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聯的特征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聯的特征,希望對你有幫助。
對聯的特征
1.字數要相等
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
如民國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
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
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2、詞性相當
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
前者包括: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
后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
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
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
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類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
最后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天文對地理、地理對宮室等等。
3、結構相稱
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并列結構對并列結構,等等。
如李白題湖南岳陽樓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并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4、節奏相應
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
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
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對聯的特征
一、對聯上下兩聯必須字數相等
一副對聯,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貼在右側的稱為上聯,貼在左側的稱為下聯,貼在上方的稱為橫批,也稱橫額,內容是橫著書寫的。橫批對于春聯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為四個字,也有五、六個字的。橫批的意思要與上下聯相配合,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有些對聯對于橫批,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對聯的上聯和下聯沒有一定的字數限制,少的只有二言、三言,多的有幾十、幾百言的長聯,由幾個分句組成,不管怎樣,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如常見的一副春聯:“又是一年春草綠,依舊十里杏花紅!1925年,黃埔軍校門口的對聯:“要革命的靠攏來;不革命的走開去。”反映農村改革成就的春聯:“除舊歲家中儲糧十擔;迎新春銀行存款千元。”橫批“有吃有穿”。每聯上下聯字數都相等。
二、講究對仗工整;
對聯的對仗除要求上下聯字數相等外,還要求句法相似。句法相似主要包括三個內容:句式相當,詞類相同,結構相應。
句式相當,指上聯如果是四、三句式,下聯也必須是四、三句式;如果上聯是二、四句式;則下聯也必須是二、四句式。如: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是四三句式,即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是二四句式,即
“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再如廣東新會縣杜源叱石山寫景的對聯,其一:
“月暄穿石水;風折斷巖煙。”
是二三句式,即
“月暄――穿石水;風折――斷巖煙!逼涠
“鳥語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間絲竹;山云籠樹色,天然圖畫,何勞筆下丹青!
是二三、二二、二四句式,即“鳥語――和溪音,自在――笙簧,不假――人間絲竹;山云――籠樹色,天然――圖畫,何勞――筆下丹青!
詞類相當,是指要使上下聯對應位置上的詞性相當,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語氣詞對語氣詞,迭詞對迭詞。如北京碧波寺聯:
“一庭芳草圍新綠;十畝藤花落古香。”
“一庭”對“十畝”是數量詞,“芳草”對“藤花”是偏正式名詞,“圍”對“落”是動詞,“新綠”對“古香”是偏正式名詞。
再如濟南趵突泉聯:
“畫閣鏡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飛泉云外,聽寫成山水清音!
“畫閣”對“飛泉”是偏正式名詞,“鏡”對“云”是名詞,“中”對“外”是方位名詞,“看”對“聽”是表示動作的動詞,“幻作”對“寫成”是動詞,“神仙”對“山水”是名詞,“福地”對“清音”是偏正式名詞。
再如晚清年間,云南某地農民對地主豪紳憤慨時而作的一副春聯:
“咦,哪里放炮?哦,他們過年!
“咦”對“哦”是象聲詞,“哪里”對“他們”是代詞,“放炮”對“過年”是動詞。
結構相應,是指構成對聯的詞語之間的關系應該相同,如上聯是主謂結構,此時下聯就應該對以主謂結構;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就應該對以動賓結構等。如辛棄疾紀念祠聯:
“力挽河山,浩氣貫日月,空余英雄心一顆;
名垂宇宙,夕光沖牛斗,剩有悲壯詞千篇。”
其中,“力挽河山”和“ 名垂宇宙”都是主謂結構,并且其中的謂語部分又是動賓結構;“ 浩氣貫日月”和“ 夕光沖牛斗”也是主謂結構,并且謂語部分也是動賓結構;“ 空余英雄心一顆”和“剩有悲壯詞千篇!笔莿淤e結構,并且賓語部分又是補充式的結構。
又如山東泰山南天門聯:
“門辟九宵,仰步三天勝跡;階崇百級,俯臨千嶂奇觀!
“門辟九宵”和“階崇百級”都是主謂結構,且謂語部分又是動賓結構“仰步三天勝跡”和“俯臨千嶂奇觀”都是動賓結構,并且賓語部分偏正結構,結構完全相同。
三、講究平仄
對聯的平仄,與舊體詩律詩的頷聯頸聯的要求基本上一致。強調平仄,是為了使對聯讀起來抑揚頓挫,有音律和諧美。對聯的平仄要求平對仄,仄對平。也可以“一三五不論”(即句中第一、第三、第五等處于單數位置的字可以放寬要求),但是要“二四六分明”(即處于句中第二、第四、第六等雙數位置的字必須嚴格按平仄要求)。所謂平仄,古代的“平”指的是平聲,“仄”指的是上聲、去聲和入聲,F代的平仄是指按普通話的讀音來分的,一、二聲(即陰平和陽平)為平聲,三、四聲(即上聲和去聲)為仄聲。此時如魯迅先生寫的: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此聯的平仄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又如向楚所撰四川眉山三蘇祠聯:
“北宋文章名父子,南州勝跡古祠堂。”
此聯的平仄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如貴州黃果樹瀑布觀瀑亭懸一聯: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此聯的平仄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可仄可平平”下聯中標“可”字處者,表示不合平仄對應的規律,但是根據“一三五不論”的原則,可平可仄者是在一、三、五位置上,是允許的。
對聯講究平仄,讀起來音韻鏗鏘,有節奏感,富有音樂美。
要講究平仄,就必然要求上下聯詞性相同的地方不能同字。此時因為如果同字了,就必然會破壞平仄相對的規則。例如有一副舊社會戲樓對聯:
“少唱點雪月風花免得心猿意馬;
多演些忠孝仁義挽回世道人心。”
“唱點”的“點”和“演些”的“些”意思相同,但不能同字,如同字,就不能對仗了。
但是,根據辭不害意的原則,為了表達的需要,同字在特殊情況下不得已也允許出現,也會被人接受。這當然影響平仄了,但這就已經屬于寬對一類了。寬對對于平仄和對仗的要求不是很嚴的。如明代戶部右侍郎張津任南安知府時,為海寧縣譙樓撰一聯提倡廉政:
“寬一分則民多受一分賜;
取一文則官不值一文錢!
其中就出現了二字、四字、八字三個位置上的同字,但是,由于此聯內容意義深刻,人們就不在乎它的平仄不合規律了。
再如周挽蔡元培聯:
“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此聯中的第一、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等七處出現了同字。但是,此時此聯把蔡元培先生一生中的偉大貢獻作了高度的概括,內容精煉,人們也就不會去計較它的平仄是否合規則了。
四、意義相近、相關或相反
從內容上看,每一副對聯都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特殊情況例外,如明清時期開始出現的無情對。對聯上下聯的意義相同、相近、并互相補充、深化的,叫正對;上下聯意義相反、相對,內容上互相映襯、互相對照的,叫反對。
如董必武題南湖革命紀念館聯:
“煙雨樓臺,革命萌生,此間曾著星星火;
風云世界,逢春蟄起,到處皆聞殷殷雷!
這是正對,上下聯互相補充、深化,表現了南湖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影響,對革命的偉大貢獻。
再如有一副挽李大釗的對聯:
“為革命而奮斗,為革命而犧牲,死固無憾;
在壓迫下生活,在壓迫下呻吟,生者何堪?”
這是反對,把李大釗的為革命而“奮斗”和“犧牲”,此時與其它有的人的在壓迫下“生活”和“呻吟”,兩相對比,歌頌了李大釗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從上下聯的關系看,大多數對聯的上下聯是并列的,這通常叫做“平對”。例如,何香凝挽廖仲愷:
“夫妻恩今世未全來世有;兒女債兩人同負一人完!
此聯寫的是廖仲愷被反動派殺害以后,與妻子兒女永別。此時上聯是從妻子的角度寫的,下聯是從子女的角度寫的,是并列的兩個方面。
但也有上下聯是順承的,這叫做“串對”。例如,杜甫的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有一聯: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此聯上下聯之間是順承關系,即下聯是上聯的繼續。當然,順承關系還包括條件與結果,先后連接,轉折連接等關系。
但是,在對聯中不能出現“合掌”,即上下兩聯事意重復。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這里,“宣尼”和“孔丘”是同一個人;“悲”和“涕”是同義,“獲麟”和“西狩”此時指的是同一件事。
字句凝練,整齊精嚴,聯語字數四言至多言不一,以五、七言律詩及八言文句體為常見,內容涵蓋豐富,幾詩詞、格言、警句、諺語乃至白話文皆可,典麗琳瑯,文采映耀,實為照人眼目、字字珠璣的篇章。因此,將書法與對聯融為一體,翰墨之中品味美文的詩情哲理,詞句之間賞觀佳書的風神韻致,誠然是人文藝術的完美體現。古往今來,書家樂以此酬應贈答,文人好將此雅懸齋壁,當是其書文雙美、藝趣相生的魅力,令人為之鐘情而歷久不衰。
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此時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介紹
對聯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春節時掛的對聯叫 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挽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 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
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
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