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暑假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時間:2024-03-25 14:02:49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暑假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前 言

        暑假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全面領悟xx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

          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布于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采納,衷心的祝愿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華北水院法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小組

          XX年7月13日

          目 錄

          前 言

          一、調查背景

          二、調查目的

          三、調查內容

          (一)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地點與進度安排

          (三)調查范圍、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樣方案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六)問卷分析

          四、調查總結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五、附 錄

          一、 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很多大學都建了新校區,各地區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學城,其中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就是其中一個。為建設此高校園區,河南省曾征收龍子湖地區農民1.4萬余畝土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始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民生問題擺在首要地位。為深入了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我們特此展開本次走訪調查。

          二、 調查目的

          失地農民是一個國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是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用地而失地的農民。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征地的趨勢成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為生存依據的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對于目前農村存在的情況,一次性給付,不能解決問題。當征地補償金花銷完后,失地農民中相當多處在失業狀態下的人,由于制度性障礙和農民經濟承擔能力,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率低,又不能享受失業、退休、醫療保障,造成大批“種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三無農民。如果處理不好,那么他們就將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本次調查將調查某一地區,切實的了解在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就業情況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情況。深入民情,了解民情。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實證資料和意見。

          三、 調查內容

          (一) 調查對象

          為配合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區”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確保龍湖地區開發建設順利進行,本地區的農民土地被依法征收,他們加入了失地農民的行列。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龍湖地區被征地農民200戶,分三個安置地點,七個小區進行調查。

          (a) 調查范圍: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b) 調查對象:各個小區安置的失地農民

          (c) 調查內容: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失地前后的生活變化

          (d) 調查單位:戶

          (二) 調查時間、地點和進度安排

          時間:七月三號——七月十三號

          地點: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進度安排:

          a)前期準備階段

          7月3號

          在學校湖邊組織召開第一次小組會議,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規劃整個調查工作進程和安排后續任務。

          7月4號

          搜集資料,設計問卷。

          b)調查實施階段

          7月5號至10號

          進行200份問卷試調查,并總結調查注意事項。

          c) 資料分析與整理階段

          7月11號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

          d) 調查報告撰寫階段

          7月12號至13號

          在宿舍樓下召開小組會議,共同商定問卷初稿的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見,進行最后總結以及最后階段的調查報告修改完善

          (三) 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問卷調查開始之前派發了20份問卷進行了試調查,然后就調查過程和結果來分析具體的有效快速正確的調查具體決策。最后正式發送了180份調查問卷,收回18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100%。

          a) 資料收集方法:

          ? 自填式問卷:由調查員直接將調查問卷發放到失地農民手里

          ? 訪談法: 調查員直接訪問并收集信息。

          b)資料分析方法:

          ? 單變量描述統計和單因素分析

          (四) 抽樣方案

          本次采用的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第一階段:選擇調查小區

          第二階段:選擇小區中的單元

          第三階段:從每個單元中隨機抽取居民戶

          (五) 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鄭雪艷 負責主持小組討論、任務安排以及問卷設計和最后定稿。

          成員:

          信息采寫員:趙廣開 負責每日簡報的撰寫以及向各大網站和媒體投稿

          照片采集員:張彬 負責每日照片的采集和篩選工作

          走訪調查員:張益 陳一鑫 趙青彥 何向前 負責每日的走訪調查工作

          (六) 問卷分析(我們將多選題的調查結果換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a 種地 b 養殖 c 個體工商戶 d 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來源?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個體工商戶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 :a.63.48% b.29.02% c.5.28% d.2.62%

          2 :a.36.96% b.3.66% c.18.53% d.40.75%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失地以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大部分以種地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小部分以養殖(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更少的人從事個體經營。農民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設法來維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個體經營的比例就相對增加。通過調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輕人的青睞,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職業多以園林工人、清潔工等低收入工作為主,且工作不穩定。同時我們看到失地后農民主要收入來源選其他的占40.75%,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調查的對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們主要靠政府的養老金維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3: a.30% b.9.07% c.30% d.9.82% e.15.32%

          4: a.37.64% b.35% c.6% d.11.36% e.10%

          統觀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失地前后,農民的消費支出的各個方面有很大的區別。失地以前,大部分農民的主要花銷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對較少。在大部分農民的觀念中,他們努力一生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條件能有所提高,并且為他們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銷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方面。失地以后有較大變動。民以食為天,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們在食物上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另外據我們的了解他們的教育與醫療投入相對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5: a.20.06% b.14.08% c.24.09% d.42.12%

          6: a.23.02% b.14.39% c.45.95% d.17.24%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失地前后農民擔心問題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農民依賴土地,所以他們就更擔心糧食收成問題,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發生變化,所以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就成了他們考慮的核心問題,這也反映了就業問題是社會各階層普遍關心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六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目前越來越關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放映了他們逐漸融入了現代社會。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a 以前 b 現在 c 都一樣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30% b.50% c.20%

          失地農民對失地前后的兩種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各有各的好處。數據顯示:50%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認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認為無所謂,都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失地農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強。他們體會到了現代社區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干凈整潔,休閑娛樂設施也比較健全,國家的相關政策與舉措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實惠。而感覺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為失地以前擁有土地,生活安穩,雖然很累可心里踏實有安全感,而且鄰里之間關系親密。另外在我們的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們普遍反映在社區生活無所事事,另外與其他老年人的接觸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非常必要。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 醫療設施 b生活基礎設施 c 學校教育設施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43% b.24% c.16% d.17%

          上述數據顯示,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醫療設施方面,群眾普遍認為在小區的醫務室看病貴,報銷比例小,生活基礎設施也有許多繼續改善的地方,在小區內平時家里的勞動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時間都是坐在小區里閑逛來打發時間,小區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動中心來滿足小區里老人的平時閑余時間,建立一個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豐富空閑時間的活動中心是很必要的。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小區里的學校基本設施相對比較完善,但優秀的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從而形成了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不協調的局面,所以補充個小區學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征地補償?

          a 貨幣補償 b.購房補償 c其他 d沒有補償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29.84% b 64.94% c、2.68% d 2.64%

          征地補償,一直是大多數人關注的問題,它對于農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計也是一個關鍵。以上數據反映出政府在對農民土地征收過程中主要實行的是購房補償,也就是以低價或者以原來的住房面積一對一進行補償。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鄭東新區各小區大部分是以低價購買政府補償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積,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滿足了失地農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設沒有跟上征地拆遷進度,很多的住戶都沒分到足額面積的住房,而隨著我國房價的不斷上漲,部分失地農民也擔憂低價購房價位也會不斷上漲。

          10、政府承諾的兌現情況?

          a 完全兌現 b 部分兌現 c基本沒有兌現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13.3% b 53.3% c 33.4%

          如以上所示,認為政府的承諾部分兌現的占53.3%,而完全兌現與基本沒有兌現的分別占13.3%與33.4%。也就是說86.7%的失地農民家庭對征地補償費用是有不滿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基層政策落實不到位;2.基層干部對法令解釋不完善,以至失地農民可能對自己的征地補償費用產生疑問;3.基層管理不善,以至征地補償發放不到位。對于這個問題,政府忽略了一點,大部分農民都是低學歷或者是無學歷的,有的甚至連字都不識,更何況對法令的研討呢;鶎痈刹哭k事作風不嚴謹,大部分農民反應他們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與領導有關的人也從中獲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沒有得到實惠。

          11、政府在征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a拆遷問題 b 補助問題 c 社會保障問題 d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23.85% b 40.8% c 23.85% d 11.8%

          政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舉措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主要體現在補助問題上。同時我們也看到拆遷問題與社會保障問題也是失地農民關注的焦點,這反映出了失地農民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對自己未來生活狀況的關注與擔憂。

          從九到十一題,我們可以看到目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對征地補償未到位的反映較大,對征地補償款的利用情況不是很明晰,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存在些許擔憂。因此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征地十年后政府將各種補償費用一次性(目前這是不可能的)發給失地農民,失地農民能夠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嗎?他們的后續社會保障問題(如養老、子女的住房問題)怎么解決?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a 補償到位 b 安排好社會保障 c 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 50.32% b 20.94% c 28.74%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目前失地農民對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將各項補償款補償到位,這反映了失地農民看重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發現失地農民沒有認識到安排好后續社會保障這一長遠利益的重要性,或許他們是對現實的顧慮吧,畢竟征地補償款快十年了也沒有完全補償到位。

          四、 調查總結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我們走訪調查的問卷分析得出,鄭東新區土地征收后失地農民主要出現的問題如下:

          問題表現之一:農民失地導致的無業或待工人員較多,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前景。失地農民就業大多是一些沒有勞動技能、勞動報酬低的行業,以綠化、環境衛生、治安等行業為多。有些村民是由開發單位安排就業,一般從事保安、環衛等簡單勞動,這些失地又失業的農民一般文化素質較低,就業能力和社會生存競爭能力較差。另外,他們雖然在戶口簿上已經成為居民,卻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種社會保障,而失地補償又無法滿足失地農民失業后的養老、醫療保障等等現實問題,這些情況都影響了他們對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對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排斥。

          問題表現之二:失地農民因為生活困難,大多靠出租房屋維持生計。由于很多失地農民沒有工作,加上國家的生活補助等各項補助資金相對較低,且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對困難。他們只有靠出租房屋來維持生計,但由于很多社區的房屋面積沒有補償到位和社區相對偏僻致使他們的收入相對減少。

          問題表現之三:失地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反映他們住進社區以后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單調,他們經常閑著無聊,加上外來租房人員的沖擊與鄰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問題表現之四: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不統一,有待完善。視每個區、鄉鎮和村子的經濟情況及地理位置而定,養老、醫療保險無論從個人繳納的情況,還是從實際領取的情況和享受的福利待遇上都存在著相當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確定性。在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狀況發展較好的村子,村民的集體福利待遇就好一些;在自然環境差、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村子,福利待遇就差一些。失地農民變成市民容易,但是享受市民的各種保障權利難。尷尬的角色源于征地制度的缺陷。所有權的本意就是占有、使用和轉讓等處置權。農民和村集體作為集體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卻沒有完全享有買賣土地的所有權人權利,這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按照“憲法”和“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我國的土地分為國有和集體所有,前者指城市,后者指農村。但事實上,唯有國家是土地買賣的合法主體。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制,但農民和農民利益代表者的村集體卻無權享有所有者對土地的買賣處置權,農民無權作為賣者與購買土地的買者處在平等的談判和簽訂契約的市場主體地位上,無論是為了公用事業的用地,還是商業用地,都必須先經過國家征地變為國有土地之后,由國家作為市場主體與開發商談判土地交易合同,任何不經過國家征用土地,作為農村土地所有者代表的村民委員會私自與開發商達成的任何土地買賣協議都是無效的,這樣開發建設的房屋是無法取得作為政府部門的“國土局”所頒發的合法的房屋產權證明的,這樣的房屋也就無法取得在房屋市場合法買賣的資格。于是,就出現了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土地前提性地先經過國家征用變為國有土地后才能開發建設的情況,也就出現了國家把土地征用后再作為生地或熟地賣給開發商出現的巨大“剪刀差”的問題,而作為市場主體的國家賺取的這部分超額利潤實際上并沒有用來解決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首先從理論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社會保障,即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個人儲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總結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建設的經驗,發現有以下幾點:

          (1)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是趨勢。社會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發展,是福利國家的政策目標。全民保障原則,推崇國家公民的平等的社會權利,主張由國家為每個公民、不分高低貴賤、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如英國1946年的英國國民保險法,區別于以往社會立法的特點,就在于根據這一法案,幾乎每個公民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經歷了從萌芽起步到不斷發展完善的半個多世紀歷程,并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革相關規定,使得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基本生活保障被社會保障代替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說明:首先,社會保障是緩解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矛盾的一種重要手段。社會保障作為國家介入、干預社會生活的途徑,作為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起源于近代歐洲工業化初期。

          (3)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籌資來源多元化。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強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財政的社會保障壓力越來越大,為解決這個頭號問題,各國都在將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多元化,其中個人繳費和社會保障稅被高度重視。在歐盟,各國農民養老金計劃籌資來源多樣化,包括繳費、政府補貼和稅收等。個人繳費份額在提高、政府補貼比例在下降,以避免原福利國家高福利的通病。在美國,社會保障稅包括三個稅目:社會保險(老年人、殘疾人、遺屬保障)、醫療保障以及失業救濟。首先,農場主需要為雇員繳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障。其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聯邦失業稅。再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自營職業稅。

          (4)對失地農民以高補償的辦法實施社會保障。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土地征用方都給土地所有者以較為滿意的補償,征用補償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土地征用費和土地賠償額。其中土地征用費相當于土地價值,一般按照征用時的市場價格給足補償;土地賠償額是對土地權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經濟及其他損失補償。設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是各國對失地農民的通行做法,這有助于降低他們的風險,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內容應包括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失地農民醫療保障、為失地農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為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援助。

          (5)農民在社會以保險稅等的支付上享受著優惠。德國的社會保險稅是分職業征收的。工人的社會保險稅課稅對象是工人的工資收入,稅款由雇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稅率總計為35%。應稅工資源共享收入的上限為工人平均工資的兩倍左右。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類:普遍類(涵蓋一般領薪者、學生和個人投保者)、農業類(面向從事農業的領薪者和非白領薪者)、非領薪(實業家、企業家、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和特殊類(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雇員)。全國有99%的人口被納入社會保障體制。韓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四個項目,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險、產業災害。社會保險金大部分由被保險者自己繳納,但醫療保險和農村地區醫療保險國家負擔的費用相對較多。

          (6)土地權益轉讓補償金可作為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日本實現工業化的進程情況和中國情況比較相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50年間,日本成功地從一個農業人口占將近四成的國家完成城市化,并將農村人口降低至4%。日本實行“國民皆保險”的社會保障體制,農民作為公民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國民年金。

          根據以上經驗,在鄭東新區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應考慮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社會保障條例,消滅社會保障中的真空地帶;其次,對社會保障程度進行實地考察,一刀切和平均化是不可取的,對殘疾人等特殊對待;第三,建立社會保障評分機制;第四,切實落實社會保障,建立社會保障反饋;第五,建立社會保障監管機制。

          2、健全法制

          對不合法的征地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不法的行為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采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是國外及我們臺灣、香港地區的土地征用之所以得到很好執行的主要原因!艾F在我國土地征用法律法規僅以《土地管理法》內所規定的為主,其他散見于各部門法或各行政法規之中,針對征地目的、程序、補償以及征地糾紛的解決等問題缺乏具體的規范,導致征地的隨意性很大,補償安置存在極大的后遺癥,征地中引發的責任無人承擔農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沒有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的損失沒有得到完全的補償”。XX年11月2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的決定》第十二條指出:完善征地補償辦法?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征地補償實施到位

          根據土地管理法,我國土地征用補償項目設置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是對土地所有人的投資及土地所有權轉移的一種補償和購買;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土地投資的一種補償;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是對農民由于征地失去土地保障后的社會安置問題進行的補償,其實是變相的農民社會保障基金。

          4、征地相關程序透明通暢

          借鑒國外的經驗,都有一套關于征地問題合理的程序規定。實際調查中,鄭東新區并非是沒有這樣一套相關規定,只是規定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征地手續變得隱晦,征地過程變得不透明。加上官員間的私自勾結,嚴重扭曲征地程序,加上上訪路徑不暢通。基層工作在實際意義上,就是部分基層官員的漁利行為。這樣嚴重損害了政府在失地農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嚴重的造成了對共產黨的信仰危機。可以說,征地程序的不通暢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次針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一、盡快將征地補償款補償到位,兌現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承諾,讓老百姓體會到國家對他們的關注。

          二、完善失地農民后續社會保障工作特別是適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補助標準,使他們體會到老有所養,另外要加強養老保險的普及,推進住房建設,盡快使所有失地農民都住進安置社區。

          三、完善社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醫療、休閑、教育、治安)建設,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各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社區的治安狀況直接影響了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四、加強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引導、鼓勵失地農民創業,為失地農民創業提供便利。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廣泛征求意見(可到高校大學生及教師尋求發展策略),爭取創建適合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可結合本地特色及大學生這一廣泛的消費群體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五、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增強居民的歸屬感。社區發展的前提是居民認可喜歡這個新家,因而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六、加強對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決策、自我建設能力的培養,為社區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加強監督力度,做到各項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言論自由、為群眾反應問題提供便利)?梢越M建社區建設黨員領導監督小組,時刻監督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

          八、加強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大學生),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居民對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都不太了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國家給予養老保險當做征地補償款,另外對國家給予的各項福利居民的說法差別很大,這充分說明居民的了解不夠,國家的宣傳沒有到位。

          九、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這一廣大的優秀的群體承載著祖國農村建設的重任,讓他們走進社區也許更能發揮他們的創新力。

          十、建議國家號召廣大有志青年走進基層、服務基層,為基層的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會前進的主力軍,他們敢于創新,富有激情,把他們置身于基層能夠改變我國基層領導缺乏創新性的局面。

          最后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經常深入社區展開調研,積極的向人民群眾討教建設社區的良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附錄

          華北水院失地農民生活狀況調查問卷

          親愛的居民朋友:

          您好!我們是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的成員,首先十分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參與我們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調查。

          為了了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分析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特編此卷。本問卷將采取不記名的方式,您提供的信息僅作研究使用,并為您保密。請您按照真實的個人情況和想法認真作答。

          十分感謝您的支持與合作!

          華北水院法學院社會實踐調查研究小組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填寫說明

          1、請您把認為合適的答案號碼填入括號內或者在__處填上適當的內容。

          2、每個問題可選擇一個或多個答案。

          1、您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

          a 種地 b 養殖 c 個體工商戶 d 其他

          2、您失地后主要的收入來源?( )

          a 外出打工 b 本地打工 c 個體工商戶 d 其他

          3、您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4、您失地后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

          a 生活用品 b食物 c 建筑房屋 d交通 e其他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

          a日;旧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鄰里關系 e其他

          6、失地后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

          a日常基本生活 b子女教育 c就業問題 d鄰里關系 e其他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

          a 以前 b 現在 c 都一樣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

          a 醫療設施 b生活基礎設施(商場/休閑) c 學校教育設施 d 其他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征地補償?( )

          a 貨幣補償 b以地換地 c購房補償 d 其他 e沒有補償

          10政府的承諾的兌現情況?( )

          a 完全兌現 b 部分兌現 c基本沒有兌現

          11、政府在征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a拆遷問題 b 補助問題 c 社會保障問題 d 其他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

          a 補償到位 b 安排好社會保障 c 其他

          我們的調查結束了,再次感謝您的支持!祝您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慧芳:《土地征用問題研究――基于效率與公平框架下的解釋與制度設計》,經濟科學出版社XX年5月第一版

          2、錢忠好:《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和創新研究(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XX年9月

          3、張洪武:《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問題研究》(網絡資料)

          4、許寶。骸冻鞘谢M程中的農地轉用問題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5、陳傳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心理與市民化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XX年8月

          6、孫曉明、劉曉昀、劉秀梅:《中國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中國農業出版社 XX年7月

        【暑假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3-25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06-29

        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5篇04-05

        家庭低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10-21

        外來務工人的生活狀況調查報告08-26

        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選】12-12

        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9-13

        暑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7-15

        暑假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12-1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