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型健身房風生水起,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引導語: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中端健身品牌占比為54%,2013年下降為36%,低端品牌及高端品牌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而到目前,全國個人健身工作室在1萬-2萬家左右,這個數字也佐證了小而美模式的生命力。
北京早早迎來了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熬過了厄爾尼諾的炎熱,圈哥又被拉尼娜帶來的寒潮凍成了狗…….
在2016這個給中國體育產業帶來笑與淚的一年,體育產業也經歷了這樣一番寒冬。有人欲在風口中搏一桶金,有人事業起伏波折,感慨行業艱難。在這樣的大潮下,天生具備C端盈利能力的健身房們,卻贏得了眾多資本的青睞。
近來,青鳥健身、Liking、U-24、EPTC等健身公司相繼融資,而自2015年以來,中航健身、亞特體育、康比特、賽普健身學院等健身相關公司掛牌新三板。在資本寒冬里,能從C端賺錢的健身行業又重新贏回了關注,而健身房本身,也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全民健身不只是口號,C端需求催生健身房火熱
今年6月,中國體育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曾經表示,當中國的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健身產業有望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而據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2015中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萬億元,人均GDP為5.2萬元。從收入上看,健身產業崛起的時代,或許就在眼前了。
的確,近幾年國人體育與健康意識的提升,讓全民健身,又成為一個熱門詞匯,也催生了一系列的互聯網產品。據艾瑞咨詢數據,1-9月運動健身類App的用戶規模增長了近一倍,咕咚、Keep、悅跑圈、火辣健身等APP都擁有了較大的用戶規模。
當然,健身消費不止在互聯網移動端,線下健身房的消費比例也在穩步上升,同樣從艾瑞數據了解到,在2016年運動人群主要的健身場所中,已經有50%的人選擇健身房、會所及俱樂部,健身房的運動頻次僅低于跑步,位居第二。
▼2011-2015年中國健身俱樂部會員數量及會員比例
數據來源:AASFP、中商產業研究院
從AASFP及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可以看到,中國健身俱樂部的會員比例從2011年-2014年呈緩慢增長,由1.05%增長到1.24%,而到了2015年,成長幅度明顯變大,會員比例為1.47%,人數達663.38萬人。
去健身房花錢健身、接受更好的健身服務,正在成為崛起中產階級們的一種習慣。
傳統健身房面臨新需求挑戰,差異化成脫穎而出的關鍵
即便需求在增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一杯羹,傳統健身房也面臨著新時代下的挑戰。
目前傳統健身房主要的產品模式是年卡+私教,產品種類相對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競爭壁壘并不高。
很多健身者會在大眾點評或社交網絡上吐槽健身房教練的專業能力不足、推銷買課等現象。在吸引用戶方面,價格戰是傳統健身房的常用手法,但價格戰吸引的用戶回購率往往不高,會員的滲透率相比于美國,差距也很懸殊。
▼中國和北美健身會員滲透率比較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
其實傳統健身房的行業問題并不是今天才顯現,2011年,行業領先者青鳥健身就曾因虧損將北京的五家分店暫停營業。而在后期收購青鳥健身的王鋒,也加入了這股O2O健身的創業熱潮,主打小而美的O2O健身房“光豬圈”就是他的創業產品。
他曾經表示,目前國內共有15000家左右的健身房,專業的健身教練有十多萬,未來幾年用戶可能會達到1.5-2億,但在國外,大型健身房數量增長并不快,反而是小型健身房的數量在快速增長。這是他在反思的現狀,也是創業的原因。
有這樣思考的不只有王鋒,消費基數越來越大運動健身的市場,的確對健身房提出了新的要求,隨之而來的,是健身模式的轉型。
新型健身產品涌現,新式健身房成為新熱點
在圈哥辦公室的樓下,有一家叫做汗水兌換工廠的運動訓練場館,可以說是今年健身屆的“網紅”。今年特步的發布會及一些高端社交聚會都在這里舉行,另外,它還是北京國安的內訓基地,很多明星也來此運動訓練。圈哥采訪的時候,就在這里遇到了演員沈騰。
據了解,2015年8月才成立的汗水兌換工廠,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脫離中國傳統健身房的以機械為主、控制飲食的健身模式,主打“training”理念,同時具備時尚和高級社交的特質。
▼汗水兌換工廠
新理念的提出迎合了年輕、高端健身用戶的需求,而這些用戶往往具備一定的自媒體屬性,汗水訓練工廠的躥紅,也就不奇怪了。
具備這些特質的新型健身場館,在北京三里屯商圈就不止一處,選址于一線城市的商業中心也是這些場館的共性之一。
在距汗水兌換工廠500米左右的距離的三里屯Soho,有一家名為CrossFit Strength Code的混合體能訓練館,而在不遠處,同一訓練體系的Cross Fit Slash也選址于附近。
▼CrossFit Strength Code
據了解,CrossFit 是一種起源于美國的健身體系,1995年在美國出現后逐漸風靡全美,在美國各地有很多CrossFit 健身房,CrossFit 健身大賽也登陸了ESPN。2013年,上海第一家混合訓練館Crossfit-Shanghai的開業,CrossFit正式進入中國,到今年,包括上述兩店在內,CrossFit在中國已經開設了七十余家場館。
同在北京三里屯的,還有一家名為MTC新綜合訓練中心,主打實用性健身,通過多元化的訓練模式,全面提升身體素質,旗下有MTC、MTC Pro、MTC Executive三個品牌產品。
▼MTC新綜合訓練中心
而這些場館的共性不止在于選址,雖然不完全相同,但脫離傳統健身房的枯燥訓練、強調提升綜合素質均是他們的健身產品方向。
生態圈了解到,汗水兌換工廠的“training”理念主要是以功能性訓練、娛樂型訓練模式以及社交派對課程等幾種課程共同體現的場景式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是鍛煉深層的肌肉線條和表現力,展現人本身的體型線條。而CrossFit 以及MTC新綜合訓練中心的訓練特點也主要是以多種高頻次、快速、具備爆發力的動作來增強身體的全面機能。
另外,這些選址于消費中心、具備社交娛樂屬性的訓練健身場館,定價相對較高。據了解,汗水兌換工廠最低的月卡費用是在1200元-2600元,另外私教課也是主要的收入之一;CrossFit 的個人年消費大概是在10000-20000元之間 ;MTC新綜合訓練中心年卡為12999元。
相對較高的費用,可以讓這些健身房在客單數有限的情況下,保證自己的收入。他們的成功也一定程度上說明,隨著健身人群的不斷壯大,愿意花錢追求健身體驗的用戶比例在逐步提升。
汗水兌換工廠的創始人張園告訴生態圈,其分店的城市選址是在消費能力較高的地標性城市;CrossFit在全國的分店也大都在北京、上海、廣州及各省的省會城市。
這些定價面向高端用戶、突破傳統健身房的健身模式的運動訓練場館,正在向全國一二線城市進軍。但在新的城市與環境下,如何復制并推廣原本“小而美”的模式,也是一大考驗。
據了解,中國前十大品牌健身房總體數量740家,但他們僅占市場整體的16.4%,其余的健身俱樂部中,有66.8%以非連鎖為主,足以說明這個行業的品牌相對分散,入局的行業壁壘并不算高。
據虎嗅數據顯示,我國2010年中端健身品牌占比為54%,2013年下降為36%,低端品牌及高端品牌的市場份額有所提升,而到目前,全國個人健身工作室在1萬-2萬家左右,這個數字也佐證了小而美模式的生命力。但從傳統連鎖健身房目前遇到的種種問題來看,想要把“小而美”做成“大生意”,或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對廣大用戶而言,在冬天里,找到一個溫暖舒適、稱心如意的健身場所,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新型健身房風生水起,會是一門好生意嗎?】相關文章:
創業帶動就業文化產業風生水起01-17
小額貸款風生水起 創業“草根”紛紛受益03-17
有哪些快速致富的好生意?03-07
你會是下一個理性投資者嗎?03-07
創業測試之你會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嗎02-03
二十萬投資做什么好生意?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