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讀后感100字左右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100字左右,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后感100字左右1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歷十幾減9的計 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十幾減9》教學案例: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
三、教學難點:
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四、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
五、教學過程:
(一)熱身賽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
1、速度大作戰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 18-9= ( )
2、看圖寫算式
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
3、力氣大作戰
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4+3 17-9 15-9 5+9 7+8 9+6 4-9 15-5 16-9 13-9 12-9 9+4
4、地雷大作戰(想加算減) 師:同學們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 12-9 = ( ) 18-9 = ( ) 15-9 = ( ) 11-9 = ( )
5、看圖講故事
師:我們安全的走過了雷區,現在休息一下來講故事吧
(三)活動
師:同學們,在你們聰明才智的幫助下,喜羊羊他們順利的奪回了寶藏,看,他們來向我們表示感謝了呢!為了慶祝一下,他們邀請我們一起跳舞,大家準備好了嗎?(音樂:找朋友)
(四)師:喜羊羊他們完成了任務,要回羊村去復命了,他們想買一些禮品帶給大家,現在請大家一起去自選商場幫他們挑選禮物吧!
(1)媽媽給了你16元錢,你最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
(2)如果可以買兩樣,你想買什么?還剩多少錢?
(五)學習了十幾減九的幾種計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說說15-8和13-7怎樣計算?
(六) 談收獲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師:大家這節課學會了講故事,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等很多東西,還利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計算十幾減八和十幾減七這些我們下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
(七) 師:你喜歡灰太狼嗎?
生:不喜歡,他老做壞事
師:對,灰太狼總喜歡搞破壞,但是老師覺得灰太狼有一個優點,他雖然每次都失敗,但是卻從未放棄,這一點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那這節課靠我們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們一次次戰勝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敗,我們勝利了,我們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
讀后感100字左右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68—69頁例1、例2,70頁“想想做做”1—4題。
教材分析:認識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在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實驗教材中,這部分內容都安排在二年級上學期,蘇教版教材把它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來學習。教材中例1安排直觀圖(雞和兔等小動物),讓學生感知、理解幾個相同的加數連加就表示幾個幾;例2教學幾個幾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感知乘法的意義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方法;通過“試一試”讓學生感知“求幾個幾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與過去的教材相比,實驗教材強化了幾個幾的實際含義,簡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不再區分乘數與被乘數,“×”讀作“乘”等),刪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義、“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等抽象用語)。
教學目標:
1、經歷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
2、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得乘法的積。
3、在經歷把幾個相同的數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和從簡單的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 激趣
師:小朋友,想不想到學校電視臺的演播室去做客?請看大屏幕。(媒體出示,小主持人主持的“請你來做客”欄目)
主持人:小朋友們,大家好!你現在正在收看的是鄖縣實驗小學“紅領巾”電視臺。我是×××。你想到學校電視臺演播室做客嗎?請快快參加由我主持的“請你來做客”游戲吧。我們的要求是:只要你能正確回答出小蘑菇、小辣椒、小籮卜頭、小西紅柿、白菜博士、豆角先生、茄子老師(動化出示每個卡通植物圖)的問題,你就會成為演播室的客人。怎么樣,有信心嗎?
師:聽明白了嗎?我想,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互相合作,我們一定會成功的。怎么樣?開始吧。
二、情境 感知
1、分一分(小蘑菇的問題)
、判≈鞒秩耍簞游锿鯂裉煺匍_動物運動會,來了許多的動物(媒體出示動物圖,此處以○代替)。每種動物有多少該怎樣列式呢?
、茖W生列出算式,教師對應板書。
1+2+3 4+4+4 3+3+3+3 4+2+3 2+2+2+2+2+2
、菐煟耗隳芨鶕總算式中加數的特點,把這些算式分一分嗎?
、葘W生討論后匯報,引導學生把“加數相同”的分成一類,把“加數不相同”的分成一類,感知“相同加數”。
2、說一說(小蘿卜頭的問題)
、判≈鞒秩耍簹g迎來到動物樂園(媒體出示68頁主題圖)。請你仔細觀察,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埔龑W生列出求小兔、小雞只數的'算式。(板書)
2+2+2=6 3+3+3+3=12
、且龑W生觀察:
兩個算式中的加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第一個算式中的加數都是幾?是幾個幾相加?
第二個算式呢?(教師在上面算式的下面對應板書)
3個2相加 4個3相加
⑷你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請在小組里說說。
3、擺一擺(小辣椒的問題)
小主持人: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小辣椒,請你們拿出學具盒里的圓片,動手擺一擺。然后說說是幾個幾相加。
每堆擺2個,擺4堆。
每堆擺4個,擺2堆。
請你任意擺出幾個幾,在小組里說說。
4、想一想(白菜博士的問題)
、判≈鞒秩耍盒∨笥褌,你們好棒!我獎勵給你們一些棒棒虎!(出示棒棒虎圖,此處以○代替)一共有多少只棒棒虎該怎樣列式?是幾個幾相加呢?
、茖W生討論列出算式,并在小組里說一說是幾個幾個相加。
⑶小組匯報,教師板書。當學生回答出不同的算式時,追問學生是怎樣看的,讓學生明確既可橫著看,也可豎著看,并感知3個5相加和5個3相加的得數是一樣的。
三、探究 理解
1、列式(小西紅柿的問題)
小主持人:小朋友,你們好,電腦城歡迎你。襟w出示69頁電腦圖)一共有多少臺電腦?
學生列出算式,并說說是幾個幾相加。老師板書:
2+2+2+2=8
4個2相加
2、提問
(電腦圖變成8個2)一共有多少臺電腦?怎樣列式?是幾個幾相加?
。娔X圖變成100個2)一共有多少臺電腦?是幾個幾相加?怎樣列式?
師:100個2相加,寫成加法算式是很麻煩的,可以用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乘法。(板書課題)
3、講述
師:4個2相加等于8,可以用加法算,寫成2+2+2+2=8;也可以用乘法算,寫成2×4=8或者4×2=8。(板書:2×4=8,4×2=8)結合板書介紹乘法算式的讀法及乘法各部分的名稱。
4、試做
師:你們真能干,知道了幾個幾相加,還可以用乘法算。那么,你能把剛才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嗎?(指小兔、小雞的只數)
學生列出算式后引導學生讀一讀,再說說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5、課間休息
主持人:你們真了不起,回答了那么多的問題,而且回答的那么好。讓我們聽聽音樂,輕輕松松,好嗎?(聽音樂)
四、應用 提高
1、豆角先生的問題
主持人:實驗小學的孩子個個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不過,可不要忘了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吆(媒體出示69頁跳繩圖)。你能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嗎?
引導學生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然后比較求4個5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2、茄子老師的問題
(媒體出示)主持人:小朋友們,你們真了不起,我是茄子老師,我有兩個問題要考考大家。愿意嗎?
⑴請你填一填。(媒體出示70頁“想想做做”第一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評價。
、圃谌粘I钪薪洺龅浇裉鞂W的用乘法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要求學生先說事件,再表述成是幾個幾相加,最后說出乘法算式)
五、照應 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正確的回答完了所有的問題。最后,老師想請大家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少,F在讓我們一起看看主持人怎么說,好嗎?不過提醒大家注意,如果邀請大家,請為我們的努力和成功熱烈的鼓掌;如果不被邀請,可千萬不要難過,讓我們繼續努力,爭取下一次一定成功。
。襟w出示)主持人:小朋友們,你們真棒!現在,我正式邀請你們明天到演播室做客,祝賀你們!再見。(學生鼓掌,結束全課)
設計思路:
有效的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客觀的數學現實的基礎之上的。一年級學生在平時的生活經驗中,雖然經常見到“幾個幾”的現象,但很少用“幾個幾”來進行描述;在以前學習的加法中,雖算過相同加數連加,但并不要求說出是幾個幾。在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時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首先創設情境,組織學生按群數出雞和兔的數量,列出連加算式,對幾個相同數連加有初步的感性認識;再讓學生人人動手操作圓片,將剛剛形成的感性認識加工成表象,在親自操作中體驗幾個幾;然后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花片,分別列式求數量,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幾個幾的實際含義。
。2)在現實問題中引入乘法。通過解決“一共有多少臺電腦”這個實際問題,在數數、連加等方法后,自然引出乘法,讓學生了解乘法產生的背景。至于乘法各部分名稱、讀寫方法等數學事實,則讓學生通過看書自學和交流來解決。
。3)在強烈反差中感知求幾個幾用乘法寫比較簡便。由于學生是初次認識乘法,再加上未系統學習乘法口訣,學生暫時尚不能體驗乘法計算的簡便。因此教學時通過創設對比強烈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和寫的過程中體會到求幾個幾是多少,有時用乘法寫算式比較簡便,為今后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4)在應用中培養學生的乘法意識。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乘法意識作為數學意識的一種,在學生初步認識乘法時就應該進行培養。整堂課中,結合乘法知識的學習,始終注意培養學生自覺溝通幾個幾的生活經驗和乘法運算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不斷聯系生活實際,用乘法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評 析: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本課題設計很好的體現了上述要求。整個設計,緊緊圍繞是否能夠被邀請到學校演播室做客,以教材中學生非常熟悉和喜愛的卡通植物圖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努力使教學目標全面化,教學內容生活化,學習方式個性化,教師角色的多樣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探索中體驗,在經驗中升華,教學效果好。]
讀后感100字左右3
設計說明
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和等差數列的知識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講十分抽象,結合這一點,本節課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設計:
1.復習舊知,激發興趣。
在復習導入環節設計了一個成果展示,通過展示上一節課學習內容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有規律的圖形的美,明確這是我們自己運用學過的有關規律的知識設計出來的,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建立起學習新知的信心,激發了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
2.扶放結合,認識規律。
例題的講解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根據圖形的規律找出數字規律,第二個層次直接抽象出了數字規律,第三個層次是根據幾組數之間的關系發現規律。每一層次的講解都采取扶放結合的方式進行。先引導學生理解每個層次的題意,然后根據題意去發現規律,最后根據發現的規律自主解決問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了自主解決問題的喜悅,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小棒或正方形、卡片等學具
教學過程
⊙展示成果,激勵引入
1.成果展示,復習舊知。
(1)看一看:課件呈現學生課外收集的利用重復規律形成的美麗圖片。
師:我們先來欣賞一下生活中的規律美吧!
(2)想一想:這些圖片漂亮嗎?圖片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3)說一說:這些圖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規律是都有一組圖形或事物重復出現。
2.點明課題,提出挑戰。
師:其實規律有很多種,剛才的規律就是都有一組圖形或事物重復出現。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找規律,但今天學習的規律要比上節課的復雜一點,你們對今天的學習有信心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新課開始前,展示一些學生收集的有規律的圖片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簡單梳理與復習,同時通過教師語言的激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探究數列中的變化規律。
1.數形對應,感知規律。
課件分步呈現教材87頁例3的第(1)小題上面的四組圖形。
(1)說一說:你們能找到這些圖形的規律嗎?
學生小組內交流,選代表匯報。
(2)擺一擺: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擺出這幾組圖形嗎?或者利用手中的筆將這幾組圖形畫出來嗎?
(3)想一想:擺圖形與畫圖形時你有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很麻煩?那你能不能用更簡單的方法把這樣的規律表示出來呢?
引導學生利用一一對應的思想,將每組圖形相對應的正方形的個數用數表示出來。
(4)如果按這樣的規律再往后擺一組圖形,應該擺幾個?為什么?如果讓你按這樣的規律再表示出幾組,你是愿意擺圖形,還是愿意寫數呢?
(5)比一比:我們今天找到的規律與上一節課找到的規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發現:原來的排列規律是一組圖形或數的重復,而今天學習的這些圖形與數并不是重復出現的,而是依次增加相同的個數。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的動態演示與教師的.引導,利用圖形與數的結合,注重圖形與數的一一對應,讓學生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能初步抽象出等差數列的一般規律。
2.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課件呈現例3第(1)小題下面的四組圖形。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誰能發現下面這些圖形與數的排列規律?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發現的規律。
(2)比較:這一組圖形與數的排列規律與上面的那一組一樣嗎?
(3)小結。
相同點:圖形與數并不是重復出現的。
不同點:上面一組是依次增加相同的個數,這一組是依次減少相同的個數。
(4)簡單介紹等差數列:像這樣,后一項是前一項加上或減去一個固定的數得到的,這樣的數列就是等差數列。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發現圖形與數的排列規律,并且通過比較、概括,發現這兩組圖形與數的排列規律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對等差數列的排列規律有了全面的認識。
3.獨立學習,認知規律。
課件出示教材87頁例3第(2)小題。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看看哪個同學先找到規律,并把你的發現與同伴說一說。
(2)學生代表匯報,教師配合板書。
(3)比較、歸納:這兩組等差數列的變化規律:都是依次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
(4)讓學生直接在教材上填數。再進行簡單的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各環節的層層過渡與遞進,學生已經完全能借助方法的遷移,順利地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研究過渡到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完整地經歷了從直觀到抽象的認知過程。
4.適時反饋,鞏固認知。
(1)完成教材87頁“做一做”1題。
(2)你能自己設計一組這樣的數列嗎?
讀后感100字左右4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發展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怎樣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樣化。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學們,今天我們又遇到了一件與數學有關的問題。
二、學習新知
出示主題圖
一年級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
。1) 討論: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3)學生獨立思考算法,試算 19 + 18 = □
(4)人一組交流算法,組長統計算法。
。5)全班同學交流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
20+17 = 37
算法二: 19+10 = 29
29+8 = 37
算法三: 20+18 = 38
38-1 = 37
算法四:列豎式
19
+ 18
37
三、練習試一試
25+1827+24 46+35 51+29
25 27 46 51
。18 +24 +35 +29
。ㄏ茸寣W生試著列豎式計算,自己講解計算方法,然后再強調滿十進一的計算法則。)
四、綜合練習
1、算一算,想一想。
26+7=答案
3+39=答案
18+27=答案
26+27=答案
23+29=答案
18+47=答案
2、用豎式計算
44+18=答案
52+29=答案
7+56=答案
21+79=答案
27+24=答案
35+15=答案
69-11=答案
38+19=答案
讀后感100字左右5
教學目標: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教學難點:
從立體圖形中抽象出平面圖形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看大屏幕上這張圖片,你能想起來咱們學過的一篇語文課文嗎?
學生:能。《雪地里的小畫家》。
老師:是呀,他們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可不就是小畫家嗎?看!小雞畫的是什么?(竹葉)小狗畫的是什么?(梅花)咦?它們畫的畫為什么不一樣呢?
學生A:因為他們腳的形狀不一樣。
教師:你真是一雙火眼金睛呀!那除了這些小動物朋友們,咱們之前學的立體圖形它們也能在雪地中印出不同的花型,這就是今天咱們學習的內容。(教師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
老師展示長方體、正方體、三棱柱和圓柱幾個立體圖形,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
2.
引導學生從立體圖形中分離出平面圖形。并且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立體圖形畫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
3.
引導學生觀察幾個平面圖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加深學生們對這幾個圖形的認識。教師并進行總結:長方形對應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三條邊三個頂點;圓形是曲線無角。
三、鞏固。
1.
呈現一張布滿各種圖形的果樹,讓學生摘果子,把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的分別分開。
2.
每個人發一張用今天所學圖形拼接成的`輪船和火箭圖形,規定好什么形狀的子圖形涂什么顏色,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涂完。
3.
讓孩子們做小小設計師。利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組合,設計出一幅美麗的作品(電腦演示:情景激發)。用課前準備好的彩色圓形和三角形教會學生拼接成各種各樣的圖畫并讓學生到講臺前面親子操作,豐富學生的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
四、布置作業。
用今天學習的幾個平面圖形拼接成不同的圖畫送給每天為自己辛苦付出的爸爸媽媽。
讀后感100字左右6
一、引入
師:小猴貝貝帶著小伙伴們來給大家拜年了。
媒體呈現一幅畫面:一棵桃樹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師:大家一起來數一數,一共來了多少只小猴子?
師生一起數,共有13只。
師:小猴子最頑皮了,你看——
媒體動畫呈現: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樹,地面上還留下6只猴子。
師:咦?樹上到底爬上了幾只猴子?
有的學生說5只(畫面上可以看見的是5只),有的說7只。
二、展開
1.引出例題,探究算法。
師:樹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現在樹下有6只,13-6=7只。
教師適時板書13-6=7,并設問:你是怎樣想的?
生1:因為10-6=4,4+3=7,所以13-6=7。
師:還有不同算法嗎?
生2:因為6+7=13,所以13-6=7。
生3:因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師適時板書學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組織嘗試。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樹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體出現樹上的所有猴子),你們算對了!你能根據現在這幅圖再列出一些減法算式嗎?
生1:13-7=6。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樹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幾只就是13-7=6。
師:那你是怎樣算出6的呢?
生1:因為6+7=13,所以13-7=6。
師:還有不同算法嗎?
指名學生說說不同算法。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讓學生觀察列出13-5=8和13-8=5后說說想法。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可以根據顏色不同列出兩道減法算式,真厲害!那就請你選擇一題與同桌同學交流一下算法吧。
學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師分別指名回答。
3.練習。
。1)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
12-7= 12-4= 14-8= 12-3= 13-6= 18-9= 11-2= 15-8=
反饋時請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2)同桌相互出題計算(反饋時,請學生說說同桌是怎樣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學生參與,用手勢表示結果)。
14-8= 12-8= 11-8= 10-8= 17-8= 13-8= 16-8= 15-8=
計算后,教師把算式及答案隨意呈現在黑板上,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說說有什么發現。
三、 小結延伸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幾”的計算,你會做了嗎?你是怎樣算的?
指名學生說說算法。
師:猴貝貝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表現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請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個條件:請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數(課前教師發給了每位學生一張寫有算式的卡片)。猴貝貝還讓老師幫忙選幾位小朋友當導游,請剛才獎勵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在課中,教師已經把旗子作為獎品發給了幾位小朋友),每位小導游的旗子上都有一個數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數跟哪一位導游旗上的數字一樣就跟在這位導游的后面。你們準備好了嗎?那就開始吧。
全班學生在音樂聲中做游戲、排隊伍,然后走出教室。
讀后感100字左右7
教學目的
、笔箤W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才囵B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8+6=4+6=25+10=80+(3+9)=
4+9=20+14=13+20=23+(4+6)=
2+8=5+8=17+30=(7+5)+26=
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學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今天我們將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指名說說題意。提問:根據這幅圖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你會列式嗎?
生答老師板書: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張?24+6=
藍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張?6+9=
兩個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張?24+9=
三個人一共有多少張?24+6+9=
這4道算式題你會算哪一道?你是怎樣算的?
。ò鍟6+9=15)
2.計算24+6。
(1)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該怎樣算呢?我們還是請小棒來幫忙,用擺上棒的方法解決問題。
學生擺小棒,想算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操作的情況。
(3)學生匯報擺小棒的過程。(把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捆合起來是3捆,所以24+6=30。
(4)誰能說一說24+6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4+6=10,再算20+10=30
生答老師板書:24+6=30
204
同桌同學互相說說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說說。
3.計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請小朋友擺擺小棒來想一想。
學生擺小棒,想算法,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不同想法。
(2)學生匯報說說你是想怎樣計算?為什么這樣算?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把24分成20和4
把24分成23和1
把9分成6和3
(一)(二)(三)
24+9=3324+9=3324+9=33
。ㄈ┻x擇一種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說說你是怎樣算24+9的?(同桌互說)
。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計算時方法不是唯一的,同學們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3.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8+42=5+39=
2.學生獨立計算,完成書上填空。
3.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計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題,老師說明題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體交流,對于25+8這道題學生會不同的圈法,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通過圈把25+8轉化成幾加幾?
2.想想做做2。
1)先計算,再交流比較,看看每一組的后三道題與第一題有什么聯系?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題圖,指名說圖意,說說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ㄒ阎獔D書館借出48本書,還剩8本,求圖書館原有圖書多少本?)
3)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怎能計算的?最后作集體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題圖,仔細看圖并提問:說說圖中各種物品的價錢?三名小朋友各買了什么?題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2)學生分別列式解答,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怎樣計算的?
3)最后指導學生用三句話回答三個問題。
全課。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該怎樣計算?
三.作業布置。
1.《練習與測試》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2.想想24+6+9怎樣算?
第一課時作業設計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7=□36+4=□
二.連一連。
45+6
18+5
78+7
39+9
23
85
48
51
29+6
73+8
85+6
37+5
42
35
81
91
四.看誰都算得對。
35+8=15+21=71+20=85+5=
27+6=32+8=31+14=36+7=
34+9=39+5=78+8=39+8=
教學后記:效果好
讀后感100字左右8
章節名稱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八單元
課題
組織比賽
計劃學時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數據的整理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會把統計的結果在方格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會把統計的.結果在統計圖上表示出來,能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媒體內容與形式
多媒體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組織什么活動。咳绻覀儼嘁M織一次比賽,同學們想一想組織下面的什么活動好?出示:
踢毽子、跳繩、拍球、套圈
學生思考
自由發言
探究
1、怎樣才能選擇一個使大家都滿意的活動呢?
2、讓我們來統計一下
出示統計圖
踢毽子 跳繩 拍球 套圈
3、根據數據在統計圖上涂一涂。
4、觀察統計圖,并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 )名學生。
。2)喜歡 ( )活動的人最多,喜歡( )活動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猜測他最有可能喜歡( )活動。
。4)你認為你們班最好組織什么比賽?
學生思考、討論
在書上填空
15
鞏固與拓展
1、調查本班參加課外小組的人數,整理后制成統計圖。
2、看統計圖回答問題。
。1)、從圖中看出,一共調查了( )名學生。
(2)、參加哪個組的人數最多?哪個組的人數最少?
。3)、唱歌組比美術組多( )人?
。4)、電腦組和手工組一共有( )人?
學生練習
15
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是統計,統計的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廣泛。我們今天只是學習了初步的統計知識,認識了條形統計圖,它的用處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非常直觀。
今天有什么收獲?
自由發言
3
板書設計
組 織 比 賽
踢毽子 跳繩 拍球 套圈
教后反思
見博客“回復”部分。
讀后感100字左右9
第一課時 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材30~31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識人民幣的過程。
2、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3、感受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接受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換錢”。
【教學類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掛圖、教學圖片。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研討、動手操作。
【教學過程】
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設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談話引入,創設購物情景圖: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們會用到什么?
課前你們對錢還有哪些了解?
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就一塊兒來認識人民幣
貼近兒童生活,自己獲取信息,課內外資源有機結合。
探究與體驗
學生拿出自己手中的人民幣,認識它們。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內討論分的標準,再動手操作。
組內討論后到前面說結果。投影反饋,一一展示。
生答:元、角、分。
生數一數有多少,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用各種方法和老師換錢。10個1角、2個5角的、5個2角的,分別投影演示。
生答:10角。
小組內討論交流,后回答。
1、要求學生拿出課前自己準備的人民幣,給大家介紹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師小結:我們可以通過人民幣上的數字、漢字和漢語拼音來認識它。
2、分一分
師:你會把小組內的人民幣按照一定的標準分一分嗎?
教師巡視。
3、人民幣的單位。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好多的'人民幣,誰說說人民幣都用什么做單位?
板書:元、角、分。
4、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師:這些人民幣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俜峙c角。
出示10個1分硬幣。
。娔X逐一演示)
總結:10個1分是1角。
思想教育:一分錢雖然很少,如果我們把零錢都積攢起來,就會越來越多了。
、诮桥c元。
師問:誰會用你們手里1角1角的錢和老師換1元錢?
師:無論哪種換法,都要湊夠幾角?
總結、板書:1元=10角
③元與分。
師:咱們一起研究了元與角之間的關系,研究了角與分之間的關系。你還想知道誰和誰之間的關系?(元與分)
猜猜元與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用課件演示此推導過程。
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和欣賞生活中“數、形”美。
通過觀察發現生活中許多有規律的排列現象。
從觀察到操作,感悟有規律的排列。
從直觀到抽象,使生明白10個1分是1角。
學生每種換法,教師都要給予表揚。
讓學生在大量的體驗與感悟中得出1元=10角的結論
實踐與應用
生小組合作、討論后每組派代表去和師換錢。
生充分思考后說出方法。
1、換錢游戲
師拿出1張1元、1張10元、
1張50元的紙幣,讓生來換錢。
后出示p31練一練第一題,獨立完成。
2、出示制成課件的練一練第二題。
師注要求:從下面的人民幣中湊出一元錢。
說出各種做法,師隨機演示。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即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又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布置作業:課本第31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反思】
本節課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使學生在簡單的付錢、算錢的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究性學習過程,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如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個人民幣分類等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的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使學生從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進行心理教育滲透。整個教學活動過程較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理念。
新冀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認識人民幣》教案教學設計反思這篇教案共4838字,適合用于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教學學習。
讀后感100字左右10
學習內容:
北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10-11頁《跳傘表演》。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
2、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3、培養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學習重點:
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學習難點:
1、初步學習解決“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學具準備:
小棒和圓片。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藍天白云,天氣清涼,在美麗的大森林里,小蝸牛舉行了一場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生答)現在老師就帶小朋友一起來欣賞小蝸牛的“跳傘表演”(指向黑板課題:跳傘表演)。請看大屏幕。
(出示:從美麗的大森林伸展到藍藍的天空,再到陸續飛落的降落傘)
二、探究解題策略
1、學生仔細觀察圖,提取數學信息。
3.學生匯報:看到了大森林里在舉行跳傘表演;天上有紅色降落傘、黃色降落傘和藍色的降落傘在比賽;紅色降落傘有14個、黃色降落傘有6個,藍色降落傘有7個。(師板書:蝸牛的數目)
4.學生根據剛才說到的數學信息跟同桌提個不一樣的數學問題。
5.學生匯報所提問題并嘗試解答。
生1:紅色降落傘和藍色降落傘一共有多少個?)
生2: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幾個?
同學們觀察得真認真,能提出這么多的問題。
4、剛才同學提出了“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幾個?”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類問題。
三、學生操作,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小棒和圓片,先擺14個紅色的圓表示紅色降落傘的個數,再擺6個黃色圓片表示黃色降落傘的個數。注意兩種顏色一一對應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的個數。
教師巡視、指導。
點名匯報。(紅色降落傘比黃色降落傘多8個)
根據所擺學具列出算式。板書:14-6=8 讓學生說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學生試完成的“藍色降落傘比紅色降落傘少幾個?”,教師評價學生。
4、這節課通過學習“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知道用減法計算。
四、鞏固練習。(出示)
完成試一試第1、2題,點名回答,學生評價。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得怎么樣,有什么收獲?
學生A:對于多少的題目我會做了。
學生B:我學會了“誰比誰多(少)幾”的問題可以用減法計算。
學生C: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系。
學生D:兩數相差用減法計算。
板書設計:
跳傘表演
(解決減法問題)
紅色:14個 黃色:6個 藍色:7個
14-6=8(個) 14-7=7(個)
讀后感100字左右11
上課日期
教
材
分
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比較兩個數大小的學習過程,體驗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和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難點:探索總結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小組探究法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實物
導學共樂
1.情境導入。
師:我們學校的學生每天都要排隊做早操。請看,這些學生排得整齊吧!數字娃娃們也想表演一下。(課件出示學生排隊圖及百數表)
通過情境導入,初步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
2.揭示課題。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00以內數的順序。(板書課題:數的順序)
自學共思
課件出示教科書P41例4百數表中的前兩行。
師:你發現了什么?
合學共研
1.課件出示教科書P41例4百數表中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的數。
讀后感100字左右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組織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并能從不同角度發現一些算式排列的規律。會運用20以內退位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鞏固練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口算的過程中,回顧和整理不同的計算方法。在整理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再次回憶起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孩子知道整理的好處,初步讓孩子知道整理的方法,并慢慢引導孩子學會看知識框架圖。
教學重點整理并熟練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口算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知道整理的必要性,發現減法表中的規律,會分析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自主學習單、前測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引入:
(1)在黑板上寫15-9= 12-3=并提問怎樣算?等于多少?
。2)提問:還有其他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嗎?
。3)引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還有很多,你能想個辦法把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一個不漏地整理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來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整理與復習。
2.板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用學生會熟練計算的算式出發,讓學生再次記起所學過“破十法”的相關知識,并讓學生初步感知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有很多也很凌亂,通過問題:你能想個辦法把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一個不漏地整理出來嗎?逼迫學生思考,讓學生想到課前做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就是一種方法,從而通過問題引導,讓孩子初步感知整理的必要性,整理會使知識點不亂、不重、不漏,最后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
1. 整理減法表(課前先自主預習,填寫20以內減法表)
(1)提問:你是怎樣整理的?
。2)學生展示交流。
請1至2名同學匯報,在每個同學匯報完之后,同桌之間手指著觀察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整理的過程,是為了讓孩子再次回憶起課前整理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自己是怎樣整理的?并通過交流讓學生知道可以豎著整理、還可以橫著整理。同時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發現減法表的規律。
。1)觀察:有什么規律?(邊觀察規律邊板書十幾減9、十幾減8…十幾減2)
【設計意圖】通過小精靈的話“豎著看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豎著觀察,從而發現豎著看依次是十幾減9、8、7、6、5、4、3、2,從而回憶起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并板書,初步教會孩子會看知識框架圖。
。2)豎看:
、俦粶p數依次增加1,減數不變。
、诟髫Q行式題中的`得數,下邊一題比上邊一題大1,即差依次增加1.
、坌〗Y: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或依次增加1),差一個比一個多1(或依次增加1)。
。2)橫看:
①每一橫排的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減少1.
②每題的得數都是右邊一題比左邊一題大1,即差依次加1.
③小結:被減數不變,減數一個比一個少1(減數依次減少1),差一個比一個多1(差依次加1)。
【設計意圖】讓孩子觀察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的規律,并不斷規范孩子的表達,從慢慢變大引導至依次加1。并要求孩子完整地說,讓孩子能從局部到整體的思考。
(3)在課件上隨機填數,檢驗整理結果。
(4)小結:觀察不僅可以豎看,還可以橫看。并小結整理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讓孩子填數環節,檢驗孩子通過觀察規律,能不能很快的在空白地方填上算式。注意讓C組的學生說。
。ǘ┯20以內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一、情境導入
1.引入:
。1)在黑板上寫15-9= 12-3=并提問怎樣算?等于多少?
。2)提問:還有其他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嗎?
。3)引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還有很多,你能想個辦法把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一個不漏地整理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來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整理與復習。
2.板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用學生會熟練計算的算式出發,讓學生再次記起所學過“破十法”的相關知識,并讓學生初步感知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有很多也很凌亂,通過問題:你能想個辦法把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一個不漏地整理出來嗎?逼迫學生思考,讓學生想到課前做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就是一種方法,從而通過問題引導,讓孩子初步感知整理的必要性,整理會使知識點不亂、不重、不漏,最后引出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
1. 整理減法表(課前先自主預習,填寫20以內減法表)
。1)提問:你是怎樣整理的?
。2)學生展示交流。
請1至2名同學匯報,在每個同學匯報完之后,同桌之間手指著觀察規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整理的過程,是為了讓孩子再次回憶起課前整理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自己是怎樣整理的?并通過交流讓學生知道可以豎著整理、還可以橫著整理。同時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發現減法表的規律。
(1)觀察:有什么規律?(邊觀察規律邊板書十幾減9、十幾減8…十幾減2)
【設計意圖】通過小精靈的話“豎著看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豎著觀察,從而發現豎著看依次是十幾減9、8、7、6、5、4、3、2,從而回憶起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并板書,初步教會孩子會看知識框架圖。
。2)豎看:
①被減數依次增加1,減數不變。
②各豎行式題中的得數,下邊一題比上邊一題大1,即差依次增加1.
③小結: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或依次增加1),差一個比一個多1(或依次增加1)。
。2)橫看:
、倜恳粰M排的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減少1.
、诿款}的得數都是右邊一題比左邊一題大1,即差依次加1.
、坌〗Y:被減數不變,減數一個比一個少1(減數依次減少1),差一個比一個多1(差依次加1)。
【設計意圖】讓孩子觀察發現20以內退位減法的規律,并不斷規范孩子的表達,從慢慢變大引導至依次加1。并要求孩子完整地說,讓孩子能從局部到整體的思考。
。3)在課件上隨機填數,檢驗整理結果。
。4)小結:觀察不僅可以豎看,還可以橫看。并小結整理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讓孩子填數環節,檢驗孩子通過觀察規律,能不能很快的在空白地方填上算式。注意讓C組的學生說。
(二)用20以內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1)、(2)小題學生先獨立收集信息和問題以,再獨立列式解答,最后回答老師的問題。
追問:
。1)你收集到什么數學信息?
(2)要解決什么數學問題?
。3)哪兩個信息可以這個解決數學問題?
。4)信息和問題之間存在什么聯系?
。5)怎樣解答?
完成(1)、(2)小題,歸納小結解決問題的步驟及思路。
第(3)小題要求:先獨立完成,再同桌交流,最后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讓孩子學會用所整理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做完之后歸納小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讓學生再次回憶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并會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里找“工具”。第(3)小題的設計是開放性題,學生通過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鍛煉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同時再讓學生解答,讓學生再次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且第(3)小題的解答不再用方框的形式給出,目的是為了不限制孩子的思維,有些孩子提出的問題可能會用到3個數學信息。
三、課堂總結
本節課復習了什么知識?
誰表現最棒?夸夸他。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讓學生梳理本節課所學內容,掌握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初步知道整理的必要性,感知整理的好處。圍繞板書小結,讓學會看知識框架圖。
四、課外延伸
請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圖形、文字等)表示出第二單元學習的內容。
老師出示自己的表達方式,并引導孩子學會看知識框架圖。
【設計意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以及板書小結,學生初步會看知識框架圖,通過課外延伸,讓孩子初步模仿著做,慢慢地培養學生以后會用思維導圖來整理知識。
讀后感100字左右1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49頁,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體會算法多樣化。
3、在用計數器、小棒解釋結果的過程中學習用豎式計算的方法,拓寬數的計算的認識渠道。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學情分析:學生已有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知識作為基礎,數位的認識及100以內數的組成為學生學習本節課積累了一定的數學方法經驗。有一小部分學生在上學前對豎式已有:簡單的了解,對于看圖編故事和從圖中提問題,前面的學習中也有過練習。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掛圖、氣球圖片、三角形學具圖片、計數器、小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課前安排學生唱《趕海的小姑娘)
剛才,小朋友們唱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誰給老師介紹一下?這首歌曲講的是誰,在哪里,做什么?伴隨海浪的聲音,出示情景圖,同時揭示課題:趕海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蝦?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4)沙灘上有多少只螃蟹?
(5)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鷗?
(對于學生提出的可以直接數出來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數一數,立即解決,如3、4、5題。教師板書1、2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蝦?
1、探究: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F在你能想辦法解決“一共捉了多少大蝦?”這個問題嗎?怎樣列式?猜想一下得數是多少?
引導引導列出算式“26+12”,并說出得數。
師:請小朋友用小棒或計算器來幫忙,驗證一下得數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動手探究,教師巡視,引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匯報: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訴大家?(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兩個整十數相加,再把兩個一位數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先把12分成10和2,再計算。)
(4)擺小棒:左邊擺2捆零6根就是26,右邊擺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數,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5)撥計數器:先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個位上撥6個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撥1個珠子,個位上撥2個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讓學生邊說邊撥,然后老師帶領學生共同撥珠并解釋結果。)
(6)列豎式計算:先寫一個加數26,在下面寫第二個加數12,把加號寫在12的左邊,然后在下面畫一條橫線,最后計算6+2=8,20+10=30。答案
是38(讓學生邊說教師邊寫,要強調列豎式時的注意事項)
3、:
師:以上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提問,學生回答,老師給與適當與鼓勵。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師: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非常好,F在,請小朋友們用你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學生自由選擇方法解決問題)
2、匯報
師:誰愿意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學生可能說出以下幾種算法:
(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2)撥計數器(邊撥邊說):先撥2個十,3個一,表示23,再撥1個十,1個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3)擺小棒計算(邊擺邊說)
師:小朋友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來解決我們提車的問題,真了不起。如果用豎式來計算,你會不會寫呢?
(學生列豎式計算,鞏固豎式計算方法。對豎式稍作后)
師:老師這兒還有兩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出示34+13?52+27=?)
師:(指黑板上的四學生說出得數后,讓學生列豎式,并指名學生上黑板演示。)
3、:
請小朋友們觀察這四個豎式,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師:為什么26+12中的2和1對齊?引導學生得出:因為計算時要把兩個整十數加起來,兩個一位數加起來,所以十位對齊,個位對齊。
師:說的真好。概括起來就是“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
[在這一環節中,教材只通過一個例子就作了,不符合學生學生認知規律,而要通過多個例子才能作出,因而以上教學對此作了改變,利用四個豎式作概括]。
三、拓展練習,鞏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師:趕海的小朋友在海邊玩夠了,就提著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們遇見了幾只斷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愛的小壁虎,它們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幫他們找回自己的尾巴嗎?(學生獨立完成自主練習第3題)
師:誰愿意把你找的結果展示看看?(讓學生到實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選擇的讓學生表達計算過程。)
師:在找尾巴時,你發現了什么?你能給這條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嗎?(引導學生找出得數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增加了練習量,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
四、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為自己表現得怎樣?
第二課時
一、看圖編故事
1、收集信息。
上一節課我們隨著趕海的小姑娘到了海邊,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蝦小螃蟹,還幫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小朋友們都表現得非常好,為了獎勵你們,這節課老師帶來了兩幅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出示自主練習第5題掛圖,讓學生觀察,對整幅圖有一定的感受)
師:誰能編一個好聽的故事講聽聽?
學生發言后教師引導梳理故事:森林里住著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見一堆又大又紅的草莓,剌猾哥哥高興極了,它趕緊跑回家叫來妹妹,哥哥一下運回了32個草莓,妹妹運回了24個草莓.......
(在這個環節中,力圖使數學與語文學科相互融合,創設一種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激發學習興趣。編故事時,可由大家互相補充一個人哪怕只說一句話也應予以肯定,盡可能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
2、提出問題。
師:聽了小朋友講的故事,老師覺得你們已經長出了一雙數學的眼睛,你能根據這個故事提出數學問題嗎?
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哥哥和妹妹一共運回了多少個草莓?
(2)哥哥比妹妹多運回了幾個草莓?
(3)妹妹比哥哥少運回了多少個草莓?
(4)為什么哥哥運的多,妹妹運的少?
(老師板書問題1,對于問題2、3可允許學生用自已喜歡的方法放進47頁的“問題口袋”里,以后解決。對于問題4可立即解決。)
3、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提出了好多問題,有的咱們已經解決了,有的放進了“問題口袋”里,現在咱們來解決“一共運了多少個草莓?”這個問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二、摘氣球
1、師:(把自主練習第2題、第4題做成氣球圖片,一邊往黑板上貼一邊說)剛才,小朋友把老師帶來得兩幅畫編成了非常精彩的數學故事。老師這兒還有許多漂亮的氣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紅的、黃的、藍的'、還有綠的,你想得到嗎?要得到它們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勞動才行。下面請組長摘氣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題,這氣球就是你們組的了。
(小組長摘氣球:算出后面的題并說出算法。其余學生。)
師:大家都想得到氣球吧?不要急,人人都會有的。下面請小組長揭開小氣球,讓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題,誰算對了就把小氣球獎給誰。(小組活動,老師巡視,注意算法交流)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內容、和方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用活了教材,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練習,得到了提高。]
三、商店購物
師:小朋友們都從組長那里得到了獎品,F在我們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第6題掛圖,掛圖中增加第7題中的三角板圖片一套。)
師:商店里有什么?它們的價格是多少?請選出你最喜歡的兩種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錢.
可能有以下幾種回答:
(1)我最喜歡彩筆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2)我最喜歡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3)我需要25元。
(此時可以讓其他學生猜這位同學最喜歡的物品)
2、師(事先把自主練習第7題做成學具,裝入信封,每個學生面前放一個):小朋友都選中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的好朋友園園選了兩套彩色三角板。她還要用它們拼出一幅美麗的圖案呢!你想不想和她比一比,看誰拼出的圖案漂亮?
師:那就趕快從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圖片來擺一擺吧!
[此環節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用所學知識解決購物問題。拼一拼、擺一擺,是對前面所學方位與圖形知識的回顧。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拼擺,在動手操作中體會數學的對稱美。]
四、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梳理:學會了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會了講故事,知道了要認真聽別人說話。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
師: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不少知識,也懂得了許多道理。老師為你們取得進步感到高興!
讀后感100字左右14
【素質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通過擺小棒,理解算理,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能力教學點:培養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教學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用你喜歡的方法選擇其中的兩道來計算。80-732-963-426-742-543-632-965-9
學生獨立計算后抽一兩個學生用豎式板演32-9,并口述計算的過程,特別讓學生說清楚是如何退位的。
教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退位減法的筆算。
板書課題:退位減法(二)
[點評:讓學生復習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強調筆算的過程中是如何退位的,為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作好認知方面的鋪墊。]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3
出示例3情景圖。
教師:仔細觀察這幅情景圖,說一說從這幅情景圖能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情景圖后回答:圖中有兩幢高樓,左邊的高樓有19層,右邊的高樓有32層,圖中的一個小朋友還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右邊的比左邊的高多少層?
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呢?
要求學生列出算式:32-19
教師板書:32-19。
教師:這個算式該怎么算呢?它和我們上一節課學習減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面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今天所學的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教師:它們的計算方法是否一樣呢?
引導學生猜測它們的計算方法可能是一樣的,都要數位對齊后,從個位減起,遇到不夠減時向前一位退1作10,再減。
教師: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讓我們還是首先借助小棒來幫助我們驗證吧!
要求學生先拿出3捆零2根小棒表示出32,再讓學生想辦法從中拿出19根小棒。學生同桌或小組活動,教師巡視觀察,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學生活動后抽一學生匯報。
教師:你從32根小棒中拿走19根后還剩多少根小棒?
學生:13根。
教師:你是怎么拿的?給大家介紹介紹。
引導學生說出:32根小棒中只有2根是單根的,減去9不夠減,可以把3捆中的任意一捆打開,從10根中拿出9根,把剩下的1根和原來的2根放在一起,共剩下3根單根的。(或者把原有的2根和打開的10根合在一起,共12根小棒,再拿出9根,最后還剩下3根小棒)從整捆的小棒中拿出1捆,還剩下1捆零3根,所以32減19等于13。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在大屏幕上顯示這個過程。
教師:通過同學們擺小棒,我們驗證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方法基本一樣,那它們的豎式計算又是否一樣呢?請同學們先獨立列出32-19的豎式。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豎式。
教師:這個豎式同學們會算嗎?試一試。
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后抽一學生板演。
教師追問:在用豎式計算時你是怎么做的?
引導學生回答出:相同數位對齊后,從個位減起,用32個位上的2減9不夠減,需在十位退1作10和原來的2合在一起成12,用12減9剩下3,對齊個位寫,然后再用十位上退1后剩下的2減1,得1,1對齊十位寫,由此得到32-19=13。
教師:這個豎式的思維過程和我們剛才擺小棒的思維過程一樣嗎?
學生不難發現是一樣的。
教師:那我們在用豎式計算這類減法時要特別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后回答: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時,要特別注意退位的10要在被減數的十位頭上打上小圓點,十位上的數相減時,也要注意被減數要少1。
教師:通過我們用豎式計算,同樣我們也驗證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和我們前面學習的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嗎?
學生:一樣。
教師:完全一樣嗎?比較一下32-9和32-19這兩個豎式,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后說出:32-9和32-19都是個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向十位退1作10,其中32-9個位上不夠減在十位退位后,十位上的數不需要再減,而今天所學的32-19個位上不夠減在十位退位后,十位上的數還需要再減。
教師:同學們除了用小棒、用豎式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計算32-19呢?
引導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后匯報:可以口算。
教師追問:具體說一說怎么口算。
引導學生說出他口算的過程:(1)可以先把32分成20和1212-9=320-10=1010+3=13(2)把32分成22和1010-9=122-10=1212+1=13
教師:在計算時,同學們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同學們,我們今天所學習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你學會了嗎?讓我們一起來做做練習吧!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注重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緊緊抓住32-19的計算方法,采取自擺小棒--展示擺法--整理算法--歸納總結算法的教學層次,引導學生在一系列的擺、想、說、比、議的活動中,從具體問題過渡到抽象算理的探究,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同時呈現出算法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對算法的掌握和對算理的初步理解。這樣的教學,有利于發展學生思維,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三、鞏固練習。
1.課堂活動
第1題教師黑板上出示算式:45-18
教師:根據這個算式,請同桌的兩個同學一人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另一人用豎式算一算,然后再比一比,看你們得到的結果是否一樣?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活動結束后抽兩名學生上臺分別演示擺小棒的過程和用豎式計算的過程,集體評價。
2.課堂活動
第2題多媒體課件出示第2題的要求:先估計差的十位上的數是幾,再計算。并出示其中的第1小題:72-29=□3
教師可請一學生先示范估計,并追問他是怎么想的。主要引導學生觀察出:被減數個位的2減減數個位上的9不夠減,所以被減數十位上的數要退位,因此在估計時要少看1。即應該用6-2=4,十位上的數字是4。該生估計后請另一個學生用豎式板演驗證。最后讓學生翻書到第102頁第2題,獨立把估計的十位上的數完成在書上,在本子上用豎式進行驗證。
四、全課小結。
教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上,你又學到了什么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要注意些什么?學生回答略。
讀后感100字左右15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讓學生在看圖、講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適用于質量較重的物體。
2。注重用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
在教學中,不僅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認識“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40名學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同時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豐富學生對“噸”的認識,鞏固學生對“噸”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的有關噸的資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磮D講故事。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圖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講講這個故事嗎?
。▽W生看圖,明確圖意,并講述故事情節)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對“噸”這個質量單位有了哪些認識?
引導學生討論,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
2。導入:“噸”究竟是多大的質量單位呢?1噸有多重?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板書:1噸有多重)
設計意圖:用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課,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認識“噸”
1。掂一掂,想一想。
將準備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讓學生掂一掂,請學生說說體會。
師: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們手上已經感覺沉甸甸的了,你們知道1噸里面有多少個1千克嗎?
課件出示噸與千克的進率:1噸=1000千克。
請學生想象1000個1千克有多重。
2?匆豢。
。1)師:我們班有40人,每人約重25千克,現在請同學們站在一起,互相看一看,我們這么多人的體重加在一起大約是1噸。
。▽W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
。2)課件出示圖片:
師:從這些圖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說明什么?
。▽W生仔細觀察圖片,說出每張圖片的意思,并明確物體質量很大的時候需要用“噸”作單位)
3。說一說。
。1)出示教材中的實例,請學生說說哪些地方用到了“噸”。
[橋梁承重50噸,吊車能吊起8噸重的物體,電梯限重1000千克(1噸)]
(2)請學生說說在哪些地方還見過“噸”。
。▽W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讀給全班同學聽)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實例,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增加學生對“噸”這個質量單位的了解,幫助學生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4。解決問題。
出示教材47頁下面的例題,請學生先理解題意,再與同伴說一說,最后集體交流,說說這樣選擇的理由。
。ㄒ豢ㄜ囏浳镏3噸;一桶食用油重2千克;一支牙膏重50克;一頭牛重250千克)
【讀后感100字左右】相關文章:
英語日記100字左右04-06
導游詞100字左右07-29
暑假日記100字左右03-16
寫觀察日記100字左右12-12
考試總結與反思100字左右03-08
唯美勵志句子100字左右04-03
端午節的由來100字左右12-13
觀察日記寫螞蟻100字左右12-12
我的媽媽作文100字左右初中07-19
中學畢業感言100字左右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