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薩克斯管的歷史由來和分類
薩克斯風(英語:Saxophone,簡稱:Sax。在國內大多被稱作薩克斯)是一種木管樂器,但是管體通常是用黃銅制造,使得薩克斯管同時具有銅管類樂器的特性。那么薩克斯管的歷史由來是怎樣的呢?它的分類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薩克斯管的歷史由來
薩克斯管(Saxophone)是一種管樂器,它的發明者是比利時樂器制作家-阿道夫.薩克斯(1814-1894),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于1846年取得了專利。比利時人一直以此為自豪,甚至把 薩克斯管印在鈔票上。根據當時歐洲盛行的波姆式長笛的發音原理,于1840年發明的一種既是木管樂器,又是銅管樂器的樂器。
此樂器用單簧片吹奏,開閉音孔的構造與雙簧管差不多, 音域與雙簧管相似, 應屬木管樂器,但管體是銅制的又可屬銅管樂器。它上細下粗音口向上,很像低音單簧管。從低音到高音有許 多種薩克斯管,而且全是移調樂器。薩克斯管音色特別豐富迷人,強吹奏時類似銅管,弱奏時類似木管,是一種管樂器類最好的合作伙伴。
法國作曲家比才、圣桑、威爾弟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薩克斯管。薩克斯管又是爵士樂隊小號樂隊中不可缺少的樂器。
現在經常用的有四種薩克斯管:降B高音薩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降E中音薩克斯管(Alto saxophone)。降B次音薩克斯管(Tenor saxophone)。降E上低音薩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
幾種薩克斯管的指法完全相同,全都是移調樂器,用高音譜表記譜。
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曾經寫到:“薩克斯的主要特點是音色美妙變化,深沉而平靜,富有感情,輕柔而憂傷,好象回聲中的回聲、在寂靜無聲的時刻,沒有任何別的樂器能發出這種奇妙的聲響!
薩克斯管是金屬制作的,強弱幅度大,在聲音的力度上可與其它銅管樂媲美,也是其它木管樂器所不可及的,在音質上又有木管樂器的特點,并帶有金屬的明亮度。
在演奏上,由于它的結構是采用波姆式長笛科學原理設計的,因此,它的機械系統比較合理,機件運用靈活。所以,它能和長笛、單簧管一樣地演奏高難度的樂曲。同時,它與其它木管樂器相比,在演奏滑音、顫音、吐音、超吹方面,又有它獨到之處。
薩克斯管不但能出色地演奏古典音樂,而且更善于演秦爵士音樂、輕音樂,人們提到爵士樂時,第一個想到的樂器便是薩克斯管。爵士樂的最大特點是即興演奏,在演奏中使強弱拍倒置,采取連續切分音的手法,使節奏變化無窮,音色上富有戲劇性,既激烈狂燥又安鎊深沉,既滑稽又富于傷感。薩克斯管在音色上,在演秦滑音;顫音、吐音;超吹的特點方面,便適應了爵士樂即興演奏的最大特點的需要。因此,即興演奏也成為薩克斯管演奏者所追求的演奏特點。
薩克斯的基本種類
薩克斯風自誕生以來出現過不下十幾種不同種類,但實際上它們於結構、彈奏指法、音色控制技巧上大致都是一樣;最大分別是在於它們體積上的大小及所發出的音域不同。因此若想由一種薩克斯風轉玩另外一種時并非太過困難,只要適應吹咀大小差異、咀型及氣的控制便可。
而於各種管樂器當中,薩克斯風可算是最易學的了。它具有『木管簧片』與銅管概念引伸出來的『開孔共振』特性,所以能夠容易的去吹奏,容易將音色變化,并發展出一種有木管與銅管樂器特色的演奏技術。
現時最常見薩克斯風有下列(排序由高音至低音),而要分辨各種色士風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它們的體積大小、及薩克斯風頸的型狀著手。常見薩克斯風的體積以Soprano最小,如此類推致Bass Saxophone最大。另外也可從薩克斯風頸的型狀以分辨它們,Alto的薩克斯風頸是直的,Tenor的薩克斯風頸是彎的,Baritone則是打了一圈的。
常見薩克斯的種類
Soprano Saxophone高音薩克斯風(Bb調)
在薩克斯風中它的音色最為細膩,穿透力強,因此常作為獨奏樂器,但由於它是薩克斯風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因此通常也不建議初學者使用。而它亦分直管型和彎管型兩種。現時大多以直立型為主流,直立型的還分別有直頸與彎頸,而Kenny G用的那種是直頸高音薩克斯風。
彎管型的Soprano在30年代比較常見,看起來就像一枝細小的Alto。彎管型的音色比較像一般Sax的音色的,而直的音色則比較直比較像Oboe的音色。
Alto Saxophone中音色士風(Eb調)
在薩克斯風中以它的音色最為優美。較其他薩克斯風種類常用於古典音樂,基本上大部份的古典色士風演奏家都是使用Alto的,但亦有不少爵士樂大師選用。
Tenor Saxophone次中音色士風(Bb調)
Tenor的體積比Alto稍微大一點,而薩克斯風頸是有少許彎曲的。在薩克斯風中以它的音質最為全面,既溫柔又帶豪邁,為最多薩克斯風爵士樂大師選用,較少用於古典樂。
Baritone Saxophone上低音薩克斯風(Eb調)
Baritone是常見的薩克斯風中體積最大的。但它是一種音色非常優美的低音樂器,但因為它的音域低,因此較少做為主奏樂器,但在爵士大樂隊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其他罕見種類
Sopranino超高音薩克斯分(Fand Eb)
Soprano in C-C調薩克斯風(C)
Mezzo-soprano(F)
'Melody'in C-C調薩克斯風
Contra-Bass超低音薩克斯風(Eb)
薩克斯管的分類
以中高音、中音、次中音、上低音四種最多見。
1、 高音薩克斯管(Soprano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2度。是薩克斯家族中音調第二高的樂器,僅次于超高音薩克斯管(Sopranino),管的體積也是第2小。常見的為直管,略微曲頸或類似中音薩克斯管的形狀。
相對于黑管,高音薩克斯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但由于小管身,使得高音部分更難以控制音準,較難上手。高音薩克斯主要用于獨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來替代雙簧管。著名的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家有Sidney Bechet,約翰·柯川,Wayne Shorter,肯尼·基等。
2、 中音薩克斯管(Alto Saxophone)是最常見的薩克斯,降E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6度,也是應用在古典樂獨奏、合奏中最多的薩克斯管。
由于按鍵距離適中,氣息要求和嘴部控制難度介于高音薩克斯和次中音薩克斯管之間,以及相對便宜的價格和搬運容易,成為初學者入門最常使用的薩克斯。中音薩克斯音色較次中音清亮,較高音溫和。中音薩克斯管構成了管樂隊薩克斯聲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士大樂隊編制中和次中音占同等重要位置。
作為獨奏樂器出現相對少一些。中音薩克斯管是薩克斯管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種類。
著名的中音薩克斯管演奏家有爵士樂:Charlie Parker,Cannonball Adderley,Kenny Garrett,古典樂:Marcel Mule(法國),Sigurd Raschèr(美國),Claude Delangle(法國),須川展也(日本)等。
3、 次中音薩克斯管(Tenor Saxophone) 通常為降B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9度(一個8度又大2度),外形比中音薩克斯管稍大,彎管前端多了一個彎曲,音色溫和穩重。在管樂隊中次中音薩克斯數量少于中音,一般具備與作為輔助角色的長號和上低音號同樣的功能。
而在爵士樂中次中音起核心作用。1920年代Coleman Hawkins沙啞厚重的聲音重新定義了人們對次中音音色的概念。后來的約翰·柯川,Stan Getz,Sonny Rollins,Lester young,Michael Brecker一步一步地奠定了次中音聲音的個性。
4、 上低音薩克斯管(Baritone Saxophone)通常為降E調,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13度(一個8度又大6度),是4種中相對少見的類型。
體積重量較大,近中音兩倍左右,很少有人用它作為獨奏樂器,而在薩克斯四重奏中上低音薩克斯管以它低沉渾厚的音色把其他聲音承托起來,以較簡單的吹奏維持著音樂進行的穩定步伐。
在爵士大樂隊中可作為低音支持,有時也會演奏旋律聲部(通常演奏比中音薩克斯低一個8度的旋律,以此與其他薩克斯一起演奏出流動的七和弦);在管樂隊中常和低音號起類似的作用,有時讓人聯想起大提琴的聲音。
上低音薩克斯管最低音域原本與其他薩克斯管一樣是降B,但自1980年代起開始設有低音Alow A鍵(可以演奏記譜上的A,即實際音高的C,過去亦存在為了獲得更輕快的音色而省略此構造的)之后上低音薩克斯管漸趨流行。著名演奏家有Gerry Mulligan。
薩克斯的歷史沿革與發展
在當今社會廣為流行、鮮為人知的一種西洋樂器——薩克斯管,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在一些交響樂作品中可以尋覓它的蹤跡。以R.施特勞斯的《家庭交響曲》為起始,一部表現家庭生活情景自傳性作品,作品共分四個樂章,由于各部分連續演奏,加上音樂形象和主題動機的貫穿性發展,具有單樂章標題交響詩的某種特征,在此曲龐大的編制中,作曲家加入了一組薩克斯管的四重奏,使得整個曲子格調新穎,主題尤為突出,表現了藝術家的自信、喜悅、幻想和暴怒等感情的交織變化;以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為承接,作曲家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托創作的一首芭蕾音樂,在短促的時間內創作出揚名世界的樂曲。各種樂器交替地演奏,薩克斯管音色的出場使得音樂風格別具一格,十分新穎,在一個固定節奏的背景下,與其它樂器交替出現,不斷反復,音樂按色彩從淡到濃,力度從弱到強的遞進展開,使得整首曲子熱情飽滿,薩克斯管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當時由于各方面條件的制約和局限,此樂器還并不能廣為流傳,加上它過分個性化的音色始終未能在交響樂隊中站穩腳跟,只能浪跡于軍樂隊或行進管樂隊和十九世紀末美國的一些舞蹈樂隊;直到二十世紀初,薩克斯管的演奏技巧與表現力進一步得到了高度的發展和完善,在早期的新奧爾良爵士樂隊中,旋律聲部通常是由短號、長號和單簧管來交替完成的,自從西德尼比徹特把薩克斯管帶入樂隊后,人們很快發現,薩克斯管比單簧管更適用于爵士樂隊。于是,單簧管的地位逐漸被薩克斯管取而代之,以致于后來的爵士樂隊中,薩克斯管成了必不可少的主力。
以縱向思維即興演奏法(也就是最初的薩克斯爵士技法)著稱的開山祖師科爾曼·霍金斯,他的風格影響了后世大部分的薩克斯演奏家;接著是萊斯特·揚,是堪稱薩斯城樂派的代表人物,后來誕生的涼派爵士樂中薩克斯管所采用的那種平直不帶振音的音色以及樸實無華卻內涵深奧的演奏風格都是因為受他的影響,有人甚至把他稱作涼派爵士樂的先驅。20世紀3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演奏家之一是喬尼·何杰斯,擅長用滑音和扭曲的音處理音樂。象“Prelide a kiss”、”I got it bad”等,都是根據他的演奏特點而寫成的。以上三位較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的藝術造詣,將薩克斯管的爵士樂發展推上歷史的高峰。與此同時又出現了諸多流派:如查理·帕克為代表的波普樂派,’邁爾斯·戴維斯為代表的涼派爵士,斯坦·蓋茨為代表的拉丁爵士等,他們都使薩克斯管在短時期內達到一種令人驚嘆的高度。直至今日,世界各國的作曲家們紛紛將它用于樂隊中或專為它創作獨奏樂曲,并逐漸被一些先鋒派作曲家所接納,成為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樂器之一。
在古典與現代(爵士)演奏法與演奏風格中的差異
(一)樂器性能與演奏的不同體現
薩克斯管沿留至今,一直以“多變”為特征而著稱,在當今相互依存的古典與爵士樂,薩克斯管融入的獨樹一幟也必定有其必勝的法寶及表現力的差異。伴隨其世界各國普遍的推廣。不難發現,音樂形式的不同(古典樂與爵士樂)造就“一管多能”的特性,因此,必須從最基本的方面著手。
1、笛頭的差異
古典薩克斯管演奏的笛頭一般是硬橡膠——也稱膠木,一般專業學生用的牌子有Vandoven、Selmer等;而爵士演奏則用金屬笛頭,因為它有很好的寬容度及韌耐性,在實際演奏中達到很好的效果,而且爵士笛頭的風口都會大些,這樣是為了方便演奏效果的需要,而古典笛頭則注重聲音圓潤深厚而有立體感,因此笛頭的風口就不會很大,但很多時候還是要根據實際演奏的感覺效果來定。
2、哨片的不同
在演奏過程中,古典作品和爵士作品都是有要求的。首先要購買專業廠家制作的哨片,如Vandoven、Rico、Lavoz等;然而這些牌子又分古典和爵士哨片,并分別有2號、3號、4號等,專業學生一般都用3號,而爵士則用2去、3號,但二者之目的都為了達到某種實際演奏效果而選用哨片的號數。
3、音質的迥異
在藝術領域中,辨別一門藝術的美妙莫過于描述它的特征,對于音樂的聲音來說,則更是如此。古典薩克斯管的聲音應豐滿厚實且有彈性、有質感,給人一種很中規、中矩的感覺,并且在一定的空間內有一種回響的效果,追求的是一種完美柔和的聲音,而且在音質的變化上遵循這一種規律或模式,沒有太多另類摻雜的東西;而爵士則有所不同,它的音色具有多變性,音質的幅度不受音準的限制,聲音無規則性;
4、口型的差別
古典演奏中口型是最重要的,它影響著演奏聲音的好壞。首先嘴角要自動往中間靠攏,最好成0型,上下唇緊緊貼住牙床,并要盡最大的力量貼緊、有力,不得凸出,但不是緊張、僵硬,還要注意上下顎的對齊,笛頭的位置應該居中,但具體還是要取決于演奏者自身;而爵士演奏的口型不會太講究,它要求的是松弛嘴巴,最明顯就是兩腮鼓起,這樣在實際演奏中,釋放的氣聲會比較明顯,但前提也是包住笛頭為先;
5、顫音的迥異
古典演奏技法中,首先要求的是自然,取決于頜的姿勢,松弛的喉和唇的支撐,其次要求音準的調整,而爵士技法同樣也是自然而發的,但形式很多,有喉式顫音也叫Vibrato,它可分為頜震、腹震、喉震;
6、分句與演釋
由于薩克斯管發明較晚,很多時候演奏家不得不采用改編的曲目,由拉希爾(Rascher.Sig—urd)、米勒(Mule.Marel)等改編的曲子都是薩克斯管曲目的寶貴財富。所有演奏者都應認真學習研究,不管古典或爵士,分句藝術采用的基本要素必須要有力度,音樂進行和呼吸、音色、發音及自然顫音,在古典作品演奏中,力度往往指作品的強弱要明顯,拍子要準確,這樣才會有音樂的線條,而且音色的前提肯定是飽滿圓潤。如俄羅斯浪漫主義樂派的代表人物格拉祖諾夫為薩克斯寫的降E大調小協奏曲:這就是個很規范的古典作品;而在現代爵士作品中,追求的則是一種不規則、自由。表現的特征就是節奏,大部分作品停留的往往都是非正拍上,它的音樂呈現多變性,美國最杰出的爵士薩克斯管演奏家查理·帕克,把薩克斯的演奏推向了BPOP音樂的巔峰。
(二)樂器的風格與韻味的差別
正因為古典和爵士在演奏法上的異同,更要去闡述這兩者本質上的區別。那么我們如何區分呢?單靠演奏法是不能說明的!對此,我們將從風格上更好的詮釋和辯證。
波爾·博柔笛(Paul.Brodie),是加拿大古典派薩克斯管的先驅,被公認為當今國際樂壇大師水平的演奏家,學生遍布世界各地。隨著時代的發展,學術上的地位也逐漸在上升,現今影響了較大的有Delangle、須川展也等演奏大師,在風格上普遍一致,嚴謹執著,柔韌靈巧,音色優美悠揚,堅定渾厚,飽滿并具有立體感……這些特點常常體現在他們成功的演奏革新中;而薩克斯爵士風格就有三種:
(1)古典爵士——以獨奏為主的即興演奏,此類風格具有開放性;
(2)搖擺樂——出現在二十年代的美國,流行于大樂隊中,以本尼·古德曼為首的新奧爾良爵士,風格體現富有搖擺性:
(3)拉丁爵士——是最為流行、持續時間最久的一種風格,適用于跳舞容易被人接受,代表為斯坦·蓋茨,發行的唱片有《People Time》、《Gets and Gilberto》等。
然而,一些演奏者有時會對一些現代作品與爵士混淆,但經過對一些實際作品的練習,發現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如:伊貝爾的小協奏曲,作為一部現代作品中的一些節奏風格有點類似于古典爵士的風格,薩克斯管演奏是很難抓住這種風格,但在實際練習中,聽覺效果還是大大不同的,而真正的爵士風格,與這是有一定差距的。如一些很簡單的爵士作品《Misty》、《TakeFive》等,不管在音樂效果上還是聽覺上都是不一樣的。后者注重拍子錯綜的感覺,喜歡采用4/4拍的行進性的節奏,并采用貝司伴奏來襯托曲子的特性,效果是很另類的:而前者,作為一部現代作品,雖然在節奏上不規整,但它卻是在很規整的拍子下,用規整的強弱記號,樂曲的音樂術語去表達演奏,也一樣是在正拍上進行的,要演奏的音樂曲線是不斷在正拍上表達的,并且用鋼琴很正規的伴奏著,音樂較傳統;其次,在技巧對比上,兩者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就是24個大小調的各種跳進音階的演變,后者是一種特有的爵士音階,有和弦標記。在理論上可分為:大調音階、多利亞音階、弗利幾亞音階、利第亞音階、混合利第亞音階。自然小調音階、洛克里音階,這些結構與古典法完全不同,就好比曲式分析中的回旋奏鳴曲式一樣,所以在實際效果中是很另類的。
而且,伊貝爾的《小協奏曲》第三樂章中的華彩樂段中彈舌的演奏,是一種全新的演奏方法,它是通過舌苔中部與哨片的碰撞迅速發出的一種類似吐音的聲音:而爵士《Take Five》的Solo段中,它是一種特殊吐音與滑音的運用結合,它發出的音象半拍的音符,但實際效果卻是個全拍;它們兩者間唯一不同的是對樂曲的處理中音樂效果的不同。由此可見,古典的作品不會有滑音,最多是帶指滑半音階。而爵士作品中可以用各種另類的技法,而且無限制性,以上兩個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在很多非專業人士的眼里,后者可能更容易接受些,也許是因為過于的自由性、通俗性,很多人對古典的現代技法都無法接受,我想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實踐和證明。
綜上所述,薩克斯管作為管樂家族的后起之秀,已經遍布世界各地的音樂角落。通過對薩克斯管相關知識的了解和對古典與爵士演奏法與演奏風格的差異的認識,更加深入透徹的領略薩克斯管的藝術感染力,從而更加準確演繹薩克斯音樂,將薩克斯教學提上更高的層面。
【薩克斯管的歷史由來和分類】相關文章:
墻體手繪的歷史和分類05-10
調酒歷史由來09-29
墜子戲的歷史由來與發展08-28
立冬的古詩和由來06-24
冬至的由來和習俗12-22
關于普通話的歷史由來05-08
關于冬至的由來和習俗08-22
植樹節的由來及歷史意義01-18
俄語的由來和基本常識10-03
植樹節的由來和意義03-07