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讀后感3篇(優)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童年讀后感1
讀了《童年》這本書后,我受到了很多的觸動。本書的作者高爾基是世界文壇的知名大作家,這本書是他所寫的自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對高爾基童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個沙皇統治下的俄國貧苦家庭里。小說的主人公阿廖沙四歲喪父,十歲喪母。這本書寫的就是在父親去世后在外祖父家中所度過的歲月。作者在書中說道:”這是一種濃重渾濁、色彩斑駁、離奇古怪的生活!白髡弑救苏J為這是某個天才所講述的一個殘酷的童話。事實也的確如此,在這個家中,阿廖沙有的是改嫁的母親,兇狠的外祖父,兩個殘忍愛爭斗的舅舅,還有兩個表哥。這么一大家子生活在破舊的小房子里,天天伴隨阿廖沙的是爭斗、欺騙、謾罵、打架斗毆、還有貧窮。在高爾基的筆下,將那個黑暗時代中的一切人、一切景物全部描繪了下來,不論是美的、丑的、真實的、虛假的都一一寫下。在這混亂不堪的黑暗中引領阿廖沙不迷失的是他的`外祖母。
外祖母給人的感受是慈愛的,公正的,善良的。作者在書中寫道:”在她沒來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斷的線把我周圍一切連接起來,織成五光十色的花邊……“但雖然這樣,她也難以脫離那個特定時代中的愚昧無知以及迷信,還有對婦女的歧視。作者從阿廖沙一個純真孩子的視野里,寫出了自己對于那個時代的感受,高超的寫作技法讓讀者身臨其境。
童年讀后感2
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仿佛在看一幅倫勃朗的油畫。倫勃朗素有”紫金色的黑暗“之稱。而這本書正給我這種感覺,各種濃烈的色塊交織在一起,種種色調好似隨意涂抹,但其實又很有規律,整個畫面都是深黑色的,只有一處有一束白光。阿廖沙家庭的幾次變遷,人們的生活處事方式等。高爾基正是通過這些衣食住行反映那個時代社會底層市民的生活狀況。在這本書中,作者對于其他人物形象的描繪很多,但對于自己的影像卻執筆很少,但給了讀者一個追求進取,倔強、富有同情心的阿廖沙形象。
這本書的誕生也是在革命的年代,它是在革命領袖列寧的提議下產生的。我看完這本書,感到它有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阿廖沙的生活很凄苦,可對真理的追求及善良之心支持著他,讓他不斷前進。在那個時代的一切困難,我們如今都不復存在,又有何理由不努力上進?作者在書中很少對那個時代進行什么評價,也是讓讀者自己去感悟吧。
總而言之,我從這本書中所理解到的,就是要有一份執著的對真理、對美的追求精神。只要時刻保持這一點,無論在什么環境中,你都不會感到痛苦。
童年讀后感3
這就是高爾基的童年,悲慘的童年。兇殘的外公如同惡魔,折磨著幼小的高爾基。除了打,外公還用挖苦,諷刺,辱罵等等刺激著高爾基,使他m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受到了嚴重傷害。相比之下,我要幸福的多。爸爸媽媽外公外婆把我視為掌上明珠,不僅不打罵我,還保護我免受別人的侵害。
”那是一段由一個真善美的天才講的悲慘故事,離奇而又黑暗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殘酷。我不是單單在講我自己,我講的那個窄小的令人喘不上氣來的恐怖景象,是普通的俄國人曾經有過,直到眼下還沒有消失的真實生活。外公家里充滿了仇恨,大人之間的一切都是以仇恨為紐帶的',孩子們也爭先恐后地加入了這個行列。后來從外婆那兒我才知道,母親來的時候,她的兩個弟弟正強烈要求外公分家。“
這就是高爾基的童年”外公家里充滿了仇恨!凹彝ゲ缓,波及到了高爾基及表兄弟姐妹身上。我相信那時的高爾基最大的愿望一定是擁有一個美滿的大家庭。
這一切一切,歸根結底都是貧窮惹的禍。因為貧窮,高爾基吃不飽飯,穿不暖衣;因為貧窮,打架斗毆成了高爾基的家常便飯;在學校里,因為貧窮,老師討厭他,同學瞧不起他;在這個世界上,因為貧窮,高爾基必須拾垃圾養活自己……
我呢?雖算不上富人,但衣食住行還是有保障的。寬敞的教室供我學習,舒適的住宅供我休息,餐桌上擺著大魚大肉,衣柜里衣服琳瑯滿目。就算這樣,我也經常抱怨。和堅強的高爾基比起來,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反思呢?
【童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特殊的童年《童年》讀后感(通用21篇)08-02
阿廖沙與90后的童年——《童年》讀后感09-01
童年讀后感[精選]07-06
(精選)童年讀后感07-03
【精選】《童年》讀后感07-03
(精選)《童年》讀后感07-04
(精選)《童年》讀后感07-13
童年讀后感(精選)07-09
《童年》讀后感(精選)07-12
《童年》讀后感[精選]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