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農機,指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統稱。農機安全保障著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下面是YJBYS小編整理的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歡迎閱讀!
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范文
××區是一個農業大縣(區),也是全國著名的糧食產區和制種基地。全區有18個鄉(鎮),245個行政村,有農業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積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8.62萬畝,近年來農業主要以玉米制種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42萬畝。至XX年底,全區擁有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34800臺,其中拖拉機12727臺,農機總動力達54.5萬千瓦,農機總值達4.35億元。去年以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隨著農用運輸車移交,農機安全監理面臨新的任務和新的問題,特別是如何加強對拖拉機的管理,是目前擺在廣大農機監理人員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我區監理工作的基本情況
至XX年上半年,全區有注冊登記的拖拉機4883臺(大中型161臺,小型4722臺),聯合收割機3臺;拖拉機駕駛員3966人(g658、 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駕駛農用車。拖拉機入戶率(占擁有量1XX臺的)為38.3%,駕駛員持證率為39%,
從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動員拖拉機入戶200臺,拖拉機檢驗900臺,駕駛員審驗1200人,入戶率、檢驗率、審驗率、持證率平均為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機入戶108臺,拖拉機檢驗500臺,換舊牌242臺,動員組織駕駛員參加持證培訓83人。檢驗率為10.2%,入戶率為49.9%、持證率為39.6%。從XX年至XX年全區共發生農機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傷28人,其中拖拉機重大事故8起8人;一般事故21起重傷20人。今年上半年沒有發生重大以上的農機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趨勢。
××區每年新購置拖拉機200臺左右,拖拉機增長速度為2 %,新車入戶率為50%。從我們掌握的情況表明;近三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從購置拖拉機到農三輪,逐步更新換代,發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輪農用運輸車為主,農村運輸基本被農四輪所替代,拖拉機變為耕、耙、播等農田作業的工具。
二、農機安全監理面臨的問題
隨著《道交法》、《行政許可法》、《農機促進法》、《道交法實施條例》以及溫總理簽發的412號令、農業部的《兩規定》、《兩規范》的頒布實施,明確了農機管理部門的執法主體地位,理順了拖拉機管理的關系,農機監理機構的行政執法地位得到了認可。然而,農機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在張掖市乃至全國普遍存在,在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農機安全生產,影響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的生存和農機監理事業的發展。
1、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力水平,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但農業機械特別是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自走式農業機械,如果管理不嚴和操作不當將會對周圍人員、財產、環境造成傷害。××區在80-90年代,農機事故年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農民家破人亡,而且引發農戶之間、家庭內部的矛盾與糾風,也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機經營戶相對都是比較貧困、家庭條件普遍較差,也是農村中的弱勢群體,無力承擔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經濟負擔。近年來安全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不斷加強監管力度,農機事故死亡人數逐年減少,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引發農機事故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機常年失修,安全設施殘缺不全,無燈光喇叭、制動不靈、方向盤間隙過大、連結不牢等技術狀態較差,再加上無照開車、違章作業等,農機事故時有發生。因此,農機事故依然是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隱患,農機監理責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遠。
附:農機事故監管調查報告
國務院《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對農機事故的定性、管轄、處理都做了詳細規定,《條例》實施半年多來,我市未發生造成人身傷亡或重大財產損失的農機作業事故,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總體態勢保持平穩,為深入了解農機事故發生及處理的真實情況,我們開展了《條例》貫徹回頭看活動,全面調查全市農機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以利于更好的做好農機事故預防及處理工作。
一、我市農業機械動態運行情況
隨著農用運輸車管理的汽車化,我市的農機管理總量呈下降趨勢,20-30馬力左右的中小型拖拉機保持在3000臺左右,主要從事短距離道路農產品或者建材運輸,基本不用于田間耕播作業,近幾年來,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的推動,加之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等政策的引導,我市的農田作業機械逐漸向大型拖拉機發展,50馬力以上的農用動力機械已逾2000臺,大型自走式小麥及玉米聯合收獲機械總數已達2000臺,其他手扶型拖拉機主要分布在吳村鎮、董莊鄉、防山鄉,數量在3000臺左右,主要用于山地農忙季節農業生產。
二、農機事故處理法律法規貫徹情況
《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已于年11月1日正式實施,標志著農機安全管理工作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歷程,《條例》明確了農機事故的預防、安全防范及處理、責任追究等方面的有關問題,這是全國性法規第一次規范農機事故處理工作。為全面貫徹《條例》及《山東省農機事故處理辦法》,市農機監理站制定了《市農機事故處理預案》、《市農機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操作手冊》、《市農機事故責任倒查及追究制度》等相關規定,積極開展農機事故處理實戰演練,增強農機事故處置能力,有效地促進了我市農機事故的預防及處理工作。
三、《條例》實施以來農機事故處理及統計情況
年上半年,我市農機監理機構所接到農機事故報案為0起,但也要同時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部分農機事故根本沒有掌握。
1、輕微農機事故,輕微事故在交通事故處理上提倡雙方協商“私了”處理,在農機事故上也基本是“私了”,比如山東省農機辦年曾頒布《十項便民措施》第十條:對未造成公共和特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單方農機事故,當事人可自行處理;為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直接經濟損失在500元以下的輕微事故,由當事人協商處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類輕微農機事故,當事人從減少麻煩的角度出發,大都選擇自行處理。
2、單方面農機事故,筆者所說的單方農機事故是指農業機械在啟動、使用、存放、保養、維修過程中由于機手自己操作不當發生的未涉及他人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農機事故,比如常見的“搖把誤傷”、“陡坡行駛翻車”、存放時或倒車時造成一些車輛損害等,這類事故因為不涉及他人,沒有他人責任,加之發生這類事故的多為無牌無證機車或瀕臨報廢機車,沒有任何保險手續,當事人根本不會報案。
3、應當報案沒有報案的農機事故,實事求是的講,農機事故不同于交通事故,由于車輛行駛密度的原因,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大都發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間,而農機事故基本是分散作業,本地作業較多,發生的事故大多在本鄉本土熟人之間,一旦發生農機事故,只要不是惡性的、責任不清的,大部分人選擇自行協商,或者選擇村組織調解解決。
4、宣傳不到位,部分機手報案意識不強或者不知道農機部門的報案聯系方式,筆者曾詢問一些機手發生農機事故怎么辦?大部分人選擇撥打122,也就是說發生農機事故后,一部分人采取自行處理,一部分尋找交警處理,較少的部分才選擇農機部門報案。
由此可見,農機事故零報案并不是農機事故零發生,隨著農機機械化程度的提升,全市農業機械的保有量大大增加,拖拉機、收割機機械總量在萬臺以上,農機事故零發生是不太現實的,深入排查治理事故隱患,預防各類農機事故是必須長期堅持、不容半點麻痹松懈的工作,只有認真細致地落實好預防措施,才能少發生或不發生農機事故,才能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四、農機事故安全隱患的薄弱環節
分析當前我市的農機安全管理情況,有三個方面存在較為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一)中小型拖拉機超期服役情況較為嚴重,因缺少對報廢機車的強制管理規定,大多數運輸用的拖拉機使用幾年后,機手就會轉手賣于一般農戶用于“軋地頭”,這種機車不常出來,只在農忙時運輸農副產品,操作者多數無證,加之機車已超期限,也無法年檢,管理難度較大,安全隱患最為突出。
(二)玉米聯合收獲機械管理水平還比較低,由于該類機械是近幾年才大規模普及使用的機械,機手的安全意識、牌證管理意識較為淡薄,操作水平、駕駛技術不高,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三)部分耕作機械的安全管理急待加強,這其中包括秸稈還田機、免耕播種機,農作物種植覆膜機等機型,該類機械操作技術要求較高,且是配套懸掛使用,較為分散,管理難度較大。
五、下一步的預防及整改措施
保持農機安全生產的良性發展,繼續強化“平安農機”、“和諧農機”建設,提高農業機械的“入戶率、持證率、年檢率”是我市農機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著重落實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輿論宣傳力度,特別要加強農機安全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多種媒體手段,積極開展農機安全教育“六個一”活動,不斷提高機手的安全操作水平,提高社會各界對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
(二)按照開展農機安全基層基礎年的有關要求,嚴查事故苗頭,狠抓薄弱環節,落實整改措施,切實把農機事故預防工作落到實處。
(三)積極協調與安監、交警、保險等相關職能部門的關系,盡快建立起工作配合、信息共享、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格局。
(四)按照《市農機事故處理預案》的要求,配齊配全農機事故處理設備,建立健全農機事故處理制度,組織農機監理人員開展農機事故處理實戰演練,增強事故處理人員的業務技能,做到未雨綢繆。
【區農機安全監督管理情況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縣農機安全生產情況調研報告08-08
縣農機安全監理規范化建設情況工作報告07-24
農機安全生產制度08-10
縣農機機電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07-16
農機化公共服務情況調研報告07-11
國慶農機安全工作通知11-08
農機安全生產月總結06-01
鄉鎮農機安全生產總結07-04
農機安全工作總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