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學生調查報告七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高效課堂在戶縣已經實施兩年了,這次課改是要將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來展示自己的成果,以達到展示自我,互相學習,增加膽量,培養能力的目的。
我校是第二批課改實驗校,進行課改已經一學期了,在高效課堂實踐中,我們除了培訓小組,加大各班小組文化之外,更加強了對學生展示能力的培養,通過半年來的高效課堂實踐,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一、玉立小學高效課堂中學生展示能力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現狀及原因
通過半年的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在各年級高效課堂中學生的展示能力參差不齊,高段學生明顯膽大一些,板書也比較好,發言比較大膽,低年級的學生在語言方面還不是很流利。有的年級例如六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展示能力稍微強一些,這些年級的學生比較大膽,他們聲音洪亮、語言表達完整,說服力強,有些還有小大人的感覺。他們在課堂上表現的欲望強,也愛爭取機會。例如六年級一班,學生上課比較灑脫。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展示能力一般。這些年級的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差,說服力不強,看問題也比較簡單,展示的內容也比較膚淺,很多學生展示時缺乏自信,發言聲音很小,還有很多學生一直不敢展示,即使上到黑板前展示,聲音特別小,語言組織不夠流利,自然而然,這些孩子展示能力就比較差,沒有高年級孩子的膽量。
(二)高效課堂展示方面存在問題
1、展示課往往比較膚淺
由于老師初步設計導學案,所以老師設計的導學案讓孩子來展示出來,這對孩子本身就難度很大,再加上孩子考慮的問題并不像老師思考的那么成熟,所以展示課往往比較膚淺,達不到展示的效果。
2、個人預習不到位
由于孩子是寄宿制,學習用的資源比較少,孩子預習時需要查閱很多資料,但是學校條件有限,孩子只能借助自己僅有的書進行簡單的預習,這樣在第二天的展示中就沒有足夠精彩的內容呈現出來。
3、小組合作不是很給力
由于剛開始,老師指導的不夠,孩子也沒有太多的經驗,孩子展示不到位,還由于各小組成員有好有差,有的成績好的同學不愿跟后進生合作,有的幫后進生幫的連自己也給連累了,還有成績差的學生本身就不行,再讓他們展示,去跟好學生走近,他們也沒底氣,等等原因導致小組合作不夠,在展示時要么就總是那幾個人,要么就是展示慢慢吞吞,不給力急死人的狀態,甚至有的組出現了組長分配任務困難的現象,組內缺少人才,展示沒法進行。
二、高效課堂教學實踐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我們學校對于課堂的展示也進行了一些總結,
。ㄒ唬└咝дn堂中學生的展示要求
1、展示必須做到聲音洪亮,展示成員大膽自如,展示成員要多,盡量人人參與。
2、展示分為板展和講展,板展要重點突出,要有裝飾;講展要大膽,講展要有激情,能與下面同學互動。
3、展示應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既要有小組的適當補充,又要有組間同學的質疑。
4、展示過程中一定要有質疑,展示人要態度好,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并且要求質疑人要針對展示內容質疑,不能只是膚淺的說板書好不好,聲音大不大,字寫得對不對等。要讓大家有學習改進的質疑內容。
三、課堂展示帶來的影響
一學期以來,通過高效課堂上的展示,孩子們比以前大膽了很多,他們現在愛表達個人的見解,愛專研一些問題,甚至是難題,其實高效課堂真正讓孩子有了發表自己意見的地方,有了展示個人能力及理解力的舞臺,為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盡情地交流自己的看法提供了機會。通過課堂展示,不僅提高了學生了分析、合作、歸納、談吐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強,學生的粉筆字現在寫得真的比老師好;更重要的是課堂上的展示讓孩子自信滿滿,每個人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光明,特別陽光,特別自信,希望我們學校的學生通過展示能助他們實現孩子的成才夢。讓高效課堂真正實現玉立是孩子夢起飛的地方!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背景
當前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紀輕,缺乏經驗,充滿青春的活力并同時具備了一定的購買能力,因而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階層的群體的消費心理以及行為。首先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準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后,是這一群體不同于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問了更加清晰的了解這個問題,我進行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一次調查。
二、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以幫助當代大學生了解自身消費情況,從而有助于大家樹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促進自身全面發展。
三、調查地點:酒泉職業技術學院
四、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40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五、問卷分析
1.消費層次兩極分化。月消費最高達到1200元以上,最低的只有250元左右。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
2.關于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于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占了前兩位,而選擇用于通訊的支出與用于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并有具體數字
我們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同學把相當多的錢花在了娛樂享受以及與人的聯絡溝通之上,這說明飲食上的消費比重正在日益的降低當中。
3.我們可以看到娛樂一項的人數雖然不如選擇花費在飲食上的人數多,但在個體每月的消費上卻相差無幾甚至有過之,相信在一定時間的發展后,用于娛樂的金錢必將占據未來大學生消費相當重要的分量,相比之下,現在的大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錢實在是非常的少,這跟不良的學習風氣以及社會的影響都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4.在調查中則顯示了有很多的學生選擇了走出校園,挑選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作為兼職,這除了貼補自己的花費外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也是促成這點的重要原因之一。
5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花費高于50元的占72%,遠超過一半。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
6.在最后三道關于大學生消費習慣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具有以記賬為代表的良好的消費習慣的學生數量占的比例未達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而有下一階段消費計劃的人數也不足二分之一,而對于自己的消費大多數同學則表示沒什么感覺,只有小部分人總結為比較節儉。我們不難總結出目前學生們的科學消費意識還很淡泊,對于自己消費的管理還是存在很大的疏漏。
六、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1.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享受與潮流已變成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需要調整以及改善。所以我提出了消費的理性化需求。
題目雖然說起來很大,但做起來卻需要我們從細處著手。比如對自己每天的消費情況進行記錄,以方便自己查找超支消費的原因。也要同時做好對未來消費的計劃與打算,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由著興趣不加節制的擴大自己的消費,從而導致自己的消費脫離了自己的生活檔次。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自己在個人的生活水平下有個盡量好的享受水平。
2.拒絕奢侈品的消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也較多,構成這部分大學生消費的一種比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娛樂以及電子產品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梢姡髮W生的消費結構需要調整,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與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聯系。作為一個學生我們應該為自己、為家庭負責,減少那些只為虛榮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費。
3.調整消費結構
中國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的70年代至經濟高速發展的前幾年,有一個方面是一直在傳承的,即大學生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飲食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體。而在最近幾年消費結構的失衡,不僅反映了學習風氣的惡化,也反映了人心的浮躁與社會對于大學生消費心理的影響。我們必須加以調整來使之適應我們的消費水平。
4.杜絕攀比心理,不過分追求時尚
現實中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相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減少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又例如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都可以反映出學生們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的生成,所以我們必須杜絕自己的攀比心理。而對于不過分追求時尚,我們大學生本來就應該以學習為主,這些次要的東西本就不應該成為每天最讓我們操心的事。而在這方面的改進必然有助于大學生好的消費習慣的養成。
5.經濟的獨立意識與儲蓄觀念
大學生作為接受先進知識,隨時走上社會的專業人才,很有必要在大學期間就嘗試經濟上的獨立,培養一定的投資理念,并發展屬于自己的科學的儲蓄觀念。這對于將來管理自己的生活都是十分有意義的做法。不僅能夠降低家庭的負擔,讓父母減少對于自己的擔心,更能鍛煉自己的投資意識與自我控制的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地點:重慶工商大學蘭花湖校區圖書館
調查目的: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自主創業已成為一種選擇。為了了解我校大一學生的創業觀念,特別是創業意識和創業認知程度,為我校在創業教育和創業意識培養方面提供參考。
調查對象:大一學生50人
調查范圍:各專業,尤其是財經管理類專業
調查結果:統計這50人的調查報告,表明當今大學生對創業觀念并不深入,想要自主創業的人數只占8%。而更多的是想要盡快就業的或是在國內考研。但當提及是否支持大學生創業時,有74%的人選擇了贊同,看來大學生對自主創業并不排斥,只是還沒有什么創業計劃。大多數學生選擇自己的創業偶像時最多的是馬云和俞敏洪,的確這兩人在創業方面十分成功。在提到創業中最關鍵的因素時有34%的人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十分重要。同時認為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是企業中最主要的困難。占66%的學生都會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熟悉的領域去進行創業。面對創業失敗一半的人認為可能是自己的創業計劃可行性不夠很少人認為是當今創業環境較差。
一、 調查結果分析
創業觀念不深入
問卷中第1、2、9題中看出,大學生對自主創業觀念還比較低下。雖然74%的學生表示贊同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明顯看來更多的選擇則是想要立即就業。很多人對創業的概念選擇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且這件事會實現我們的社會價值,同時給社會帶來價值,占了54%?磥矶鄶等硕枷M约旱膭摌I能給社會帶來好處。
然而真正實施的人卻只占18%,但也是不成熟的。其原因選擇有創業想法的人中,大多數人是還沒有想過怎么操作,單單只有想的程度而已。而且對于國家以及所在省份對大學生創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大部分同學不清楚或只是聽說過但不具體了解。更多沒有進行創業的人則是因為自己本身沒有這個能力,沒有一個好的創業計劃或者害怕創業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不敢面對也不相信自己能夠克服。
以上的結果顯示,創業雖然有大多數人支持,但真正實施的人卻很少。所以在大學應該開設類似與美國的創業指導課程,確實有必要。
什么最助于創業
在問卷中第6題中,在資金、一個好的創業計劃、個人能力與意志、優秀的管理團隊、良好的創業環境(政府支持)中有18%的人選了第一個,有20%的人選了第二個,有22%的人選了第三個,有34%的人選了第四個,其余則選了第五個。
很明顯選第四個的人數相對較多,其他的比較平均。為什么大多數人贊同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是創業的關鍵因素呢?原因是一支優秀的團隊意味著成功與希望。時下,很多企業都希望建立一支高效、成熟、必勝的團隊,然而現實中并非每一支團隊都是優秀或者成功的。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呢?有一下五個方面: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二、分工具體,明確目標;三、細化管理,責任到人;四、凝人聚心,同謀發展;五、凝心聚力,共享成功。但同時,資金和個人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創業的最佳時機
問卷中第8題顯示,大學生創業的最佳時機應是在畢業工作幾年后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再創業,占80%。其余幾項都很少人選擇。
的確,有了足夠的工作經驗再進行創業是明智的選擇。畢竟我們都只是學生,就算能接觸到社會也是少數,且經驗不夠,對市場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沒有足夠的能力,公司很快就會倒閉;沒有足夠的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
創業領域與活動
問卷中第4、10、11題中表明,大學生要進行創業之前會去聽有關講座、課程或大學生創業大賽之類的活動。同時有12%的人數會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領域,占有相同份額的還有那些啟動資金少,容易開,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10%的人則選擇當今熱門的發展方向(如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絕大多數是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熟悉的領域去進行創業。當問及參加什么樣的活動能促進以后創業時,大多數選擇模擬創業活動,占44%。還有32%的人認為大學生兼職能幫助大學生進行以后的創業。
模擬創業活動對進行以后的創業更有相似之處,許多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學到很多創業的知識。認為這種方式更能讓他們接近創業的理念。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進行創業,更能激起學生的熱情,把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而且也能堅持的更長久。
創業失敗與途中遇到的困難
大學生進行創業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如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面對風險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缺乏企業運作和管理經驗、缺乏社會關系、資金匱乏、缺乏好的創業項目和缺乏人才和核心技術等等。在問卷第7題中顯示,大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答案各不相同,選項所占比重都相當。然而當問及什么因素導致創業失敗時有50%的人選擇了創業計劃的可行性不夠。
創業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導致創業失敗,不管你是何種行業,何種類型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還是要看自己如何去把握去應對。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創業失敗歸咎于自己的創業計劃的可行性不夠。其實不然,那只是把錯誤掩蓋的方式,我們應該正面失敗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哪方面不足,或者說在管理上出現了什么錯誤,應該認真考慮一下自身的能力。大學生應該要具備良好的創業素質:一、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二、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管理溝通能力。當然,還有更多如強烈的挑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等等。
二、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1、假如你要創業應有基本的實力,即輸得起。
2、創業首先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回報,因為所有的企業想"知識管理"、"學習型組織"等都是適應環境的問題,企業是適應性放在第一位的,一個企業的成功所具備的條件,你考慮一下有多少滿足,多少不滿足,怎么辦?
3、個案的成功不是規律,包括國家提倡也不等于要求你去做,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
4、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第一次失敗沒關系,可以第二次,你必須營造一種心境并有“經”(經驗積累),這是要靠自己積累的。
5、以積極的正面的態度面對,以經營人生的勇氣塑造“財商”。
6、樹立全新的人才觀,重視創業素質的自我培養
7、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錘練自己
8、廣泛獲取創業經驗
9、注重自身能力的綜合培養
10、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
三、總結
經過此番調查,才了解現在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地告訴了大家。雖然創業之路十分艱苦,但這卻應該成為大家前進的阻力。也許對創業這一概念不是很深入,也許很多人在創業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也許自己的經驗能力不夠,也許你現在還沒有打算以后的路途,在當今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何不為自己找條出路,自己做老板,自己為自己做主。這也是現下政府所支持的,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業會減輕社會就業壓力。馬云曾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所以,決定創業的學生們,不要先想到創業成功后的利益,首先要做好失敗的心理準備。創業的道路,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重要的是堅持下去,堅定信念。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活動背景
如今校園訂外賣現象日益嚴重,各種外賣軟件也應運而生;美團,餓了么,飛飯,比比皆是。每到午飯時間,各公寓樓下人員混雜,外賣小車來往不息,場面甚是壯觀。更多的大學生喜歡宅在宿舍,訂購外賣;于此同時外賣飯菜的質量衛生情況問題,校園送外賣車輛的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了更好的維護學生權益,服務校園和諧建設,為此我們將對校園外賣進行一次調研。
調研目的
1、旨在研究后街外賣的營銷,衛生情況,了解外賣現象對于大學生飲食習慣,飲食健康的影響。
2、調研外賣現象的熱度,廣度,從中思考,發掘出外賣現象中反映出大學生生活,精神狀態。
3、綜合調研思考外賣出現并風靡的原因,以及大學生如何看待外賣現象,選擇外賣,提出建設性意見。
三、調研內容
(一)外賣市場環境調查
1、外賣市場的容量及發展潛力;
2、學院不同年級對外賣的消費狀況;
3、學校教學、生活環境對該行業發展的影響。
(二)消費者調查
1、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偏愛、經濟、便利等)
2、對外賣產品的了解程度(品種、口味、價格等)
四、 調研時間
20xx年3月27號----20xx年4月2號
五、 調研對象
陜西科技大學在校大學生,學校周邊外買商家,學校餐飲行業從事人員
六、調研具體安排
調研總的分為兩組,一組主要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對象為在校大學生;一組為走訪調查,對象為周邊的外賣商家,學校餐飲行業人員。具體分工如下:
問卷調查組
3月25號,準備好網絡調查問卷和紙質調查問卷
3月27號--3月30號,及時在網上發布調查問卷并積極回收。借助學生會宣傳平臺,在微信,qq,微博上發布調查問卷。
3月27號3月30號,調查組委員走進宿舍進行問卷走訪調查。進入宿舍時要說明來意,以確保被調查者積極參與、得到正確有效的調查結果。調查過程中,調查員應耐心等待,切不可督促。調查員應及時收回問卷。
3月31號,整理匯總問卷調查信息,并及時上交。
走訪調查組
3月27號,準備相關的調查資料,問題。
3月28號3月30號。對周邊外賣商家進行走訪調查,在宿舍樓下對送外賣人員進行隨機詢問調查,對學校餐飲行業的人員進行采訪。
3月31號,對走訪的調查情況匯總,并成文上交。
其他工作安排
4月1號-4月2號,對所有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生成相關的調研報告。
聯系宣傳部,走訪調查中進行拍照,留下影像資料。
七、經費預算
紙質調查問卷500份,共計50元。
附錄。
具體人員安排
調查組:xx xx xxx xxx
走訪組:xxx xx xx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對數學概念、結論、技能的學習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提倡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發展創新意識。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現狀也亟需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它關系到教育效能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在高中生的心中,數學是較為枯燥的一門學科,多數的學生不喜歡學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對于這一情況,我們認為教師應該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采取一些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生活中,學生才會感覺到數學的重要性。
鑒于此商河縣第二中學數學組進行了“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課題研究,其主要任務是通過理論學習明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素及表現形式;通過教學實踐探索如何在教育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題研究自20xx年8月開題至今,歷經二年多的時間,三年來,在不斷地實踐中,我們對“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有了更深認識,我們認為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因此,要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首先改變教學方式。為了遵循新課程理念,讓學生主動地參與、積極地探究,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為此我們課題組教師在實驗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式:
1.探究式:以問題為載體,培養思維能力,以學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因為問題是自主探究的出發點,是開啟任何一門學科的鑰匙。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
2.體驗感悟式: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必須要把學習到的知識怎樣應用于生活,應該讓學生去體驗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梢宰寣W生面對社會生活時用數學的知識觀察、分析、探究身邊的問題,重視對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自主體驗、相互交流,在教學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在自主體驗中獲取知識與技能。
3.實踐式:在各類實驗課或某些主題性的研究性學習中引導學生提煉或驗證相關的知識結論,
為保證課題研究順利進行,我們課題組經過多次調研、商討、經過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我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優化,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1.課堂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讓學生學會自主提問,注意給學生創造提問的機會、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開發學生提問的潛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質疑習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3.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自主參與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和探究的時間與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引導學生去積極發現。教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在同一情境中思考不同的問題以及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同的問題等。引導學生從不同的問題中捕捉到主要的有價值的問題。
幾年的課題研究過程,我們課題組全體成員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收獲了很多。
教師行為發生了轉變。從過去的以教師講解為中心轉變到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為中心。教師創設各種激勵機制,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在訓練的全面性和全體性上狠下功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師生對話學習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學生體會作品中的形象和情境,并實現自己情感上的認同,在重過程學習的多元化評價中,體現學習的價值;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知識為目標轉變到了以孩子們的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重視研究學習方法來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悟、探究中去深入學習,使學生學會收集信息,在學習中求創新,學會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學評價從過去的以學習結果的評價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習過程的評價為中心,通過自評、學生評、教師評相結合做到評價方式多元化。
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學生盡力展示自己的才能,表達個人的觀點,抒發個人的情感,闡明個人的態度,吸引老師與同伴和自己交流、切磋。
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師的不斷深入引導下、在師生和生生的合作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逐步認識到合作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文化,學生不斷形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師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中,學生體悟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和開放性,形成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并養成善于思考、敢于提問的良好習慣,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學生揚長補短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揚長補短,把自己所有的本領都拿出來,展示給同伴,同時充分吸收同伴傳達的信息中有價值的部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學生親合他人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相互接納與交融,在完成學習任務中彼此聯合。學生主動獲得老師的指導幫助,師生平等交流,相互親合,學生虛心接受同伴的認識和看法,在合作中加強學生間的信任與親合,形成一種其樂融融,富有活力的課堂氣氛。
我們期待通過這一課題的研究,逐步認識把學生的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他主學習)轉變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方式,以及在自主性學習中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一些可操作的實踐原則、方式及手段,使教師和學生在本課題研究平臺上,思考和認識如何理性地對待教與學的過程中的`問題,如何科學地運用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通過這一課題的實踐研究,推動已經實施的高中新課程標準。
總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既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迫切需要,但在課堂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將繼續努力,完成課堂改革,賦予的神圣使命。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范圍覆蓋華南師范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范與非師范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為94、3%。調查文件采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占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于“學;蚩蒲袡C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占的比例分別為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于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驅I”、“應聘技巧”則各占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范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于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
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后,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范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于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著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占據一定的分量。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占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局限于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
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范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當代學生的消費新概念及其存在的問題
1、實惠是大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流行和實用之間,更多數學生選擇的是實用。在各類產品的選擇中,“價格適中”總是大學生首要考慮因素之一。類似的特征在促銷方式的選擇上也有體現,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三種促銷方式是:打折、派送和贈送小禮物。
2、大學生側重時尚性消費
20歲左右的青年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大學生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獨特、新奇、時髦的產品,與此同時,獨特、新奇帶來的往往是流行、普及。服飾、化妝品仍是女生消費的大頭,68.3%的大學生表示“喜歡購買獨特風格的衣著服飾”。只有31.7%的人認為“無所謂,穿得舒服就行”!笆欠窳餍小本o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3、大學生在品牌的選擇上忠誠度高
國外有知名度、美譽度的品牌更受學生歡迎。在手機、數碼產品等中高端消費品上,國外品牌占據優勢;國內品牌在電腦等個別領域逐步增強。在快速消費品上,國內外品牌在大學生心目中各有優劣。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有將近一半的同學在購物時,將品牌作為第一考慮因素,像“耐克”、“阿迪”、“ONLY”等中高檔服裝、化妝品品牌就非常受同學歡迎。
4、大學生消費也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他們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調查發現,有98.3%的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而且大部分人月消費在600元左右。像滿足以前意義上的“溫飽”消費只占總消費的三成,戀愛、人際交往、個人時尚用品等費用反而占了日常消費的大頭,F在MP3、手機、筆記本電腦也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三件不可或缺的高科技產品。目前,手機在同學中的占有率超過90%,其中七成的同學使用高檔手機。56.7%的同學擁有電腦。但在擁有電腦的同學中,68%的同學將電腦用于玩游戲、上網聊天等娛樂活動,只有少數同學是用電腦學習。
5、考證、出國成為大學生消費新增長點
我粗略數了下:除了以往的英語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還有許多職業資格證,像會計證、秘書證、公關員證等,甚至還包括駕駛證!盀榱丝荚,還要參加許多考證補習班,這種班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但事實上,很多人是隨大流去考的,很多證對我們來說并沒有多大用處,像公關員資格證對找工作來說起不到什么作用!蓖瑢W如實說。除了考證成風以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將畢業出國留學提到了議事日程上,許多家庭就將一大筆錢投在了各種出國培訓班里。一位正在等待簽證的朋友算了一筆賬:“出國必須考雅思,大三我去了北京念新東方的雅思,學費1800元,材料費200元,報名費1000多元,連帶生活費,光半個月就花了4、5千元?纪曛笠暾垖W校,每所學校的申請費都不同,例如美國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請幾所,怎么都將近一萬元,加上后面的簽證、護照、存檔的錢,僅前期準備就要好幾萬,更別提出國了。”
二、影響大學生消費的因素也有幾點
1、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的消費情況對大學生的消費觀有重要影響。我在對一些同學的訪問中發現,一般來說,農村的大學生每月的消費大部分是用在伙食上,另外一部分開支主要是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他們的家庭都不富裕,在學校的消費也和在家里一樣,不會太講究。而城里的學生在消費上就相對大手大腳些。
2、集體影響
讀書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集體宿舍,這樣,個人的消費方式不得不受到集體的影響,比如我以前不太喜歡喝牛奶,但同宿舍其他人都有喝奶的習慣,我也就慢慢跟著喝了。
3、社會文化的影響
以女大學生為例,雖然他們和社會有一段距離,但社會上的潮流也能影響到她們,追求時尚,高檔服裝,化裝品,減肥品等,都要花很多錢。
三、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建議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觀和行為會在孩子身上有形或無形的反映出來。給予他們一定消費自主的同時也要注意教育。同時,學校對大學生正確的消費官和消費行為應有好的主導作用。要加強勤儉節約的教育,狠抓校風學風。最后建立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當前大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影響。我們希望依賴社會的力量,屏棄不良的消費行為,積極建立校園新風氣、新消費文化的生長點。
【【必備】學生調查報告七篇】相關文章:
【必備】學生周記七篇12-26
學生調查報告08-27
【必備】小學生的日記集合七篇01-15
【必備】小學生的日記集錦七篇01-15
【必備】小學生的日記合集七篇01-06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學生調查報告1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