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展義務教育的調研報告
關于發展義務教育的調研報告
為推動XX區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做好區人大常委會審議相關議題的準備工作,今年2月至4月,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姜鳴率教科文衛工委、財經工委等開展專題調研,主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以及國家和市的有關規定,圍繞20**年南匯并入浦東以來,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進行調研,先后調研并與10個相關委辦座談,實地查看了8所學校,與20所學校校長和8個街鎮的相關負責人座談,F將XX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成效
XX區基礎教育規模在全市各區縣中最大,總量約占全市的近四分之一。目前,全區共有各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92所,其中公辦學校有231所,民辦學校有20所,民辦農民工子女小學有41所。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總數為28.5264萬,其中,在公辦學校就讀的有24.1065萬,占84.5%;在民辦學校就讀的有1.4745萬,在民辦農民工子女小學就讀的有2.8259萬。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共18266人,其中,民辦學校有463人,民辦農民工子女小學有1189人。2009年以來,在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主要成果有以下幾方面:
(一)完成全區教育的二元并軌改革,教育管理統籌的力度進一步增強
兩區合并以來,為加強全區的教育統籌管理。一是,在機構整合方面將教育局從原社發局中分離出來,梳理并統一了兩區原有政策、制度,將原浦東和原南匯的教育督導機構、教育研發和培訓機構、教師服務機構等進行整合。二是,在業務指導方面,重新劃分四個教育署的區域范圍,并將原浦東390所和原南匯107所基礎教育學校分別合理劃入四個教育署,實現優質資源在各個教育署中合理分布,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三是,在行政管理方面,根據原XX區的管理經驗,完成全區教育的二元并軌改革,從原來的區、鎮兩級管理改為由新區統一管理,實現了城鄉教育“四個統一”,即統一硬件配備水平、統一撥款標準、統一信息平臺和統一提供教師培訓與發展機會。
(二)財政投入逐年提升,教育配套設施明顯改善
2009年至2011年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分別為42.35億元、47.62億元、54.35億元,年增長為10.6%、12.4%、14.13%,其增長均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的增幅(依次為2.4%、2.6%、1.33%),總量居全市各區縣首位。針對南片學校教育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向南片學校傾斜,主要用于學校校舍大修、運動場地翻建、綠化、專用教室設備添置、信息網絡建設以及食堂維修改造等,目前辦學條件和校園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浦東作為人口導入區,在人口遷徙、學生入學高峰、農民工子女涌入等多種因素疊加下,教育系統一直存在著階段性、結構性缺編問題,為此,區政府提出“占編不進編、給錢不進人”的模式,安排專項經費給予“缺編補貼”,主要用于支付在編教師的超工作量補貼、外聘教師的報酬、退休返聘教師的報酬及其他外聘人員的報酬等,2009年為8000萬元,2010年、2011年為1.35億元,2012年將繼續增加。
(三)多項舉措同步實施,促進教育均衡的穩步推進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探索多種舉措推動優秀教育理念的融合發展,全區的教育水平得到穩步提升,確保了我區義務教育入學率和鞏固率均實現100%。作為衡量教育水平的高考和中考情況,2011年,高考錄取率超過90%(全市為89.3%),本科錄取率69.04%,中考合格率97.5%,均處于全市平均水平以上。為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
1、集團辦學。3所或3所以上不同學段學校組成品牌共享、資源互通的全方位合作組織,以實現校際共同發展,如建平中學、進才中學等,共涉及3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2、委托管理。委托具有專業資質、具備管理能力的教育類社會中介機構管理相對薄弱或新開辦的中小學。自2005年啟動委托管理以來,市、區兩級財政累計下撥3445萬元(其中區財政下撥2545萬元),受援學校達到26所。
3、與高校合作辦學。引進高校資源支持與幫助區域內學校提升辦學水平。目前已引進華東師大、上海師大等師范類高校,以及復旦、同濟、上海外國語大學等綜合性大學,合作共建涉及高橋西校等5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4、城郊結對。即一所城區學校帶動一所郊區學校,在學校辦學方面全方位或以某個專項為重點開展交流與合作,以實現共同發展和提升。共有4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參與。
5、局鎮合作。教育局牽頭與鎮政府就城郊學校聯動和對接開展全面教育合作,由鎮政府建立教育發展專項基金,由教育局提供相對優質的教育資源向郊區輻射,較快提升所在鎮區域內基礎教育整體水平。目前與祝橋、書院2個鎮進行合作,涉及1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6、辦學聯合體。即3所及以上同一學段學校組成交流合作和共享資源的校際合作組織,校際之間就學校管理、學科教學、課程開發、隊伍建設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全區共有23所學校參與。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財政投入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教育經費的支出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
1、經費投入的相對量不足。盡管在教育經費投入的總量上我區居全市各區縣首位,但按照生均經費比較,遠遠落后全市平均水平。以近三年的數據為例,2008年我區實際生均經費初中階段為13741.19元,位列全市各區縣倒數第3位,小學為11940.15元,列倒數第5位;2009年初中為15887.74元,列倒數第3位,小學12910.37元,列倒數第3位;2010年初中為16743.63元,列倒數第2位,小學13164.46元,列倒數第3位。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基數大,生均教育投入相對不足,直接導致在辦學條件、教育設施配置等方面相對于其他區縣差距很大,特別是為了縮小全區學校的在硬件配套上的差距,近幾年重點是改善條件較差的學校建設,導致整體上教學設施配置更新緩慢,落后于中心城區。
2、教師收入相對較低,且缺乏穩步增長的機制。一方面,從2009年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績效工資以來,已歷時三年有余,績效工資水平仍維持2009年確定的水平,未作相應的調整。為此,每年區財政需安排專項資金等方式,才使“義務教育教師規范后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不低于市級機關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得到貫徹,缺少穩定增長的機制。另一方面,績效工資改革后,由于缺少有效地競爭、激勵機制,只要完成規定課時就能拿到相應績效待遇,從一定層面上挫傷了部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特別是骨干教師的主動性。
3、教育經費支出效益缺乏評價。教育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教師,浦東的教育規?偭枯^大,更需要科學合理的分配教育經費。從財政支出來看,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都在穩步提升,但全區的教育綜合能力是否得到了同幅度的提升,這需要有效地評價機制,如,其中多少用于改善硬件設施配套等方面,又有多少用于教師資源的補充、教師能力的提升、與教師和教學相關的教研和科研活動開展等方面的投入,這都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全區層面的統籌協調,統一思想,切實重視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XX區義務教育的總體規模較大,地區差異較明顯,教育水準落差較大,同時作為人口導入的主要地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需求不斷增加等等,面對這些綜合因素,簡單的依靠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高速增長的教育資源需求,特別是對適齡兒童義務教育權利的保障,將是浦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因此,建議在區級層面加強統籌協調,一方面積極爭取市政府的各項支持和指導,如教育經費的轉移支付、教育附加費的返還政策、公建配套的政策指導、教育優質資源的導入等;另一方面,明確XX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對集團辦學、委托管理、辦學聯合體等探索工作及時總結,把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形成政策、制度,切實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落實。
(二)加強對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管和評估,從基礎設施投入為主逐步向教育質量、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投入為主的轉變
一是要繼續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嚴格對基建項目的監督和審計,確保公建配套項目的按期保質完成,同時繼續加強對基礎條件較差的學校的硬件改造,逐步縮小各校間基礎教育設施配置。二是要加快完成校安工程,加強全區的統籌協調,將校安工程項目納入本年度的實事工程予以推進,對涉及政策或土地管理等方面限制的項目,要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并抓緊推進。三是建立激勵教師參與教研和科研的制度,進一步加大對教師待遇、教師和教育管理培訓、教育研究等軟實力提升方面的投入,逐步提高這部分投入在整個教育投入中的比重,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效益評估機制。
(三)重視教育的融合發展和教育理念的創新
一是健全和完善促進教師柔性流動的機制,建立優秀校長和業務骨干教師的培養、使用和交流的平臺,推動教育資源、教育理念的融合發展,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二是要重視教師的職業環境的營造,完善教師的考評體系,特別是對骨干教師的考評和管理體系,保障教師的身心健康,促進教師自我能力的'提升。三是加強教育發展的創新,XX區作為國際化城市,需要與其自身承載的戰略地位相適應的教育能級,推動全區的教育從保障基本向優質化、國際化的發展,要發揮好教育發展研究院的功能,推動浦東的教育理念、教育科研水平再上新的臺階。
(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公平的受教育權利
一是,進一步推動學校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學過程,建立學校、家庭、社區聯動機制,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努力將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到實處。二是,全面實施學生健康促進工程,強化相關課程的基礎性作用,發揮“體教結合”、“醫教結合”等優勢,持續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三是,一方面要規范和逐步減少農民工子女學校,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取得公平受教育的權利;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鼓勵高端、優質的民辦學校的發展,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層次。
(五)高度重視人口發展研究,科學合理布局教育資源
結合新區的整體發展布局,對教育發展的規劃要有前瞻性,特別是要重視人口發展的研究。一方面要滿足本區戶籍居民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要解決好導入人口的教育需求,主要有三方面的人群:一是承擔全市動遷安置的任務,安置居民的教育需求;二是“迪士尼”、“大飛機”等大項目的開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需求;三是各大工業園區就業員工子女的教育需求,這都需要科學合理的研判,并在此基礎上對教育資源合理布局,既要切實維護所有孩子公平接受義務教育的平等權利,又要關注好每一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在保障機會公平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過程公平,努力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擇校”問題,逐步形成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相適應的相關政策、制度和機制。
【關于發展義務教育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調研報告01-15
關于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8
學校發展的調研報告06-18
藥材發展調研報告02-07
關于經濟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06
林業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1-20
家庭農場發展調研報告09-26
轉型發展調研報告范文05-28
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7
發展村級經濟調研報告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