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3-07-25 18:44:08 嘉璇 調研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精選32篇)

          調研報告不同于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后寫出報告。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精選32篇)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梁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

          調研采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干部8人、鄉鎮干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農村居民對鄉村振興的關注點

         。ㄒ唬┢谂紊钏竭M一步提升。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ㄈ┢谂钨Y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占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回答說“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么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占57.1%、35.7%。認為家里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二、鄉村振興的有利因素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范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ǘ┥鷳B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干凈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xx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扎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ㄋ模┼l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衛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F階段,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ㄒ唬┺r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到,一戶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ǘ┼l村特色產業不強。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干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于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愿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里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ㄋ模┐嬖凇暗瓤恳钡乃枷搿T谡{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幾點建議

          1.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促進共治共享。

          一是加強基層組織作風建設;鶎痈刹恳鉀Q好農村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需要不斷增強鄉村治理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在面對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問題時,切實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實處,為百姓干實事干好事。

          二是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加大對基層干部法治教育培訓,提高他們民主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意識。

          三是加大鄉村振興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向村民宣傳國家各項政策時,進行合理引導,讓群眾在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的同時,摒棄“等靠要”思想,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實現生活富裕。

          2.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

          一是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觀光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力爭聚集一批特色產業創新性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產業加快升級。

          三是以品牌意識拓展市場。做響“武昌魚”、“梁子湖”兩大品牌。用“一條魚”、“一個湖”帶響“梁道”、“梁心”等一批產品品牌。

          3.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發展農村經濟。堅持增加民生投入,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縮小城鄉差距。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產綠色安全農產品的同時,注重發展農耕文化、鄉愁等精神產品,打造生態宜居的好環境。在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對農業新業態的投入,推動農業多功能拓展,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健康農業、快樂農業等,使農業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的新產業新業態。

          4.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振興技術人才。鄉村振興,關鍵在人。

          一是加強農業農村干部隊伍建設,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使用。

          二是加強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引進農業科技人才,提高科學種養水平,增強農產品競爭力,提升農業生產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鼓勵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役士兵、“三新”農民創新創業,使他們成為帶動農村發展的生力軍。同時,進一步細化扶持返鄉創業的相關政策,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

          十年前,四都鄉作為松陽縣整鄉搬遷的下山脫貧鄉鎮,不少農戶下山搬遷到縣城周邊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閑置,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十年后,四都鄉大力發展精品民宿,一些賢才能人返鄉創業,鄉村重新煥發新活力。調研組針對四都鄉基層黨組織如何利用民宿經濟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的課題,展開深入調研,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四都鄉是松陽典型的山區鄉鎮。20xx年以來,該鄉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氣候、生態資源和鄉村優勢,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精品民宿建設。截止目前,全鄉共有中高端民宿、農家樂27家,床位283張,餐位1500余個,共接待游客50余萬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經濟效益日益凸顯,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增強。

          一、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成效與啟示

         。ㄒ唬┢焚|引領,政府主動作為。

          一是高起點,開展規劃設計。引進國內外知名團隊參與規劃建設,先后與清華大學、哈佛大學等團隊開展緊密合作。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個知名學院的團隊聯合設計施工。在政策處理之初,村兩委干部主動參與難題破解,村民思想不通,實行黨員聯系戶包干制度落實;村莊建設進度延緩,村兩委干部齊上陣,確保按時完工。

          又如,20xx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過云山居”試營業,三年多入住率穩定在90%以上。業主與村集體良好互動,多次參與“主題黨日”志愿者服務,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陽;20xx年以來,南京先鋒書店、云夕酒店、榔樹民宿綜合體等先后入駐四都,期間,村主要干部全程參與,營商環境和諧。

          二是強整合,建設基礎設施。四都鄉統籌整合,全域謀劃,結合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整合資金,在道路建設、村莊環境整治、自來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優先考慮民宿發展村的配套建設,加大政府投資力度。20xx年以來,共投入政府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村莊和民宿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是優保障,提供高效服務。如何利用民宿發展助推村集體增收,四都鄉陳家鋪村、西坑村、莊河村走出了一條盤活存量資源的道路,將村閑置房產、土地、山林等統一租賃到村集體,為客商提供優質資源。做好政策處理和要素保障工作,主動對接民宿項目建設各階段存在的難題破解,形成鄉、村、民宿三方聯動模式,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

         。ǘ﹥群l展,民宿共建共享。

          一是立足當地,深挖特色。堅持高品質的規劃設計,現已營業的過云山居、云端覓境等除了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也充分展示了在地文化,挖掘和突出當地文化元素,鄉村特色,在保留中創新,在創新中顯品質。

          二是發揮優勢,融入鄉村。一方面通過舉辦蘿卜節、鄉村音樂節、鄉村論壇、藝術沙龍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以及與村民共過傳統節慶等形式,進一步融入農村、農民。另一方面村兩委邀請設計師、專家等參與村莊建設,為村莊發展把脈,聘請了王維仁、張雷、葉勝海等7人為鄉村振興顧問。

          三是注重長效,打造品牌。重視民宿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設,積極研發符合民宿特色的logo、伴手禮等,開展員工服務、禮儀等培訓,組織參加管家、廚師比賽等。

          (三)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一是民宿帶動“雙增”。四都民宿已初步形成了以江蘇、溫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為主的客源市場,民宿經濟進一步壯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500余人,間接帶動相關行業就業1000余人,村集體年增收40余萬元。

          二是民宿促進產業。通過民宿的健康發展,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新成立香榧、番薯、果蔬等村級合作社4家,全鄉生態循環農業、文化產業、全域旅游等發展勢頭良好。

          云端秘境

          三是民宿改善鄉風。隨著優秀人才的鄉村回歸和深入參與,“鄉村振興”講習所孕育而生,社會治理格局發生新變化,文化修復、人心修復于無聲處改變著鄉風民風。

          調研組也發現四都民宿發展存在一些短板,如民宿的`融合度不高,“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深度挖掘不夠,功能比較單一,缺乏與生活習俗、生態資源、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民宿的同質化現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然景觀類似,文化特色相同,不能充分體現民宿主人獨特氣質、內涵,“故事分享”不多。

          二、四都鄉民宿經濟發展的建議

          根據四都鄉民宿旅游開發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調研組提出如下發展策略。

          一是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鄉村民宿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應始終放在“鄉村振興”和“三農”戰略的大背景下謀劃,否則就喪失了生命力。下一步,要樹立與村集體、村民共融共生的發展意識,最終于村集體之間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二是深化一二三產融合。要鼓勵民宿業主樹立對農業、農村、農民的行業特色、空間要素、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意識;要加強對當地原汁原味的人文環境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做好“民宿+文化”、“民宿+農業”等文章。

          通過五年的探索和發展,四都鄉在民宿經濟發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堅持以黨建引領村莊發展,在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文化復興、生態環境保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治理有效等方面走出了鄉村振興的“四都模式”,為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邁出了新步伐。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3

          一、引言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了解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現狀,20xx國家統計局農村司組織全國省(區、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各調查總隊開展了“鄉村振興之路”調研活動。全國共調研了1103個村、填報11979份有效調查問卷,對廣大農民意愿、農村產業發展情況、生態宜居情況、鄉風文明情況、鄉村治理情況、民生保障情況等進行調查了解,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決策參考。

          二、農民對鄉村振興的意愿

          (一)“鄉村振興戰略”知曉度高,深得百姓擁護

          調研顯示,知道“鄉村振興戰略”的農民占全部受訪農民的比重達到82.8%,鄉村振興戰略得到廣大農村居民的積極擁護。

          (二)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焙汀爱a業興旺”

          農民對鄉村振興5個方面的總要求充滿美好向往,受訪農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產業興旺”,占22.7%;對“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別占17.6%、13.8%和5.4%。

          (三)農民最急需的是資金、技術和人才

          調研顯示,資金、技術和人才是鄉村振興的最關鍵因素,受訪農民認為鄉村振興最急需的是資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術,占50.8%。資金緊張、技術水平落后、人才匱乏是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大瓶頸。

          (四)農民最希望培訓的項目是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調研發現,目前農業新品種數量多、種類繁,農機更新快,農民急需先進的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培訓,在問及最想接受的培訓項目時,58.4%的受訪農民選擇了“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五)農民家庭最大的負擔是醫療、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

          認為“醫療”是家庭最重負擔的農民最多,占全部受訪農民的26.5%,其次是“農業生產投入”和“教育費用”,分別占22.9%和20.0%。農村因留守人員中老人、兒童所占比重大,對醫保、教育和生活生產扶持有較高的期待。

          (六)農民認可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受訪農民最認可“道路變寬”,占66.1%;其次是“醫療更方便”,占49.8%;認可“房子變大”、“上學更容易”和“工作機會變多”的分別占29.4%、28.8%、21.9%。

          三、各地值得總結推廣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進產業振興

          1、突出地域特色

          20xx年文件發布以來,各地結合本地實情和特色,積極制定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意見,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湖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和精準滅荒。福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森林生態旅游,提升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黑龍江、江蘇等地實施農業質量提升工程、農業綠色發展工程、農村脫貧攻堅工程、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及農村基層黨建工程等“振興工程”,全面破解振興鄉村難的問題。

          2、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調研顯示,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農產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黑龍江發展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造東寧縣“中國黑木耳第一縣”,大幅度提高了農業附加值,形成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江蘇培育“產業特色小鎮”,完善農產品品牌培育體系,實現了從單一農產品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

          海南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綠色支柱產業,發展“互聯網+農業”拓寬農戶增收途徑,推進“旅游+農業”優化鄉村產業結構。重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創建“三品一標”基地,做好山區村民搬遷安置工作,促進貧困戶貧困村脫貧摘帽。甘肅發展戈壁設施農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建設、項目支撐、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積極開展農牧產品加工、戈壁生態休閑觀光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3、發揮典型示范區引領帶動作用

          浙江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列入整治工程建設計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等項目進行扶持,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江蘇徐州市全面建設縣(區)級鄉村振興試驗區,打造鄉村振興先導鎮,培育鄉村振興示范村。陜西建設“美麗鵲山”文化創意園示范項目,解決村民勞動就業,帶動鄉鎮基礎設施建設。

          (二)加強宣傳,全面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1、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江蘇98%的受訪村已在公共場所張貼環保宣傳標識標語,提高農民環保意識。湖南華容縣成立了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協會和環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農民樹立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2、美化整治,提升鄉村村容村貌

          浙江嘉興市以美在“全域”為要求,實施“示范提質擴面”“人居環境提升”“特色文化保護”“創業富民強村”全面提升行動,美麗鄉村逐步邁向“面上美”“持久美”“內涵美”和“興旺美”。江西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質工程、農民安居工程、環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黑龍江開展綠化香化、實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廣場、建立管護隊伍行動,有效推動了農村環境整治由點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實現了農村環境管護長效化。云南西疇縣實施大規模的石漠化綜合治理,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施深度產業開發,逐步讓生態劣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3、綠色低碳,推進污染綜合治理

          從調研情況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民心。浙江嘉興等地(市)打造現代化網絡型田園城市,大力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著力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天地、一線一風光”的鄉村格局。江西規范廢物排放,開展“一控兩減三基本”集中治理,解決農業面源污染,推廣綠色循環經濟模式。

          湖南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能源”農村環境治理工程,涌現出長沙縣、攸縣等一批農村環境治理先進典型。江蘇大力推廣以“減量化、精準化”為核心內容的生態施肥技術,不斷加大有機肥料推廣使用力度,避免化肥農藥對農村生態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的污染和影響。

          (三)弘揚傳統,完善治理,推進文化振興

          1、植根優秀傳統文化

          安徽黃新莊村先后興建了農民文化禮堂、文化長廊、村民活動廣場,傳承了傳統的獅子旱船和腰鼓表演,開展群眾性的文體娛樂和聯歡會,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濃厚文化氛圍。浙江先后評選公布了兩批55個傳統節日保護基地、26個春節文化特色地區、65個省級民俗文化村、32個省級非遺主題小鎮、70個傳統戲劇之鄉,這些保護基地和特色地區帶動了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播,是實現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路徑。

          2、樹立鄉村新風貌

          江西銅鼓縣通過開設道德講堂、民心講堂以及制定村規民約等方式,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樹立了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喪事簡辦、熱心公益等文明新風。北京仙人洞村開展“五好家庭”評選等活動,積極倡導遵守社會公德。農村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有很大改善,新時代的新農民正呈現出嶄新的精神風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環境,要堅持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以自治為核心的差異化治理。安徽蕭縣費村堅持法治、自治相結合,積極落實民主管理,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開展工作,維護村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鄉村治理。江蘇揚州市利民村“三治”融合著力打造農村網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員、村民齊抓共管、廣泛參與的社會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進增收,改善民生,實現“生活富!

          1、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調研顯示,各地多措并舉,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四川成都市楠柳村通過拆園并園和土地流轉,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賃、外出務工和自營收入等農民收入渠道。廣東在市場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參與文旅公司的合作經營,公司優先招聘村民,并對村民進行職業培訓,實現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切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調研顯示,各地將民生工程視為政府與群眾的溝通紐帶,從農民最迫切的醫療和養老需求著手,推動農村社會事業全面提升。山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及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都達到應參保人數的90%以上,努力實現應保盡保。江蘇徐州市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成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69個、示范村衛生室168個。新疆調查的180個行政村全部配備有醫療診所和衛生防疫人員,新農合投保率在80%以上。

          四、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任重道遠

          1、鄉村垃圾、污水處理能力仍嚴重不足

          調研顯示,鄉鎮和行政村層面的集中供水、供氣設施和垃圾集中處理只能覆蓋部分住戶。農村改廁和污水處理的任務更重,部分農戶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溝。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沒有進行集中處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沒有進行集中處理。

          2、農村改廁任務艱巨

          調研顯示,農村新一輪改廁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改廁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和農戶,由政府投資配套污水處理體系設備,農戶投資完成本戶廁所改造。

          3、農村生產生活設施條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產設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問題,水利系統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約了農村產業發展。在生活設施方面,農村的水、電、氣、路、教育、文化和網絡依然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偏遠的農村地區。

          (二)脫貧攻堅出現新問題需高度關注

          1、部分貧困戶缺乏內生動力

          調研顯示,貧困戶脫貧致富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少數貧困戶吃慣了“救濟糧”,花慣了“便宜錢”,失去了脫貧致富的主觀能動性,不想著主動脫貧致富奔小康,而是將脫貧希望寄托于各級政府、幫扶部門和結對干部給錢給物。

          2、部分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見

          貧困戶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讀書、生產”等基本不花錢的幫扶措施,而處于貧困邊緣的其他農戶則享受不到政策的幫扶,越來越多的非貧困戶群體對扶貧政策和工作產生不滿,為基層干部推進脫貧工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加了難度,也不利于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群體自食其力脫貧致富。

          3、傳統孝道文化受到沖擊

          部分農戶把老人分出去單獨立戶,且不贍養,找政府要求解決其“貧困戶待遇”。這種狀況呈現蔓延趨勢,沖擊中華民族傳統敬老、愛老、孝老文化,開始成為基層政府抓“鄉風文明”的難點。

          (三)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支撐力不足

          1、資金不足

          鄉村振興千頭萬緒,基層反映的共性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如安徽淮北市百善鎮有200多個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鋪設排水管網,資金投入巨大,百善鎮財政無力承擔。

          2、人才匱乏

          調研顯示,農村產業的發展提升與需要匹配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已經形成剪刀差,年輕人不愿意來,來了也留不住人,基層農技隊伍知識嚴重老化,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現象普遍,推廣新技術的人才尤其缺乏。

          3、貸款難辦

          調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機構存在融資手續繁雜,時間長、可抵押擔保物少、貸款數額小、周期短等問題。為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安徽宿州市與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合作探索創新“政、銀、擔”金融支農服務機制,在全市推廣“勸耕貸”模式,但宿州市種植戶仍反映,“勸耕貸”存在不到位的情況。

          (四)基層組織建設和帶動力弱

          1、農村基層組織力量薄弱

          調研顯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嚴重滯后的落后村,其村“兩委”班子能力薄弱,“無人管事、無人干事、無錢辦事”現象突出。農村“兩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2、缺乏對村干部和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遠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榮譽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勵機制,年輕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響了村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制約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

          (五)部分領域融合發展不夠

          1、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不深

          調研顯示,目前“農業+”發展的廣度深度不足,與工業、旅游業、文化產業以及物流業融合不緊密。同時,農業產業鏈過短,農業研發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低端環節,倉儲、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多數地區沒有形成科研、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2、傳統農業生產與現代農業對接難

          調研顯示,大多數貧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從事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產,傳統農業未能與大市場進行有效對接,農產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這些落后地區都存在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不足,品牌建設力度不夠,產業布局較為分散,缺少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等問題。

          3、城鄉互聯互通不順暢

          目前,部分發達省份通過建立新型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為城市與農村的雙向互通打造綠色通道,推動著城鄉產業經濟圈發展。但當前城市優質資源下鄉仍缺乏有效聯結渠道和承接平臺,支持鼓勵資本下鄉、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機制還不夠健全,不利于實現鄉村振興與城鎮化“共贏”、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幾點思考和建議

          (一)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1、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

          小城鎮介于城市和農村之間,是城鄉基礎設施和產業互聯互通的承接平臺。加快小城鎮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原則,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現代農業、特色產品、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建設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民俗文化傳承等特色小鎮;以小城鎮為中心加強村莊規劃,引導適當集中居住,制定農村遺棄房屋處置政策,帶動農民就近城鎮化。

          2、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縣級行政區為基礎,以建制鎮為支點,搭建多層次、寬領域、廣覆蓋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服務平臺,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農業新業態。強化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基礎作用,支持龍頭企業引領示范,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培育多元化農業產業經營主體。

          (二)以基層黨組織和領頭人為抓手,推進鄉村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

          1、提高基層組織能力

          建議開展基層黨組織“星級化”創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深入推進黨務村務政務公開;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綜合服務平臺;在村莊普遍建立網上服務站點,逐步形成完善的鄉村便民服務體系;大力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

          2、強化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

          實施農村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和后備干部培養工程,健全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制度;加大在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力度,建立農村黨員定期培訓制度。建立健全鄉村致富帶頭人的激勵機制,考慮鄉村致富帶頭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發揮好以村黨支部書記為代表的農村發展“領頭羊”的作用,打造穩定一支政治過硬、年富力強、扎根基層、群眾擁護的農村干部隊伍。

          3、發揮鄉賢作用

          產業項目的投資要按市場化運作,鼓勵引導民間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每個鄉每個村都有鄉賢,通過鄉賢們的人脈、資源,對接產業項目,吸引產業資金回歸鄉村。

          4、培養和引進人才

          將留在農村的年輕人培育成新型農民。財政設立專門的青年農民創業基金。加強對青年農民的技術培訓,每年在農閑季節選拔青年農民到農業院校進行相關專業的專門培訓。鼓勵農業院校、農業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生回鄉務農。出臺技術人員離崗或在崗返鄉創業、工商業者返鄉投身鄉村振興的鼓勵扶持政策。

          (三)以精準脫貧為抓手,全面提升鄉村自我發展能力

          1、深入實施精準扶貧方略

          從調研情況看,扶貧的根本還是在于扶志和扶產業,沒有產業支撐的貧困戶即使脫貧也難以持續。堅持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并重,以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特色產業培育、安全住房建設為抓手,因人施策落實幫扶措施,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穩定增收不返貧。

          2、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扶貧能力

          調研顯示,村集體經濟強的村,貧困問題相對較少,村集體組織的強大能夠彌補貧困戶個人能力的不足。抓住農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制度以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機遇,結合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旅游業,建立合作社、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園,促進集體經濟發展。

          3、強化脫貧攻堅責任監督

          強化扶貧資金監管,提高使用效益。對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嚴肅查處。完善扶貧督查巡查、考核評估辦法,嚴格控制各地開展增加一線扶貧干部負擔的各類檢查考評,切實給基層減輕工作負擔。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4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安排,x月下旬,縣人大常委會組成調研組,通過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匯報、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對我縣鄉村產業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綜合生產能力總體穩定。堅持把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不斷夯實穩產保供促增收的產業基礎。全縣糧食產量連續x年保持在x萬噸以上。蔬菜、水產品產量穩中有升,x年蔬菜種植面積x公頃,總產x萬噸;水產品產量x萬噸;生豬產能加快恢復,x年全年生豬存欄x萬頭,同比上升x%;家禽存欄x萬羽,出欄x萬羽,同比分別上升x%、x%;肉蛋總產x萬噸,與x年基本持平。

         。ǘ┨厣r業基礎不斷夯實。我縣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安徽省農業(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區,x年食用菌被省農業農村廳確定為全省首批x個“一縣一業(特)”創建示范縣之一。東至黑木耳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我縣首個獲此殊榮的產品。天鵝茶葉產業聯合體被認定為第一批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源口村、梓桐村成功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農產品加工業穩步發展,全縣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x家,涉及糧食、油脂、茶葉、中藥材、竹木等,門類較為齊全。

         。ㄈ┊a業融合發展有序推進。現有龍頭企業牽頭成立的省、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x個,縣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x個。積極爭創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成功申報并全面創建省級東流現代農業產業園,東流鎮、洋湖鎮入圍國家產業強鎮建設項目。成功創建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現有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區x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區x家。涌現一批農村電商等“農業+”新業態。

          (四)創業創新活力有效激發。一是打造一批創業創新平臺。依托東流現代農業產業園、大渡口農產品加工園,建設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等。二是組織參加創業創新大賽,培育創業創新帶頭人。推薦安徽巨豐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x家企業參加了安徽省創業創新大賽,伴畝東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鴻慧禽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分獲池州市優秀創業青年和創業之星光榮稱號。

          (五)規劃體系逐步構建。相繼出臺《東至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x-x)》、《關于加快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東至縣農業特色產業提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x-x)》。今年初經批準實施的《東至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新階段東至“一極三地一門戶”的發展定位,其中“三地”為我縣鄉村產業振興確定了方向。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主導產業不優不強。一是種養模式相對簡單。如x年我縣水稻種植面積約x萬畝,產量x萬噸,而綜合效益更高的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僅為x萬畝左右,優質稻蝦米產量僅x萬斤左右。二是地域品牌偏少。截止x年底,全縣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認證企業x家,農產品數量x個,企業數量占全縣各類農業生產主體的x%,數量偏少。品牌繁多混雜,效應不佳,缺乏在全省乃至全國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品牌。

          (二)產業融合不夠緊密。一是產業鏈條較短。一產向后延伸不足,“接二連三”不夠緊密。農產品供應多以原始產品或初加工產品為主,從產地到餐桌的鏈條不健全,精深加工不足,副產物綜合利用程度低。且上下游產品加工、儲存、銷售等環節發展滯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二是產業融合主體和平臺創建有待增強。我縣雖在大力培育多元化產業融合主體,積極搭建融合發展平臺,但目前,仍然數量不多,規模不大。三是產業業態發展不成熟。鄉村旅游、休閑觀光農業、采摘農業尚未做大做強,存在低水平模仿、模式單調等問題。

          (三)社會化服務能力較低。鄉村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社會化服務能力不足,不能完全匹配生產的需求。一是公益性服務能力弱。政府公益性生產服務體系不健全,難以滿足農民生產的需要。鄉鎮農技人員工作精力不集中,隊伍素質參差不齊,農技站所服務功能弱化。二是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匱乏。各類合作服務組織雖然在提高鄉村產業效益上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發展中還普遍存在周轉資金困難、規模小、服務項目單一等問題。農戶與服務組織之間的關系松散,服務的普及度較低。三是產銷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倉儲物流、批發市場、產銷對接、鮮活農產品直銷網點等設施相對落后,物流經營成本高。

         。ㄋ模┌l展要素嚴重制約?萍挤矫妫F代農業新技術的應用面較小,科技培訓覆蓋面不寬,部分農民仍沿用常規技術從事農業生產,特別是山區,農業發展方式較為粗放。資金方面,“勸耕貸”、紅色信e貸雖然為村集體產業和農業經營主體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據部分農產品加工企業、種養殖大戶反映,部分金融機構存在惜貸現象。

          人才方面,雖然縣里每年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培訓,但新型職業農民數量仍然偏少,能夠適應甚至引領電子商務、品牌策劃宣傳等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更少,更多的年輕人更愿意去大城市發展,導致農村新生代力量匱乏。人員的缺乏不僅僅體現在專業技術人才方面,在普通用工方面也存在較大缺口。在鄉村旅游業發展中,服務意識強、綜合素質高的人才缺乏,也影響了鄉村休閑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

          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建議

          (一)制定規劃,引領產業發展。在《東至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框架下,科學制定我縣鄉村產業規劃,為鄉村產業發展、資源集聚和要素配置提供引領。鄉村產業規劃主要內容建議為:

          一是大宗農產品,包括糧油、蔬菜、生豬、家禽、水產品等。

          二是特色農業。在x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中,x應為茶葉、皖南土雞、鱖魚和中藥材。

          三是農產品加工業。

          四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

          五是與產業相配套的共享設施,如烘干、倉儲、冷鏈、物流、信息與展示展銷平臺等。

          六是產業空間布局。

          產業空間布局應與縣域國土空間規劃相銜接、相協調;一產(種植業)應尊重縣內種養傳統和文化,但不拘泥于此,保持必要的彈性,留有空白;二產(農產品加工業)應根據產業基礎、發展前景等,按縣、鄉(鎮)、村三個層級安排,形成梯度。

         。ǘ⿲藸巹搰椰F代農業產業園或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立足縣域布局特色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把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建立指標體系,加強資源整合、政策集成,以縣(市、區)為單位開展創建,到x年創建x個左右示范區,形成梯次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格局。

          農業農村部從今年起,首批安排x個縣(市、區)創建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趪艺叩孽r明導向,我縣應立足省級東流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標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天長市在省級園區基礎上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級園區),或對標爭創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通過對標,找準差距,明確目標。通過爭創,補齊短板、增強弱項,推動我縣大宗農產品產業全面升級,邁向現代化。

          (三)做精做強特色農業。我縣跨長江平原區與皖南山區兩個一級地貌區,南北相距近x個緯度,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縣域農業產業多樣性和規模參差不齊的特點。用現代農業的理念、技術、方法做精做強特色農業是振興我縣鄉村產業的必然選擇。

          1.突出重點、分級打造。在x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中,綜合分析產業規模、市場前景、發展潛力和要素需求等因素,選擇x至x個產業由縣級重點打造,其余的分別由鄉(鎮)、村打造。形成全縣上下齊抓共建的創業氛圍,構建“一縣一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

          2.發展多形式產業化經營。市場經濟條件下,特色農業發展需要多形式的產業化經營共同驅動。近年來,國內比較成功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形式有以下幾種:一是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三是區域公用品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四是電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五是旅游+,通過旅游、休閑、民宿、體驗帶動農產品銷售、消費。目前,第一、第四種產業化經營形式在我縣運行較多,其他形式運行較少。

          3.因地制宜,建設特色產業園。特色產業園既是特色產業的載體,也是一、二、三產業(或一、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平臺。應以鄉(鎮)、村為主體,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建設鄉村特色產業園。因園施策,融入產品加工、旅游、休閑、民宿、體驗、文化等二、三產業(或業態),使特色產業園成為區域資源要素聚集區、生產標準化示范區、產業發展引領區、農民收入增長源。

          目前我縣有一批特色產業具備建設產業園的初步基礎,應按市場規則加強引導與支持,逐步打造。如大渡口的.鱖魚、小龍蝦,東流的小龍蝦、茶油,香隅的蓮藕,堯渡三條嶺的梨,洋湖的黑木耳、瓜蔞、牡丹,官港的皖南土雞,泥溪的菊花,青山的中藥材,茶區的茶產業等。

          4.全產業鏈檢視,補鏈、強鏈、延鏈。按照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內在要求,對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中各產業予以全面檢視,找準缺、弱鏈條,逐步進行補鏈、強鏈、延鏈。調研發現,我縣特色產業需要補鏈、強鏈的地方不少。補鏈:如食用菌產業,企業品牌極少,沒有區域公用品牌,產品精深加工缺乏。

          鱖魚產業,產前苗種培育、檢驗檢疫缺乏,產后冷鏈、加工缺乏。土禽產業,專業化屠宰、冷鏈缺乏。強鏈:如食用菌產業,生產基地規;、集中度不夠。茶產業,x年我縣茶園面積x萬畝,干毛茶產量x噸,單產x公斤/畝,同期安徽省茶葉單產x公斤/畝,浙江省x公斤/畝。我縣茶葉單產底于全省x%、浙江省x%。茶葉單產低的主要原因是茶園老化、管理粗放、無性系良種茶園占比低(我縣x%、浙江省x%)。調研中,源口村茶農普遍反映茶園老化且零星分散,產量低,開辟新茶園的需求迫切。

          因生態紅線及公益林保護限制,愿望不能實現。延鏈:目前國內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開發已逐步向下游延伸,通過延鏈,打破農產品的傳統消費定位,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如茶產業,生產商研發茶系列飲料,主攻年青消費群體;研發茶系列化妝品、護膚品,主打女性消費群體。為此,我縣應予以重視,未雨綢繆,支持企業延鏈創新。

          5.創建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品牌有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商標品牌和產品品牌三種。區域公用品牌又分為全域全品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單產業區域公用品牌和單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三類。

          從我縣目前的現狀看,農產品品牌主要是企業商標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缺乏。根據我縣實際,可先行選擇食用菌和茶葉兩個單項產業創建區域公用品牌。理由:

          一是東至食用菌為安徽省“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創建示范縣,“東至黑木耳”成功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業基礎較好,區域特色明顯。

          二是東至茶葉覆蓋全縣大部分鄉鎮,是山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目前茶產業有企業商標品牌x余個,小而雜,影響力不夠、品牌效應不足。

          三是需要通過區域公用品牌帶動食用菌和茶產業做精做強。

         。ㄋ模┒啻氩⑴e,強化要素保障。

          一是繼續有序推動土地流轉。目前我縣土地流轉發展不平衡,土地流轉率圩區普遍高于丘陵及山區,丘陵及山區土地流轉零星、碎片,規;粔颉ㄟ^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土地置換等措施,推動丘陵及山區土地流轉,為鄉村產業規;l展奠定基礎。

          二是充分利用鄉村存量國有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支持。

          三是研究政策,破解茶農開辟茶園用地需求與生態保護紅線及公益林保護之間的矛盾。

          四是支持、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中央和省級支農項目。

          五是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5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xx年監督工作計劃的安排,6至8月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方青帶領由農業農村工委人員、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組成的調研組,先后深入6個鄉鎮(街道),實地視察部分鄉村振興示范帶及其建設項目。

          召集10個相關部門和東、中、西片12個鄉鎮(街道)及部分村干部、農業產業帶頭人進行座談交流,臺風“利奇馬”過后又走訪了兩家農業企業,廣泛收集我市鄉村振興工作情況以及對該項工作的意見建議,并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分析,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自去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成立由50個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和7個專項工作組,出臺五年實施意見,召開千人大會,保障資金要素,部門鄉鎮聯動推進,以精品示范帶打造和生態休閑產業帶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示范帶建設有序推進。編制完成12條示范帶規劃并分期實施,突出抓好24個產業帶項目建設,截止8月底共完成投資11.75億元。其中,雁山溪谷·秀麗田園示范帶在去年通過溫州市考核驗收,山水雁楠等5條示范帶建設進展順利。

          二是特色產業迅速發展。市政府啟動了我市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樂耕清耘”的培育工作,鐵皮石斛、茶葉、筍竹、花卉苗木、中藥材等主導特色農業在各示范帶得到蓬勃發展,雁蕩山鐵皮石斛成功亮相北京世園會;成功打造了下山頭石斛田園綜合體項目,大荊鎮被列入20xx年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三是生態環境顯著改善。300多個村開展了環境綜合整治,共創成國家級美麗休閑鄉村1個,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3個、特色精品村14個、達標村161個,溫州美麗鄉村標桿鄉鎮2個、樣板村3個。

          四是農村改革全面深入。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培育了6家溫州“三位一體”典型合作組織,建立了1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并建立了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制度。

          五是農民收入顯著增長。堅持“項目為王”,依托“黨建聯盟”,多渠道推進村集體增收,去年和今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分別增長21.26%和21.67%。去年,示范帶吸引游客30萬人次,旅游消費6000萬元。同時,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多措并舉,深入開展扶貧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鶎訉κ痉稁ЫㄔO認識存在偏差。目前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覆蓋到的鄉村較少且大部分位于樂清東部,面上其他鄉村有失落感。不少村民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不足,等靠要思想較嚴重。示范帶普遍依靠財政資金支持,社會資本占比較低,鄉村主體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示范帶項目重建設輕管護現象比較突出,而且受土地指標限制,租地建設情況較為普遍,后續維護資金壓力較大。

         。ǘ┺r村產業仍然不大不強。

          一是缺少大而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三產融合程度低。除鐵皮石斛等少數產業外,各類農業主體大都仍處于低小散狀態。農業種養加、農業+旅游+文化、森林康養服務、互聯網+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

          二是產業發展缺少資金支撐。不少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依靠村辦公樓或者舊廠房出租,持續增收渠道少;一些山老區村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自我造血功能低下,工商資本進入受區位因素、土地指標等限制較大。

          三是農業抗風險能力低,超強臺風“利奇馬”給災區種養業造成重創(全市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5.3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17.12億元),非洲豬瘟使養豬業傷筋動骨。

         。ㄈ┺r村環境提升還需持續發力。

          一是規劃引領不夠。鄉村規劃操作性不強,村居規;{整之后,規劃修編未及時跟上。

          二是美麗鄉村創建氛圍不濃。美麗鄉村建設進度偏慢,創成覆蓋率較低。

          三是農村環境整治還需提升。鄉鎮街道建城區之外的一些村莊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農村垃圾、污水、廁所整治工程缺乏專業指導,工程質量難以保障。

          此外,調研中反映較多的還有:農村人才嚴重缺乏,農技服務隊伍力量薄弱;農村文化禮堂管理運行不到位,常態化活動難以持續。

          三、意見和建議

         。ㄒ唬┻M一步強化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施鄉村振興,必須進一步增強政治自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一是在干部配備管理上優先考慮農業農村。要配齊配強鄉鎮干部,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快鄉村年輕干部的培養,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是在要素資源配置上優先考慮農業農村。資金投入、用地配置、金融支持等政策要素都要向“三農”傾斜。特別是對調研中反映較多的農村產業用地需求問題,建議進行專項調查、認真研究。對一些農業臨時設施的搭建、自產自銷農產品加工展銷用地應盡量放寬政策。還應出臺一些有吸引力的,支持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工商資本下鄉的配套政策,并持續發力。

          三是在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要優先考慮農業農村。在農業保險、農村交通、飲水住房安全、養老服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加快補齊短板、完善提高;繼續深入做好村集體經濟消薄防滑、低收入農戶脫貧防貧減貧工作,為鄉村振興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尤其是“利奇馬”臺風造成的'慘重損失呼喚我們必須加快完善農業保險制度。要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的品種范圍,加大參保的財政補助力度。保險公司要提高保額,降低保險費率,并合理及時足額理賠,切實提高農業抗風險的能力,增強鄉村振興的信心。

         。ǘ┻M一步加強示范引領推進全面振興。示范帶建設應盡量覆蓋到更多的鄉鎮街道和村居,更好地發揮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如虹橋等幾大集鎮要設帶設點,中雁綠道示范帶可以延伸到城北秦垟。未覆蓋到的地方,要深入廣泛宣傳鄉村振興的政策和示范帶成果,增強鄉村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自然稟賦和區位條件設計振興目標。鄉鎮街道要克服等靠要思想,積極主動籌措資金,廣泛發動社會資本參與,打造自己的示范帶、示范點。有關部門要適應鄉村振興戰略新要求,整合資金,聯動配合,聚焦發力,把示范帶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美麗風景線,努力實現以點帶面、由線到片的全面振興。

         。ㄈ┻M一步引導農村產業做大做強。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點。各級政府要像重視工業一樣重視農村產業振興。

          一是重點扶持優勢產業。注重品牌帶動,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響力大的國家和省級名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并對同類產品進行整合提高,避免無序競爭。

          二是推動三產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生產由簡單的種養殖模式向高效生態農業轉型升級,并拉長產業鏈,增強農村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電子商務、鄉村休閑旅游、森林康養、特色民宿經濟等,加快培育新業態。

          三是推動農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引入農業院校、科研單位在我市建立相關科研基地。努力打造一批產業鏈條全、示范帶動強的現代化鄉村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等產業發展平臺。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三位一體”合作體系和農村要素配置改革,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農戶開展經營合作,促進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發展“一村一品”,帶動農民增收。

          (四)進一步推進美麗鄉村“全域美”。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結合村(社區)規模調整和新一輪國土規劃調整,及時修編村莊規劃,在建設用地等方面為鄉村振興預留發展空間。按照市域鄉村規劃確定的特色村、重點村、一般村,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分類建設,引導村莊個性發展。

          二是繼續加強農村環境治理。鞏固提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深入抓好農村垃圾、污水、廁所革命,認真推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特別是建好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終端設施;繼續抓好截污納管掃尾工作,加快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拆除一些難以改造提升的公廁,可采用嵌入式公廁替換。廣泛開展“一村萬樹”、農家庭院綠化美化等,不斷增強農村群眾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重視農村環境設施建設工程質量和后期維護問題。要加強對農村建設工程監管,積極探索解決公用設施后續維護資金來源問題,避免因質量問題或維護跟不上而影響使用、造成浪費。同時,示范帶建設、鄉村產業振興和生態環境的改善離不開人才、文化和組織振興的支撐。農村本土人才、職業農民的培育,鄉村文化建設和鄉村治理水平的提升也要不斷加強,同步推進。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6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的基本經濟制度。它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力,深刻地改變了中國農村的面貌。然而,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齡化和減少,農村土地碎片化和碎片化、土地產出效率低下等問題逐漸凸顯,逐漸落后于現代農業的要求,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我們圍繞實施農業農村改革,正確處理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通過土地權利分離、承包經營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管理體制等方式,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現狀與問題

          街村位于街道北側,距市區2.5公里。有7個村民小組,519戶,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對耕地進行了分等配建,將整塊土地切割成若干小塊分給農民,導致每戶承包的耕地分散分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家里的“留守農民”接管了承包地的耕種,使得土地分配更加分散。比如5組村一個農戶的3.5畝旱地分成10多塊地,最小的一塊地只密集種植3株柑橘。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化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制約;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

          五是外地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達成共識;

          六是土地分割產生了更多未開墾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做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通過承包權入股和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實現了耕地與適度規模經營的“團圓”,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率也相應提高。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與構想

          對村里的調查發現,群眾雖然意識到承包地碎片化的種種弊端,有“整地”的愿望,但缺乏系統的解決辦法、具體的路徑和組織者。比如,農民可以互相交換土地,但想法不同,結果有限;由于農民的意見不同,外部所有者的整體流通和集約化管理很難實現。有鑒于此,我們在廣泛調研、廣泛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以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的思路:以生產社會為單位,以農民自愿為前提,農民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耕地集中,引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分片經營。

          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試點經營管理辦法》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組織街道、村干部成立工作小組,通過宣傳動員與村民達成共識,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前提下,以書面協議形式將土地經營權全部委托給所屬村民小組,村民小組、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持股相關程序,實現土地規范化整理、規;洜I。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將該村作為試點村。通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為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有效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一)實行三權分立。農村承包地確權發證后,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必須堅持推進“三權分立并行”,實行集體所有制,堅持農村土地不可動搖的集體所有制,這是進行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應穩定農民的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用益物權。放開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將土地經營權由農民一次性租賃流轉為股份制經營、合作經營等土地經營權入股,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種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二)規范資源管理。xx年,街島村注冊成立城市社區集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現有的.山坪塘、渠道、灌溉站、村道、村級公益房等集體資源進行資產核實,通過回收零散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進行集約化、規范化管理。確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為下一步村集體收入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思路,農戶入股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業合作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通過村集體資源資產轉股,定量成立村集體公司,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吸納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合作、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內大型綠化行動項目(混交林)為支撐,通過新苗、嫁接等方式,標準化種植1000畝塔羅科。注入社會資本,完成“霍爾山牌”血橙商標注冊,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前期市場拓展和銷售。

          二是種植蔬菜、芽菜等。林下,并與公司簽訂蔬菜收購合同,在城郊城市培育平價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品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龍竹木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棄物作為牛飼料,利用牛糞作為有機肥料種植血橙,實現種養結合、種養循環。四是培育發展休閑農業主業,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農村發展和啟東湖休閑體驗,打造鄉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個星級農家樂和農業園區,形成紡織園區和南關路農業旅游示范點。

          (四)優化利益機制。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90萬元試點項目資金用于區集體經濟發展投資血橙種植項目,專業合作社吸納民間資本和技術。通過采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參與“三改”改革的農戶、村集體公司和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

          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合作社占40%、入股農戶占60%的初始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計劃實施經營性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權益。同時,村里的大種植園主和貧困戶被雇傭長期或臨時工作,并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給大種植園主和農民。

          (五)開展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四好村”創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重點實施農房改造、景觀整治、環境整治、清潔照明工程;開展農村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和廁所改造,逐步改善示范區沿線農村房屋、道路和人居環境,適度統一和突出特色;推進鄉村文明示范工程建設,建立健全“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議事會、禁賭掃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庭院等評價,開展依法識人、依法進農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民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扶貧傳統美德,振奮貧困群眾精神。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7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四城”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聚焦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睘槟繕,以創建“美麗鄉村幸福家園”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城”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突破。

          一、基本信息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了解各村的底子情況,包括人口、住房、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村規民約制定、境外人才、矛盾糾紛、村霸賊子等。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城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活動。

          首先,這個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開展“致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富裕產業。每個村要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個或多個村,確定一個能增加收入、增加群眾收入的產業項目。

          2.培養一套致富的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養殖和工作知識培訓班等,可以確保培養的有勞動能力的群眾達到90%以上,培養有文化、有技術、會經營、遵紀守法的新型農民。村莊幫助留守人員接觸手工業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使家庭收入最大化。

          3.探索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金融信貸單位將為發展項目缺乏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和返鄉創業大學生設立項目,幫助落實貸款計劃,最大限度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性。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通過落實前三項保障、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方式,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生活習慣和愛護環境意識,從而保證村莊環境衛生的長期整潔。堅持“要盡可能綠,但要盡可能綠”的原則,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提亮,用竹籬、柵欄將屋前圍起來,并在屋前屋后種植瓜果、綠植,在全村形成“天然植物、濃郁鄉土氣息”的景觀。

          2.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鎮內8個示范村:西溪池、前柳黃、蘆薈、西河洼、東家下坡、馬家亭、梯門、樓閣。

          3.加快城鎮化。鎮駐村和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到鄉鎮和社區居住。

          第三,鄉村文明。開展“倡導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移風易俗”“建設好青年”“培育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通過電視、報紙、微信等方式大張旗鼓宣傳先進佳能,調動全鎮廣大干部群眾聚集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石堆共有117名女子標兵、121名女子標兵、92名青年入選。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在村里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婚喪嫁娶和解、遠離陋習的意識。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夏季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覽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在每個村打造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知識,讓村民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接受教育,引導思想,讓大家感受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趨勢。

          四是有效治理。

          1 .開展“街面安全”活動。每個村配備一名警務助理,每個村配備一個警務巡邏隊。警務助理帶頭進行警務巡邏、收集信息和解決沖突。每個村都建有一套“天網”監控系統,與派出所的治安監控平臺相連。各村成立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例和安全防范,隨時隨地與群眾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個社區將聘請一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使法律咨詢服務成為常態。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組長,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入選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每個村將設立“聽證室”,對家長時間短、鄰里吵架等簡單矛盾糾紛進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農村干部規范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知識、醫療保健等知識,豐富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吸引力。要求村“兩委”成員確定一個純收入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集體經濟,下大力氣盤活資源、吸引投資、流轉土地,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三)創建示范點和開展典型駕駛。重點打造四大示范點: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高效農業示范園、沃琪文冠果主題公園。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建成1500余畝,是集觀光、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耕體驗、延伸加工為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步云已有樓宇、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個休閑農場和一個賽鴿文化交流中心。在園區示范帶動下,開發種植大櫻桃、草莓、蔬菜高效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金梨1500畝。

          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現已建成1100畝,已開發百會紫蘇莊園、東順大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天碩洋蔥種植基地、夢格有機蔬菜合作種植基地5個。亭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琪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和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集文冠果種植、養殖、高產示范、配送、加工、營銷為一體的國家級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種植文冠果210畝。項目建成后將用工300余人,年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多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對鄉村振興戰略認識不足,尤其是在產業發展方面。目前,大多數工業項目主要是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的。通過引導大眾產業結構調整來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和鄉村旅游是非常困難的。

          (二)缺乏政策和資金支持;A設施升級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純依靠縣、鎮、村財力難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缺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沒有吸引力,大學生和高層次人才不愿意到農村創業。只有回來的人才能去村里當村干部。

          三、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的鄉村振興戰略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完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設施,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三)建議加大政策支持、項目支持和資金支持,開發建設鄉村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閑農莊,建設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區。

          (四)建議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多種支持,為吸引和留住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8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推進鄉村振興,20xx年暑期,臨沂大學24個學院、2個校區,組建150余支暑期“三下鄉”鄉村振興實踐團,前往鄉村田野,實地開展義務支教、科技助農、鄉村文化建設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創新支教課堂,助力鄉村教育

          為豐富鄉村學生暑期生活,提升鄉村教育水平,實踐團結合專業優勢,奔赴各地開展支教活動。體育與健康學院“奧運情健康行”鄉村體育健康傳播實踐隊和“少年情·健康行·中國興”鄉村振興體育健康傳播實踐隊分別赴莒南縣團林新城社區與平邑縣桃峪村,為青少年傳播體育健康知識,開展生動有趣的營養膳食專題課堂,帶領他們進行體育運動,探尋運動樂趣。

          臨沂大學星光護航員支教團前往臨沂市莒南縣團林新城社區進行鄉村支教。支教團開設了生態課、手工課、美術課、音樂課等一系列特色課程。在支教團成員們的指導下,孩子們利用彩泥、舊紙杯制作出精美的擺件,用手中的畫筆描繪所思所想。支教團成員還將“藍曬”工藝帶到課堂上,讓孩子們體驗到傳統工藝與大自然的美。

          農林科學學院成立教育振興實踐團——建設‘沂’‘莒’奪魁學習屋實踐團,在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大仕溝社區建立學習屋,實踐團成員給小朋友們測體溫做登記、發放水杯、輔導作業,教小朋友唱歌、做手工、學舞蹈,針對性為中、小、幼等不同學齡階段的青少年提供高質量伴讀服務和課業輔導活動,打通鄉村振興教育提升“最后一公里”。歷史文化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走訪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與當地留守兒童聊天談心、分享成長經歷,主動承擔起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的責任,進行教育關愛。

          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隊利用專業優勢,結合各地風俗特色,分別在新疆、河北,山東臨沂、青島、濰坊、泰安等地,走村入戶,通過吟誦黨史詩詞,校正孩子鄉音方言,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

          調研鄉村發展,推動科技助農

          物流學院“青春向黨,沂往無前”實踐隊前往野店鎮北晏子村與全國勞動模范牛慶花交流,走訪當地村民,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向、特色農產品種植及銷路等,并下地體驗,參觀蜜桃種植地,進一步調查農產品的品質、村民收入和農產品銷售狀況。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指尖青春·碼上未來”科技助農實踐團前往臨沂市蘭山區葡豐源種植家庭農場——鮮桃園深入社會實踐,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互聯網+社會實踐”新模式鄉村振興助農,通過實地采訪和調查,了解當地的農業政策與農業技術的發展運用狀況,更好地響應鄉村振興發展戰略,運用所學知識,為鄉村產業振興添磚加瓦。

          數學與統計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結合專業知識,對臨沂朱村、濟南三澗溪村、東營楊廟社區、青島上流佳苑及大棗園社區的數字化鄉村振興展開由點到線的`實地調研學習,了解電商直播、數字賦能云平臺、鄉村致富特色產業鏈等一系列智能化、便民化、科技化的振興途徑。醫學院“枝葉情,鄉村興”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臨沂市平邑縣開展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參觀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平邑科技創新產業園園區生產、建設的基本概況及“技術轉移中心+科研研究院+創新創業園”的新型運行模式,依托平邑縣科技創新產業園和山東茗日紅茶業有限公司金銀花種植基地,開展中藥材資源調研,積極搭建大學生中草藥項目創業就業實踐基地,深入體會科技創新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激活鄉村文化,建設美麗鄉村

          激活鄉村文化底蘊,推進鄉村文化建設。臨沂大學與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藝術學院、濟南大學聯合,共同圍繞當地特色開展了“弘揚沂蒙精神推進鄉村振興”主題墻繪活動。圖文并茂的墻繪,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更營造了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感受精神文明建設新風尚。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星火”發展成就觀察團走進蒙陰縣桃墟鎮安康村及百泉峪村,訪問桃木雕刻傳承人石少松,以實地調研的形式,探索全域綠色生態資源價值轉換路徑,打造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大學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廣大青年學生提供了走進鄉村、了解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鄉村的重要途徑。臨沂大學作為紅色大學,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使命,成立山東省高校首個實體建制的鄉村振興學院,鼓勵更多青年學生深入鄉村實踐,融入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才智,為各地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9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部署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而鄉風是一個由地方人們的生活習慣、心理特征和文化習性長期積淀而形成的,是人們精神家園的底色。通過鄉風,人們往往可以感知當地百姓的思想修養,道德素質和文化品味。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今年以來,區婦聯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問卷調查表、走訪群眾、開展尋找最美家庭、美化庭院(陽臺)等活動,對全區鄉風文明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1、村民法律意識逐步加強,鄉村社會治安形勢較好。特別是通過近年來爭創安全社區、掃黑除惡、七五普法等行動,村民遇事靠法的行為更多了。各鎮村治安形勢逐年好轉。

          2、有文化娛樂的平臺和載體。各村均有讀報亭、宣傳欄,有的村還有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婦女兒童之家、日間照料中心,各村都有由婦女為主體建成的廣場舞隊伍。文明風氣日漸濃厚。

          3、正能量、家風家訓引導村民樹立正確價值觀。各村每年評選出本村的好公婆好兒媳、最美家庭、助人為樂先進個人等,搜集黨員、群眾家風家訓,共產黨員一句話承諾等,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良好的鄉村風氣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

          4、開展了受農民歡迎的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每年通過農口部門、人社部門、工會、婦聯等部門開展各色各樣的技能培訓、提供就業崗位,幫助村民們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民生工程深入人心。諸如殘疾人優撫政策、老年人優撫政策、貧困母親、困境兒童等政策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拉近了黨群距離。

          6、城鄉環境治理美化家園。每季度評選十佳十差,對鄉村環境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環境優美的家庭越來越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群眾主體作用有待發揮。作為鄉風文明的主體,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一些不健康的鄉風民俗、陳規陋習、生活方式還有市場、廁所、圈舍、河流、溝渠等衛生死角仍然存在;一些群眾存在依賴思想,不主動想辦法創造財富,而是萬事找政府;群眾的自我糾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仍然沒有充分發揮;助人為樂、鄰里守望、孝敬老人等傳統美德仍然有待強化。

          2、干部帶動有待加強。重點人群作用發揮不明顯,部門、鎮(街)、村(居)干部模范引領不夠。對鄉風文明建設的長期性、重要性以及豐富的內涵認識不足,認為鄉風文明建設做起來見效慢,在實際工作中措施和力度都不夠。

          3、長效機制有待健全。鄉風文明建設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也是一項“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必不可少。鄉風文明建設的責任需層層傳導,共建的合力需有效統籌,指標體系需逐步完善,先進經驗需及時總結,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法可想、有標可對,從而逐步實現鄉風文明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

          三、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延伸宣傳觸角。村(居)、組干部與群眾接觸最多、影響最直接,要通過集中學習、外出參觀等形式讓最基層的村組干部深化認識、入腦入心;利用“壩壩會”廣泛宣講,散發宣傳單、宣傳車流動播放等接地氣和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方式深入發動群眾。

          二是擴大宣傳范圍。讓在家的群眾知道鄉風文明是什么、怎么做,同時通過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去影響對家庭經濟、決策有話語權的在外務工人員。

          三是豐富宣傳方式。充分利用每個村都有的廣場舞隊伍、關工委隊伍等,宣傳正能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組織以鄉風文明建設為主題的節目,借助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到各鎮(街)展演。制作鄉風文明專題片(宣傳片),在公共汽車、市政LED上滾動播放。

         。ǘ┻M一步美化人居環境。

          一是加強農村垃圾分類工作,讓群眾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是發動群眾參與河流、道路等公共區域垃圾的義務或有償清理。

          三是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土地整治、美麗鄉村建設、河道整治等工作,引導群眾規范打造庭院、房屋周邊景觀,美化家庭居住環境,力爭“一戶一風景、一村一畫卷”。

         。ㄈ┻M一步壓實工作責任。

          一是區鄉風文明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全區鄉風文明建設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督導考核。鄉鎮(街道)黨(工)委切實擔負領導責任,村(社區)黨組織發揮主力軍作用,市政、教委、婦聯、衛計委、建委、環保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

          二是區委區政府與各成員單位、鎮(街)黨委政府與鎮屬單位、村(社)“兩委”簽訂目標責任書,將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列為年度單項重點考核內容并加大考核權重。

          三是督查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優秀單位予以表彰,對重視不夠、推動不力、效果不佳的單位采取書面通報、媒體曝光、責任追究等方式進行警示。

         。ㄋ模┻M一步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一是黨員示范。通過設立“宣傳發動崗”“文明勸導崗”“幫扶引導崗”等崗位,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

          二是巾幗示范。通過表彰“好媳婦”、“巾幗示范戶”、“最美家庭主婦”等活動,激勵女性在美化家庭環境、化解家庭矛盾、融洽鄰里關系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學生示范。通過征文、演講、繪畫比賽等活動,表彰“文明少年”“好習慣標兵”等,通過學生影響家庭。

          四是工作示范。通過表彰在鄉風文明建設中工作突出、效果明顯的工作人員和單位,激發干事激情。

          五是“村、組、戶”示范。按一定比例開展“示范村—示范組—示范戶”三級同建,表彰“最美庭院”“文明戶”等,并在顯眼處張貼公示評比結果,形成落地開花的局面。

         。ㄎ澹┻M一步倡導文明新風。

          一是培育優良家風。廣泛開展誠信、孝道、勤勞等教育,建立健全評比獎勵機制,促進家庭和睦、親人相愛、老有所養。

          二是培育新鄉賢文化。廣泛挖掘本地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事跡,潛移默化影響群眾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

          三是培育文明鄉風。引導農民制定、完善村規民約,進一步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作用。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加大矛盾糾紛的調處力度。整治農村黃賭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大操大辦婚喪嫁娶等突出問題。促進“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的轉變。利用春節、元宵、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開展系列民間文化活動,傳承和展示地方民俗文化,留住鄉韻、記住鄉愁。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0

          20xx年暑假期間,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語”你同行實踐隊前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福堂鎮新溪村,開展主題為“連山同語,民族同心”的暑期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

          作為入選20xx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團隊,該實踐站充分運用學校普通話測試站師資力量,助力民族地區語言文字工作,推動語言文字事業發展。

          推普課堂樂趣多

          實踐隊依托新溪村文化道德講堂,策劃并開展了“一筆一畫書寫國學經典”“紅色歌曲我來傳唱”“把傳統文化‘捏’進黏土作品”“我是推普小能手”等教學專題。

          通過普通話與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系列活動,增強孩子們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激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體驗民風民俗

          為更好地了解壯族文化,實踐隊采訪了壯族八音傳承人——楊萬凱老師和他的八音隊部分成員,了解壯族八音的'歷史由來、演奏樂器以及壯歌、嘗新節等傳統民俗,聆聽楊老師清唱《壯鄉六月六》,“沉浸式”學習演奏鑼、鼓、鈸、嗩吶、鐃等樂器,感受不同的傳統文化。

          此外,通過入戶調研,隊員們了解了壯族群眾的普通話使用及民俗文化傳承等情況,并與當地村委會干部、民俗文化傳承者進行座談。

          專家線上“云”宣講

          在“云”宣講課堂上,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廣東省普通話測試一級復審專家李云霞為新溪村村干部、青壯年進行關于語言文學的宣講及培訓。

          “線上宣講的形式很好,坐在辦公室就能聽講座學習,還能進行語音互動,真心點贊!”新溪村黨員楊超玲說。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實踐隊隊員們深切感受到少數民族同胞的熱情好客、團結友善,感悟“書同文、語同音、人同心”的深刻內涵,進一步增強以青春之力推進語言文字服務鄉村振興、促進各民族交流的使命感。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1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開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專題調研的工作方案》,4月15日-19日,轅門口街道組成視察調研組,由街道黨工委委員、人大聯工委主任盧孝忠帶領街道人大代表調研街道鄉村振興工作,調研組一行實地察看了古山村、落子鋪村、城南村、革新村、資南村,云山4A級景區項目和云山路、歷史文化中心等項目,并召開了座談會,廣泛聽取村支兩委干部、人大代表、云山露營地等經營業主的意見建議,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

         。ㄒ唬┘哟蠼M織領導力度,全面落實職責任務。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健全街道鄉村振興領導體制,按照鄉村振興戰略鄉村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街道與村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工作要求,每季度召開一次鄉村振興戰略分析研判工作會議。

          二是細化實施方案。緊扣《中共武岡市委、武岡市人民政府鄉村振興戰略(2018-2020)實施意見》,結合街道實際,出臺了街道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明確了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收入新增萬元、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等方面量化指標和政策措施。

          三是落實工作責任。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人。

         。ǘ┘辛α孔ズ迷圏c示范建設,以點帶面推進鄉村振興。轅門口街道先行先試,集中力量抓好古山村試點示范建設,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試點工作。古山村幅員面積6.86平方公里,有18個村民小組,人口560戶2380人。古山村地域位置優越,位于武岡古城南面3公里,地處云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

          資源豐富多彩,擁有耕地面積1350畝,林地面積1700畝,庫容50萬方水庫1個,林場1個,茶場1個。古山村試點示范建設以生態、宜居、旅游、文明為基礎,以云山4A景區建設和古山運動休閑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為契機,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助力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發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的康莊大道。

          1、發揮特色優勢,推進產業振興。一是發展特色農業,構建產業支撐。近年來,古山村充分利用近郊地域優勢,結合傳統優勢產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調優調精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發展瓜菜、養殖產業。目前,古山村的西瓜產業已打響品牌,“古山西瓜”聞名全市城鄉。環保綠色有機蔬菜產業也初成規模,產品供不應求。結合旅游打造了大型花卉觀賞基地80畝,供游客長年觀賞。建有300頭以上養豬場4家,20頭以上養牛場2家,規模牛蛙養殖場2家。初步形成了特色比較鮮明,市場優勢比較科學合理的種植、養殖業發展格局。

          2、引入社會資本,助推產業振興。街道引進湖南自駕友云山露營旅游有限公司、碧桂園專業合作社、伴山灣生態農莊等全域旅游專業團隊,引導和鼓勵當地群眾將殘次林、低產田進行流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林業。

          目前,古山村已成功流轉農田300畝,林地1200畝,總投資1.8億元建成自駕友云山露營公園,致力打造成五星級標桿營地,打造了森林康氧基地、標準游客服務系統、房車木屋、地方特色美食、特產集市、生態觀光、叢林探險、峽谷溯溪、青少年課外教育等項目,讓云山景區躍位于“湖南房車露營第一環線”,成為湘西南品牌性突出的綜合型旅游區。投資500萬元成立伴山灣生態農莊,建有大片果木林、大型餐廳、會議室。建成碧占地80畝桂生態園碧,綠色的桂花一年四季飄香。以此為基礎,古山村著力推進農家生態旅游項目,鼓勵村民開辦家庭旅館、家庭民宿。

          3、夯實綠色理念,推進生態振興。古山村以“一源”(污染源)追溯、“三生”(生活、生產、生態)治理為切入點,以“一造五治”(植樹造林、治河治水、治臟、治污、治亂、治超)為抓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確定了“村莊環境衛生清潔、公共場所專人保潔、農村長效保潔機制”的工作目標,先后制定了《環境整治與建設方案》、《村規民約》、《責任區負責人職責》、《農戶衛生評比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有效將垃圾污染、餐飲油煙污染截斷在源頭,做到衛生不留死角,無有色垃圾,家禽圈養,房屋無亂貼亂掛,家具擺放整齊。

          突出“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山頭”的造林綠化。同時實施“六化工程”,著力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道路硬化。全村硬化村級道路4000米,鄉村道路暢道無阻。建設了云山進山公路路面加寬工程,路基寬度7.5m,路面寬度6.5m,建設了排水溝。修建了云山進山公路至武岡市第三自來水廠2公里砂石路。

          二是圍欄藝術化。統一規劃圍墻、圍欄,拆除云山進山公路沿線違章建筑,修建竹籬笆藝術圍欄3000多米。

          三是院落亮化。共安裝太陽能路燈160基,每晚5—12點使古山村成為“不夜村”。

          四是房屋美化。云山進山公路沿線房屋按照生態宜居的要求,根據湖南城市學院規劃設計,進行了立面改造。

          五是街路綠化。各戶、各院落都綠樹成蔭,鮮花怒放。

          六是庭院美化,因戶施策進行了庭院美化。

          4、培育文明新風,推進文化振興。古山村在村民中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

          一是抓制度,強化外在約束。修訂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要求各家各戶認真學習,遵照執行,以此來不斷規范村民們的言行舉止。

          二是抓載體,提高活動質量。召開黨員、組長、群眾代表會議,評選道德模范,并對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敬業奉獻等模范予以評定,并加以表揚。在全村開展了“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從而大大調動了廣大村民參與文明村建設的積極性。

          三是抓風氣,推進移風易俗。村支兩委先后出臺了婚喪嫁娶不得大操大辦、不得賭博酗酒、不得參與迷信活動等一系列規定,并納入村規民約。利用好紅白理事會,由村里的老干部和有威望的族長擔任紅白理事會會長和會員,全村統一標準,不準大操大辦,白事不成席,一個白事的花銷不能超過15000元。黨員、組長、村干部以簽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民承諾,帶頭遵守有關規定,爭做移風易俗的帶頭人。

          5、健全治理體系,推進組織振興。街道把古山村班子建設、隊伍建設、陣地建設、民主政治建設作為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突破口,整體提升了村級組織建設水平。建立健全了村級管理制度,實行黨務、村務全面公開制度,公開內容包括村級財務、五保、低保、貧困戶對象名單,村里重大事項、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等。讓群眾了解政策和村級情況,充分享受應有的權利,村民對村干部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得到明顯提升,村民廣泛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提高,社會穩定和諧的局面得到鞏固。

          完善以各類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為主體的村務監督組織,加強“黨支部領導、村民代表會議決策、村委會執行、村民組織監督”的自治模式。推行“四議兩公開”的民主議事理財制度,充分發揮黨員、村組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作用。

          6、培育吸納并舉,推進人才振興。推進強農富民工程,圍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讓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近年來,利用項目實施契機及產業發展機會,培育“土專家”“田秀才”“農創客”等實用人才及致富帶頭人20余人,同時通過建立有效激勵機制,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持企業家、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等各類人才回鄉下鄉創新創業12人,為古山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F今的古山村,整潔的村道、潔凈的院落,清澈的溪河,恬然的風光,如織的游人,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ㄈ┘哟笸七M實施力度,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找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和結合點,加大力度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1、堅定不移抓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堅持優勢互補與產業共建原則,借力云山門戶、千年王城區位優勢和鄉村振興戰略政策優勢,培植新的產業支柱,突出抓好三產聯動發展,一產以抓特色農業為主,二產以抓農產品加工為主,三產以抓鄉村旅游業為主,加強跟蹤服務。形成以古山、落子鋪為核心的特色種植業,以珍桂園為代表的苗木產業帶,以古山、落子鋪、資南、城南為主線的牛蛙養殖、生態養魚等水產養殖業,以落子鋪、古山、革新、資南為基礎的蔬菜種植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將產業集群發展成為拉動轅門口經濟的有力支柱。

          積極培育經濟發展龍頭。瞄準能夠落地生根的企業,用好用活“一鄉一商會”“一村一產業扶持基金一致富奔小康產業”政策,全面培育產業發展龍頭。各村(居、社區)充分發揮能人帶動作用,以引進能人的力度和幫扶能人的深度,爭取更多能人回故鄉、建家鄉、富老鄉。重點把規模大、效益好、技術含量高的農業龍頭企業引進轅門口街道。

          2、做強鄉村旅游,注入經濟發展新活力。把鄉村生態旅游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依托轅門口云山門戶、千年王城的悠久文化底蘊,全力打造轅門口街道鄉村旅游文化品牌。規劃云山自駕友露營基地、云山歡樂海岸文化旅游度假區、伴山泄洪渠徒步觀景線和伴山花海欣賞特色觀景線,逐步實現休閑運動、自駕宿營、農家住宿、民俗體驗、觀光農業為一體的城郊鄉村旅游模式,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結合三堂院水果采摘、落子鋪草莓采摘、南門口油粑粑、發糕、米粉及涼伴粉等特色小吃,做強“轅門口慢生活”系列活動,做到“以名氣聚人氣,以人氣引商家”,助推轅門口餐飲業、住宿業、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著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景區,把歷史博物館、古城新區、古城重點街區等文化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旅游產業優勢,促進街道產業優化升級。

          3、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是打好鄉村振興的首要關鍵戰役。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街道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綠色發展貫穿到鄉村建設發展的各方面。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優化整合各種資源,加快提升村容村貌,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活環境整潔優美、生態系統穩定健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人居環境問題,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把治垃圾、治農業生產廢棄物、治“空心房”、治污水、治廁所、提升村容村貌的“五治一提”工作作為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任務。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措施,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

          第一,垃圾治理—“三清一改”。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方式。全面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村內塘溝、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使鄉風文明、村規民約落到實處,提升村容村貌。

          第二,生活污水處理—水更清,村更美。堅持高位推動和整體聯動相結合,強化街道主導地位,尊重村民主體地位,尊重群眾意愿,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充分考慮當地資源稟賦、發展程度差異,做到治污用地和環境優美和諧統一。

          第三,“廁所革命”—小廁所,大民生。科學制定改廁計劃,合理選擇改廁模式,嚴格執行改廁流程,確!皫锩蹦軌蝽樌麑嵤。建立完善政府引導、村級組織和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工作機制。

          第四,“空心房”整治—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以國土空間規劃為統領,加快推進村土地利用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兩規合一”,實現村級規劃全覆蓋。遵循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建新必須拆舊”政策,依法依規對拆除“空心房”、退出宅基地復墾適當給予補償,對拆除后的宅基地依照村級規劃和“宜耕則耕、宜綠則綠、宜建則建”原則進行開發利用。

          第五,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畜牧與環境協調發展。狠抓“禁養區”的退養和監管,抓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抓實養殖廢棄物處理技術推廣。大力推廣種養結合模式,因地制宜,多種方式并舉,促進畜牧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第六,提升村容村貌—建設好美麗宜居鄉村。推進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開展美麗宜居村莊和最美庭院創建活動,激發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4、鍥而不舍抓脫貧攻堅。擺脫不了貧困,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目前,街道已有397戶1206人穩定脫貧,還有76戶152人沒有脫貧。街道上下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按照“一體”即以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為主體、“兩翼”即干部扶貧和行業扶貧為兩翼的戰略支撐體系,全面落實“兩級責任制”即街道和村兩級黨組織書記負責的精準扶貧責任落實機制,推進解決“四個問題”即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分類實施“五個一批”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實現“六個精準”即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如期高質量通過脫貧摘帽國家抽查,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5、抓住農業生產這個支撐點,提高經濟發展能力。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為抓手,確保街道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走現代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之路,通過招引業主,培育大戶,提升效益。加強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開發了優質稻面積11000畝,其中訂單農業1500畝,超級稻3000余畝,“單改雙”示范片300畝。

          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7200畝,實現總產0.9萬噸。在多種經營方面,種植雜交玉米1800畝,大豆300畝,特色紅薯800畝,油菜1500畝,新擴蔬菜基地200畝。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強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完成藥材開發300畝。藥材種苗基地一個。推進“一村一品”建設,落子鋪、古山村葡萄、西瓜基地;資南、城南村養魚、養豬基地;古山、城南、革新村蔬菜基地;城南、落子鋪村藥材種植基地等初具規模。畜牧業生產穩步健康發展。新增生豬規模養殖場2家,生態土雞養殖場1家,肉牛養殖場1家,養羊場1家。全年累計出欄生豬2萬頭、仔豬出欄0.2萬頭、肉牛出欄100頭、肉羊出欄1520頭、家禽出籠8萬羽,水產養殖118公頃,產量500噸。

          6、持之以恒抓文明創建。傳承街道傳統文化。轅門口鐘靈毓秀、人杰地靈,文脈厚重,鄉村振興,要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要培育社會文明新風。堅持以文明城市創建和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提升文明程度。集中開展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城市管理整治,深化“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創建,開展家風評議、家風交流等活動,按“一村一部、評選到戶”要求,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月開展主題活動,嚴格實行量化管理,強化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大力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評選一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精心組織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打造先進典型宣傳陣地,倡導文明新風尚。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巹澋目茖W合理性還不夠,特色不夠鮮明,F有村莊規劃編制進展緩慢,特色不夠鮮明,融合農耕文化、民俗風情、人文資源、建筑風格等要素,進行區域功能、居民住宅、產業發展、休閑旅游等發展定位不明確,“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夠鮮明。規劃在引領村莊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對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發揮不夠。革新、城南是重點項目建設村,村民建房一直凍結,村民住房屋多是磚木、土磚結構,構架相對簡單、功能單一,安全舒適性差,改建住房勢在必行,但現有政策對村民自建改建住房的占地面積、建筑面積和高度都控制太嚴,不利于農民居住環境改善和鄉村面貌提升。

          (二)本鄉本土人才不足。缺人才是制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因素。從農村產業發展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偏少,能夠承接網絡經濟時代的旅游文化產業、新業態電商產業的復合型人才更少。從農村技術支持看,缺少能夠長期扎根農村、從事農村技術研究推廣的“土專家”、“田秀才”。農村教育、衛生等人才也存在數量不足,學歷層次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從農村有效管理看,村支兩委干部平均年齡偏大,年輕后備干部不足。從鄉村人才提升看,現有農村人才、鄉土人才評價機制還不健全。

         。ㄈ┙ㄔO用地政策落實還不到位,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力度還要加強,F有政策將農產品冷鏈、初加工、休閑采摘、倉儲等設施建設按照農業用地管理,但這一政策沒有完全落地,一些地方還是按非農建設用地管理。對于單獨選址的農業設施和休閑旅游等項目建設,應預留部分規劃建設用地指標,但由于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標基本上用于房地產、開發區或其他非農產業,政策實施不到位。

          比如今年3月,大棚房整治時,古山村村民曹亮三兄弟多年辛苦經營的休閑采摘伴山灣農莊,因多年申請,但一直沒有辦好建設用地手續,被拆除。產權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資源變資產、變資金的通道還未真正打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民宅基地和住房等改革試點還在進行中,推廣試點經驗的步伐慢,“盆景”變“風景”的辦法不多,力度不大。

         。ㄋ模┺r村產業發展還有待加強,帶動農民致富作用發揮不夠。轅門口街道農業生產自然條件雖然優越,但農村產業質量效益不高、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農業結構相對還比較單一。

          新型職業農民少,大部分農民創業致富能力不強,農村創業創新氛圍不濃。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不夠,特別是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加工轉化效率不高,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支撐和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的作用不強。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產品電商等還處于培育階段,與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還不健全,帶動農民分享現代農業發展收益的`辦法不多。

         。ㄎ澹┲黧w作用發揮差,農村環境污染重。生活污水、農藥化肥、生活垃圾和人畜糞便等已成為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使農村地區環境狀況日益惡化,街道各村均未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亂排亂倒現象嚴重,破壞水體生態,危害人居生存環境。環境整治工作中沒有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雜物亂堆放、垃圾亂拋灑等現象給“六治一提”管理帶來一定困難。

          由于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有限、村民素質不高,很多群眾對鄉村振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認為鄉村振興是街道辦事處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缺乏主人翁意識,參與熱情不高,出現了“上頭熱、下頭冷”的現象。

          三、今后的工作建議

         。ㄒ唬┣袑嵲鰪娡苿余l村振興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

          一是持之以恒推進鄉村振興。不斷細化實化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政策措施,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確保鄉村振興持續推進、逐年見效。

          二是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先點后面、示范引領,從不同村的實際出發,明確不同村莊、不同階段鄉村振興的發展要求和具體目標,分梯次、有重點、多樣化推動鄉村振興。

          三是層層落實推進鄉村振興。著力完善鄉村振興的領導責任機制,明確街道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鄉村振興戰略千斤重擔眾人挑,將各項工作任務分解到各村和相關職能部門,將五年目標任務分解到每個年度,通過定期分步督查和工作實績考核,推動建立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

          (二)著力解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一是將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鄉村振興的基本出發點。把增加資產性收益作為下一步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點,積極推動農村“三塊地”轉化為農民可經營、可收益的資本,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性權利。以提升小農戶的市場化、組織化程度為目標,明確將帶動小農戶發展、農民增收作為工商企業進入鄉村的條件,給予優先準入和政策支持。將建立與農民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作為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享受優惠扶持政策的前提,通過保底收入、股份分紅、利潤返還、品牌溢價收益等方式,推動建立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

          二是將補齊農村垃圾、污水處理短板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主攻方向。加大對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廁所革命”的財政支持,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投入,積極推行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行。探索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護的“受益者付費”制度,推動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和有機易腐垃圾處理試點,研究制定農村水污染排放、污水處理分級分類標準,研發推廣經濟實用、符合農村實際的污水處理、改廁技術。

          三是將提升農村教育、醫療服務水平作為改善鄉村基本公共服務的優先選項。在配備常規醫療診斷設備、提高鄉村醫生待遇的基礎上,將解決必要運轉經費作為下一步工作重點。推動建立以病種為基礎的基層首診制度,通過對首診病種給予醫保報銷傾斜,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鄉村。

          四是堅持將脫貧攻堅作為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在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基礎上,著眼于絕對貧困消滅后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建議在國家層面制定出臺相對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和農村低收入群體穩定增收的政策意見,確保扶持政策在2020年后一定時期內穩定不變,解決非貧困村貧困人口和非貧困人口發展問題,同時將新發生的返貧人口納入幫扶體系,推動建立脫貧剛性保障機制,提高普惠性社保標準,增強社會保障的財政剛性支出。

         。ㄈ┻M一步完善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健全鄉村振興穩定投入保障機制。依法落實農業投入總量增幅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的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是提高鄉村振興用地保障。通過預留部分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盤活使用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并給予新增建設用地獎勵指標、簡化現代農業發展所需配套設施用地審批程序等方式,保障鄉村產業發展、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將宅基地復墾、耕地占補平衡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滿足所在村鄉村建設需求,推動節約指標跨省流轉,交易資金全部用于支持鄉村振興。

          三是創新鄉村振興項目審批管理方式。不斷深化農業農村領域“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適合農村實際的項目審批和資金使用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項目審批流程和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統籌協調分屬不同部門和領域的項目、試點和考核要求,加大項目和資金整合力度,提高項目實施效果和資金使用效率。

         。ㄋ模┻M一步發揮農民推動鄉村振興的主體作用。

          一是不斷完善鄉村基層社會治理機制。以強化鄉村基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建設為重點提升鄉村社會治理水平,推動鄉村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將組織和工作覆蓋向下延伸至自然村和村民小組,推動自然村和村民小組設立村民理事會,配合村委會開展村民自治和農村公共服務。

          二是充分調動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堅持農民鄉村振興的建設主體、受益主體和治理主體地位,積極推行一事一議、以獎代補、以工代賑等方式,鼓勵農民對直接受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對財政支持的小型項目,優先安排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作為建設管護主體,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推進鄉村振興的責任感。

          三是倡導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將大力弘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作為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內容,積極推動廣大農民群眾創新創業,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持久精神動力。

          四是有效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健全完善農村就業服務體系,以加強職業教育培養實用技能人才為切入點,將與鄉村產業發展相關的專項技能培訓納入補貼范圍,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

          五是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村組兩級集體資產、資金、資源納入統一管理,推動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造,夯實鄉村自我發展的經濟基礎,增強村級集體經濟投入鄉村公益性設施建設的資金實力。鼓勵整合利用集體積累資金、政府扶持資金等,通過入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村企共建等方式發展集體經濟。

          (五)進一步構建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

          一是以實現農業現代化夯實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以特色種養殖業為基礎,推動與之配套的農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生產經營服務業發展,通過農村二三產發展推動一產提升發展質量,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區域性特色明顯的鄉村產業體系。

          二是通過科技創新和市場化建設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支撐。不斷優化鄉村投資和營商環境,破除政策壁壘,鼓勵工商資本積極參與鄉村產業發展,通過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先進管理經驗,推進農業品牌化、市場化和專業化建設,通過給予信貸、用地、稅收等優惠政策,促進農產品加工業做精做專、做大做強,特別是要確保農民分享流通環節增值收益。

          三是推動多規合一規范引領產業融合發展。將鄉村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目標考核,推動產業發展規劃與村莊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有機銜接。在各專業規劃編制中,協調安排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空間布局、用地規模、生態要求,統籌推進鄉村旅游、生態養生、休閑農業、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各地鄉村旅游特色發展、集點成線,引導從業人員誠信經營、形成品牌,培育好穩定市場。

         。┻M一步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整治。

          一是強化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支持保護政策。加大對農村生態清潔流域治理的財政支持,完善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廢舊農膜、病死畜禽等農業廢棄物多元化利用的財政補貼制度,對在鄉村投資綠色產業比照高新技術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在落實農藥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的基礎上,盡快確定投入品減量使用的行動目標和時間表,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和廢棄物回收等相關規定。

          二是統籌鄉村生態保護修復和資源合理利用。加快劃定鄉村生態功能保障基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線,明確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不得觸碰的生態紅線。在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鄉村生態資源,推動將山水林田湖草、農耕文化、康養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點。

          三是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健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ㄆ撸┌l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參照近幾年動員各級人大代表助力脫貧奔小康的有效做法,動員更多人大代表深入群眾傾聽意見,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來,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主體作用、聯系群眾的紐帶作用、學習工作的表率作用、社會進步的帶動作用,將人大代表鍛造成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實力量。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2

          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續寫新篇章。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奮斗在農村基層一線的大學生村官倍受鼓舞、倍感振奮。近日,無錫市擔任村(社區)主職的大學生村官們圍繞“村級醫療互助、創新基層治理”等課題在xx開展了調研活動,并在xx村舉行了座談會進行討論。

          一、優化組織架構

          有效整合資源,在原有農業、綜治、民兵等條線分工的基礎上,創建“綜合管理管理站”和“便民服務中心”,形成“一會、一站、一中心”的村委組織架構,全面對接鎮政務服務中心和綜合執法局,努力實現“一站式”治理和“一門式”服務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耙粫笔谴鍍晌嘧訒h。定期召開例會,負責議事決策、組織學習、制定各項制度等。“一站”是綜合管理服務站。統籌負責社會事業建設、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治理服務、社情民意聯絡等涉外工作!耙恢行摹笔潜忝穹⻊罩行。主要負責承接受理或辦理下放服務類事項和其它為民服務事項等涉內工作,實現“崗位相互兼容,人員相互補位,工作相互協調”。一站一中心相輔相成、互相呼應,網格員由村干部兼任,對上條線各自負責。通過有效的整合資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實現全面對接

          “一窗口”、“一張網”、“一隊伍”、“一中心”,“四個一”概括了xx鎮行政管理試點改革的具體做法,xx村與鎮級集成改革實現了全面對接。

          xx鎮把xx市級下放的228項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標準化、數字化,把原來26個專業窗口整合成14個綜合窗口,做到“一窗通辦、一章審批”。xx村便民服務中心則單設1個政務服務窗口,3名工作人員實行ABC輪崗制,確保政務服務窗口不缺崗,村民涉及的醫保、低保、計劃生育等事項,在村政務服務窗口便可“一站式辦結”。同時,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審核、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申請等49項政務服務事項也延伸到村辦理。對接鎮村治理一張網。

          鎮一共1025名網格信息員,全面負責收集、處理各自網格內發生的環保、安監、國土等14大類問題。xx村則實行村組聯動,共分6個網格,書記、主任是網格長、6名村干部是網格員、31名村民組長是信息員,實現收集信息、上報問題、快速處理、向上反映的整個流程。對接綜合執法一隊伍。鎮成立鎮綜合執法局,按網格片區,88名執法隊員統一行使城管、環保、安監、文化等13個部門的647項行政執法權,根治了“多頭管理、相互推諉”難題。

          xx村則實現干部聯動,結合過去條線分工,違建處理、安全事故、環境治理等實行書記總抓、主任牽頭、網格負責、條線處理,出現問題、協同解決。對接日常管理一中心。鎮依托大數據、云平臺成立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并入了社保、計生等7張專網,整合社保預警、輿情監控等8大監測系統1223個監控點,集中黨建、綜治等38個領域的相關數據。xx村則成立綜合治理管理服務站,統籌負責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等工作。

          三、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大充分關注民生訴求,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這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科學指引。

         。ㄒ唬┕步ㄖ卦趶V泛性,突出發動村民,讓村民出點子

          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出現逾200次,充分肯定和強調了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xx村的基層綜合治理明確厘清了自治組織和廣大群眾間的.職責定位,加強協作共建,把決策過程變成集中民智的過程,把各項社會建設變成密切干群關系的過程。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是兩屆村委會換屆過后的各村民組改選時間,以往都是村委直接提名或指定,這兩次都是村干部現場主持,31個村民小組全部無記名投票選舉,充分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尊重村民的真實意愿,村委在張榜公布的同時,下發公示到各村民組。

          在選出新的村民組委會后,村委制定了村民組長績效考核辦法,以前村里估摸著付工資,大村小村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村民組長沒有工作積極性,F在村委按照8元/戶和3元/人的標準核定了基礎工資,再加上500元基數的考核工資,由全體村干部考核評分,另外還有秸稈禁燒獎、重點工程配合獎等其它報酬,充分調動了村民組的積極性。

          在村醫務室改建和全村柏油路修補兩項工程建設中,村民就給村里出了“金點子”。原村醫務室是全鎮日均接待病患最多、占地面積最小的,因土地性質、鎮區規劃等原因一直未解決,村民意見較大。20xx年底村里廣泛聽取意見,得到了比較集中的4個方案,最后在原地翻建多層、購買店面重裝、村辦公樓后側新建、原地延伸改造等多個方案中,選擇了最后一個方案,從招投標到建成投運僅用了2個多月,既不違反工作原則,又解決了實際困難。20xx年,村里決定對全村的柏油路面進行全面修補,修路是個好事情,可如何定價是個問題,按修補面積算,坑坑洼洼,東一個西一個很難計量;按破損數量算,大小不一、深淺不一也很難定價,后來有村民提議按稱重計算,村委和施工方都不吃虧,最后雙方都很滿意。

          讓村民出點子,共同參與全村的各項社會事業建設,既激發了村民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使全村上下共同參與的氛圍更加濃厚。

         。ǘ┕仓沃卦陂L效性,突出依靠村民,讓村民挑擔子

          xx村始終堅持把共治作為創新基層治理結構、重塑文明鄉風秩序、提升民主自治水平的鍛造平臺,規范引導發揮好村民的參政議政熱情以及村民自治組織作用,著力形成”互動共牽、多元參與、共建共治”的良好生態。給村民壓“擔子”,不是增加負擔,是暢通村民深入參與各項社會事業建設的渠道。

          20xx年6月1日,xx村在全鎮率先通過“村民自愿出一點、村集體扶持一點、社會贊助一點”開展村級醫療互助,村委和村民各出50/人,企業贊助3萬元,共籌資17萬元,通過“福村寶”專業服務平臺,對本村村民按病種公平補助,重點補助大病。至10月底,補助78人次,占總人數的5.5%,補助金額62960元,全體村民醫療保障水平提高了近10%,191個大病病種醫療保障水平提高了近20%,村民擁有了更多獲得感。

          村莊環境整治中,不少村民對村委在各組澆筑的水泥路寬窄不一、厚薄不等意見很大。針對這一問題,村委確定了費用大部分村委會補貼、小部分村民組自籌的方案,村委按照村小道3米、主道3.5米、40元/平方的標準,驗收合格后撥付給村民組,加寬、加厚由村民組自己商定,費用自己籌集,矛盾自己解決。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減輕了村里的財政負擔和村干部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有全體村民的參與和監督,使整個建設過程更加陽光、透明。

          “凡是村民能做的,都應交由村民去做,讓村民做好份內的事”,村黨總支書記王斌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做的。

          20xx年之前,村里建設健身活動場地,土地怎么辦、青苗怎么補、費用怎么出、今后怎么管等問題都是村委的事,村干部開展這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高。20xx年,村委在征求了村民代表意見后,明確了村民組在不違反土地政策前提下拿出荒地、自留地等用作建設健身場地,費用由本組企業家、鄉賢贊助或村民組自籌資金,公廁、護欄等外部設施以及健身設施等由村委負責,今后管理由各村民組自己負責。

          近1500平方米的新住基健身廣場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建成,村民組發出倡議,有土地出土地,孔祥度等幾戶村民無償提供了自留地;有錢出錢,永鑫包裝老板孔維忠出資20多萬元;有力出力,村民組長孔建才帶病和另外幾個熱心村民負責整個工程建設;村委負責安裝了護欄、修建了公廁,并對上爭取了活動器材和音響設備。目前,籃球場、健身場、舞場、村民活動室、公共廁所等一應俱全,活動室設有棋牌室,裝有電視機、音響等,場地建成后,村民們茶余飯后又多了一個休閑的好去處。目前,xx村共有新住基、殷家巷等6個村民組通過這種方式建成了自己的健身場所。

          xx村在法治框架下規范村委會履行職責,健全村組共商共治制度體系,發揮村民牽引輔助作用,推動由村”兩委”單管到村民組長、組委會、廣大村民等多主體共治的轉型,充分激發了廣大村民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力。

         。ㄈ┕蚕碇卦谄栈菪裕怀鰹榱舜迕,讓村民當鏡子

          “共享”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同被列為五大發展理念。一切的發展最終都是為了人的發展,所謂“共享”,強調的是增進人民福祉,增強人民獲得感,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xx村統籌用好新農村建設各類資金資源,把政府投入和村級投入盡量用到改善民生上,在資金、項目安排上,優先解決村道硬化、路燈亮化、醫療互助、河道清淤、畜禽養殖關停整治等村民關心關切的共性問題,扎實推進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休閑健身、污水處理等普惠性基礎性民生設施建設,全面提高了農村公共服務全民共享水平。

          以民為鏡,可以知得失。村里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村民,村民就是村兩委各項工作的一面鏡子,一切工作的好壞都要從這面鏡子來體現。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村委要求村干部做到“四個必須”:一是必須與村民組碰頭,二是必須虛心聽取村民意見,三是必需絕大多數同意方可實施,四有無理取鬧者的必須維護村民組集體利益。事后,村委每年會開展民主評議活動,對象上以“村民組長、老干部、骨干企業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四種對象“一個不缺”,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隨機選不指定,充分體現民意,較好評率及以上評價達100%。同時,利用每年的老干部座談會、黨員冬訓大會、村民組長匯報會等形式,將村里已經開展和即將開展的工作進行通報,實地進行參觀,開辟評議欄目。一方面對各項重點工作進行開展征求意見活動,建立跟蹤反饋機制,另一方面對村民的意見進行認真反思,梳理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了下階段的工作思路和整改措施。

          共建共治共享,讓村民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使村民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如今,村里反映自身困難的人少了,關心公共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的人多了;向村委提要求的人少了,提合理化建議的人多了;黨員干部的形象越來越好了,村民對村兩委的工作越來越支持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xx村統籌發揮村委會的主導作用、村民組的輔助作用以及村民的主體作用,發動村民、依靠村民、為了村民,積極推進和創新基層治理,實現了管理有效,使農村更加和諧、安定有序,為推動實現“鄉村振興”夯實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3

          為進一步提高調查研究水平,根據xx調研實施方案,近期就x鄉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基本情況

          此次調研采取了資料查閱、實地考察、走訪調研等方式,先后深入到x鄉各村開展了調研活動。共訪談相關人員x人,收集相關資料x份。通過對x鄉發展鄉村旅游工作整體狀態的梳理,特別是針對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度思考,面對面、心貼心向廣大干部群眾詢計問策,對下一步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推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二、基本情況

          (一)基本鄉情

          x鄉位于x縣南部山區,x北麓,與x接壤,距離縣城x公里。19xx年確定為x鄉,為全省八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總面積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x畝,林地面積x畝,下轄4個行政村,共x人,其中x人。境內生態優美,風景秀麗,負氧離子濃度超過8000個/cm3,是一處天然氧吧,擁有獨特的民族風情、豐富的人文古建筑文化和優美的自然風光,全年旅游人口數約達x萬人。

          (二)鄉村旅游發展情況

          近年來,x鄉立足“旅游興鄉,生態靚鄉,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依托畬漢風俗,突出古村文化,保護秀美山水,落實民生共享,以“打造贛閩醉美山水之鄉,扮靚畬漢醉美風情小鎮”的發展目標,依托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富的畬漢文化,抓住縣委政府提出的把x鄉打造成為鄉村旅游的樣板地大好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一方面,結合民族特色文化建設秀美鄉村點。突出大巖秀美鄉村建設重點,特聘請專業團隊,對大巖進行以AAA級景區標準的秀美鄉村設計。對大巖進行的秀美鄉村打造,共投入資金520余萬元,完成了房屋改造、庭院改造、停車場、x文化廣場、道路瀝青、游步道、觀景臺、電網線路改造等基礎建設項目,景區建設初見雛形,為下步發展全域鄉村旅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兼顧實施x村陳家、沿河新村秀美鄉村建設。投入資金70余萬元對陳家、沿河新村進行了環境提升、景觀建設等項目。此外,重點打造梁家秀美鄉村點,對中村村梁家自然村進行秀美鄉村點打造,實施了古樹林景觀公園、路網改造、房屋改造、環境提升、改水等項目。其中秀美大巖建設當前被列為全縣“AAA”級鄉村旅游點,x村雷家成功向上申報“傳統古村落”。

          另一方面,大力推廣民族文化。深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畬漢一家親”文體活動,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建立民族文化進校園,在中小學開展民族體育班、傳統文化興趣學習組活動,重點加強了對中小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把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x文化村寨、秀美鄉村建設相結合,打造了x村“x雷家”旅游文化品牌和大巖村“獨豎尖下的美麗畬寨”,在傳承發揚x文化同時,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三、基本成效

          當前旅游景區呈開放免費模式,但是帶動了地方”吃、住”兩方面的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當地特色農產品包括茶葉、有機大米、綠色有機蔬菜和家養雞鴨等的產銷。與此同時,帶動經營酒店的店主年收入增加數萬元,這于當地經濟而言,具有顯而易見的促進作用。2020年,全鄉財政收入達到1124.94萬元,與2016年同比增長20.7%。

          四、存在的問題

          1、宣傳不到位。自從x鄉發展鄉村旅游以來,宣傳少、宣傳范圍小、宣傳質量不高,只能吸引少部分周邊地區的游客前來游玩。最為主要的是,宣傳內容不夠突出,無亮點,不夠抓住人心,吸引力較低。同時產品與地方景點掛鉤捆綁宣傳較少,許多游客知景點,不知當地特色農產品,難以通過旅游產業來帶動當地農業的發展,造成第一、三產業之間形成隔離帶,無法聯合發展。

          2、交通不便利。由于x鄉地處山區,道路易受大型運輸車輛和自然災害損壞。對外連接的公路等級較低,加上年久失修,路面損壞嚴重、路面狹窄、彎道多,且臨水臨崖,冬季較長時間結冰無法通行,存在巨大安全隱患,嚴重影響群眾和游客安全出行。不便的交通導致眾多有意向來篁碧旅游的游客望而生畏,從而影響著我鄉旅游產業的發展。

          3、規模不完整。現已建成的秀美鄉村有大巖村、梁家、中村,初具規模。但對于x村內,仍然存在村內道路年久失修,交通不便的情況,這使得全鄉域的'鄉村旅游不成規模,造成游客體驗感下降,影響到游客宣傳的口碑,從而影響到旅游經濟的發展。

          4、文化傳承弱化。因經濟社會發展,現x鄉居民聚居地多為畬漢混居,文化習俗逐漸漢化,原有x傳統禮儀不斷淡化、簡化,x傳統文化保留情況堪憂。加之缺少青壯年,文化傳承也成為了一大難題。

          5、產業發展薄弱。x鄉境內多山地,平均海拔高達900~1000米,氣候寒冷潮濕,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如山洪地質災害、低溫冰凍等,導致現有耕地面積少,只能以茶葉、毛竹種植產業為主;且因地勢、氣候原因,不利于經濟作物種植,綠色產業的發展也一直處于滯后狀態,產業結構也比較單一;各種作物的種植仍然以單家獨戶生產為主,種植面積分散,沒有形成規;漠a業基地;生產方式上,普遍屬于粗放式經營,管理手段落后,缺乏現代化的經營理念。

          五、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

          1、堅持政策優先,加大基礎性設施建設。建議對現有通往縣城的道路進行修繕提升,加快實施互聯互通工程,重點改造石垅至東山、港口至篁碧、集鎮外環路、梁家橋及連接線等公路,早日實現融入縣域大交通網絡。同時要繼續積極爭取上級的各種優惠政策和項目支持,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保障。

          2、依托天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對鄉村資源進行整合,通過合理規劃布局,提高閑置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率,大力發展篁碧茶葉、高山果蔬、林下種植等特色產業,全面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集體收入。

          3、完善鄉村建設,擴大旅游規模。充分利用好篁碧“清涼資源”,引進旅游投資主體,建設一批康養和民宿項目,要加快x村美麗集鎮建設腳步,規劃建設x特色商業示范街,推進實施全域旅游,滿足當地群眾和外來游客的吃喝游購物需求。只有全域內各秀美鄉村點都能達成規范化的景點,才能使整個x鄉的形成完整的,具有規模的鄉村旅游地,從而使當地的旅游發展更具規模,以帶動經濟發展,提高當地居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4、加大挖掘力度,提升x文化輸出。依托悠久的畬鄉歷史,持續深入挖掘和傳承獨特的x文化,重點挖掘書鄉文化、飲食文化、進士文化、宗祠文化等,并將這些融入群眾生活和學校課內外教育,通過支持開設畬語課程、x射弩和蹴球教學活動,編排x歌舞,舉辦“x三月三”民俗節日活動等,讓x的優良傳統家風文化深入群眾。將x文化元素和產業發展深入融合,進一步整合本土x文化,將獨特的x元素融入旅游、特色農業等產業發展,打造畬鄉產品品牌化影響力。

          5、強化宣傳力度,做好旅游推介。通過整合篁碧優質旅游景點資源和優質特色產品,打造特色推廣文案,并通過比如官方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友號、官方微博號、居民朋友圈等網絡宣傳方式進行宣傳。或者是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吸引游客,并在活動上對本地特色產品進行宣傳,從而擴大知名度。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4

          葉縣地處中原腹地,20xx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當地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的扶持下發生了巨大的發展與變化。為實地了解葉縣鄉村振興的實施情況,新發展階段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專項調研隊深入葉縣開展了為期10天的調研活動。

          政府表率,守好鄉村振興第一線

          在進行調研之前,團隊首先來到了鄉政府,與政府人員進行交流關于接,鄉長很熱情的招待了我們。進入鄉政府的庭院,一個懸掛"鄉村振興局的房間映入眼簾,隊員們不由得感到好奇。在和鄉長交流進程中,隊員們了解到,建立"鄉村振興局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多層次、立體化幫扶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與此同時,鄉長還說:"為了渡過五年過度時期,我們安排了專人負責,一方面建立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建立穩定的提升機制,保證脫貧成效持續穩定發展,我們希望經過國家政府人民的共通努力,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我們苦一些累一些不重要,看到農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就滿足了。鄉長的話雖然質樸,但卻道出了工作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工作人員的心聲。聽了鄉長的話,隊員們信心實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展開調研工作,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成就。

          因地制宜,接合實際謀求發展

          在鄉長的引領下,隊員們經過了大片的土地,鄉長介紹說:"我們根據我們這里的各種條件,進行合理的計劃,規模種植,這一塊是村民們的葡萄園,每年夏天葡萄就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種植的葡萄純天然無污染,使用農家肥,廢物利用,葡萄長勢良好,味道甘甜,在附近的村莊小有名氣,成熟期間每天都有很多外村人來采購,明年我們鄉準備擴大種植面積,爭取成為我們鄉的代表。我們前面還種植有萵筍,現在不僅向我們村超市供應,附近村還有縣城我們都是供應商嘞!

          鄉長的語調里透露著驕傲與自豪,更讓我們志愿者關于接下來的調研充滿信心!熱心的鄉長還摘了葡萄送給我們調研的隊員,正如鄉長所說,在過去的精準扶貧與現在的鄉村振興中,因地制宜,不隨波逐流,很多時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敢于創新,不走老路追求進步

          在去往許莊村的路上,隊員們看到路邊園圃剛剛用白色的小籬笆圍好,在群山環繞之中一片山清水秀,一行人到旁邊的民宿。調研結束后,民宿老板和我們閑聊,告訴說:"以前這一片環境很好,山清水秀的,但就是很少有人來觀光,這我們閑著也是閑著,想著把在這一片都修剪修剪,增加點娛樂設施,又在山下這一片蓋了民宿,弄成了個小型的旅游景點。

          隊員們了解到,經過鄉里幫助宣傳,現在這個小型旅游景點在附近也算比較有名的,每年節假日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住上三四天,孩子們在這玩的開心,家長們也在這得到了放松?赡芤郧昂苌儆腥讼胫蛔邔こB,但近幾年來政策好,支持也到位,這種創新的模式在村里面有很多,村民們很多都不走以前的老路了,進步發展很大。而這種模式形成了獨特的致富之路,有力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勇擔責任,鄙視等靠要肩責于肩

          在走訪的進程中,曾為貧困戶的吳文貴向我們吐露:"我原來是貧困戶,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好,鄉里的扶持力度大,親戚朋友都鼓勵我說,脫貧還得靠著自己。我一想也有道理,剛開始養了幾只雞,下的雞蛋我去賣,這天天收入也有。后來開始養了鴨,鴛鴦,再后來養了豬,村里面定期來給豬打疫苗,這一年下來收入很可觀,我也順利走出貧困?葱侣務f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很有感觸,這些是當國家為人民做實事,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前的時候村里的貧困戶們都不愿意自己干點啥,一心想著政府給我辦,我餓不著凍不著,不用操心,其實我自己走出貧困之后,才覺著過去精準扶貧進程中的想法得改變,得讓農戶們自己有動力,不去等、靠、要,自己的責任自己擔,只有這樣,鄉村振興的腳步才能更快。

          吳文貴的一番話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很多時候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只有自己內心有動力,才想真出力。而在后續的調研中,隊員們很開心地發現有這樣思想的農戶有很多,他們逐漸摸索出來了致富之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天的調研很快結束了,晚上隊員們在總結工作的時候都關于葉縣的鄉村振興贊不絕口。可見,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發展已經深入人心,葉縣的鄉村振興勢在必行!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5

          根據會議安排,現就永和鄉脫貧攻堅開展情況報告如下,如有不妥,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工作開展情況脫貧攻堅工作

          (一)落實責任不打折扣當前,我鄉結合“兩聯一進”和“大走訪、大排查”、“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走訪群眾,加強各項惠民政策宣傳以及繼續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一是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幫扶責任,做到脫貧摘帽后,政策不摘、責任不摘、幫扶不摘、監管不摘;二是按照“工作到村、扶貧到戶、幫扶到人”的扶貧要求,進一步壓實壓緊幫扶、駐村干部責任,要求幫扶責任人及時更新戶檔資料;三是加強駐村工作隊管理力度,持續深化駐村工作隊責任,嚴格落實駐村工作隊要求。四是扎實開展“1+n”幫扶力量暨“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工作,每月召開聯席會,落實聯席會責任要求,及時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

         。ǘv村幫扶持續推進一是結合“兩聯一進”、“大走訪”活動,全覆蓋入戶走訪貧困戶評定脫貧質量,對脫貧質量不高的已脫貧戶做好“回頭看”“回頭幫”工作。二是全面落實縣委政府關于“黨政一把手”走遍貧困村、貧困戶的方案方針,我鄉8個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各自負責村的貧困戶進行全覆蓋走訪,鄉黨委書記對我鄉149戶貧困戶中的120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走訪,剩余的28戶進行電話交流走訪,其中聯合村的高小林目前聯系不上,已安排幫扶責任人與村書記、主任負責聯系并調查了解基本情況。

         。ㄈ┚蜆I幫扶促農增收為切實提高永和鄉脫貧戶、群眾增收,使他們收入能夠穩定、不返貧,永和鄉積極動員各村組織群眾和脫貧戶積極參與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招聘會,同時將現場招聘會引進永和鄉。我鄉組織50人次到黃埔大酒店參加現場招聘會。

         。ㄋ模╉椖拷ㄔO方面目前,我鄉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項目有2個。其中,永和鄉草坡村黨參加工廠項目240萬,現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370萬,按照縣級領導的`要求需要對項目規劃內容進行從新編制。草坡村壯大集體經濟100萬項目,即札撻藏家農家樂打造,編制方案已完成并上報縣上,由縣上上報州上審核。涉農整合項目已全面開工,并在7月底前完成。鄉村振興工作:我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要求,開展全域旅游環境整治村莊潔美行動,對全鄉7個村村寨內外環境衛生,河道、道路沿線垃圾進行了大清理,同時將衛生保潔工作責任壓實給村兩委;按照村容村貌整治,對有礙觀瞻,喪失功能的建筑物進行拆除,目前草坡村、斜坡村、聯合村已全面按照土地增減掛鉤項目要求,對房屋進行撤除,并對村內空地進行綠化。

          二、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落實力度有所弱化。部分幫扶單位和幫扶責任人到村開展工作的次數少,一些工作流于形式,未將“大走訪”、“大調研”及“兩聯一進”做實,落實力度較弱。

         。ǘ﹤別人員內生動力還需加強。我鄉群眾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對政策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個別貧困戶還存在,要錢要物,對扶貧工作產生了依賴性,還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

          (三)老齡戶中收入問題亟待解決。永和鄉貧困戶中因年齡超過65歲而不能擔任生態護林員的,在此次清理過程中共有21戶38人其中五保戶4戶4人。這些戶生態護林員崗位取消后收入驟減,從而影響脫貧質量,給我鄉的脫貧攻堅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也增加了社會矛盾。

         。ㄋ模╉椖拷ㄔO進度緩慢。目前草坡村黨參加工廠項目240萬,已全面開工建設,完成了12.8%,但是資金未撥付無法支付前期費用和項目進度款。城溝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370萬,從新編制方案時間緊、難度大,對項目按期完成的進度將有所推遲。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ㄒ唬┟撠毠苑矫嬉皇锹鋵嵳邚娦麄,結合“兩聯一進”群眾工作全覆蓋,加強與聯系戶的溝通,了解聯系戶的所求所需和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做好脫貧攻堅政策的解釋,加強脫貧攻堅典型的宣傳和推介,強化就業政策的宣傳,積極引導脫貧戶通過外出務工增加收入,確保收入穩定。二是通過“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大排查活動核實貧困村“一低五有”,貧困戶“一超六有”指標達標情況,對照20xx年最新指標情況逐戶核實,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對于不達標的情況及時梳理、因戶施策、對標補短,防止出現返貧。三是定期研究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細化措施,并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得到落實。四是對標省、州、縣相關文件,繼續做好檔案資料規范整理,檔案資料及時更新。

         。ǘ┼l村振興方面一是結合我鄉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和示范村建設詳規,廣泛動員群眾參與項目實施,全力發展優勢產業(花椒種植)、打造我鄉的特色產業。二是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統籌有序推進村容村貌整治。堅持科學謀劃,分類指導,制定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具體行動計劃,全面配套添置污水處理站、水源地保護、垃圾填埋場、垃圾池、垃圾清運車等收集設施,真正建立起戶集、村收、鄉運的辦法,實現增點擴面。三是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抓手,積極繼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民宿示范打造等建設工作,不斷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推動各村突出優勢發展鄉村特殊產業,鼓勵引導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積極投身到鄉村發展創業中,拓寬可持續增收渠道。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6

          一、基本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胡陳鄉農業比重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勢在必行、至關重要。為此,特圍繞胡陳鄉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以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開展專題調研。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資金問題成鄉村振興“攔路虎”

          一方面,鄉村振興需要龐大資金,而胡陳鄉財政薄弱,難以長期支撐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慮,好項目、大企業一般優先落戶開發區、城鄉結合部和交通樞紐地帶,胡陳鄉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勢,在招商引資上明顯缺乏競爭優勢。

          (二)創新不足制約鄉村振興推進

          目前,胡陳鄉由于創新不足,發展模式僵化,導致原有優勢不顯、發展后勁不足,最終拖慢鄉村振興進度。以旅游工作為例,胡陳旅游具有“點多、面廣、環境好”的特點,并且擁有農事節慶、休閑農業、戶外運動等三大資源要素,優勢突出。但是,由于創新不足,胡陳綠水青山等優勢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隨著周邊鄉鎮對鄉村旅游的日漸重視,胡陳旅游的優勢日益減弱。在調研中我們發現,今年胡陳桃花節外來游客人數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鄉鎮街道參加模式更新的櫻花節、油菜花節。

          (三)群眾觀念有待提升

          一方面,受傳統“小農思維”影響,大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抱地養老”、“抱房養老”的程度,農村一些閑置土地、房產難以通過集中流轉、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終導致花卉經濟、民宿經濟、觀光經濟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遭遇土地瓶頸。另一方面,一些相對比較成熟的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業主因現代經營理念欠缺,產品服務比較單一,難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產生的經濟價值、綜合價值相對有限。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強資金管理,強化招商引資

          一方面,加強鄉村振興資金監管,做到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定期審核,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加快提升全鄉道路交通建設網絡,完善全域綠道功能,實現盛寧線力洋至胡陳段建成通車,爭取沿海高速互通連接線立項動工,推進鄉客運場站規劃建設,扭轉地理劣勢,強化招商引資競爭力。

          (二)拓寬工作思路,增強發展后勁

          一方面,積極組織鄉工作人員、村干部、黨員、婦女代表等人員前往鄉村振興工作先進鄉鎮進行考察學習,開拓視野,拓展思路。另一方面,充分把握胡陳鄉現有優勢,通過改革試點等方式,“老瓶裝新酒”,積極探索胡陳鄉村振興新模式。

          (三)改善群眾觀念,推進全民共建

          一方面,通過村民說事、聊天長廊等平臺進行宣傳,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群眾觀念,激活群眾主人翁意識,鼓勵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振興工作。另一方面,借助光點小聚等活動,加強農家樂、鄉村民宿經營者之間的交流,并安排相應的經營技能培訓,提高經營者經營水準,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7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今年年初,中央、省委、市委對鄉村振興戰略作了全面部署,分別下發了“一號文件”,明確了一系列目標、措施和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與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并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七大戰略”。作為國家戰略,它是關系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的國家總布局,它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問題。在高陽縣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正是關系到全縣能否從根本上解決鎮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關系到全縣能否打贏脫貧攻堅戰,順利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為此,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及主要做法成效

          今年以來,我縣按照中央、省、市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重點抓好鄉村振興工作,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一是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及示范區建設工作

          制定下發《高陽縣鄉村振興工作要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搞好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要求各鄉鎮(街道辦)、相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1+5規劃體系編制。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結合縣情實際,《高陽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20xx)》委托第三方制定,5個方案由相應的部門承接,正在制定中。

         、卩l村振興示范區創建情況。選定高陽縣龐口鄉村振興示范區為我縣的示范區,已經制定工作方案,先期對南龐口村、北龐口村進行了大范圍環境整治,下一步將對村內街道、村民活動廣場進行美化、綠化、亮化工作,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二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俎r村廁所改造工作。今年是廁所革命攻堅年,省安排專項資金643萬元,縣級安排專項資金400萬元。3月份,到廊坊、文安、任丘的廁具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對比廁具質量、價格等。5月7日,組織相關人員去涿州、曲陽考察學習農村廁所改造有關事宜,并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我縣20xx年農村旱廁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農村廁具進行政府采購招標,施工建設與安裝以鄉鎮、村為主體進行招投標,資金采取先建后補形式。6月12日,邀請省衛健委丁戰輝處長組織召開了全縣農村改廁工作培訓會,6月17日,省、市就改廁工作召開調度會,我縣被定為三類縣(衛生廁所普及率要逐步提高),要求各縣結合實際調整改廁任務數,我縣根據改廁資金情況給市里報的'調整數是8000座,待省里開常委會后下發各縣。目前,正在進行廁具招投標。招標完成后,在白洋淀上游1公里范圍內的39個村整村推進改廁工作。

         、趯嵤┐迩f清潔行動。按照省、市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高陽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方案》。先后召開3次會議 ,動員全縣黨員干部搞好村莊清潔行動,目前臟亂差基本得到有效解決,衛生狀況基本達到干凈、整潔、美好。

         、鄹咚傺鼐集中整治工作。高陽縣高速沿線涉及3個鄉鎮,5個村莊,分別是西演鎮北辛莊村,龐家佐鄉大興莊村、北歸還村,龐口鎮安莊村、北柳莊村。經多次督查,要求有關鄉鎮進行整改,并建立臺賬。目前,龐口鎮安莊村、龐佐鄉大興莊村對村里坑塘垃圾進行了徹底清理,恢復了坑塘原貌。

          三是農業產業化工作

         、偻瓿蓪13個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和服務,按時完成上年年填報表工作。

         、谕瓿杀6ùT豐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為20xx年創新型農業企業申報工作。

         、弁瓿杀6ùT豐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申報20xx年度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建設項目工作。

         、芨哧柨h碩豐現代農業園區被列為河北省農村創業創新園區,為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平臺。

          ⑤新增辛立莊葡萄種植、魏莊螞蚱養殖“一村一品”示范經濟村建設,發展規模經濟,鞏固壯大特色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藿衲晡覀冎鲃雍褪、縣統計部門溝通聯系,爭取把更多的企業列入農業產業化統計范疇,力爭今年產業化經營水平有所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目標

         、俜步推進農村改廁施工工作,按照時間節點,保質保量完成今年任務目標。

         、9月底,基本完成164個村村莊清潔行動“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解決農村環境衛生“臟、亂、差”問題。

          ③繼續加強對13個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的監測和服務,較好地完成下半年填報表工作。爭取培樹2-3家市級龍頭企業。

         、苴w官佐、莘橋、東趙堡3個中心村積極完善開工前的各項手續,爭取10月份開工建設。

          三、剖析瓶頸問題

          為把黨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貫徹好、領會好,高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實施,成效顯著,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瓶頸因素。

          一是農村人才資源要素較少。農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匱乏,農業技術指導、管理服務跟不上。有許多在外務工和在縣城打工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另外,近年來,隨著全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農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要素向本地回輸較少,輸血功能較弱。

          二是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壓力仍然很大。農村垃圾服務設施仍不完善,垃圾處理辦法陳舊老套,村民環衛意識不強,環境整治資金缺乏,造成部分村環境仍存在“臟、亂、差”現象。

          三是各村發展不平衡,社會矛盾仍舊存在。一方面是村與村之間的發展差距明顯,有的村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條件,發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集體經濟不強。另一方面是不同領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懸殊,伴隨有一定的社會矛盾隱患。同時,干群關系有待進一步加強,只有這樣才能使鄉村振興戰略真正落實、落地,促進全鎮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是農業發展的內部支撐因素仍需進一步加強。一是農業大而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發展不足,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一二三產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絕大多數農產品仍然以賣原料為主,分散經營的大多數農產品可追溯體系難以建立,質量難以取信于眾。三是品牌建設嚴重滯后。農業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知名品牌總量少,銷售渠道主要以線下為主。四是依靠農業自身積累發展產業的模式沒有太大改觀,融資手續繁雜,時間長、可抵押擔保物少、貸款數額小、周期短等問題仍然存在。

          四、意見建議

          下一步要緊緊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主要矛盾,解決好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民發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20 字方針為指導,振興農業產業,促農業增效,增加農民收入,促城鄉和諧,帶動綠色發展,促鄉村美麗。牢牢把握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建設。

          ①加快補齊突出短板。要以完善基礎設施為突破口,按照適度超前、綜合配套、集約利用的原則,把道路、自來水管網、污水管網、通信、物流等作為今后一段時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不斷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質量,讓廣大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

         、谠黾訉m椯Y金投入。在資金使用上,重點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引導產業發展、支持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各級財政要逐步增加資金投入,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幫扶投入,鼓勵社會資本、農民投入資金,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更好。

          ③依法簡化項目程序。相關職能部門加大項目手續辦理方面的工作支持、業務指導,依法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和招投標程序。

          二是搞好頂層設計,一張藍圖繪到底。

         、俳y籌城鄉發展規劃,突出城鎮帶動戰略。著眼于優化人口與生產力布局,從產業、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務等層面綜合考慮鄉村發展,以產業集聚區、城鎮新型農村、新型社區為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形成城市輻射鄉村的城鄉融合體。

         、诮y籌城鄉發展戰略,全面樹立城鄉發展“一盤棋”思想。與國民經濟增數相適應,建立“三農”投入增長機制,財政新增資金更多地投入農業農村。對于經營主體無力經營或利益不大的社會管理及公共服務領域由政府統一規劃、統籌安排,有計劃、按步驟建設。把項目資金的整合權更多的下放給鎮街。

          ③統籌鄉村產業布局,確立適合區域化、規;l展的優先及重點產業。建立科學的產業發展保護體系,發揮好政策的導向作用。在政策項目扶持上要有所偏重。按照當地資源稟賦的要求,遏制小而散、小而全的產業,避免浪費資源環境,禁止在不適合區域發展相應產業的作法。

          三是尊重市場規律,明確政府職責。全方位改革與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要在放管服上下功夫,建立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進一步規范和明確政府職責,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倏茖W制定農業支持保護的政策體系。包括調整和完善原有的政策,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十九大精神相適應的新政策等,鼓勵什么、限制什么、懲治什么都要十分明確,通過政策這個指揮棒,解決市場失靈方面的問題。

         、趦灮a業發展環境。重點是在項目審批、權利下放、土地流轉、農業保險、融資保、用地用水用電、減輕企業負擔、綠色通道等方面,規范部門職責,防止不作為。同時,更要防止添亂添堵的亂作為。

          ③加大重點產業的組織保障。建立支撐農業產業發展的工作隊伍、技術隊伍,健全網絡,配齊人員,保障經費。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8

          根據年初主席會議的安排,縣政協周宗榮副主席帶領財經工委與縣商務局相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于10月、11月深入全縣10余個鄉鎮、縣級近10個有關單位和近10個相關企業圍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開展了調查研究,并赴儀隴縣、岳池縣等地學習考察,F將相關情況報告于后:

          一、我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個、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600余個,縣級電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設,安岳電商大數據管理中心建成投用。培育本地電商平臺6個,電商企業超過400戶;據不完全統計,全縣網購人數超過30萬人,培育網店微店4900余個,電商從業人員超過16000人。20xx年實現網絡零售額13億元。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ㄒ唬⿵娀M織領導,完善政策扶持。一是組織領導保障。成立以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縣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組織協調、日常管理、督促檢查等工作。各鄉鎮、各相關縣直部門也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負責本轄區、本領域電子商務工作。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出臺《安岳縣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安岳縣支持電子商務發展補助資金使用細則(試行)》,明確在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260萬元支持電商發展;出臺促進以網絡銷售本地農特產品為主的“六免”、“十補”等相關獎勵扶持政策。三是健全監管機制。加強行業自律,組建成立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改組安岳檸檬商會;強化安全和質量要求,完善質量保障體系,制定安岳檸檬等農特產品網絡流通質量標準,出臺《安岳縣電子商務行業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規范電商行業交易秩序,推進守法誠信經營,促進全縣電子商務穩定健康發展。

         。ǘ┱蟽瀯葙Y源,提升服務水平。一是抓平臺建設。堅持“招大扶強”,重點打造一個專業性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做強一批區域性、垂直性特色產品交易平臺,努力構建“1+N”電商服務平臺格局。成功培育四川雷蒙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自建或改建電商平臺,完成檸檬、糧油等6個垂直性交易平臺建設。二是抓物流配送。整合縣內快遞服務企業、社會物流企業等60余戶企業(倉儲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中冷庫約6萬平方米),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共用,提升農村物流配送能力。鼓勵物流企業優化鄉村配送通道,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目前,依托郵政470個鄉村電商服務及配送站點和6條郵路,新增開通安岳——成都專線郵路,全面實現69個鄉鎮及沿線重點村“每日達”,偏遠村實現“次日達”。三是抓金融服務。加大對電商創業人授信和貸款支持,協調各類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簡化農村網商小額短期貸款辦理手續,對信譽良好、符合政策條件的農村網商,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鼓勵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助農取款服務點相互依托建設,開展小額取款等服務。20xx年實現助農取款5121.05萬元、貸款1000萬元、代理繳費343.21萬元。

         。ㄈ┘涌祉椖拷ㄔO,夯實發展基礎。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電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設,農村淘寶辦公培訓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啟動裝修,50個村淘服務站加快建設。道路建設方面,完成農村通村通暢工程4924.34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網絡建設方面,大力實施“寬帶鄉村”、“數字鄉村”、“自然村通電話、行政村通寬帶”工程,實現鄉鎮網絡全面覆蓋,741個行政村通寬帶,覆蓋率達80%。

         。ㄋ模﹫猿滞庖齼扔,壯大市場主體。一是強力引進知名電商企業。先后引進京東集團、易田網購、蘇寧云商、阿里巴巴以及我連網、樂村淘等省內外知名電商企業。其中京東集團、蘇寧易購分別在安岳建成服務中心和直營店,阿里巴巴農村淘寶項目強力推進,樂村淘在130余個便民超市建成服務點。二是著力培養電商人才隊伍。我縣依托安岳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安岳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及友好合作院!魅A大學,建成安岳縣網商培訓孵化基地、電商創業實訓基地、電商人才培訓基地,為培養電子商務創業生力軍提供了堅實保障。20xx年以來,開展培訓超過400期20000人次,成功培育了黃曉燕、唐文萍等1000余名創業骨干。引導縣內返鄉創業青年聯合組建安岳縣眾創網絡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引導本地廠家、經銷商和農業合作社發展成為公司的供貨商和售后服務商,借助眾創空間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成倍提高產品銷量。

          (五)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競爭力。引導生產企業(基地)抓好生產管理,推進標準化種植,重點支持龍泰達、稼潤檸檬等企業建立電商標準化產品加工基地,開展產品強質工程和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培育電商品牌產品,提高商品化率和電子商務交易比例,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目前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安岳檸檬、周禮粉條、通賢柚3個,國家計量免檢產品5個,四川名牌企業4家產品4個;中國馳名商標3件、四川省著名商標8件、資陽市知名商標21件。

         。﹨⒓泳珳史鲐,承擔社會責任。一是以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契機,在具備基礎條件的貧困村率先建立了60個電商服務及配送網點,為貧困戶提供農資和生活用品代買服務,降低貧困戶生產生活成本。二是組織貧困村第一書記、村干部、村民和殘疾人等參加電子商務培訓,鼓勵以貧困村為單位,統一產品、統一包裝,統一設計,打造貧困村特色產品網銷品牌。三是鼓勵四川雷蒙等電商企業實行定點幫扶,協助貧困戶銷售農特產品,促進農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麄靼l動不夠有力,企業、農民認知程度較低。我縣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力度不大,企業和農民普遍對發展電子商務的意義、作用了解不深。一些企業看不到發展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商機,片面認為電子商務投資周期長、風險大、維護難,對發展電子商務重視不夠、投入不足。農村由于青壯勞力普遍外出務工,家中留守人員文化程度較低,對電子商務的認知能力有限,參與熱情不高,電子商務的利用率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ǘ╇娚贪l展規模較小,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全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電商企業數量不多、規模較小,缺少規模較大的領軍型電商企業?h、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初具雛形,但有近200個村無服務點,特別是服務站(點)建設目前僅僅是覆蓋到鄉鎮和沿線重點村,距離實現全縣鄉、村全覆蓋還有較大差距。同時,已建成的`縣、鄉、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中,能夠正常運營、完全發揮作用的只占少數,一些鄉鎮電商服務站、村電商服務點仍是“空殼”。一些能夠運營的村電商服務點,也僅僅為農民群眾提供了代購商品、代繳電話費等方便,而在促進“農副產品進城”上的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與精準扶貧結合不是很緊密。

         。ㄈ┲误w系不夠完善,電商發展存在短板。在寬帶網絡支持方面:一是寬帶網絡覆蓋率較低。全縣網絡覆蓋率僅為80%,目前仍有185個村未接通寬帶網絡。二是農村寬帶接入速率較低。已實現寬帶網絡覆蓋的鄉(鎮)、村,寬帶網絡普遍存在端口少、穩定性差和資費高、帶寬少等問題的問題。在物流體系建設方面:一是物流網絡覆蓋不全。全縣物流快遞企業中,只有郵政快遞的.物流網絡基本覆蓋到鄉鎮一級,其余快遞企業的物流網絡多數只能覆蓋縣城,鄉鎮無法送達,電子商務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頸問題非常突出,致使農村外購商品進村與農副產品進城處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過高。據統計安岳檸檬售價中,物流費用就占30%。由于電子商務物流成本過高,挫傷了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三是配送服務不夠規范。一些物流企業在商品分揀、配送環節對商品造成毀壞,給銷售企業帶來損失。

         。ㄋ模┚W銷產品種類單一,特色品牌開發落后。一是網銷產品種類單一。網銷產品種類基本雷同,品種主要以“安岳檸檬”系列產品為主,糧油、土特產等地域特色產品種類少、沒有形成規模。二是網銷產品品牌開發相對落后。不注重網銷產品的開發、加工、包裝和宣傳,不及時跟進網銷產品的商標注冊和質量認證。三是網銷產品質量監管不夠到位。全縣對網銷產品的質量監管缺乏手段,難以杜絕網絡銷售中的欺詐行為。一些不法電商缺乏誠信經營意識,借助“安岳檸檬”品牌效應,在網上以次充好,用外地檸檬冒充銷售,給“安岳檸檬”品牌保護帶來壓力。

          (五)專業人員稀少,電商發展缺乏人才支撐。全縣電子商務發展缺乏專業人才,尤其缺乏數據統計分析、活動策劃、包裝設計等方面高端人才。農村普遍面臨“招不來人、留不住人”的問題,雖然初步培訓培養了一些人員,但多數專業技能偏低,只能完成電子商務的基本電腦操作,缺乏既懂農業農村工作,又懂電子商務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和農村電商帶頭人。

          四、工作建議和意見

          (一)健全服務體系,培育電商企業。一是加快服務體系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加快電商服務體系建設進度,實現鄉(鎮)、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努力做到應建全建。二是加強鄉村服務站點運營管理。堅持建、管并重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縣電商服務中心、鄉服務站、村服務點的日常運營管理,使鄉、村服務站(點)真正在助推精準扶貧、促進農民增收上、鄉村振興上發揮作用。三是培育壯大電商隊伍。積極招商引進國內大型電商企業入駐,引領全縣電子商務業快速發展。在全縣篩選確定一批電商龍頭企業,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鼓勵做大做強,提升電商企業層次。把扶持發展電子商務與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結合起來,制定優惠政策,鼓勵開辦網店、微店,不斷壯大電商骨干隊伍。

         。ǘ┩晟浦误w系,彌補電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網絡建設。積極協調移動、電信等運營商,加快農村通信網絡建設,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通信支撐。二是擴大物流網絡覆蓋。積極整合行業資源,鼓勵物流企業加強協作、抱團發展,構建以縣城為中轉、以鄉村服務站(點)為基點、以到戶配送為終端的城鄉一體化綜合配送體系,有效解決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結合安岳檸檬這類鮮活農產品特點,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提高冷鏈物流供給能力,解決長途運輸保鮮問題。三是降低電商物流成本。采取物流補貼、稅費減免、項目傾斜等方式,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費標準,減少物流成本,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四是規范物流企業服務。指導、監督物流企業建立商品分發、配送、運輸等方面的作業規范,提高服務質量,減少中間損耗,維護客戶權益。

         。ㄈ╅_發網銷產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開發特色網銷產品。依托全縣主導產業,在鞏固提高現有檸檬、糧油等農副產品品質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提升產品檔次。二是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整合社會資源,加大研發投入,打造地方品牌。高度重視網銷產品的商標注冊和質量認證工作,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全力做好產品質量監管。加強農副產品產地追溯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網上欺詐行為,營造誠信、安全、規范的電子商務市場環境。

         。ㄋ模┡囵B專業人才,強化人才保障。加強高等院校、專業機構開展合作,加快電商培訓進度,堅持全覆蓋、抓重點、促效果、帶就業,分高、中、低三級9類人員開展培訓,全面壯大本縣電商主體隊伍。在安岳職業技術學校設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加強對大學生村官、返鄉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農村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培訓,不斷壯大電商人才隊伍,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19

          思想是一種認識,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有思想。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解放思想是推進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和成功的法寶!所謂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認識,隨不斷發展的客觀實際變化而變化,敢于實踐、勇于探索,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目標,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鄉村振興戰略總體分為五個部分,其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載體,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根本。鄉村產業振興的經濟基礎好,才能建設好鄉村環境基礎、文化基礎、社會基礎,并最終實現生活富裕的民生目標。結合實際情況談一下主要做法:

          (一)要在提高自身素質中解放思想。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學習扶貧、鄉村振興等相關政策,不斷拓寬知識領域,實現個人素質持續發展與提升。同時利用“學習強國”、“新時代e支部”等網絡學習開展常態化線上學習,牢記初心使命,為全面建設“一谷一城”貢獻力量。

          (二)要在推進發展中解放思想。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目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要用農民生活富裕程度來評價。推進發展與解放思想是相輔相成的。解放思想的目標是為推進發展,推進發展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解放思想。20xx年我鎮積極發展鎮域經濟,深入推進優質扶貧項目。

          (三)要在探索創新中解放思想。探索創新是我們搞好工作的動力,也是我們解決發展中問題的`一大法寶。我鎮嚴格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積極解決困難群眾危房解危工作等民生問題,現已取得初步成效。此外我鎮還實施教育保障扶貧和醫療扶貧,全面落實困難群體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扶持政策。同時,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大主題,其中提升村莊衛生,改變人居環境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樺樹鎮堅決貫徹省、市鄉村振興會議精神,通過開展規范垃圾處理、新建木制柵欄、修建道路硬化、栽種綠植花卉、危房和廁所改造、評選美麗庭院等工作,統籌推進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

          二、制約因素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才能逐個問題、逐個環節地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過對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了解,總的來說,在鄉村振興上還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業發展環境不優。還普遍存在著標準不高、質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問題,尤其是與高標準的、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基礎設施還有較大的差距,規模經營、機械化施工都在我鎮都存在較大困難,農業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同時,機械化程度低。農機設備科技水平限制,土地耕地分散,機械化與規;Y合不緊密,農機田間操作、維護和管理技術落后等等因素,導致農業生產比較落后,機械化程度整體偏低,生產效率、產品加工能力與水平還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

          2.教育與社會心理的影響,制約鄉村發展。近幾十年來,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圍繞“遠離農村、遠離農業”展開的,“不好好學習,就當農民”,是鄉村家長、教師激勵孩子學習動機的最有效口號。人們骨子里潛移默化的滲透著一種觀念,沒出息的的人才當農民,甚至只要和農業、農村有關的人與事都會“低人一等”,這樣的說法雖然略顯極端,但卻是當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觀念。

          3.產業融合度不高。對生態環境與產業發展關系的認識還不到位,利用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不充分,農業發展與休閑旅游產業融合度不高。此外,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采摘農業等的辦法不多,普遍存在低水平模仿、模式單調等問題。產業類型重復不僅會影響項目質量,更會在本區域內形成強大的競爭阻力,分散消費能力,從而降低項目效益。

          三、下一步打算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號,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要立足實際、迎接挑戰、完善政策、補齊短板,努力為鄉村產業振興創造良好的條件,增強鄉村吸引力,帶動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向鄉村匯聚,讓農民看到“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希望,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一)要勤于學習,不斷提升思想觀念。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活到老學到老,利用休息時間、利用工作之余,切實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其次要會學習,要有方法,學習要有針對性,更要有時效性,切實做到學以致用;最后要堅持學,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學習中努力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斷提升自身思想觀念。

          (二)要善于思考,不斷強化思想意識。思考是一種能力,要根據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加工,去粕留精,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在工作中面對群眾時,要善于思考,創新改變工作方式方法,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工作經驗,妥善處理好矛盾和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

          (三)要勇于實踐,不斷強化擔當精神。牢固樹立“重在行動,貴在落實”的理念,要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繼續加大力度做好項目建設、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任務,做到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對域內特色產業的宣傳。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0

          為深入了解我縣鄉村振興工作的基本情況,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了由李秀俠副主任擔任組長的調研組,對我縣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本次調研活動采取了實地查看、入戶走訪、查閱資料和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十分重要的工作。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提出要高規格編制全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使其成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興動力。按照統一安排部署,縣發改委和縣住建局分別牽頭組織編制全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村莊布點規劃,經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政府采購程序,最終確定浙江大學城鄉規劃設計院公司中標我縣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和村莊布點規劃編制。在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鎮的積極配合下,編制單位收集了較為系統的基礎性資料,并深入鎮村實地走訪,全面了解各鎮村實際發展情況和發展潛力,為科學編制規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兩項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重點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多措并舉,推動農業提質增效。深入推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與國家級、省級科研院所及大專院校交流合作,著力做好優質小麥和大豆種子繁育推廣、培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與此同時,深入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著力打造百善鎮柳孜文化園、柳孜運河碼頭遺址、老城石板街,韓村鎮小李家紅色旅游景區、雙堆集鎮紅色教育基地等一批休閑旅游地,有效地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

          二是加強環境治理,提升農村生態品質。加強自然生態保護,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突出做好“垃圾、污水、廁所”革命,切實改變過去農村環境“臟亂差”的局面,并出臺相關文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三是加強文化宣傳,培育文明鄉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創新平臺載體,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活動質量,最大限度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推進移風易俗行動,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四是依托村民自治,完善農村社會治理體系。以基層黨建為核心,扎實推進抓黨建促振興。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進開放式黨校向鎮村延伸,壓實黨建工作責任,統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強干部及群眾的教育培訓,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不斷增強鄉村治理引領能力。同時,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五是統籌城鄉發展,助推脫貧攻堅?h人民政府在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重點實施了城鄉建設一體化、城鄉公交一體化、城鄉環衛一體化等工作,同時,緊抓脫貧攻堅工作不放松,堅持精準施策,不斷提升脫貧攻堅質量,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強化思想扶貧,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自主脫貧的志氣和本領,逐步消除精神貧困。

          二、存在問題

          整體看來,我縣實施鄉村振興工作開局良好,基礎工作比較扎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但也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整體工作推進緩慢,統籌協調能力不足。

          二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協調,部分項目資金使用不夠科學,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三是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服務三農健康發展能力不足。

          三、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建議縣人民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健全機制,統籌協調各方力量,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齊心協力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二是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協調發展,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活力。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編制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規范項目資金投入,切實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國家出臺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的機遇,積極儲備一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好項目。

          三是進一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加快推進村莊布點規劃調整與實施工作,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優化鄉村發展布局。加快推進南部次中心、劉橋新城等集中區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1

          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國農村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希望。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并為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五個具體路徑,即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和鄉村組織振興。年初以來,縣委農工部帶著“如何建設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鄉村,實現鄉村五個振興”重大課題,進行了廣泛學習和深入思考,結合人居環境治理工作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調研,現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我縣鄉村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強化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支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了健康穩定發展。20xx年全縣糧食產量穩定在35.3億斤;農畜產品加工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長9%。

         。ㄒ唬┰谕七M產業發展、提升農牧業效益方面。

          一是農牧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共建設節水灌溉農田117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50萬畝;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大場730個;農機綜合機械化率達86.5%。二是質量興農興牧戰略破題起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玉米種植面積302萬畝,綠色水稻65萬畝、雜糧雜豆80萬畝、特色作物60萬畝。20xx牧業年度家畜存欄247.6萬頭只,優質牲畜改良率達90%。三是農村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發展。成功爭取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全國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兩個國家級試點項目,培育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0家,實現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企業18家,帶動農牧戶3.2萬戶。

         。ǘ┰谧ズ蒙鷳B建設、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方面。

          一是自然生態逐步修復。實施土地整治項目41.28萬畝,落實重點公益林和天保區補償面積141.78萬畝,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萬畝。二是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全面開展以“五清、五有、五化”為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動,推行農戶“門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環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切實加強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加強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全縣農村牧區共有衛生廁所3.98萬座,普及率達到55%。

         。ㄈ┰谂嘤l風文明、繁榮農村牧區文化方面。

          一是基層文化基礎建設步伐加快。全縣鄉級文化站和文化廣場已實現全覆蓋,80%的嘎查村建設了標準的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或農牧民健身廣場。二是農民群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今年扎縣委、政府大力開展“用文化力量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主題活動”,各地精心組織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千家萬戶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會新風宣傳氛圍日益濃厚。開展了“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拒絕邪教”科普宣傳活動,去年以來各地共懸掛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標語20xx余塊,手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墻109390米。

          (四)在加強社會治理、夯實農村基層基礎方面。

          一是強化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重點實施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黨員“創業帶富”行動、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等農村黨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體經濟均達到3萬元以上;248個“創業帶富”黨員帶動貧困戶1781戶;196個嘎查村活動場所均達到規范化標準。二是扎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嚴厲整治農村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新建改建了699個民間警務室,連續三屆、12年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同時20xx年被授予“長安杯”稱號,是全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縣。三是打造“三農”人才隊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每年培訓農牧民達15萬人,大多成為了推動產業發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鄉村人才在水稻種植、黑木耳種植、育肥牛養殖、農家樂等產業項目上,帶領1781戶農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ㄎ澹┰诖龠M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群眾獲得感方面。

          一是精準扶持貧困群眾增收。整合各類扶貧資金3億元,投放貸款2億元,全力實施“菜單式”精準到戶產業扶貧和資金收益扶貧,20xx年全縣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34萬人。二是全面落實惠農惠牧政策。完善財政補貼措施,投入1800萬元扶持嘎查村發展集體經濟,開發農村公益崗位解決1077貧困人口增收問題。20xx年全縣共發放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惠農惠牧資金12.5億元,促進農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農村綜合改革力度。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同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完成農村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發放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0.6億元。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該縣在鄉村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不能回避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這些問題將給鄉村振興帶來較大阻力和困難。

          一是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

          表現為區域發展不平衡、設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較低。設施農業基本都集中在東南鄉鎮,其中高效節水農田僅50萬畝,不足全縣耕地面積的15%,其他大部分農田抗災能力不強。比如:以玉米為例,東南鄉鎮的好力保鎮基礎設施完善,玉米畝產可達1200斤,并且實現“旱澇保收”,而北部鄉鎮玉米畝產在700斤左右,還要“靠天吃飯”,農業現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時,全縣畜牧業標準化、設施化棚圈建設滯后,導致以養殖業為主導產業的北部蘇木鎮始終沒有擺脫傳統、粗放經營的現狀。

          二是農牧業產業不大不強。

          我縣耕地、水源、勞力等資源相對豐富,但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種養業規模小而散,與二三產融合程度低、層次淺,鏈條短,附加值不高。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發育遲緩,有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太少、成長也慢、創新能力較差,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造成了農牧業資源投入“多”與產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有待加強。

          主要表現在環衛基礎設施不完善,管護經費不足,長效機制不健全,各蘇木鄉鎮、嘎查村均未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垃圾處理場,大多數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邊、田邊、河邊傾倒,鄉鎮所在地的垃圾處理都是就地簡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糞污治理成為環境整治難題。農村牧區衛生廁所建設嚴重滯后,實際覆蓋率不足50%,無害化廁所基本空白,較大影響著農牧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四是農民群眾文明意識不強。

          相對城鎮而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整體創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實、工作不細,造成鄉村傳統不良習慣沒有得到有效糾正,村民的文明意識相對缺乏,封建迷信、信謠傳謠、聚眾賭博等現象較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進取、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有的負債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棄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貧,比如:好力保鎮五家子村年過七旬的趙守業,給3個兒子娶了“媳婦”,蓋了大瓦房,自己卻住著危土房,后由國家救濟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腦血栓癱瘓在床,只有2個女兒在床前照顧,兒子兒媳不聞不問,類似問題在農村比較常見,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風氣,因此,群眾文明素養、文明習慣、文明意識亟待提高。

          五是鄉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基層農技隊伍和實用人才隊伍不足,現有農村實用人才852人,其中種養技術類人才810人,占95.1%,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缺乏引領新技術的“尖兵”團隊。一方面,缺乏人才引進激勵機制,返鄉大學畢業生服務基層薪酬待遇低、沒有晉升渠道、缺少創業平臺,導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嚴重。

          六是農牧民穩定增收渠道不寬。

          受市場、自然災害的雙重制約,農牧業內部增收動力不足、空間有限,要實現“土里刨金”難度很大,比如:自治區固定觀察點胡爾勒鎮沙巴爾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萬畝,有家畜1.9萬頭只,通過對其中20戶進行常年觀察,該嘎查農牧民產業收入來源只有三項即種地、養畜、務工,比例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變,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時,該縣現有的農牧業龍頭企業產業化程度低、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沒有形成一條龍,企業規模效益不顯明,對農村經濟拉動能力有限,對農民增收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三、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新時代,新鄉村。面臨黨中央、國務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的大好形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絕不能沿襲傳統,要敢突破,要進行深入探索和創新。

          首先,在思想認識上要有新提升。

          鄉村振興是一次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的新藍圖,是走共同富裕、質量興農、生態發展、文化興盛、鄉村善治、特色減貧的新道路,是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農業農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對于進一步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驟上要有新思路。

          要正確處理好規劃、主體和時間的關系,合理設定階段性目標,按照中央、自治區和盟委的統一部署,實施“三步走”戰略,具備戰略定力,具有歷史耐心,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義。

          第三,在資金投入上要有新舉措。

          “錢從哪里來”這個最現實的問題解決不好,鄉村振興這一美好的藍圖就無法繪就。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在整合財政資金、創新農村金融、吸納工商資本、匯集社會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三農”傾斜,使廣大農村牧區成為吸引“人力、財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實踐探索上要有新機制。

          要持續深化農村牧區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依法賦予農牧民對承包土地草場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轉權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經營權。持續推進農村“三權”促“三變”改革,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使農民收益。

          第五,在推動落實上要有新合力。

          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組織的優勢和力量,吸引各行各業人士投身鄉村振興運動,充分運用各類新興媒體,及時總結提煉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好的經驗做法,豐富宣傳載體,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

          四、對推進鄉村振興的.幾點建議

          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發揮優勢,抓住關鍵,補齊短板,統籌推進實施。

         。ㄒ唬﹫猿仲|量興農、綠色興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一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結合扎縣實際,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到20xx年打造出“糧、肉、糖”三大支柱產業。圍繞東北黑土地保護和利用項目,建設國家“商品糧”輸出基地,實現糧食產量穩定在50億斤、年輸出商品糧200萬噸;建設畜產品儲備供應基地,生豬飼養量達200萬頭、肉羊存欄300萬只、肉牛存欄50萬頭,實現年產肉類產品15萬噸;建設中國北方“糖都”,發展甜葉菊種植10萬畝、甜菜50萬畝,實現年產甜菊糖2500噸、甜菜糖30萬噸。二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實施“雙穩雙增雙擴”工程。種植業推進“穩糧增經擴飼草”,穩定玉米種植面積,20xx年水稻種植達到80萬畝,其中旱作水稻10萬畝,擴大甜菜、甜葉菊種植面積,鼓勵發展庭院經濟、中草藥、青貯玉米及飼料;畜牧業推進“穩羊增牛擴豬禽”,發展標準化規;B殖,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高優質牲畜比重,發展安格斯牛1萬頭,到20xx年牧業年度家畜存欄穩定在300萬頭只。三要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實施特色農牧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加快甜葉菊、黑木耳、山產品、優質肉蛋奶類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推進農牧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電子商務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牧業、體驗農牧業、創意農牧業、認養農牧業、“互聯網+農牧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ǘ﹫猿謨炏乳_發人力資源,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鄉村振興,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我們要切實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三支隊伍”培育力度,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鞏固、壯大、提升抓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推進創業和創新,確保農業“后繼有人”。二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用寬松的政策、良好的環境,吸引農民工和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從資金支持、政府保障、財政優惠、公共服務、投資環境等各個方面,為鄉村人才引進建立全面的保障體系,充分調動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三要造就新型農民隊伍。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把本土人才培養納入培訓計劃當中,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適時舉辦技能大賽,培育根雕、剪紙、編織等高技能人才。注重發揮“土專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導作用,培育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

         。ㄈ﹫猿治镔|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一要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以“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農村牧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提升農牧民精神風貌。二要樹立樸實的價值觀。引導嘎查村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倡導勤儉節約、健康向上的鄉村風尚。三要豐富農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好“用文化力量激發群眾脫貧動力主題活動”、“送歡樂下基層”、全民閱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鼓勵農牧民群眾圍繞“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等主題,自編自演歌曲、舞蹈、小戲等節目,展現新時代農民擺脫貧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風貌。

         。ㄋ模﹫猿珠_發與保護并重,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一要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立足恢復、建設、保護和利益驅動生態,積極創新產權模式、造林方式,大力發展碳匯經濟,不斷發揮和拓展生態效益。到20xx年,實施造林60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3%。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展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進農村牧區“廁所革命”,實現農村牧區無害化廁所全覆蓋。繼續推進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工程建設,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開展田園建筑示范。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建設森林村鎮、特色小鎮,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發展清潔能源,建設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到20xx年實現風電裝機1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50萬千瓦、水電裝機10萬千瓦,推進秸稈資源轉化,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高效環保推進資源開發利用,堅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得一時發展,確保扎賚特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人們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ㄎ澹﹫猿贮h建統領發展,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鄉村振興,基層黨建是關鍵。一要打造堅強的基層黨組織。以實施“北疆先鋒”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富民黨建”,以抓黨建促振興。各級黨委要認真落實從嚴治黨“1+3”制度體系,統籌謀劃農村牧區黨建工作。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發揮鄉鎮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確保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農村牧區實現有效覆蓋。二要培養過硬的黨員隊伍。從嚴加強農村牧區黨員隊伍建設,持續抓好嘎查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管理,注重在優秀青年農牧民中發展黨員,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切實用好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六個一”機制,做實黨員“創業帶富”工程,著力解決農村牧區黨員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三要建設更強的嘎查村兩委班子。今年要全面完成嘎查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嘎查村黨組織書記、主任,認真落實扶持發展嘎查村集體經濟十條措施,確保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嘎查村穩定在80%以上。實行嘎查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建立嘎查村級權力規范運行和有效監督機制,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2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根據省委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和領導干部蹲點調研的要求,前段時間,我們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主題,專門赴基層聯系點——衢州市龍游縣龍洲街道xxx村開展了為期3天的蹲點調研。調研期間,調研組住農家、訪農戶,共召開由縣、街道、村干部和村民黨員、群眾、種養植大戶、工商戶代表等參加的座談會兩個,入戶走訪村民22戶。通過蹲點調研,調研組感到,xxx村就是浙江農村發展的一個縮影,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值得認真解剖的一只“麻雀”,對于研究、思考我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一、xxx村基本情況

          xxx村位于龍游縣西南,距縣城7公里,屬半山區丘陵地段,全村地域面積3.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10畝,山地面積2970畝。相傳,xxx村的村名來自于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村名一直沿用至今。全村共轄10個自然村,共分12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713戶,人口1693人。近幾年,xxx村先后獲得了省衛生村、省民主法治村、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五好黨組織、市綠化示范村、市便民服務示范村、縣先進基層黨組織、縣法治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ㄒ唬h的十八大以來xxx村發生的主要變化。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xxx村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化。

          1.村民收入來源的變化。20xx年xxx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3元,到20xx年達到了16342元,增長56.8%,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了79.6%,經營性收入減少了14.5%,財產性收入增長了13.9%,轉移性收入增長了6.5%。工資性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是xxx村以勞務輸出為主;經營性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村中務農人員減少和種植成本的上升;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雖有上升,但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還不高,其中財產性收入主要是田畝租金、利息、房屋出租收入;轉移性收入主要是每年的政府補貼和補助收入。

          2.村民生活條件的變化。吃的方面,20xx年xxx村老百姓花在吃上面的費用平均每戶1.2萬元,20xx年提高到平均每戶1.8萬元,提高了50%。住的方面,全村農戶基本住進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住房,村里還出現了許多別墅式庭院。行的方面,全村家用小汽車數量從20xx年的63輛增長到了20xx年的155輛,增長了146%。家用消費方面,20xx年全村擁有電腦的農戶為200戶,20xx年提高到了351戶,增長了75.5%。

          3.村莊生態環境的變化。黨的十八大后,村里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全村污水處理系統全部安裝到位,并實行生活污水處理和垃圾分類;拆除違建面積4萬多平方米,道路硬化10多公里,安裝路燈120余盞,幾乎覆蓋村內所有小路;新建公廁6個,立面改造房屋墻體和庭院綠化28戶;新建了村景觀潭、水車水碓、古窯址、健身步行道、黨建廣場、休閑公園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全村生態環境更加美麗。

          4.村級集體經濟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現在每年約有30余萬元收入。村里結合省級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建設,流轉土地706畝建立種養殖基地,村集體每年增加收入約5萬元,并為村民每年增加收入70萬元,解決村勞動力70余人,實現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村民增收致富共贏。

          5.村級基層治理的'變化。一是用活“村情通+民情檔案”,將最基本的“村務公開、戶籍、土地、建房、務工”等40余項信息電子化、掌上化,實行分級管理、動態更新;二是建好“村情通+民情驛站”,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建設村網上代辦服務點,讓群眾享有無差別的“掌上服務”;三是推進“村情通+民情溝通”,實時公布黨員干部做實事、村級重要事項、熱點問題情況,接受群眾點贊、監督、評議。

          6.村級組織建設的變化。一是創新“村情通+農村黨建”,依托“村情通”平臺,將黨支部建在平臺上、黨小組建在網格上、群團建在群眾“指尖”上,使農村黨員“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二是推行“五組一聯”機制和“先鋒紅卡”工程,積極調動廣大無職黨員主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三是推行服務群眾“三定三包三評”機制,對黨員服務群眾的事項“月度計積分、季度亮星級、年度評指數”,并把結果作為年底評優評先和考核獎勵的重要依據。

         。ǘ﹛xx村村民的感受。調研組充分感受到,這幾年xxx村發生的重大變化,老百姓都有著同樣的感受:一是對黨擁護,充滿感激。不管是參加座談會的黨員、群眾,還是入戶走訪的22戶村民,都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發自內心地擁護。二是對生活普遍感到滿意,獲得感強。每到一戶,在與村民的交流中,都感到村民對生活現狀普遍感到滿意,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比較強。三是對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滿期待。走訪過程中,老百姓談得比較多的是,希望村里的綠化搞得再好一些,能多種一些樹,村里的主干道能夠拓寬一些,也希望把停車場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優質的醫療資源能夠下沉到農村等,表達了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ㄈ﹛xx村發生變化的原因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xxx村發生的重大變化,是歷史性和根本性的: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級黨委、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向經濟成果轉化,積極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特別是近年來全省開展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在促進農村發展的同時,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二是有一個好的“領頭雁”和一個好的基層組織。實踐證明,農村有沒有一個好的“領頭雁”,有沒有一個好的基層組織,事關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座談和走訪過程中,許多村民都對村支部書記和村兩委班子工作給予了肯定和點贊。三是有一個好的鄉風和民風。走訪過程中,調研組成員都有一個普遍的感受,就是xxx村“民風樸實、百姓勤勞”。xxx村的變化,離不開一個好的鄉風民風,離不開村民的勤勞、樸實。

          二、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幾個問題

          通過蹲點調研,解剖xxx村這只“麻雀”,調研組發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一些問題。

          (一)農村黨組織建設問題。從xxx村基層黨建工作來看,黨支部作用發揮充分,總體贏得了群眾點贊,但也存在全村年輕黨員偏少、黨員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等問題。如xxx村85名黨員中,35歲以下黨員只有5名,占總數的5.9%,全村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才7名,占總數的8.24%,農村黨員的結構問題需要進一步引起關注和重視。

         。ǘ┺r民增收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問題。從農民收入看,20xx年xxx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2元,既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956元),也低于衢州平均水平(20225元)。在16342元收入的構成中,工資性收入為13554元,占比82.9%,高出全省(61.9%)21個百分點,經營性收入1315元,只占8.04%,低于全省(24.5%)16.46個百分點,印證了xxx村以勞務輸出為主的`實際情況,說明離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還有很大差距。從集體經濟收入看,xxx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為30多萬元,主要依靠租金和分紅,結構和層次還不是太高。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特別要重視集體經濟構成問題,尤其要增強集體經濟的“造血”功能,提高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可持續性。

         。ㄈ┺r村產業振興問題。從xxx村整體情況看,全村農產品特色還不明顯,種養殖規模普遍不大,還沒有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產業如何形成規模效應、提高社會化保障水平,以及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促進農村產業振興,值得思考與重視。

         。ㄋ模┺r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調研組入戶走訪的22戶農戶中,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只有兩戶,其余均為上世紀40、50、60年代出生,很多家庭平時只有老兩口在家,孩子大多在外求學、打工或者學校畢業以后留在外地工作,特別是現在浙江農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子女在外求學或者畢業后在外工作的越來越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果沒有人,沒有勞動力,不僅糧食安全談不上,現代農業談不上,鄉村振興更談不上。對當前比較突出的農村人口老齡化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

         。ㄎ澹┺r村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問題。從教育來看,走訪過程中,村民最大的希望是孩子上學有接送的校車,特別是對于父母在外打工需要爺爺奶奶接送的,老人感到力不從心。從就醫來看,xxx村鄉村醫生今年71歲,年齡偏大,不會電腦操作,對病情只能作一些基本處理,走訪過程中村民也希望優質醫療資源能下沉到村。從參保情況看,20xx年xxx村合計參保1672人,占戶籍總人口的98.76%,全村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70人,退休人員平均待遇為168.6元/月。農村醫保、養老保險事關打破城鄉二元體制,需要在統籌考慮支付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符合農村特色的社保體系。

         。┏青l統籌發展問題。像xxx村離龍游縣城只有10多分鐘車程,對類似離城市和城鎮距離較近的鄉村,要積極探索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各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因此,對于城鄉統籌發展,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因地制宜、因村制宜。

          三、對策建議

          第一,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一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進一步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鞏固農村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地位。二是要進一步突出服務功能。要結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農村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動鄉村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大平臺”向村級延伸,努力消除城鄉之間的數據鴻溝、信息孤島,讓數據多跑路、農民群眾少跑腿。三是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和黨組織骨干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大力加強農村基層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大在農村致富帶頭人、鄉土人才、鄉賢、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退役士兵、優秀大學生村官等黨員中優選村黨組織書記。要加強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后備力量建設,注重在農村現有優秀人員、青年農民、在外農民工中的優秀分子中培養和發展黨員,切實改善農村黨員的年齡、知識結構。

          第二,要做大做強農村產業,進一步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活力。一方面,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高效、生態、高質為導向,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農村土地資源。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啟動百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下一步要規劃和試點先行,前提是農民的利益得到優先保障。

          第三,要做實做細農村民生保障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農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一是要大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通過多種措施進一步提升農村基礎教育整體水平;要在實施“雙下沉、兩提升”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高水平醫療聯合體和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加快培育鄉村全科醫生,彌補鄉村醫生“短板”;要高度重視農村老齡化和留守老人問題研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滿足農村養老需要。二是要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偟脑瓌t建議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化全省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加強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及其他醫療保障制度有機銜接,推進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加強對農村困難人群的保障,深化農村精準扶貧問題研究,完善精準幫扶機制,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第四,要因村制宜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進一步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要充分利用城市和農村兩種資源,統一謀劃,使臨近城市的農村,不僅能夠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也能享受農村生活的寧靜,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特別是要結合大花園建設行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加強農村綠化,推動農村形成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充分展現詩畫浙江的美麗風光,使農村真正成為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

          第五,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一是要不斷創新農村治理的組織形式。特別是要積極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鼓勵發展鄉賢理事會、參事會、議事會等鄉賢組織,推動從農村走出去的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等回饋故里;二是要大力推進農村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基層治理四平臺”向村級延伸,完善村便民服務中心,努力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三是要堅持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聯動體系,深入開展平安鄉村建設,特別是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掃黑除惡行動,堅決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確保鄉村振興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3

          20xx年3月28日至4月18日,對石堆鎮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進行了調查研究,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ㄒ唬┤婷牛莆盏谝皇仲Y料。

          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ǘ┩怀鲋攸c,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

          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項目,增加群眾收入。

          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系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

          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項目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項目,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

          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后規范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

          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范村。

          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區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

          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

          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

          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

          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接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的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

          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區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讓法律咨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里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凈增收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ㄈ┐蛟焓痉饵c,進行典型帶動。

          重點打造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范點。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游、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閑農莊和1處步云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園區的示范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

          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范、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后,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項目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通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游難度很大。

         。ǘ┤狈φ摺①Y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愿到農村創業;貋淼囊仓挥性谕饽苋说酱鍝未甯刹。

          三、意見建議

         。ㄒ唬┙ㄗh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ǘ┙ㄗh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ㄈ┙ㄗh加大政策扶持、項目扶持、資金扶持力度,發展建設田園綜合體、郊野公園和休閑農莊,打造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區。

         。ㄋ模┙ㄗh上級職能部門提供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等各類支持,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創造良好條件。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4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以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為前提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曾經極大地釋放了農民的潛能,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農村面貌。但是,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老化和減少,農村土地零散化、碎片化,土地產出低效化等問題也逐漸凸顯,并逐步滯后于現代農業的要求,已然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坎。近年來圍繞落實農業農村改革部署,正確處理農民和土地關系這一改革主線,通過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創新經營體制的方式,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現狀及難題

          街道村地處街道北面,距離城區2.5公里,下轄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19戶,農業人口1781人,現有耕地面積1947畝,人均耕地約1.09畝。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土劃割為若干小塊分到農戶,導致每家每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布。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戶”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布更加零散。如村5組其中一戶農民3.5畝旱地被劃分成10余塊,最小的一塊地只密植了3株柑桔。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

          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

          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

          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

          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協商一致;

          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邊界,浪費了耕地資源。

          圍繞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我們在街道村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索,通過承包權入股、土地預流轉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耕地的“團聚”和適度規模經營,勞動效率和經營效益也相應提升。

          二、土地股份制的探索及構想

          在村調研發現,雖然群眾意識到了承包地散碎化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集零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戶間相互可以進行土地調換,但各懷心思,效果有限;外部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因農戶意見不一難以達成。鑒于此,我們在廣泛調研、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提出了土地三權分置、承包權入股、適度規模經營試點的構想:以生產社為單位,以農民自愿為前提,農戶的'耕地承包經營權全部入股,土地股份化,對農田進行集中整理,引進專合社、龍頭企業進行成片經營。在具體探索過程中,我們分別制定了《村耕地成片經營試點管理辦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預流轉協議》等,組織街道及村干部成立了工作小組,通過宣傳動員并與村民們達成一致意見,在不改變土地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以書面協議形式,每戶農民將所有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所在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和村集體資產公司完善入股相關手續,實現土地標準化整理和規;洜I。

          三、土地股份制的實踐和成效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街道以村為試點村,通過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吸引民間投資,以村集體資產公司為主要載體,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民”的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血橙基地,切實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ㄒ唬┞鋵嵢龣喾种。

          農村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后,推進土地股份制改革,要堅持推進“三權”分置并行,落實好集體所有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動搖,這是開展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在實踐中,穩定農戶承包權,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等用益物權權能;放活土地經營權,創新土地經營權流轉模式,推行由農民一次性出租讓渡土地經營權向入股經營、合作經營等共享土地經營權方式轉變,形成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機制。

         。ǘ┮幏顿Y源管理。

          街道村20xx年注冊成立市區社區集體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對現有山坪塘、渠道、提灌站、村道、村級公益性房屋等集體資源資產進行清產核資,通過回收分散的集體資產,對村級“三資”開展集約化、規范化管理。對村集體經濟共有人進行確認,為下一步村集體收益分配提供依據。按照“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思路,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到村集體公司,集體公司聘請專合社和農村經紀人負責生產經營,通過把村集體資源資產折股量化組建村集體公司,并整合上級財政扶持資金和吸收民間資金,實現村集體公司、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之間的三方合作和互利共贏。

          (三)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以區大規模綠化行動項目(混交林)為支撐,通過新栽苗、嫁接等方式,規范化種植塔羅科血橙1000畝。注入社會化資本,完成“伙兒山牌”血橙商標注冊,通過電商平臺開展前期市場拓展、銷售。

          二是林下種植蔬菜、芽菜等,并與公司簽訂蔬菜訂單收購合同,培育近郊城市保障性蔬菜基地。

          三是發展特色水產和肉牛生態養殖,利用嘉隆竹木專業合作社竹筍加工廢料為牛飼料,牛的糞便作為種植血橙有機肥,實現種養結合、種養循環。四是培育發展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血橙、蔬菜種植、有機草莓等產業,融合新村發展和七洞湖休閑體驗,打造村田園綜合體品牌,建立1-2家星級農家樂、農業公園,形成輕紡園區和南觀路農業旅游示范點。

         。ㄋ模﹥灮鏅C制。

          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作用,村集體公司爭取區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資金90萬元投入血橙種植項目,專合社吸收民間資金和技術,通過采取“村集體資產公司+專合社+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導農戶、村集體公司和參與“三變”改革的新型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和合作機制,確定村集體與合作社共占4成、入股農戶占6成的初次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擬實施經營收益二次返利,切實保障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村居民股東權益。同時,聘請本村種植大戶、貧困戶進行長期或臨時性工作,以工資收入的形式回饋種植大戶和農戶。

         。ㄎ澹╅_展新村建設。

          加快“四好村”創建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著力實施農村房屋改造、風貌改造、環境整治、潔凈亮化工程;開展農村垃圾治理、污水處理和廁所改造,示范區內農房、道路及沿線人居環境改善逐步提升,適度統一,彰顯特色;推進鄉風文明示范工程建設,建立完善“一約三會”(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反黑會),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院落等評比,開展法律明白人、法律進鄉村等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生活;開展感恩奮進教育,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提振貧困群眾精氣神。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5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進一步加強農村建設,發展農村產業,實現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實現鄉村生態振興,加強農村環境治理,改善人居環境,打造美麗宜居生活家園。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盡管在一系列強農、富農、惠農政策的推動下,農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但很多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利于統籌城鄉發展,是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后對農村發展戰略的再提升。鄉村振興戰略不僅要求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各項涉農經濟制度,而且注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可有效推動鄉村發展、農民致富。經過對相關政策學習梳理,并采取實地調查、問卷調查等方式,結合南城區實際,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一、南城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狀

          南城區地處縣城南部,所在轄區共8個行政村:北沙河、胡家莊、南楊家莊、孟家莊、楊家莊、申奉,2個農村社區:太紡二社區、天利達二社區。南城區把農村基礎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城鄉二元結構差距逐步縮小。

         。ㄒ唬┌l展農業產業

          目前,農業產業調整成效明顯,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中心,以省果樹所種植技術為支撐,依托玉露香梨、早黑寶葡萄等產品,發展休閑觀光農業,以海宏牧業為養殖龍頭,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銀行+農戶”的肉羊生產模式。南城區現有耕地6105畝,農業人口8362人,年出欄育肥羊達到20000只,生豬出欄量9360余頭,能繁殖母豬148余頭,年產肉雞65000余只。在堅持以農戶為主體的基礎上,大力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積極與山西農業大學、省果樹所對接,在產業結構調整、新品種引進、產業技能培訓上下功夫。申奉村在農綜開發的基礎上與農業大學合作,并簽訂合同共建140畝試驗田,更好的促進科技成果面向實際應用和需求轉化,進一步帶動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雖然目前南城區產業調整成效明顯,但還存在很多問題:

          1、種植結構單一,農民基本還是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生產生活;

          2、種植技術不發達,缺少專業農技人員的培訓指導,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建設還需加強;

          3、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夠,幫扶方式方法還需改進。

         。ǘ└纳粕鷳B環境,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必須要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農業綠色發展道路,才能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自“拆違治亂提質”城鄉環境大整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各村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100%,形成了源于自然,用之于田,綠色環保的良性循環經濟發展體系,農民收入增加了,農村秸稈焚燒現象也沒有了,農村大氣環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畜禽養殖采取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的模式,以就地就近種養還田和農用有機肥為方向,加強畜禽糞污處理利用設施建設,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達100%。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集中處理。各村積極響應上級指示,清理本村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進行墻壁美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雖初步建立了生態系統保護的長效機制,但仍需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很多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很差甚至缺乏,今后還需采取設立環境課堂、加強輿論宣傳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優質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農業面臨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短板,還需加強建設高標準、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

         。ㄈ﹤鞒邪l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鄉村發展離不開穩定的村級環境,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通過完善村規民約、社會誠信體系等,不斷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達到改進村風民風的實效,切實營造和諧的鄉村發展環境。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經過長期的不斷努力,各村文化機制體制不斷健全,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逐漸豐富。

          1、農民業余文化組織建設不斷完善,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群眾自發組織各種文娛活動,豐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養和幸福指數的同時,也有助于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2、各個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體育健身場所和圖書館等進一步完善,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免費對群眾開放。

          3、目前,各村基本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且完善夕陽紅養老院基礎設施建設,為老年人養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會心理的影響,制約鄉村發展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心理和教育有關。千百年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致使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圍繞“遠離農村、遠離農業”展開的,“不好好學習,就當農民”,是鄉村家長、教師激勵孩子學習動機的最有效口號。人們骨子里潛移默化的滲透著一種觀念,農民不是一個體面的職業,甚至只要和農業、農村有關的人與事都會“低人一等”,這樣的說法雖然略顯極端,但卻是當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觀念。

         。ㄋ模┐蚝镁珳拭撠毠詰穑咧袊厣珳p貧之路

          在攻堅脫貧方面,南城區將扶貧開發建檔立卡系統內的低保貧困戶7戶9人,五保貧困戶23戶24人,全面強化包村干部責任到人,統籌推進,結對幫扶,政策兜底。為認真落實扶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確保貧困人口一戶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脫貧。但在在脫貧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維的`培養和運用,針對不同的貧困類型采取相對的形式對貧困對象進行幫扶,并且要加強扶志的力度,從真正意義上做到的幫扶,真脫貧、不返貧。

          二、對鄉村振興發展的思考

          實現鄉村振興,首要的要明確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思路:進一步加強扶持政策落實,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加強平臺載體建設,加強集群發展和特色產業建設。依據戰略思路,找準戰略重點,結合推進情況,全面規劃,合理確定區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態定位,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ㄒ唬┩七M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洜I。“地”是農民生產生活、農村發展的載體。長期以來,農民缺乏新動力、新途徑。特別是農村耕地“碎片化”,無法大面積進行創新型生產發展。土地流轉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這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要進一步引導他們合理合法地將手中閑置土地流轉出去,盤活土地利用價值。

          (二)當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蓬勃興起,要繼續鼓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并重點扶持解決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難題。

         。ㄈ┳哙l村綠色發展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農民們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力度,實行長效保護機制,改變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問題。有效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全面推進鄉村綠色發展。

         。ㄋ模﹤鞒邪l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鄉村特點的有效方式,傳承發展農村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完善農村基本陣地建設,建立更加長久的運行機制,挖掘本土人才,從思想上振興農村。

          (五)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擺脫貧困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更加精準脫貧,強化脫貧質量是我們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創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情況。將扶貧與扶智、扶志將結合,鼓勵推動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力爭做到全部脫貧不返貧。

         。┘訌婞h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額重大決策部署,我們要真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地位,把黨管農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實處。

          1、完善農村工作領導機制,建立實施鄉村戰略領導責任制,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2、強化干部服務意識,提高干部隊伍對新思想、新任務的認識,緊抓落實,提高辦事效率;

          3、根據黨的領導,開展工作,制定適合本村的工作條例、機制。

          總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改革創新、攻堅破難,要著力構建“多規合一、全域覆蓋”的城鄉規劃機制,要著力構建“重點突破、系統推進”的改革創新機制,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貫徹落實各項制度,匯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堅決把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朝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不斷邁進!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6

          圍繞進一步加強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村綠色發展、加強鄉村人才建設、提高鄉村民生保障水平、推動我市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提升。6月13日,全市青年干部培訓班鄉村振興工作調研組通過實地走訪、查看資料、與農戶面對面溝通、組織座談等方式對我市XX縣、XX縣部分鄉村進行調查研究,認真思考,結合我市實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F報告如下。

          一、我市鄉村振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逐個問題逐個環節地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市鄉村振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鄉村建設的歷史欠賬仍然較多,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鄉村人力資源匱乏。人力資源匱乏制約我市鄉村振興發展。一是人才隊伍結構欠佳。我市鄉村實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現象。從年齡結構上看,45歲以上的占比較多,35歲以下的鄉村實用人才較少,缺乏后備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市鄉村人實用才學歷層次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有的鄉鎮街道人因為政府最近幾年大力支持推動了工業、農業經濟的較快發展,導致人才集中于幾個鄉村。二是人才隊伍總量不足。我市鄉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勞動力以自發進城務工或經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許多在外闖出天地的人從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同時,隨著城鎮化建設的迅猛推進,城市的發展理念、生活環境、基礎設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不斷吸引年輕的大學畢業生,鄉村的資源要素已不能滿足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導致人才資源、人力資源雙要素匱乏,致使鄉村發展中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顯現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鄉村實用人才和優秀的村書記是我市農業經濟的直接推動者,應充分發揮典型作用,通過政府正向獎勵、正向宣傳,讓優秀人才特別是創新能力強、對周邊農戶有較大帶動作用的鄉村人才被社會所認可,最大程度調動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創新智慧和熱情。但是,當前鄉村已有的很多實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優秀的鄉村實用人才沒有得到相應的獎勵。同時,電視、網絡、微信、報紙等各類媒體對鄉村實用人才的典型報道較少,影響了鄉村實用人才的積極性。四是培訓體系不健全。我市鄉村諸多部門對鄉村實用人才進行培訓,主要有農業局、科協等,但相互之間又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合作,培訓內容又往往會存在重復性,培訓的針對性不強,不能適應當前三農發展的要求。

          (二)鄉村生態環境欠佳。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近年來,全市鄉村環境、人居環境已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仍有存在不足之處。一是部分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到位。隨意丟棄生活、生產廢棄物,到處排放污水等陋習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致使“臟、亂、差”現象難以徹底根除。二是鄉村環;A設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鄉村環;A設施建設總體上處于落后狀態,大部份鄉村沒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部分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對水源地保護和生態環境改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三是農業廢物綜合利用率低,畜禽養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蓋已在廣大鄉村大量使用,上述廢棚(地)膜長期滯留于土地中,對土壤質量構成污染。農作物秸稈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燒秸稈現象,是造成大氣嚴重污染重要來源之一。在畜禽養殖過程中,農戶散養和小規模養殖占主體,畜禽糞便隨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無無害化處理及肥料化利用,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鄉村農業體系不完善。我市鄉村對于大規模健康養殖、水稻種植產業、鄉村旅游都有一定的發展,但這些力度還不是很大,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產業轉型升級乏力。一是農業不大也不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產業發展不足,特色產業培育困難,農業產業鏈條不長,產品附加值低,農產品商品化率不高,一二三產業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絕大多數農產品仍然以賣原料為主,即使是簡單的`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也沒有,全市鄉村在傳統綠色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實現產業升級重組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三是品牌建設嚴重滯后。農業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知名品牌總量少,銷售渠道主要以線下為主。對于鄉村電商、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工業強鎮、新型經營主體等的培育和建設力度更是很小。

          二、我市鄉村振興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不斷加強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幾點建議。一是強化領導班子建設。把干部資源向縣(區)傾斜,把精力、資源、力量聚焦到鄉村振興上。改善鄉鎮領導班子專業結構、知識結構,增強班子領導“三農”工作能力,把熱愛鄉村、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選調到鄉鎮領導班子。擇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加大黨員發展工作力度,加強三農工作隊伍的再教育、再培訓工作。二是創新教育培育理念。要發展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解決“誰來種地,怎樣更好種地,誰來幫助種地”的歷史性難題,更加卓有成效的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就需要更好地培育鄉村實用人才和加快推動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所謂“培育”,雖然與“培訓”僅有一字之差,但與“培訓”有著較大的差別!芭嘤枴眱H是傳授知識及技能,而“培育”則包括農村實用人才成長的全過程,這其中就包括技能培訓、思想培訓、市場培訓、思維培訓和政策扶持。如果不能有效實現從“培訓”到“培育”的轉變,鄉村實用人才的隊伍建設就無法實現更大的發展。三是吸收各類實用人才。研究制定中長期“鄉村實用人才計劃”吸收和引進各類人才充實鄉村實用人才隊伍。在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新形勢下,要抓住有利的時機,創造各類適宜的條件,大力吸收和引進各方面的人才(工商界、農業高技術高技能、市場推廣、機關黨建等人才資源,不斷壯大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大量吸收涉農大中專畢業生,通過網上招聘會、人才交流大會、赴外招引人才活動等各種形式,鼓勵我市的涉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吸收涉農院校畢業生為農村實用人才。

          (二)不斷加強鄉村生態環境治理。一是加強宣傳提高環境意識。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多形式、多層面地進行宣傳城鄉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意義。通過第三方服務建立村中的物業管理組織,加強垃圾中轉站、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全權負責管理村清潔衛生工作,逐步形成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及長效管理機制,使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善。二是大力推進建設生態文明。積極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綠色產業,培育觀光休閑、農耕體驗、健康養生等“美麗經濟”。培育一批集生活、生產、生態于一體的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旅游風情小鎮,打造一批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庭院、美麗田園,讓美麗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閑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三是深入開展鄉村環境整治。鞏固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實施農村“廁所革命”,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進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完善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加強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實施碧水藍天工程,推廣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強重要水資源流域整治和保護,保護好飲用水源。

          (三)不斷推進鄉村農業體系建設。一是加快完善現代農業融合體系框架。繼續推進種植業、養殖業、園林特產業蓬勃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梅花鹿、東遼黑豬、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優化結構,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與企業合作,開展產業融合試點示范,整合集中連片原料基地、加工園區和物流配送基地,打造一批區域性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示范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及模式。二是加快實施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框架。提高黑土地和高標準農田的保護和建設,發展科學施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灌溉工程建設,提高耕種機械化使用率,全面提升田地、水利、道路、山林、電力等設施建設和改造,提高耕種質量。按照各地資源稟賦特點,注重分工協作,避免浪費資源環境,禁止在不適合區域發展相應產業。借助部分鄉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民俗旅游的發展契機。注入文化景觀元素,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游,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田園人文鄉村旅游產業鏈,創建一批特色小鎮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框架。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模式,加快農產品電商化和物聯網工程的建設,圍繞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基地、流通市場等地,建設一批可清洗、分裝、預冷、儲藏、加工的設施,擇優選擇和推介一批有基礎、有實力、有意向的中小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采購等方面開展合作,完善產業分工協作,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力新優勢。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7

          一、農業、農村、農民現狀

          (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滯后

          全縣農業基礎條件差,田地分散,地塊較小,不利于農業機械化生產。農業基礎設施欠賬多,水利設施老化嚴重,近年來,雖然實施了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項目,但從全縣來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仍不完善,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項目支撐能力不強,缺乏統一規劃,項目打捆使用,農口部門之間沒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為陣,造成有項目無產業,有產業無項目支撐。

          (二)農業經營者素質不高

          受傳統農業的影響,我縣農業以家庭為單位的傳統小農生產方式居多,農戶經營較為分散,直接導致產業規模小,很難進行規;N植、集約化管理和標準化生產。農村人員結構老化,18-60歲真正意義的勞動力資源嚴重不足,人才斷代現象突出,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已不能滿足農業發展需要;農業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雙雙短缺,部分鄉鎮農技部門有的農技人員往往身兼數職,無法全身心投入農村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基層農技員知識更新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

          我縣龍頭企業(業主)發展規模較小,示范引領作用不強,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不規范、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社會化組織程度不高、輻射帶動效果不顯著,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未能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目前我縣農產品交易市場平臺建設滯后,交易方式單一落后,市場信息不對稱,農產品產銷難對接,農產品產業鏈的各環節基本是分離的。農產品流通市場、農產品銷售還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導,缺乏及時、準確、系統、權威的生產、技術、價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導生產、引導銷售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四)基層政府服務能力不強

          鄉鎮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相對艱苦,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上進人渠道窄,影響了干部補充,且優秀人才容易被上級部門挖走,造成鄉鎮干部隊伍結構失衡、人員老化、青黃不接、斷層嚴重。部分鄉鎮中年干部由于學歷和知識層次偏低,對新形勢下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認識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觀點、新知識的能力較弱,習慣于用傳統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在落實示范帶動、農業產業開發中,缺乏創新能力,點子不多,辦法不實用。部分鄉鎮年輕干部,由于缺乏基層工作經驗,組織動員群眾能力差,面對實際困難時往往顯得辦法不實用,與群眾打交道存在障礙。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擔當的創新意識和進取精神,貽誤了發展良機,造成了工作被動。

          二、建議意見

          (一)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

          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干部的培養、配備、管理和使用,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建設丘區現代農業強縣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證。一要扎實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堅持將政治建設擺在農業干部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切實加強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準確把握“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定位,從政治高度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實推進紀律作風建設。深入開展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開展正風肅紀,堅決糾正不正之風,大興敢于擔當、狠抓落實、為民服務、調查研究、清正廉潔之風,在全縣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牢固樹立農業系統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實推進業務能力建設。堅持在加強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業務知識學習的同時,引導農業干部職工更加注重運用市場、法治、信息化和以點帶面的方法推動工作,不斷提升服務“三農”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加快建立教育培訓、規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專業化程度深、分工明細、服務水平高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村經紀人、職業農業經理人,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經營主體,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紅”“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專業農戶”等模式,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運作市場化,提供農業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引進、動植物疫病防控、質量檢測檢驗、農資供應和市場營銷等服務,使農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堅持示范引領、創新推動,創建一批省市級示范社、示范農場。

          (三)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有力支撐。一要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綜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級、聯網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城鎮供水設施覆蓋行政村比率、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水質檢測能力建設。二要推廣和實施農村清潔能源,加強對生物質節能爐具、秸稈固化綜合利用、沼氣、太陽能節能房等新能源、新技術的推廣利用,積極引導農村能源結構的轉變。三要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項目,完善“田網、路網、渠網”等配套設施,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格局。四要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保障農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

          充分利用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加大農業項目資金整合,注重產業發展的科學合理規劃和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實現產業化基地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安全的原料,實現種植業產業鏈更加緊密有效。積極爭取各級政府、部門對我縣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政策、資金、項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項目資金、科學安排落實,最大化發揮政策和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市場資本,助推全縣畜牧業發展壯大。加快推動生物有機肥廠項目建設,建立覆蓋飼養、屠宰、經營、運輸等各環節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實現農業廢棄物無害化綜合利用,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形成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理機制。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8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發展理念,這既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方向,是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性轉變。

          一、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和時代要求

          (一)實施鄉村振興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體現。時刻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白人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這樣才能制定正確的、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農業是聚力創新的基礎領域,農民是聚焦富民的重點群體,農村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鄉村振興戰略,緊扣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農民群眾帶來了新期待、新希望。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農民群眾的深切關懷。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根植于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這一時代背景,統攬了之前的“三農”政策,契合了新時期城鄉要素流動的新趨勢,為更好地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道路、提供了框架。

          (二)實施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F今,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城鄉差距加大的情況,黨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此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新時代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從悠久的歷史來看,鄉村在國家中占有著重要地位,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也留下了數不清的描寫鄉村優美田園生活的浪漫詩篇。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經歷了工業化進程,無論是在改革開放以前還是以后,政策導向都是以城市和工業為核心,鄉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重提鄉村振興是對鄉村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鄉村的地位與作用,鄉村振興與復興也體現了我國農村在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三)實施鄉村振興是全面小康和建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國基本國情決定,農村人口總量的龐大,即使在城鎮化成熟后,農村人口還有4億左右,因此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當前我們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不在城市,而是在鄉村,鄉村還是發展中的最大短板,存在著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生活條件落后等現象,特別是傳統文化的消失。十九大報告把文化繁榮昌盛作為民族復興的重要內容,然而伴隨著城市和經濟發展,我們的傳統鄉土文化在消散,一些鄉村片面追求所謂現代化城市生活,建造了外表上與城市無差異的社區,農民也逐步上樓進社區,但是城市應有的相關服務又不能完全進入,鄉村發展又失去了原有的鄉土氣息和文化。

          二、實施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和問題淺析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發展總體要求,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也是鄉村發展的目標任務。產業興旺就是要跳出單一的農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錢可賺的產業,由此帶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讓鄉村成為人民向往的美麗家園,實現新時代鄉村現代化。

          三、實施鄉村振興的思路和舉措

          1.聚焦三農,做好“富”的`文章。鄉村振興,產業是基礎,農民是主體,關鍵是富民。依托田園資源和農業特色,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競爭力的農業地理標志品牌,真正把農業打造成優勢產業、富民產業。積極探索整合社區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資產資源,探索成立村級資產運營公司。

          2. 以人為本,做好“優”的文章。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按照“補缺補短補軟”的要求,不斷改善鄉村的生產、生活和生態條件。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不斷創新農村社會管理。要深化為民服務全程代理,抓好“陽光村務工程”,推進基層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扎實做好“走幫服”,加大對弱勢群體和生活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著力解決好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的實際問題。加強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3.注重文化,做好“美”的文章。在依法治理的基礎上,積極提倡和踐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形營造濃厚的鄉村文化。注重鄉賢文化的弘揚。頌傳“古賢”,挖掘“今賢”,培育“新賢”,用鄉賢的嘉言懿行垂范鄉里、孕育鄉風,使鄉賢文化根植鄉土、貼近鄉親。建立鄉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通過“一約四會”調解民間事務,構筑尊老愛幼、尊師重教、和家睦鄰、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等社會風尚。堅持保護、培育與傳承相結合,保護鄉村文化血脈,培育鄉土特色文化,發掘村落個性文化、民族風情、民間技藝等,讓文化遺產得以傳承。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29

          一、鄉村旅游開發的發展現狀

          近五年來,中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鄉村旅游的消費群體擴大,已成為國內旅游的一大亮點。中國的鄉村旅游開發主要以農業觀光和休閑農業為主,并正向以觀光、考察、學習、參與、康養、休閑、度假、娛樂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當前游客參與率和回游率比較高的鄉村旅游項目是以“休閑光觀、農事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民俗風情旅游,且鄉村旅游開發已經是我國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采取的重要舉措,鄉村旅游扶貧作為新時期旅游扶貧工作重點之一,充分體現了“造血式”扶貧方式。鄉村千畝基地的打造更大程度也是為了響應當前脫貧攻堅的號召,以農旅融合發展的方式,帶領群眾持續脫貧致富,實現全面小康。

          幅員面積2.3373平方公里,全村10個社,總戶數459戶,總人口1296人,人均純收入1500元左右,村民收入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以種植和外出務工為主。目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人數有41戶112人,以疾病、缺乏勞動力、缺乏資金為主要致貧原因。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貧困人口旅游參與意愿強,希望通過旅游改變現狀。在旅游開發扶貧的過程中主要是對這部分有意愿、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扶貧。村千畝基地目前已初具規模,但在發展中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基地打造存在的問題

         。ㄒ唬┗A設施建設緩慢。基地的旅游基礎設施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旅游可進入性較差。村基地距離縣城區車程約1個小時,公共交通工具班次少,如遇梅花觀賞旺季日均上千人無法滿足游客需求。而基地現有停車位規劃有限,自駕游的游客有時候無法找到停車位而導致小汽車占用公路停車,從而進一步導致出入基地交通不暢通、摩托車橫沖直撞亂停亂放等交通秩序混亂現象。二是基礎設施與游客需求不配套。基地內公共廁所、飯店等基礎配套幾乎沒有,如果遇到緊急情況不利于及時解決。三是休閑設施尚未配套規劃。旅游是一項耗體力的活動。游客在長時間的步行觀賞美景或參加活動后需要有一個短暫的休息,而在基地環線暫未規劃適合歇腳的長椅、長凳或休息區。這對于老年人、孕婦和小孩等弱勢群體來說十分不方便。

         。ǘ┵Y金投入力度不夠。鄉村旅游開發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長期以來農村金融發展嚴重滯后,導致農村金融滯后城市金融的非均衡局面出現,缺少投融資渠道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發展。目前基地主要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業主參與土地流轉、提供梅花苗木,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可使用的資金量較少,后續的配套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但融資力度和吸收社會資本較難,申請項目支持資金力度也不夠,這嚴重影響了基地的打造。

         。ㄈ┢放菩伙@著。目前基地的目標客源主要是縣本地居民或者相鄰縣居民及部分學生,均以散客居多;剡不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并沒有做過多的宣傳。游客出游的目的以消遣性旅游為主而且購買旅游消費品的意愿并不強烈,梅花本身經濟效益也未凸顯,除了季節性觀賞外,沒有打造系列梅花產品供游客購買。

          三、千畝基地打造的有效措施

         。ㄒ唬┩晟坡糜闻涮自O施。鄉村旅游基地基礎設施功能要盡快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要配套,并且提高周邊村的'可進入性,改善村現狀交通條件,通過加寬提高現有道路等級、修建景觀大道等,從交通上貫穿周邊村,提高村莊可進入性,達到“進的來、散得開、出的去”的效果,加大旅游景觀交通的規劃力度,實現“行路亦觀景,觀景亦行路”。從而充分發揮其地理位置優越性,依靠德遂高速建設契機帶來的游客促進村旅游業發展。

         。ǘ┘哟笕谫Y投入力度。盡快制定整體規劃,可行性方案,按照“多渠匯流”的原則,多渠道解決鄉村旅游融資難問題。一是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根據政府投資走向,明確重點,做好配套工作,積極籌劃符合上級投資方向,又能體現地方特色項目規劃。二是積極引導當地群眾投資,在“吃、住、行、游、購、娛”方面,動員當地群眾參與投入。三是積極招商引資,與實力雄厚的業主合作,吸收社會資本參加項目開發。

         。ㄈ┐蛟炱放菩蜗。樹立旅游品牌形象必須要認清并解決現存的問題。對內積極加強旅游配套建設,提升旅游檔次,對外加大宣傳力度?芍谱餍麄魇謨詮脑搭^上保護環境,拒絕亂折枝、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為基地打造一個更加舒適的生態環境。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多媒體集中宣傳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新鮮的客源市場,打造品牌生態旅游村,同時政府部門加強指導力度和管理作用,鼓勵當地居民參與發展生態旅游,切實保障他們的利益,提高并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ㄋ模┙y一規范管理模式。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通盤考慮;刈鳛榇遴l村旅游打造的重點對象,在統一規劃上,既要體現梅花元素,又要融合當地特色文化“巴蜀養生太極”,在環線配套設施建設風貌上應保持一致,避免建設風貌多樣化,做到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旅游創收等方面能形成一套完善的體系。同時要注重多樣性和特色性相結合,如可圍繞文化開發景觀、太極表演、太極創意體驗等,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30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xx市在脫貧攻堅實踐中,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精準扶貧,實現了高質量的脫貧摘帽。現結合xx市脫貧攻堅實踐,就其以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實踐,實現高質量脫貧,推動鄉村全面發展得出一些有益的啟示與思考。

          一、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xx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來的。明確要堅持農村優先發展,按照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脫貧攻堅本身就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與首要任務,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相互銜接、相互統一,共生共融,共同作用于農村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二、xx市以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實踐與典型經驗

          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首先要選準、發展扶貧產業。xx結合自身優勢及產業發展實際,確定發展農特產業及旅游業,帶動脫貧。

          為推動農業發展,xx在穩定發展糧、油等傳統農業的同時,扶持發展了茶葉、瓜蔞、油茶等六大特色農業。在精準脫貧實踐中,實行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分類指導貧困戶發展茶葉、瓜蔞、蠶桑等特色種養業實現脫貧;結合村發展情況,確定貧困村發展能夠帶動覆蓋多數貧困戶的主導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據統計,xx市有1000余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帶動60個貧困村、8500多貧困戶,60個貧困村主導產業均達到省農業農村廳一村一品標準,26176戶發展了農特產業,全市茶葉、蠶桑、瓜蔞、油茶、食用菌等農特產業規模擴大至了42.6萬畝。

          在精準脫貧實踐中,xx大力發展旅游+、+旅游,推行景區包村和旅行社、酒店、農家樂等旅游主體包戶,以訂單、入股、勞務、創業等不同形式,帶領貧困群眾參與旅游發展帶動脫貧。全市30多旅游經營企業及旅游專業合作社結對17個貧困村,8000多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三年來共投入1270萬元旅游扶貧專項資金,建設旅游基礎設施、開發旅游商品,18個貧困村引進實施了投資旅游項目,規模近2億元,xx年以來,xx全域旅游共帶動6526戶、22589人脫貧。

          xx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扶貧。農業是弱勢產業,既深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又被動于市場。xx緊跟互聯網+時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扶貧,推進消費拉動,帶動脫貧。在政策支持開辦網店、建立公共服務體系和物流體系,組織采購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進入網銷平臺,引導預算單位消費,并對接省有關單位消費,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拉動消費促脫貧。據統計,全市建有5個運營服務中心和544個鄉村服務網點,電商網絡覆蓋全市183個村(居)。xx年,農村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9.9億元,1200多名貧困群眾走上旅游商品電商脫貧之路。

          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還要注重強基固本增后勁。良好的基礎設施是農村發展的物質基礎。為此,xx市全面加強農村路、水、電網及信息化等雙基建設,重點突出了貧困地區的雙基建設。xx—xx年,投入15億元建成1863公里農村道路,xx年底60個貧困村內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還要注重強基固本增后勁。良好的基礎設施是農村發展的物質基礎。為此,xx市全面加強農村路、水、電網及信息化等雙基建設,重點突出了貧困地區的雙基建設。xx—xx年,投入15億元建成1863公里農村道路,xx年底60個貧困村內農村道路硬化600公里,路面加寬改造120公里;xx年—xx年,投入2.05億元,改造提升3631處八小水利工程和實施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項目,投資7779萬元建設266處農村安全飲水工程,60個貧困村通上自來水;xx-xx年投入3.48億元,實施了568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項目。

          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要扶志啟智激內生動力。農民是農村主體,是農村建設的生力軍。xx注重對農民進行常態化的技術技能培訓。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對貧困戶加大了技術培訓及服務力度,如農業農村局在xx——xx兩年間,共舉辦48期培訓2300多貧困人口,并對600余戶貧困戶提供保姆式服務;致力于對貧困戶進行志、智雙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扶貧夜校等各陣地充分發揮陣地效應,扶貧夜校密集地送思想、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術,僅xx年就舉辦了2389場次,參加人數5.2萬人次。

          鄉村振興統領精準扶貧要打造宜居生態。在精準脫貧工作實踐中,xx以美麗鄉村建設帶動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大產業扶持,使貧困戶能安居樂業。創新運用市場化方式保潔,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實行城鄉環衛一體化作業。

          xx創新方式,真抓實干,在精準脫貧工作中探索出了多個在全國全省有一定影響的亮點做法與典型經驗,主要有一抓雙促的xx經驗。

          xx村抓黨建促發展、促脫貧,把負債村建成了富裕村、明星村。在脫貧工作中,xx村實行三級—村干+黨員+理事長包保貧困戶制度。在村級發展上,xx村成功探索出村社一體、村企共建模式。一抓雙促的xx經驗被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并在全省予以推廣。

          xx還建立起就業扶貧驛站、就業扶貧基地等,讓貧困群眾以家為中心,在20分鐘左右路程半徑范圍內就業,以家門口就業方式使貧困群眾既能看家,又能養家,實現脫貧,穩定一方。

          這些實踐促使脫貧增收短期目標與鄉村產業長遠發展的有效銜接。xx市因地制宜,選準發展農特產業及旅游業扶貧,很好地減少了盲目發展新產業的市場風險,帶動貧困戶穩定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穩定脫貧,并推動了產業的進一步壯大。

          xx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統攬,在全面推進鄉村發展中重點突出了貧困地區的發展與脫貧,以貧困地區問題的解決推進了整體的發展。產業發展、雙基建設、生態宜居等方面,在要素、投入、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的同時,都重于激發、引導貧困地區的動力和發展,逐步堅實產業基礎、補齊公共設施與服務短板,實現高質量脫貧的同時,又因貧困地區的發展有力推動了鄉村的全面發展與提升,形成了相互支撐的格局,實現了兩者的有機互動。

          三、精準脫貧工作的啟示與思考

          xx在精準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在欣喜的同時,也發現工作中尚存需提升的'空間,如農民中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幫扶干部積極主動性尚需

          充分發揮等。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農村的持續發展,實現農村的全面振興——

          必須要進一步形成在黨委領導下責任明確的協同大扶貧格局。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xx黨委政府主力推動、各方面齊心努力,實現了高質量的脫貧摘帽,將黨委政府為主體的幫扶模式進一步升級為黨委政府領導下的市場、社會群體、貧困戶等責任明確的協同幫扶大格局,明確政府、社會和企業作為幫扶主體、貧困戶作為脫貧主體的責任,使社會群體、經營主體等由在政策推動下的帶領脫貧上升到以責任自覺擔當脫貧,讓貧困戶或農民真正發揮脫貧及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無疑會為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推進進而實現鄉村的全面振興提供用之不竭的動力源。

          必須要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建設人才隊伍,培育農民。xx的脫貧攻堅工作實踐,有力地彰顯了黨組織的統領作用。農村發展,重要的是要有強有力的當家人及戰斗堡壘,xx村的巨大變化就是很好的見證。在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必須培育好村級黨組織、發揮好黨員的作用。選好配強農村黨組織書記,培育好懂農業善經營的人才,注重從高校畢業生、鄉村本土人才中選拔優秀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培養本土人才,抓好村后備干部培養工作。

          在脫貧攻堅鞏固乃至鄉村振興偉大實踐中,必須加大力度培育農民。有計劃地培訓農民,在傳授技術技能的同時,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讓農民群眾廣泛參與選擇發展項目,制訂發展計劃,參與計劃的執行和項目的實施監督管理。通過充分參與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xx村五議三公開兩參與做法,讓廣大群眾全面參與進來,群眾的意志得以充分表達,也確保了決策的科學與合理,確保著全村健康有序發展。

          必須要注重制度設計,聚焦實效改進考核機制。制度具根本性、持續性、長遠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在制度設計中堅持原則性的同時,要注重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政策既具可操作性,亦能最大限度體現政策關懷。如我們在關注既有貧困人群的同時,也要關注更廣泛的貧困群體——表面上看較好,但實際生活水平較低的相對貧困人口。

          從頂層設置一些享受低保及相關扶貧政策的前置條件。如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對象,憑參加就業培訓、務工憑據享受有關政策補助,享受產業分紅等;動態化管理貧困人口,把好事做好貫穿于扶貧乃至一切工作的始終。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3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實力,既是黨中央讓廣大農村老百姓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一項戰略舉措,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潛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等理念在農村工作中的集中體現,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社會穩定和黨的執政地位。根據民權縣縣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在林七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于今年9月下旬透過走訪農戶及查閱有關檔案資料等方式對XX村關于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狀況整理如下:

          一、xx村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ㄒ唬X村概況

          XX村座落在民權縣縣城的東北部,與縣城相連,距縣城2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公路從村中穿過,地理條件優越,全村總面積為13.5平方公里,轄8個自然村13村民小組,713戶人,全村可用耕地3024畝,水面面積50畝,2007年人均純收入4200元,村群眾經濟收入達4.6萬元,全村共有65名黨員,設一個黨總支,二個黨支部,下設11個黨小組,村級組織健全。

         。ǘ┬罗r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精心謀劃,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眾參與,科學編制,堅持標準,逐步到位”的原則,設定好新農村建設的規劃。

          2、理清思路,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利用X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加強群眾資產的管理,著力抓好經濟發展,農村經濟和村級群眾經濟穩步發展。一是發展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和效益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用心引導村民發展優質糧食作物,大棚蔬菜、瘦肉型生豬等農產品,并不斷擴大大棚蔬菜種植和家禽家畜養殖規模,如司莊、梅山、黃村、仰村八個村民小組利用毗鄰城區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植,建立了占地80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為城區居民帶給新鮮蔬菜,菜農收入穩步提高。二是用心發展種植草莓、甘蔗基地400畝和農村種類中介服務組織,扶優做強農村經濟發展思路,帶動村民用心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三是用心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輸出工作,增加勞力經濟收入。

          3、整合資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X村堅持把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農民生產生活中最緊迫的實際問題入手,應對農村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看病難等“熱點難點”實際問題,村兩委干部用心爭取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村民也自愿捐款,多渠道籌措資金,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4、建立機制,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領導。

          按照林七鄉黨委政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組,X村總支書記王繼思為組長、村委會主任王繼祥為副組長,兩委村干部為成員,村文書為信息報道員。并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新農村建設工作,真正構成了“市指導、縣組織、鄉鎮主抓、村實施”的良好氛圍。

          二、X村新農村建設的`一點成效

          1、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從X村的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切合村情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做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系,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2、整體推進,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X村下轄8個自然村,一方面既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

          3、干群關系得到必須改善。

          以前鄉鎮干部及村干部下農村入農戶時,是“要錢要命”,而此刻是“送錢送物”。

          三、X村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啟示

          1、徐村黨員干部和農民中尚有較為嚴重的“等、靠、要”思想。

          該村黨員干部雖然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方針很清楚,但是說起如何結合實際推進工作,多數人卻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數農民也沒有把自己擺進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部分村干部認為提不提新農村建設,對抓建設促發展沒有區別。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為載體、以農民為主體來進行的,這證明X村部分農村黨員干部還存在思想不夠解放,不夠開拓性,創新性地去開展工作。如此看來,X村兩委領導班子尤其是村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素質高低,必須程度上決定著該村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2、農村小型基礎設施投入少問題。

          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實行一事一議制度,但由于各種原因,一事一議較難統一農民的意見,使得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目前農業投入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

          3、村民文化素質不高,對科技應用的不夠

          實踐告訴我們,要想使農民富起來,使他們成為新型農民,不加大科教的投入力度,不注重農村的衛生事業、法制教育是不行的,沒有高素質的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增加農民收入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我認為要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建立培訓示范基地,培養一些精通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牧特產業等技術能人,讓每一個農戶至少要有一個懂技術的明白人,要以鄉、村為單位做好非農業的專業技術培訓。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 32

          一、基本情況

          xx鄉、xx鄉、xx鄉都是xx區的農業大鄉,也是最早實現鄉級農合聯全覆蓋的鄉鎮。三個鄉的經濟產業各有特點。調研過程中,許多村民、農業經營主體和鄉村干部向我反映,農村三位一體改革有效促進了農民利益聯結緊起來、涉農資源統起來、合作運轉實起來,讓農民嘗到了改革的甜頭,區級部門和基層七站八所找到了改革路徑、明晰了改革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化運作體系基本建立。圍繞來料加工、柑橘、中草藥、農家樂等十大產業,我們成立了覆蓋主要農業產業和主要涉農經營領域的互助會。同時組建4個區域性三位一體綜合服務中心,把全區540家農合聯會員都納入服務范疇,并由十大產業互助會作為農業主體對接市場,農合聯全力高效協助配合,實現農民與市場無縫銜接。

          2.實體化運行機制逐步完善。區農合聯運營資產經營公司和農民合作基金兩大平臺,優化整合涉農資源,有效破解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銷售拓展、資金來源等一系列難題,形成了以xx鄉方向明、xx鄉鄭華麗、xx鄉徐志輝等一批能人帶動下的合作創業格局,打造農民共建共享、共創共富的利益共同體。

          3.精準化服務能力有效提升。比如,xx鄉種糧大戶鄭華麗通過農合聯將現有的45臺農機農具和2條加工設備生產線以租賃方式為全區40家種糧戶提供服務,將全區2100畝的種糧面積擴大到8450畝,并實現每畝節本增效300元以上。xx鄉村民方向明注冊成立xx早田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產品經紀人+農戶模式,僅一個經紀人就帶動輻射500多戶農民,戶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

          二、存在問題

          1.缺少大機制保障,農合聯服務功能的完善和涉農部門職能的轉移還有待提升。農合聯是合作經濟組織,政府對農合聯的介入并不是越深越好。按照省委文件兩分離要求:管理與服務分離,監督與執行分離,需要將涉農部門的服務和執行的職能委托給農合聯。但調研中發現,農合聯畢竟是一個合作經濟體,不是行政機構,不具備財政、稅收等方面的資質。而各涉農部門的服務職能是在相對封閉管道內運行,職能轉移涉及權力再調整、利益再分配。有些涉農部門在職能轉移時存在挑三揀四拖泥帶水的現象,服務職能打架情況仍然存在。比如,農民技能培訓涉及農辦、農業局等部門,讓農合聯來承接這項服務后,各方之間協調難度較大,在培訓計劃、資金保障等方面也難以統籌安排。

          2.缺少大主體引領,農業現代化、規;、標準化水平不高。目前產業互助會成員均為本地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大戶,新引進的資本主體很少。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區農業標準化生產覆蓋率為66.1%,在全省來看不算低,但平均經營耕地規模不足0.5畝,全區100畝以上的經營大戶不足100戶,20畝-100畝的`不足200戶,經營規模偏小,土地分割零碎,制約了農業機械化的推行,產業規;、標準化仍顯不夠。此外,各類農產品品牌過多過濫,在產品營銷、品牌打造、流通創新方面有效方法不多,缺少對接市場的龍頭企業和品牌,柑橘等主導農產品供求結構性失衡的問題依然存在。

          3.缺少大規劃統籌,資源的挖掘開發、綜合利用不夠。各農業主體更多的還是陷于小農業圈,就農業而發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拉伸得不夠。多規合一、多態融合、一體整治的鄉村治理體系構建還不到位,農業、農村、農民三農之間的多要素聯動推進還不足,農村各類要素潛能的挖掘以及農民財產的賦權等力度不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與農村三位一體改革結合得不夠緊密。這也導致鄉村許多沉睡的土地資源、旅游資源、文化資源還沒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4.缺少大產業帶動,愿意回歸鄉村、扎根鄉村、建設鄉村的人才不多。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確實帶動了一些產業增效、一部分農戶增收,但離形成燎原之勢、推動全面振興還有差距。全區農業戶籍人口為22.8萬人,可是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僅為5.27萬人,而且50%以上是60周歲左右的中老年人,農民收入的構成中農業收入只占26%左右。小農意識普遍存在,一些農民將承包地視為私有,有些兼業農戶把種植業當成副業,即使土地荒蕪也不愿轉包或放棄承包,土地流轉難度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依然稀缺,很多農戶不論是生產還是經銷都與市場脫節。甚至二十多年過去了,區里的農業大戶和帶頭人仍舊是當年那批先闖先試的人。

          三、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我們應該把三位一體改革放到實現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背景下去思考,系統謀劃、精準發力。

          1.強化規劃的引領。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農房整治為抓手,把鄉村作為一個大整體、生態圈,加快做好全域一張圖規劃。通過科學規劃,充分發現和挖掘鄉村的潛在資源和價值,進一步明確產業定位和功能布局。通過統一規劃,著力破解農田碎片化、村莊無序化等問題,進一步促進耕地集中連片、質量提升,為鄉村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提供充足空間。

          2.突出產業的融合。要把準市場的需求和趨勢,堅持融合化導向,突出差異化定位,構建專業化的產業發展和服務體系,為生產合作提供方向。政府要整合好各方資源、資金,有意識地引導產業規;⒓夯l展。重點抓好柑橘、中草藥等產業發展,多產聯動、多態融合,拉長產業鏈、構建生態圈,打造農業+旅游+科技+文創+運動的新鄉村、新平臺、新社區。

          3.加強品牌的打造。品牌打得響,供銷就不愁。要以市場為中心,圍繞xx有禮城市品牌元素,從質量、設計、倉儲、營銷、保護等方面著手,構建一套標準化的品牌體系。著力扶持培育壯大中澳柑橘風情園、農法自然、浙八味神農蝴蝶谷、大蔭山叢林探險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項目,讓xx特色農業品牌、森林運動品牌、鄉宿xx文旅品牌等系列特色品牌在市場上叫得響、站得住、鋪得開。

          4.用好金融的力量。借助金融的杠桿作用和專業能力,深化拓展信用合作。要結合綠色金融改革,把農村拋荒地、農民宅基地以及農房、農地的使用權、經營權轉變成為農民融入鄉村振興的注冊資本,讓閑散土地成景區、荒蕪田園成公園、閑置民房成客房,變鄉村的資源、資產為資本、資金,促進康養休閑、民宿產業、文化創意、運動健身等新興業態在鄉村百花齊放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05-28

        個人鄉村振興調研報告11-04

        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精彩11-09

        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09-21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報告09-16

        個人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范文11-08

        關于鄉村振興的調研報告(精選13篇)08-05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范文(精選11篇)10-27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模板(精選5篇)03-2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