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新的政策了,以下是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搜集的,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四川成都金堂縣棲賢鄉梨花溝村村委會主任吳世松的一天,常常從凌晨4點開始。前幾天見到他時,村里的200噸蔬菜正要運往重慶市場,確定菜價、運送地點,他在“靠前指揮”。
“以前可沒有這么忙。”吳世松說,“現在覺得有奔頭,想多干點事。”從今年年初起,在村委會主任之外,他又當上了政府雇員――鄉經濟發展辦公室工作人員。
吳世松的新身份,來自于該縣今年初出臺并實施的一項新政策:從村干部中聘請政府雇員。符合選拔使用條件的優秀村(社區)干部,可以聘用到缺編的鄉鎮事業(社區)管理服務中心。特別優秀的,還可以推薦為鄉鎮換屆選舉副鄉鎮長級領導職務候選人。
近百個村的支書和主任,年齡都在50歲以上
農村發展遭遇“村官瓶頸”
“村官”的事情,一直讓金堂縣委縣政府頭疼。
金堂縣是成都市的一個遠郊農業縣,全縣186個村中,有近百個村的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年齡都在50歲以上。其中,65歲以上的還有16名。這些“村官”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的占了60%多。有的村甚至長期找不到合適的人擔任村支部書記,只好由鄰村支書兼任,有的婦聯主任、團支部書記也只有讓60多歲的老人去當。
前些年,金堂縣通過宣傳發動、做思想工作、提高補貼金等方式,挑選村干部,力圖改變現狀,將村級班子配齊配強。然而,選人困難,未能如愿。
“農村90%以上的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金堂縣人事局長說,“要從這些人員中選賢,但幾乎沒人肯干。”
這位局長回憶說,在淮口鎮,他準備建議一位老村支書的兒子出來競選“村官”,還沒開口就被拒絕了。“我爸當了一輩子支書,老了連個‘五保戶’都不如,‘五保戶’每月還有100來塊錢呢。”
金堂縣每年有400多名退伍軍人,縣鄉黨委政府曾經著手從他們中選人,但也沒有成功。“人還沒回鄉,工作就已在城里找好了。”原因很簡單:待遇低,沒前途,外出打工賺得都比當干部多。
“村里富不富,全看村干部。”可很多村連合適的干部都沒有,致富更是有點懸。
人事改革“破冰”,為村干部開辟發展門路
政府雇員制破解“村虛”
何立斌,金堂縣縣委書記,曾長期從事基層組織工作。2005年,他走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到“村官”中去面對面摸情況。
2005年8月,“村官”的人事制度改革“破冰”:縣委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實施人才發展戰略的意見》和《關于選拔使用優秀村(社區)干部工作的意見》,在人才的引進、保留、使用等方面有不少創舉。村干部實施“政府雇員制”,從村干部中聘政府雇員,是其中最惹眼的一條。
按照規定,符合選拔使用條件的優秀村(社區)干部,可以按照《事業單位補充工作人員暫行規定》聘用到缺編的鄉鎮事業(社區)管理服務中心,一聘3年。這些村干部,按照事業單位聘用制度的規定和程序簽訂聘用合同。合同期滿,考核合格的可能獲得續聘,不合格的,不再續聘。
“村官”們都把這簡單地理解為“當上公務員、吃上干部糧”:工資待遇按照事業單位新聘人員標準和規定確定執行,經費渠道、社會保險、福利待遇也按照鄉鎮事業(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同類人員對待。
這項政策出臺以后,金堂縣委立即著手實施。通過摸底,全縣有30多人符合選拔條件。經過鄉鎮推薦、村民測評、組織考核、考試、選拔使用人員公示等工作程序,最后確定5名優秀村干部被聘為政府雇員,于今年2月25日上任。
一方面解說政府政策,一方面替村民反映意見
“村官”工作更“方便”
吳世松就是這5個“村官”中的一個,談起工作變化,他最大的感受是“方便了”。
梨花溝村是金堂縣的鄉村旅游示范點。發展旅游,免不了要搞些基礎設施建設。修路、停車場、廁所、垃圾場……修建中免不了要涉及到當地群眾的利益,吳世松一方面向鄉親解說政府政策,一方面替村民反映意見,進行公正合理的協調,半年內解決了拖延兩年的10多項利益糾紛,使村民和政府、企業各方都很滿意,工程進展順利。
三星鄉星月村的黨支部書記肖連軍今年34歲,是這5名政府雇員中最年輕的一位。他當年當兵轉業一回來,就外出打工,后來回鄉創業,“先富了起來”。5年前,村里公推直選村支書,大家一致推舉他。他想到自己是黨員,該為群眾做點事,于是答應下來,但說好了只干一屆。去年村干部換屆,群眾還選他當支書。
“本來不愿當了的。”他說,“但正好縣里改革,當上了‘公務員’,就接著干了。”由于村干部缺乏,肖連軍還兼任了四方村的村支書。如今,這兩個村在肖連軍的帶領下,建立了黑山羊、奶牛、生豬養殖基地,村民收入年底有望翻番。
“現在是一心一意當‘村官’了,雖然收入趕不上過去,但感覺有干頭了。”肖連軍說。
擔心影響村民自治,新辦法引來爭議
“村官”改革難題仍待解
這項改革,也引來一些爭議。有人認為,村委會是群眾性自治組織,而政府雇員代表政府的想法,村干部擔任政府雇員后,會影響村委會的性質,于法有悖。
何立斌也坦承存在爭議,但他的解釋是:現行法律只規定,村委會主任要從本村村民中選舉產生,但沒限定被選舉人身份。村干部被聘為政府雇員,還是該村村民。工作做得好,村民愿意選他,就能達到既為政府出謀劃策又服務村民的目的。
“村官”改革的難題,還有很多。
成都市前兩年推行“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到農村工作。今年,這些大學生“村官”任期就將屆滿,其中金堂縣有28名。金堂縣考慮讓這批大學生參加村“兩委”選舉,當選的大學生同時聘為政府雇員。
以后幾年里,村干部大部分要換成大學生,但是,不少大學生“村官”來自外地,戶口都不在農村,他們不是本村村民,按有關規定就不能當村委會主任。
對此,金堂縣現在的想法是:如果大學生愿意把戶口落到農村,這就符合村委會干部的選舉政策;村黨支部成員選舉并沒有規定必須是本村村民,也不存在違規。而且成都已經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界限,統一為居民戶口,從這個含義上,村民也不應該非要從事農業生產,而應該以居住在該村一段時間、履行該村義務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