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弟子規》讀后感1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弟子規》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讀后感1
在寒假里,老師讓我們通讀《弟子規》,開始我覺得沒什么意思也看不懂,后來,媽媽讓我上網看了《弟子規》電腦版說明,讓我讀一句看一句注解,慢慢得我終于明白了。這本書是我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是約束兒童的行為,明確道理的規范讀本。這本書無論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為等方面都給予了正確的解說。主要是讓我們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做好事,摒棄不良行為。
第一部分“守孝悌”。這三個字看似很簡單,其實內容很豐富。這里包含了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師長”這里指“長輩”“老師”及“兄長”。一個人首先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不熱愛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后就談不上熱愛故鄉,熱愛祖國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結合我的生活,我發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通過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我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不尊不敬。
其次,這本書還講述了日常起居的行為規范。比如“衣貴潔,不貴華”穿的衣服干凈整潔就可以了,無需高檔、華麗,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誰的衣服及用具貴重、奢華,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為。這也是我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的,學生要以學習為主,互相攀比對我們的成長是無意義的,只有害而無利。犯錯誤是難免的,有了錯誤要勇于承認,即使遭到斥責或打罵,也應該拿出勇氣面對。“過能改,歸于無”,只有知錯,才能改錯。不能因為掩飾犯下的錯誤,就撒謊,而犯下另一個錯誤。我從小媽媽就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長大以后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我牢記媽媽的教誨,牢記古人的尊尊教導。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這本書還在道德方面教育我們明辨是非的觀念。別人的東西不能占為己有,不能私動,私動是可恥的行為。我記得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曾經說過: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因為那不是自己的,如果喜歡回家跟媽媽爸爸說,我們給你買。至今這句話還印在我的腦海里,永遠不會忘記!安蝗缛,當自勵”、“見人善,即思齊”,如果思想、學習上有不如別人的地方,應當努力下功夫趕上,以好的榜樣激勵自己。上學期我的數學因為不認真、馬虎,成績不理想,得100分的時候很少,于是我暗暗下決心通過努力我一定要得到提高。
這本書產生的時代畢竟是封建社會。有它的歷史局限性,我們要站在現今時代的高度評判學習這本書。有繼承,有摒棄,傳承健康的歷史文化精髓,維護民族文化遺產,使中華民族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
《弟子規》讀后感2
小學時老師曾教我們讀過《弟子規》總敘和入則孝的內容: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然而那是小不明白它的含義。前段時間我們的班主任又叫我們學習弟子規,并且給出了最全弟子規的解釋!兜茏右帯吩队柮晌摹肥乔宄滴跄觊g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后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
這次學習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其次在日常言語行為中要有禮數、講禮貌、講信用;要博愛,向有德行的人學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更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弟子規》,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品德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現在我們這些00后、10后,似乎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于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說;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里,就一頭栽進房間里,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說。其實,在背后的父母都隱含著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去哪里,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家在農村的我,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鄰居阿姨謝佳華打小就很照顧我,一直看護我帶著我,跟我關系很好,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跟大家一樣沒大沒小的直稱呼她的名字——小華。其實,她比我足足大了12歲。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她名字時候,她也不見怪,也沒跟我說過什麼怨言。但其實,她背后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說任何,或許怕我難為,F在我知道了,我愛小姨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我發現我的同齡人中有許多人不分大小的跟長輩說話。有的時候,遇到跟長輩意見不同時,總愛大聲反駁,不分尊卑。有時,跟老師講話也是如此,令老師感覺很尷尬。長輩們有時候也會教訓他們一下,但他們總是這樣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會。其實,長輩們內心也很不滿,但也不會狠狠地罵他們,而他們也不會想到這一點,F在我明白了,我們愛長輩就該“尊長前,聲要低”,即與長輩說話的時候呢,聲音要柔和適中,不要大大聲音地駁回。
《弟子規》里的行為作則,就是作為學生,晚輩應該具有的規矩。作為新時代中學生,我們應繼承祖國傳統的美德,要把《弟子規》中所賦予我們優秀品質發揚光大。把自己培養成為品德高尚的、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3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弟子規。里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發現,想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就得有規矩,懂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
剛開始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通過仔細閱讀解釋才明白這段話的含義,我感受到做兒女的應該尊敬父母,只有這樣才能報答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同時也真正了解了古代小朋友是多么孝敬父母,我心里也暗暗下定決心向他們學習,要在生活中踐行《弟子規》。于是我便馬上行動起來,我先做到了父母叫我時,我立即回答;許多事情都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不惹父母生氣;外出時告訴父母自己到哪里去;回家后,告訴父母回來了;父母所討厭的,我都不去做……這些我都一一做到了,慢慢地我發現父母越來越喜歡我了,不斷地夸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關心人了,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以前有好多次,我做作業時總是磨磨蹭蹭,邊玩邊寫,父母批評時還頂撞父母。可自從我學了“出則悌”之后,我不再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我深深感受到這就是圣人的教海。
當我認真讀完《弟子規》,想到里面讓我們要從小學會自強自立的話語,我也決定利用假期充分鍛煉一下自己。于是就讓媽媽在深圳給我報了一個“新東方少兒英語夏令營”,這樣即能強化學習英語,又能鍛煉我的綜合能力。8月上旬爸爸把我送到了遙遠的深圳,開始了為期十天的全封閉夏令營生活。
在夏令營期間,我是非常獨立的,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按照《弟子規》中的:“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自己洗衣服、洗頭、洗澡、刷牙、洗臉……每天準時起床、認真早讀、專心學習、積極發言、快樂游戲、按時作息。營地生活對我來說每天都是新奇的,都是井然有序、豐富多彩、充滿著無限的樂趣。按照“泛愛眾”里面所要求的去做,我與同學們相處得特別好,很快就跟大家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每天一起吃飯、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睡覺。在宿舍里空閑的時候,由于想家,很多小伙伴都哭了,看到他們哭的那么傷心,我也忍不住想哭,但最終我沒有掉一滴眼淚,因為我不想讓媽媽為我擔心。營員們大部分都來自深圳、廣州,只有我是來自遙遠的山東,也只有我自己沒有哭,老師們也為我的堅強所感動,紛紛豎起大拇指。共同度過了十天的營地生活,我和小伙伴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到了夏令營第十天,當我和同學們即將分別的時候,我跟所有的小伙伴每人都擁抱了一次,此刻大家哭聲一片,我終于忍不住哭了起來,真舍不得他們,舍不得老師啊!但是最后還是不情愿的說了一聲“再見”,就這樣我們依依不舍的揮手告別,心中期待著下次相逢。
學習《弟子規》就是把圣人孔子的教誨融入到生活中,我今后一定做到努力學習,自強自立!我相信我一定比現在做的更好!
《弟子規》讀后感4
從學校畢業以后雖然沒有停止學習,但是基本上沒能完整的看過一本書了,畢業也好幾年了看過很多家公司,也了解了很多公司一直感覺自己缺少些什么但是始終不明白,直到來到了衫動中國,來衫動第一天面試經歷了感覺與以往面試不同的一面,尤其是大師兄和芮總的談話,使得我有了一個思考,也正是這些談話才讓我決定來到衫動,來看看這里的文化這里的不同。
來公司的第一天公司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讓我來熟悉工作流程,而是讓我去背誦《弟子規》當時沒有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可是看了《弟子規》的內容之后我有所感悟,從孝到悌,有謹有信,將眾愛,談仁學,最后講學習。這本書的內容包含我們生活中得很基本的道理從衣食住行到禮儀廉孝。從懵懂無知到老有所成,從對父母親人到對我們桌位的每一個人,淺顯易懂的話卻說出了很多的道理。通過《弟子規》的學習是我對這些有了一些新的了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出則故,反必面,居有長,業無變。”
我在外工作已經有三年了,每年回家也只有十來天的時間而且回去還有大半的時間和朋友同學一起,在外面工作時每次給家里打電話父母會說家里都好一切都好,現在想想也許是父母為了不讓我擔心而說的。也許以前沒在意過直到有次我電話壞了那時剛畢業出來工作,大概一周沒給家里電話然后父母很著急可是聯系不上我,最后找到我一個朋友的電話號碼然后朋友親自過來找我告訴我家里人很著急讓我給家里回個電話,當時沒想那么多,直到現在給我很大感觸,我完全沒想到父母是如何找到朋友電話的,如何找到朋友家里的.,朋友的告知包含了父母的焦急。從那次以后,我每周都會主動的和家里通電話,雖然父母依舊會說家里一切都好,但是我能從他們的聲音里聽出他們是不是真的好,有沒有生病。百善孝為先。在此希望父母一切都好。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這句話使我想起了我前段時間的面試,我不能去說這個企業或這老板怎么樣,但是我只是覺得他們在某些方面有著一定的問題,快一個月過去了,我還不知道他們何時會通知我面試結果,現在這個結果對我來說不重要了,這件事也讓我對這所企業有所認識。我很慶幸我來到了衫動,在這里雖然一切都是剛剛開始,但是我發現他有一個良好的開始,小時候有這么一句話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覺得這句話對個人還是對團體都適用。我相信在我們這個充滿活力。充滿激情,更有著良好的人文環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天會更好。
“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學習是不間斷的,只有不斷學習,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如果有不懂的那就要請教別人,只有虛心請教才會有更大的進步,這幾句已用于我現在及以后的工作中,在這個新的工作崗位上要想做好只有不斷的學習。在衫動這新的環境里,在大家的互相幫助中,我相信我會成長的更快,為自己,為團隊,為公司的發展去盡綿薄之力。
再次感謝公司,及其各位優秀的同事,你們優秀了我能更優秀,公司也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精彩。
《弟子規》讀后感5
因為有愛,所以你的生活就充滿陽光。陽光灑在公路上,公車緩緩的靠站停下。被華麗的服飾裹著的人們,手上大包小包的簇擁上車。可憐的老奶奶卻被擠得離車門一點一點遠去。美麗的大眼睛不服的瞪著捷足先登的窮阿姨。
窮阿姨抱著自己的錢包恰似抱黃金。埋頭走進車廂后坐。高高瘦瘦的男子靠著強壯的體魄為他的女朋友開出了一條陽光“大道”。其女朋友皺著眉頭看著擁擠的人。
終于跟著那男子上了車,踩著高高的跟佇立在靠下車的后門處,似乎展示其窈窕淑女的姿態。男子摟著她的肩膀,炫耀著。
接踵而來的大叔,滿臉躺著汗水,略喘息著。行李沒有空位放,無奈的一聲輕嘆。抱著孩子的媽媽靠著座位,身體伴隨車的慣性傾斜著,然而抱著孩子的雙手姿勢還保持著,寶寶依舊在手中靜靜的睡著。
車門正要關閉,最后上來的是那位可憐的老奶奶,佝僂的身體,伸出一只干癟了的手拍著車門。門始終再次打開,老奶奶只好站在靠前門的階梯處。端詳了一下雙鬢,一直凝視著玻璃外面的世界……
車上座無虛席。連談笑聲也只存在過去。車開了,是那么緩慢而顯得沉重。
冰涼的空氣縈繞在我們的身邊。是金錢蒙蔽了雙眼,是欺騙歷練出冰冷的心,還是社會的風氣籠罩了灰蒙蒙的世界?
黑夜,被繁華的城市點綴得燦爛迷人,也許某些人正在陶醉……而有些東西卻悄無聲息的失去著。
電視上新聞報道:叢飛——愛心大使的奉獻:原名張崇,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先后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xx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
魯迅曾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睂τ趨诧w來說,那些失學的孩子不都和他有關嗎!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一位奉獻了金錢、時間乃至健康的博愛者。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圓上了好夢,我就不辛苦。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边@是叢飛自己寫的一首歌。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時代的腳步,科技的腳步在飛躍。
我們一起仰望這一片屬于我們的天空。我們需要更多的互動,來交流彼此的心扉。我們需要那一抹溫柔的微笑,來包容對方。我們需要伸出每一雙手編織美麗了未來!讓愛佇立在心中,要我們擁有偕同前進的夢想,唱出同一首歌曲:
愛給我們陽光
愛帶我們飛翔
抬頭看藍藍的天空
我不在乎你變什么
我要成為你黑暗里那道光
要帶著你
遠離沙漠的孤單
《弟子規》讀后感6
第一次聽到誦讀《弟子規》的聲音時,我立即被那朗朗上口的語句所吸引。當第一次雙手捧著《弟子規》用心去讀的時候,我立刻被書中博大精深的學問深深震撼折服,甚至背上發涼,感覺自己很無知。原來在生活工作學習中我連很多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更別說做到。“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書中圣人的教導一遍又一遍激勵著我用心去讀,隨著讀書次數的增多,我感到越來越充實,心胸越來越開闊,越來越幸福。每讀一遍《弟子規》等于聆聽一次圣人的訓導,多一次圣人的指點。特別是當我反復讀“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睍r,猶如醍醐灌頂一般,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一個人進步首先要敢于、勇于、樂于面對自己的不足,具備“容、納”的品質,才能很好的吸取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我終于悟出了這個道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碧鞜o私覆,地無私載,冬去春來,生生不息。日月無私照,灑向人間皆是愛。字字如珠的教導,讓我逐漸懂得了感恩,明白了仁的內涵應是人敬人,人愛人,人助人。感悟出了知福福長有,惜福福長久,造福福無窮的道理。也正是在一遍遍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我漸漸喜歡上了思考和寫作。
平時喜歡寫“三字經”式文體,主要就得益于讀《弟子規》,F在,教育孩子時就經常用到《弟子規》。每當孩子犯錯時,就讓她們背《弟子規》,然后對照書中所說問孩子該怎么做?慢慢發現,其教育效果遠比其他責罰好的多。讀書為明理,明理好做人,做好人就要讀好書,《弟子規》就是教我們如何解決衣食住行的最好教材。
目前,我們的企業正全面打響“精細化、補短板、降成本”攻堅戰。在我們賴以生存的企業大家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關鍵時刻,如何快速提升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成本意識,精品意識、自主管理意識等是企業目前亟待解決而又棘手的課題。企業需要忠誠的高素養的員工一起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員工需要在溫馨和諧的企業中愉悅工作,展示才華,奉獻力量,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弟子規》中為我們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我想,只要我們大家都將《弟子規》中的要義學習,學習的人都會心存感恩,努力工作,會發自內心的干好本職工作,愛護和建設我們共同的家。
結束語
讓我們在學習民族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同時,感恩《弟子規》,感恩圣人教誨,感恩我們的企業,感恩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感恩身邊的每一位同事,感恩企業提供給我們的平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學習,踐行,學習,踐行……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在百度上輸入“錢文忠”,看看復旦大學歷史系學教授錢文忠做客百家講壇的視頻《解讀弟子規》。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弟子規》讀后感7
近來有幸學習了《弟子規》,它用獨特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民族精神典故,展示了充滿智慧的中華文化,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為我們提供了豐盛的文化大餐。讀了《弟子規》后,我覺得職工素質培養與教育孩子有相類似的道理,因此如何把握這個“度”很重要,制度即“規”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對于孩子而言,他將在此約束下,逐漸矯正不良行為,健康成長;對于成人而言,他將在此約束下,認真工作,獲得精神和物質的回報。
一、正確處理上下級關系
在《弟子規·入則孝》這部分中,如果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弟子規》,站在企業的角度,把父母換做領導,那么《弟子規》就可以看作是領導對職工的一種教導。它告訴我們:要尊敬領導,對領導交代的任務要及時完成,如果有事外出,一定要向上級報告請假,回來后要及時銷假。和領導發生矛盾沖突,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當面沖撞,這樣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如果能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帶著關愛去處理問題,那么上下級之間的關系就會處理得很融洽。
二、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
在《弟子規·出則悌》這部分中,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可以看作是如何處理同事之間關系的指南。它告訴我們:同事之間要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如果上級領導有事找別的同事,而如果他碰巧沒在,我們就應當主動去承擔他的工作。如果這樣去做,就有利于構建成一種和睦而輕松的上下級和同事關系。有利于企業文化的建設。
三、正確培養職工品德,提高素質
《弟子規·信》這部分,是講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講沒有根據的話,不要輕易許諾;不要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不要與人攀比,要重視自己品德、學問、業務技能的學習和培養,“君子憂道不憂貧”,意思就是要求我們養成良好的'節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錯誤,就要勇敢去承認,并且努力改掉它。從企業職工素質培養的角度看,這部分也很有現實意義,是在提醒職工要加強個人修養,要在個人品德才能的提升上不斷努力,清醒而正確的把握住自己的發展方向,堅決拒絕邪門歪道的誘惑。
四、正確交友、把握為人處事的原則
在《弟子規·泛愛眾/親仁》這部分,講的是同樣是人,可是良莠不齊,善惡邪正、心智高低各有不同。大多數人都是隨波逐流,而仁慈博愛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樣的人往往身正行正,特立獨行,如果能夠接近他,向他學習,那么過錯就會減少,品德就會增長。反之,接近小人,就會墮落,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對職工同樣具有警示作用。
《弟子規》讀后感8
工作后,整天在生活與工作間疲于應對的我,鮮有時間坐下來好好看書。家中書架上排列著的那眾多大而厚的專業書籍和包裝精美的文化類書籍,于是乎也成了擺設。只有在打掃衛生時才會猛然發現它們,還要感慨因它們的存在而禿添了許多打掃的煩惱。日子就在這樣的狀態下悄悄地流淌,變化是從一本金色的小書開始的……
轉眼間女兒已長有三歲,上了幼兒園。忽一日回家,傳達老師的要求:家長陪同誦讀經典。我在記憶的深處搜尋了好幾遍,終于憶起似乎有這么一本書,好一會兒翻箱倒柜后,《弟子規》那本金色的小書,靜靜地躺在了我們的面前。從此,我們開始和這本小小的書結緣了。
我很好奇在眾多的古典書籍中,老師為何選擇這本做為孩子的`啟蒙讀物。與女兒一起誦讀一段時間之后,終于明白其中的道理!兜茏右帯房倲⒅袑懙溃骸暗茏右帯⑹ト擞,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笨倲⒏嬖V我們做為一個人,首先應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庇讜r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總會想象出在孟郊將要千里趕考前,深夜的油燈下,頭發花白的孟母正凝神為兒子縫補著衣裳,一針又一針,把對兒子無限的愛都縫進了衣裳里。
長大后漸漸明白,我的母親何嘗不是“孟母”,深深地愛著她的兒。兒時的我是一個從不與母親分離的小家雀兒,母親走到哪兒,我都拉著她的衣角,躲在她的身影里。長大后,離母親越來越遠,開始是求學,而后是工作。離家越遠,母親的愛,感受越深。每次回家,母親總能變戲法似的弄出一大桌子我愛吃的菜,席間再一次次的把菜夾到我的碗里,碗里的菜堆得似小山;母親好像每次都積攢了說不完的話,聊聊親戚們的生活,說說地里的莊稼……時間就這樣溫馨而美好的流逝,母親就像幼時的我粘著她一樣,一直守在我身邊,看著我睡下,幫我拉一拉被子,躡手躡腳地滅了燈,帶著滿足的笑關上了門。
“養兒才知父母恩”,真是一點不假。從女兒呱呱墜地那刻起,我也榮升為人母,頓時感到肩上的擔子沉重。每一夜每一次的哺乳,換尿片,洗澡,穿衣,直至修剪指甲……再到一粥一飯,一言一語,哪一樣都得放在心上;到了小女兒降生,事情更是成倍的增加。每每累得抓狂的時候,總會想到:要干沉重的農活,要做無盡的家務的母親,還成功的養育了我們三兄妹,那得多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愛,母親對我無微不的至關心,我如何能報答一二呀!
《弟子規》,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母愛,讓我更加懂得了孝順父母的重要;感恩《弟子規》,讓我找到了教育孩子的良方,找到了傳續愛的妙法。和女兒一起誦讀《弟子規》,我想在她小小的心靈,種下愛的種子:讓她學會愛父母,愛家人,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我相信有一顆善良仁慈心的女兒,一定會孝順父母,努力學習,有益于社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為愛而讀,讓愛傳續,我們將繼續!
《弟子規》讀后感9
炎炎夏日,在陽光的照耀下,我拿著《弟子規》津津有味的讀起來,這本原名《訓蒙文》,它以三字可以一句,兩句一韻編纂工作而成的,分為以下七個重要部分學生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一些為人農民子弟學校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需要講求一個家庭環境教育與生活進行教育。
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你必須有紀律,有禮貌,有禮貌,有禮貌,遵紀守法,守信。
第一個是“入孝”.“進”是在家,“孝”是好父母,是好父母在家。銘記父母為我們養育子女付出的時間,照顧他們的父母。只是所謂的“百善孝為先”。我們的父母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不管發生什么,我們都應該聽從他們的指示。因此,我們應該,首先,“父母,不要慢; 父母,不要懶惰。父母教導,必須傾聽。父母必須遵守家長打電話來,及時回答,長時間不要吞下你的話。如果你的父母有話要說,立刻開始,不要拖延,不要拖延。父母教我們如何舉止得體,我們應該尊重地傾聽。當你做錯事的.時候,當你的父母責備你的時候,你應該盡力去糾正它。不要反駁你的父母,讓他們生氣和難過。
其次是“出來的兄弟,”教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也就是說,生命服從長上,封氏兄弟。 “..各位兄弟,哥弟穆骷嗯路,孝”就是告訴我們: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愛,兄妹寫作是明智的國王兄弟姐妹,兄弟姐妹能夠和睦相處,一男人快樂,喜悅親生父母,孝在其中。
《謹》是指我們學習行為要謹慎,不可進行放縱。我們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早晨可以起床后,務必自己洗臉,刷牙,漱口使面貌更加整潔,精神具有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后,一定要及時洗手,養成學生良好的衛生工作習慣,才能有效確保幼兒身體心理健康。要注重對于服裝以及儀容要求清潔,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沒有扣子要扣好,鞋襪穿整潔,鞋帶應系緊,一切都是穿著以穩重風格端莊為宜。
“信任”是誠信的含義守信是人的根本基礎。 “人而無信,不知,可能吧!睕]有信用,又有多少通過在這個世界上年齡的人不是土地的行為。
《弟子規》這本書對我們可以一生發展都會有幫助,讓我們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學生自己的言談舉止。人生在世。品行問題不是一種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需要培養!兜茏右帯分幸缶褪俏覀兿榷苏返乱恍,悌.禮.仁.忠等。再學習,不但要認真研究學習過程中還要不斷實踐,這樣企業才能實現真正地讀好書,成為社會有用之人。
讀完這本書,我真的受益匪淺! 想到我的性格,我又感到羞愧。 每天我的父母都對我聽話,我不滿意,總是抱怨我的父母。 我只想快樂而不進取,但讀了這本書后,我決心成為一個好學生,一個好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10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常常“搖頭晃腦”的讀《弟子規》給我聽。爸爸說,那時候我經?摁[,每當他讀《弟子規》的時候,我就睜大眼睛定定看著他,仿佛很入神的樣子。想來也許是爸爸搖頭晃腦的樣子吸引了我,小小的我聽爸爸讀著那朗朗上口的音律,像童謠一樣好聽。
在我上小學前,我已經可以完整的背誦《弟子規》了,每每家里來了客人,我就和爸爸一同“搖頭晃腦”的表演起來。我們并排坐著大聲誦讀,脖子一會從左轉到右,一會又從右轉到左。因常常博得到客人的歡笑和夸獎,我對《弟子規》更加喜愛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它已在我心中悄悄的扎根結果了。
記得我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幾個小伙伴在小區里玩電動玩具車,我們都很喜歡那個玩具,不一會便爭搶起來。隔壁的剛子打了我的頭,我踹了樓下亮亮的`屁股,我們很快就扭打在一起。旁邊的大人趕忙把我們分開,又找來家長把我們分別帶回家。我本以為爸爸一定會臭揍我一頓,沒想到他讓我站在客廳中央背十遍《弟子規》。這次,他沒有和我一起“搖頭晃腦”,而是很嚴肅的皺著眉頭,不錯眼珠的看著我背書。我有些害怕,老老實實的背完。爸爸嚴厲的問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說說是什么意思?”我低頭著頭,小聲地說:“是說兄弟之間要和平友好,不能打架。兄弟之間和睦,就是孝順了!薄澳悄銥槭裁催打架?”爸爸臉上陰云密布,沒有了往日的親切!翱墒恰蔽倚÷暤泥洁熘,“可是他們也不是我的弟弟呀,咱們家就我一個孩子,我沒有哥哥和弟弟!卑职诸D了許久,然后把我拉到他面前,一字一句的說:“孩子,你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也許一直都沒有兄弟姐妹。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要和小伙伴和睦相處,這樣你將來就有很多兄弟,很多親人了!蔽宜贫嵌狞c了點頭。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默默把《弟子規》裝到心里,不再“搖頭晃腦”的到處表演了。
轉眼我已經成為五年級的大孩子了,對《弟子規》已從不甚了了到漸明大義,從單純的表演背誦到逐步理解、身體力行!案改负魬鹁徃改该形饝小备嬲]我要尊重孝敬父母;“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讓我懂得要禮讓長者;“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教我讀書時要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取得好成績……《弟子規》伴隨我的童年一起成長,讓像雨露滋潤我的心田,像清風愛撫我的面頰,更像爸爸的愛濃濃地裹在我身邊。
在我提交這篇作文之前,我問爸爸為什么小時候要一直讀《弟子規》給我聽?爸爸笑笑說:“我小時候,你爺爺就是這樣做的。”經典是一句一句反復誦讀的,愛是一代一代濃烈傳遞的。我愛永不退色的經典,更愛“搖頭晃腦”的親愛的爸爸!
《弟子規》讀后感11
最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使我漸漸感悟了《弟子規》的意思。我這才發現,原來做人也有許多規則,因此,想做一個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規有矩,有禮貌,尊老愛幼,守信用。我就說一說我讀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孝〉,開篇第一段即點名主旨:首孝悌,次謹信。在中國古代,一個人只有孝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有對父母親人以孝禮相待,他的名聲和社會地位才會被世人所承認和接受。古時評論一個人品德如何,首當其沖要考察的便是其為人和孝道,這與當代是大不相同的。幾乎凡是古之賢人的傳記,在其個人介紹中總會有這樣一句“性至孝”,可見“孝”是古代評點人好壞的`重要依據。這里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里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彼囊馑际牵翰还芨改、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一個人只有對父母孝順,他的內心才會有感恩,才會對社會有好的作為。
至于所謂“謹信”即做事謹慎、誠實守信!叭艘孕帕⑵浔咎幤涫馈,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證明他的社會生命宣告完結,“人無信則不立”。當然我們生活中做什么事,時時刻刻都要謹慎。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穿衣服要系鈕扣,要整潔,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適量,不要喝醉了,否則容易被別人“說閑話”。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后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再說是〈出則弟〉,它是教我們怎么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币馑际牵盒值芘笥岩ハ嘧鹁,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里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最后來談〈仁〉,代表仁慈、親仁。對外人仁慈,對親人仁慈,對朋友仁慈,對同事仁慈…… 現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幾個是做到“仁”的?俗話說的好,人無完人嗎!只要我們盡量做好自己應做的,至于別人怎么說,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雖然我已經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還不行,還要學會做。怎么才能做呢?學知識。怎么學呢?學習可分為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我們可學別人的,別人的也不一定全對,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該學的學,不該學就不學!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孝親尊師,與人為善”,《弟子規》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我覺得《弟子規》對我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后感12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方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雖為古文,但作者最初的立意對象為受訓的兒童,故而字意簡單,讀起來并不費力,加之在網上查到楊淑芬教師的解說,使我對整篇文件的思想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全文以人的品性涵養為基本,教育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刻盡的本份和不應逾越的界尺,固然覺得有些古板,但字里行間的勸叫,如明鏡般映照出我與文中教導的德行的格格不入,隨之而來的是我對人生的迷惑和無助:我終究應該怎樣活著?
在讀大學的時分,對儒家思想產生過濃重的興味,在并不深化的學習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慨嘆古人的聰慧,之乎者也中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和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倫理道德。但是,近代一百多年的社會動亂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得本來明晰的文化脈絡慢慢含糊,特別是肅清全社會價值取向的若干次運動,更是雪上加霜。或許,對共產主義和建國首領的崇拜支撐了上一代人的肉體體系,到了我們這一代,原有的.價值體系徹底解體,物資的充分愈加彰顯肉體的慘白,我們是文化缺失和肉體貧乏的時期的產物,從何而開為何而去,我們沒有信仰,卻盼望信仰,我們對新的舊的道德規范都報以疑心的態度,不屑于權威,卻又迷失在追求的過程中。
或許會有人笑我矯情,本人的事情都管不好,還去管這些似是而非的東西。但是,這樣的迷茫會影響我們的價值取向。偏激的、散漫的或者是憤世嫉俗的內心反映出來的正是我們自在主義。
看《弟子規》,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曾經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范本,遵照著約束著,在短短的時光中,總有被主流思想認可的圣賢書指引著,不論對個人開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終身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駑鈍,仍然會有所成就的。
細讀《弟子規》,發現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卻是我們最無知和單薄的中央。古人訓誡做人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關心朋友,都由于心胸感恩,正由于感恩,所以對人對物多了忠誠的敬重之心,尊崇發至內心,然后狂妄自大的做人。時下太多如我普通的年輕人,強勢的自我,對人對物都少了一份感恩之心,目空一切然后標新立異,自在散漫然后無法無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發現,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納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弟子規》讀后感13
《弟子規》 我閱讀此書后的點滴體會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兜茏右帯分幸笪覀兿榷苏返隆F渲邪ㄐ、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后,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于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F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弊钇鸫a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布。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愛,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的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媽媽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說: “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后,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毛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媽媽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圣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毛病,不一會兒就直叫他們名字?蓪W了《弟子規》里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后,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后,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復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弟子規》讀后感14
《弟子規》,全文不過360句,計1080字,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后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為《弟子規》。這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它那淺顯易懂的文字里卻蘊含著許多做人的真理,不僅對于教育少年兒童,對于我們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用簡明通俗的語言,教導大家如何修養品德、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待人接物所應有的禮節。
從《弟子規》中我們更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就是教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謹慎、講信用。對待大眾平等仁和,親近仁德的人,向他學習。只有在能夠做好這些之后,才“有余力,則學文”,如果做不好這些,學習知識是沒有用的。古人的這個教育原則,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義的。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是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文”上,卻忽略了做人教育。所設的品德課、政治課,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北國之后之后就是水過鴨背,什么也沒留下,更別提深入骨髓的東西了。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現代教育最大的失誤。
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家長,我們擔負著教育子女、教育學生的重任。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能重來一次。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負責,讓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我們做父母的不僅僅要教給他知識,也應該教給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養。當然,這要求我們自己就應該有一份積極的人生態度。另外作為教師,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對學生應更多一些情感撫育、人文教育,繼而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因此,不論是教師、家長哪種身份,我們既要教會孩子懂得“長者立,幼勿坐。長著坐。命乃坐”“過猶待,百步余”的禮節,又要讓學生擁有“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的良好心態。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能讓我們進一步明白對待工作和生活應該在把握節奏的同時要保持正確的態度;“話多說,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笔窃诟嬲]我們言多必失,做人應該謹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們要想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必須做到德才兼備,而絕非什么御人之術。
“謹、信、仁”三點告訴我們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時刻謹慎,而且要遵守承諾并且要對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誠相待。立身處世謹言慎行,做人處事實事求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業務水平的提高,從容面對各種工作和壓力,從而感受到快樂。
《弟子規》讀后感15
不久前兒子帶回了一本書《弟子規》,當時只是翻了翻,沒有太深的感覺,直到這次學校舉辦讀書節,我才真正仔細研讀了這本書,感想很多,深受啟發。
在現今中國物質快速積累,信仰迷失,人心浮躁的社會,如何做人?如何培養孩子?其實是讓很多人困惑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中庸和諧之道,這也是近幾年國學熱的原因。
想想我們這代人的童年應該還是在物質貧乏思想單純的時代,提倡的尊老愛幼,友愛互助,學雷鋒,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精神不僅僅是口號,我們的父母也基本是這樣做的,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也是這么做的。 如今我已為人母,經常會思考如何教孩子做人。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連環畫和動畫片,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再看看身邊的這些孩子和少年,有多少是對長者不禮貌,不客氣的;遇到別人的批評就翻臉惡語相向的;做事只為自己爭利,不顧他人感受的;言行一味逞強,輕視他人尊嚴的。這些孩子如果不及時調整教育可能要經歷許多的磕磕絆絆后,才能學會有禮、自斂、尊重,感恩,才能有和諧的生活。
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在日常的零散的生活細節中教育規范孩子們的行為,學會做人做事,正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為他們一生為人處世、成家立業,奉獻社會奠定基礎。
《弟子規》就是這樣一個指導書,古人已經為我們編好了這本“未成年人日常行為規范守則入門”。它以孔子的《論語。學而》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思想中心,用極其通俗易懂的三字文表述,內容廣泛而細致的羅列出了未成年人日常行為應遵守的規范。 這些細致的規范,總結了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道德精華,又針對少年兒童的年齡特性有所偏重,不愧為我國清代以來重要的兒童啟蒙教育讀本。
如何讓《弟子規》的精髓真正變為孩子的品行?
我認為需要家庭,孩子,學校共同的長期的努力才行。首先,家庭父母是對孩子品行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孩子的很多行為很多思想都是在模仿學習父母,“子不教,父之過”已經是千古真理。對比《弟子規》的要求,其實我們自己很多事情都沒做到,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我們自己首先就要改進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身體力行讓孩子有實際的參照標準模仿榜樣。
其次,是要求孩子理解日常的行為準則,并按照這些要求去嘗試體驗或改變,這和我們自己改變一樣要付出很多代價,我們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最后,是學校的.環境,對孩子的思想認識來說周圍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例如,如果我們教育孩子要謙讓,但周圍的同學都強取豪奪,他老吃虧,那他就會質疑謙讓這種品格的正確性,會向其他人學習去爭奪占有,如果周圍的同學都會謙讓,那他就堅信這樣是正確的,就會持續的這樣做下去,形成謙讓的品質。
最后,感謝學校搞這次活動,樹立孩子良好的品格才是教育的根本,我們也會持續努力改進自己教育孩子,堅持就是勝利。
【《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心得11-23
《弟子規》讀后感06-16
弟子規讀后感06-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
弟子規讀后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