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花夕拾讀后感1600字
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朝花夕拾讀后感總結。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為二看待的人。因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吹竭@,讀者在腦子里勾勒出的是一個活脫脫粗俗、守舊的婦女形象。然而,魯迅對她的印象遠不止這些。她有可愛的一面。“阿長”知道“我”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由此,“我”又認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還有幾個人物,我對他們的印象也是極深的。一位是范愛農先生,魯迅一開始對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范愛農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后,范愛農竟滿不在乎,讀后感《朝花夕拾讀后感總結》。魯迅對他的看法幾乎是漸漸改變的,直至范愛農就義,魯迅開始變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果讓父親“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痛苦。”后來“父親”死了,這讓“我”覺得是“‘我’對于父親最大的錯處”。
衍太太對別的孩子們“很好”:慫恿他們吃冰,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生活,或悲傷,或歡樂。無論怎樣,自己都有獨特的回憶趣味。魯迅先生也不例外,他通過寫《朝花夕拾》這本書,不但給別人帶來讀書的趣味,更為自己做了一個童年總結,品味著童年的孩子氣與頑皮。
《朝花夕拾》這本書,雖然沒有太多優美的句子,給人更多的是一種親切感和樸實。讀這本書時,感覺魯迅并不是一個大文豪,而是一個正在和我聊天的普通人。我似乎已經來到了他的童年,看見他偷偷鉆進了百草園,調皮的玩耍著、快樂著。長媽媽是他的保姆,起先,魯迅很討厭她,但長媽媽的樸實,讓魯迅對她一次又一次的轉變了態度。最后,她離開了人間,魯迅默默為她祈禱。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本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書,正如讀著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大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他向往自由的那股熱情,真的讓我想起了童年的生活,童年的歡樂,童年的自由?纯船F在的自己,就好像一只籠中之鳥,想飛卻飛不了。
學習的壓力,讓我想不起童年在池塘邊釣魚的時光,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沒時間再去放放風箏。我多么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可是童年漸漸遠去,我再無力挽回,它在我不經意間,悄悄從我指間溜走,我卻毫無察覺,直到了解完魯迅的童年后,才漸漸轉過身,告訴自己已經晚了。
品讀《朝花夕拾》,有一種很懷念的感覺。
【朝花夕拾讀后感1600字】相關文章:
讀《朝花夕拾》有感最新2022朝花夕拾讀后感52001-11
【經典】朝花夕拾讀后感07-27
(經典)朝花夕拾讀后感07-29
《朝花夕拾》讀后感[經典]07-28
朝花夕拾讀后感08-12
《朝花夕拾》讀后感08-12
《朝花夕拾》讀后感08-12
朝花夕拾讀后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