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消化系統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除消化系統本身癥狀及體征外,也常伴有其他系統或全身性癥狀,有的消化系統癥狀還不如其他系統的癥狀突出。因此,認真收集臨床資料,包括病史、體征、常規化驗及其他有關的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與綜合,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一、胃炎
1. 急性胃炎:誘發因素,非甾體抗炎藥。發病后24-48h做胃鏡檢查。
2. 慢性胃炎:診斷,胃鏡加活檢(幽門螺旋桿菌)。胃鏡緊急檢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 慢性胃炎分慢性淺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縮性。
萎縮性又分為A、B型(胃竇,分泌正常)。A型(胃體)胃炎:胃液分析顯示胃酸缺乏者。
4. 治療:慢性胃炎的上腹痛:阿托品。膽汁返流性胃炎:胃腸動力藥。定期復查:胃痛久發,胃鏡示胃黏膜充血、水腫,紅白相間。手術:胃黏膜變薄、皺襞細少、黏膜下血管透見。
二、消化性潰瘍
1. 十二指腸潰瘍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發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
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側。
2. 消化性潰瘍 病因:Hp感染。最有診斷意義的癥狀:規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節律性。常見并發癥,上消化道出血。X線診斷潰瘍:龕影。檢查潰瘍穿孔,X線透視。
3. 胃潰瘍 餐后0.5-2小時痛。胃潰瘍好發于胃小彎。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鏡確診。
4. 治療: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潰瘍,保護胃黏膜藥。十二指腸潰瘍,H2受體阻滯劑。
三、胃癌
1. 消化道最常見的腫瘤,胃癌。好發部位,胃竇。癥狀:失去原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
發病因素:胃癌,發霉食物。慢性胃炎,刺激性食物。 胃酸缺乏。
早期:淋巴轉移,好發于左鎖骨上淋巴結。晚期:血行轉移,主要轉移到肝。
2.診斷:早期,胃鏡檢查。胃癌中晚期,體征為腹部腫塊。3.治療:早期,手術治療。
四、肝硬化
1.病因:我國,病毒性肝炎;歐美,慢性乙醇中毒。
2.癥狀:內分泌失調(雌激素增多),肝掌、蜘蛛痣。肝硬化門脈高壓,腹水,脾腫大。
合并肝性腦病:撲翼樣震顫。雌雄激素比例失調,男性乳房發育。
3.常見并發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腦病。
肝昏迷前驅癥狀:輕度性格和行為改變。
4.檢查:早期診斷,肝活檢。肝性腦病:血氨。肝功能診斷最有意義,白蛋白/球蛋白比例。
單純腹水,淡黃色漏出液。癌變時:血性腹水。
X線鋇餐:食管曲張,蟲蝕樣充盈缺損;胃底,菊花癢缺損。
5.治療:腹水,利尿劑首選,螺內酯。肝昏迷飲食,限制蛋白飲食。
口服氨芐西林,抑制腸道細菌減少氨產生。降血氨,谷氨酸鹽。
五、原發肝癌
1.轉移:早期,肝內血行轉移。肝外血性到,肺。2.肝癌的組織學類型:肝細胞型。
3.癥狀、體征:進行性肝臟腫大及肝區痛。4.診斷:最敏感,AFP。最有效的治療,手術。
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膽道疾病。 2.首發癥狀:上腹痛。持續性疼痛伴陣發性加劇。
3.特征:壞死型,休克;水腫型,上腹部肌緊張及反跳痛不明顯。
4.診斷:血清淀粉酶。發病后6-8小時開始升高。500蘇氏單位/L。發病5日,血清脂肪酶。
5.治療:水腫型,抑制胰酶分泌。劇痛,哌替啶。禁忌單獨使用,嗎啡。
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腸潰瘍。2.表現:黑便,出血量50-100ml。嘔血,250-300ml。
3.檢查:緊急胃鏡在出血后24小時內。嘔血:胃鏡。血管畸形,選擇性腹部動脈造影。
4.治療:首選,補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藥物首選垂體后葉素,內鏡(硬化栓塞療法)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藥物首選,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靜注。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消化系統疾病】相關文章: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呼吸系統疾病06-17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循環系統疾病08-08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高脂血癥04-20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外治法09-17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肝硬化10-01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基本術語08-17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癭癰06-29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鼻淵08-23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消食藥10-20
中醫助理醫師考點:瀉下藥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