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

        時間:2024-06-09 18:13:58 讀后感100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薦)稻草人讀后感100字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F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稻草人讀后感1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薦)稻草人讀后感100字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

          全冊教學理念:

          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全冊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冊

          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復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難點是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的實驗教材,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的實驗課本,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全冊重、難點:

          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全冊課時安排:共計約61課時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6、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約21課時

          7、11—20各數的認識…………………………………約4課時

          8、認識鐘表……………………………………………約2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總復習………………………………………………約4課時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2

          一、 學情分析

          今年我教一年級兩個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個普通班級和寄宿部的工作,分別是55人和45人。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都沒有成行。同時還有繁重的教學任務,可以說是要兩面都要俱到。(1)班的女孩子人數比較多,管理起來相對方便一些。(3)班的男孩子和女孩子只相差1個人,半托占了三分之二,全托占了三分之一。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要注意加強學生在校寫完作業的效率。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事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法時,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背景,探求計算結果,而不宜教師首先示范,講解豎式筆算的法則和算理,限制學生的思維。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都處在淺顯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在評價學習的過程時,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識與情感、態度的發展。同時,也要重視考察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對參與程度的評價,應從學生能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學生合作交流意識的評價,應從學生是否主動地與同學合作、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是否愿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對學生情感與態度的評價,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問題情境,隨時了解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和對數學的興趣。對數學思維過程的評價,通過平時觀察了解學生思維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考察學生是否能夠清晰地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等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3

          單元教學內容: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4頁――――第31頁)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內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共有學生50人。由于剛剛跨入小學校門,孩子們對很多事情還沒有概念,比如進學校不穿拖鞋、不亂丟紙屑等都沒有養成習慣。由于年紀小,課堂上很難坐住,喜歡在課堂上講話、做小動作等。但通過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他們對數學有著濃厚興趣,相信經過我們大家地努力孩子們肯定會有很大進步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一共分為七個單元:1、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2、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3、分一分、認識物體;4、11-20各數的認識;5、20以內的進位加法;6、20以內的退位減法;7、總復習。

          本冊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本冊教材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數感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習慣、合作與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自己有用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學習方法、思考方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領域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內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初步了解加法、減法運算的意義,會計算20以內的加、減法;

          經歷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簡單幾何體的過程,了解這些常見的幾何體;

          2、數學思考領域

          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20以內數的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2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學生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等簡單幾何體的形狀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解決問題領域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開始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

          初步了解到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初步體驗;

          4、情感與態度領域

          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

          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可以用20以內的數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個方面的目標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它目標的實現);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比單純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發展更為重要。

          四、本冊教材編寫的基本特點

          1.教學素材來源于學生的現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現實的——與學生直接相關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

          學生愿意思考,樂于接受;

          引入數學問題(如P7例1、P18例1);

          引導學習思路(如P71第11題);

          激發學習興趣(如P26例1、P54主題圖)。

          2.提供探索空間,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數學知識不宜以定論的形式出現,培養兒童的問題意識(如P10例1、P81主題圖);

          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學生自主探索搭建認知平臺(如P17第9題);

          體現開放性和多樣化,讓學生充分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如P8例4,P36例3);

          把合作交流作為學習行為與學習要求(P16第8題,P89第3題)。

          3.內容呈現直觀形象,課堂活動豐富多彩。

          讓學生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樂于學習數學;卡通、漫畫、圖片、表格為主,文字以對話出現。

          有利于學生“(動作)感知——表象——概念(符號)”

          課堂活動

          作用: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討論交流的機會;

          課堂活動與教學活動、練習活動的聯系與區別;

          主要形式:操作、游戲等。

          4.實踐活動,特色鮮明。

          個體與集體結合,分散與集中結合

          P16第8題、P62第4題,認識周圍的數、我有一雙小巧手。

          貼近兒童生活,注意適用性與開放性;

          展現過程,有一定的操作性。

          西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5.體現學法,利學利導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習學生數學的重要方式;

          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展示兒童的思維過程;

          ——允許兒童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

          認真聽講,課堂練習、課后作業仍然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6. 注重數學文化,培養數學興趣

          數學文化是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

          數學文化包括數學簡史,數學趣聞,數學家的故事,數學的影響……

          體會數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ū緝詢蓚數學文化:P58“分類”和P80“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五、教學重、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是20以內的數的認識與計算。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是學生認數和計算的開始,是學習較大數的認識與計算的基礎,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難點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六、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求難、求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七、教學進度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數

          1 準備課 2課時

          2—3 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 9課時

          4—9 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16課時

          10 分一分、認識物體 5課時

          11—13 11—20各數的人數 7課時

          14—16 20以內的進位加法 8課時

          17—19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9課時

          20 總復習 4課時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5

          教學內容:

          8、7、6加幾。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索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正確熟練地口算8、7、6加幾。

          3、培養學生初表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探索的意識及環保意識,對學生進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13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新知鋪墊

          1、口算

          2、括號里能填幾

          3、分解數的組成

          (通過“數的組成”這部分復習,為下面的學習進行必要的鋪墊)

          二、新課

          (一)創設情境,激發求知的欲望

          課件出示風景片及情境圖

          教師創設情境: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蔭,小橋流水,到處是盛開的鮮花,無論走到那里都生機盎然,充滿著綠色的氣息,在這里還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你喜歡這兒嗎?現在就讓我們出發,去公園好嗎?可是你們要注意在公園游覽時,要愛護那里的一草一木,保護優美的環境,不要破壞它,要和那里的小動物做朋友,不要傷害他們好嗎?同學們,前面就是公園了,我們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買門票進公園,你知道一共來多少個小朋友嗎?

          (課件展示將學生帶入生動的生活情境中——買公園門票,體現了新課改中強調數學同日常生活的聯系。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學得有趣,認為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討論

          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3、小組匯報交流

          生可能出現的三種算法:

          (1)數數法:1、2、3……12、13,一共有13個人。

          (2)接數法:左邊有5個人,然后接著數6、7、8……13,一共有13個人。

          (3)湊十法;左邊有8個人,把右面的2個人與這8個人合起來,湊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個人,一共是13個人。

          4、教師小結:這幾種方法都不錯,那你最喜歡用哪一種方法?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不僅可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特別是不愛發言學生,同時還體現算法多樣化,讓學生通過交流,起到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作用。)

          (三)動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計算方法怎樣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應該怎樣列算式呢?(生說,師板書8+5)

          2、小組合作交流,動手用小棒擺

          要求在擺好后,把你的擺法說給同桌聽,在聽人講話時,要學會傾聽,這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表現。

          (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加深對所學的加法計算過程的理解,也是培養學生利用學具幫助學習的意識,更是加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6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課標”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設計了八個單元,按照課程標準設定的知識與技能的四個領域,構建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等內容。特點:

          一是選取了貼近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為素材,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自然界,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

          二是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生動有趣的素材,構成情境串,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進而形成問題串,使學生在解決一連串現實的、有挑戰性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三是從學生認知特點出發,優化單元認識結構。重視學生的認識發展特點,在認數與計算方面設置小單元,并重視各單元之間的聯系。

          四是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是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融為一個過程。

          六是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學期教學目標:

          學生對數學比較感興趣,有一定的觀察能力,會數20以內的數,具備了一定的數感,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認識“<”、“=”、“>”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能認識個位和十位,識別十位和個位上數字的意義。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4、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5、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6、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

          7、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

          8、加深對20以內的數有關知識的理解。

          9、加深對分類與比較及統計方面知識的理解。

          解決問題:

          1、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過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

          3、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

          4、發現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教學措施:

          1、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真正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2、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性。

          提倡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讓學生在寬松開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實現既長知識又長智慧的目標。

          3、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開發潛能、理解知識、發展技能,學習數學思想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

          4、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5、注意學習過程的構建性。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創設情境,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動手、動腦和相互交流的活動中,通過“做數學”獲得再創造的機會,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

          6、注意評價的改革

          對學生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評價的手段要多樣化,應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期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備注

          第1——2周 一、快樂的校園 10以內數的認識

          第 3 周 二、媽媽的小幫手分類與比較

          第 4 周 三、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減法

          第 5 周 國慶放假

          第6——8周 三、走進花果山 10以內數的加減法

          第 9 周 四、有趣的游戲

          第10——11周 五、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第 12 周 六、有趣的游戲——認識圖形

          第13——15周 七、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第16——17周 八、雪山樂園——總復習

          第18——19周 期末復習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7

          (一)總體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夠:

          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重要數學知識(包括數學事實、數學活動經驗)以及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具體闡述如下:

          知識與技能

          經歷將一些實際問題抽象為數與代數問題的過程,掌握數與代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經歷探究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掌握空間與 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經歷提出問題、收集和處理數據、作出決策和預測的過程,掌握統計與概率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

          數學思考

          經歷運用數學符號和圖形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建立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感,發展抽象思維。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經歷運用數據描述信息、作出推斷的過程,發展統計觀念。

          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

          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

          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形成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進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以上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中實現的。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的發展離不開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于其他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ǘ⿲W段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萬以 內的數、小數、簡單的 分數和常見的量;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必要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直觀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過程,了解簡單幾何體和 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 稱現象,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獲得初步的測量(包括估測)、識圖、作圖等技能。

          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 的數據處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

          數學思考

          能運用生活經驗, 對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在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 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與類比。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解決問題

          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夠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

          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二、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立體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的立體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位置,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課時安排

          (一)、準備課(2課時)

         。ǘ、位置(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1課時)

          1.1~5的認識……………………………………………………… 6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 1課時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四)、認識圖形(一)(2課時)

         。ㄎ澹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 7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 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 3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3課時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11~20各數的認識(5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 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3課時

          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七)、認識鐘表(2課時)

         。ò耍、20以內的進位加法(10課時)

          1.9加幾……………………………………………………………… 3課時

          2.8、7、6加幾……………………………………………………… 2課時

          3.5、4、3、2加幾………………………………………………… 4課時

          整理和復習…………………………………………………………… 1課時

         。ň牛、總復習…………………………………………………………… 4課時

          六、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在本學段的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的力量,同時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樂于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

          (三)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都處在淺顯的階段,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8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啟智”教育為目標,以《數學課程標準》為指導教學依據。

          1、根據兒童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生活實際的內容,使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ㄈ、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操作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五、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月日)

          章 節

          課題

          教材分析

          重難點

          教具準備

          8月30日至9月3日適應周

          9月4日 至 9月12日

          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

          1、按順序數10以內物體的個數;

          2、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大小、輕重;

          3、會按不同的標準給物品分類;

          4、準確地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上課課件需備課老師自己準備。以下只提供參考學戲劇與教育)掛圖、10根小棒、學具盒

          9月13日 至 9月30日第五節 第六節 認數(一)認識物體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

          1、熟練數出數量是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敘述呢個識別這些物體,能體會平面和曲面。學具盒、直尺圖、投影儀、水彩筆、積木、實物模型

          10月9日 至 11月27日第七節第八節 第九節

          分與合加法與減法統計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讓學生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

          1、熟練掌握10以內的數的組成;

          2、熟練口算10以內的數的加、減法;

          3、指導學生象形的統計圖和統計表。投影儀、數字卡片、口算卡片、學具盒、加法和減法表、書中附頁的圖片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9

          一、 情況分析:

          因為學生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么是課堂作業、什么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么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表,20以內進位加法,總復習。在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認識立體圖形,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的教學中,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全冊教學重點、難點是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二、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提高質量措施:

          1、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真正做到備好課、備好學生,因材施教,教學中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放手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

          2、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

          3、上課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于精彩的發言給予不同層次的獎勵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利用家長聯系本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溝通,適當交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0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三班和一年級四班的數學教學。一年級三班有48人,男生和女生都是24人;一年級四班有47人,男生23人,女生24人;兩個班共95人。由于是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每個學生的學前教育、家庭教育、社會關系都不相同;學生還存在年齡差異、性格差異、性別差異。同時,學生對進入學校開始班級授課的方式還有待適應。所以,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有以下:

          1、規范學生基本的學習習慣(聽課習慣、書寫習慣、發言習慣)

          2、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能力(觀察能力、計算能力、思考能力)

          3、滲透學生初步的數學思想(分類思想、對應思想、統計思想)

          二、教材分析

         。ㄒ唬⿺蹬c代數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樂趣

          2、初步形成良好的聽、說、看、想、做等學習習慣

          3、能初步數出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認讀寫010各數

          4、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和序數的含義

          第二單元比較

          1、通過比較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經歷比較事物的過程,逐步提高仔細觀察的能力,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學會認真思考,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第三單元和第七單元加減法(一)(二)

          1、通過從現實情境抽象出加減法的運算,并用算式解釋其實際意義的過程中,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經歷1020不同的表示方法,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感受十進制位置原理

          3、通過計算與交流,體會算法多樣化,能正確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4、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通過比較和整理加減法算式,探索其規律,發展數感

          第八單元認識鐘表

          1、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學習認識鐘表。

          2、認識幾時、幾時半,幾時剛過,快到幾時。

          (二)空間與圖形

          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

          第六單元認識物體

          1、對形體的認識順序是:立體平面立體。

          2、通過游戲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ㄈ┙y計與概率

          第四單元分類

          1、聯系生活實際,經歷分類過程,體會分類的思想和方法。

          2、能按照一定的標準,對物體進行整理和分類

          3、體會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且分類的結果可能是不同的。

          第九單元統計

          借助有趣、現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四)綜合應用

          結合具體學習內容設計綜合實踐活動

          如:

          1、大家來鍛煉

          2、迎新年

          (五)整理與復習

          整理與復習(一):小結一、二、三單元的內容。

          整理與復習(二):小結四、五、六單元的內容。

          總復習:總結本期學習的內容:

         。ò〝蹬c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

          三、教學思考

          1、對一年級的學生,借助實物操作、圖形和自然語言進行學習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教師不應過早的、用統一的、抽象的符號或數學語言要求學生。

          2、對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該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通過觀察、談話等方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的愿望、興趣、和良好習慣。

          3、對一年級的學生,教師應提供具體的學習情境,設計豐富有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4、每一個數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

          本學期的教學要求是:適應新學期、適應課堂教學、養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課時安排

          1.生活中的數:9課時 大家來鍛煉:1課時

          2.比較:4課時 迎新年:1課時

          3.加減法(一):18課時 整理與復習(一):2課時

          4.分類:2課時 整理與復習(二):3課時

          5.位置與順序:4課時 總復習:4課時

          6.認識物體2課時

          7.加減法(二):15課時 s單元檢測(待定)

          8.認識鐘表:2課時

          9.統計:2課時

          說明:課時安排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

          五、本學期課題:

          《培養一年級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1

          教學理念

          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地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營造一種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使學生既學得輕松,又學得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使學生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并會應用于生活實際中去。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地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一個實物鐘面、課件、水果鐘面、時間的小卡片。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學具鐘、每小組一個不完整的卡片鐘面。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同學們聽過謎語 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課件展示)謎語: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嘀嗒嘀嗒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2、逛鐘表超市

          師:同學們真不錯,都猜出了謎底,鐘表超市里的鐘表可漂亮了,我們一起去逛逛吧!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外型美觀的鐘表。

          3、導入新課

          師:鐘表有這么大的作用,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么咱們就看看它長什么樣吧!

          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出示實物鐘面)這是一個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指名學生說出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

          師小結: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還有線段那是刻度線,每個數之間有小格。追問:鐘面上的2根針有什么特點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時針 短 粗

          分針 長 細

          (2)生認學具鐘的時針和分針

          (3)我們知道時間爺爺是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所以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也不會停止!那這2根針是怎樣走動的?哪根針快哪根針慢?

          生:朝著同一方向走,最慢的.是時針,其次是分針。

          (課件演示)師補充:最快的是他們的秒針弟弟。時針每天走兩圈,分針每天要走好多圈。

          2、補鐘面(小組合作)

          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破損的鐘面,有些沒時針和分針,還有些沒數字。

          行動起來!用你們靈巧的小手把鐘面補好,看哪組同學速度最快,表現最好,最先完成的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3、認識整時

          (1)(課件出示)三個鐘面,指導認整時。

          指名回答鐘面表示的時間,并引導學生說出是怎么看的。

          師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都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所以它們分別表示8時、3時、6時。

          (2)生用學具鐘練習撥7時、11時。

          請個別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撥的結果。

          (3)(小組合作)一人說一人撥。

          4、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可以用漢字“時”表示。生回答師點擊電腦,鐘面下分別出現8時、3時、6時。

          (2)用數字表示法

          點擊電腦出現8:00,引導學生觀察兩點右邊是兩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3)生動手寫3:00、6:00

          (4)點擊電腦出示3:00、6:00,指導學生觀察比較。

          三、參與游戲,鞏固練習

          1、游戲:找朋友

          (課件出示)游戲規則。隨著《找朋友》活潑的音樂,生進行游戲。出現“12”時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全體同學用學具鐘撥12時,重點引導學生認識12時的鐘面時針和分針重合。

          2、(課件出示)P92頁

          小軍一天的時間安排圖。聯系生活,讓學生說自己一天的時間安排。

          四、引導回顧,總結評價

          1、今天,你學到了什么?上了這節課,你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嗎?

          2、時間像小馬車一樣飛快地向前跑著。一節課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地利用支配時間,讓我們做時間的小主人。

          3、點擊電腦欣賞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五、課后延伸,生活調查

          (課件出示):太陽剛升起的畫面;太陽剛落下的畫面。

          請大家把剛才看到畫面的時間記下來,下次再討論、交流。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2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的內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點

          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四、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應該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為了讓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主動建構、理解數學概念,獲得數學方法,發展用數學進行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應該: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安排了“生活中的數”等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提供了素材

         。4)設計了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認數與計算相結合,使學生逐步形成數概念,達到計算熟練。

          數和計算的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是緊密聯系著的。認數是計算的前提,計算又有助于加深對數的認識。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采取逐步擴大數的范圍,同時結合數的認識學習一些基本的計算,比較容易理解,也有利于鞏固所學的計算。

          3、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

          數概念的建立,對兒童學習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兒童入學時都已經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的各數,但是對于數的概念未必清楚。因此在每一段認數教學中,都要教學數的基數含義、數的順序、數的大小比較、數的序數含義、數的組成等內容。同時注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4、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例題中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師不急于評價各種算法的優劣,保護學生的自主發現的積極性,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注意體現因題而異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適合于自己的計算方法。

          5、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兒童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與圖形和空間有關,入學前已經有了一些關于物體形狀和圖形的感性經驗。小學低年級的幾何教學,主要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逐步發展起空間觀念。因此,教學時應該注意利用兒童已有的經驗,通過大量、豐富的觀察、操作、游戲等活動,豐富學生對物體的形狀和圖形的感性認識,體驗圖形的一些特征,激發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大量感知的過程中,逐步體會什么是空間與圖形,利用這些知識我們能做什么,逐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數學是為了能用它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為此,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廣泛聯系,初步學習用數學解決問題,逐步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的應用數學的意識。

          7、安排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注重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盡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谶@一觀點,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含有數學

          問題的實際活動,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應用數學,就成為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時,從兒童認識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看,兒童是通過活動在其心理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構建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

          8、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源,努力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給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主要表現在: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要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并會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達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

         。2)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獲得信息,加深知識的理解。

          (3)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投影片等教學輔助手段創設生動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五、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1.實物(動物、水果等)圖畫卡片、數字卡片、符號(等號、大于號、小于號)、圖形卡片這些都可以供學生認數、計算和分類等內容時操作用。

          2.口算練習卡片

          3.20以內加法和10以內減法的計算圓盤這是為使學生達到計算熟練用的學具。

          4.數的組成練習卡片這是為使學生掌握數的組成的練習材料

          5.計數器這是演示20以內的數和計算用的一種教具。

          6.絨板這是用來演示數數、計算和分類等內容用的教具。

          7.鐘面

          8.方木塊可以用來數數和演示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9.小棒本學期每個學生要準備20根小棒。

          10.數位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時用。

          六、課時安排

          一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1課時的教學內容,正課16周,總復習4課時。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數一數(1課時)

          二、比一比(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3課時)

          五、分類(2課時)

          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復習………………………………………………………………………2課時

          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七、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課時

          八、認識鐘表(2課時)

          九、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1.9加幾……………………………………………………………………………3課時

          2.8、7、6加幾……………………………………………………………………4課時

          3.5、4、3、2加幾………………………………………………………………3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

          十、總復習(4課時)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3

          一、班級情況。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樂于參加各種數學學習活動,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對數學有著一定的求知欲,所以在本學期的數學課上,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善于思考,樂于思考,不怕錯誤,具有問題意識,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快樂學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智能、情意)

          1.知識與技能方面。

          (1)結合現實場景,經歷數數并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聯系實際問題認識加法和減法,探索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相應的加、減計算;能應用所學的計算解決簡單的求和與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實際問題。(2)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長短、高矮;聯系生活經驗初步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過觀察、比較,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3)能根據物體的數量、形狀、顏色或其他標準,對熟悉的物體進行簡單分類。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在數物體個數的活動中,認識數的含義,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簡單的事物;在操作學具的活動中感受數的組成,具有初步的分與合的思想,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較兩種物體個數、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活動中體會初步的對應思想,掌握簡單的比較方法,具有用語言或符號描述數的大小關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減法含義以及探索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簡單數量關系,選用恰當的方法進行計算,初步學會有根據地思考;通過對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嘗試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初步感受思維活動的條理性;通過在多樣化算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體會思維過程的靈活性。

          (3)在認識常見幾何形體的活動中,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

          (4)在把不同物體分類、整理的過程中,初步培養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識。

          (5)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實際情境和問題,初步感受數學抽象和簡單推理的意義。

          3.解決問題方面。

          (1)能用20以內的數描述、交流生活中的簡單事物。

          (2)初步學會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并聯系已經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一些不同方法。

          (3)能與同學交流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方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教師的幫助與鼓勵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與興趣,有喜歡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

          (2)在數學探索活動中,體會數學思考方法的合理性,感受數學思考的價值。

          (3)能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一些困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初步具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初步具有獨立思考并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

          (4)在觀察、操作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知道數學能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五、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后進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六、課時安排

          1、數一數1課時

          2、比一比1課時

          3、分一分1課時

          4、認位置1課時

          5、認識10以內的數 10課時

          6、認識圖形(一) 2課時

          7、分與合 7課時

          8、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20課時

          9、認識1120各數 4課時

          10、20以內的進位加法10課時

          11、期末復習4課時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4

          一、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將在全面貫徹數學課程標準的前提下,根據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編寫意圖,結合本地區、本班級的實際情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探索適合于新時期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并用自己的教學實踐檢驗教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教材建設作出貢獻。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10以內的數的認識,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三、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四、法制教育與安全教育

          根據教管中心的安排,堅持放假前半小時安全教育,上午一分鐘的認真清點學生到校情況和放學前一分鐘安全教育,堅持天天講,力爭做到零事故。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滲透相應的法律法規,力爭做到每月一次。

          五、教學進度安排

          1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通過數一數,初步接觸1~10各數,學會數初步學會數出個數在出個數10以內的物或人,初在10以小黑板步學會用1~10各數內的物和同學交流物體的個或人數。教學掛圖2、使學生在數數的過了解分一、數1一一數程中,了解分類數數的類數數從數的感受角度的方法1方法,觀察事物的獨特價值,初步體會符號化思想。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初步學習數數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數量多少,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

          2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認識長短、高矮和輕重的含義,體會比較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認識長教學掛圖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短、高矮輕重。和輕重小黑板2、使學生經歷比較的的含義,二、比1二一比活動,初步建立長短、體會比相關實物高矮和輕重的觀念,培較的一教具判斷和般方法,2養初步的觀察、推理的能力。初步學3、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會比較的數學現象和事實,培物體的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長短、高積極情感。重視比矮和輕較的方法,注意培養學重。生簡單的推理、判斷能力。

          3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聯系生活現象,體會分類的含義,初步學會按一定標準讓學生分類,并能在日常生活在觀察中初步應用。和分一教學掛圖分的活動中認小黑板2、使學生通過分一分識分類三、分2三一分的活動,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相關實物培養初步的分感受分教具、圖1的思想,類能力。類的作片用,初步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4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確定物體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教學掛圖小黑板2、使學生能按上下、指導學認2四位置前后、左右的方位關生分清相關實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左右的圖片2系,一些簡單問題,初步學位置關會使用上下、前后、左系。右等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5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理解10以內數的含義,能熟練的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1、數數、0~10各數。2、使學生在數數、認數的.認數、讀教學掛圖寫數過程中掌握10以內數的數、順序,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和數的小黑板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用一一對大小比卡片2至6五五、認數15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較。少,理解“同樣多”和“多”2、認識“少”的實際意義,認識符號=、>、<,會使用這幾和第些符號和語言表示10以幾的區內兩個數的大小。3、在認數、比較數的大小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等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數感,具有初步的用數進行交流的意識和能力。4.初步養成認真書寫的態度和習慣。別。

          6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通過辨認實物,直觀感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這些形體讓學生的名稱,能識別這些形通過觀教學掛圖體。察,直觀2、使學生在認識物體認識長小黑板的活動中,感受平面和方體、正認識6六圖形曲面是不同的,體會比方體、圓相關圖形分類等認識物體的柱和球,教具、卡2較、方法,培養初步的觀體會這片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些形體空間觀念。3、使學生感受生活里物體的不同形狀,培養觀察物體的興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的特征。

          7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讓學生在活動中經重點:通歷2、3、4、5各數分過合作、與合的學習過程,體會操作讓教學掛圖分與合的思想,并能從學生自3、4、5各數的一種分主探究小黑板發。出各數的分與相關口算卡片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合。7至8七分與合作意識和動手實踐的難點:10能力。通過探索自己得出分與合的式子。

          8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初步體會加重點:法和減法的意義,并能學生動解決實際問題。手操作自主探相關口算2、使學生經歷聯系實索,合作卡片際探索,交流計算方法交流。10以內9加至13和減法法的過程。難點:教學掛圖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理解相小黑板25力,推理能力。應的加、減法之4、使學生初步感受生間的聯活中有許多計算問題,系培養學習興趣和信心。

          9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在操作與活動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學習的過程重點:中產生興趣。會讀、會寫11—2、使學生經歷數數和—20各教學掛圖用數描述簡單的生活數。認14至15識八11—20各數現象的過程,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難點:小黑板培養初步的估算意是否知卡片7用,識發展數感。道20以內數的3、重點知道“個位”順序。和“十位”提高解決問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0

          周次單課題元教教學目的要求時重難點教學準備1、使學生在現實的情重點:計景中,了解20以內的算20以計算方法,會正確進行內的進口算,達到一定的熟練位加法,程度。正確進相關口算2、使學生經歷應用所行口算,卡片20以內16的至19位加法十進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達到一實際問題。定熟練教學掛圖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程度。逐步養成難點:在小黑板15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的習慣,參與數4、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學學習聯系,培養解決實際問過程中,題的能力。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15

          一、教學目標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本學期應該加強班本身的業務素質水平,提升自己的育人藝術,強化學生各種學習習慣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傾聽、質疑等方面能力,與班主任配合,共同抓好班級管理,提高學生的道德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努力使學生的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在知識、能力、智力等各方面都能上一個新臺階。

          二、教學要點

          1、學生各種學習習慣的培養。

          2、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傾聽能力、質疑能力、合作能力。

          三、實施過程

          1.習慣的培養。

         。1)游戲:跟我做、舉手等。

         。2)對對歌:進教室、抬頭挺胸、從端正。

          (3)手指操。

         。4)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等。

          2.營造向上氛圍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營造平等、圍結、和諧、進取的.班級氛圍。(1)制定班級公約、班風,給自己班級、小隊取個新名字等。(2)布置教室環境。如設立“袖珍圖書角”、“衛生角”、“金色童年”、“我們在這里成長”等文化背景。(3)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成就感。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提供顯示學生才華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自理自治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掘創新精神。

          3.合作能力的培養:指導培養小干部

          班級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干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小干部。第一,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第二,鼓勵小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第三,嚴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第四,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4.針對特殊學生,開展特殊教育

          ①.期初排出特殊學生名單(貧困家庭學生、智力障礙學生、自控力差生),學校建立特殊學生檔案。

         、冢ㄟ^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法,對特殊學生開展教育。

         、郏槍π袨榱晳T差、自控力差的學生,開學初計劃用一周的時間重點培養學生的各種學習習慣。

         、埽_展“幫困”活動。通過“結對助困”等活動,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對貧困學生進行關心幫助。

          通過觀察、與學生談心、聽取各方意見,建立起豐富的信息網絡,隨時掌握與調控特殊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思想行為動向。要力爭和班主任及家長對學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態度,并時常同他們交換意見。特別要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取得共識,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5、其他各種能力的培養: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深入研究教材與學生,力求讓每一個學生每一節課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稻草人讀后感100字】相關文章:

        稻草人讀后感01-25

        稻草人讀后感01-13

        《稻草人》讀后感02-02

        《稻草人》讀后感范文07-28

        【熱】《稻草人》讀后感12-01

        《稻草人》讀后感【精華】12-20

        《稻草人》讀后感范文11-17

        關于稻草人的讀后感05-30

        關于《稻草人》的讀后感01-25

        稻草人讀后感【熱門】07-0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