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01 04:04:35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而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則是加快建設新農村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由之路。為了更加科學地開展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開發區,本人對開發區所屬行政村的公共服務體系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研究,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好的經驗,也發現了不少值得注意的問題,并結合開發區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實際,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一、當前開發區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開發區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大力開展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交通、水利、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近年來,開發區加強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實施“村村通”工程,開發區行政村進村道路全部為水泥路和柏油路;通過水利大建設,農村河塘、水庫整治效果明顯,恢復和增強了河塘的引排和灌溉能力,防汛防旱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通過電網、通訊網絡的改造,現在開發區所屬村落可以平等享受電力和通信服務。

          2、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覆蓋農村

          農村衛生一直是開發區衛生事業的薄弱環節。為了加快推進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農民身體健康,近年來,開發區不斷加大對醫療衛生的投入。截止目前,全區已擁有各類醫療機構58家,衛生技術人員111人,民營醫院3家,從業人員80人,其他各類診所、醫務室27家,從業人員112人。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基本覆蓋農村,尤其是各村都建立了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3、農村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正在逐步建立

          開發區把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作為統籌城鄉、改善民生的一項政策措施,農村公共服務覆蓋面越來越廣,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養老、醫療、教育等專項救助為主,以其他救助、救濟和社會幫扶形式為補充的社會保障網。到20xx年底,全區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提高到75%,居民參保率95%,農村新合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8%。同時,開發區建立了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被征地農民基本實現了失地必保、即征即保,符合條件的失地人員按月領取基本生活補助。

          4、義務教育普及率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開發區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全區三個鎮街共擁有幼兒園10所、小學6所、中學4所(其中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所、職業中學1所)。擁有教職工790人,其中中學教職工468人,小學教職工322人;在校生8423人,其中普通高中學生2316人,職業中學生964人,初中學生2065人,小學生3078人。全區農村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

          5、農民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就業保障逐漸提高

          隨著開發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從傳統農業中大量轉移出來。為了切實解決農民工就業問題,開發區從20xx年開始,每年撥付專項資金,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20xx年,培訓農村勞動力512人,培訓失地農民390人, 就業率達64%;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508人,轉移就業率達80%以上。

          6、農村信息化建設成果顯著,科技推廣應用等信息服務相對到位

          以往是“要致富,先修路”,現在是“要發展,先通信”。這里的“信”就是信息的供給與技術服務。開發區農村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截止20xx年,開發區每百戶擁有電腦12.5臺,用本戶電腦上網的戶數占90%。

          二、存在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仍落后于城區

          一是目前農村修建的道路還不寬暢,也無人進行管理養護,損壞的道路得不到及時的修補,有的道路雖然通到了村莊,但沒有到達農戶,更談不上通到地頭。二是通訊還存在盲區,特別是靠山地段,手機信號弱。三是農村衛生環境整治還有待加強,飲用水改造工程速度還不夠快,有的居民還不能夠享受集中供水。

          2、醫療衛生環境總體水平較低

          一是目前開發區農民看小病基本不成問題,但大病看不起的現象依然存在。雖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已經推廣,但是保障水平較低,無法滿足農村居民的醫療服務需求,更無法保障因為看病而導致貧困的農民的生活質量。二是投入還不夠大,雖然醫療機構基本覆蓋村鎮,但是人均擁有醫療資源仍然較少。每個村還只有1個衛生室,且許多問診病房陳舊,必須進行改建或整修;各社區服務中心沒有急救和應急車輛,在院外急救、出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開展其他公共衛生服務時極為不便。三是基本醫療服務差距較大,主要表現在醫療機構的設置、人才引進以及醫療保險體制上。城市里不僅擁有醫療設備先進的大醫院,也有方便就診的社區醫院,且因待遇好,衛生技術人才也比較多,較好地滿足了城市居民的醫療衛生服務需要。在職的城鎮居民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公費醫療、大病統籌,以及工傷和生育醫療費用報銷等福利,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城市居民看病難的問題。相比之下,農村的醫療條件比較落后、醫師人才較為缺乏,農村不僅人均醫療資源擁有量少,且一半以上的農民距離最近的醫院和衛生室在1-3公里左右。

          3、農村基本社保處于低水平保障階段

          開發區農村社會保障尚處于廣覆蓋、低水平的階段。20xx年,開發區農村低保對象僅享受120元/月的低保標準,月平均補差89.62元,低于城鎮居民的230元的低保標準和132.45元的平均補差。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仍然以土地保障為主、政府救濟為輔的低水平的家庭保障,沒有建立與城市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相銜接的真正意義上的保障體制。雖然近年來,開發區加大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但是限于財政實力,以及農民自身的收入水平與負擔,農村社會保障水平不論是覆蓋面還是水平都要低于城市。

          4、教育辦學條件相對較差,勞動力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條件較差,無論從教育經費的投入、教學設備等硬件的配備、以及師資力量等軟件方面,和城區差距明顯。20xx年,開發區農村各級學校生均教育經費為城市的82.5%,農村生均儀器設備折算金額僅為城市的58.2%。同時,由于開發區農村條件相對艱苦,高學歷的年輕教師都不愿意到農村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導致農村教育質量不如城市。從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看,整體勞動力素質水平偏低。在16周歲以上的農村常住勞動力資源中,接受過教育的比重為100%,但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對不高,造成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

          5、再就業培訓組織化就業程度低,創業培訓后續服務深度不夠

          就業再就業培訓由于受培訓能力、培訓項目、就業渠道不暢等因素影響,加之參培學員自身技能素質較低,培訓層次基本限于初級上崗類培訓,另外培訓專業的設置與市場需求不能完全同步,培訓后基本上以分散就業為主,組織化就業程度不高。培訓受資金制約,后續支持服務工作開展不夠,目前培訓的補貼額為人均480元左右,從開始培訓起一直到后續服務,時間跨度達到6個月甚至更長,由于資金不足,后續服務工作大大縮水,深度明顯不足。

          6、農村信息性公共服務不暢通

          一是信息通信條件不健全。不少農民仍然采取一家一戶的室外天線,收視頻道有限;有的村莊雖然有廣播,但大多數是一村一個擴音器,無法實現家家通廣播的目標;大多數的農村沒有開通互聯網。二是生產信息不靈。由于信息通信條件導致了農民的生產信息滯后,影響了農民的生產和投資決策,出現了一些農產品生產不對路的現象,造成了農民的經濟損失。

          三、加快開發區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措施

          1、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性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農村基礎性公共服務體系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影響著農村經濟的整體性發展,影響著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性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一是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農村規劃整治,逐步改造農村居住條件,把農村建設成為整潔、文明、靚麗的新農村。

          二是加大農田水利設施投入。按照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要求,重點抓好防洪排灌排澇工程建設和山區水利建設,提高抗災標準,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繼續實施交通道路暢通工程。加大投資力度,完善鎮街公路網絡。對已建成的鄉村道路進行延伸改造,實現村到戶、村到地頭道路的硬化,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條件。

          四是加快農村改水工程建設,實施受益人口達1.5萬人的飲用水改造工程。

          2、進一步加快農村公益性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首先,要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繼續加快農村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教學設備的投入,抓好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學校教師待遇,實行農村教師特殊補貼,穩定農村教師隊伍。實施城鄉之間結對交流活動,定期和不定期地組織城區的優秀骨干教師到農村授課,幫助農村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其次,要健全文化服務體系。建立農村文化娛樂活動場所,組織農民文藝宣傳隊伍,完善和充實圖書資料室,建設朝陽鎮文化中心辦公樓。努力在蘇北縣(區)農村率先實現有線電視戶戶通。

          第三,要加強公共衛生事業建設。加強對公共衛生工作監督管理和指導工作,堅持“軟件”和“硬件”建設并重的原則,逐步更新和完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朝陽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病房樓。進一步提高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不斷完善農村兩級衛生、醫療、保健體系,為農民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農村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農村污水管網進行集中規劃。對農村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理,為廣大農民提供一個山青水秀的生活環境。

          第四,完善公共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目前,開發區公共人力資源市場受場地、資金、人員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運作方式較為單一、運營規模較小,不能適應開發區大發展的需要。為此,下一步,應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功能、推進就業服務“新三化”為核心,完善區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功能,做實基本服務功能,健全延伸服務功能,推進拓展服務功能。加大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投入,對原區工業公司辦公樓進行改造,力爭在年內建成集人才交流、人才服務、勞務派遣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人性化的現代化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的日常管理,完善基礎工作,健全信息收集渠道,促成勞動力市場運行的定期化、有序化。

          第五,要逐步完善農村基本社會保障體系。按照高水平、廣覆蓋的原則,努力將所有的社會成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實施農民養老保險制度,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實施農轉非人員養老保險保障制度,確保因公用征地而失地農民的生活來源;建立農村特困戶住房幫助制度,改善特困戶住房條件;建立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制度,凡是入住敬老院的五保對象,均按城鎮居民低保標準進行補貼,而對散居五保對象按農村居民低保標準加以補助。

          3、進一步加快農村信息性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一是建立新農村信息服務平臺。實現“村村通、戶戶通”的農業信息服務網絡和聯接主要農村科技服務組織的互動式信息終端,搭建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平臺,為農民提供各種急需的科技咨詢與市場信息、政府信息、氣象信息服務。

          二是建立農業專家下農村服務制度。邀請農業專家、技術人員到農村,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上的困難,鼓勵科技人員創辦各類農業科技組織,建立農村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提高專業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農民的能力。

        【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建設新農村調研報告06-30

        關于加強城鎮社區建設的調研報告06-30

        加強村級班子建設調研09-19

        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工作的情況總結07-18

        住房公積金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對策07-04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調研報告10-16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07-14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匯報11-22

        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工作的況的總結范文05-22

        農村調研社會實踐報告12-0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