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
《瓦爾登湖》被中國大陸譯“瓦爾登湖”,臺灣譯“湖濱散記”。那么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幾篇《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一
初讀這本書時,只草草翻了幾頁,散文式大段大段的景色描寫讓我覺得索然無味,只覺得枯燥無趣,F在想來,也許當時是帶著少年人的浮躁,而經歷高考后的我在偶然清書的時候,又翻出來這本書,伴著難得充裕而閑暇的時光,我再次開始了我的瓦爾登湖之旅。
湖濱山色仿佛是一個世外桃源,雖然因為譯本原因,很多句子讀起來生澀而別扭,但透過梭羅的筆下仍能帶我進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里。這里有著四季的更替,春日中晨光微融,飛鳥啼鳴,夏風里蟲聲嚶語,秋光中落英繽紛,冷冬中的雪花脈絡。梭羅對自然感觸之細膩和熱愛,也盡傾灑與筆尖,這是一本自然之曼妙的文字臨摹,也是一部極其私人化的絮語。他曾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你看到的也正是屬于梭羅的世界,駕一葉扁舟于湖上吹笛,亦或是一個人垂釣湖邊,悠然自樂,梭羅就好似中國古代的隱士,與山林之中自尋樂趣。“從圓心可以畫出多少條半徑來,而生活的方式就有這樣的多。”在今天這個忙碌的時代,每個人仿佛也都被一種叫做生活的網給籠罩,無形卻更是致命,梭羅的筆下的世界就像一個望遠鏡,讓你沉浸其中而內心漸漸平靜。
雖說梭羅所寫自然之景占了書的大部分篇章,但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點點哲思也都包含在其中,所以,《瓦爾登湖》切忌浮躁,要慢慢地看,細細去品讀。一畝荒地,簡陋木屋,梭羅拋棄工業時代城市的便利,選擇與自然為鄰,他睿智的看到了工業時代中物質對人們精神的創傷,于是他選擇獨居自然,于質樸中詢問自己的內心,簡單而樸素的瑣事占據了他書中的篇幅,返璞歸真,最簡單的道理去也是往往最難做到。但他感性也同樣理性,他有著對工業時代社會和經濟的敏銳洞察,他并不排斥工業革命給人帶來的成果,他思索的是我們總是用錯誤的方法和態度去對待科技,讓科技為我們戴上了手銬,腳銬。這些思索在今天這個價值觀更加多元化的社會也同樣值得探索,人們的精神危機仍不容樂觀,空虛與迷茫時刻會充斥著大腦,不如進入瓦爾登湖畔來一次靈魂的洗禮。
梭羅是幸運的,也是勇敢的,我們固然不能說有這般果斷與毅力拋棄城市的便利。但是也可從其中尋覓出點思語。亦或浮躁是這個時代的通病,被物質裹挾的人們總是太急于求成,這本書便像是一座橋梁,讓你與方寸之地更近。
《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二
朋友向我推薦《瓦爾登湖》這本書很久了,這回趁著假期,我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芳容了。第一次拿起這本書,看到書名,便被它朦朧的意境所感染,腦海里浮現出無數浪漫凄美的畫面?墒钱斘移炔患按亻喿x正文時,我大跌眼鏡,瞬間石化了。
梭羅在《瓦爾登湖》主要敘述了他獨居瓦爾登湖畔的日常生活,描繪了他兩年多時間里的所見、所聞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變化,小到兩只螞蟻的爭斗。所以,一開始,我很難接受這本書的枯燥無味,硬著頭皮讀下去后,漸漸喜歡上了他所描繪的瓦爾登湖的生活。
盧梭將自己放在一個杳無人煙的瓦爾登湖畔,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一張小小的床,一張普通的書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紙,他開啟了人生的新路程。
雖然生活清苦,孤獨,但是盧梭卻很快樂。他深深地扎入生活,吮盡生活的骨髓,過得扎實,簡單,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單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讀這本書,我們會獲得智慧,也開始學會去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前的我們,總是在意物質的享受和攀比,我們會過分在意自己的容顏是否傾國傾城,自己的衣裳是否光鮮亮麗,所住的房子是否金碧輝煌。但是了解了這本書,你會發現其實生活很簡單,我們不必過分強調外在的東西,而是要享受內心的歡愉。一個人如果內心不快樂,在美的衣裳穿在他的身上也不會使他變得光彩照人。
讀這本書,我們會獲得內心的平靜,也開始學會給生活做減法,開始學會淡泊。書中,盧梭告訴我們上帝沒有賦予任何人任何權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來未帶一草一木,死后又不帶走一縷一線。奴隸的生涯終究是由失望壘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絕望筑成的荒墓,與其這樣,為何不摒棄這些浮躁,還靈魂一份通透,回歸自然的寧靜呢?設想一下,當你面對這博大的自然,它給予你的是新鮮的空氣,甜美的果實,突然間,你是否感覺自己成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憊地奔逐在它的懷抱里。
這些生活哲理,梭羅記錄了很多,終點就是起點,四季的輪回正是生命的蘇醒沉睡,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溫水,讓人沉浸,心靈正被一點一點洗滌,靈魂正被一點一點安靜。
通過這本書,愿我們都能夠獲得快樂,享受快樂?鞓返纳,快樂的工作。
《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三
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后從中學習,以免讓我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題記
《瓦爾登湖》是一部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交織,并貫穿著現實主義哲學思辨,又點綴著淡淡憂郁情懷的美文。它的美不僅僅是文字,更在于其境界的幽遠。這與爺爺口中的《逍遙游》(莊子),父親眼中的《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有著異曲同功之妙。穿越了時空,跨越了文化,簫瑟合鳴,壑蘭同幽。
他們的文章背后潛藏著一個共同特征——孤獨之美,這是一種理想主義情懷抗爭現實禁錮的`憂郁之美。這種美,不會美得讓人心潮澎湃。只是靜靜的,美得令人沉默,美得令人無言。
莊子原本楚國王室子弟,卻否定現實化出凡塵,馳騁著理想主義的駿馬,追求“無我、無功、無名”的思想自由。他給我們留下了“莊周夢蝶”這一浪漫旖旎的哲學思考命題,以及孤獨求索的腳印。如爺爺額頭的皺紋,使人唏噓淚奔。
三毛,一個平凡塵世中理想主義的追求者,浪漫主義的踐行者,悲情是她命運多舛的基調。她作品的字里行間滿溢著善良模式下的悲情美麗。善良的浪漫,把她與荷西平凡、短暫而又苦難的生活,點綴的無比熱烈而又婀娜。
筆下美好的一切,滲透著的是對現實的不屑,還有路上的孤獨。從父親的眉宇之間依稀可以感受,三毛自殺離世時,他扼腕的憤怒:“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是小民的悲哀!
雖然還未讀完全本,但梭羅的《瓦爾登湖》已讓我縈繞著一種憂郁,想抓,卻又似乎無法真切地抓在手心里細細品察。這不是“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般的,吃瓜少年的憂郁。我依稀在發現,它正在推開一道,在我內心深處,禁錮了“自由和熱愛”的門。
人生而自由,卻無所不在枷鎖中(盧梭)。就像自已駕著一葉扁舟,暗夜里航行在未知的航道,努力尋找著燈塔,想要到達彼岸,卻發現自已被裹挾在世俗價值般的漩渦中央。
達者的道路注定是孤獨的,“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同行的伙伴你們在哪里?
梭羅先生在瓦爾登湖生活了兩年多的時間,不知道他是否經歷過數日無食的饑餓?陰雨連綿卻沒有一件干燥衣服裹身的困擾?又或是一個簡單心愿也無法達成的無奈?……
梭羅先生同樣只把珍貴的“美和思考”留下了,溫暖著后來的前行者。
我不贊同,但我也不會阻止有人說:“《瓦爾登湖》精神已死,只剩下空靈的文字和靜謐的美景”。
楊絳先生有一段譯文:“我不與誰爭,誰與我爭我也不屑;我熱愛自然,其次是藝術。我用生命之火烘烤著雙手,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這也便是我內心深處的獨白。
【《瓦爾登湖》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瓦爾登湖1500字讀后感12-20
《瓦爾登湖》讀后感1500字11-13
《瓦爾登湖》讀后感2000字11-13
《瓦爾登湖》讀后感范文1000字12-21
《瓦爾登湖》高中讀后感1000字12-21
名著瓦爾登湖讀后感1500字10-11
名著《瓦爾登湖》讀后感1500字10-10
《瓦爾登湖》高中讀后感1500字08-03
瓦爾登湖讀后感2000字范文10-23
關于《瓦爾登湖》的讀后感1000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