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為何不愿下基層?既要下得去也要上得來
一方面廣大農村人才緊缺,一方面大量無法就業的大學生“漂”在城市。針對這種“城鄉人才二元結構”,根據中央提出的5年選聘10萬名大學生到村任職的戰略部署,重慶市大膽創新,給身份、給待遇、給位置積極引導大學生基層就業,確保大學生“選得準、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有前途”,建立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機關工作人員主要從鄉鎮遴選、年輕優秀干部從基層一線培養的選人用人新機制,探索出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就業的新模式。
大學生為何不愿下基層就業?
重慶是一個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并存的特殊直轄市,城鄉二元結構特征突出,3200萬人口有近2/3在農村,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但是,重慶農村卻普遍存在人才結構失衡、整體素質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已影響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基層政權的建設。比如,不少區縣水利系統沒有一名水文、地質、測繪、電力專業人才,林業系統沒有一名林業?埔陨系娜藛T,90%以上的鄉鎮計生站只能開展計生咨詢等業務,連一些常規性的節育手術都無法開展。潼南縣衛生系統2000年以來引進146人,目前已流失128人,而縣農業系近5年就流失專業人才82人。
一方面是農村人才緊缺,另外一方面卻是大學生畢業生寧愿“漂”在城市也不愿意到基層就業。據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人事局的聯合調查,僅重慶九龍坡區、潼南縣、云陽縣、酉陽縣4個區縣目前就尚有11389名大學生沒有就業,其中僅潼南縣就有4380人。他們當中,大多數是農村基層急需的農業、醫療、教育、文化、法律等專業人才。調查還顯示,有94%的大學生都不愿意到基層工作。
記者采訪了解到,大學生不愿意到基層就業的因素比較多,但最主要的是缺乏激勵機制,黨委政府的良好意圖與大學生個人發展、現實需求有較大“落差”。大學生下基層工作在身份、待遇、前途等方面都存在后顧之憂,即使到了基層也難以發揮作用,寧可“漂”在城市,就算找不到工作也會有更多機會,F在國家鼓勵大學生畢業后服務農村基層的項目不少,有組織部門的“選調生”、團委系統的“西部志愿者”計劃、教育部門的“特設教師崗位”、人事部門的“三支一扶”計劃等,但其身份、待遇、政策都不統一,對大學生也缺乏足夠吸引力。比如,“選調生”解決了公務員身份,“特設教師崗位”解決了事業單位人員身份,而其他項目沒有解決人員身份問題,“西部志愿者”服務期滿后,還面臨著重新找工作的問題;在待遇上,選調生和“特設教師崗位”按正式人員標準發放,而“西部志愿者”和“三支一扶”大學生只有每月600元的生活補貼。
重慶給身份、給待遇、給位置解決大學生下基層的“后顧之憂”
根據重慶的實際情況,重慶制定了《重慶農村鄉鎮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從2008年起,5年內選派32511名高校應屆畢業生到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及村工作,其中選派1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力爭到2012年全市9986個村“兩委”班子中的大學生比例達到30%以上。為了支持這一計劃的實施,重慶決定投入巨額資金進行保障,市財政將拿出5億元專項經費,各區縣財政配套5億元經費,用于保障大學生到基層服務的工資和津補貼的發放。這也是重慶直轄以來規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項人才隊伍建設計劃。
重慶市人事局局長姜平說,對于重慶這種城鄉二元結構十分突出的地區來講,選派大學生下基層既有利于解決農村鄉鎮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矛盾,又有利于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是填補城鄉人才鴻溝的“雙贏”舉措。
大學生不愿意下基層的重要原因是在身份、前途、待遇等方面存在后顧之憂。為此,重慶今年5月出臺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策激勵大學生下基層建功立業。
針對目前大學生服務基層項多家牽頭、缺乏統一規劃和相互銜接脫節等問題,重慶將選調生、特設教師崗位、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大學到村任職等項目整合起來,作為“農村鄉鎮人才隊伍建設”統籌安排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服務,統一制定選派計劃、統一制定政策規定、統一組織報名考試、統一辦理錄(聘)用手續,從根本上解決下基層大學生補貼標準、考核方式、身份性質不一的問題。
重慶還大膽創新制度設計,對下基層大大學生“給身份”、“給待遇”、“給位置”。對于到村任職的大學生實行就業“兜底”,服務期滿兩年且考核合格,直接錄(聘)用為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村服務年限計算為工齡;改變過去選派下村大學生只發生活費或見習費的做法,執行所在地統一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津補貼標準,并為大學生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選派到村的大學生可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經過鍛煉且黨員干部都公認為“優秀”的,通過有關程序,可擔任村“兩委”負責人。
建立優秀人才“下得去、上得來”的選人用人機制
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存根說,目前,相當部分年輕干部直接從家門-校門-機關門,缺乏基層一線鍛煉和艱苦環境磨礪的工作經歷,缺乏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機關層次越高,來自基層的干部就越少。這種狀況持續發展下去,就會造成干部隊伍結構的根本性缺陷,產生官僚化和機關化的危險,使干部脫離群眾。他認為,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實施農村鄉鎮人才隊伍建設,既是為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提供源頭活水的有效途徑,也是改革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選用制度,建立從基層選拔人才機制的重要舉措。
重慶以改革現有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選用制度為突破口,探索建立從基層選拔人才機制,暢通基層人才成長通道,讓優秀人才“下得去、上得來”。從2008年起,重慶市、區縣機關補充公務員,主要從具有兩年以上鄉鎮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中擇優選調。市、區縣機關公開招錄公務員時,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大學生中招錄的比例不得低于60%,以后每年提高10%,2010年以后不低于80%;市、區縣機關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時,在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大學生中招錄的比例不得低于40%,以后每年提高10%,2010年以后不低于60%;新提拔的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干部,原則上要有基層鍛煉經歷。
由于打破了條條框框,使大學在基層有干頭,有盼頭,重慶面向全國選派大學生到鄉鎮和行政村任職引起大學生濃厚興趣,到報名截止時有16069人報名,其中報考行政村的大學生8062人。 (記者劉亢、黃豁)
【大學生為何不愿下基層?既要下得去也要上得來】相關文章:
大學生創業 為何路難走?03-12
大學生創業:為何高達31%退出市場?03-29
為何大學生創業“心熱手涼”03-12
創業也要靠團隊的力量02-28
俞敏洪談創業:人情與利益兼顧得來成功02-22
科技圈里為何女性很少?11-20
從"為何創業"到"如何創業"11-17
從「為何創業」到「如何創業」11-19
合伙創業,親爹也要守規則!03-06
大學生創業,政策的上和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