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護調研報告(集合)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路養護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篇1
隨著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作為連接城鄉、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紐帶,其養護工作日益受到重視。本報告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全面評估當前公路養護工作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趨勢,為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近年來,我國公路網規模持續擴大,公路總里程和公路密度均達到較高水平。然而,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快速增長和重載車輛的增加,公路養護任務日益繁重。為了確保公路安全、暢通,提高公路使用壽命,本報告重點調研了公路養護的體制機制、資金投入、技術應用、人員配備等方面的情況。
二、調研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訪談、數據分析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調研對象包括公路養護管理部門、養護企業、駕駛員及沿線居民等。同時,我們還收集了大量相關數據,包括公路養護里程、資金投入、人員配置、設備使用情況等,以確保調研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三、調研結果與分析
1、養護體制機制
目前,我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主要包括“管養一體”和“管養分離”兩種模式。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探索“管養分離”模式,以提高養護效率和質量。然而,部分地區仍存在職責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影響了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2、資金投入
公路養護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和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自籌。近年來,國家對公路養護的投入不斷增加,但相對于龐大的養護需求而言,資金仍顯不足。部分地區存在養護資金被挪用、擠占的現象,導致養護工作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3、技術應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預防性養護、微表處等先進技術在公路養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養護效率和質量,還降低了養護成本。然而,部分地區由于技術更新滯后、設備不足等問題,導致先進技術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和應用。
4、人員配備
公路養護工作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然而,目前部分地區養護隊伍存在人員結構不合理、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部分養護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養護工作的需要。
5、存在問題
。1)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機制創新不足;
。2)資金投入不足,難以滿足養護需求;
(3)技術應用滯后,設備更新緩慢;
。4)人員配備不合理,技術力量薄弱;
。5)養護市場封閉運作,競爭機制不完善等。
四、對策建議
1、完善養護管理體制
推動“管養分離”模式改革,明確養護管理職責和責任主體。加強養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養護市場公平競爭。
2、加大資金投入
增加財政對公路養護的投入力度,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路養護工作。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確保養護資金充足。
3、推廣先進技術
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推動先進技術在公路養護中的廣泛應用。加強設備更新和維護保養工作,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壽命。
4、優化人員結構
加強養護人員培訓和教育力度,提高人員素質和技能水平。優化人員結構配置,確保養護隊伍年輕化、專業化。
5、推動市場化運作
完善養護市場競爭機制,鼓勵養護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養護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五、結論與展望
通過本次調研發現,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未來應進一步完善養護管理體制、加大資金投入、推廣先進技術、優化人員結構并推動市場化運作等措施的實施。相信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將不斷邁上新臺階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交通保障。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篇2
隨著公路交通的快速發展,公路養護工作日益受到重視。為了全面了解我國公路養護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本報告基于廣泛的數據收集、現場調研和專家訪談,對公路養護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分析。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公路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公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公路總里程和公路密度逐年上升。然而,隨著車輛保有量的增加和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長,公路養護問題日益凸顯。本調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國公路養護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為提升公路養護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二、調研方法與數據來源
本次調研采用了文獻研究、現場調查、專家訪談等多種方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國內外公路養護的最新進展和成功經驗;通過現場調查,收集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通過專家訪談,獲取專業意見和建議。同時,還參考了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的相關數據,確保調研結果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三、公路養護現狀分析
1. 養護需求持續增長
隨著我國公路總里程的增加和車輛保有量的上升,公路養護需求持續增長。據統計,我國公路養護里程從20xx年的446.6萬公里增長至20xx年的535.03萬公里,年均復合增速為2.62%。
2. 養護模式不斷創新
近年來,我國公路養護模式不斷創新,逐步向“建養并重”甚至“養護優先”轉變。養護投入在公路總投資中的比重逐漸增加,養護資金來源也更加多元化。
3. 技術設備不斷更新
隨著科技的發展,公路養護技術設備不斷更新換代。預防性養護、微表處等先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智能化設備在養護作業中的占比也逐漸提高。
4.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我國公路養護行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涌現出了一批以獨角獸為首的初創公司、上市公司和互聯網巨頭。這些企業憑借先進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四、存在的問題
1. 養護管理體制不順
目前,我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存在“管養一體”和“管養分離”兩種模式,其中“管養一體”模式較為普遍。這種模式下,養護經費采用撥款形式,計劃經濟管理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化發展的需要。
2. 養護資金不足
盡管養護投入在公路總投資中的比重逐漸增加,但養護資金仍然不足。部分地區由于建設資金缺口大、收費額低等原因,養護資金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3. 技術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公路養護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部分養護人員文化素質較低,技術力量薄弱,難以適應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需求。
4. 養護機械化程度不高
盡管我國公路養護機械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地區養護機械化程度較低,無法實現及時養護和預防性養護的要求。
五、對策建議
1. 深化養護管理體制改革
推動養護管理體制向“管養分離”轉變,明確養護主體和責任,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養護效率和質量。
2. 加大養護資金投入
加大政府財政對公路養護的投入力度,同時拓寬資金來源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路養護。
3. 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引進
加強公路養護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提高養護隊伍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加強與國際先進企業的交流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
4. 提高養護機械化程度
加大養護機械化設備的投入力度,提高養護機械化程度。推動養護技術創新和應用,提高養護作業效率和質量。
六、結論與展望
本次調研全面分析了我國公路養護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未來,隨著養護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化、養護資金的持續增加、技術力量的不斷提升和養護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我國公路養護水平將不斷提高,為公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篇3
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公路作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和養護工作日益受到重視。為全面了解當前公路養護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特開展本次公路養護調研工作,報告如下: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1. 背景:近年來,我國公路總里程持續增長,路網結構不斷優化,但與此同時,公路養護問題也日益凸顯。公路養護是保障公路安全暢通、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環節,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 目的:本次調研旨在通過深入了解公路養護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挑戰,為制定科學合理的公路養護政策提供決策依據,推動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調研方法與范圍
1. 調研方法: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專家訪談等多種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數據和資料。
2. 調研范圍:覆蓋全國多個省份的國省干線公路、高速公路及農村公路,涵蓋了不同等級、不同區域的公路養護情況。
三、公路養護現狀
1. 養護規模與投入:近年來,我國公路養護規模不斷擴大,養護投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xx年公路養護市場規模已達到4568.48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2. 養護類型與方式:公路養護工作涵蓋了預防養護、修復養護、專項養護和應急養護等多種類型。養護方式逐漸從人工養護向機械化、智能化轉變,提高了養護效率和質量。
3. 養護管理與監督:各地公路養護管理部門逐步建立健全了養護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加強了對養護工程的質量監管和安全管理。
四、存在問題與挑戰
1. 養護資金不足:部分地區由于財政壓力較大,養護資金投入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護需求。
2. 養護技術落后:部分養護單位技術更新緩慢,智能化設備普及率低,影響了養護效率和質量。
3. 管理體制不順:部分地區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存在“管養一體”和“管養分離”并存的現象,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影響了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4. 養護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部分養護單位人員結構不合理,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影響了養護工作的專業性和科學性。
5. 法規建設滯后:部分地方公路養護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難以適應公路養護工作的實際需要。
五、改進措施與建議
1. 加大養護資金投入: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公路養護的`投入力度,確保養護資金充足,滿足公路養護工作的實際需要。
2. 推廣先進養護技術:鼓勵養護單位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養護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養護效率和質量。
3. 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公路養護管理職責和權限,推進“管養分離”改革,建立健全養護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4. 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養護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養護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確保養護工作科學、規范、高效。
5. 完善法規體系:加快公路養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為公路養護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六、結論與展望
公路養護工作是保障公路安全暢通、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當前,我國公路養護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通過加大投入、推廣技術、理順體制、加強隊伍建設和完善法規體系等措施,可以推動公路養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交通保障。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管理的不斷完善,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將邁上新的臺階。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篇4
近年來,隨著我省農村公路(包括縣道、鄉道和村道公路)的大規模建設以及路面改造工程的實施,農村公路的數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幅度地提高,農村運輸條件和投資環境大為改善,有效地推動了農村城鎮化進程,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但由于我省農村公路量大面廣、地區差異較大,加之養護管理運行機制不夠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缺位”、養護資金不到位等問題日益突出。今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我們擬定了《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和《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對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職責分工等進行了規范,為理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各種關系、健全養護管理機制奠定了基礎。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質量和水平,探索適合我省實際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省廳將《關于我省農村公路管養模式的探討研究》列為今年重點調研課題。為此,我們在前兩年農村養護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有關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再次就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問題進行了專題調查和研究。通過對浦江、海鹽、安吉等各具特色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踐探索和分析,同時借鑒省外養護管理經驗,對群眾性養護、分段養護、道班養護、專業養護等養護模式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討,形成本調研報告。
一、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基本情況
(一)農村公路現有里程和規模
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止,全省農村公路(縣、鄉、村道)總里程為85643公里。按目前行政等級標準分,其中:縣道23097公里、鄉道15873公里、村道46673公里;按技術等級分,其中:一級公路1019公里、二級公路3648公里、三級公路6935公里、四級公路43895公里、等外公路30146公里(其中準四級公路13527公里);按路面類型分,其中:水泥砼路面36329公里(其中縣道9384公里、鄉道5703公里、村道21242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8965公里(其中縣道5016公里、鄉道655公里、村道3294公里),簡易鋪裝路面17089公里(其中縣道8549公里、鄉道3589公里、村道4951公里),未鋪裝路面23258公里(其中縣道147公里、鄉道5926公里、村道17185里)。鋪裝路面公路里程合計62384公里,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72.84,到20xx年底鄉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后,鋪裝路面公路里程將增加5000多公里,達到67000多公里。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現狀
20xx年前我省各市、縣均設有專業和縣鄉兩個公路管理機構,分別負責國省道和縣鄉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20xx年養護體制改革后,實現了兩合并,即:所有市和絕大部縣(市)專業與縣鄉公路養護管理機構合并,國省道、縣鄉道公路養護管理職能統一由市、縣(市)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部分市、縣(市)公路管理機構內相應增設了縣鄉公路養護管理內設機構。
目前,我省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縣道和鄉道大部分已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管養范圍,基本上實行“條塊結合,以縣為主”。村道公路的管養,由于目前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一直未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管理范圍。在養護資金安排上,目前仍沿襲過去(兩合并前)專業養護經費和縣鄉養護經費分別安排下達的方式。縣鄉養護經費由省汽車養路費切塊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地方自籌解決(手拖費安排一部分,地方財政預算安排一部分)。
(三)農村公路養護生產運行機制
目前,縣道公路的養護生產(包括日常養護和大中修工程)基本上采用國省道的養護運行機制,走養護市場化的路子,主要由專業養護隊伍(養護公司)進行養護,公路管理機構負責行業管理。鄉道公路的日常養護工作主要由鄉鎮政府負責,公路管理機構負責行業指導和給予一定的經費補助(或以獎代補)。
我省鄉村道的養護生產運行機制歸納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模式:
模式一:由鄉鎮成立固定的專門養護隊,負責鄉村道的日常養護和大中修。養護隊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并有少量的機具設備;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鄉鎮財政解決。這種模式一般在經濟較發達的鄉鎮采用較多。
模式二:鄉鎮政府按行政區域將鄉村道公路的路面保潔、巡查、行道樹維護等日常管養工作分段包給沿線村委會,再由村委會將鄉村公路養護工作承包給村里的農戶。大中修工程通過招投標,由專業隊伍施工;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由鄉鎮財政和村委會解決。
模式三:由村委會組織,一年對行政區域內的鄉村公路集中進行二、三次季節性、不定期的突擊養護(保潔和少量的維修)。這種模式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山區)采用較多。養護資金由交通部門補助一部分,不足部分主要通過投工投勞解決。這種模式養護成本相對較低,但缺乏長效的管理手段,而且養護質量較差。
二、目前我省農村公路養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村公路路況總體水平較低,區域間差異較大。
由于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域差異較大,加之長期養護管理“缺位”,致使農村公路基礎薄弱,路況總體較差,公路等級普遍較低,絕大部分為準四級或等外公路。且絕大部分鄉村道路的橋梁又是由民間橋梁改造利用,病危橋梁較多,道路安全設施、標志標線也不夠齊全。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主體不明確,責任不落實。
《公路法》對縣道、鄉道公路的養護管理主體作了規定,但對村道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沒有明確規定。由于村道公路至今未有明確定義、管理主體不明確,養護管理嚴重“缺位”。雖然縣道和部分鄉道養護由縣交通局或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負責,鄉道養護責任歸屬鄉鎮,村道養護責任名義上也落實到鄉鎮,但因經費無著落,鄉鎮基本上不管。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缺位”現象仍普遍存在。在地方政府方面,由于鄉村道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不明確,部分鄉鎮認為鄉、村道路建好以后,養管工作就是交通部門的事,沒有把鄉村公路的管養工作納入正常的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范疇,個別地方還出現損壞或破壞鄉、村道路的現象。而且,地方政府重建輕養現象也較為突出。
(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養護資金缺少來源,資金籌措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正常養護無法維持。
20xx年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后,縣道和鄉道養護經費主要由汽車養護費切塊補助和地方手拖費、摩托車費補助解決。但由于長期以來政府及有關部門重視公路建設的投入,忽視養護管理的投入,使得縣鄉道公路養護經費不能足額到位,縣鄉道公路養護管理不能到位。
村道公路由于一直未納入交通公路部門的管養范圍,沒有正常固定的養護經費來源,而多數村在修建村道公路時已負債累累,根本無法籌出資金來養護,導致村道失養情況普遍嚴重。加之農村費稅改革后,財政支付轉移用于農村公路養護的資金太少,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如,溫嶺市現有機動車保有量近26萬輛,并將以35的速度快速增長。目前超限運輸問題嚴重,公路養護成本大為增加,但養護資金投入甚少;仙居縣每年通過支付轉移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是100萬元,其中40萬元用于發放縣道養路工工資,剩下的60萬元由財政核發到各鄉鎮,用于2392公里鄉村公路的養護,每公里年養護資金250.8元。
(四)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養護質量難以保證,缺乏農村公路養管長效機制。由于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不明確,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機制無法建立,特別是縣、鄉、村三級養管體系未真正建立,缺乏農村公路養管長效機制。絕大多數鄉鎮沒有固定的管養機構和專業的養護人員,無論是技術還是設備都無法承擔農村公路管養任務,養護質量難以保證。
三、建立以縣為主的`管養體制和運行機制
鑒于我省農村公路及其養護管理的現狀,為解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缺位”,改善并提高農村公路路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們根據國辦發[20xx]4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擬定了《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辦法》及《浙江省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我省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建設的目標是:用三年左右時間,基本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新型的“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體制和“管養分離”的運行機制,實現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的正;、制度化和規范化,確保農村公路路況良好、路產完整、路權得到有效保護。
(一)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
各級人民政府應將農村公路的管理納入管理工作的范疇?h級人民政府是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的責任主體。鄉級人民政府和村級組織,應當切實認真履行上級政府制定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保護以及養護資金籌措等方面的具體職責,明確相應的職能部門或專職機構,并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生產專職人員。
各級交通主管部門作為政府執行部門,應將農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工作納入行業管理范疇,加強指導、考核、監督。其所屬的各級公路管理機構作為公路行業管理的實施部門,應落實人員、增設相應的內設機構。省級公路管理機構增設農村公路養護科,市級增設農村公路養護科(原有縣鄉養護科的可改稱為農村公路養護科),縣級相應增設農村公路養護科。農村公路養護技術管理人員每個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增加15-25名,省市級公路管理機構增加15-25名,切實履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監督、指導、管理職責。
(二)建立穩定、長效的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資金渠道。
各級人民政府和村級組織都應按照“縣鄉自籌、省市補助”的原則,積極組織籌措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資金,建立由財政投入、養路費和其他資金共同組成的多渠道的農村公路養護與管理資金籌措機制,建立健全養護資金的保障體系。由于農村公路量大面廣,養護經費全部由國家承擔目前尚不可能,應不斷拓寬多種資金籌措渠道:即除手拖費全額用于農村公路養護外,省、市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爭取補助一部分,縣財政列出專項資金承擔一部分,鄉鎮也自籌一部分(可以通過投工投勞形式解決),積極鼓勵社會、個人捐資等。
(三)實行管養分離,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利用市場機制合理配置公路養護資源,逐步建立科學、高效的公路養護運行機制。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可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養護”的管養運行機制,逐步形成“政府監督、行業管理、主體負責、承包人實干”的四級農村公路管養保證體系。推行招標養護、委托養護、合同養等模式,建立健全養護市場。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有資質的養護施工單位;日常小修保養由行政村落實農民養護工具體負責養護。養護形式可多樣化:平原地區鄉鎮可在養護里程較多的區域成立農村公路養護站,集中負責該片區的農村公路養護;山區養護里程短的或路線比較偏的農村公路養護,可承包給個人或家庭養護,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實行彈性養護制,忙時干農活,閑時養村道,不拘形式養好路。農民養護工按照養路的好壞或達標率,從村委員會或鄉鎮政府領取勞動報酬。公路部門負責做好監管和技術指導,并負責培訓農民養護工,真正做到:責任在鄉鎮,實施在村組,受益在群眾。
(四)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管理長效機制。
建立和完善縣、鄉(鎮)、村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機制。省里應抓緊出臺農村公路養護標準和管理辦法,為養護工作監督考核提供依據。縣級政府要將農村公路養護納入對鄉鎮考核的內容,鄉鎮政府要明確一名副職領導專職負責此項工作。鄉(鎮)政府要建立對村的養護管理考核機制。建立養護經費撥付激勵機制,將撥付的資金與農村公路養護路況直接掛鉤,行業部門與鄉鎮簽訂合同,實行定期目標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公示,根據考核結果撥付養護資金和獎勵經費,確保農村公路的養護質量。金華市浦江縣就是通過考核激勵機制,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四、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養護管理模式
由于我省農村公路總量和增量很大,地區差異也比較大,其養護管理的模式不應搞全省“一刀切”,要區別發達縣市和欠發達縣市、平原地區和山區、低等級公路和高等級公路的差異,走專業管理和鄉村基礎管理相結合、專業養護和鄉村養護相結合的新路子,充分發揮公路站、交調站、村級組織等基層單位的作用,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適宜當地情況的管理方式。
(一)農村公路的管養模式分析
根據國務院國辦發〔20xx〕49號文精神,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形成國家、省、市(地)、縣四級交通行業管理,縣、鄉(鎮)政府、村或交通部門分級實施的管養體制。農村公路管養的多方參與已成為突出的特點。農村公路的管養既有直接實施者,又有多個間接參與者,既有行業管理者,又有具體組織實施者。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按照生產的機械化和專業化程度不同,基本可以分為四種,即:群眾突擊季節性養護、分段道班養護、專業公司養護。
1、群眾突擊季節性養護。這曾經是農村公路養護中采用多、為廣泛的一種方式。費稅改革前,許多地方都規定農村居民必須承擔法定公路建勤義務工和車輛建勤工,利用農閑季節集中養護農村公路。該方式組織者一般是鄉級政府或者村委會,群眾出勞動力,市(縣)交通部門或鄉級政府補助部分砂石材料費。主要適用于道路等級低、交通量小、專業機械化難以開展的鄉道和村道,尤其是路線長、人口密度低、地形條件相對惡劣的山區公路。該方式大優點是充分發揮了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長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相對缺乏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但隨著費稅改革的實行,“兩工”逐漸取消,從政策上講,村民已經沒有進行農村道路養護的義務,其適用范圍縮小到通過“一事一議”的村道養護。
2、分段承接養護。分段承包到戶的農村公路養護方式,一般是根據路段等級、交通量大小、養護材料遠近等測定每公里所需養護經費,然后以招投標的方法承包給農戶并簽訂承包責任書。組織者一般為市縣級公路養護部門或者鄉級政府。該方式是專業化、市場化養護公司的雛形或者低級形式,主要用于交通量小、等級較低的一般農村道路。養護內容也僅限于路基、路肩、邊坡和低等級路面的日常性養護。優點在于易于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引進競爭降低了養護成本,且小規模零星作業方式,比較符合農村公路分布廣的特點。
3、道班養護。這是目前農村道路使用為廣泛的一種方式。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由縣級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以道班的形式在重要農村道路沿線布設;另一類是由地方交通主管部門領導,在鄉級政府成立派出機構,如交管所或者交管站,從事養護生產;第三類由鄉政府領導的機構對鄉道進行養護。該方式優點是具備一定的養護機械和相對固定的人員,道路養護質量較高,基本能夠完成除大中修外的農村公路和橋涵的養護工程。缺點在于養護生產與養護管理沒有分開,上述這些機構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管理職能,養護生產的效率較低,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養人不養路”的現象。且鄉級政府領導的養護機構多屬臨時性機構,常常面臨資金困難,養護隊伍也不夠穩定。
4、專業公司養護。養護公司是擁有獨立注冊資金、相應設備及技術人員和施工資格,在工商稅務部門注冊登記,具有獨立資金調配和人事權利,在法律上與公路管理部門處于獨立平等地位,真正面向市場的經濟實體。按照性質可分兩類:一類是適應市場要求,由社會性資金投資建立起來的股份制公司;另一類是由原來的公路管理機構剝離管理職能后,經過改制建立起來的股份制公司。專業公司養護真正實現了養護的管理與生產分離,大限度地提高了養護資金的使用效果,同時養護公司從具體的事務管理脫離出來,轉向合同管理,公路養護質量高、效率高。其缺點在于,由于農村公路分布相對分散,對于農村公路養護市場不夠大的地區,尚難以全面推廣。且農村公路養護采取專業公司養護的方式,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農村公路養護市場主體較少,投標不具備競爭性;二是資金問題;三是目前對承包商的有效監督機制尚未建立。
(二)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探討
根據上述四種養護管理方式的分析,我們認為抓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要將群眾突擊季節性養護、分段道班養護、專業公司有機結合起來,逐步建立起“機構精干、體系完整、職能明確、權責一致、管理順暢、運轉協調、行為規范、有效監督、辦事高效”的養護管養體制。
1、實現養護管理和養護生產的分離或部分分離。把公路養護生產從管理機構中分離出來,組建農村公路養護公司,實行企業化管理。明確公路管理部門與養護公司為業主與施工單位的關系,對公司養護機構的人事、用工等問題由企業自主進行。對于難以實現管養分離的,可以通過人員分類管理實現部分分離。
2、在農村公路養護市場不夠成熟或難以發揮市場作用的時候,根據各地的特點和不同情況,積極探索建立和健全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常年養護與季節性養護、流動性養護相結合制度,建立完善各種形式的養護承包責任制,包括分段到戶、道班承包等,全面推進定額養護和計量支付。公路管理機構對養護生產的管理要逐步實現合同管理。
3、根據本地區農村公路的技術等級、路面結構型式等特點,制定相應的養護技術標準,推廣應用公路養護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降低養護成本,發揮養護資金效益。在一定的管理體制條件下,充分實現養護方式的多樣性,保證其足夠的靈活性,以大程度利用養護資金。
4、積極培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首先要積極培育縣級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并逐步融入整個公路養護市場中。改變原有養護在較為封閉的行業內部進行的方式,以提高養護生產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將養護生產逐步推向社會,適應市場化要求。
5、積極籌措包括養路費、財政轉移支付和手拖費等各方面資金,逐步實行公示、招標和引入競爭機制,提高農村公路養護供給效率。在養護資金有限的條件下,實行公開招標和引入競爭機制,實現業主、養護施工、養護監理三方面相互監督、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新體制。
(三)農村公路養護的具體組織形式
1、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的組織形式,由縣級交通主管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會同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確定。一般應通過招標等市場化運作方式,選擇有相應養護資質的單位實施。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和縣道日常養護可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負責。對自然條件特殊,難以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選擇養護單位的鄉道、村道公路,應充分發揮鄉級政府和村級組織的作用,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委托、個人(農戶)分段承包等多種形式的養護方式,同時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也可以通過競爭方式承包給公路沿線的村民,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
同時,鼓勵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綁招標,面向社會公開擇優選定具備資質條件的公路養護公司,充分發揮專業管理、施工、監理隊伍在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中的作用。鼓勵通過競爭方式,將油路挖補和水泥路修補等小型養護工程捆綁承包給專業化養護隊伍,實行合同管理、計量支付。
2、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行“以縣為主”的體制后,要加強對新體制的研究、指導工作,努力探索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日常養護管理、橋梁隧道管理和養護市場化管理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因地制宜、大膽試驗”的原則,指導總結好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模式。特別是要加快對鄉、村道公路養護管理模式的研究,充分鼓勵、發揮鄉、村兩級組織在養護管理中的積極性。對各地探索的“分管分養、統管分養、鄉管鄉養、鄉管村養、鄉管民養、鄉管市場養”的模式加以總結提升,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管養模式。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 篇5
隨著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全面了解我國公路養護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我們進行了本次公路養護調研,報告如下:
一、調研背景與目的
近年來,我國公路網規模持續擴大,公路總里程和公路密度均居世界前列。然而,隨著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長和交通量的增加,公路養護任務日益繁重。為確保公路安全暢通,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公路養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次調研旨在深入了解公路養護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養護策略和建議。
二、調研范圍與方法
本次調研范圍覆蓋了全國多個省份的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及部分高速公路。調研方法包括問卷調查、現場勘查、專家訪談和數據分析等。
三、公路養護現狀
1. 養護投入與規模
近年來,國家對公路養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養護投入逐年增加。據統計,20xx年我國公路養護市場規模已達到4568.48億元,預計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公路養護里程從20xx年的446.6萬公里增長至20xx年的535.03萬公里,年均復合增速為2.62%。
2. 養護類型與方式
公路養護工程按不同目的和對象可分為預防養護、修復養護、專項養護和應急養護等多種類型。目前,我國公路養護工作以修復養護為主,但預防養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養護方式逐漸從人工養護向機械化、智能化轉變,養護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
3. 養護管理體制與機制
我國公路養護管理體制存在“管養一體”和“管養分離”兩種模式。隨著養護市場化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嘗試“管養分離”模式,通過引入市場機制,提高養護效率和質量。然而,部分地區仍存在養護管理體制不順、機構設置復雜、職責不清等問題。
四、存在的問題
1. 養護資金不足
部分地區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不足,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護需求。特別是農村公路和偏遠地區公路,由于資金短缺,養護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2. 養護技術落后
部分地區公路養護技術相對落后,機械化、智能化程度不高,養護效率和質量有待提高。同時,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不夠廣泛。
3. 養護隊伍素質不高
公路養護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部分養護人員技術水平低、責任心不強,難以滿足現代公路養護工作的需要。
4. 法規體系不健全
公路養護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規條款滯后于養護實踐的發展,影響了養護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
五、改進措施與建議
1. 加大養護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公路養護的投入力度,確保養護資金充足。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路養護工作,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2. 推進養護技術創新
加強養護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提高機械化、智能化水平。鼓勵養護企業引進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養護效率和質量。
3. 加強養護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養護人員培訓機制,提高養護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加強養護隊伍的管理和考核,確保養護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4. 完善法規體系
加快公路養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完善法規體系。加強法規的宣傳和普及工作,提高養護人員的法制意識和遵法守規的自覺性。
六、結論與展望
本次調研表明,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未來,我們需要繼續加大投入力度,推進技術創新和隊伍建設工作,完善法規體系和管理機制,確保公路養護工作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隨著“建養并重”甚至“養護優先”理念的深入實施,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公路養護調研報告10-21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調研報告02-12
農村公路養護模式的調研報告04-06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調研報告04-06
高速公路養護工作調研報告04-03
我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調研報告05-24
農村公路養護改革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4-04
關于我省農村公路養護模式的調研報告12-08
公路調研報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