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河南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2017年行動計劃》全文
《河南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2017年行動計劃》已經省政府同意,已經出臺實施了。
河南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
2017年行動計劃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河南行動綱要》和《河南省推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加快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步伐,推動我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和網絡經濟強省為目標,以深化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實施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引進專項攻堅“一個行動”,強化技術引領、資本引領“兩個導向”,推動承接產業轉移與我省戰略規劃、戰略平臺、新興業態“三個融合”,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優存量,實現承接產業轉移規模、質量、效益、結構的協調,打造全國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的高地、技術引進合作的示范區、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重要陣地。
(二)工作目標。力爭全年全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實際到位省外資金2400億元,增長7%以上,承接規模進一步擴大,增量帶動效應更加凸顯;承接項目質量繼續提高,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顯現;裝備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電子制造、汽車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承接轉移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速,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建成一批省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產業轉移示范共建園區,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二、突出壯大主導產業,實施專項攻堅行動
按照“成長性最好、競爭力最強、關聯度最高”的要求,重點圍繞裝備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電子制造、汽車制造等5大主導產業實施專項攻堅行動,突出鏈式承接和集群引進,加快培育形成優勢產業集群。
(一)實施裝備制造集群承接專項行動
承接路徑:按照龍頭帶動、高端嫁入的承接模式,以電氣裝備、農機裝備、工程裝備、通用裝備等為承接重點,以高端智能裝備為引進方向,吸引國內外優勢企業將研發中心、維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和具有技術深度的加工組裝等高端環節向我省轉移。
主攻方向:電氣裝備主要瞄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上海電氣、臥龍電氣、湘電集團、東方電氣、川開電氣、哈電集團及美國通用電氣、瑞士ABB集團等國內外龍頭企業,強化資本、技術、人才合作。農機裝備主要引進高端農機產品智能控制、動力換擋和自動導航等關鍵技術,重點加強與雷沃重工、山拖農機、吉峰農機、宗申動力等行業龍頭企業洽談對接,吸引其來豫設立生產研發基地。礦山裝備重點突破冶金礦山及石油裝備系統集成、自動監控、變頻器、智能耦合電液控制等關鍵技術,與優勢企業開展戰略合作,重點吸引上海世邦機器、東蒙路橋、億錁路橋、多靈沃森以及德國Hazemag等來豫投資。通用裝備重點圍繞數控機床、機器人、基礎零部件、儀器儀表等領域,主要瞄準長三角的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珠三角的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東莞等市,以及京津地區和東北等高端裝備制造發達地區,引入一批知名品牌企業。
重點項目:重點推動大族工業4.0高端裝備產業園項目、通用航空農用飛機制造項目、比亞迪有軌電車項目等在談類項目加快洽談簽約。利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海工業博覽會等平臺組織對接交流。
(二)實施食品制造集群承接專項行動
承接路徑:按照品牌帶動、特色主導的承接模式,圍繞冷鏈食品、休閑食品和飲料制造,加大中高端項目引進力度,板塊式承接食品產業轉移。
主攻方向:重點瞄準廣東、福建、江蘇、北京、上海、山東、四川等食品制造發達地區,加強與上海真誠食品、山東好旺美食品、廣東潔霞食品等速凍面制品企業,四川百味園食品、伊藤食品、北京千喜鶴食品等低溫肉制品企業,三元、飛鶴、雀巢、惠氏等國內外乳制品品牌企業合作,大力引進速凍面制品、低溫肉制品、乳制品等高端產品和技術;加強與中膳食品、上海新城食品、廈門家佳禾食品等冷鮮團膳食品、可微波套餐食品企業及達能食品、盼盼食品、頂園食品等烘焙、膨化、糖果、飲料休閑食品企業的深度對接和合作,爭取其來豫建立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和生產基地;引進發展集生產、倉儲、運輸、交易、配送于一體的食品安全溫控供應鏈體系。
重點項目:重點推動安陽世紀酉昊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產基地擴建項目、駐馬店年加工生產熟牛肉1000萬箱生產項目等在談類項目加快洽談簽約。
(三)實施新型材料制造集群承接專項行動
承接路徑:按照技術主導、產學研合作的承接模式,以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承接重點,著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新型材料研發生產基地。
主攻方向:面向推動海洋工程、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衛生、電動汽車、智能制造等領域發展,瞄準國際國內新材料制造發達國家和地區,著力引進一批新材料領域的知名研發生產企業。國際方面,重點瞄準美國、德國、日本和歐盟等新材料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開展洽談對接,吸引杜邦、道康寧、巴斯夫、TDK、信越化學、瓦卡、住友、三菱、MEMC等國際新材料龍頭企業來豫投資,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和設立生產基地。國內方面,擴大與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魯等新材料產業集聚地區合作對接,立足我省資源和產業優勢,重點吸引方大特鋼、廈門鎢業、江西銅業、亞太科技、寶鈦股份、鋼研高納、利源鋁業等金屬新材料加工企業來我省設立生產基地;支持我省傳統化工企業與滄州明珠、南洋科技、德威新材、東材科技、佛塑科技、津膜科技、鼎龍股份等化工新材料企業對接,開展技術和產品合作;無機非金屬新材料方面,重點加強與方興科技、斯米克、開爾新材、有研新材、中環股份等研發生產企業洽談對接,爭取合作成果。
重點項目:重點推動北京藍光高科公司SLEC冷光產品項目、卓達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深圳市美盈森集團包裝材料生產項目等在談類項目加快洽談簽約。
(四)實施電子制造集群承接專項行動
承接路徑:按照“整機+配套”組團式承接模式,以智能終端及核心零部件、先進傳感器、集成電路等為承接重點,積極引進品牌項目、龍頭項目,培育全產業鏈體系,打造全球重要的智能終端研發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主攻方向:加快承接歐美、日本和臺灣、珠三角、環渤海等國家和地區電子制造轉移,吸引品牌企業在我省設立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基地。珠三角地區重點瞄準深圳、珠海、廣州等地智能手機整機制造企業、智能通訊產品研發和增值服務提供商等;環渤海地區重點瞄準總部或區域總部設在京津的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智能手機企業;臺灣地區重點瞄準富士康配套企業及智能手機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企業、軟件開發企業等;歐美、日本、韓國重點吸引索尼、諾基亞、IBM、日立、飛利浦等知名品牌企業布局河南。
重點項目:重點推動臺灣合晶集團8寸晶元項目、傳音手機產業園項目、天瓏手機產業園項目、金世尊通訊及智能穿戴項目等在談類項目加快洽談簽約。
(五)實施汽車制造集群承接專項行動
承接路徑:按照整車帶動、配套支撐的承接模式,把戰略合作作為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路徑,堅持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進,以整車制造和關鍵零部件為承接重點,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汽車生產企業和關鍵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打造國際先進的客車研發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主攻方向: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整車企業布局建設區域生產基地,重點瞄準寶馬、豐田、大眾、戴姆勒、標致、沃爾沃、鈴木等國際品牌企業,上汽、北汽、一汽、東風、長安、吉利、比亞迪等國內品牌企業,采用兼并重組、投資合作等方式形成和擴大汽車產能。依托中集華駿、河南駿通、商丘冰熊和河南紅宇、鶴壁天海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等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大力引進和發展重型改裝自卸車、冷藏保溫車、道路(機場)維護專用車、散裝車、油田專用服務車、應急通信車等特色專用汽車。圍繞宇通、日產、海馬、恒天重卡等整車企業配套體系建設開展產業鏈承接,推動整車配套零部件企業組團入駐河南。圍繞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電池等關鍵技術,著力引進比亞迪、寧德新時代、珠海銀隆、北京意昂神州等優勢企業,強化產業鏈薄弱環節,提升我省動力電池優勢。
重點項目:重點推動美國江森自控集團年產600萬只汽車起停蓄電池項目、上汽集團年產60萬輛整車項目、奇瑞集團年產30萬輛新能源整車項目、吉利集團年產20萬輛新能源整車項目等在談類項目加快洽談簽約。推動河南省政府與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三、全面承接產業轉移,推動新舊動能接續發展
(一)引進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形成新動能
堅持戰略需求與市場機制相結合,以智能制造裝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點,大力引進項目、技術、資本、人才,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智能制造裝備:重點瞄準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瑞士等國家和北京、遼寧、江蘇、山東、浙江、上海、廣東等省市,加強與國內外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精密基礎件等行業知名企業對接,開展技術引進和項目合作。生物醫藥:重點瞄準美國、德國、瑞士、日本、新加坡和長三角、環渤海等生物醫藥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以生物技術藥物、化學創新藥物、現代中藥、先進診療設備等中高端領域為重點,吸引一批龍頭企業來豫建立研發生產基地。節能環保和新能源裝備:采取以市場換技術、換產業的辦法,重點加強與韶能股份、天奇股份、凱迪電力等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等新能源裝備企業,置信電氣、特變電工、江特電機、天壕節能、中材節能、豐東股份等非晶合金變壓器、高效一體化電機、高效節能熱處理裝備企業合作,加快引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瞄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珠海、大連、成都等軟件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發達地區,重點加強與華為、東軟集團、浙大網新、熊貓電子、浪潮集團等知名軟件企業和拓維信息、長電科技、東信和平、證通電子、大唐電信、南天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對接,吸引其來豫投資。擴大與中興公司新一輪戰略合作,加快其在豫項目進程。
(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轉型提質增效
綜合運用引進戰略投資者、兼并重組等手段,強化資本、技術、人才、服務等多元承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優勢產能,擴大有效供給和高端供給。 消費品工業:以實施“三品”戰略為載體,加大品牌企業引進力度,打造河南制造精品。家電產業瞄準寧波、中山、順德等地區,引進煙機、灶具、熱水器等廚衛家電知名企業,積極承接智能化、自動化中高端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白色家電。家具產業瞄準廣東、江蘇、浙江以及成都、重慶、青島等家具產業集中區域,重點承接民用家具、辦公家具、酒店家具等研發生產龍頭企業和五金配套企業。衛浴產業瞄準廣東、浙江、四川、福建等地的浴室柜龍頭企業和衛浴五金件品牌企業,引入一批龍頭項目。服裝產業重點圍繞高檔西服、襯衫、休閑服、運動服、童裝等,瞄準寧波、常熟、虎門、中山、晉江等服裝集聚地區,重點引進知名品牌服裝設計生產企業;紡織產業重點瞄準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家紡行業發達地區,著力引進家紡龍頭品牌企業來豫投資建廠。原材料工業:冶金工業以電解鋁、鉛鋅、鋼鐵等下游精深加工產品開發為承接重點,加強與銀邦股份、太鋼不銹、豐華股份、鋼研高納等優勢企業對接,引進戰略合作者,延伸產業鏈條;建材工業以水泥、高端耐火材料、陶瓷等為重點,著力加強與海螺水泥、福耀玻璃、金晶科技、北京利爾、瑞泰科技等龍頭企業對接,開展技術合作和兼并重組,提高綠色化、節能化水平;化學工業重點瞄準上海、天津、山東、浙江、江蘇等地區,引進一批化工龍頭企業,共建一批化工園區,向多品種、精細化方向發展。
四、重點工作
(一)加強統籌規劃和分類引導
1. 調整完善規劃引導體系。依據國家批復河南的戰略規劃,結合中原城市群發展空間布局,調整完善全省承接產業轉移規劃和指導目錄,使之與國家戰略規劃銜接更加緊密。引導各地發揮比較優勢,科學選擇承接重點、主攻方向和引進路徑,實現有序承接、特色主導、錯位發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
2. 突出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地位。推動鄭州市依托綜合開放優勢,強化創新驅動,以高端制造業為重點,著力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高起點、高層次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打造全省承接產業轉移核心高地和綜合窗口。支持洛陽市發揮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作用,推動其重點承接智能裝備制造、新型合金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創造條件引導國內知名企業或外企分支機構總部落戶鄭州、洛陽,匯聚高端資源,發展總部經濟。(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鄭州市政府、洛陽市政府、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
3. 引導各地開展差異化、特色化承接。推動開封、新鄉、許昌、漯河等產業基礎和配套條件較好的地市,集群引進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等高成長性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打造面向全國市場的區域性生產網絡,實現產業升級和提質發展。推動平頂山、安陽、鶴壁、焦作、濮陽、三門峽、濟源等原材料產業比重較大的地市,依托原材料基礎優勢,鏈式承接面向本地特色資源的終端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條,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實現產業鏈重構和轉型發展。推動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等農業比重較大的地市,依托消費市場和勞動力資源優勢,板塊承接食品、輕工、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技術密集型中小企業,引進發展加工貿易及配套產業,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實現傳統農區的跨越式發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有關省轄市政府)
4. 以承接轉移促進經濟新業態成長。以鄭州、洛陽為中心,加快承接有利于發揮交通優勢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樞紐經濟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依托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積極引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先進技術和領軍企業,吸引各類數據中心在河南布局,加快網絡經濟發展。以“文化創意+”為引領,加快引進創意設計類優秀企業、機構和頂尖人才,培育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創意園區,爭取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在我省設立分會場,促進創意經濟興起。引進新型環保技術對傳統產業實施綠色改造,建設融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特色小鎮,作為開放招商新的綜合載體,推動生態經濟發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文化廳、旅游局、新聞出版廣電局,有關省轄市政府)
5. 充分發揮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強對承接產業轉移項目的產業政策符合性認定,促進產業政策與土地政策、環保政策、財稅政策、信貸政策協同發力,運用綜合手段提高承接項目質量,防止承接過剩產能、落后產能。對于那些轉移之后產能得不到提升、技術得不到優化、節能降耗水平得不到提高、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得不到增強,特別是能耗過大、資源消耗過多、不符合環保政策的產業和項目,一律拒絕承接。(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
6. 各市縣要結合本地戰略定位和比較優勢,制定承接產業轉移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行動計劃,研究繪制主導產業的產業鏈全景圖和承接產業轉移路線圖,突出延鏈、補鏈、強鏈,明確“引什么”、“怎么引”、“到哪引”、“引到哪”,在全省形成多點支撐、分工協作、競相發展的承接產業轉移格局。(責任單位:各市縣政府)
(二)深化區域定向合作
7. 深化豫滬務實合作。完善豫滬雙方定期協商機制,確定2017年度合作計劃和合作事項,推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落實。完善省內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溝通協調機制,推動豫滬兩地金融、教育、文化、農業等部門簽訂專項合作協議,擴大合作范圍。針對上海電子信息、機械、建材、紡織服裝、家具、化工等減量調整和轉出產業,積極開展項目對接。借助上海金融中心優勢,以“千億資本助力制造強省”為主題,5月下旬在上海舉辦豫滬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引進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知名企業和創新團隊,促成一批金融機構、投資基金進入河南制造業重點領域。(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農業廳、省政府金融辦、教育廳、科技廳、文化廳、旅游局、商務廳、衛生和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政府駐滬辦)
8. 加強京豫產業合作。積極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京豫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實,重點圍繞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型建材、汽車制造等領域加強與北京市合作對接。借助北京人才富集、創新活躍的優勢,以“引進技術、引進人才促進創新創業”為主題,8月中旬在北京舉辦京豫產業合作對接活動,力爭在引智、引技、引才上有新的突破。(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省政府駐京辦)
9. 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化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定向合作,重點瞄準機器人、電氣重工、精密機械、電子信息、軟件開發、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新材料、特色食品等優勢產業,著力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知名品牌企業、科技創新企業。(責任單位:有關市縣政府、省政府駐滬辦)
10. 推動建立豫粵、豫閩定向合作機制。推動我省分別與廣東省、福建省簽訂新一輪豫粵、豫閩產業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圍繞智能終端、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食品、紡織服裝、家電家具等領域,建立合作機制、拓展合作空間。依托承接轉移落地項目,加強以商招商、協會招商、滾動招商,形成新的產業集聚。(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駐廣州辦事處、省政府駐深圳辦事處)
11. 拓展與西部地區合作。鞏固與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產業合作,借助其面向中亞、西亞、北非和阿拉伯國家的合作渠道,共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重點加強清真食品、服裝、鞋帽、紡織等領域的合作,推動我省優勢產業“借船出海”。(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
(三)擴大國際產業合作
12.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制定重點國家和地區產業合作指南,引導和組織企業依托比較優勢、找準主攻方向,有序開展國際合作。組建河南省制造業對外合作智庫,加強對投資環境、投資風險、跨國并購等綜合信息的分析研判,提高合作成功率。建立對外合作重大項目庫,篩選一批重大項目跟蹤服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借助各類金融工具,探索“基金+項目”、“國際并購+國內產業園”等形式,放大國際產業合作能效。(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政府外僑辦、省政府金融辦)
13. 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點圍繞裝備制造、鋼鐵、煤炭、有色、化工、建材、輕紡、食品、汽車及零部件等優勢產業、優勢產能、優勢企業,推動在境外設立生產基地、營銷中心和產業園區,開拓本地和第三方市場。探索與央企駐境外機構開展合作,為我省企業“走出去”開辟便捷通道。9月份組織省內企業赴南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非洲國家舉辦國際產能合作對接活動,11月份組織企業參加東盟(曼谷)中國進出口商品博覽會,力爭促成若干家企業在境外實施一批合作項目。(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展改革委、商務廳、省政府外僑辦)
14. 面向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重點圍繞先進制造技術和高端制造業項目引進,鞏固和深化與法國歐中聯合商會、意中商會、瑞士工商聯、德中經濟聯合會等國際商協會和企業聯盟的合作,著力吸引跨國公司來我省設立研發中心、物流基地和面向全球市場的區域性生產網絡。積極參與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中美智能制造對話等國家級合作框架,爭取我省項目列入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利用中德合作基金、中原并購基金等,引導優勢企業開展跨國并購,按照“境外研發、境內制造”模式,在省內設立若干個中外合作產業園。4月下旬,赴德國、法國開展中國(河南)—歐洲產業合作交流活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省政府外僑辦)
15. 組織省內中小企業開展跨境專題合作,積極引入國外先進技術和優質資產。支持省內中小企業利用我省與中國銀行聯合成立的投貸聯動引導基金,與國外中小企業開展并購、合資、參股等合作。3月下旬,省政府與中國銀行共同主辦中國(河南)中小企業跨境投資與貿易合作對接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
16.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7〕5號),出臺我省實施意見。落實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指導目錄》,進一步放寬一般制造業、采礦業外資準入限制。(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廳、能源局)
17. 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產業,以及工業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質量技術監督局)
(四)推動產業轉移與“雙創”結合
18. 聚焦我省5大主導產業發展壯大、4個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和4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引進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吸引國內外一流大學、科研院所、世界500強企業在豫設立研發中心分支機構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支持其參與我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共建一批創新平臺,探索研發眾包等新模式,打造創新資源集聚的高地。6月中旬,舉辦2017中國(河南)“直通硅谷”創新創業大賽,促進產業轉移與“雙創”融合共進。(責任單位:省科技廳、教育廳、工業和信息化委、洛陽市政府)
19. 完善技術成果向企業轉移擴散機制,聚焦五大主導產業,積極組織省內企業與我省建立有戰略合作關系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以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部屬高校和科研院所,組織開展部省先進技術創新成果對接系列活動。適時舉辦產業創新發展院士專家智庫論壇,促進一批創新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教育廳、省科協、省政府駐京辦)
20.加快人才引進培育,推動人才資源配置與產業優化升級深度耦合。大力引進和培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完善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多層次人才體系。探索制定高效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和保障政策,鼓勵技術入股、專利入股,支持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要素參與分配,通過股權和期權激勵、創造收益按比例返還等方式吸引人才集聚。(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委)
21. 積極引導豫商返鄉創新創業。研究出臺鼓勵支持豫商返鄉創業的指導意見,完善激勵措施,優化投資服務,建立保障機制,大力發展“歸雁經濟”。建立與各省(區、市)河南商會的合作機制,引導豫商企業總部回歸和資本回歸。(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豫商聯合會,各市縣政府)
(五)完善工作平臺
22. 搭建對接平臺。按照精準、專業、實效原則,省級層面謀劃舉辦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專題對接活動。支持各地借助境內外經貿活動和展會平臺,精心選擇合作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重點地區和國家,以企業為主體,組織舉辦若干場小而精、專而實的對接活動。借助我省重大對外開放活動平臺,邀請境內外知名客商來豫與我省企業開展對接,為企業創造更多合作機遇。建設河南產業轉移信息交互平臺,探索開展網上項目對接,實行線上線下綜合運作。(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政府外僑辦)
23. 完善項目體系。強化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跟蹤問效制度,省級篩選50個在建類、50個簽約類、50個在談類重點承接項目,實行全程跟蹤和督促,每季度通報一次進度,每半年開展一次現場督查,推動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切實提高承接項目履約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投產達產率。(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24. 優化承接載體。開展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區創建工作,制定考核辦法,量化考核指標,評選一批省級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支持各地建設產業轉移合作示范園區、中外合作園區和各類專業園區,積極探索我省與上海、江蘇、廣東等發達地區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發展“飛地經濟”,建立區域間利益共享的產業分工協作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和區域聯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25. 總結探索有效承接模式。全面推廣各地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探索形成的十大成功模式,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因業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運用“互聯網+”和“金融+”思維,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引入上市公司、投資基金、并購基金、創客團隊等元素綜合運作,開展股權招商、并購招商等新模式,放大招商引資效益。 (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財政廳、商務廳、省政府金融辦)
26. 依托“河南省產業轉移管理服務平臺”,完善全省承接產業轉移項目庫,建立產業轉移統計指標體系,加強統計分析和運行監測,確保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
27. 舉辦產業轉移專題培訓班,運用案例教學等方式,培養專業招商團隊。聘請專家學者、國際商協會駐華機構和境外投資企業負責人,舉辦涉外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讓企業熟悉國際通行規則和重點國別基本情況,規避和防范投資風險,提高走出去的能力。(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外僑辦)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繼續堅持省級主謀、市縣主攻、企業主體、協會主聯的工作機制,強化省、市、縣三級承接產業轉移工作體系,完善政府統籌、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圍繞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引進專項攻堅行動,分別成立專門推進班子和專家咨詢委員會,一業一策、逐項突破。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聯絡渠道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托商協會開展行業研究、咨詢服務和活動組織等工作。
(二)營造產業生態。建好中國(河南)自貿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等對外開放主平臺,加快各類功能性口岸建設,發揮好其支撐帶動作用。推動產業集聚區提質增效,建立市場化、多元化開發運作機制,有條件的地方要設立一區一業的專業園區,細化承載功能,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精品店”。繼續降低土地、物流、電力、金融、社保和制度性成本,以低成本吸引產業入駐。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已落戶企業后續服務工作,營造親商、安商環境。大力發展和完善資本、土地、信息、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打造良好的產業轉移生態圈。
(三)加大投融資支持。積極運用國家和省財政涉企資金和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一批承接產業轉移重大項目和國際產能合作重大項目。鼓勵、引導省內金融機構和基金公司支持轉入企業開工建設和擴大生產,支持信用擔保機構對轉入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支持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的產業轉移企業在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或境外上市融資,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拓寬融資渠道。
(四)強化跟蹤督查。建立督查考核和定期通報制度,運用綜合手段對各地、各部門落實行動計劃的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委托權威機構開展承接產業轉移成果第三方評估,組織項目清查梳理,確保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實見效。
2017年全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重點活動一覽表
序號 |
活動名稱 |
時間 |
地點 |
主辦 |
承辦 |
主要內容 |
1 |
豫滬產業對接暨千億資本助力制造強省建設合作對接活動 |
2017年5月 |
上海 |
省政府、工信部 |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駐滬辦 |
圍繞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電子信息、汽車等行業集群引進及金融資本引進開展宣傳推介、洽談對接、合作交流、項目簽約 |
2 |
中國(河南)直通硅谷創新創業對接交流活動 |
2017年6月 |
美國 |
省政府 |
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洛陽市政府 |
圍繞智能制造、大數據、節能環保、電子制造、生物醫藥、軟件等領域打造河南與硅谷在項目人才、資本、技術上的雙創對接交流平臺,引入創新團隊 |
3 |
京豫產業對接暨雙引促雙創合作對接活動 |
2017年8月 |
北京 |
省政府、工信部 |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政府駐京辦 |
圍繞智能制造、大數據、電子信息、現代家居等行業集群及高端人才技術引進開展宣傳推介、洽談對接、合作交流、項目簽約;組織開展省內企業與部屬高校、科研院所先進技術創新成果對接活動 |
4 |
中國(鄭州)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博覽會 |
2017年9月 |
鄭州 |
省政府、工信部 |
省工業和信息化委、鄭州市政府 |
聚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關鍵環節,展示國內外制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搭建政府部門、產業主體交流平臺。圍繞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兩化融合等開展宣傳推介、洽談對接 |
5 |
中國(河南)—俄羅斯、白俄羅斯、芬蘭產業合作對接活動 |
2017年9-10月 |
白俄羅斯、俄羅斯、芬蘭 |
省政府 |
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政府外僑辦 |
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方面開展洽談對接,推動豫聯集團、平煤神馬集團、宇通集團與三個國家洽談對接、合作交流,簽約一批合作項目 |
【《河南省制造業承接產業轉移行動計劃》全文】相關文章:
《?谑写龠M互聯網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全文02-25
《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全文02-26
河南省公司章程范本03-27
律師承接土地增值稅鑒證的清算條件03-28
河南省加強就業創業培訓管理精選04-02
健康產業項目有哪些02-13
健康產業創業項目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