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業的調研報告1
為深入推進我縣工業振興發展,加強政府和企業間的溝通聯系,我縣擬在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繼續開展派駐黨建指導員工作。為了解各規上企業負責人對此項工作的真實態度,掌握準確情況,5月7日至9日,縣工信局組織工作人員,分成四個調研小組,對我縣規上工業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與企業負責人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初步收集掌握了一些情況,F將本次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指導員的職責和組成:
黨建指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導企業的黨建工作,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黨建指導員原則上由我縣已經退居二線的原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組成,對屬于我縣納稅大戶(即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規上企業,也可以在現任領導干部中產生。
(二)原兩新組織派駐黨建指導員情況
2017年10月,我縣曾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對規模較大、人數較多、暫不具備組建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要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
2017年1月,縣兩新組織黨工委下發《關于下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的通知》和《關于印發和的通知》(興兩新工字[2017]02號)等文件,進一步細化了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工作。此次從各單位抽調了59名同志下派到全縣各兩新組織,全面負責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兩新組織中的全覆蓋。時隔數年,當初所派的黨建指導員目前已經和所掛點企業基本沒有聯系。
3、本次調研情況:
(1)與企業負責人交流情況
調查人員與企業主就此項工作進行了當面交流,很多企業主表示感謝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但對于黨建指導員不感興趣;有的說以前就搞過這項工作,基本沒什么效果,意義不大;有的企業主只注重看得見的經濟利益,存在見子打子的心理。
(2)問卷調查情況:
本次調研活動,選擇了全縣具有代表性的規上工業企業43家,共發出調查問卷43份,收回41份,收回的調查問卷合格率100%。其中19家企業表示需要黨建指導員,認為黨建指導員進駐企業對自身發展有一定幫助,其余22家企業則明確表示不需要,另外兩家經多次聯系均未反饋問卷情況,視作不需要。
調查結果顯示,本次派駐黨建指導員進企業,被調查企業需求接受率為44%,未達到一半。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企業主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
從前幾年黨建指導員進兩新組織活動的開展情況,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企業主對黨建工作認識不足,支持不夠,主要表現為:不聞不問,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無任何實際行動。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企業主在認識上存在誤區。由于各自社會經歷不同,思想認識差異較大,對于在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存在不同理解,對加強企業黨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作用一時難以正確理解。二是市場競爭壓力大。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大部分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都很大。企業主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企業生產經營上,而對包括黨建、工會在內的一些工作無暇顧及。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工業企業中,已經成立了企業黨組織的企業較少,黨員也不多,有的企業甚至沒有黨員;正常開展了黨組織活動的幾乎空白。
2、之前部分黨建指導員不能適應工作需要:
一是思想認識不足。存在無所謂思想,認為企業黨建指導員工作比較虛,對企業作用不大,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認為只會給企業添負擔,不被企業經營者支持,在工作上存在畏難情緒;
二是企業情況不熟。黨建指導員很多以前沒有接觸過企業工作,對現代企業制度的運行機制情況不明,在企業生產經營和開展黨建工作的結合點上,無法做到準確把握;
三是工作方法不當。很多黨建指導員僅憑個人想象,而不是根據企業的實際和特點來開展黨建工作,嚴重影響了工作效果;
四是沒有統籌兼顧。黨建指導員大都為兼職,很多還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平時工作較忙,到企業工作的時間無法保證;
調查中多數企業認為,黨建指導員不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實在的經濟效益,同時普遍認為本次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和之前的類似活動一樣,最后很可能都會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沒任何實際效果。
以上情況就是造成本次黨建指導員進企業問卷調查、企業接受率僅為43.9%的主要原因。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積極引導,不斷提高企業主的思想認識。
一是加強黨性教育。通過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等措施,對企業主進行黨性知識教育,使他們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認識到黨組織活動對企業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
二是加大黨建宣傳。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宣傳陣地,深入宣傳企業黨建工作的目的和意義,灌輸黨建思想,讓企業主成分認識到各級黨組織對企業黨建工作的關心重視。
三是著力挖掘典型。及時發現先進典型,積極加以宣傳,讓企業主真正體會到黨建工作對于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在企業中形成一種奮發向上、人人爭先的良好風氣,使企業主從思想上、感情上消除心理障礙,克服黨建工作會影響企業正常秩序、擔心受監督、受約束的不良心理,充分調動廣大企業主熱愛黨建、支持黨建工作的積極性。
2、強化措施,不斷加強對黨建指導員的管理。
重新梳理現有規上工業企業的黨建指導員工作,對于近幾年發生了重大變化的工業企業,以及人事崗位已經調整的原派駐的黨建指導員,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充實。
一是加強責任意識?朔冯y情緒,充分認識到選派黨建指導員的光榮使命,讓各黨建指導員明確肩上的責任重大;
二是提高業務素質。建議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經濟開發區、工信局黨委等單位配合,有針對性地對黨建指導員進行業務培訓,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是加強工作監督?h委組織部不定期地進行督查,檢查黨建指導員的在崗情況和工作效果,建立工作臺賬,對選派的在職干部,務必做到統籌兼顧,確保工作時間和效率。
企業的調研報告2
近年來,民營企業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社會經濟的產業組織形式沒有像經典經濟學家所預言的那樣,從自然競爭走向集中再走向壟斷。相反,民營企業成了各個國家中最活躍的經濟因素。中國也不例外,在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地區如:江蘇、浙江、廣東、上海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這些地區之所以經濟能夠騰飛,都是因為它們有各自的優勢和特色。產業積聚區是浙江經濟的一大特色和優勢,基本特點是某一行業或產品,在一個特定的地域內,高度積聚發展,在國內甚至在國際市場占有較大比重,在當地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我們朝歌街道辦事處,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我們在調研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資金問題
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民營型企業的融資渠道單一。大部分企業的再投資的資金都是來自利潤,還有一小部分來自銀行貸款。其二是“三角債”問題的嚴重性。這個問題是一個企業間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沒有法律制度的規范和商界商業道德的缺乏,“三角債”問題愈演愈烈,這嚴重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ǘ┕芾砟J降囊怀刹蛔
民營企業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發展而來的,企業雖然做大
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雖然在企業創辦初期具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各種管理理念的推陳出新,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來越被社會所拋棄。而他們卻還是死守著舊的東西不放,特別是企業中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他們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些年輕人提出的新思維新理念在他們看來是顛覆一個企業的腐蟲,是要絕對隔離的。因此這也就阻礙了民營企業的進一步向前邁進。
(三)惡性的價格戰
惡性的價格競爭的出現是因為產品工藝簡單,易于仿造,從而導致新產品一上市面不到半年生產同樣商品的企業就數以千計了。這樣一來,新產品在市場上很快就達到飽和了,再加上時間太短,再次更新的產品無法快速上市面,價格戰也就應勢而生了。價格戰的出現加速了產品的衰退,大大縮短了產品的生命周期,使產品的銷售呈現曇花一現的態勢。更嚴重的是,價格戰使產家的利潤一跌再跌,為了減少成本,很多產家就不惜犧牲產品的質量、企業名譽進行低質的生產。由于資金短缺,廠家無法引進高科技的先進設備,也無法購買優質的原材料。這樣就勢必迫使一些小企業停止生產,宣布倒閉。對現存問題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一)健全機構完善管理、注重人才的培養
盡快形成以科技進步為先導,以民營產業為依托,以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想統一為特色,一個面向全國,外向開拓的技術市場系統。其實家族企業非常適合小企業,在中國目前最稀缺的資源就是誠信,這種企業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的企業組織形式的改變是勢在必行的,家族成員應該逐步從企業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職業的管理人員。這樣機構才能更加健全起來,管理也可以更加的達到預期的目的,不會因為家族成員的違例不受約束而影響體制的嚴格性。
再者就要注重培養人才,正所謂,人才是企業生存之本,知識是力量之源。良精的宋工程師認為企業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不論是專業人才,還是銷售、策劃、計算機等方面的人才,而企業最缺少的是通才。企業在招聘人員時,應更加重視的不再僅僅是學歷而已,一張文憑越為越不能讓老總放心。而且需要的還有是員工的責任心——敬業愛崗及員工的豐富知識與能力。只有具備如此素質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有人說如今的市場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這話一點兒都不假。企業不惜重金引進人才,培養人才,而且每個企業都設有相應的人力資源管理部。企業不僅要鼓勵員工繼續學習深造,老總還可以親自為員工講授企業文化課,從而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
(二)提倡創新思維
創新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私營企業中年輕經營者占全廠高層管理者的比很小。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將我們的創新意識逐步灌輸給企業中的職員和高層管理者。要讓他們明白,創新在企業生存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企業的調研報告3
一、公司概要
北京首鋼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9年,是以鋼鐵業為主,高新技術產業同步發展的上市公司,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擁有從焦化、燒結、煉鐵、煉鋼到軋材,前后工序能力配套的生產體系,主體生產設備達到了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本公司經營范圍為鋼鐵冶煉、鋼壓延加工,冶金技術開發、咨詢、轉讓、服務,銷售金屬材料、焦炭、化工產品等,具有完整的產供銷體系和獨立面向市場的經營能力。進入新世紀,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首鋼積極推進搬遷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持續推進創新優創業,開創了鋼鐵企業“一業多地”發展的新格局,實現了從以長材生產為主向高檔板材生產為主的轉變,向打造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ㄒ唬┬袠I狀況
2012年,我國經濟增速下降,鋼鐵產品市場需求萎縮,導致鋼材市場疲軟,產能嚴重過剩,部分行業用鋼量負增長,鋼鐵生產增速回落,鋼材價格低位徘徊且持續低迷;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雖有所下降,但仍處于高位,鋼鐵企業在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雙重壓力下,經濟效益繼續下滑,行業處于虧損局面。
中國2012年的鋼產量為7.2億噸,而美國僅為1.2億噸。自中國在200x年實施586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來,鋼鐵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同產能過剩作斗爭的標志。2013年上半年中國鋼材價格震蕩下行。由于國內經濟持續減速、市場信心缺失、美聯儲退出QE去金融化的壓力,下半年鋼材市場行情仍將弱勢運行,并有可能再探新低,但其繼續跌幅有限。預計全年粗鋼產量將會達到7.5億噸,由此形成鐵礦石等上游原料需求較為旺盛的局面。全國粗鋼產能的大量釋放,在增大市場壓力的同時,使得鐵礦石等原材料需求有增無減。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走低,其主要因素在于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疲弱、美元匯率上升,以及人民幣大幅升值等多項因素的共同影響。
(二)公司業務
首鋼創建于1919年,目前已形成鋼鐵業為主,兼營采礦、機械、電子、建筑、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多種行業的跨國大型企業集團。在中國企業聯合會2009年度中國企業500強中,首鋼位列39位。
2010年底公司鋼鐵主流程停產,公司只保留第一線材廠及冷軋公司繼續開展鋼鐵生產經營業務,公司抗風險能力受到不利影響。2012年,受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公司只有一線材廠及控股子公司冷軋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但一線材廠生產能力有限,因此冷軋公司是公司鋼鐵主業的主體。努力實現減虧、扭虧是冷軋公司2012年以及未來一段時期的著力點和工作重心。2012年,冷軋公司利潤總額-59009萬元,比上年度減虧19134萬元,減虧幅度24.48%。
2012年公司鋼材產銷量比2011年減少4.3%,主要鋼材市場疲軟,為減少虧損主動壓縮產能。由于首黔公司楊山煤礦2012年進行30萬噸技改工程,未生產原煤,造成煤炭收入同比大幅減少。
。ㄈ┕窘陙碡攧諣顩r
首鋼股份2011年營業收入1,251,648.62萬元,同比降低55.15%;營業利潤-29,039.43萬元,同比降低194.24%。2012年,營業收入1,010,338.22萬元,同比降低19.28%;營業利潤-54,709.65萬元,同比降低88.40%。由此看來,首鋼近三年財務狀況一直處于下降狀態,之所以下降,主要是由于自200x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在全球經濟形勢尚未明顯反轉的情況下,未來國內宏觀經濟走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第二,針對國內通脹壓力逐步顯現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在緩解通貨膨脹的同時,放緩鋼鐵下游包括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發展速度,會對本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第三,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擴產,產能結構性過剩仍十分突出,供大于求的局面難以改觀。
二、公司近三年財務狀況分析
1.分析目的:通過對近三年的財務數據比較,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規律性。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弄清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并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2.分析框架:通過會計分析和財務效率分析,綜合數據對比,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全面分析;
3.分析步驟:
(1)對企業進行會計分析,首先是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包括資產負債表的水平分析與垂直分析。其次是對利潤表進行分析,包括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分項分析,最后是對現金流量表分析,包括現金流量表的的水平分析與結構分析。
(2)對公司進行財務效率的分析,首先分析的是公司的償債能力分析,其次是公司營運能力的分析,然后是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最后是公司發展能力的分析。
。3)對公司的財務進行綜合分析和業績評價,通過杜邦分析進行綜合全面改的分析,找出公司存在的問題。
【有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5-23
有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5-22
關于工業企業調研報告10-23
關于企業發展調研報告05-28
供銷社社有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2-28
企業的調研報告范文04-10
關于企業的調研報告(通用5篇)05-22
企業保險調研報告05-22
2021企業調研報告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