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心理與精神健康的整體水平在逐年惡化,所以最近這些年,兒童的心理健康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家長的重視,那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一味索取,不知感恩
童真心理是一個敞開的環境,有沙盤、繪本、顏料、畫紙、鋼琴、圖書、游戲卡片、小迷宮等可見的玩樂方式,還有許多看不見的玩樂:大家一起成語接龍、唱歌、攝影、養植物、練舞蹈等等,更重要的是這里有一個接納與尊重的環境,孩子們都十分喜歡這里。
他們從一開始的不熟悉,到后來的全然放開,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玩法:
把澆花的水壺拿來當作玩具水槍,最后把水壺弄壞;
把魔法一個勁地轉,轉不回去就拆,又摔;
玩完了一個游戲,就不斷詢問(討要):“現在玩什么呀?”
他們只會索取,卻不知感恩,只有一個孩子提到“我是免費來這兒玩的,我多幫你們做些事情”。
探究其背后,這些孩子都是平時被家長要求學習好,卻對心理缺乏關注的孩子,他們一直被要求著,內心卻從未得到真正的滿足,所以才在一個讓他們放開的環境里,暴露出干渴的內心,不斷索取。
平時只關注學習成績及孩子表面行為規范的家長,孩子的內部正混亂不堪,沒有得到應有的成長。
二、缺乏純真的友誼,矛盾沖突頻繁
來這兒玩的很多孩子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也會帶好朋友過來,但是我們逐漸發現,他們許多看似親密關系的里面,實則缺乏濃厚的感情。
姐弟兩個,在群體里經常忽視對方,沒什么交流和表達,玩耍時很喜歡挑對方的毛病,對對方不滿,從未看到他們有親密的舉動,我們略微知道,他們的家庭偏愛兒子,姐姐與弟弟就疏遠。
好朋友之間,經常吵架,比較誰更厲害,查找誰有犯規,指出誰有缺陷······三個好朋友之間,經常兩兩吵架、打架,真實的友誼、純潔的情感微薄。
因為教育經常對孩子要求很多,孩子也喜歡要求別人;因為父母老師只關注孩子成績優異,孩子之間也會比較誰更優秀。
年幼的心靈里,充滿了比較、苛刻,而純潔、美好卻無棲息之地。
只有兩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他們在這兒表現出非常親密的友誼,玩耍時充滿了甜美的笑聲,他們許愿望時,許下的愿望都是:我喜歡我的好朋友xxx,希望永遠和他在一起。
他們心無所求,友誼非常純真。
三、不禮貌,無規則
有一些孩子,天天來玩,至今都沒喊過我們。
孩子們會喊我:老師、阿姨、姐姐,而有幾個孩子,每次進來就一大步跨進來,輕描淡寫說一句:“我來了”,或者找點事情問一下“今天XXX來了嗎?”以此作為進門的打招呼,卻從未直接喊過我們。
有一次,有個女孩(六年級)要用粉筆寫字,而我又剛好不在她身邊,她只好喊我,著急之下,喊出了“那個姐姐”,這樣的稱呼,看得出她多么不知道稱呼。
其實,她在家庭里是不太被接納的,她的身上也有一股很強的對別人的排斥,尤其是在我們敞開的環境里,更加明顯地表現在對待我們身上。
同樣,有很多孩子,他們來了就直接來了,走就直接走了,不打招呼,有的甚至在我們正在專注做事時,悄悄出現在我們身邊,嚇我們一跳。
他們的規則意識也很差,不知道東西拿完放回原處,椅子、畫筆、紙、水杯一經用過,便到處都是,似乎生活的這些部分都與他們不相關,他們只要學習就行了。那不就是學習的傻子了嗎?
這些孩子,他們的父母喜歡把他們看守在家里,乖乖寫作業,其他的不要他們操心,也有父母自身對人不禮貌,孩子一到外面,基本的禮貌、規則都不會。
四、品質缺乏
很多的孩子都有撒謊、狡辯、耍賴、拖延、驕傲的表現,當事情做不到時,就撒謊哄騙;當優秀達不到時,就耍賴狡辯以達到;當他們覺得自己很優秀時,就驕傲自滿。
一個叫小哲的小孩,第一次來這兒玩發現有好玩的面具,他太喜歡了,就把他帶回了家,我們叫他把面具拿回來,他一直說明天回家拿,卻整整拖了一個月,后來我們對他開始正兒八經說這件事了,第二天他才拿來。
叫小淘的男孩,玩游戲時總是耍賴,因為他太想超越別人,太想自己優秀,害怕失敗;
叫小閑的女孩,自卑又自負,我們叫她不要在童真心理里一直玩手機,她很不滿,不予回應。
許許多多的孩子都缺乏品質,似乎家長與學校從未注重孩子的品質培養,他們長大,如何有更美好的前景、如何與人競爭呢?
所有這些表現,不知父母是否清楚,又或者,孩子在家也是這樣,父母對外人遮掩罷!總不希望自己孩子被人知道是不好的,家丑不可外揚。
老師們與家長不斷重復的都是孩子的學習,卻也避開孩子的心理、行為不說,父母對孩子的心理也不知如何引導,隨著社會的大流,也一味注重學習成績,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造成了嚴重的誤導、疏忽。
擴展資料
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針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四個思考
暑假到了,全國各地各種名目的學習班和補習班火爆起來,為了孩子成才,家長不惜花大價錢給孩子報班,少則一個,多則四五個。這樣大力投資智力教育,孩子果真能成才嗎?中國青少年的自殺比例在自殺人群中最高,這是否意味著注重智力教育的同時兒童心理教育的嚴重缺失?
1、家長越來越舍得在教育上投資,即使假期孩子們也要參加各種補習班,這樣做真能使孩子成才嗎?
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以為要成才,智力是最重要的。其實不然,孩子成才,除了軀體健康、智力開發以外,培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國外權威機構對“天才兒童”的定義第一點是“智力正!,而不是“智力超常”,因為真正成才是智力水平、創造性、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克服困難能力等方面的綜合,智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智商高,也會帶來很多問題,很多大學生自殺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
過于超前的教育,孩子不但無法接受,還會成為不良刺激,造成孩子覺得上學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出現厭學傾向,這是不正常的。
2、相比智力投資,從家長到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投入確實很不夠。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誰應該為此負責?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德育,心理輔導更不是純粹的說教,它是一門科學,是一種方法,更是一條途徑。
不少學校的領導、老師認為大部分學生通過學校的德育工作就可以培養出積極健康的心理, 只有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才需要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 其實,學生的心理問題,既包括發展性(個體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包括形成性(需要進行心理干預和矯治的)問題。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都面臨著成長過程中諸如:單親家庭問題,留守兒童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孩子的日常行為規范問題等等。因此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家庭教育是第一原因,家長缺乏科學的兒童心理健康知識。我們所鼓勵的早期干預,是根據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重視關鍵期,即敏感期的教育,比如在社會規范敏感期,教孩子懂規矩。但家長恰恰忽視了敏感期教育,以為孩子小,懂社會規范是大人的事情,就導致孩子不懂規矩,以自己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長大以后,如果遇到困難很可能出現極端反應,或者遇事退縮,或者出現攻擊性行為。
媒體也負有責任。缺乏正確引導,大炒智力開發,神童、天才兒童的報道,速記、速算等學習方法的大力推薦,用個別的例子把大多數人引入誤區。
社會的科普宣傳也不到位。國外心理健康的書籍都是大科學家寫的,很有價值,而中國就少有大科學家寫科普讀物,非心理健康專業的人寫的讀物又不系統。
中國有4億兒童,目前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卻不足100人,同時還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問題。大醫院的心理門診,十幾元就可以掛一個專家號,而去醫院咨詢的人,遠遠少于去那些收費昂貴又不是心理專家開的小診所。這說明目前市場不規范,同時人們觀念還沒有扭轉,覺得看心理醫生是見不得人的事。
3、過去我國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確實不夠,但是近幾年也有了一定好轉。要建設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應該從哪個方面做起?
我國近幾年接受了國際上“全面健康”的概念,認為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等都健康才是健康的人,規定各個醫院都要有心理門診,三級甲等以上的醫院都要有心理科,現在這些硬性機構基本有了。
心理健康要以預防為主,媒體應該通過各種正確的渠道宣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比如在初中生訂閱的報紙雜志上,在《小學生報》上,正確地介紹心理健康知識,至少提供給大家一個正確的就醫渠道,不能把問題耽誤了。教育管理部門可以請專家做顧問,甚至制定硬性規定,比如各個學校都要有心理醫生,至于缺乏相關人才就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重要的是先有這個意識。另外,父母應該多學習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尤其是最基本的知識。
4、心理健康聽起來比較抽象,是否檢測起來有很大難度?治療方法是什么?
檢測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難,就像不同年齡段都有一個大致的身體指標一樣,心理健康也有。家長只需要做幾個題,對照一下孩子的情況即可。
一般采取綜合治療。如果問題是急性的,開導一下,幾天就好了。如果是慢性的,要采用藥物、心理、家庭和學校的綜合治療,同時要注意防止病情反復,這一點非專業醫生開的小診所就很難做到。
二、對少年兒童進行心理教育的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
轉變多年形成的教育觀念,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作為教育的實實在在的行動。長期以來,不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認為學生只有上大學才是惟一的出路,致使我國從小學教育就只強調考分,而不顧個性、人格的完美成長。為了考高分,家長不顧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讓孩子有一時休閑的時光,無休止地補各種文化課,使孩子四體不勤,性格冷漠自私,追求考試名次,一旦考試失利,便哭鬧不休,經不起失敗的考驗。因此,現代教育必須認真實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少年兒童積極樂觀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態度,讓他們懂得,無論將來做什么,只要對社會有用,就是成才。
2、面向全體、正確引導
堅持正確引導,是少年兒童心理特點所需求的。首先,針對少年兒童共有的帶有普遍性的心理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及少年兒童迫切需要解決的或潛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和提高少年兒童共性健康的心理品質,預防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產生。其次,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類型以及不同環境中的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偏差進行正確指導。如培養后進生的自尊心、上進心,培養優等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家庭條件優越學生的自立意識,培養家庭條件差的學生的自信心,以塑造各種少年兒童的健康人格品質。這里所說的面向全體,就是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個性的心理指導相結合,使每個少年兒童都得到健康發展。
3、優化校園的心理環境,加強心理指點
少年兒童隨著生理、心理的發展變化,困惑會越來越多,因此他們希望得到指點,或老師、同學、家長的指點,或通過各種報刊、圖書的指點。但從一定意義上講,少年兒童心理素質還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學校應該重視校園心理環境建設,在學校中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讓每一位少年兒童都能自由健康地交往,從而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發揮、完善少年兒童的自主性、創造性,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能力。對他們遇到的心理疑惑,學校、社會各方面都來關心他們,通過心理輔導,教會他們自我調節的方法,指導他們正確看待現實,處理好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培養樂觀的進取心,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4、創設輕松、自由的家庭氣氛
家庭是少年兒童成長的第一驛站。事實證明: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能促進少年兒童完美人格的形成;而吵吵鬧鬧的家庭氣氛或父母各奔東西的家庭,由于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致使他們形成扭曲的人格。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為子女著想,給子女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氣氛,讓他們在有愛的家庭氣氛影響下,身心健康發展。
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是全社會的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小學生心理健康輔導重要性09-09
素質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03-14
形體訓練的重要性11-03
hr工作的重要性08-08
項目管理的重要性03-24
音樂素養的重要性07-22
沙盤模擬的重要性10-10
淺談口才重要性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