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讀三國,品劉備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讀三國,品劉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個暑假讀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被里面的人物深深地感染到了。曹操,雖是梟雄卻有宏偉的目標;劉備,雖是販商卻有安漢興劉的志向;孫權,雖是官二代卻仍發展孫吳集團;司馬一家,雖為家臣卻有成就霸業的心愿,并為其發奮努力。
今天我就要對劉備這個人做一番粗略的評價。
劉備出生于旁落的.皇族,是個皇族至親,以賣草鞋為生。在黃巾起義的時候結識關羽、張飛這兩位虎將,并且桃園三結義,成為了兄弟。這三人一路起起伏伏: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時候,關羽溫酒斬華雄,卻沒有受到袁紹賞識;在長板橋退軍之際,張飛大喝三聲,嚇退80萬曹軍……對于他們二人的故事那肯定是家喻戶曉了,而劉備雖不是以武力自居,而是用仁義。他三顧茅廬,請出了臥龍諸葛亮;不顧家事,飛騎去請鳳雛龐統;在蜀川之地,不到萬不得已不奪蜀川。這些都是仁義之師的象征。
然而他卻犯了最低級的錯誤:沒有主觀見解。在隆中對中,當諸葛亮提出攻占蜀川后,兵分三路去取魏國首都(這樣劉備的大將虎將都分開,兵力也分開,容易讓東吳乘虛而入),這個方案明顯是存在很大的漏洞的,劉備卻沒有發現,或者說發現了也沒有指出來,是導致了當時最強戰力蜀國直接衰弱的主要原因。在大將兼兄弟關羽和張飛死后,劉備更是魯莽而是去了謀略,竟然舉整國之力去硬攻東吳,最后因為水土不服和天氣等原因使陸遜火燒連營,進而氣死了劉備。強盛的蜀國就此衰落,劉備畢生心血付之東流。如果當時他不是只想著報仇,而是與東吳進一步結盟,東吳肯定會因為招惹劉備得到原諒同意結盟,進而直搗黃龍,一統天下完成安漢興劉的心愿。
綜上所述,我認為劉備雖是仁義之君,卻在處理某些事情上失去理智,就如復仇,是一個充滿仁義道德卻缺少理性思考的一位有得有失的君王。
俞敏洪說過:一本《三國》治新東方?梢钥闯觯度龂萘x》這本書的作用很大,多讀只會有百利而無一害。
歷史上對劉備的見解很多很多,這只是我的判斷與見解。
【《三國演義》讀后感:讀三國,品劉備】相關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09-29
《三國演義》讀有感07-29
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篇12-13
讀三國演義有感350字 _讀后感08-17
我讀三國演義有感09-28
讀《三國演義》演義有感09-23
曹操——讀《三國演義》有感09-22
讀《三國演義》有感(轉載)09-22
說曹操 ——讀《三國演義》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