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軍:順勢而為企業才能成功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做客《楊瀾啟示錄》,節目中雷軍闡述了小米的未來、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的“七字訣”、二次創業的經歷,及對創業和創新的看法。他認為企業想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一頭豬在風口,臺風大,它就能飛起來!
雷軍和小米能走多遠,紅旗能打多久?
對于小米的未來,雷軍說,“其實我們做手機到今天為止24個月,兩年多一點,剛開始上市很多人就問這是真的假的?這兩年已經沒人再問我真的假的了。如果你了解小米,就知道小米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一家手機公司,可能它更多的像一家互聯網公司,它這種積累和它這種運作的模式,我覺得如果堅持下去的話,我相信是可持續的。”
要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
雷軍談到,在2005年的時候就認識到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移動互聯網要做好,跟手機終端非常相關。2007年蘋果公司推出iPhone,給了他很好的啟發。
通過對移動互聯網大勢的把握,雷軍總結出了移動互聯網思維的關鍵詞:極致、專注、口碑、快。談到專注,雷軍舉了小米電視的例子:“別人家做電視,一年做一百款型號,光47寸就給你搞15個型號,你想怎么可能下工夫呢?我們整個公司,好幾千人,只做一款電視,每個人都在提意見,每個人都在琢磨。我的商業理念是什么呢,我不奢求每一個用戶都能喜歡我的產品,我只需要我最在乎的那群用戶去喜歡就行了。”他說,“其實只做一款產品,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再做一款產品是很容易的,是看起來很容易的,但是它的綜合成本非常高。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他們遇到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型號太多,這肯定是一個核心問題。”
對企業口碑的注重,體現在雷軍從細節上尋找突破,精益求精,對每件事高標準和嚴要求上。他同時指出當下社會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次創業決不能丟面子,但要低調起步
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雷軍想辦一家世界級的偉大的公司,40歲生日那天,決定要去試一下,算是圓了以前的一個夢。但是決定之后面對的最大的壓力就是“輸不起”!原來的部下、朋友,他們都很成功,自己創業萬一搞砸了很沒面子。當時思想壓力特別大,所以就隱姓埋名地干。小米是創辦了一年半以后,雷軍才站到前臺來,他把精力都用在招聘、產品上,心無雜念。所以雷軍建議二次創業的人低調一些,調子越高,摔得越慘。
三年前做手機時,雷軍的團隊面臨的巨大的壓力,頂級供應商不信任,招攬人才時不被認可。雷軍舉了在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事故后,真誠的前往夏普公司謀求合作,最終成為夏普在亞太區最大的客戶的例子,來說明當時的困難程度。
中國式創新 對待創業要寬容
在中國互聯網起步階段,大多數的互聯網產品都以模仿或山寨的形式出現。而如今,隨著微博、微信、小米、支付寶等應用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開發出針對中國用戶習慣的原創產品,甚至部分打入海外市場。有人評價,這些創新,代表著中國的互聯網領域已經超越、或正在超越“中國式抄襲”。對此,雷軍認為,一方面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一方面是中國這個大市場的需求推動創新。
談到國內的創新環境時,雷軍認為中國目前還是存在不利于創新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缺少對失敗的寬容。,“我們這個社會對缺少對失敗的寬容。創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創業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在這么一個高失敗率的領域里面,大家缺少寬容,落井下石的態度不可取。”
但對待大學生創業這個問題,雷軍表示“我們的教育體制問題,使我們的大學生實際動手能力遠遠不足,在中國真正創業成功的,絕大部分都是有經驗的人創業。不提倡大學剛畢業創業和大學沒畢業創業,我們培養的學生還需要一點時間提高他們的能力,如果過早的鼓勵他們去創業,很容易讓他們誤入歧途。”
【雷軍:順勢而為企業才能成功】相關文章:
雷軍的創業案例03-27
小米雷軍的創業規則05-27
雷軍和小米的故事11-15
雷軍自述小米創業11-19
20億才能出互聯網家裝領軍企業03-02
創業辦企業“四力”才能保證成功12-09
雷軍:向阿里學了三點 這是創業成功的核心11-15
雷軍創業:不是“雷布斯” 是A級員工03-08
雷軍:怎樣選擇創業項目12-02
雷軍:為什么小米還不上市?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