰津耗損,或氣陰兩虧而邪熱未盡的情況,見到時有低熱,口燥咽干,舌紅少津等。常用藥物如西洋參、生地、麥冬、沙參、石斛之類,中成藥如生脈飲等。
2、溫補法:
多用于陽虛的病證,見到面色晄白,四肢發冷,全身畏寒,有的還有腰膝酸軟等癥。常用藥物如附子、肉桂、干姜等,中成藥如附子理中丸、右歸丸等。
3、峻補法:
多用于身體極度虛弱甚至生命垂危的病人,如產后大出血不止,宜用紅參、野山參等益氣攝血;陽虛欲脫的病人,可用參附湯(人參、附子)煎湯緩緩灌服。老年人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往往用阿膠、龜板膠、豬、牛、羊肉或脊髓等血肉有情之品,大補元氣,以延年益壽。
4、平補法:
多用于身體虛弱不甚,或雖然虧虛而非峻補所宜的病人,如有些輕度血虧的病人,可用黃芪、當歸燉肉食用,輕度腎虧腰酸的病人,可用杜仲燉雞食用。有些老年人五臟俱虧,氣血陰陽皆不足,這時常常從補益脾胃入手,起到調理恢復身體功能的作用。相反,若用峻補藥物,脾胃不能消化吸收,也就起不到補益作用。
冬季進補多以溫補為宜,尤其是小寒節氣一年之中最冷之時,可食補、藥補相結合。藥補可適當選擇人參、黃芪、蟲草、阿膠、當歸、首烏、枸杞等滋陰潛陽、益氣補血之品;食補可根據身體的陰陽氣血偏盛情況,結合食物的性味有選擇地進食牛羊肉、雞鴨肉、精肉、甲魚、鱔魚等食物。
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御寒助陽確有作用。
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癥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冬季進補的禁忌
1、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
肉類在消化的過程當中的某些“副產品”,比如說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這些又通常是是心腦血管病、癌癥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2、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分為偏寒和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
那些偏熱者,就是出現手足心熱,口干口苦,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等癥狀的。不能大補,如果不分寒熱亂服藥膳,很容易就會得不償失。
3、多多益善
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如過量服用參茸類補品,可引起腹脹,不思飲食;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導致惡心、嘔吐和腹瀉。
4、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5、以藥代食
不要胡亂進補。中醫認為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應該注意日常進補時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的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
因為很多的食物也有治療作用。比如多吃芹菜能夠治療高血壓;多吃蘿卜能夠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而多吃山藥則具有補脾胃的作用。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6、重“進”輕“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葷腥,餐餐大油膩,這些食物代謝后產生的酸性有毒物質,需及時排出,而生活節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無規律甚至便秘。
所以,養生專家近年來提出一種關注“負營養”的保健新觀念,即重視人體廢物的排出,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提倡在進補的同時,亦應重視排便的及時和通暢。
7、常補不變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繼而又從多年不變發展成偏食嗜食,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藥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種補品會影響身體內的營養平衡。
8、越貴越好
“物以稀為貴”,那些高檔的傳統食品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并無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
另外,凡食療均有一定的對象和適應癥,故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么,補什么”,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9、過度貼秋膘
肥胖者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
飲食合理,注意比例
其實在冬季的時候,我們在飲食方面上一定要注意很好的,很多的孩子在冬季的胃口都是會好起來的,所以說就是很能吃的,吃的多是好事,但是還要有一個合理的飲食調理才是關鍵的。
適宜和不適宜吃什么
其實有時候好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補品的,我們不應該在冬季吃一些大油大膩的食品,而且喝飲料也是不要喝涼的哦,當然很多食物也是適宜吃的,因此吃了對于身體是很有益處的,蘋果、核桃、花生、橙子等都是很好的食品。
粥是一種很好的食物
在冬季的早上或者晚上喝上一碗熱熱的粥該有多好啊,孩子喝粥是有利于身體發育,但是在熬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營養的。熬出來的粥不僅僅要營養豐富,而且要容易吸收鶿兢尖睜的。尤其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多多喝粥是很有好處的。
時刻的保持喝水
冬季天氣是比較寒冷的,雖然我們身體排汗很少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時刻的保持喝水的,還有一定要學會主動喝水,千萬不等到了口渴了再喝水的,如果我們等到了口渴再喝水的話,那么一定就是在缺水了。
冬季進補食物
蘿卜
白蘿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也是養生的好食材。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的說法。蘿卜中維生素A、C的含量特別豐富,生吃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氣的功效;熟食則能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牛肉
中醫認為,牛肉是滋養強壯的補品,具有健脾養胃,強筋壯骨之功。牛肉含鉀和蛋白質鉀是大多數運動員飲食中比較缺少的礦物質。鉀的水平低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生長激素的產生,從而影響肌肉的生長。牛肉含鐵鐵是造血必需的礦物質。與雞、魚、火雞中少得可憐的鐵含量形成對比的是,牛肉中富含鐵質。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性微寒、味甘,具有解毒除熱、通利腸胃的功能。凡心煩口渴、大便不暢、小便黃少者均可常食白菜。白菜中含有較多粗纖維,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等。
豆腐
豆腐營養價值豐富,物美價廉。由于豆腐中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的美稱。兩小塊豆腐,即可以滿足人體一天鈣的需求量,特別適合兒童和老人食用。
【冬季進補原則】相關文章:
冬季怎么進補?11-12
立冬飲食進補原則11-15
冬季月子調理原則10-23
立冬冬季養生進補需辨別體質10-14
冬季養生常吃十大進補食材11-25
冬季兒童健康飲食有哪些原則11-23
立冬進補11-08
大寒養生進補食譜11-26
冬至進補吃什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