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必備(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水滸傳》讀后感1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人名著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水滸傳》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罪惡,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的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于造次、敢于斗爭的革命精神。讀完此書我才真正明白了“忠”和“義”兩字的含義,文中許多故事把這兩個字詮釋出來了。
忠,即是對國家,對親人,對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他還是深明大義,急盼招安,愿為國家出力。宋江奉詔討方臘時,不熟悉江南地形,探路中中了埋伏,史進等人被射死,這讓宋江很心痛,又沒有辦法。方臘手下猛將眾多,不比梁山好漢差,宋江手下還有人緣生病,調走,一開始就大傷元氣。在這戰役中傷亡了很多人,而宋江沒有退縮,心中只想著要為國除害,如果現在退,兵既損了兄弟又沒有完成朝廷的任務,他沒臉回去面對百姓。最后是平了方臘,可一百零八將最后只存活了二十七員。這足以表現了他對國家忠。宋江對兄弟也十分好,在晁蓋死時,他計次哭昏過去,要活捉敵人史文恭為晁蓋報仇,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在當今社會中,相信很多人可以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而在《水滸傳》中他們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就只為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
我記得李逵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而與他人發生沖突。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壞人聞風喪膽。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雖然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大事,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對同學講義氣,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是因為有無數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才成就了現在蒸蒸日上的國家。
梁山好漢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我們也要像文中英雄那樣是非分明,積極伸張正義,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陽光、健康、積極向上的少年。
《水滸傳》讀后感2
豪俠仗義嘯江山,忠肝義膽為民反。
歷史煙云際會,故國的昔日輝煌,黯淡殘傷也盡隨著歲月流逝?赡窃S許多多英雄豪杰的悲壯故事卻如那一顆彗星,雖短暫,卻釋放著光與熱,絢麗地劃過歷史長空。宋末梁山的水滸奇將們,卻留下了豪俠仗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壯舉。
《水許傳》是為“造反者”樹碑立傳,歌頌農民起義的一部奇書。施耐庵用這部英雄史詩般的小說記述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先寫單個英雄人物的故事,他們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與反抗道路。南宋腐敗的社會與無能的統治者向人民百姓無情欺壓。社會中的惡暴之事,奸邪之人終究也被百姓所反抗。無數英雄好漢為人民百姓除暴安良,官逼民反,無奈之下才而走險。壓迫必然會激出反抗。這些英雄好漢有的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有的下層勞苦百姓。在朝廷官僚之壓迫下,忍無可忍逼上梁山,小說再描述了各位英雄好漢百川匯海,水泊梁山大聚義。他們替天行道,為民而反。然而,梁山好漢們終究還是無力一反朝廷,在皇帝的詔紙赦書之,接受招安,歸順朝廷。
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由興盛最后到失敗,其實亦是壯闊亦是悲。這場起義最終失敗,因為梁山好漢終究無法攻變政治腐敗,江山淪落的宋朝悲慘的結局。他們最初被逼上梁山,后來一方面認識到自己最終的無力回天,另一方面是見于官府皇詔之誠,又一次相信了朝廷,重新歸順皇帝。宋江等人為了保全兄弟們的性命與水泊梁山的義氣,作出接受招安的艱難決定。僅管,橫行作惡的官僚、奸臣將好漢們最終逼向死境,但水泊梁山各位奇將的英勇反抗的精神卻驚動天地。
他們中的一些人物形象鮮明,具有各種各樣英雄品質。如足智多謀的軍師吳用,具有統治者英明氣概的宋江,疾惡如仇,俠義肝膽的武松,豁達明理,粗中有細的魯智深等。
歷史煙云浩蕩,歷朝往代的繁華滄桑也盡隨那滔滔東流,滾滾長逝。可這豪俠仗義的水許奇將們,卻留下了千古難溟的正氣傳奇與勇于反抗的豪邁氣概。
浪濤兇涌的歷史長河邊,只剩下后人的無盡感喟,他們聆著朝代的回聲。滄茫淪落之中,卻隱隱含著嘯動江山的呼吼,鐵騎突出刀槍鳴 ……
《水滸傳》讀后感3
這個暑假,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閱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寫的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個好漢,行著替天行道,扶危濟困,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正義之事,然而最后卻因為奸臣當道,好漢們死的死,出走的出走,沒幾個能得享天年的悲壯故事,真是嗚呼哀哉,令人痛呼不已。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俠士豪情,英雄氣概。在他們身上都有著鮮明的個性特點,也有著跌宕起伏的梁山故事。從書中我感覺到這些上山的好漢們,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人,都是鐵骨錚錚的好兒郎。特別是林沖這個人物,讓我看到了當時官逼民反的無奈。像他這樣的人物,原本是想著安穩著過日子的,即使當時被發配到草料場,他也是抱著妥協的心態留在滄州,可結果卻被一把大火給燒的完全清醒了,最后走上了梁山之路,可以說在他的身上,我所看到的是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黑暗腐朽,正所謂“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人能幸免于難”,腐朽的社會制度,使得農民起義頻繁發生,普通百姓只有舉旗上山,才得以生存。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個人的悲哀。
當然《水滸傳》里還洋溢著很多的正義思想。比如說同情心,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氣始終環繞在書中。魯提轄拳打鄭關西里,那種保護弱小,行俠仗義的思想貫穿其中。魯達的粗中有細,勇于伸出正義的援手,令人不禁深深的嘆服。統治者有了同情心,那就會體恤百姓,也才能讓人民真正得到更大的幸福。正所謂:“幫助了別人,快樂了自己!
讀到這,我不禁問自己,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著幫助他人的想法,雖然我現在是個小學生,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我還是會幫助別人。比如,借文具給同學,幫老師做些小事,路上遇到那些乞討之人,給與適當的幫助。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有保有同情心,那么這個世界應該會有更美好的未來,F在已經是新時代,再也不是官逼民反的黑暗社會,而在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著美好心靈的人,有樂于去山區支教的老師,有給流浪貓流浪狗喂食的好心人,雖然他們并沒有像梁山好漢那樣干出轟轟烈烈的事業,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他們做著自己最溫暖的事情。這就是水滸精神,那種俠義之氣激蕩于胸中。
【《水滸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水滸傳讀后感范文-水滸傳讀后感1000字07-09
2022年《水滸傳》心得水滸傳筆記09-29
水滸傳讀后感09-06
《水滸傳》讀后感09-09
水滸傳讀后感09-22
水滸傳讀后感09-22
《水滸傳》的讀后感10-23
水滸傳讀后感09-28
《水滸傳》讀后感09-26
水滸傳讀后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