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狀況調研報告
地下管線是保證城市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體系,為城市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質運營條件,是城市的“生命線”,即由給水、雨水、污水、電力、電信、煤氣、熱力、電視、路燈、工業、公交等組成,地下管線線位的選址在數據上的一點偏差都可能帶來增加工程量或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長期以來,由于地下管線屬于隱蔽工程、只見投資不見效益等原因,使地下管線管理手段和水平滯后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主要表現有城市地下管線投資多元化、難規劃、地下管線建設與道路建設不同步等實際問題。目前呈現出先修路后建管線被百姓稱為“拉鏈馬路”的現象普遍存在。在道路修建過程中地下管線基礎資料嚴重缺乏,致使地下管線事故頻發。由于對地下管線現狀資料缺乏應有的了解,給城市管線的規劃管理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損失,甚至造成重大傷亡事故。隨著**新區的迅速啟動,張店舊城改造的日益緊迫,地上開發強度不斷增長,城市化水平勢必快速提升,這必將使城市的排水、電力的供應、燃氣的供應等城市管線綜合承載能力面臨嚴峻的考驗。鑒于此,我們更要運用科學完善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間資源,綜合規劃各類市政管線設施,提高城市地下管線綜合承載力,發揮其社會效益。
一、**市地下管線及管理現狀
城市建設管理長期以來重視地上忽視地下,難以建立一套科學、嚴格的管理程序,因人員變動、地下管線的更新等因素,使地下管線檔案資料不統一、殘缺不全,主要表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管線資料實時性。我市1995年進行過一次地下管線普查,當時采用丈量、數據統計的方式進行,并將資料存于各區縣的城建檔案館或市建委的城建檔案館。1998年市建委城建檔案館、**區建委、齊魯石化公司、南定鋁廠等單位應用各種先進的地下管線設備、地下管線成圖管理系統進行了第二次底線管線普查,并建立了數據庫,**區在規劃局垂直以前已形成了地下管線管理與規劃總圖的管理,實現了同步的數據化、動態化管理目標,為領導的決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務。建委城建檔案館的地下管線資料則束之高閣。1998年之后建設的管線工程資料沒能充實進系統,使該系統有名無實,與實際相差甚遠,已失去指導城區地下管網建設的意義。這給城市規劃管理帶來了困難,使地下管線管理滯后于地上建設管理,給城市建設造成了損失,給市民生活造成許多不便。目前新建設的地下管線仍采用圖紙存檔,已無法滿足現代化辦公及數據動態管理的要求,F在各規劃設計單位都采用微機數據輔助程序設計,利用互聯網、個人郵箱等網絡設備進行數據交換,我局利用互聯網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網,為實現自動化辦公、無紙化辦公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二是地下管線埋設混亂。由于各類地下管線權屬單位不同,其敷設設計、經費來源、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計劃,各有各的安排,最后造成管線埋設、管理混亂,給城市發展埋下了隱患。我市各大企業,如齊魯石化、新華醫療、東大集團等單位建設的專用管線,又有城建及各管線單位建設的市政管線,都不是與道路同期建設的,后期建設的地下管線為避讓現狀管線或構筑物,在地下的走向很不規律,進行市政管線規劃管理時只能依靠經驗積累、跑現場數井蓋,或建設單位申報項目時以提供的相關圖紙作為確定線位的依據,因缺乏精確的地下管線數據,管理者在辦理管線手續時心中無底,惴惴不安!
三是地下管線的設計、施工、測繪部門協調管理不夠。管線產權單位對廢除的舊管道沒有及時通知規劃、測繪等部門更改圖紙,施工部門只管前期施工,不重視竣工測量,使得規劃、測繪部門不能及時了解管線施工現狀,及時進行管線竣工測量和編繪圖紙,使得管線資料失去實時性和可利用價值。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地下管線的管理日趨復雜。
二、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是以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為核心,實現與計算機輔助技術(cad)和辦公自動化(oa)相集成,具有空間決策支持和專家系統綜合分析能力的綜合性管線信息系統,也是一個關系到人民生活問題的復雜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所提供的空間數據管理與分析功能,為復雜管網系統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解決途徑。
作為城市公共設施組成部分的城市地下管線由單一、簡單的形式發展到多類別、多權屬和布局復雜的管線網。城市建設高速發展與落后的管理手段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任何一種管線發生故障都會帶來重大損失。因此必須盡快按照城市規劃管理的要求,根據城市的條件采取最經濟合理的普查方()法,查明城市建成區或城市規劃發展區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數據,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科學化和現代化管理,為領導決策提供準確、詳實的資料。
三、建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技術方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關系數據庫技術的成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建立城市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建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已經在技術上完全成熟。
目前國內有些城市已經或者正在建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大體上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gis模式,第二種是成圖系統加屬性模式。gis模式除具有成圖系統和屬性的功能外,還具有空間綜合分析的功能,是一種最有發展前途的模式,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模式。然而,這種模式一般投資比較大、開發周期比較長。第二種模式是采用某個數據庫管理系統和某個cad繪圖軟件研制而成。這種模式一般來講投資比較小,開發周期短。但是這種系統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沒有有機的接合,對將來的綜合分析決策帶來了困難。目前來講用得比較少,是一種早期的系統。
本人認為,**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化應是“數字**”的一個組成部分,應以“數字**”的開發建立為契機,通過具體的數據采集,開發建立“數字**”中的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
首先,必須采集地下現狀管網實時屬性,建立基礎數據庫,管線屬性其實包含管線位置數據和管線附屬屬性。管線位置數據指管線線位、標高、相鄰管線間距等具體內容。該項工作需要各相關管線部門的極力配合,探測費用及電子地形圖資料收集費用高。普查可進行地塊劃分,分步實施,例如先做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地塊管線普查,形成城市管線數據庫雛形,再逐步以小區為單元進行大面積普查。
其次,在基礎數據庫上開發管線動態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包括兩個模塊:綜合處理模塊與批后處理模塊。綜合處理模塊主要實現地下管線屬性查詢、更新,錯誤管線編輯,數據導入、導出,圖幅調圖,區域調圖,坐標調圖,任意區域的圖形裁減和輸出,斷面分析,凈距分析,交叉口分析,報表打印輸出,系統安全管理,用戶分配和角色定義等功能。批后處理模塊主要實現管線竣工測量中的成圖作業以及對管線竣工測量工程的跟蹤管理。管線竣工后可以直接提交綜合處理模塊進行管理。各個模塊之間有機集成,實現地下管線測量數據從采集、核查、入庫到數據管理和分析的自動化管理。
再次,是以“數字**”為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城市空間信息基礎數據平臺的建設指導原則是“統一、通用、科學、標準、共享”!皵底**”已于2XXX年開始搭建,并已形成初步雛形,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中的實時數據應成為“數字**”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數字**”打破部門壁壘,消除信息孤島,在統一、標準的基礎數據平臺上,實現全社會信息資源共享。
作為“數字**”組成部分的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信息化工程同樣不是一朝一夕、一個項目、一項計劃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種真正體現全社會意志的集體行動,它的實現必將使全社會受益。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狀況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淺談城市地下管線測量03-07
論城市地下管線的綜合規劃與管理03-01
合肥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02-27
城市調研報告06-29
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建立與信息檔案管理03-26
經營城市調研報告12-13
高層地下滅火救援訓練調研報告10-09
城市管理調研報告07-27
關于城市建設的調研報告04-05
創業型城市調研報告范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