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黃炳順的創業故事
度大學生村官的創業故事能夠讓更多的大學生村官鼓起勇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大學生村官黃炳順的創業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一片到處都是石頭沒有任何水源的土地上,能夠長出什么?黃炳順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只要會想肯想,就算是在山旮旯地里,一樣可以接出金果。廣西靖西縣南坡鄉逢雞村是廣西僅有的幾個沒有一分水地的山村之一,在這里到處都是石頭,僅有的那點土地也是在石頭縫中。
可以說,這片土地是一片不毛之地。在一般人的眼中,這里沒有發展的前途?牲S炳順卻硬是在這里闖出了一片天空,原來石頭縫中的土壤也有自身的優勢,那就是結出的水果比一般地方的更為甘甜。但如何將優勢變成真金白銀,當地的群眾卻一直沒有實現。黃炳順,這個外鄉的男人來了,他作為大學生村官帶來的不僅是文化,還有其開闊的眼光和獨特的見解。
不服:誰說山旮旯地里沒有發展前途
剛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黃炳順從小就對農村充滿熱愛。他了解農村人的疾苦,他也知道農村落后的面貌急需改變。在他看來,是農村這片土地養育了他,所以在他的心中,他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黃炳順告訴記者,有句話說得好,“是金子在哪里都會閃光”,農村基層是最能鍛煉人的,同時,農村也迫切需要有文化的人。帶著這股激情,2010年,他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他所服務的逢雞村位于位于廣西靖西南坡鄉北部,距南坡鄉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該村下轄百雞、百吉等7個自然屯9個村民小組,全村有317戶,總人口1519人,農村勞動力1028人。全村耕地面積1371畝,人均耕地面積0.9畝。以往村民主要以傳統種養及外出務工謀生,2011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736元,比全鄉平均水平低112元。這個村子最大的顯著特點就是沒有水源,全村沒有一分水地,都是旱地。
對于一個已經在城市立穩足的大學生,許多人對黃炳順的選擇都感覺到意外和不解。當得知他所服務的`村子情況后,就連黃炳順的父親都為他擔憂。更多的人在不解的同時,還夾雜對這個外鄉人的質疑:這個年輕人能帶來什么?可在黃炳順的心中,更多的是不服。他告訴記者,既然逢雞村祖祖輩輩的人在這里生活下去了,就一定能找到一條發展的道路。
拼搏:一個850畝的水果基地建好了
當地僅有的一點旱地也在石頭縫中,用當地群眾的話說,當地人都是在山旮旯地里撿口糧食吃。以往,在這里,群眾主要種植玉米和紅薯,輔助種植一點水果。到達村子后,黃炳順受到了群眾的熱烈歡迎,老百姓拿出在山旮旯地里種出的水果招待他。第一口水果吃下去,黃炳順覺得這里的水果特別甜,比外面銷售的要甜上好多倍。
為什么不大力發展水果種植呢?一個念頭在黃炳順的心中回蕩。隨后,黃炳順了解到,由于種植技術落后,品種單一,當地的水果一直處在輔助作物的地位。在深入了解后,黃炳順決定改變當地的作物構成,提高水果種植的地位。
通過了解,黃炳順得知在當地種植水果主要面對5個難題,那就是沒有果苗、沒有技術、種植方式落后、沒有水源以及群眾后顧之憂較大。針對這種狀況,黃炳順決定對癥下藥。首先他決定統一配置果苗,他找到縣扶貧辦和水果辦,在這兩個部門的支持下,果苗實現了統一配置;其次統一技術指導,在找專家來指導技術的同時,他還經常派代表或者親自出去學習技術;再次,他決定搞好服務,自己經銷肥料和農藥;于此同時,他還積極爭取到政府相關補助,在果樹沒有掛果之前,政府給予果農每畝每年150斤糧食、100斤化肥;最后,爭取到南車集團的扶持,于2010年在果地里建起了60座容積為60立方米的水柜,2011年又在公里沿線建起7座容積大于350立方米的水柜,為果地的水資源供應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當地的水果種植得到了發展,并成立了逢雞村水果種植基地。黃炳順告訴記者,截止到2012年,當地的水果種植面值已經超過全村耕地面積的四分之三,達到了850畝。記者了解到,水果基地的水果2013年即可出產,預計產值達到180萬元。
展望:山旮旯地里結金果
在摸索中,黃炳順覺得僅僅成立水果種植基地還是不夠,畢竟水果掛果了,最終還是要賣出去,才能讓群眾掙到真金白銀。
黃炳順發現和其他地區相比,逢雞村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和其他利用土地流轉的形式來發展的村莊不同,逢雞村雖說也是連片種植,但卻分散在各家各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體。而各果農因為投入的資金不一樣,造成護理出的水果質量各不相同,從而給水果銷售帶來難題。為此,經過探索,逢雞村與縣扶貧辦合作,獲得扶貧資金1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水果扶貧互助協會,果農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可以從協會中貸款每年最高3000元,用于購買化肥和農藥,不致于拖后腿,使得水果的管護質量趨于平衡;同時,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啟動資金為74萬元,在合作社的運作下,果農看到了收獲的希望。
看到這個小伙子是真心為當地服務后,2011年,黃炳順高票被當地群眾選為了村主任。從此,在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黃炳順告訴記者,在這里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苦并快樂著”。他告訴記者,這里有淳樸的鄉親,有他追求的夢想。他表示,到村里當村官,面對的是普通的老百姓,作為村子的父母官,真正做起來也不容易。雖然平時工作的時候有時很辛苦,但當看到村民們臉上的笑容時,也不覺得累了。
談到今后,黃炳順表示他離不開這片土地了。他告訴記者,通過兩年多的基層工作,他發現農村真的需要大學生。現在村里大多數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如何教育引導是一個難題;同時,由于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有限,比如電腦的使用、書寫文章等,這些也需要大學生來做,所以他覺得大學生村官是當前農村最需要的一個崗位。
崗位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奉獻。黃炳順表示,想想兩年年多來的經歷,艱苦與歡樂同在,拼搏與希望并存,這段經歷不僅鍛煉了他的才干,磨煉了意志,而且增強了他與群眾的感情。
【大學生村官黃炳順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返鄉創業村官的創業故事07-21
90后大學生吳順的創業故事10-24
大學生村官李濤創業故事12-20
80后大學生村官創業故事12-07
神秘順豐王衛創業故事11-14
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思考12-15
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12-15
大學生村官創業分析12-15
大學生村官創業現狀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