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后感15篇(實用)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弟子規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弟子規讀后感1
暑假里,學校讓我們讀《弟子規》,去學習弟子規,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兜茏右帯防镎f:“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到這些的時候我不禁慚愧起來。
正如《弟子規》里說,父母的呼喚,應及時應答。父母的教導,
應該恭敬的聆聽。犯了錯誤的時候,應當虛心的接受,而不頂撞,父母是世界上對我們最好的人,我們應當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我們要把學習學好去報答他們。
但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想,不多吧!每人多多少少,在有些時候也會頂撞父母的。認為他們的思想太封建了,一天到晚的約束著自己。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個,父母對我們的教誨,我總是不耐煩,父母說的'話我也是頂撞,和他們說不了幾句話,然后就把自己一人關在房間里。
在讀了《弟子規》之后,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無論在何時,無論何地,我們說的話,父母總是把他們當作沒有睡醒時說的,父母的愛是傾其所有的,是無微不至的。而我們卻不懂得珍惜。在父母眼里,我們永遠都是小孩子。雖然它們也不想我們犯錯誤,但我們每次犯了錯誤之后,總會耐心的給我們改正的機會。他們耐心的等待,期盼我們成長起來。因為他們想:“總有一天,我們會成長起來的!睙o數次的看到他們為了我的成長進步而流下辛勞的汗滴,無數次的看到他們因為我不爭氣的成績,臉上留下的焦慮神情。此時此刻,我要對父母說一聲:“對不起!”請原諒我的不懂事給你們帶來的煩惱。
父母啊!你們是我永遠的歸宿,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不管用什么方式,我們都要盡所有去報答你們的愛!
弟子規讀后感2
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養家糊口,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這種親情正在慢慢淡化!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都在。聽到你在外面過得很好的時侯,他們很高興,逢人都說。要是遇到什么麻煩時,父母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睡不著覺!為了讓我們娶上媳份兒,操心至極!所以,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卻忽略了父母的愛,認為父母總是杞人憂天,嘮嘮叨叨,總會跟父母產生不一致的'看法,甚至認為父母不愛我們了,這個時侯,我們還會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弟子規告訴了我們答案。不管怎么樣,我們聽從父母的意愿是對他們的尊敬,我們應該更加寬容,體諒得照顧父母。對他們要有耐心,父母健康的時侯,我們會很自然的孝順父母,父母真正生病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侯,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耐心,孝心呢?
父母也有犯錯的時侯,我們做子女的要幫助他們改正,對他們的不良嗜好,我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這也是一種孝心。但是一定得講究方法。
父母漸漸老去,我們也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怎么,珍惜現在,珍惜與他們的每一刻。
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讀后感3
《弟子規》是一本既古老,又時尚的讀物。其中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有心人,才會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賴,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時候,應該及時趕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實,不能推遲;父母教你的時候,必須靜靜地聽;父母責罵你的時候,必須順著他們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們生出來。他給予了我們生命和無私的愛,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把我們撫養長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
在我看來,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范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墒俏覀儸F在,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這本經典也恰當的。特別是當今,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一種思想理念在中華大地上延續了幾千年,這里的人民怎么還可能不會受到影響呢?雖然傳統文化在進代屢遭浩劫,它 在中國大地上還是有很強的生命力。
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容易,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教誨貫穿到生活中,落實在一言一語中。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得和諧,變成和平的世界。
我喜歡《弟子規》這本書,它使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諦,澄清了我思想上的迷霧,為過去的幼稚而感到無知羞愧,它還為我改變了思考方法;把我帶進一個神奇的世界,帶入知識的海洋;讓我成功地取得自己夢寐以求的一切,讓我知道如何來處理自己所處充滿文化的環境。
弟子規讀后感4
學習《弟子規》,雖然很容易就可以倒背如流,但是要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就要花時間去感悟,才能做到對人或對自己產生有益的影響。
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必定要具備一些該有的原則:“父母呼,應_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從這條開始就告訴我們,在家里應當如何扮演好一個為人子女。聽到
父母在叫喚我們的時候,應當立即回答。
而往往也會有不禮貌的行為。
一個頗有教育能力的老人,來到一個村子里,孩子們見老人和善可親,并與他進行了交談。老人問:“孩子們,當父母再叫你的時候,你們都是怎樣回答的?”答案就有三個:我在、我在這里、干嗎。以回答父母在叫自己,回答“干嗎”的最多,幾乎占了三分之二。老人笑了笑,又問:“如果在學校老師問你、叫你,有沒有人敢回答干嗎的?”沒有一個孩子敢說。由此可見,一個人在家里對父母都沒有幾分禮貌,在外面何嘗會有幾分?
我們也知道,現在的子女功課有很多,所以,父母往往舍不得他們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有父母代勞。就連自己疊被子這些小事,都沒有多少個小孩是力所能及的?偠灾,現代人的風貌遠遠不能和古人們相提并論。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經歷了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滄桑;還有二十四孝作為我們的典范。憑這一點,把它就應該發揚光大。很感謝《弟子規》,讓我們重溫了傳統文化的宏偉博大。從而也要學以致用,像《弟子規》中寫的,以恭敬的心,謙卑的態度,彬彬有禮的行為來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事諸父,如事父,是諸兄,如事兄”。
弟子規讀后感5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句話是不錯的,書確實能領導人類進步。在我的家里,映入眼簾的全都是書的身影,尤其是我的'房間,簡直是一個書的世界。從我小時候到現在,我已經讀過了許許多多的書,有《史記》,有《論語》,有《后漢書》……但是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本“國學經典”《弟子規》了!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范,他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這本書里不知含有多少人生哲理。其中,“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边@兩句令我深表慚愧。記得有一天放學后,我約了幾位小伙伴一起去工商局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場籃球,一直打到了晚上10點才回家,回到家之后,媽媽大聲斥責我,而我不但不聽從,反而破口大罵:“你以為你誰啊!瞎嚷嚷!”現在,我一想起這件事,就感到非常對不起媽媽,媽媽頭上那一絲絲白發都是因為我造成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視頻:一個沒有錢上學的孩子,卻被父母教育得那么井井有條,他和父母每天都去撿別人扔掉的菜,拿回家洗了洗,自己用刀切成片,放進鍋里炒,炒好了,聞一聞,真香!自己試一試燙不燙才有條不紊地喂媽媽吃,媽媽吃飽以后自己才吃,弟子規中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彼麄兗易龅搅!而我們呢,等爸爸媽媽做好飯菜之后,還要爸爸媽媽請我們吃。
這次語文期末考試的口語交際,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地鐵,中途一位阿姨帶著小寶寶上車,小男孩主動讓了座,然后在媽媽休息時,用手為媽媽墊著頭,還幫媽媽背包。這個小男孩真是一個孝道,懂得感恩的人,我真敬佩這小男孩,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尊敬老師,孝敬父母!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蔽矣X得《弟子規》對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6
“從前從前,孔夫子的語言,我們沉淀那論語學而篇——兩代之間從弟子入則孝……”
這是一首優美的中國風的歌曲——“弟子規”。相信大家一定看過“20xx湖南衛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那么你知道晚會這次晚會的主題曲是什么嗎?對了,就是這首與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優秀書籍同名歌曲《弟子規》。《弟子規》雖然是一本只有一千來字的小冊子。但是,就是這一千多個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規》中,有明確的行為規范;《弟子規》,是我們大家生活中的典范,是教導大家做人處事的規范;
《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是人性的基礎。這本書,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據我們的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誨編成的。初讀弟子規,我就受益匪淺: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它有益的學問。所謂六藝,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學生掌握的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
弟子規告訴我們這么多只是和做人的道理,這樣一本好書,怎么能不吸引人呢?讓我們大家一起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讓我們把弟子規牢牢記在心中!
弟子規讀后感7
這條規就告訴我們,讀書有三個要領:“心、眼、口”統一。但最主要的還是在你的心,心如果沒有專注,心有旁騖,心里頭老想著其他的事情,就像《小貓釣魚》講的那樣,我們學習、讀書的.效果肯定不會好。
我們上學的時候,或是我們的子女在學校學習的時候,不見得學習時間最長的,他的學習成績就最好,反而看似沒怎么學的成績卻很好,這里盡管因素很多,但不懂得讀書的要領——“心、眼、口”不一,很可能就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孩子學習時要做到心眼口統一,一要靠她自己體會和掌握,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適宜于學習的環境和氛圍。比如:當孩子作業沒做完時,家長就不要開電視和電腦或大聲說話交談了,以免孩子分心或影響孩子的學習,這樣他才能達到“心、眼、口”的統一,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弟子規讀后感8
每天清晨,撒滿光輝而顯得生機一片的校園里,伴著悠揚的音樂,便會傳來朗朗的誦讀之聲,整齊而又洪亮。同學們在讀什么呢?哦,原來是我們第三實驗小學人人都在誦讀的《弟子規》。
《弟子規》為孔子編著。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學習《弟子規》(雖然他們早已當客成名)?不計其數。就連權力至上的皇帝也對它“怵”三分,拜倒在它腳下。如唐太宗李世民,他經常采納下屬的正確勸諫,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評規勸,還把他比作可以糾正自己過失的一面鏡子。因為“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碧铺趯Τ枷碌囊庖娔軌蛘J真聽取,擇善而從,這在中國歷代的封建皇帝中是無人可比的,正可謂“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蓖瑫r讓我們懂得“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弟子規》教育人們首要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其次是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要謹慎、言語講信用。每時每刻對眾人都得有愛心,向每個人學習,有仁德情懷。然而生活中我也有做得很不夠的地方,記得那一次……
我剛熟背完“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就被爸爸叫去吃飯。我一邊嗯嗯呀呀地答應著,一邊慢悠悠地走出房間,然后慢騰騰地去洗手,磨蹭了好一會兒才到餐桌,還東張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不覺間,當回過神來時,才發現碗了多了好多菜:紅蘿卜、大白菜、香菇……似乎把白米飯也壓得喘不過氣來,簡直就是喧賓奪主嘛,我滿臉不高興,不由自主把碗里的菜統統夾回盤子里。爸爸此時又開始了他的說教:“吃不能只是為了好吃,而要吃得健康,這些菜富含維生素……”我最怕聽爸爸的“經書”了,只有乖乖把那些菜“物歸原碗”,皺著眉頭勉強“一掃而光”?墒,一旦有機會在串串香面前,我卻是表現得那樣“貪婪”,一連可以挑十幾串,狼吞虎咽地吧唧吧唧嚼得歡。因為這樣的“垃圾食品”若非特殊情況爸爸媽媽是絕對不會讓我碰觸的`,可我就是嘴饞,怎會不把握機會狠狠地一飽口福呢?
現在你該知道我為什么長得高卻長得瘦的緣故了吧?是的,挑食!特別是對吃水果,從來都不主動,最讓爸爸媽媽頭疼。我可是在媽媽使出渾身解數后才開始慢慢喜歡上香蕉、草莓、奇異果、橙子、甘蔗的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相信在《弟子規》的不斷感化下,在爸爸媽媽老師等長輩們的關懷教導下,我一定也會對最近被評為全球十大健康食物之首的蘋果情有獨鐘的,對富含維生素A、B、C的青菜來者不拒的,因為它——《弟子規》乃是我成長之路的良師益友也!
弟子規讀后感9
說起來我與《弟子規》也算有緣,先是零六年舅舅送過我們一本任何書店都買不到的《弟子規圖說》。說它買不到是因為是釋凈空法師提名推薦,佛陀教育網絡學院印贈,只兩千冊注有“免費結緣,禁止轉售”字樣的版本。但當時沒有能認識到它的重要意義,而只是看好它的字,當作字帖用了一段時間。是以封面上還留下了當時的墨痕。
四年后,我大二了,在羅老師的推薦下,我重新翻出了遺忘已久的《弟子規圖說》。并在讀完后立即讀了羅老師推薦的蔡禮旭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在此之前,對于一本書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的說法,早已屢見不鮮、不以為意了,從來沒有想過一本書對心靈的震撼會如此之巨。更多是因為讀書的過程就是我反思自己二十年不算長也不短的人生的過程吧。不停地問自己,如果高三以前或者更早些我能夠仔細研讀《弟子規》并以之規范自己的行為,那么今天的我會怎樣?但我更深知“往者不可諫”的道理。一切的“明往”都是為了“通今”以至“開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從蔡老師的講座中知道他是釋凈空法師的弟子后,突然覺得也許是好事多磨吧。現在細讀《弟子規》,震撼了,反思了并力行了,就不晚。一切的“如果”便都會成真。
在我心中,一直覺得每一個華夏兒女都應該以中國出了孔子這樣一位至圣先師而驕傲,以自己是先師弟子而自豪。但今天,人們甚至連先師弟子的最基本要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都做不到了。《弟子規》千余言,一句句講來,也許我也能出本書了,但暫時無此打算,自己道行尚淺,沒有資格。以下所說,只不過是我讀《弟子規》的過程中,最想說的,我想留下的最初的感動。
在讀“入則孝”時,我覺得今天的社會狀況似乎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看到了一樣,他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往往皆為利往”。在如此物欲橫流的時代談“百善孝為先”似乎不合時宜,似乎不能為人所理解。好多甚至連最基本的“老有所養”都做不好,報紙是太多子女忤逆、老人流浪的事了!更不用說“啃老族”的出現了。說它最基本,因為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說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有能養。不敬,何以別乎?”反思的時候陷入了深深的'擔憂。古人尚孝,于是己身孝,子孫孝,世世代代皆老有所依。而如今以幼為上之風使人們走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己不養,子不養,子子孫孫皆老無所養!郭巨為母埋兒的故事,今天看來簡直匪夷所思,但我們至少應該反思,該如何擺正父母與子女的位置。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讀到這句話時,靈光一閃,因為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周末時間的利用。大學了,周末空出,再加上無父母在旁督促。于是睡覺的有之,逛街的有之,玩游戲的有之……深不以為然,具體卻說不出個道理來。當看到
“老易至,惜此時”時,我明白了,不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都是我們生命的組成,不會因為它是休息日而推遲一天衰老的到來、讓我們去浪費,溜走的同樣是我們寶貴的時間。
接下來該說說“學文”了,作為學生,這是我們最應該做好,也是現階段孝順父母,讓父母放心的最好方式了。《弟子規》中的學習之法以及應有的學習態度也深為可取。
就拿自己來說吧,應試教育導致剛開始時是“不力行,但學文”,漸漸發現學而無用,便無心向學,即所謂“長浮華,成何人”。慢慢卻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但力行,不學文”。可是這樣無目的而行總是出錯,極易疲勞!直到大學才慢慢開始探索“力行”與“學文”之間的切合點。
弟子規還要求制定學習計劃要“寬為限,緊用功”,可是回想一下自身仿佛是“緊為限,寬用功”了!常給自己定下什么時候要讀完什么書的要求,可行動起來卻是懶散怠慢,總以為時間寬裕,不能克制外界的誘惑,結果往往一事無成!而且常常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心猿意馬,如何能把書真正讀到心中?再加上不知道“功夫到,滯塞通”的道理,每遇到困難輒止步不前。如此讀書,能有何得?以前讀書從來不會想到要寫感想,那是因為我根本未想,自然無感。后來強迫自己寫讀后感的時候,其實就是逼著自己想所讀之書,慢慢學有所思,讀書方才能真正有得。
關于讀書,想到曉玲叮鐺講過一個故事:從前有個人晚上行走在路上,他突然聽到上帝的指示說:“年輕人,撿幾塊石頭帶在身上吧!明天天亮你將即歡喜又懊喪!边@人依言撿了幾塊石頭繼續上路。天亮的時候,他發現昨晚撿的石頭都變成了珍珠!他即喜悅有懊惱,喜的是本以為無用的石頭變成了珍珠,而懊惱的是撿的太少了!她最后總結說,好書就像我們生命中的珍珠,開始無法看出它的作用,似乎是石頭——多撿累贅。但當真正需要時,發現它的價值時,該是懊惱的時候了。“書到用時方恨少”,為了以后少恨些,該為自己的生命多多積蓄些珍珠了。
對于自己以后的人生,曾經設計過很多版本,并最終被否決。有時覺得自己很失敗,因為就我所知成功人士大多是從小就立下了遠大志向,并最終走向成功的。當讀到蔡老師講他在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前也多次改弦時,當讀到“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訓致”時,我明白,只要現在開始就不晚。也許訓不成“圣”與“賢”,但能作為圣賢訓導的力行者和弘揚者,我的人生就是有價值的了。
弟子規讀后感10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讀書活動,這學期李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弟子規》,我們大家看完之后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在這么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俺鹪,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边@一句話讓我的感觸非常深刻。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總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自從讀了《弟子規》之后,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馬上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之后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边@一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弊x到這一句時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忘了要聽父母的話。趕集時,看到好東西不管多貴都要買,一不隨意就大聲嚷嚷,有時還頂撞父母。學習了《弟子規》后,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對父母的話一定恭敬聆聽。要用平時言行來弘揚《弟子規》的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下去。
弟子規讀后感11
實話說,在看《弟子規》之前,我還不知道如何尊敬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善待對自己有恩的人。在讀過《弟子規》之后,讓我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做人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做人應當知恩圖報。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不錯,《弟子規》開篇也這樣教育我們: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讀著《弟子規》中的警句時,我想起曾經的我,當父母在給我做思想工作時,我總認為父母都是在用老一套的觀點來約束我的行為,我總是那么“理直氣壯”,甚至在父母面前拍桌摔椅。而現在我想起來,這是多么的不應該!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爆F在的我,雖說不能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但我知道自己應該要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誨。就算是父母的言行有什么不妥時,我也不會再和父母頂撞,我會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和父母溝通交流,剖析誰是誰非。因為我知道,這就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
《弟子規》中并沒有長篇大論,有的'只是讓我們很快就可以理解的一些簡單道理。在對待朋友方面,曾經的我總是自以為是,甚至會說出一些很不負責任的話。“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薄兜茏右帯犯嬖V我們,做人要講信用,要對說出的話負責任。其實,人與人之間就像是一面鏡子,當你罵它時它也罵你,當你對它友好時,它也會友好對你。我們能夠善待他人,那我們就能獲得真心的朋友。
想著曾經有人幫助我時,我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都不說!兜茏右帯分懈嬲]我們: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這就教我們要學會忘記怨恨,記得他人給自己的恩典。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給我們生命的父母,感謝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謝給我們幫助的陌生人,感謝批評我們的人。對他人的關愛,我們應該要銘記于心,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他人。
《弟子規》拂去了我心中的塵埃,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孝順的人,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做一個能知恩圖報的人。
弟子規讀后感12
《弟子規》是我在上大班時,早晨上學的路上媽媽跟我一起背的,每天一小段日積月累的全文背下來的。學習了《弟子規》,就會知道很多道理。比如: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本褪歉改附心愕臅r候,你不能行動緩慢,父母叫你干什么都不能拖拖拉拉的.。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就是你說出的話要講誠信,不能胡說八道。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笔亲x書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這樣才能專心致志地讀書。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就是把自己不會的東西記下來,有時間向別人請教。
《弟子規》里面有很多古代孝子的故事,我要向他們學習。還有九篇《三國演義》人物的故事,我很喜歡看。以后我要把《弟子規》里面的道理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弟子規讀后感13
《弟子規》是我們生活的典范,讓我看了深有體會。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在這么多道理中,是對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與人之間,只要是說出口的話,就要講信用,不能食言。這讓我想起了博玄說過的一句話:“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币馑际牵簩θ苏\心誠意,本來不相信,也會相信了;但對人虛偽無信,就是本來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他說得多有道理啊!
我們應該講信用,這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記得在思品書上,有一篇文章,是寫宋慶齡的。宋慶齡小的時候,折紙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紙了,她的同學小珍看見了,羨慕地說:“你折紙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紙,好嗎?”“沒問題”宋慶齡一口答應下來。第二天,宋慶齡一家本來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慶齡想到了昨天答應小珍的事情,便沒有去老奶奶家,一個人在家里準備了許多紙等小珍來,然而,小珍卻沒有來,她失信了。但宋慶齡一點兒也不后悔,她說:“小珍雖沒有來,但我做到了一個講信用的人!”從小就有著優良品質的宋慶齡,長大后成為了一代偉人,受到人們的愛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話:“人而無信,萬事皆虛!
弟子規讀后感14
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無窮寶藏!兜茏右帯芳皞鹘y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圣賢學問的根基。
二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人人發了一本《弟子規》,聽老師說,弟子就是學生,規就是規范,《弟子規》是依據至圣先師孔子教誨而編成了學生的生活規范,它規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
自從老師發下這本書,我就天天讀,讀完以后,媽媽說我一天比一天懂事了,因為我在路上看見垃圾就會自覺撿起來,看見有人摔倒了,我會把他扶起來;在家里,媽媽讓我幫忙拿東西,我就會趕快去拿,以前我沒學《弟子規》的時候,在路上見到垃圾我踢來踢去,也不聽媽媽的話,我現在才知道我以前做錯了。
《弟子規》給我們帶來的實在是太多了,它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了我的缺點,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弟子規讀后感15
一天我問爸爸,為什么我的名字中會有個孝字。爸爸聽了給了我《弟子規》這本書,讓我仔細看這本書,就知道我名字的來歷了。
我翻開第一頁,看到《弟子規》的總序,里面前幾句寫的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原來《弟子規》是圣人的訓導,我驚訝的發現,原來孝是放在第一位的。圣人教導我們首先要做到孝順。我理解了爸爸給我起這個名字的含義,爸爸還經常對我說一句話百善孝為先,以孝為做人的根本,做一個善良的人。
《弟子規》的第一篇就是《入則孝》,主要講的是如何做才是孝:要做到父母的呼喚,還有父母安排做的事情要迅速、認真地去做。父母生病的時候要仔細照顧。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能讓父母擔憂。做個品德高尚的人,如果在品德上有了缺失,就會讓父母覺得丟臉。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做人。
通過圣人說的有關孝的話,我認識到了要從平常的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個守孝道的孩子。
【弟子規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心得11-23
《弟子規》讀后感【經典】07-21
《弟子規》讀后感(精選)07-21
《弟子規》讀后感(經典)07-21
弟子規讀后感[精選]07-08
弟子規讀后感07-17
弟子規讀后感07-17
弟子規讀后感07-17
弟子規讀后感07-17
弟子規讀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