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1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實際發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
。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
(57.8%,384人)、身體癥狀
。22.3%,148人)、過敏傾向
。19.4%,130)、自責傾向
。17.5%,116人)、對人焦慮
。9.5%,61人)、恐怖傾向
(6.5%,43人)、沖動傾向
。4.4%,29人)、孤獨傾向
。2.3%,15人)。
表1 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 對人 孤獨 自責 過敏 身體 恐怖 沖動 總焦慮
焦慮 焦慮 傾向 傾向 傾向 癥狀 傾向 傾向 傾向
平均分 8.02 4.66 2.76 5.39 5.62 5.34 3.34 3.23 38.40
標準差 2.85 2.11 2.06 2.17 2.15 2.81 2.54 2.23 12.36
。ㄈ┓e極引導青少年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
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2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奮斗目標,其中會議精神還強調:注意促進人的心理和諧,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
和諧社會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個體身體與心理的和諧,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和諧。綜上可知“心理和諧是和諧社會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中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除了要學習好過硬的專業知識之外,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顯得猶為重要。
因此,我利用寒假期間到原初中就讀的廣東惠州市第七中學開展對中學生心理健康以及戀愛觀的問卷調查,旨在由此窺探出在校中學生的壓力承受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狀況。當今中學生的早戀情況,以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幫助其所在學校如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習態度、學習壓力、緩解壓力的方法以及中學生對戀愛現象和戀愛觀教育的看法。
座談會形式,以過來人的身份解答他們對學習以及生活上的疑難問題,發現大部分對成績提高和開學后的生活很感興趣。
旁聽課程,觀察中學生的上課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
(二)調查對象
初三(九年級)即將參加中考的中學生。
(三)調查結果
在整理調查問卷的數據時發現的結果表明其中約69%的中學生認為自己的主要壓力來源是學習和考試,又以女生比例較大;不容忽視的是有約28%認為壓力主要來源于親子之間的交往和家庭環境,此項以男生比例較大。而其中約63%的中學生從不或很少與家長、老師溝通來緩解壓力,他們只選擇與同學或朋友溝通、傾訴。
通過對他們學習、考試的態度調查結果表明,有約76%的被訪者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說明在讀中學生有很大一部分不能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是導致學習沒有突破的重要原因。約76%的被訪者也承認自己在考試前感到過緊張焦慮以及很在意自己的學習成績,又以女生所占比例較大。近80%的被訪學生知道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是進入高一級的重點學校和將來能找到好工作,其中約74%認為家長要求適中,23%認為要求過高,但這23%的被訪學生對自己的前景抱有信心,但其中54%認為信心不強。
被訪者中約52%希望自己取得進步和好成績時能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贊同與表揚,約41%同時希望得到物質的獎勵。
對中學生戀愛觀的調查結果顯示,約70%的被訪中學生幾乎沒有接受過有關戀愛觀的家庭教育,只有27%曾經接過為數不多的練;愛觀教育;而65%的被訪者也認為學;旧喜贿M行戀愛觀教育,家庭與學校的教育缺失也使得戀愛在學生頭腦中存在無限的未知與好奇。54%的被訪者認為學校對中學生早戀現象應予以正確的引導而非盲目地一味反對;約68%的受訪者認為戀愛對自身學習的影響不能確定,因人而異,此項以女生比例較大。約48%的被訪中學生認為中學生戀愛是自己的事,是正,F象;38%表示不清楚,沒有考慮過。
(四)調查總結
學習和考試的壓力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這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受訪的面臨中考壓力、開學問題的初三(九年級)學生,在壓力的狀況下近90%的人經常或偶爾有早晨起來還沒睡醒或白天眼睛易疲勞以及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的情況;近70%的被訪者不順心時容易生氣,說明壓力給中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帶來了一定的傷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親子間的交往以及家庭環境成為了當今中學生的第二大壓力來源,少有的溝通交流使得中學生與家長不能夠相互理解,給中學生帶來不少的心理壓力,這種現象又以出現在男中學生為主。而這種學業壓力得不到排遣,又與父母關系不融洽,父母對其精神生活的不夠關心的情況又導致了中學生過早戀愛的出現,家庭與學校對中學生戀愛觀教育的缺失,使中學生對戀愛的好奇與向往度增高。中學生戀愛的動機其實十分單純,更多是感情上的依賴河慰藉。家庭是青少年成長的主要環境,正確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學生處于長身體與成熟心志的重要階段,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父母的正確引導與溝通交流顯得猶為重要。父母應當哦引大引導孩子多交朋友,使中學生的精神世界豐富,支持孩子的學習以及正確的選擇,對孩子取得的進步予以表揚,鼓勵孩子面對挫折與困難。另外,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路有幾條,而該走哪條路由孩子自己選擇,把父母一代的符合傳統社會期望的判斷向孩子闡明,講清楚、到位,讓其理解,讓其找一個與自己相近的,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不是將自己的價值觀念強加給孩子,否則會助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和補充,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學校不僅負有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的責任,還有責任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的負擔過重,師長期望過高,學生自己支配的時間過少,外部的評價過低使得許多在讀中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認為學習有時候是一件很累很煩的事情,完全為考試而學;師長對考試成績的過分重視,使中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的動力,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這一切既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也不利于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減少學生對學習產生煩躁的情緒,老師不應該盲目地應用“題海戰術”,而應多加觀察學生,采用因人而異的方法,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愛好培養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減少他們面對考試時焦急情緒。同時,學校應當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指導學生如何面對現實,如何調控情緒,如何從失敗與挫折中磨練意志,以此提高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心理調節能力與應急能力等。學校還沒設立固定的心理咨詢室或情感宣泄室,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排遣壓抑情緒,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此外,面對日益普遍的中學生早戀現象,學校不應該對此避而不談或一味反對,而應該把早戀的利弊向學生闡述清楚并加以正確引導,否則只會更加引起學生們對早戀的好奇與嘗試;學校還應正確地教會學生區分戀人與伙伴地關系,因為一些心理學家發現早戀只是中學生尊尋求心靈慰藉地方式,“心向往之”的思慕之情。
社會各界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已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心理學界稱中學階段為“心理危險期”,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除了家庭、學校要積極予以正確教育外,社會各界廣泛借助于各種傳媒,宣傳一些積極、正確的知識,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土壤。
總而言之,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歷史階段,心理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和前提,而廣大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的重要且特殊階段,迫切需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社會各界都應重視且積極參與到中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上來,一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3
一、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由于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復雜性,且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又很難找到切實有效的措施,這使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更加艱難。令許多教師苦惱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顯得力不從心。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幾年來,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爆發的惡性校園事件呈上升趨勢。這些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引發了我們對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冷峻思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社會環境因素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影響問題必然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當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社會問題比較多,一些消極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當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例如,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單親家庭的增多,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社會的主流人才觀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學生在社會評價中屢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農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問題令人關注。由于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撫養或寄宿在學校,致使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脫節,磨合難?梢,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
2、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但就農村中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還不健全,還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學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向來不敢在教育質量尤其是教學質量上有絲毫馬虎。盡管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說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智育的同時未能有效地實施德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于指導、研究和教育。這樣,學校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理念,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一個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并實施有體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師資培訓因素
教師是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但農村中學的教師在這方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專家指導;三是教師編制矛盾突出,教師教學工作量太大,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師接受了大量的新課程通識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訓,但不成系統,且具體要求也不夠明確。加之近幾年,農村學校編制緊缺,在崗教師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學任務已疲于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許多積淀已久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境至少有三個不利于學生心理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二是學生大多在校寄宿,與家長的溝通不夠;三是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家庭受到較大沖擊,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大。
二、加強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關注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設置了課程,培訓了師資,加強了管理,進行了督導。可以說,這項工作正逐步走向規范科學的發展軌道。但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狀不容樂觀。其主要原因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力度不夠。
首先,社會對農村基礎教育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
其次,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學校仍然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摸索,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因而,學校在這方面顯得比較被動。當問題發生了才引起重視,日常的教育工作還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與師資培訓力度還不能適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再者,家庭是學生心理壓力及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背景,家庭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十分突出。許多農村家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圍不利于學生的心理成長。我們在對部分家長中做了調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其次是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長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擺在最關注的位置,高達75%的家長對學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學不了解、不關心,高達80%的家長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懂。這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家庭都能給學生一個有利于心理成長的家庭環境。
由此可見,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切實加強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顯得刻不容緩。
1、加強教育督導。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范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2、改善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不僅要把學生心理健康作為學生德育工作重要內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從整體上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3、重視師資培訓。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繼續教育部門應把此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專業培訓和實踐指導,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強家長培訓。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境。
5、關愛特殊學生。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采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的心理狀態,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學生評價。科學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系,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把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實做好。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4
一、背景
心理壓力是一種個人主觀的感覺,一般指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信息引起個人的一些生理問題或在心里所引起的不良應激反應,即個人在面對困難時,一時無法消除困難的一種被壓迫的感覺。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都完滿的狀態。”健康除了身體無病外,還要具備心理的穩定及良好的社會適應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備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連續統一的人格及對己、對人、對社會的正確認知和良好的適應。
對于當代的00后初中生來說,幾乎所有學生都感覺到了壓力。他們既要面對繁重的功課,又有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巨大期望,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各學科知識的難度不斷增加、中考的臨近,這種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八年級是一個起到承上啟下、銜接和扭轉作用的關鍵學期。八年級是一個很好的過渡期,既能把初一的知識進行鞏固與復習,又能為九年級繁重復雜的功課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與此同時,八年級是分化的年級,能將成績優秀的學生與相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逐漸區分開的一個學年,兩極分化逐漸浮現,學生的定位也逐漸清晰。可以說,八年級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無論從中考還是更長遠的成長生涯來看,這個時期就是一個積累精華、歷練本領和樹立方向的關鍵階段。因此,了解中學生心理壓力的原因,設法減輕當代初中生的心理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刻不容緩的。為此我對初中生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目的
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教育界和全社會所關注的熱點、焦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發展,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意識都發生著劇烈變化,現代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多元化,家庭不穩定,各種社會思潮泛濫,以及獨生子女的一些固有特征,使得當代中學生的心理負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從各方面調查來看,中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十分令人擔憂。中學生正處于一個即將定性又尚未定性的可塑性很強的階段,中學階段又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重要時期和心理素質培養的關鍵期。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為廣大教師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為了能夠及時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輔導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培養,我針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試圖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規律,以便為自己和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心理學研究依據。
三、調查對象
xx學八年級全體學生。
四、調查時間
20xx年4月12日
五、調查方法
本次進行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主要以不記名問卷的形式進行,通過個別談話和召開部分學生座談會的方法進行比較全面的調查研究。調查問卷由xx學八年級的學生完成,本次調查共成功向學生發出問卷428份,收回的有效問卷共420份,接近理想的目標,接近理想的樣本數,具有可操作性。數據資料的處理和分析工作包括對問卷調查結果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來自問卷調查的數據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六、調查內容
通過調查分析,對八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學習積極性、自信心、人際交往現狀、承受挫折和處理問題能力及上網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初步的了解。本次調查為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標,提供客觀和主觀上的依據。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學習壓力狀況(1-2題)
(一)學生學習壓力狀況
調查問卷統計顯示:45.4%的同學認為進入初二以來學習壓力變大,23.2%同學自認為學習壓力適中,31.4%同學認為學習壓力基本沒有變化。其中壓力過大主要來自自己的期望占21%,父母的期望占66.7%,只有12.3%的壓力來自老師的期望。由此可見,學生普遍存在壓力,很大一部分壓力來自于家庭。
。ǘ⿲Σ吲c建議
、藕侠戆才抛飨r間表,要懂得勞逸結合。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班級活動以及其他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融洽感情。
、粕险n認真聽講,課堂上要認真做筆記,課后要及時復習。
⑶準備一個筆記本和一個錯題本,筆記本記下典型例題,錯題本用來寫容易出錯的題,不斷練習。
⑷教師應多于學生進行溝通,將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幫助學生總結出正確的并且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蓸淞⒄_的考試觀。平時測驗不要弄虛作假,而應心平氣和地對待。只要學習扎實,認真對待,一定會考出應有的理想好成績。
⑹家長、老師平時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及時掌握其學習情況和精神狀態。
2、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學生學習積極性(3題、5—8題、23—35題)
調查問卷統計顯示:38.3%的同學會主動學習,47.8%的同學很少主動學習,13.9%的同學不會主動去學習。由此看來愿意主動學習的同學占比不大。有24.7%的同學幻想自己即使自己花很少的時間學習也會有驕人的成績,偶爾想的占39.1%,不想的占36.2%.可見,不少同學們存在惰性心理。55.2%的同學認為更適合一起學習的學習方式,32.6%的同學喜歡自主學習,12.2%的同學自己更適合哪種學習方式。愿意花大量時間強化優勢科目的同學占比為27.6%,給自己制定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的'同學占比為28.3%,偶爾會制定學習計劃的同學占62.3%?傮w可見,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一般。
(二)對策與建議
、沤Y合自身基礎,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成績目標,并為之努力學習。每達到一個小目標就對自己有所獎勵。
、圃诮虒W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營造和諧的教學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
、墙處煈匾暯虒W內容的新穎性、形象性和具體性。積極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創新思維和求知欲,爭取做到寓教于樂。
、燃议L、教師對學生要勤鼓勵、多開導,對學生學習的每一點小進步都要給予肯定。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主動進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⑸教師應從各方面關心學生,多和學生進行溝通,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互動關系,促進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
3、學生的自信程度
(一)學生的自信程度(4、9—13題、26題)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6.4%的同學會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使情緒波動很大,23.1%的同學還和以前一樣。成為眾人注目焦點時感到無所謂的占28.1%,15.0%的同學會感到自豪。23.3%的同學照鏡子時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缺點。57.6%的同學認為別人成績好,可是能力不比自己高。由此可見不少同學們的自信程度有待提高。
。ǘ⿲Σ吆徒ㄗh
、乓龑、鼓勵學生閱讀諸如《平凡的世界》、《貝多芬傳》等名著、名人傳記,汲取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使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價值,樹立堅強自信心。
⑵家長、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其長處和短處。針對每個人的特點和優勢,揚長避短,確立合適的成績目標。用每個階段性小成就的取得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羌议L、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的原則,當面鼓勵、當眾表揚、私下批評的原則,使學生獲得堅強的自信心和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
、燃议L、教師可創立一定的生活、工作或學習情景,使學生“品味”挫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使其明白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鍛煉學生“愈挫愈勇”、“屢敗屢戰”的堅定信念和堅強自信。
、蛇\用榜樣示范法,有針對性的選取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生動事例介紹給學生(例如馬云等人的奮斗史),并引導、幫助學生得出正確結論,增強學生的奮斗意識,促使學生樹立更強的自信心。
4、學生的人際關系
(一)學生的人際關系(15—19題)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50.1%的同學對師生關系很滿意,而43.3%的同學感到一般滿意;31.4%的同學有心事會和父母說,51.9%的同學除非父母問才會告訴他們,12.3%的同學不和父母說心事,4.4%的同學什么事都和父母說。由此可見,同學們的人際關系一般。
。ǘ⿲Σ吆徒ㄗh
、磐ㄟ^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父母為撫養自己付出的辛勞,鼓勵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方面與家長進行主動溝通,增進相互間的親密關系。
、萍议L與孩子交流時,不要有封建家長制和“唯我獨尊”的觀念,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自主性和個性。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鼓勵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格,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形成和諧的關系。
⑶引導學生從老師的角度看待問題,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以角色互換的方式,化解學生與老師的誤解、矛盾,增進學生與老師的信任和感情。
、冉處煈鲃优c學生進行溝通,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學習等方面遇到的困難,與學生共同構建和諧融洽的良好師生關系。教師在處理與學生的矛盾時,要注意場合和分寸。
⑸同學之間可以在課余時間通過打球、下棋、聊天等加強交流,在思想上加強溝通;有同學在生活、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及時伸出友誼之手;以“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態度,對同學的優點要不吝惜贊美,對同學的小缺點秉持寬容的態度。
、首鹬赝瑢W的私人空間,與同學保持適當的距離。
5、學生承受挫折和處理問題能力(14題、27—30題)
。ㄒ唬⿲W生承受挫折和處理問題能力(14題、27—30題)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13.8%的同學遇到勒索恐嚇會自認為點背,62.1%的同學會求得老師和父母的幫助,13.9%的同學會找在一起的哥們幫忙,10.2%的同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有20.7%的同學遇到過挫折并且留下了心理創傷,44.3%的同學遇到挫折能承受,23.9%的同學沒有遇到過挫折,21.2%的同學也沒遇到過挫折,但認為能承受。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學生在遇到挫折時還說可以承受。
(二)策略與建議
、哦ㄆ谘垖I心理咨詢師為學生開展心理輔導課程,特別是為有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個別咨詢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以緩解其心理緊張和沖突,提高其適應能力,維護其身心健康。
、茖W生應積極鍛煉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能力,找到諸如運動、傾訴、唱歌等適當有效的發泄心中苦悶的方法,樹立戰勝挫折的堅定信念,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在生活、學習遇到的困難。
⑶鼓勵學生閱讀名人傳記,品味名人充滿挫折的成才人生路,樹立自己的學習榜樣,將其化為自己巨大的精神力量。
、燃议L、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方式適宜的挫折教育。
6.學生上網情況
。ㄒ唬⿲W生上網情況(31—33題)
調查結果顯示:有64.86%的同學在家上網聊天玩游戲,29.7%的同學是上網查資料,18.6%的同學上網時為了看電影。學生上網時大部分時間是在娛樂,用來學習的時間很少,沒有合理的利用好網絡這個大知識平臺。
(二)對策和建議
、偶议L、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增強網絡道德意識,正確運用網絡資源,明辨網上善惡美丑。
、仆扑]給學生一些優秀的積極健康向上的網站。
、羌议L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不得影響正常學習、休息。
、汝P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散學生上網的注意力。
八、小結
綜上所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必須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而這需要全體家長、教師、學校、社會聯起手來,共同關注,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對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長期的研究,有必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5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xx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
實際發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
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
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
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
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57.8,384人)、身體癥狀(22.3,148人)、過敏傾向(19.4,130)、自責傾向(17.5,116人)、對人焦慮(9.5,61人)、恐怖傾向(6.5,43人)、沖動傾向(4.4,29人)、孤獨傾向(2.3,15人)。 表1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對人孤獨自責過敏身體恐怖沖動總焦慮 焦慮焦慮傾向傾向傾向癥狀傾向傾向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標準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檢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調查的664名學生中,41.41的學生(275人)分數在35分以下,說明這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分數在35分-65分之間的學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測學生的56.93,這部分學生處于中等焦慮水平,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其進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導和教育;分數在65分以上的學生11人,占被測學生數的1.66,處于高焦慮水平,屬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對于這些總焦慮傾向較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需要制訂特別的個別輔導計劃,要重點輔導。
2、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外,其余六個分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差異,這個說明女生的總體焦慮程度要高于男中學生。 表2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7.422.998.552.61-5.1670.000 對人焦慮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獨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責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過敏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體癥狀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沖動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總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說明:在這里n表示被調查的個體數目;M表示平均數;SD表示標準差;T值是兩個數字相比的一個比值;P值表示顯著性,如果P值小于0.05,那么說明相比的兩個數字存在差異,下同。
3、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發現,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比較得知,初中生在這四個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見,高中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于初中生。
具體比較可見表3 表3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8.432.777.492.874.2650.000 對人焦慮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獨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體癥狀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沖動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總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時,對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方差分析后發現,各個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異。經事后檢驗發現,在學習焦慮方面,初三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學生;在對人焦慮方面高一、高二的學生要顯著高于初三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初一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學生;在身體癥狀方面,初三學生要高于各個年級的學生,但是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總量表上,初三的學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初一學生要高于高一學生。由此我們也不難發現初三時期是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多發期。
4、不同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4不同學校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職(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SDMSDMSDMSDMSD 學習焦慮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對人焦慮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獨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責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過敏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體癥狀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沖動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總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對數據的統計后發現,不同學校的學生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可見表4。 對五個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進行方差分析可知,五個學校在學習焦慮(F=4.98,P<0.01=、對人焦慮(F=6.98,P<0.001=、自責傾向(F=7.94,P<0.001=、恐怖傾向(F=3.65,P<0.01=以及總量表(F=4.72,P<0.01=上存在差異。
經過事后比較發現:在學習焦慮上,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對人焦慮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學生,而職高的學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職高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恐怖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的學生;而在總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53位畬族學生的問卷(占了所有被調查學生的8),并對畬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具體可見表5。 表3不同民族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漢族(n=611)畬族(n=53)T值P值 MSDMSD 學習焦慮8.002.648.252.64-0.5900.556 對人焦慮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獨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體癥狀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沖動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總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從上表可以得知,漢族學生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方面存在差距,漢族學生在該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畬族的學生。
這說明漢族學生對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懼感要強于畬族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畬族學生的樣本不足所引起的無差異的假象,這個有待今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三、調查結果分析
1、xx縣中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一般,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1.41處于低焦慮水平,而有56.93處于中等焦慮水平,而有1.66處于異常焦慮狀態,由此可見xx縣中學生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對于存在中等焦慮傾向的學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十分需要通過學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幫助,若焦慮異常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可能會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
此外,對于處于異常焦慮傾向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處于心理不健康的群體,總體焦慮傾向較強、焦慮范圍較廣,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進行心理治療,這部分學生不容忽視。
2、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總體不如男生,這個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結果相似。女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以及總量表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男生。
造成兩性差異的原因首先是社會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對自己的期望,失敗的歸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男女生對成敗歸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運氣;而男性則更多的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于任務艱難。
這種歸因導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顯然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專業有決定的影響。而且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個弱者的形象,學習成績不好認為是性別差異造成的,認為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而沒有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特別是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對婦女的歧視都嚴重地挫傷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制約著女生各方面的發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識的萌生比男生約早一年的時間,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現得更早,更明顯,他們變得易害羞、難為情,而且青春期的發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對勝利的變化和月經的來臨有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所以常處于焦慮不安中,有時莫名其妙的緊張,特別是在與人交往時尤為突出,于是產生了對人焦慮。
男生在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沒有達到顯著差異的水平。這個可能與男生的性格有關,人們在教育過程中賦予男生的形象是生來就剛強,為此在感情上不輕易外露自己,長此以往心中苦悶無處訴說,產生孤獨感,而女生較男生更喜歡找人傾訴,心中的不快易化解。
在沖動傾向方面,可能與男生更多地表現出攻擊、多動和違紀等外向行為有關。 綜上所述,加強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輔導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3、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初三年級在各個年級中問題最多,是心理問題的多發期。這主要因為,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們已基本上發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級學生的智力發展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得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發展使他們的某些觀點或看法很深刻。
基于以上兩方面的發展原因,初三學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漸形成并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設計,但由于對自我形象過度敏感,他們過于著重別人對自己的外在評價和成敗得失的評價,以至于產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責等。 同時,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遭遇的學習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機,使得個體的心理狀態具有高度的不穩定性和不平衡性,這將直接影響學生成就動機模式的確立,并由此影響其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從而進一步影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發展。
4、不同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由調查結果可知,總體上,云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于其他幾個學校較好。這個可能是因為xx中學和其他幾個學校相比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調查的漢族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上存在差異,漢族學生要高于畬族學生。這個可能是由于當前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護型的,使他們缺乏性格上的各種鍛煉,依賴性和獨立性都比較差,所以成長過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幫助就感到不安和沒有著落。
恐怖傾向的產生大多與家庭的過分保護有直接關系。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學校和家庭,也包括社會環境。
就學校因素來說,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升學率仍然是衡量學校和教師好壞的標準,只顧考試課程而隨意增加超越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試科目的現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數教師自身人格偏異及不健康的教學行為,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影響;就家庭因素來說,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他們或者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觀地給孩子確立一個理想的目標;或者把孩子奉為“上帝”,使孩子擁有無限的權利。
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就社會來說,功利主義的主導性傾向和大眾傳媒的消極因素,使青少年處于一種無所適從和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他們要面臨升學、就業、交友、休閑等各種生活壓力,特別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發展的性心理之間的矛盾,導致產生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不協調。需要指出的是,中學生在沖動、自責、過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其原因主要還是來自對學習、對考試的一種焦慮反應,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困擾,仍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幾點建議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更加應該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根據我們調查分析發現,改善和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實效,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一)改善家庭教育
1、家長要注意兒童早期人格的培養 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心理障礙,大多是兒童早期教育和社會交往帶來的精神發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剝奪、童年的經歷有時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體驗。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歲)得到適應最佳教育將會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因此,家長要加強兒童早期的獨立性和自制力的訓練,要抓住這一時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開發或優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長還應經常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家長只有設法使自己的主觀愿望與孩子的客觀實際相一致,同時在實現期望過程中應該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對原有期望進行調整,才能減輕孩子的壓力。
應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這樣才能較好地運用符合子女身心發展實際的科學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實效。
2、讓子女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我國自古以來,提倡在家長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子女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育人方法?鬃诱f:“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說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培育良好的品德習慣。而且,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從中得到鍛煉,并幫助子女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3、家長要重視家庭環境的優化 家庭環境的優化不僅應體現在為子女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化氣氛;還應體現在家長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長樂觀向上的情緒和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實踐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對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為表現,家長及時給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勵、強化的效果。
清代著名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敝赋霰頁P的效果優于批評,因此在教育中,要減少斥責和限制,多給以“表揚”和“承認”的機會,以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為了幫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糾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可以適當采取不損害孩子身心為比標準的懲罰。原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子女,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用簡單的手腕來應付,是無濟于事的。”為此,家長應了解有關教育以及兒童心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切實擔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二)改善學校教育工作
1、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的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機械地按照預設的一套模式向學生強行灌輸,使學生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边@個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內在動力,而且抹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
應將中學生由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轉向以提高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軌道上來,它有助于中小學教育走出狂熱追逐高分、升學競爭愈演愈烈的誤區,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痼疾,把開發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才能在教育內部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發生。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育要糾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傾向,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中去。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他助到自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可以采取宣傳普及心理學常識(通過上心理輔導活動課和講座的形式等)、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咨詢以及推廣集體輔導、朋輩輔導的形式,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能力,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獲得健康向上的心境。
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檔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矯治。
3、加強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一定要講究實效、慎重、科學,并注意把握時機。根據上海等地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的經驗,初二年級是性教育的關鍵期,從這是開始系統地對他們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并將這種教育有計劃的延伸到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
4、著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 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通過講座、討論、宣傳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聘請有關專家和教育先進工作者介紹符號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以便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環境。
5、重視家校溝通的途徑 建立家庭和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積極相互配合,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因此,學校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改善家庭環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和教育子女,這樣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6、重視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為學生健康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課余時間參加業余活動,有利于中學生多種才能的發揮,豐富精神世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使生活更有樂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鍛煉,多種需要得到豐富,心理緊張得到緩解。
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腦力、體力的效率,改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三)積極引導青少年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
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
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6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所面臨的內外壓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壓力已超過了他們所能負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紛擾的、不利的、危機重重的后果。國內有些調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和適應不良的學生所占比例較高。那么,當前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們開展了認真細致的調查研究,以期了解當前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為xx縣各中學進一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對策性建議,也供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人士參考。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xx縣近郊的5所中學,其中高中一所,職高一所,初中三所,隨機選取每個學校每個年段的班級各一個,合計15個班級共699人,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初一學生108人,初二學生121人,初三學生169人,高一學生119人,高二學生113人,高三學生69人;男生328人,女生371人。實際發放問卷800份,收回699份,回收率為87.4;剔除35份效度量表得分高于7分的問卷35份,實得有效問卷664份,有效率為回收總卷數95.0。
2、調查工具: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等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該測驗適用于綜合檢測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MHT共有100個題項,包括8個內容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即測謊量表),該測驗覆蓋面廣,篩選率高,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8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每個題項后有“是”和“否”兩個答案,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進行選擇。8個內容量表得分累積起來,就是總得分。分量表從整體上表示焦慮程度強不強、焦慮范圍廣不廣;而總得分則表示個人焦慮的一般傾向。該測驗以整個量表在65分以上,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作為指標來考察其心理健康狀況。如果一個學生的總分超過了65分,說明該生的總焦慮水平較高,范圍較廣,有情緒困擾和行為問題。8個內容量表中,任何一項標準分達到8分以上時,表明該生在此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到需有針對性地輔導程度。
3、調查方法:本調查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配合給予統一指導語,利用學生自習時間集體施測。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二、調查的初步結果
1、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基本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一般,具有正常的焦慮水平。從表一可以看出,被調查的664名中學生其總焦慮傾向標準平均分為38.40,處于中等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即8種焦慮傾向標準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屬于低焦慮水平;總焦慮傾向標準分在65分以上,屬于高焦慮水平;35分到65分之間的,屬于中等焦慮水平),另外,在各個內容量表的得分上,學習焦慮得分最高(M=8.02),處在異常焦慮水平(焦慮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下,屬于焦慮正常,超過8分,屬于異常焦慮)。從表1也可得知,單項高分(8分以上)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循序為:學習焦慮(57.8,384人)、身體癥狀(22.3,148人)、過敏傾向(19.4,130)、自責傾向(17.5,116人)、對人焦慮(9.5,61人)、恐怖傾向(6.5,43人)、沖動傾向(4.4,29人)、孤獨傾向(2.3,15人)。
表1664名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和總量表上的得分
學習對人孤獨自責過敏身體恐怖沖動總焦慮
焦慮焦慮傾向傾向傾向癥狀傾向傾向傾向
平均分8.024.662.765.395.625.343.343.2338.40
標準差2.852.112.062.172.152.812.542.2312.36
檢出率57.89.22.317.519.422.36.54.41.66
在被調查的664名學生中,41.41的學生(275人)分數在35分以下,說明這部分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分數在35分-65分之間的學生有378人,占所有被測學生的56.93,這部分學生處于中等焦慮水平,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其進行心理健康的一般指導和教育;分數在65分以上的學生11人,占被測學生數的1.66,處于高焦慮水平,屬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對于這些總焦慮傾向較強、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需要制訂特別的個別輔導計劃,要重點輔導。
2、不同性別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統計結果顯示,xx縣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極其顯著的性別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除了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外,其余六個分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上都是女生高于男生,而且都達到了極其顯著的差異,這個說明女生的總體焦慮程度要高于男生。
表2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男生(n=309)女生(n=355)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7.422.998.552.61-5.1670.000
對人焦慮4.292.194.971.99-4.1890.000
孤獨傾向2.782.142.741.990.2810.779
自責傾向4.992.115.732.17-4.4320.000
過敏傾向5.342.195.872.09-3.1750.002
身體癥狀4.953.045.682.55-3.3800.001
恐怖傾向2.802.463.812.53-5.2260.000
沖動傾向3.082.323.372.14-1.6680.096
總量表35.6813.0740.7611.19-5.3870.000
說明:在這里n表示被調查的個體數目;M表示平均數;SD表示標準差;T值是兩個數字相比的一個比值;值表示顯著性,如果值小于0.05,那么說明相比的兩個數字存在差異,下同。
3、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后發現,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以及全量表的得分上均存在顯著差異,經過比較得知,初中生在這四個分量表和全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由此可見,高中生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好于初中生。具體比較可見表3
表3不同年齡段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初中生(n=378)高中生(n=284)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8.432.777.492.874.2650.000
對人焦慮4.972.144.251.204.3850.000
孤獨傾向2.832.112.661.991.0680.28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702.075.522.561.0160.310
身體癥狀5.522.885.112.701.8500.065
恐怖傾向3.512.563.122.511.9680.049
沖動傾向3.352.293.082.141.5270.127
總量表39.9812.1436.3012.353.8280.000
同時,對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進行方差分析后發現,各個年級的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以及全量表上存在差異。經事后檢驗發現,在學習焦慮方面,初三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以及初一的學生;在對人焦慮方面高一、高二的學生要顯著高于初三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初一學生要顯著高于高一、高三的學生;在身體癥狀方面,初三學生要高于各個年級的學生,但是不存在顯著差異;在總量表上,初三的學生要高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初一學生要高于高一學生。由此我們也不難發現初三時期是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多發期。
4、不同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4不同學校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梅中(n=119)二中(n=138)云職(n=136)三中(n=121)云中(n=150)
MDMSDMSDMSDMSD
學習焦慮8.382.568.412.837.712.878.502.917.292.86
對人焦慮4.562.035.002.064.332.055.322.304.171.96
孤獨傾向3.061.932.432.082.631.903.072.272.692.08
自責傾向5.802.205.452.065.462.255.832.064.572.07
過敏傾向5.772.035.622.035.602.205.712.175.452.32
身體癥狀5.532.525.473.165.132.605.562.905.092.79
恐怖傾向4.112.643.102.463.152.543.382.513.092.50
沖動傾向3.532.173.092.203.002.273.452.473.152.02
總量表40.7411.6638.5711.5637.1812.6140.8313.1535.5112.10
對數據的統計后發現,不同學校的學生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可見表4。
對五個不同學校的學生在各個量表以及總量表的得分進行方差分析可知,五個學校在學習焦慮(F=4.98,<0.01=、對人焦慮(F=6.98,<0.001=、自責傾向(F=7.94,<0.001=、恐怖傾向(F=3.65,<0.01=以及總量表(F=4.72,<0.01=上存在差異。經過事后比較發現:在學習焦慮上,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對人焦慮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二中、三中的學生,而職高的學生也要好于三中的學生;在自責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二中、三中和職高的學生,而其他幾個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在恐怖傾向方面,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的學生;而在總量表上,也是云中的學生要好于梅中和三中的學生,而其他學校之間則不存在差異。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53位畬族學生的問卷(占了所有被調查學生的8),并對畬族學生和漢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比較,具體可見表5。
表3不同民族學生在各個內容量表以及全量表上的得分差異比較
漢族(n=611)畬族(n=53)T值值
MSDMSD
學習焦慮8.002.648.252.64-0.5900.556
對人焦慮4.662.124.682.03-0.0780.938
孤獨傾向2.782.092.551.670.7800.436
自責傾向5.682.115.002.204.0580.000
過敏傾向5.602.155.922.13-1.0670.286
身體癥狀5.352.825.302.770.1120.911
恐怖傾向3.402.572.622.072.1430.032
沖動傾向3.222.183.422.71-0.6240.533
總量表38.4212.4738.1711.040.1410.888
從上表可以得知,漢族學生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方面存在差距,漢族學生在該方面的得分要高于畬族的學生。這說明漢族學生對某些日常事物的恐懼感要強于畬族學生。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畬族學生的樣本不足所引起的.無差異的假象,這個有待今后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三、調查結果分析
1、xx縣中學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分析
調查顯示,目前xx縣中學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一般,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1.41處于低焦慮水平,而有56.93處于中等焦慮水平,而有1.66處于異常焦慮狀態,由此可見xx縣中學生當前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對于存在中等焦慮傾向的學生,即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十分需要通過學校的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加以幫助,若焦慮異常得不到及時解決,就可能會產生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此外,對于處于異常焦慮傾向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是處于心理不健康的群體,總體焦慮傾向較強、焦慮范圍較廣,存在心理疾病,需要立即進行心理治療,這部分學生不容忽視。
2、男女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總體不如男生,這個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結果相似。女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以及總量表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男生。
造成兩性差異的原因首先是社會因素方面,如自我概念,對自己的期望,失敗的歸因方式等方面不同。國外有學者研究發現,男女生對成敗歸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的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運氣,而把失敗歸因于自己的運氣;而男性則更多的將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將失敗歸因于任務艱難。這種歸因導致了男女生自信心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顯然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專業有決定的影響。而且在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下,女生往往使自己扮演一個弱者的形象,學習成績不好認為是性別差異造成的,認為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而沒有從其他方面找原因。特別是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以及對婦女的歧視都嚴重地挫傷了青年女性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制約著女生各方面的發展。
其次是生理因素,由于女生性意識的萌生比男生約早一年的時間,因此性不安心理在女生身上表現得更早,更明顯,他們變得易害羞、難為情,而且青春期的發育早于男生,青春期的女生對勝利的變化和月經的來臨有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所以常處于焦慮不安中,有時莫名其妙的緊張,特別是在與人交往時尤為突出,于是產生了對人焦慮。
男生在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要高于女生,但是沒有達到顯著差異的水平。這個可能與男生的性格有關,人們在教育過程中賦予男生的形象是生來就剛強,為此在感情上不輕易外露自己,長此以往心中苦悶無處訴說,產生孤獨感,而女生較男生更喜歡找人傾訴,心中的不快易化解。在沖動傾向方面,可能與男生更多地表現出攻擊、多動和違紀等外向行為有關。
綜上所述,加強女生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傳授和心理輔導在當前顯得尤為重要。
3、不同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初三年級在各個年級中問題最多,是心理問題的多發期。這主要因為,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正值青春的高峰期,在生理上,他們已基本上發育成熟,在心理上,初中三年級學生的智力發展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得他們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推理能力的發展使他們的某些觀點或看法很深刻。基于以上兩方面的發展原因,初三學生的自我概念也在逐漸形成并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非常注重自我形象的良好設計,但由于對自我形象過度敏感,他們過于著重別人對自己的外在評價和成敗得失的評價,以至于產生不良的自我形象,如自卑、自責等。
同時,初三學生面臨中考,其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遭遇的學習上的挫折感及生活上的心理危機,使得個體的心理狀態具有高度的不穩定性和不平衡性,這將直接影響學生成就動機模式的確立,并由此影響其學業成績和心理健康狀況,從而進一步影響個體人格的塑造和生涯的發展。
4、不同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差異分析
由調查結果可知,總體上,云中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對于其他幾個學校較好。這個可能是因為xx中學和其他幾個學校相比更加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的心理輔導。
5、不同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異的分析
由研究可知,此次被調查的漢族和畬族學生只是在恐怖傾向上存在差異,漢族學生要高于畬族學生。這個可能是由于當前的家長給予子女的教育多是保護型的,使他們缺乏性格上的各種鍛煉,依賴性和獨立性都比較差,所以成長過程中一旦失去成人的幫助就感到不安和沒有著落?植纼A向的產生大多與家庭的過分保護有直接關系。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既涉及到學校和家庭,也包括社會環境。就學校因素來說,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升學率仍然是衡量學校和教師好壞的標準,只顧考試課程而隨意增加超越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取消或削弱非考試科目的現象大量存在,加上少數教師自身人格偏異及不健康的教學行為,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了消極影響;就家庭因素來說,一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普遍過高。他們或者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愿望的工具,主觀地給孩子確立一個理想的目標;或者把孩子奉為“上帝”,使孩子擁有無限的權利。孩子往往不能自己把握自己,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就社會來說,功利主義的主導性傾向和大眾傳媒的消極因素,使青少年處于一種無所適從和復雜多變的社會中,他們要面臨升學、就業、交友、休閑等各種生活壓力,特別是性生理的早熟和非正常發展的性心理之間的矛盾,導致產生心理不適應,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不協調。需要指出的是,中學生在沖動、自責、過敏、恐怖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其原因主要還是來自對學習、對考試的一種焦慮反應,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困擾,仍然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幾點建議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系到中學生的生活、學習、工作和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更加應該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根據我們調查分析發現,改善和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實效,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ㄒ唬└纳萍彝ソ逃
1、家長要注意兒童早期人格的培養
許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心理障礙,大多是兒童早期教育和社會交往帶來的精神發育缺乏,如幼年的心理剝奪、童年的經歷有時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體驗。如果在人生早期(一般指0-6歲)得到適應最佳教育將會使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因此,家長要加強兒童早期的獨立性和自制力的訓練,要抓住這一時期,向子女施以早期智力開發或優良品德的早期熏陶。家長還應經常調整自己對子女的期望,期望值過高或過低都不好,家長只有設法使自己的主觀愿望與孩子的客觀實際相一致,同時在實現期望過程中應該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對原有期望進行調整,才能減輕孩子的壓力。應提倡民主的家庭教育,這樣才能較好地運用符合子女身心發展實際的科學方法,家庭教育才能收到實效。
2、讓子女在實踐中得到鍛煉
我國自古以來,提倡在家長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的讓子女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育人方法。孔子說:“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闭f明品德高尚的人都重視在實踐活動中培育良好的品德習慣。而且,在實踐活動中應該持之以恒,使子女的意志和性格從中得到鍛煉,并幫助子女從實踐中總結經驗。
3、家長要重視家庭環境的優化
家庭環境的優化不僅應體現在為子女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和文化氣氛;還應體現在家長自身形象的完善上,使子女在家長樂觀向上的情緒和刻苦學習、努力工作的實踐中受到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對于子女的良好思想和行為表現,家長及時給予肯定才能收到激勵、強化的效果。清代著名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敝赋霰頁P的效果優于批評,因此在教育中,要減少斥責和限制,多給以“表揚”和“承認”的機會,以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產生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為了幫助子女明辨是非,克服、糾正和根除不良的思想行為和品德,可以適當采取不損害孩子身心為比標準的懲罰。原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子女,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用簡單的手腕來應付,是無濟于事的!睘榇耍议L應了解有關教育以及兒童心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切實擔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
。ǘ└纳茖W校教育工作
1、轉變教育觀念
傳統的教育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機械地按照預設的一套模式向學生強行灌輸,使學生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被教育者的地位上!边@個不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內在動力,而且抹殺了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應將中學生由升學為中心的應試教育轉向以提高素質為核心的教育軌道上來,它有助于中小學教育走出狂熱追逐高分、升學競爭愈演愈烈的誤區,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痼疾,把開發人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作為根本目的和最終任務,才能在教育內部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心理障礙的發生。
2、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育要糾正和克服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代替心理教育的片面傾向,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中去。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他助到自助,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可以采取宣傳普及心理學常識(通過上心理輔導活動課和講座的形式等)、開展一對一的心理咨詢以及推廣集體輔導、朋輩輔導的形式,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能力,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獲得健康向上的心境。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心理檔案,以便及時發現問題,進行矯治。
3、加強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一定要講究實效、慎重、科學,并注意把握時機。根據上海等地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的經驗,初二年級是性教育的關鍵期,從這是開始系統地對他們進行有關方面的教育,并將這種教育有計劃的延伸到高中階段,是十分重要的。
4、著力提高教師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
學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的學習,通過講座、討論、宣傳材料等方式,注重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聘請有關專家和教育先進工作者介紹符號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以便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環境。
5、重視家校溝通的途徑
建立家庭和學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溝通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家庭環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積極相互配合,將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學校要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改善家庭環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和諧的氣氛去影響和教育子女,這樣有利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素質的提高。
6、重視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為學生健康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課余時間參加業余活動,有利于中學生多種才能的發揮,豐富精神世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使生活更有樂趣,情操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鍛煉,多種需要得到豐富,心理緊張得到緩解。其結果是進一步提高中學生腦力、體力的效率,改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健康。
。ㄈ┓e極引導青少年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
對于學生來講,保持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鍛煉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質。青少年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能對社會、對人生持有正確的認識,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耐受能力。其次是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與本人實際情況越接近,表現自我防御行為就少,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特別是女同學要擺脫“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充分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第三就是要學會自覺地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健康的情緒,學會自我疏導不良情緒,使消極的情緒對身心的傷害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科學用腦,這個對處于緊張學習階段的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總之,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學校、家庭、社會和學生本人應密切配合,綜合治理,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7
為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現狀,掌握青少年中存在的突出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策和建議,20xx年下半年,我市文明辦采取現場調查、座談訪談、個案分析等方式,對23所學校的小學5年級至高中3年級學生(含職高、中專生)進行了調查。
一、我市青少年心理問題及其原因
調查顯示,我市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學校教育偏差因素。二是家庭教育缺失因素。三是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不正常因素。
二、我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在中小學生中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ㄒ唬⿲W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見成效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重視。青少年正處在成長的關鍵期、心理發育的斷乳期,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重、耐挫力不強、意識力較差、追星、網癮、早戀等問題,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競爭的加劇,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和學校逐漸認識到了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市各級各類學校,尤其是示范性學校,以專題講座、開設心理課、心理游戲、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等方式開展了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逐步顯現。
2、心理健康教育教研體系初步形成。市教育局于20xx年下發《瀘州市教育局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意見》,市、區縣有專人負責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工作,市上成立了“瀘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研組”,負責督促、指導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教研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正在有序推進。
3、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工作隊伍基本建立。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是重要保證。幾年來,市區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類學校通過招聘心理學專業老師,培訓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聘請心理學專家講學和相關單位部門工作人員擔任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等方式,逐步建立了一支以專職心理教師為骨干力量、以其他學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為主體、社會人員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目前我市各中小學校均配備有專、兼職心理教師,并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國示高中、省重點高中均在高一開設了心理課,每班每周一節。瀘縣二中在高一、高二、高三均開設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成效顯著。
4、心理健康教育陣地不斷鞏固。20xx年以來,我市各城區中小學、各高完中相繼建設了心理輔導站(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陣地從無到有,逐步規范。瀘縣二中積極開展了《高三團體心理輔導研究》、《高一新生心理適應問題及對策研究》、《指導高一新生養成制定并執行學習計劃良好習慣研究》、《優秀高中生成長案例研究》等心理教育課題研究,探索創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積累了經驗,起到了引導示范作用。
5、心理健康教育載體不斷豐富。各類學校著力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心育載體創新上下功夫。國示高中、各級示范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利用廣播站、電視臺、校報、櫥窗、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全面滲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通心理信箱,開辟“心語小屋”等心理咨詢服務,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班隊會、演講比賽、讀書征文、綜合實踐等活動,有效促進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
。ǘ⿲W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我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與人民期望和先進地區相比,起步較晚、條件有限、差距甚遠,具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和投入遠遠不足。從在校學生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來看,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較為短缺,很多學校讓工作量已經較大的其他學科教師從事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們專業知識相對匱乏,市區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雖多次組織了心理教育老師的知識培訓,但力度和頻度不夠。我市僅有部分高中學校從大專院校引進了受過專業訓練的專職心理教師,專職心理教師的考核評優、職稱評定等方面并未得到與其他學科教師同樣的待遇,導致部分專職心理教師沒有歸宿感和成就感,有的干脆改行教其他學科。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資金投入不足,相應設施配備不齊全等問題也制約著心理健康教育功效的發揮。
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平衡。經過近十年來的努力,部分學校如瀘縣二中、瀘州高中、瀘州老窖天府中學等學校配備了2-3名專職心理教師、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了專業的心理咨詢服務,配備了相應的硬件設施,建立了心理輔導站、心理咨詢室,課程設置、活動開展基本達到規定標準,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運行管理機制。但從全市來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差距較大,大部分學校的師資水平和基礎條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有個別鄉鎮學校甚至無師資、無陣地、無載體,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擺上應有的位置。
3、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偏差仍然存在。盡管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和學校的共識,但仍有一些傳統的教育觀念和錯誤認識嚴重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有的學校在應試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視心理健康教育為無關緊要的事,簡單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混為一談;有些學校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咨詢和治療,預防性、發展性問題重視不夠,忽視對青少年健康心態的積極有效引導;有些學校忽視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師源性心理問題”對學生的深遠影響,缺乏對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進行有效的培訓和指導。
4、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效果有待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中,許多學校領導和老師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內容形式單調,教育方法簡單,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學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每學期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或利用室內體育課、生理衛生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偏離。有的學校重形式,走過場,搜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做成檔案資料,表示活動搞過了。有的學校用一些簡單的量表來測量學生,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缺乏科學性,不作研究分析,更談不上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及與家長的反饋?偟目磥,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成效有待進一步提高。
5、心理健康教育社會資源缺乏有效整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參與和努力,相對而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有效結合與互動,更多的是單槍匹馬,各行其道。雖說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掛牌成立,但缺乏社會化救助職能,尤其是在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放大指導服務功能上做得還不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還局限在學校內部,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之間溝通少。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兩大社會陣地,社區和鄉鎮心理健康教育隊伍還較為匱乏。
三、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對策建議
。ㄒ唬┙y一思想認識,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態工作機制
“少年強則國強”,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質首先要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要充分認識并高度重視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當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礎性工程來抓。結合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點,建議在全市教育系統形成由市教育局牽頭,市文明辦、團市委、市婦聯等相關部門共同配合參與的責任體系,在各類學校建立校長領導下的團隊干部、班主任、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和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制,通過科學部署,不斷增加資金、人力投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檢查、督促、指導,加強對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技能培訓,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
。ǘ┘訌婈犖榻ㄔO,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是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短缺、心理健康教育總體水平不高正是我市的薄弱環節。因此建議:一是大力招聘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充實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力爭每個學校都有1-2名心理學專業畢業的教師。二是每年對我市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進行培訓,對班主任進行一次以“班級心理輔導”為主題的.輪訓,豐富其心理健康相關知識,提高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三是組建市心理健康教育講師團,并邀請資深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學者到基層學校授課講學、指導工作。四是為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積極性,建議在教師職稱評審中優先考慮或增設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專業技術職務。
(三)突出實踐需要,深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及成果運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性強,迫切需要理論指導。首先是充分發揮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得好的學校的領頭羊作用,在各學校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重點圍繞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及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新形勢下適應學生發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結合實踐,開展課題研究。其次是注重研究成果的交流與運用。利用教育網、校園網、心理教師博客等現有網絡平臺,開設心理教育專欄,交流研究成果、實踐心得,介紹成功做法,促進共同提高。同時要不斷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載體,開展系列教育活動,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
。ㄋ模┱仙鐣Y源,開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我市學校實際,整合社會資源,推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化。首先是要引導和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建立學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實施的渠道,優化家庭教育環境,以良好的行為、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其次是發揮市教育局、各縣區教培中心、教師進修學校、鄉鎮(社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網絡作用,建立優勢互補的社會化救助網絡,構筑齊抓共管的社會化保障網絡,充分發揮指導中心、社會機構、各部門單位、“五老”志愿者等的作用,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促進校內外資源優勢互補,使有效的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努力開創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8
一、調查概況:
本次進行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主要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問卷主要由劉仁八鎮云臺中心的學生完成,包括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本次調查共成功向學生發出問卷258份,收回的有效問卷共258份。通過調查研究,對本校學生的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現狀、承受挫折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和新目標,提供了客觀和主觀上的依據。
二、調查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了解本校學生的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現狀和承受挫折能力
(二)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三、問卷內容: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問卷
各位同學:你們好!下面這份問卷是為了對大家的學習生活心理方面作個了解,請你仔細閱讀每一個題目,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寫,每一個題目沒有對錯之分,這可不是考試哦,請放心作答。
班級性別年齡
1、你現在的學習壓力()
A.過大B.過小C.還可以
2、對于目前的學習任務,你已經感到力不從心()
A.是B.有時覺得C.從沒有
3、你認為目前你的壓力來自于()
A.老師的期望B.家庭的期望C.自己的期望
4、如果別人不督促你,你是否主動學習()
A.會B.極少C.不會
5、考試時,如果監考人來回走動注視著我,我便無法答卷。()
A.會B.有時會C.不會
6、一次考試失利,對你會有怎樣的影響()
A.情緒波動很大B.和以前一樣C.更加努力D.認為自己很無能
7、你經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時間成績也會超過別人()
A.經常B.偶爾C.從不
8、你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嗎()
A.完全可以B.只能完成某幾門C.只能選擇性地完成每門部分作業
9、你覺得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成績有影響嗎()
A.有B.沒有C.不清楚
10、你在課前有預習的習慣嗎()
A.有B.沒有C.偶爾
11、總是感到別人沒有充分認識自己,沒有給自己足夠的評價()
A.是B.沒想過C.從沒有
12、你認為怎樣學習效果會好點()
A.共同學習B.孤軍奮戰C.沒想過
13、你在學習上的時間分配()
A.對喜歡的科目下狠功夫B.平均分配C.對不喜歡的放任自流
14、為了實現一個大目標,你會給自己制定循序漸進的小目標()
A.會B.有時會C.不會
15、你最佩服的人物是()
A.偉人B.明星C.父母D.班上成績冒尖的同學
16、當大家注視你時,你會()
A.不好意思B.無所謂C.自豪
17、對著鏡子時,你注意的是自己的()
A.優點B.缺點C.沒想過
18、別人批評你時,你會()
A.接受批評B.為自己辯解C.不知所措
19、你的好友獲獎了,你會感覺()
A.和他一樣高興B.不舒服C.與自己無關
20、你對自己的穿著要求是()
A.一定要穿名牌B.無所謂C.只要整潔大方就可以。
21、你晚上的睡眠情況如何()
A.很好,上床就能睡著B.還可以,上床后20分鐘左右就能睡著
C.很不理想,經常會失眠
22、你對師生關系的滿意程度是:( )
A.很滿意B.一般C.不滿意
23、你對同伴關系的滿意程度是:( )
A.很滿意B.一般C.不滿意
24、你對父母親近感的程度是:( )
A.很親近B.一般C.不親近
25、你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是()
A.體育活動B.上網打游戲C.讀書看報D.和朋友聊天游玩
26、你和父母的交流溝通情況是()
A.有心事就和父母說B.除非父母問你才說
C.不和父母說任何事D.什么事都和父母說
27、你認為目前影響你學業的最大因素是()
A.學習方法B.情緒C.教師的授課水平D.學校學習環境
28、你認為影響你情緒的最大因素是()
A.人際關系B.學習成績C.家庭困擾D.學校管理制度
29、上課時,您能否集中注意學習?()
A.能B.有時能C.不能
30、我愿意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1、學校召開家長會,你父母會來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2、你父母在家會詢問你的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3、感覺同學考試成績比我高,但能力并不比我強()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4、同學考試成績比我高,我感到難過()
A.無B.偶爾C.經常D.總是
35、你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是否依賴朋友()
A.不是,獨自面對B.會聽朋友意見,但以自己為主C.偶爾會D.完全是
36、你是否受過很大挫折?你能否面對()
A.受過,在心理上留下了陰影B.受過,能承受,沒問題
C.沒受過,但應該能承受D.沒受過,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
37、對于有些學生自殺的行為,你認為()
A.是一種解脫B.太可憐了,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C.不孝,父母白養了這么多年D.這種人早死好,以免危害社會
38、當發現自己存在心理問題時你會()
A.找心理咨詢師咨詢B.向同學傾訴C.向父母說D.向老師咨詢E.自己解決
39、假如你遇到不順心的事,你通常會向誰傾訴()
A.家長B.老師C.朋友D.不會向他人傾訴
40、若開設了心理咨詢點,你是否會去咨詢()
A.會B.不會C.不知道D.其他,看情況
41、如果你愿意去咨詢,你希望用什么方式()
A.面對面交談B.電話C.書信D.網絡E.隨便
42、假如你碰上有人敲詐威脅你,你的做法是()
A.自認倒霉B.想辦法告知老師、父母,求得老師、父母的幫助
C.找有義氣的哥們幫忙D.自己想辦法躲過去
四、調查結果
(一)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學習壓力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適中。27.8%的學生覺得目前的學習壓力過大,4.5%的學生覺得目前的學習壓力過小,67.7%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學習壓力還可以。
調查還顯示,家庭的期望與自己的期望是學生學習壓力的主要來源。只有5.4%的學生認為目前的壓力來自于老師的期望,而認為目前的壓力來自于家庭的期望和自己的期望學生分別占72.9%和21.7%。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在沒有人督促的情況下,會主動學習的學生占21.8%,不會主動學習的學生占32.6%,而極少主動學習的學生比例最多,占45.6%,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問及目前影響學生學業的最大因素時,選擇最多的是情緒,占54.3%,第二是學習方法,占31.4%,而教師的授課水平和學校學習環境分別占11.2%和3.1%。因此,老師平時應注意觀察學生的表現,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并適當地給予關心。
3、學習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提高青少年的學習能力。82.00%的學生知道生活習慣對學習有影響,但是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學生并不多。80%的學生在家沒有學習的習慣,課余時間69.43%的學生會去網吧消遣,35.93%的學生不能很快的進入睡眠。
隨著初中學習的不斷深入,壓力也隨之而來,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緩解壓力、放松心情,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38.88%的學生沒有向人傾訴的'習慣,35.93%存在失眠的問題。
(二)學生的人際交往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與老師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沒有與同伴和父母相處時的親近感。在問卷中,學生選擇對師生關系很滿意的只占12.1%,而選擇滿意程度一般的比例高達78.6%,其他的9.3%選擇對師生關系不滿意。學生對同伴關系的滿意程度中,很滿意、一般和不滿意三個選項的比例分別為44.5%、51.5%和4%,對父母親近感的程度中,很親近、一般和不親近的比例分別為41%、52.2%和6.8%。
由此可見,在學生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大部分人對與同齡人和父母的交往比較滿意,而與老師之間則存在著一定的距離,這種現象對老師與學生間的溝通交流不太有利,所以老師應該嘗試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三)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地面對挫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強。47.4%的學生表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聽朋友意見,但以自己為主,20.8%的學生選擇獨自面對,只有2.5%的學生會完全依賴朋友。在問卷中,表示受過挫折并能承受的同學和未受過挫折但自認可以承受的同學分別占37%和26.4%,只有22.2%的同學表示所受過的挫折在其心理留下了陰影,而剩下14.4的同學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挫折。
五、對策及建議: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從積極方面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發展健全的學習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并增強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根據中學生心理狀況形成原因的分析,可從以下途徑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跑線,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氣氛會影響兒童的性格發展。在民主家庭中,孩子有安全感、樂觀、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氣氛緊張、人際關系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則容易發生情緒和行為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在個性品質可塑性極強時期極力模仿的對象,因此家長除了給孩子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外,還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一定要適當,要有益于孩子良好個性的養成,切記不要將事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負面情緒疏導給孩子,而自己應該用積極心態和情緒去面對,從而為孩子樹立榜樣。特別是有的家長在受挫折后形成的生活偏見,不能當成“人生經驗”,有意無意地灌輸給孩子,使孩子從小就形成一些不正確的生活信念。
(二)在家庭教育之外,學校教育是人生的又一重要課堂。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程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心理健康理論部分,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個體學習心理發展規律,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學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制定適合自
己的短、長期學習計劃,尋找穩固的學習動機;二是實際操作訓練部分,訓練活動內容包括話題辯論、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從而能認識自己,自主分析自身問題產生原因,進而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從而做好自己情緒的主人。壓力是把雙刃劍,它可以是學生進步的推動器,它也可以是學生放棄的助燃氣,關鍵就在與老師如何去引導。針對學生普遍信心不足這個問題,應當引起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高度重視,要求老師在課后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動向,在指出學生不足的同時,別忘鼓勵學生,給學生打氣。
。ㄈ┖⒆釉绞悄軌蛘莆栈旧罴寄,學習能力也就越強。學生的生活習慣應從小培養,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大部分的家長以及小學老師忽視了對學生生活習慣的培養,導致目前高中生普遍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嚴重的窒礙了學生身體、學習的成長、提高。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斷的提醒學生、培養學生去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持之以恒的保持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ㄋ模⿲τ诓糠直容^內向、不喜歡與他人交往的學生,任課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更應當密切關注,經常同這部分學生交流溝通,時刻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做好疏通、引導的工作,讓他們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生活當中去。
。ㄎ澹┲袑W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決此問題無疑需要滲透教育的整個過程,是一項長期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由家庭、社會和學校建起的教育平臺的共同努力,唯有傾全社會的教育力量于一個目的,才能真正解決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質的目標才能實現。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9
在諸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強迫高居榜首。張聰沛分析:強迫的根源是優柔寡斷,沒有主見,追求完美。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家庭的中心。家長總會搶先安排好本應由孩子自己決定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家長的安排無疑是完美的。如此,家長不在身邊時,孩子就會顯現出缺少主見、優柔寡斷。
青少年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逐漸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特別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人際關系非常敏感。
張聰沛最近接手了對一名高一學生的心理治療。由于老師在課堂上當眾讀了這名學生的作文,使得他被同學嘲笑。當天回到家,他就顯得很郁悶,之后開始又哭又鬧。張聰沛診斷他得了癔癥,經過治療,病情逐漸減輕。最后,他終于決定回校上課,可只上了一節就回家了,因為他感覺班里所有學生都在看自己,F在,這名學生已經一個月沒有上課了。
張聰沛認為,這些心理問題是可以通過訓練緩解的,最好的訓練方法之一,就是把學生聚在一起,進行戶外集體活動。
該課題組曾組織一次集體登山活動,登山隊員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隊員被分為3個組,每組5人,每人發10元活動費用。登山前,隊員要花掉10元購買登山必備物品。進山之后,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之差顯露無遺。其中一組登山隊員把錢全部用在買牛肉粒、爆米花等零食上,甚至都不知道買水。結果,登山不到一半,這組隊員就口渴難耐,都放棄了。
張聰沛認為,父母因素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不到解決的'瓶頸。父母經常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尺,甚至把自己未實現的理想強加于孩子,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實,父母是青少年最穩定的人際關系,也是青少年內心最渴望得到支持和幫助的對象。和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感覺到自己被父母所了解和理解,這會使青少年感到松弛和自信。反之,青少年易處于孤獨、無助的境地,其心理及人格問題發生的危險性增加。
【中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學生心理健康標準03-19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特征03-14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03-14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08-17
中學生心理健康準則03-23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03-18
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報告12-28
中學生心理健康自我評價05-23
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題班會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