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典故吧,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典故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1
見利忘義
秦末,酈商在高陽起兵,歸順劉邦。他將自己的四千兵馬交給劉邦統率,自己沖鋒陷陣,立下不少功勞。劉邦做了皇帝以后,他當右丞相,深得朝廷器重,后來退休在家。
劉邦死后,大權落在呂后手中。她封自己的侄兒呂廣、呂祿為王,打算將劉家的天下變為呂家的。呂后病死后,呂家的.人蠢蠢欲動,眼看一場政變就要發生,漢朝大臣們個個捏著一把汗。
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緊急磋商,討論對策,最后決定為了平息禍患,必須誅滅呂氏家族。但是,當時的兵權在呂祿的手中,他掌管北軍,周勃雖然是名義上的將領,但是如果拿不到兵符就無法調遣部隊。
周勃和陳平想了半天,就想利用酈商的兒子酈寄與呂祿是好朋友的關系,除掉呂祿。周勃首先劫持住酈商,威脅酈寄引出呂祿,乘機奪取兵符。呂祿聽從酈寄的勸告,出外狩獵散心,周勃奪了兵符,趁機控制北軍,隨后便把呂氏家族全部誅滅。
酈商在誅呂事件發生后不久就去世了,酈寄由于立下大功,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后來史書評論酈寄,說他見到有利可圖,就出賣了朋友,是個沒有道義的人。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2
避實就虛
這個典故源于《孫子.虛實篇》。孫武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春秋時期齊國人。他所著的《孫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軍事著作。在這部著作中的《虛實》篇中,他主要論述如何使敵虛我實,從而達到在戰斗中以實擊虛、奪取勝利的目的。他指出:作戰的`方式、方法,就好像水的流動一樣,因為水是避開高處往低流,所以打仗用兵應該避開敵方實處而擊其虛處。水適應地理形態變化而流動,那么用兵打仗就應該針對敵情的變化而制定取勝的辦法。因此說用兵打仗沒有一定的規律,流水也沒有一定的固定地形。如果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制定奪取勝利的辦法,可稱其為用兵如神。所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之中沒有哪一行是常勝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沒有哪一季是固定不變的。因此說,日子有長有短,月亮有缺有圓,打仗用兵也是這樣。
現一般用此典故說明談論問題空洞無物,回避要害。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3
天真爛漫
南宋末年,有位姓鄭的畫家曾以太學生的資格,參加博學詞科考試。后來北方蒙古貴族南侵,他向朝廷上書主張抵抗,但未被采納。
南宋滅亡后,他改名為“思肖”。原來,宋朝是趙姓打的天下,“肖”是趙的偏旁。畫家表示自己永遠思念南宋,并隱居在蘇州的一所寺廟里。
鄭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掛了一塊大臉,匾上是他親筆寫的“本穴世界”四個字:原來,“本”由“大”、“十”兩字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間,就成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說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內。
有一次.他畫了二卷高五寸,長一丈多的墨蘭。畫上的墨蘭,自然全無土根的。他還在畫上題上八個字:“純是君子,絕無小人!贝蠹倚蕾p了這幅畫后,贊不絕口,一致夸它畫得純真自然,生氣勃勃。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4
專心致志
古時候有個圍棋高手,名叫秋,人們稱他弈秋。他有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好學,棋藝提高很快;另一個雖然也天天聽課,但很不專心。他看著老師,心里卻想著天上有沒有大雁飛來,老師的話一句也沒聽進去,棋藝自然也沒有絲毫提高。
[注釋]致:盡,極。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專一,注意力不分散。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5
曾參殺豬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愿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里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
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后,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里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么當真呢!痹鴧⒄f:“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古代成語故事及典故】相關文章:
古代成語故事03-05
古代成語故事08-01
古代名人經典故事07-06
古代孟嘗君的門客的歷史典故09-20
朝秦暮楚的成語故事及典故11-22
集思廣益的成語故事及典故05-04
古代禮儀成語故事09-24
古代寓意成語故事11-28
古代勵志的成語故事11-03
古代成語故事4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