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經濟圈的調研報告
近年來,經濟圈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為搶抓經濟圈建設機遇,促進我市跨越崛起,近期我們深入研究經濟圈建設進展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經濟圈建設情況分析
1、區域影響力顯著提升。一是巢湖區劃調整提高了市在省內的首位度。隨著原巢湖市部分區域的加入,面積擴大了40%,從6000多平方公里變成1萬多平方公里,中國特大城市基本都是1萬多平方公里,這為建成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性特大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經濟圈總體實力在不斷提升。隨著長三角輻射作用的增強、東部產業轉移趨勢的加快和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推進,省與長三角經濟發展日趨緊密,經濟圈已經成為長江三角洲面向中西部的重要門戶。三是經濟圈吸引力與日俱增。隨著經濟圈影響力的增強,全椒、定遠正積極爭取加入經濟圈,據了解,定遠縣已向省提出加入經濟圈的申請,在召開的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三次會商會議上,已邀請定遠縣作為觀察員出席會議。
2、合作共識不斷深化。一是經濟圈城市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奠定了合作基礎。2010年11月30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一次會商會議在巢湖市召開,會議圍繞“共建·共享·同城化”主題,簽署了《經濟圈城市合作框架協議》,提出要圍繞“對全省發展的輻射帶動力顯著增強”的要求,推進基礎設施、產業布局、要素市場、環境保護等方面一體化發展,逐步實現規劃同籌、交通同網、科教同興、環境同治和產業聯動、市場聯體、旅游聯線、信息聯通,明確了經濟圈合作的重點和目標。二是《淮南宣言》進一步凝聚了合作動力。2011年5月18日,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第二次會商會議在淮南市舉行,會議以“互動·互融·一體化”為主題,就加強經濟圈各市整體聯動,加速融合,達成廣泛共識,會上發表了《淮南宣言》,提出以推進重大專題為抓手,以實施區域性重大項目為載體,本著宏觀建設與微觀建設并舉、軟件建設與硬件建設并舉、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并舉,分工與合作、互利和共贏的原則,分步驟、有計劃地推動一批重大專項,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經濟圈一體化進程。三是省“十二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毒V要》中明確提出,推進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以建設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特大城市為統領,深化區域合作,加快推進合淮同城化,優化資源配置,聚合發展能量,形成整體優勢,把經濟圈建成接軌長三角、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城市圈品牌,并提出了推進“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市場體系”四個一體化。
3、一體化進程加快推進。一是產業合作日趨緊密。經濟圈各市依托自身產業發展優勢,在支柱產業配套、旅游資源開發、商貿流通、優勢農產品布局等方面,合作步伐不斷加快。如:的江汽、安凱、熔安動力等大型企業與、桐城等地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合作密切;經濟圈建立了“經濟圈旅游一卡通”,開展經濟圈旅游大篷車巡游活動,開通了—天堂寨、—壽縣等旅游直通車;農超對接廣泛開展,在等地共建蔬菜基地總規模達4.22萬畝。二是基礎設施對接加快。新橋機場及機場高速連接線建設進展順利,淮南、等異地航站樓啟用;合淮阜、合六葉高速建成通車,合馬路改造全面完成,環巢湖公路積極推進。隨著一批交通、通信、水利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完成,至圈內城市“一小時生活圈”初步形成。三是生態保護合力加大。經濟圈在巢湖流域治理、采煤沉陷區治理等方面積極開展區域環保合作,積極促進環保規劃對接、生態市共創、環保項目同建、循環經濟圈共連、環境污染同治、信息資源共享、應急處置互幫,對進一步改善經濟圈區域環境狀況,提高區域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四是合作專題穩步推進。根據淮南會簽署的《經濟圈軌道交通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經濟圈區號統一合作框架協議》、《經濟圈開展直購電試點工作框架協議》和《經濟圈引大別山優質水源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等協議內容要求,經濟圈城市軌道交通、統一區號、直購電試點和引大別山優質水源工程等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4、合作機制逐步常態化。一是各市黨政領導會商制度確立。建立了《經濟圈城市黨政領導會商會議制度》,為經濟圈各市黨政領導高層互動奠定了基礎,目前幾屆會商會議的成功召開,已經對經濟圈的合作起到了許多實質性的推動作用。二是部門會商合作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圈內各市發改、招商、旅游等部門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在重大項目合作、聯合招商、旅游合作等方面已經開展了許多積極合作,成效十分明顯,為經濟圈的進一步深入合作,創造了許多有利條件。三是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經濟圈各市民間組織積極組織開展圈內城市之間的文化、體育等交流活動。如:11月19日至20日,由、淮南、、桐城市乒乓球協會主辦,市乒乓球協會承辦的“客運杯”經濟圈乒乓球友誼賽在市舉行。通過經濟圈的內部交流和合作,進一步密切了經濟圈的聯系,增強了經濟圈融合力和凝聚力。
同時,經濟圈建設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們充分認識,積極應對。一是在全國區域競爭中尚處較為弱勢地位。在經濟圈周圍,有南京都市圈、武漢經濟圈、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的發展空間受到了擠壓,雖然在縣級巢湖市與廬江縣劃歸所轄后,的人口與經濟總量已達到特大城市規模,但僅憑自身體量,還不足以比肩寧漢。正如有關人士分析的那樣,東西方向上,南京都市圈已把的`馬鞍山、蕪湖、滁州接納為正式成員,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圈造成擠壓;西邊的武漢城市圈從1+8結構擴展為湖北長江經濟帶。南北方向上,江西的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有5萬多平方公里,湖南的長株潭城市群擴展為3+5城市群結構后,面積是經濟圈的數倍;北邊的河南中原城市群在2011年正式變身為中原經濟區,其范圍確定為跨省性的。通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比較分析可見,在區域經濟新的競爭格局下,經濟圈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近年來,市在經濟建設上創造了令人驚嘆的“速度”,但與省外其他經濟圈中心城市相比,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對整個經濟圈的輻射帶動能力有限。二是省內區域一體化競爭更加激烈。7月28日,銅池一體化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銅陵市召開,會議討論通過了《銅池一體化工作協調會章程》、《銅池一體化高層會商會議制度》、《銅池一體化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近期六項重點工作,標志著銅池一體化從戰略構想正式邁入操作實施階段。11月13日,蕪湖市、馬鞍山市同城化建設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在馬鞍山市會議中心舉行。根據合作框架協議,馬鞍山、蕪湖兩市重點在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產業協作、科技創新、市場環境、環境保護、社會事業和公共事務八個方面展開合作。當前銅池一體化、蕪馬同城化發展加快,經濟圈的發展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三是發展的融合力依然不夠。在基礎設施方面,存在供水、供電、供氣以及信息通信通道不對接、功能不完善等問題。經濟圈內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市場和各自優勢也沒有得到充分整合。在經濟發展水平上,2010年人均GDP為4.8萬元,處于工業化加速階段;淮南人均為2.6萬元,處于工業化起飛階段;、桐城人均GDP為1.2、1.8萬元,處于工業化起步階段,經濟圈各市工業化發展水平梯度差距較大。四是一體化政策支撐體系尚未形成。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場準入、質量技術標準、行政事業性收費、戶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行政籬笆”。受行政區劃分割等因素影響,經濟圈各市政府間缺乏完善的利益協調機制,各級地方政府過度關注本地稅源和利益分配,不利于企業流動,使產業趨同問題加劇,并進一步影響到今后經濟圈建設中企業間的整合重組問題。
二、我市加快經濟圈建設建議
在區域競爭日益激烈的態勢下,經濟圈建設,只有堅持開放、合作、共建,才能實現共贏。我市要搶抓經濟圈建設機遇,積極主動,全面推進,加快合六一體化進程,加快融入經濟圈發展。
1、突出高層互動,提高合作對接效率。進一步加強與經濟圈內各市黨政領導高層互訪,特別是我市黨政領導要與市黨政領導形成定期互動機制,積極開展高層交流活動,及時溝通情況,研究合作事項,推動重點領域合作,不斷提高合作成效。進一步加快建立經濟圈各城市跨地域對口部門專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各市發改、經信、農業、交通、規劃、旅游、招商等部門聯席會議,貫徹落實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合作的具體事宜,形成各市對口部門之間常態化交流合作機制。
2、突出專題對接,深化重點領域合作。要立足我市融入經濟圈合作的重點,圍繞已經簽訂合作協議的軌道交通建設、區號統一、引大別山優質水源、開展直購電試點4個專題和即將簽訂合作協議的交通1小時通勤圈、合六產業走廊、大別山生態保護、旅游聯合開發和對外開放聯合招商5個專題,推進實施步驟,加快合作進度。要進一步圍繞《經濟圈城市合作共建框架協議》,積極推動在市場建設、企業準入、金融、財政稅收等方面開展專題合作,推進跨區域電子貨幣支付系統和即時兌付系統的互聯互通,構建區域共享的金融服務公共平臺;探索建立同類企業實現稅收“原坐落地”與“現坐落地”按比例分成機制,推進區域特色產業整合置換,提高各地政府推進產業集聚的積極性;對于跨地區重大產業發展項目,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調節資源供給地與資源加工地之間在統計、收益等方面的利益關系;進一步消除圈內各市行政審批層面的壁壘,推進工商登記、質量檢驗、環保評審、衛生檢疫、消防安全、外資審批等互通互認,以及加強戶籍統一管理。
3、突出項目支撐,做實合作共建載體。圍繞合作共建領域,認真謀劃遴選重大項目,積極推進。在產業分工協作方面,加快合六產業走廊合作步伐,積極推進汽車零部件、家電、裝備制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產業與市配套發展。旅游聯合開發方面,支持天堂寨、白馬尖、萬佛湖、壽州古城等一批旅游景點重點項目建設,把大別山打造成經濟圈旅游基地。在交通樞紐建設方面,加快開工建設312國道段升級改造、206國道舒城段升級改造工程;進一步做好合六城際鐵路、合六南通道項目前期工作,積極謀劃通往新橋機場快速連接線建設。水利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加強對淠河、史河等跨地區流域治理,積極實施一批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推進城市防洪和縣城、重要城鎮防洪工程建設。
4、突出聯動發展,強化政策疊加效益。當前除具備經濟圈發展政策優勢之外,我市還受到皖江示范區、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縣發展、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又好又快發展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區域政策覆蓋,要搶抓這一歷史機遇,整合優化區域政策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好、運用好、放大好政策效應。例如,通過皖江示范區建設,加快市集中示范園區、市經濟開發區建設;通過經濟圈建設,整合帶動合六產業走廊建設;通過皖北與結對合作,推動新橋國際產業園建設;通過促進大別山革命老區發展政策,推進金寨等6縣區開發園區建設,通過這一系列區域政策的帶動,全面構建我市“一軸雙翼”產業布局和統籌發展以舒城城關為重心的杭埠-桃溪-干汊河等五個“金三角”發展,將我市打造成經濟圈重要鋼鐵、農產品加工、汽車零部件、機電家電等重要產業的產業鏈延伸承接基地和集群承接基地。
5、突出品牌打造,提升區域發展地位。推動經濟圈各市進一步強化整體發展意識,加大開放,加快融合,強化對外宣傳,著力將經濟圈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都市圈品牌,為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作出應有貢獻。積極推動經濟圈與南京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及長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地區的合作交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與競爭,不斷提升經濟圈的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同時,更要充分發揮我市礦產資源、農產品、旅游、生態等優勢,突出我市優質產品品牌和區域發展品牌打造,把建成中部生態名城、經濟圈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和全國知名的優秀旅游城市目的地、大別山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發改委經濟圈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發改委立項的申請報告11-06
發改委立項的申請報告2篇12-02
發改委立項申請報告2篇02-07
對納稅評估的調研調研報告04-02
超市的調研報告05-29
市場的調研報告04-11
公司的調研報告10-24
關于社區矯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_調研報告08-18
地勘調研報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