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秩序是企業成功的動力
一個良好的企業制度不僅培育了企業的精神力,而且推動了企業倫理準則的形成,為企業營造了成長與發展的良好秩序,從而降低了企業運動成本,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安身立命、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
一、企業制度是控制企業運動成本的重要工具
企業成長理論告訴我們,企業是運動的,運動是有成本的,現代企業競爭已變成了“運動成本之爭”。對一個化工企業來講,企業成本的降低,主要通過各種礦物質、原料之間的先后秩序的化學反應流程,來實現“物質流”到“利潤流”的轉換。生產流程中的每一個工藝環節都連接著物理化學反應,一旦發生秩序混亂,后果將不堪設想!可見,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物質反應都會產生運動成本,降低企業各個環節的運動成本,成為獲取利潤的重要保證。該公司高級管理層深知企業利潤創造之道,為了使企業的內在管理結構與運行機制達成一致認識。公司以貫徹“ISO”標準為契機,持之以恒地通過培訓、案例教育、內審外審等方法強化員工的規范意識,將其納入企業文化建設,從而使企業形成一種良好秩序,在最小運動成本的軌道上進行擴張、并購,井然有序地發展著。公司在同規模的企業中,連續幾年實現了產值過億元、利潤過千萬元的同行業最好的業績水平。
我們知道,企業秩序不是簡單地理解為上班不遲到、早退、穿工作服、戴防護帽。更重要的是要求企業運行的每一環節都應符合企業內在的客觀要求,做到每個環節的“接口”合理化、科學化、簡捷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降低企業運動成本,使企業不斷地獲得茁壯成長的利潤。青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管理者和員工們在公司企業文化的熏陶下,人人做企業秩序的建立者,人人爭當企業秩序的維護者。在生產實踐中,他們奉行“制度大于總經理”的文化理念,嚴格按照企業各項工藝流程中的作業文件操作,在各個規范要求環節上力求精益求精,不斷地降低各流程上的運動成本,追求優質的產品質量,張揚企業制度文化的個性。
二、企業精神是企業成長的內生力
在我看來,不應把企業生產看成是純粹的機器運行、物資轉化,而應看成是一種社會活動,看成是人類文明創造的一部分,這是認識企業文化的出發點。該公司以“科技先導、滿足要求、持續發展、追求卓越”為企業精神的支柱。它是企業內在客觀要求所存在的、體現著企業精神風貌、價值觀念、思維質量等精神――心理動態的一種智慧力量,激勵著企業員工愛崗敬業,促進著企業不斷成長。“科技先導”――是企業精神力的第一文化要素,因為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產品都飽含“科技因子”,沒有科學技術指導下的生產實踐,毫無疑問是盲目的、危險的生產行為;“滿足要求”――企業精神力的第二文化要素,能夠有效地降低企業在各個流程中的運動成本;“持續發展”――企業精神力的第三文化要素,即在科技先導的推力下,在滿足組織內和市場的各方要求的拉力下,產生的整合力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追求卓越”――是企業精神力的第四文化要素,不僅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高境界,更是企業最優理性行為的一種體現。由此可見,優秀的企業家,既是企業先進文化塑造者,又是企業良好形象的締造者。通過這些企業精神傳遞了該公司特有的企業形象內涵。盡管它不能直接創造利潤,而只是參與創造利潤的過程中,但事實證明,由企業文化所養育的企業形象,保證了企業獲得最好的原材料供應、最好的合作伙伴、最有效的營銷網絡,吸引更多的投資,以取得不斷擴大的顧客群和消費者,從而提高企業贏利水平。不難看出,企業家的魅力就在于營造企業文化的生產力以使企業獲得贏利的好秩序。
三、企業倫理準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
在充滿急流、暗礁的市場浪潮中,優秀的企業家應該是一個好舵手,具有預測未來、覺察風險,并把這些因素納入契約關系,設計出相應的治理機制,保障企業安全航行的本領。企業倫理準則作為企業在其“整體人生”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合乎道德的各項制度、規則,是企業正常運行的“保險絲”,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平衡木”。企業如果不明白自己行為的倫理準則與依據,不清晰行為所引致的倫理后果及行為界線,就會無所適從,產生浮躁、焦灼、困惑的企業心理。企業倫理準則建設的過程本身,就是要減少企業經濟生活的不確定性風險,給企業心理安寧,使企業在倫理準則的“護航”下,能夠降低運動成本、獲得成長利潤。作為武漢化工行業中的一枝“奇葩”,青江公司的倫理準則是什么?總經理張恒明說:“客戶滿意、員工滿意、股東滿意、社會滿意”――是他們企業的倫理準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羅教授(K.Arrow)曾經說:“一個經過訓練的經濟學家,把自己想象成理性的衛士、他人理性的歸屬者、社會理性的處方者。這也正是我想承擔的角色”。張恒明――不僅做了這個角色,而且還把企業倫理行為與經濟理性有機地統一起來了。
首先,處理好與消費者的關系,做企業理性的衛士。讓客戶在產品價格、質量、服務、信譽等方面滿意,不僅是實現企業產品訂單的前提,而且是企業“以消費者為中心”獲得銷售利潤的保證。因此,處理好與客戶的關系,是企業經濟理性的充分表現。其次,處理好與員工、股東的關系,認識到成功的相互依賴性,構建企業・員工・股東的“命運共同體”。在管理中,不斷強化人性管理意識,以人為管理重心,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價值,讓每一個員工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一定的決策權,從而增強了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了員工的自豪感、使命感、主人翁責任感,充分調動和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他認識到:員工是企業賴以生存的養料,“以人為本”是企業生生不息的發動機。生產性行為及其產品質量,從來就不是單純的機械性的動作重復,而是生產者主體的人格質量的價值轉換和智慧潛能的生動體現。也就是說,員工滿意后所釋放出的人格質量――投射到產品質量上――才能讓客戶滿意,從而實現企業自身的經濟利潤。他領悟到:股東是企業賴以成長的養料,讓股東實現投資回報率的最大滿意度,是促進企業健康、快速地成長的法寶?梢姡“他人理性的歸屬者”是實現企業理性的基礎。最后,處理好與政府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做“社會理性的處方者”。他認為,當今企業應善于與政府溝通,依法經營,依法納稅。企業本質上是社會的公有物,就其工作和事業的內容來說,都是帶有社會性的,是屬于公共范疇的,要敢于承擔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營造綠色環境,讓大自然的寵物――鳥兒――在廠區安家,在煙囪旁筑巢,共建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區,是企業應盡的環保責任。這些都是企業理性在社會理性中的集中反映,這樣才能使企業獲得來自于社會、環境所賦予的良好發展秩序。
由此推斷,企業倫理準則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不僅能夠減少企業的道德風險,而且還是降低企業運動成本的重要途徑,更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
【秩序是企業成功的動力】相關文章:
企業納稅籌劃的動力03-20
企業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03-17
企業文化是提升企業動力的關鍵03-18
企業文化的企業發展的動力12-11
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的動力03-26
民營企業創業的動力03-26
企業如何激勵員工的動力01-22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動力03-20
企業發展的原動力03-16
企業如何激發員工的動力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