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并購策劃書
企業并購作為經濟增長過程中一種重要的機制,能夠提高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企業并購策劃書,更多創業項目請您繼續訪問(www.oh100.com/chuangye)。
一、收購方與被收購方工作計劃
(一)北京電器集團及其甲公司的工作計劃
為了能夠在收購前期就能發現和評估機遇、風險和持續獲利能力,我們對經營性業務范圍進行廣泛的分析。
1、調查目標企業各部門
首先,是通過更詳盡地了解目標物來確定改善的潛力。為此首先需要把原來常用的業務范圍加以擴大, 加上經營性的觀點, 如對廠址結構及其成本結構的分析, 對生產率以及所用技術的水平進行分析, 或者也可以加上供應鏈管理。核心是確認風險因素,對經營性業務的機遇和風險進行量化, 制訂出初步的整合方案。對于分析和建立經營性業務范圍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一個企業從采購到儲運的增值鏈。
簡單來說, 調查可以劃分為三個范疇: 生產和研發, 材料流與組織機構和行政管理。
(1)生產與研發部
生產和研發: 生產和研發在實踐中往往被忽視。由于其費用構成特點非常突出, 因而無論是在產品方面還是在成本方面, 生產和研發往往被證明是拓展市場的成功因素。因此, 應對員工們的生產率過程的穩定性和效益生產能力開工情況、成本的管理產品的質量客戶的滿意度以及機器與設備的維護方案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產品成本的一大部分都是由研發造成的。所以, 應當重點關注產品和平臺戰略, 關注成本適中的生產規劃以及將供應商納入到研發過程中等情況。
(2)材料流與組織機構
材料管理系統: 過去這些年以來, 隨著瘦身一制造方案和強化對現金流動及轉資金管理的不斷引進, 企業顯然已經把精力集中到了材料管理系統及其效益上。但是, 在銷售采購商品管理和后勤供應等方面, 還需要繼續挖掘改進的潛力。為此, 分析零配件供應的結構, 將產品與自己生產的進行比較, 觀察一種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演變情況。
(3)行政管理部門
首先是在一個組織機構遍布全球的企業世界里,提供支持的企業功能決定著成敗。所以, 越來越需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這里, 放到對客戶或產品組合的分析上, 同時也要放到管理系統的效率上。
一份詳細回顧和一份潛力說明組成。這樣做的目的是,盡快確定對尋求購并價格和購并合同有重要意義的題目, 進行量化并確定優先次序,F在可以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制訂初步的整合計劃。除了傳統的題目如組織形式和通訊往來之外, 計劃還應包括能夠增值的因素, 如銷售增長和生產率的提高。生產率主要應當在生產材料管理和組織機構等方面提高。這一點比如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客戶滿意度以及排除生產中的干擾潛力來實現,但也可以通過改進業務流程來實現。同時也要統籌兼顧地對增值鏈進行優化。
其次,在 MBO正式實施之前,管理者通常必須完成收購實施前期的必要準備工作,包括對被收購目標進行相應的評估,確定其收購價值、與被收購目標的現任管理層或所有者就收購達成相應的意向,以及與相關的金融機構或者資金提供者接洽并就融資事宜達成初步意向。不過這些工作的實施客觀上給管理者的利益帶來了相應的風險。
2、評估被收購企業的價值
由于價值的評估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信息條件以及不同的方法運用上會產生不同的價值評判;甚至即使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信息條件和相同的方法運用上人們對于事物價值的判斷也可因獲取信息的先后順序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因此,管理者對于被收購企業價值的認識或判斷就很有可能與被收購企業的真實情況存在差異。此外,在 MBO中由于管理者所看重的主要是被收購企業的未來價值,而對未來的估計是基于被收購企業過去以及現在的狀況進行外推得出的,但這種利用過去和現在的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所作的外推推測的準確性和可信性依存于其與企業未來發展真實軌跡的符合程度。因此,于以上一些影響因素的存在,管理者在對被收購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很有可能錯誤地估價,從而給管理者帶來相應的錯誤選擇。
3、評估被收購企業所有者的收購達成意向
從與被收購企業的所有者達成收購意向看, MBO也會給管理者帶來風險 MBO通常將使管理者處境相對尷尬,一方面,作為被收購企業所有者的代理人,管理者有義務使所有者的價值得到最大創造,從而在收購交易中應盡可能地提高交易的價格;另一方面,管理者作為被收購企業的購買者,其自身也存在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此外,管理者直接以收購者身份出面與企業所有者進行的交涉,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能造成管理者與所有者的直接沖突。管理者的盡責程度將受到懷疑,并進而使與所有者之間業已建立起來的信任和互動受到影響或被惡化,以至當 MBO失敗時管理者將不得不面對一個相對不利的環境;同時還可能觸發所有者對企業當前估價的懷疑,認為目前價值被低估,更有甚者甚至懷疑管理者可能控制著一些有利的私人信息,以至提高對企業的價值預期使管理者不得不以更高的價格完成收購。更糟糕的是所有者可能在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抵制管理者的收購行為,使管理者即使出價最高也可能不能實現收購。
4、與金融機構的接洽
從與金融機構的接洽看盡管與金融機構的接洽有利于管理者獲取資金保障以及獲得金融機構的專業支持,但如果操作不當,使管理者收購目標被過早暴露,則也將使管理者無法低成本的獲得足夠的“立足”股票,從而增加 MBO的難度,給管理者帶來利益損失的風險。
最后,風險認知與行為選擇是管理層收購風險的核心決定因素。從管理層收購的準備階段來看 成功的收購要求管理者及被收購企業具備相應的條件。但在實踐中受風險認知和心理偏差的影響 ,管理者容易因對被收購企業的市場前景、盈利能力、效率改造空間以及自身的能力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做出錯誤選擇 ,從而給管理層收購的各方參與者帶來市場風險、經營風險、管理者能力風險和整合風險等。
從收購實施階段看 ,錯誤的價值評估會導致價格調整不充分并最終形成定價風險和管理者道德風險。同時 ,不合理定價及管理者“過度自信”引致的債券融資偏好等相應成為融資選擇風險的根源。另外,受債權人、股東及管理者“損失厭惡”、及等心理的影響 ,收購后管理者“后悔厭惡”“時間偏好”的行為容易呈現短期化 ,其結果便是債權融資風險進一步被放大并引發股權融資風險。另外 ,投資者“保守主義偏誤”及由原賦情緒所導致的安于現狀和“認知錨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導致管理者套牢風險的根源。
從經營整合階段看 ,一方面,收購給管理者造成的“沉沒成本效用”及管理者行為選擇上的、“慣用性思維”“保守主義”和“后悔厭惡”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市場開拓造成不利影響 ,進而造成產品市場萎縮 ,招致市場風險;另一方面 ,管理者“過度自信”“自我歸因”“代表性啟發”可能導致企業的及市場定位和產品開發出現選擇失誤、偏離自身核心優勢 ,進入陌生且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領域 ,進而招致市場風險。此外 ,管理者“時間偏好”會影響時間折現率 ,改變同一決策事項在不同決策時點上的價值 ,進而招致決策失誤的風險。就整合風險而言 ,其也源自于認知不足和行為選擇不當。企業的整合風險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企業整合給利益相關者造成的風險 ;二是企業整合能否成功本身也存在風險。就企業本身的風險而言 ,巨額債務產生的償債壓力容易使管理者的風險態度、參考點選擇、權重賦值、時間偏好以及行為方式等在收購后發生改變 ,企業在投資方面易受片面追求短期盈利和急于清償債務等心理影響而出現新的冒險投資、投資分散等情況 ;在人員整合方面受急于求成心理影響 ,容易忽視必要的說服和解釋 ,導致員工產生抵觸情緒 ,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在組織和管理整合方面受片面追求效率提升和節約成本等心理影響 ,容易使管理決策缺少必要的制衡與監督 ,增大決策目標之間的相互沖突和決策的失誤概率。對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 ,由于各方在利益要求、利益保護及相應后果的認識上存在著偏誤 ,決定了企業中契約的不完備性 ,進而為權益各方之間利益的相互侵害創造了條件。管理者也正是因為對企業中各利益相關者利益之間的長期依存關系認識不足或存在偏誤 ,才會在收購后的整合中不顧之前被收購企業中已存在的對其不利的合同條款而剝削這些利益團體中的一個或幾個相關者的利益。同樣 ,其他利益相關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認知的偏誤才會產生對企業經營的過度反應。
5、為決策各方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
充分的信息是避免認知偏誤的必要前提。一般情況下 ,個人單憑自身的認知過程很難判斷是否發生了偏誤和偏誤所在 ,因此需要獲得各方面廣泛的信息以提醒認知并驗證認知結果 ,從而形成正確的認知。提醒的途徑多種多樣 ,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途徑是引入專家意見。因為專家在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經驗及經歷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其認知過程及結論的真實性、可靠性能夠得到保障。同時 ,專家具有較強的獨立性 ,能有效避免管理者身份、地位等原賦性因素的不利影響 ,綜合多個專家的意見有助于管理者獲取企業經營狀況及經營前景的全面、準確的信息 ,克服盲目樂觀和原賦性因素等造成的認知偏誤 ,能較為充分地保證事件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6、財務選擇上保留適當的靈活性
管理層收購風險的一個主要來源是收購中不合理的融資選擇。要控制管理層收購風險就要有效緩解管理者的心理壓力 ,避免由此造成的決策失誤 ,為此要求企業在財務決策上保持適當的財務靈活性。保持企業財務靈活性的關鍵在于 :
(1) 保證企業約束性資金的需要
要控制約束性資金的規模 ,要求管理者在進行投資、融資決策時兼顧決策的當前和后續影響 ,合理安排投融資活動。
(2) 合理安排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
資產的不同組合具有不同的變現能力 ,不同的結構安排相應可以改變企業應對不確定性資金需要的能力。合理安排資產結構時還應盡量注意其與債務到期結構之間的一致性。同樣 ,資本結構的靈活選擇,如用一些具有彈性的融資項目替代固定性的債務或股權安排 ,也可以提高企業理財的靈活性。
(3) 保持與主要客戶、供應商以及銀行之間的良好關系 ,提高企業應對不確定性資金需要的能力。
(4)盡量避免或有負債風險
或有負債通常在企業的經營決策過程中容易被忽視 ,然而一旦發生企業便必須承擔連帶責任 ,其結果將導致企業資金緊縮、財務靈活性下降。因此為保持理財的靈活性 ,企業應盡量避免產生高風險的或有負債。
7、加強理財監督
如前所述 ,管理者時間偏好決定的時間折現率是造成決策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管理層收購情況下 ,決策者壓力承受所導致的這種折現率的扭曲更加明顯 ,因此應在實踐中盡量避免這種時差的影響。為此應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財務活動的監督,建立財務預警體系,克服“保守主義”、“損失厭惡”、“風險厭惡”和“后悔厭惡”等心理對決策所造成的不利影響 ,盡量將決策時點提前。加強財務預警有助于及早發現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并形成決策需要 ;同時 ,經營的預警信號和人們對問題發展趨勢及結果的認識也有助于及早克服妨礙決策的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 ,促成決策的實施 ,進而減少或避免“時間偏好”對折現率與事件評價的扭曲給人們行為選擇造成的影響。
8、引入決策制衡機制
在現實條件下 ,人們的認知偏誤無法避免 ,因此控制風險的必要途徑是積極控制認知偏誤對經營決策行為的影響 ,為此應積極引入決策制衡機制 ,避免單一決策主體的認知偏誤影響企業的行為選擇。決策制衡機制意味著企業決策中單一主體不再具有對企業決策事件進行行為選擇的全部權力 ,決策的做出必須經多個主體的共同認同。如此 ,企業行為選擇所面臨的信息集合便不僅僅是某一決策主體所掌握的信息 ,而是各決策約束主體所掌握信息的并集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企業的決策信息集合 ,減少了企業決策中非系統性認知偏誤所帶來的決策錯誤的風險。此外 ,群體決策的引入還有利于群體在決策時充分認識到對事件認識的可能偏差 ,并通過群體之間的沖突與妥協使最終評價更接近于客觀事實 ,從而提高決策的合理性達到控制企業風險的目的。
(二)河北某電器集團的ABC三家子公司的被收購工作計劃
河北的某民營電器公司新產品開發力量不足,發展資金緊張,股東矛盾突出導致要被北京某電器集團公司并購。并購之前需要做的最就是資產清算和員工安置。
收購是指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權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制權。
1、關于收購方式的選擇
收購可分為股權收購和資產收購。收購方和被收購方可以共同制定收購方案。
股權收購是指收購方通過與被收購方股東進行有關股權的交易,使收購方成為被收購方股東的行為。股權收購不需辦理資產過戶手續,可以節省費用和時間,同時能直接承繼被收購方的原有資質,能規避資產收購中關于資產移轉(如專利等無形資產)的限制。此種收購需要注意的是收購方要承繼被收購方的各種法律風險,如負債、法律糾紛等。企業并購一般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是收購目標公司的資產,二是收購目標公司的股權(產權)或對目標公司增資擴股最終達到控股目標公司的目的。
資產收購是指收購方通過受讓被收購方的資產和業務的方式實現收購被收購方的目的。資產收購的優勢在于收購資產是被收購方的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受讓,被收購方的主體資格不發生任何變化,收購方對被收購方自身的債權債務也無須承擔任何責任。與股權收購方式相比,資產收購可以有效規避被收購方所涉及的各種問題如債權債務、勞資關系、法律糾紛等。
2、關于資產轉讓的原則
不同收購主體在收購的條件、收購價款、職工安置、債權債務的處理等方面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應當做好可行性研究,按照內部程序進行審議,并形成決議,將該決議提交主管部門批準,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資產的轉讓。
3、關于清產核資及財務審計
資產管理部門對企業內部資產轉讓決議進行審核和批準后,應當進行清產核資。清產核資應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資產移交清冊,核實和界定資本金及其權益。財務審計由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包括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的離任審計。清產核資的目的是真實反映企業的資產及財務狀況,為科學評價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依據。
4、關于企業的職工安置
如果選擇股權收購方式,原則上并購后企業應繼續履行原企業和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需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職工安置費用應分段計算,并購前應發生的費用以原股東權益承擔,并購后發生的費用由新老股東權益共同承擔。
如果選擇資產收購方式,由于企業法人資格仍然存在,其與原職工所簽訂的勞動合同仍應該公司繼續履行;因資產收購導致企業與原職工無法履行原勞動合同的,該企業應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解除勞動合同;收購方或其設立的新公司需要聘用原企業職工的,另行簽訂勞動合同。具體如下:
5、職工安置
(1)企業(以改制為非國有法人控股企業,即在企業的全部資本中國家資本、股本所占比例等于或小于50%的企業為例)依據《勞動法》、省府辦公廳《轉發省勞動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改制職工分流安置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的規定,對符合條件的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給予經濟補償金。
解除職工人數為××名,其中安置到改制后企業的××名,分流到社會的××名。
(2)經濟補償標準和支付辦法
企業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省府辦公廳《轉發省勞動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企業改制職工分流安置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的規定,對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按單位正常生產(工作)情況下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計算。
(3)本企業的平均工資為×××元,實行此辦法解除勞動關系并分流到社會的職工××人,總工齡為××年,經濟補償金平均月工資為××元,經濟補償金總額為×××萬元,醫療補助費為××萬元;解除勞動關系并安置到改制后非國有法人控股企業的職工××人,總工齡為××年,經濟補償金平均月工資為××元,經濟補償金總額為×××萬元,醫療補助費為××萬元。
變更勞動合同的職工××名,職工在并購前企業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并購后企業的工作年限。
(4)并購后的企業原則上接收安置原企業的××名職工,占并購后企業職工人數的××%。
二、股權收購意向書
收購方:北京電器集團及其甲公司
轉讓方:河北某電器集團的ABC三家子公司
鑒于,收購方與轉讓方已就轉讓方持有的ABC公司(目標公司)100 %的股權轉讓事宜進行了初步磋商,為進一步開展股權轉讓的相關調查,并完善轉讓手續,雙方達成以下股權收購意向書,本意向書旨在就股權轉讓中有關工作溝通事項進行約定,其結果對雙方是否最終進行股權轉讓沒有約束力。
(一)收購標的
收購方的收購標的為轉讓方擁有的目標公司100%股權、權益及其實質性資產和資料。
(二)收購方式
收購方和轉讓方同意,收購方將以現金方式完成收購,有關股權轉讓的價款及支付條件等相關事宜,除本協議作出約定外,由雙方另行簽署《股權轉讓協議》進行約定。
(三)保障條款
1、轉讓方承諾,在本意向協議生效后至雙方另行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之日的整個期間,未經受讓方同意,轉讓方不得與第三方以任何方式就其所持有的目標公司的股權出讓或者資產出讓問題再行協商或者談判。
2、轉讓方承諾,轉讓方及時、全面地向受讓方提供受讓方所需的目標公司信息和資料,尤其是目標公司尚未向公眾公開的相關信息和資料,以利于受讓方更全面地了解目標公司真實情況;并應當積極配合受讓方及受讓方所指派的律師對目標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工作。
3、轉讓方保證目標公司為依照中國法律設定并有效存續的,具有按其營業執照進行正常合法經營所需的全部有效的政府批文、證件和許可。
4、轉讓方承諾目標公司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前所負的一切債務,由轉讓方承擔;有關行政、司法部門對目標公司被此次收購之前所存在的行為所作出的任何提議、通知、命令、裁定、判決、決定所確定的義務,均由轉讓方承擔。
5、雙方擁有訂立和履行該協議所需的權利,并保證本協議能夠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簽訂和履行該協議已經獲得一切必需的授權,雙方在本協議上簽字的代表已經獲得授權簽署本協議,并具有法律約束力。
(四)保密條款
1、除非本協議另有約定,各方應盡最大努力,對其因履行本協議而取得的所有有關對方的各種形式的下列事項承擔保密的義務:
范圍包括商業信息、資料、文件、合同。具體包括:本協議的各項條款;協議的談判;協議的標的;各方的商業秘密;以及任何商業信息、資料及/或文件內容等保密,包括本協議的任何內容及各方可能有的其他合作事項等。
2、上述限制不適用于:
(1)在披露時已成為公眾一般可取的的資料和信息;
(2)并非因接收方的過錯在披露后已成為公眾一般可取的的資料和信息;
(3) 接收方可以證明在披露前其已經掌握,并且不是從其他方直接或間接取得的資料;
(4) 任何一方依照法律要求,有義務向有關政府部門披露,或任何一方因其正常經營所需,向其直接法律顧問和財務顧問披露上述保密信息;
3、如收購項目未能完成,雙方負有相互返還或銷毀對方提供之信息資料的義務。
4、該條款所述的保密義務于本協議終止后應繼續有效。
(五)費用分攤條款
該條款規定無論收購是否成功,因收購事項發生的費用應由收購雙方分攤。
(六)生效、變更或終止
1、本意向書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對本意向書內容予以變更。
2、若轉讓方和受讓方未能在四個月期間內就股權收購事項達成實質性股權轉讓協議,則本意向書自動終止。
3、在上述期間屆滿前,若受讓方對盡職調查結果不滿意或轉讓方提供的資料存在虛假、誤導信息或存在重大疏漏,有權單方終止本意向書。
4、本意向書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轉讓方: (蓋章)
授權代表: (簽字)
受讓方: (蓋章)
授權代表: (簽字)
簽訂日期:
三、公司并購業務法律盡職調查報告
(一)目標公司的基本情況(工商、質監、稅務、財務等)屬實
1、主體資格:包括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及其他證件資料等全面;
2、歷史變更:公司名稱及地址、注冊資本、股東、董事、法定代表人等無變更;
3、公司組織架構:包括公司制度,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機構設置情況;
4、關聯方:包括但不限于控股股東、控股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等。
(二)目標公司的主要財產狀況
1、固定資產及權屬證書,包括土地使用權、房產、車輛、設備等;
2、無形資產及權屬證書,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特許經營權等;
上述資產是否存在租賃、抵押、質押等情況。
(三)目標公司的人力資源(內部控制)
1、部門架構及人員安排;
2、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及合約,如公司規章、勞動合同、保密協議、競業禁止協議、知識產權協議等;
3、董事、總經理及關鍵人員等的簡歷;
4、董事、總經理及關鍵人員等的薪酬情況;
5、員工的整體工資結構;
6、員工的休假、保險、獎勵、退休等安排。
(四)目標公司的經營
1、同行業現狀與分析;
2、主要競爭對手基本信息;
3、公司產品(服務)的結構及市場拓展狀況;
2、產品銷售或服務提供的模式及網絡模式;
3、公司主要客戶資料;
4、重要的商業合約及關聯合約;
5、近3年的經營績效及分析。
(五)目標公司的財務及債權、債務調查
1、歷年原始財務報表及審計報表;
2、近3年的財務總賬及明細賬;
3、近3年的財務預算及執行情況;
4、近3年的資產負債情況表;
5、主要會計政策詳情;
6、債權:基本情況,有無擔保、期限,是否訴訟;
7、債務:基本情況,有無擔保、期限,是否訴訟。
(六)環境保護
公司經營活動和擬投資項目是否涉及廢水、廢氣及其它污染物排放許可等;
(七)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質量和技術監督標準,是否持有相應的質量證書。
(八)訴訟(仲裁)或處罰
1、目標公司作為原告(申請人)的案件:當事人、案由、標的、審級、判決(仲裁)結果等資料;
2、目標公司作為被告(被申請人)的案件:當事人、案由、標的、審級、判決(仲裁)結果等資料;
3、行政處罰:處罰單位、原因、處罰結果等資料;
4、公司董事、監事、總經理等核心管理層是否涉訟或被處罰等。
(九)目標公司的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
(十)其他需調查的相關事項
并購雙方都同意并購,且被并購方的情況已核查清楚,接下來進入
四、報價及談判環節
(甲方:河北某電器集團的ABC三家子公司 乙方:北京電器集團及其甲公司)
甲方:
河北的某民營電器公司下設A.B.C.三家獨立子公司.
A公司主要股東趙占A公司65%.錢某占15%.孫某占12%,其他五人共占8%;
B公司主要股東趙32%;錢某占23%李某占20%其他十人共占25%;
C公司主要股東錢某占85%,其他七人共占15%.
ABC三家公司產品關聯性極高
存在的主要問題:新產品開發力量不足,發展資金緊張,股東矛盾突出。
乙方:北京某電器集團公司下設甲.乙.丙.丁.戊五家子公司。甲公司在2008年前為北京電器的全資子公司。2009年北京電器將甲公司進行股份制重組,引進四家機構投資者和部分集團和甲公司高管入股。2011年3月甲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發行價為48倍市盈率,當時募集資金17,5億元人民幣。之后,北京電器擁有甲公司的股份為58%,。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產銷售新能源逆變器等電力設備.
存在的主要問題:1.帳面貨幣資金存余14億元人民幣無目標投項,有遭證監會圈錢嫌疑調查之險。2.股份重組時入股的機構投資者有三年中平均每年利潤增長不少于40%的要求。3.河北的某民營電器集
【企業并購策劃書】相關文章:
企業并購的融資策略03-29
外資企業并購03-27
企業并購的融資策略03-04
我國企業并購融資方式03-02
中國企業并購融資問題研究02-27
并購重組:融資方式、并購模式11-14
并購重組之融資方式、并購模式、稅務籌劃11-15
外資公司如何注冊并購03-07
中國并購交易下降4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