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磅消息」2016年高考命題新動向
導讀:日前,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2016年全國普通高考命題工作會議,具體高考命題新動向請看如下信息。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6年4月6日-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2016年全國普通高考命題工作會議,會議強調了2016年普通高考全國命題方向、明確了分省試卷類別,對指導普通高中教學適應全國卷工作意義重大。現將會議主要精神傳達如下:
1.2016年普通高考全國命題工作將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看齊意識,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持續深化“一點四面”的考查。命題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有新,確保平穩過渡。
2.2016年普通高考全國命題將命制甲、乙、丙三類試卷(海南卷除外),在2015年甲卷(全國II卷)、乙卷(全國I卷)的基礎上新增丙卷,丙卷與甲卷(全國II卷)在試卷結構上相同、難度相當。2016年,重慶和四川、廣西、陜西考生將使用丙卷。其他省份還保持原規劃的甲卷(全國II卷)與乙卷(全國I卷)的使用情況。
相關閱讀》》前瞻:聚焦2016年高考命題考查的新動向
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近期披露有關今年高考的最新訊息,2016年的新高考命題考查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強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育人導向。
一是要緊密聯系中國現實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結合中學教學實際和中學生的認知能力,引導學生思考身邊的社會現象和問題,了解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探究其原因,增強現實感和時代感,培養熱愛祖國、善于思考的可造之材。
三是各學科的考查要浸潤到試題中,不能脫離學科實際,避免出現“兩張皮”現象,要通過融匯學科的思想、方法,滲透到試題的方方面面。
四是要積極探索能夠反映學科本質特征、具有學科特色的考查形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擺脫唯一答案的思維模式,鼓勵新方法和新解答。
發揮好考試的引導作用,充分體現高考的育人功能,推動教育內涵式發展,形成選拔、評價、教育引導、教學反撥的一體化新格局。更加有意識地發揮考試在育人方面的導向功能,發揮好高考對中學教學反撥的指揮棒作用,特別推動素質教育實施,促進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提高教育考試質量,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用考試改革這根杠桿,來撬動中學教育教學改革。
一、命題原則
(1)在命題工作中更加注重滲透核心價值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應用能力考查;不斷創設新題型,豐富題型的考核功能;創新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方案,提高能力考查的準確性和公平性;合理控制試卷難度,發揮區分選拔功能等。
(2)高考命題工作要更加注重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和應用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找準各學科考試內容改革的突破口,細化學科考查方案。探索把學科能力考查與思想道德滲透結合起來的方式方法,通過精心設計、科學命制試題來實現考查考生能力和水平的目的,提升命題質量,實現考試內容改革在新常態下跨越式發展。
二、聚焦4大重點考查的新動向
1.核心價值觀在學科考查中得到體現
考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語文和文科綜合等科目更具優勢。歷史可考查學生的唯物史觀,通過古今中外對比,指引學生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增強愛國主義情感,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地理可通過反映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等諸多議題,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及全球發展中的重大地理問題,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全球化視野。在文科加強考查的基礎上,其他學科也要在試題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高考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作用。
2.法制教育目標在高考考查中得到體現
高考命題要圍繞法治教育的目標,將中學教學中法治理念培養和法律知識教育的內容提煉、整合出來,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夠貫徹到有關學科的試題中去。如政治可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等法律實踐活動素材,結合中學教學實際和重要法律基礎知識,考查學生對憲法和法律知識、我國法治建設成就、公民權利和義務等方面內容的理解,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思想認識,樹立憲法意識和法治理念,做到懂法、守法、護法,做好投身到法治建設實踐的積極準備。歷史科可以從歷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國法律的歷史發展變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國的重要作用、意義和影響,通過對比,凸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優越性,提升學生對我國憲法的認同感,實現對青少年熱愛憲法、保護憲法、自覺遵循憲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3.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
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傳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各學科在試題中都要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所體現。如語文、政治等科目可以考查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傳承中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人文精神的理解,考查學生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思考、體悟的能力。歷史可以考查對中華文明長期歷史進程中的事實觀點、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斷等。地理可以考查對鄉土意識、環境保護等理念的掌握。在數學和理科綜合等科目中,也可以適當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考查的內容,如將四大發明、勾股定理等所代表的中國古代科技文明作為試題背景材料,體現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貢獻。考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是不要簡簡單單地考查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是要遵循繼承、弘揚、創新的發展路徑,注重傳統文化在現實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實現考試的社會意義和現實目的。
4.加強創新能力的考查,提升高考對創新教育與人才培養工作的促進作用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要求。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是能不能在科學技術、藝術文化上有超越他國的能力,關鍵是能否培養和造就世界最高水平的科學家、藝術家。要把考查獨立思考、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考試內容。創新能力考查在理科試題中要更充分地體現出來。試題可以以社會關注的問題、與生活實踐聯系緊密的學科前沿問題為背景和切入點,比如核能的利用及存在的風險、電池技術的改進和瓶頸、轉基因的利與弊、化學與食品安全等,通過設計考查創新能力的試題,引導學生熱愛科學、勇于探究、追求真理、積極實踐,關注科學與社會的關系,思考科學進步如何造福人類。文科試題也要考查創新能力,可以要求學生根據具體問題,獨立思考、自主判斷,能夠將不同形式的試題材料轉化為有效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并且多角度綜合運用相關學科原理和方法探究問題,辨析不同觀點,符合邏輯、規范地進行表達和闡釋,或者能夠找到新發現、得出新規律、提出新結論。
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緊緊抓住教育發展“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實質和核心,不僅要考查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考試內容,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實現“育德”和“增智”的彼此交融和共同促進,塑造出知行合一、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建設者。
【「重磅消息」高考命題新動向】相關文章:
北京高考命題分析08-08
近年高考命題的特點06-14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命題熱點05-27
中考消息:2016年杭州中考語文英語命題可能出現新變化06-18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命題規律及解題方法06-01
高考語文作文十大命題預測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